Cables

搜索文档
泛亚微透: 泛亚微透关于对参股公司增资暨关联交易的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6-13 17:30
交易概述 - 公司拟以现金及TRT电缆膜业务相关资产对参股公司凌天达增资8,600万元(货币4,000万元+资产作价4,600万元),增资后持股比例由27.07%提升至51%,凌天达将成为控股子公司并纳入合并报表范围 [1][3] - 本次交易构成关联交易,因实际控制人女儿张晗持有凌天达24.56%股权,且公司两名高管担任凌天达董事职务 [1][4] - 交易已通过董事会、监事会及独立董事会议审议,关联董事回避表决,尚需股东会批准 [2][4] 标的公司财务与评估 - 凌天达2024年总资产3.71亿元,净资产6,629万元,营业收入8,627万元,净利润486万元,较2023年净利润下降58.8% [6] - 评估采用收益法确定凌天达股东权益价值为1.754亿元,增值率220.02%,资产法评估结果为9,404万元,差异率46.38% [8][9] - 公司出资的TRT电缆膜业务资产组评估值4,647万元,增值3,860万元,主要包含12台设备及3项专利(2项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 [9][10] 战略协同与业务影响 - 交易旨在实现从线缆膜供应商向线缆整体方案商的转型,对标美国戈尔的高端线缆业务模式,拓展航空、航天及新能源领域应用 [15][16] - 凌天达主营航空航天用特种线缆,具备耐高低温、耐辐照等特性,已获43项专利,核心技术包括高频信号传输设计等,符合科创板定位 [18][19] - 协同效应体现在产业链整合(降低成本)、渠道资源共享(导入新能源汽车市场)及技术融合开发 [16][17] 交易条款与股权结构 - 增资后凌天达注册资本由457.16万元增至680.46万元,估值2.614亿元,公司出资中仅223.30万元计入注册资本,其余8,376.70万元计入资本公积 [3][13] - 原股东闵峻持股比例由34.04%稀释至22.87%,张晗持股由24.56%降至16.50% [7][13] - 协议约定增资后利润按股权比例分配,并设置保密条款及违约赔偿机制 [14]
晨光电缆(834639) - 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5-20 20:45
投资者关系活动概况 - 活动类别为业绩说明会,时间是2025年5月16日,地点在全景网“投资者关系互动平台” [3] - 参会人员包括通过网络参加的投资者,上市公司接待人员有董事长朱水良、财务总监杨友良、副总经理朱韦颐和保荐代表人黄曦 [3] 业务合作情况 - 公司积极响应国家战略要求推动高端装备用电缆产品研发,但尚未与相关机器人企业及航空军工企业建立合作 [5] - 2024年公司与中石油、国电投建立合作,将为新能源市场业务增加盈利点 [18] 费用情况 - 销售费用同比增加18.99%,因加大业务拓展投入;管理费用同比增加9.09%,因管理人员增加和项目完工转入长期资产增加折旧摊销费;研发费用同比增加2.15%,因加大研发投入;财务费用同比增加0.81%,因金融服务及银行手续费增加 [6] - 公司将加强费用预算管理和规范审批流程控制费用增长 [6] 应收账款管理 - 2024年应收账款占归母净利润比例达276.58%,公司将优化全流程管理机制,完善客户信用评估体系,强化合同执行与动态监控,加强风险防控与资金回收效率 [7][8] 研发情况 - 聚焦高压及超高压电缆领域,启动500kV交联聚乙烯绝缘复合平滑铝套电力电缆研发项目;特种电缆研发方面,推进矿物绝缘电缆建设项目,携手科研院所开展1kV矿物绝缘电力电缆联合攻关 [8] - 截至2024年,公司共获得47项专利,其中发明专利29项,实用新型18项 [8] 增收不增利原因及应对措施 - 2024年增收不增利主因是毛利收窄与销售费用攀升,成本端受原材料铜价波动影响,市场端因行业竞争加大营销投入 [9] - 公司启动全方位提质增效计划,对外扩大市场、聚焦优质电缆市场、提升销售团队管理水平,对内降本增效、加强原材料采购管理、深化精益生产管理 [10] 应对成本上升措施 - 加强原材料采购管理,利用金融工具套期保值;强化成本预算与控制;拓展供应商渠道;合理调整产品价格 [11] 应对市场竞争措施 - 以技术创新、人才建设、数字化转型为手段强化核心竞争力,开拓发展空间,为投资者创造价值回报 [12] 新兴产业业务计划 - 公司目前产品未涉及新能源汽车、5G通信行业,今后将根据战略规划综合考虑市场开拓 [13] 产品创新措施及计划 - 集聚科创智源、深化智改数转、巩固核心产品优势、聚焦工艺改进、深化企业技术中心和技能大师工作室建设 [13] - 计划开展750kV电缆关键技术合作攻关、优化500kV及以下平滑铝套电缆、研发6 - 35kV PP电缆、推进智慧工厂2.0建设 [13] 海外市场布局 - 公司计划积极参加海外展会,输出电力基建技术与产品,开拓海外市场 [14] 市值管理 - 公司围绕战略规划,以提升核心竞争力和盈利能力为基础,通过优化业务结构、强化投资者沟通、完善价值传递机制做好市值管理 [15] 应对客户集中度风险措施 - 拓展市场,在巩固两网市场基础上,挖掘轨道交通、航空航天等产业市场增量;建设团队,推进营销团队结构性改革,构建多元化营销组织体系 [16][17] 市场布局进展 - 按照“聚焦华东、拓展沿海、布局全国”要求,加大市场开发力度,优化团队、深挖客户资源,电线门市体验店实现市域扩张,全国化市场建设推进,成立五大销售根据地 [19] 行业趋势及公司战略 - 行业发展趋势包括国内需求扩容、国际市场开拓、新能源 + 储能双赛道协同释放增长潜力 [20] - 公司发展战略为推进高端装备用电缆关键技术攻关、推动绿色低碳转型、布局“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拓国际市场 [21]
露笑科技20250515
