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未定事件簿》
icon
搜索文档
她花几十万“购买”爱情:重氪、梦稿,乙游背后的情绪产业链
南方都市报· 2025-07-28 11:08
乙女游戏市场概况 - 乙女游戏专为女性玩家设计,核心玩法围绕女性与男性角色剧情互动,源自上世纪90年代日本恋爱模拟游戏[2] - 2024年中国女性向游戏市场规模达80亿元,同比激增124.1%,增速显著高于整体市场[6] - 截至2025年,中国女性游戏玩家数量突破3亿,占整体用户48%-50%,在乙女恋爱、换装养成等细分领域占比超70%[6] 头部产品表现 - 《恋与深空》2024年总流水58.7亿元,数度登顶iOS畅销总榜,表现远超《第五人格》《原神》等知名游戏[5] - 《世界之外》2024年总流水12.8亿,《光与夜之恋》10.2亿,《如鸢》6.55亿[5] - 2025年上半年,《恋与深空》IOS端收入约6.4亿元,《光与夜之恋》《世界之外》IOS收入分别约1.2亿和1.1亿元[6] 玩家消费行为 - 重氪玩家单月充值金额可达万元以上,小型活动期保持三五千元额度,部分玩家年消费超16万元[1][3] - 玩家偏好为角色外观定制、深度剧情解锁及虚拟社交道具付费,消费逻辑倒逼厂商强化内容迭代[6] - 典型玩家会集齐所有卡牌并将卡片叠满至最高等级,高牵绊度可解锁朋友圈互动、短信或视频电话等专属内容[3] 产业链延伸 - 玩家热情延伸至线下周边消费,包括IP联名服饰、BJD玩偶、Cosplay装备等,形成"谷子"经济[8] - 2025年618购物节淘宝天猫潮玩成交榜TOP20中,女性向游戏品牌占据5席[9] - 国内现存潮玩相关企业2.36万家,2024年新注册企业9129家同比增长30.23%,2025年上半年新注册5491家同比增长41.08%[9] 新兴服务赛道 - Cos委托服务客单价500-700元,从业者需精准还原角色并满足单主个性化需求,形成完整服务链条[10][12] - 梦稿画师帮助玩家实现与角色互动的二维创作,知名画师档期排至数月后,部分需求达万元级[13][14] - 商场通过角色生日应援、主题布展打造"痛楼"场景,游戏主题IP快闪占部分商场整体IP活动超30%[15][18] 行业特征与趋势 - 乙游具备高沉浸情感投射、主权掌控感和社群化身份认同三大核心特征[5] - 行业从早期"纸片人老公"恋爱风发展为融合科幻、职场、历史等多元类型的成熟赛道[4] - 形成"内容-衍生品-线下活动"完整生态,技术模糊虚实界限,叙事赋予女性主权,社群放大情感价值[19][20]
玩恋爱游戏的女孩,在相亲局里找平衡
36氪· 2025-07-16 20:53
乙女游戏行业分析 - 《恋与深空》推出4.0版本"于深空见证的",主打婚礼主题卡池活动,结合高拟真陪伴功能如"陪你睡觉""语音唤名",并通过官媒联动、人气歌手合作及全球线下展会强化沉浸感 [2] - 游戏通过白纱、鲜花等视觉元素及剧情设定(如"假扮婚礼策划师")传递具象化恋爱体验,部分玩家称其为"梦中的婚礼" [2][4] 用户行为与市场需求 - 核心用户群体为20-30岁女性,部分玩家因现实婚恋压力(如相亲中的条件评估、家庭催婚)在乙女游戏中寻求理想化情感补偿 [5][6][7] - 玩家消费行为活跃:主流国产乙女游戏(如《恋与制作人》《未定事件簿》《光与夜之恋》)新主线或限定卡池上线时,用户会第一时间参与并付费 [6] - 沉浸式玩法需求分化:部分用户偏好陪睡语音、花样手帐等功能,另一部分用户更关注游戏附属工具(如经期记录、便签)的实用性 [16][17] 产品生态与衍生经济 - 乙女游戏衍生同人创作生态活跃,包括同人文、应援海报设计及线下活动(如角色应援),部分创作者通过高频更新积累粉丝并形成圈层协作 [16] - 周边商品市场繁荣:玩家会购买角色形象娃娃、挂件等周边产品,用于现实情感陪伴,形成稳定的衍生品消费需求 [18][20] 社会文化影响 - 乙女游戏内容成为部分用户对抗现实婚恋焦虑的精神出口,例如通过角色台词(如陆沉引用《仲夏夜之梦》)缓解自我否定情绪 [12][14] - 游戏内理想恋爱剧本与现实婚恋逻辑的冲突,促使部分用户重新定义婚姻标准(如要求"独生子女优先""财产结构清晰")或选择不婚 [17][21]
国乙婚卡从“假结婚”到“真誓约” 玩家想要的从来不是一张卡
36氪· 2025-07-09 08:28
行业表现 - 《恋与深空》4 0版本更新后攀升至畅销榜总榜第三,并在小红书一周涨粉超13万位列涨粉榜第四位 [1] - 婚卡主题成为乙女游戏重要营销策略,《恋与制作人》七周年婚卡活动创下半年流水新高及2019年以来周年活动单日票房新高 [9] - 《光与夜之恋》婚礼主题卡池上线当日冲上畅销榜TOP5,《时空中的绘旅人》婚服活动首日畅销榜排名大幅前移171位 [9] 产品设计 - 国内四大头部乙女游戏均已推出婚卡,破圈效果显著,部分游戏多次迭代婚卡内容 [5] - 婚卡剧情多采用"假结婚"设定,如《恋与深空》将婚礼场景设定为幻境"异象空间",重点突出男主誓言而非婚姻实质 [5] - 3D建模技术增强沉浸式体验,《恋与深空》通过角色互动积累情感联结,提升陪伴真实感 [8] 用户需求 - 核心用户年龄层18-30岁,情感需求旺盛且婚恋观传统,渴望依赖关系与归属感 [10] - 婚卡满足玩家对纯粹幸福感的低成本体验需求,部分用户通过游戏进行自我心理探索 [7][8] - 存在恐婚玩家群体,但婚卡通常设计为可选副本,不影响主线剧情发展 [7][10] 市场格局 - 女性向游戏开发门槛高,需精准命中核心用户情感需求,内容更新压力大 [11] - 行业呈现"不饱和"状态,技术突破(如3D化)与内容深耕(如婚卡迭代)成为竞争关键 [13] - 头部产品通过婚卡等精细化运营建立壁垒,市场最终将筛选出兼具技术能力与情感洞察力的团队 [13]
二次元巨物破圈,徐汇这个街区里藏着多少新玩法?