2025-05-15 23:05
纪要涉及的公司 露笑科技、万德泰、亚力盛、信维通讯、Marvell、MaxLinear、AMD、博通、英伟达、NVIDIA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公司发展与技术优势**:万德泰 2018 年成立,专业从事有源和无源铜缆研发,从 100G、200G 光模块发展到 2021 年的 400G 光模块并于 2023 年小批量出货,2024 年英伟达人工智能发展推动铜缆技术发展,露笑科技 2024 年入股使供应链和自动化投入显著提升,2025 年第一季度两条自动化生产线初步调试,一条已能批量生产,预计上半年两条产线全面投产 [3]。 - **订单与营收目标**:2025 年上半年在手订单超 7000 万元,超去年全年出货量;电缆外皮接头预计全年出货超 20 万只,ACC 配合英伟达系统预计全年订单约 1 万条;800G AEC 首批订单约 1960 条,预计全年 AEC 订单超 10 万条,订单总额预计达 4000 万美元;2025 年营收目标 5 亿元,利润超 8000 万元,2026 年营收规划 10 亿元,利润目标接近 2 亿元 [2][5][6]。 - **市场情况**:市场以国外为主,国外以 400G 和 800G 产品为主,国内以 100G 和 200G 产品为主;主要交付客户包括专注高性能 AI 推理芯片的新公司和历史悠久的电信公司,还与两家主流设备厂商小批量供货;国内市场受芯片供应影响,AEC 应用尚不明确 [2][8]。 - **产品价格与毛利率**:AEC 价格高于 ACC,400G AEC 售价约 200 - 300 美元,800G AEC 售价约 400 - 550 美元;随着市场对 800G 需求增加,下半年及明年 800G AEC 及 400G 产品价格将下降,ACC 下半年预计有客户贡献 [12]。 - **产能情况**:通过与原厂及代理商合作确保 DSP 芯片供应,全年产能接近 50 万条;自动化生产线每小时 100 条,一周六天每天 8 小时白班计算,两条产线全年可达接近 50 万条,增加测试设备并两班倒产值更高 [3][9][10]。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技术难点**:高速率产品 CACCO 技术难点体现在传输长度、散热和信号完整性方面;ACC 使用射频驱动器芯片增加噪音,信号不完整,AEC 采用数字信号处理器芯片使接收端信号更干净,AEC 功耗较高 [13][15]。 - **液冷方案**:静默式液冷方案提出两三年,北美厂商推动速度快,去年和今年大量验证,国内终端客户未明确验证或规划;液冷技术在数据中心应用未形成统一标准,最终应用落地取决于终端客户需求 [16][17]。 - **合作情况**:与欧洲大型数据中心提供商 NVIDIA 有长期合作,还与一家人工智能领域信息算力中心厂商合作;2024 - 2025 年 2 月为 AMD 送样产品,今年初进入 AMD AVL 名单,产品已批量出货;潜在客户有一家芯片厂商和两家设备厂商,2025 或 2026 年可能有较快进展 [19][22][23]。 - **贸易影响与应对**:中美贸易战对中国厂商直接面对北美客户有困难,通过与数据中心云计算服务平台合作和努力直接进入北美市场应对 [20][21]。
神宇股份2025年一季报出炉 扣非净利润同比增长74%
证券时报网· 2025-04-27 09:29
财务表现 - 2025年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74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211.62万元,扣非净利润1299.45万元,同比增长74.04% [1]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8014.48万元,同比增长64.95% [1] - 2024年度实现营业收入8.77亿元,同比上升16.17%,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7954.05万元,同比上升57.67% [1] 产品与应用领域 - 公司专业从事高频射频同轴电缆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产品应用于通信基站、通信终端、航空航天航海、汽车通信、高端医疗器械、数据通信等领域 [1] - 消费类电子天线射频同轴电缆产品得到联想、HP、Dell、SAMSUNG、华为、中兴等终端品牌及OEM厂商认可 [2] - 航空航天用射频同轴电缆及组件实现进口替代,应用于卫星通信、雷达系统、导航设备、无人机等领域 [2] - 高端医疗器械用线缆系统产品应用于超声影像、内窥镜技术及心血管诊疗领域,一次性内窥镜线缆组件出货量持续攀升 [3] - 汽车通信传输部件用线缆产品进入宝马、长安、丰田、理想等汽车电子供应链 [3] - 高速数据线业务稳定,已实现USB4、Thunderbolt4、光电复合线等量产,应用于AI服务器、大数据存储等领域 [4] 市场与需求 - 消费类电子市场回暖,AIPC、AI手机、WIFI7路由器、千兆光猫等市场快速增长,公司在该领域有较大上升空间 [2] - 智能驾驶和车联网技术普及显著增加对射频同轴电缆的需求 [3] - AI服务器市场需求激增,高速数据线保持高速成长状态 [4] 技术与竞争优势 - 公司开发出超低温度相位特点的微波射频电缆,实现进口替代 [2] - 在高端医疗器械领域持续开发高性能线缆产品,满足市场对一次性内窥镜的需求 [3] - 成为国内射频同轴电缆品种较齐全、品牌影响力较强的生产企业,在智能手机、笔记本等终端消费电子市场具备较高市场份额 [4] - 通过引进先进设备和技术研发扩充产能,成为AI服务器高速数据线重要供应商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