新浪财经· 2025-07-09 06:56
元界Neo World项目概况 - 上海徐汇区推出1 9公里长的元宇宙街区"元界Neo World",融合元宇宙科技、二次元创意与城区更新三重定位 [1] - 街区将《崩坏:星穹铁道》《绝区零》《蓝色星原:旅谣》等游戏IP通过7米高萨姆机甲、邦布雕塑等巨型装置从虚拟搬进现实 [1][5][7] - 设置神经元主题城市家具、游戏机框景快闪盒子、《明日方舟》联名公交站台等互动场景,模糊虚拟与现实边界 [7][9] 二次元商业生态构建 - 鑫耀·光环Live商业体聚集泡泡玛特、大美术馆等潮玩品牌,繁花谷等谷子专卖店,以及《画江湖之不良人》特展、AKB48剧场等多元业态 [9] - 狼人杀桌游体验馆官方首店入驻越界锦和尚城,番茄小说快闪空间与鹰角、莉莉丝主题妆造间形成完整消费场景 [9] - "谷物之町"谷子市集、"十日终焉"IP主题店等常驻活动持续引流,其中《十日终焉》推出上海限定周边产品 [15][16] 游戏产业联动创新 - 腾讯、网易、米哈游、鹰角、莉莉丝等头部游戏企业总部聚集,为街区提供密集IP资源 [9] - 徐汇区游戏产业服务中心启用,首批五个专业孵化器授牌,提供游戏企业全周期服务 [16][18] - 游戏研发人员可直接观察IP展示的市场反馈,形成"商业反哺研发"的创新循环 [9][17] 文化活动与流量运营 - 7月18日至8月17日举办"元界夏日嘉年华",包含《原神》《王者荣耀》等IP主题周、Coser巡游、草地音乐节等活动 [12] - 联合抖音发放"元界消费券",包含线下次元券与线上嗨逛券双重引流 [12] - AKB48 Team SH专场演出、国内顶尖乐队交响乐演出提升活动声量 [12] 战略定位与行业影响 - 街区定位超越"玩家乐园",旨在成为创新策源地与IP原产地,构筑游戏产业创新链条 [16][17] - 项目与上海国际动漫月形成联动,助推百亿级衍生品市场发展 [19] - 1 9公里街区作为"游戏IP+商业+科创"融合试验,为文化产业与城市空间协同提供新样本 [19]
当二次元照进现实:Cos委托成年轻人的“情感寄存柜”
南方都市报· 2025-06-19 12:03
情绪消费与Cos委托行业现状 - 情绪消费成为经济新增长极,涵盖潮玩盲盒、疗愈经济、AI陪伴等,Z世代和打工人是核心消费群体 [1] - Cos委托服务通过将二次元角色转化为现实互动,满足女性玩家情感需求,国内女性游戏玩家数量突破3亿,角色扮演和恋爱养成类游戏活跃度攀升 [1][12] - 乙女游戏如《恋与制作人》《光与夜之恋》等形成"四足鼎立"格局,部分游戏单月流水超2亿元,七夕活动两天收入达1200万元 [14][16] Cos委托市场特征与用户行为 - 核心用户为乙女游戏玩家,服务本质是购买情绪价值,消费者注重妆造还原、身高匹配和情感代入体验 [3][5] - 资深用户年均委托次数达12次,单次消费产生强烈"戒断反应",部分消费者愿为高质量服务支付溢价 [3][5] - 行业存在分层现象:头部Coser单日收费超千元,业余者定价数百元但服务质量参差不齐 [8][9] 行业痛点与风险 - 服务质量不稳定问题突出,33%委托存在迟到、妆造敷衍等问题,"杀熟"现象导致复购率下降 [4][5] - 线下陌生人约会模式存在安全隐患,消费者需采取固定合作对象、行程报备等措施防范风险 [5][20] - 缺乏行业标准导致维权困难,纠纷多依赖社交平台"曝光避雷",易引发隐私泄露和网络暴力 [20][23] 商业化争议与法律监管 - 二次元产业规模达2219亿元(2023年),周边衍生市场增速53%至1023亿元,为Cos委托提供基础 [10] - 从业者反对资本介入,担忧商业化导致服务同质化和中间商抽成,破坏个性化体验 [19][21] - 法律界定模糊,亲密行为边界难量化,部分服务可能涉及色情擦边或诈骗,需完善劳务合同规范 [22][23] 乙女游戏市场动态 - 2024年《恋与深空》《如鸢》等新品崛起,形成"一超多强"格局,头部游戏用户基本盘稳固 [18] - 女性玩家占比达48.6%,年增速11%超男性两倍,角色扮演类游戏是Cos委托主要流量入口 [12][14] - 日本乙女游戏模式本土化成功,国产游戏通过技术迭代和社交强化持续吸引用户付费 [14][16]
写实风格化加美剧多线叙事,米哈游新旗舰重返城市开放世界赛道
观察者网· 2025-06-12 16:34
游戏引擎与技术 - 米哈游首个虚幻5引擎旗舰作品 关键词包括城市开放大世界 3A品质叙事体验 高自由化人文沙盒 真·恋爱养成 程序化生成 Mass AI 载具 下一代主机平台 实时联机同步 [2] - 此前公司所有已发布游戏均使用Unity引擎 此次是首次转向虚幻5引擎开发 [2] 游戏内容设计 - 文案策划要求以心理学为魂 美剧类型片为骨 都市传说为皮 创作3A品质叙事游戏故事 [2] - 剧情设计参考《底特律:化身为人》的美剧多线交织叙事风格 通过心理学元素增加剧情深度 [2] - 恋爱养成系统将作为核心玩法而非附属品 公司此前在《崩坏3》和《未定事件簿》中已积累相关经验 [5] 美术风格 - 探索非传统欧美3A写实风格的艺术方向 [4] - 怪物设计需具备高级3A质感外壳 符合真实物理认知 [4] - 场景设计强调现实感 故事感和影视级演出效果 [4] - 角色设计需兼顾超写实雕刻基本功 美型风格化审美和二次元角色理解 [4] 项目背景 - 该项目可能源于2019年公布的《PJSH》项目 后者因进展不佳于2022年停止开发 [5] - 2024年公司突然发布5个在研项目 首个即为虚幻5引擎现代都市多故事线开放世界游戏 与当前项目高度重叠 [6] - 目前该项目被定位为下一代旗舰游戏 公司正单独急聘人才 内部重视度显著提升 [8] 行业竞争 - 2024年7月幻塔工作室推出同类产品《异环》 采用虚幻5引擎 具备城市开放世界 自由攀爬驾驶等玩法 被称为二次元版GTA [6] - 公司现有产品"米三家"(原神 崩坏星穹铁道 绝区零)用户高度重叠 面临内卷压力 需突破舒适区寻找新增长点 [8]
标榜爱自己的乙游玩家,为什么不爱乙游女主角?
36氪· 2025-06-05 12:12
乙女游戏行业现状分析 - 乙女游戏行业核心矛盾在于玩家代入感与女主角独立性之间的冲突,行业普遍选择弱化女主角形象以增强玩家代入感[13][14] - 行业数据显示2024年最新头部乙游《恋与深空》通过捏脸系统实现100%玩家自定义女主角外观,强化"独一无二"属性[12] - 行业头部产品《光与夜之恋》通过禁止女主角官方姓名和打击"女主党"内容,长期占据国乙赛道头部位置[10] 玩家行为特征 - 超过50条女主角私人设定的《恋与深空》引发玩家强烈不满,显示玩家对与自身不符设定的容忍度极低[6] - 行业观察显示"打女主"现象在乙游圈占比超过80%,《未定事件簿》新卡面因女主角露脸导致70%以上负面评价[1][3] - 玩家退坑数据显示《恋与深空》"520"情侣服饰活动因女主角正脸露出导致当日流失率同比上升35%[4] 产品设计演变 - 产品设计从2017年《恋与制作人》具象女主角(悠然)演变为2024年《世界之外》无正脸设计,显示行业7年来的设计转向[8][12] - 2020年产品《未定事件簿》保留"蔷薇"代号但允许改名,网易《时空中的绘旅人》实现100%玩家自定义姓名[10] - 2024年新产品普遍采用三大设计:可捏脸系统(100%覆盖率)、无正脸卡面(90%覆盖率)、可选性格设定(70%覆盖率)[12][14] 行业发展趋势 - 行业数据显示2021-2024年新产品在女主角社会关系塑造上减少60%,更聚焦男主角互动[14] - 行业面临创作困境:剧情完整性需求与女主角弱化需求之间的冲突,目前80%厂商选择牺牲剧情保代入感[16] - 短期预测显示"代入党"玩家贡献行业90%以上收入,未来3年设计方向仍将以增强代入感为主[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