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尔登法环》

搜索文档
索尼集团收购万代南梦宫2.5%股份
日经中文网· 2025-07-25 15:15
索尼集团战略投资 - 索尼集团宣布获得万代南梦宫控股公司2 5%股份 投资金额约680亿日元 [1] - 索尼集团1月对KADOKAWA追加投资约500亿日元 成为其第一大股东 [2] - 索尼集团与万代南梦宫5月共同向区块链初创公司Gaudiy投资100亿日元 [3] 内容IP协同布局 - 万代南梦宫拥有《机动战士高达》《吃豆人》《铁拳》《山脊赛车》等全球知名IP [1][3] - 万代南梦宫与KADOKAWA合作开发累计出货量达3000万的热门游戏《艾尔登法环》 [3] - 索尼旗下Aniplex与Crunchyroll合作将游戏《对马岛之魂》改编为动画 [3] 业务合作方向 - 索尼将在发行平台推广万代南梦宫的动漫和漫画IP 并共同制作游戏改编动画 [1] - 双方曾合作开发PlayStation游戏主题 并在《鬼灭之刃》周边商品领域展开合作 [3] - 未来将共同支援面临人手不足的动画制作现场 [4] 行业发展趋势 - 全球动漫市场持续扩大 索尼通过内容IP投资强化业务增长 [1] - 索尼集团通过游戏 音乐 动漫的协同效应实现战略扩张 [2] - 投资模式以合作优秀公司为主 形成日本三大内容公司联盟 [1][3]
「游戏风云」3A游戏降至10元内,批量游戏“大甩卖”:Steam夏促引爆玩家囤货潮
华夏时报· 2025-07-02 16:24
Steam夏季促销活动 - 2025年Steam夏季促销从6月27日持续至7月10日,是PC游戏平台年度规模最大的促销活动 [1] - 活动涵盖上千款游戏,包括经典大作和热门新秀,多款3A游戏参与促销 [1] - 促销折扣力度大,如《艾尔登法环》降价40%,《荒野大镖客:救赎2》享受6折优惠 [1] - 数百款游戏最高可享1.5折优惠,最低1折起的标识在平台上随处可见 [3] - 精选深度折扣专区展示降价幅度85%至95%的游戏,如《侏罗纪世界:进化2》从163元降价95%至8.15元 [3] 玩家购买行为分析 - 资深玩家在促销期间既购买原价新游戏也购买打折游戏,如《艾尔登法环:黑夜君临》和75折的《刺客信条影》 [1][2] - 部分玩家因折扣力度大而大量购买,有玩家一口气购买三款游戏,更有玩家购买20多款游戏"囤货" [3] - 玩家选择游戏时考虑因素包括优化程度、画质表现和发售时间,如《刺客信条影》因优化更好被选中 [2] - 促销吸引海量玩家涌入导致Steam服务器一度"宕机",显示活动受欢迎程度 [3] 游戏定价策略 - 热门游戏折扣幅度通常在5折左右徘徊,而在线人数少的3A游戏可能会有"骨折"折扣 [5] - 部分游戏生命周期到末期通过"骨折"价吸引新流量,如EA旗下《战地》系列多款作品降价幅度达95% [3] - 国内首款3A游戏《黑神话:悟空》首次打折优惠20% [5] - 《刺客信条影》价格从348元下降25%至261元,《浪人崛起》从248元下滑20%至198元 [2] Steam平台竞争优势 - Steam支持国内付费后吸引大量玩家,平台下载安装游戏便捷 [4] - 平台提供独立游戏发售、抢先体验、demo观看和预购功能,游戏种类丰富且价格合理 [4] - Steam将游戏作为"数字藏品",提供云存档、游戏时间记录、成就展示等功能,满足玩家社交和收藏价值 [4] - 相比其他平台如WeGame,Steam游戏内容更完整,且不存在内容删减问题 [4] 行业季节性特征 - 夏季学生有时间玩游戏,平台通过大促获得销量,激活存量用户并争取增量玩家 [1] - 暑期档和寒假档是游戏行业传统促销时段,与电商618、双11类似 [1][5] - Steam通过长尾效应实现小众游戏销售,而非单纯依赖爆款驱动或限时免费增量 [5]
Switch 2四天狂卖350万台!任天堂(NTDOY.US)股价创两月最大涨幅,成市场避险新宠
智通财经网· 2025-06-18 14:37
公司表现 - 任天堂股价创两个月来最大单日涨幅 触及新高 单日涨幅最高达7 1% [1] - Switch 2发布后四天内全球销量突破350万台 较初代Switch同期销量实现倍数级增长 [1] - 史克威尔艾尼克斯控股股价上涨4 7% 万代南梦宫控股股价攀升3 9% [1] 行业趋势 - 游戏产业展现出抗风险特质 在地缘政治不确定性加剧背景下成为资金避风港 [1] - 日本企业掌控任天堂Switch与索尼PlayStation两大主流平台 手握现象级作品知识产权 [2] - 软硬结合的产业布局使日本游戏企业在关税波动与地缘政治风险中保持经营稳定性 [2] 市场预期 - Switch 2持续热销有望带动软件生态扩张 任天堂可能延续避险资产属性 [2] - 资本流向受贸易壁垒影响较小的领域 拥有顶级IP的日本游戏企业受资金青睐 [1]
二游最近怎么那么多“X环”?
搜狐财经· 2025-06-11 23:59
游戏行业趋势 - 近年来多款名称含"环"字的二次元游戏集中出现,包括开放世界都市题材《异环》、横版动作《火环》等 [19][24][26] - 命名现象引发行业关注,玩家群体中甚至出现"环批"的戏称 [26] 《归环》产品分析 开发背景 - 原为字节跳动游戏业务项目,业务关闭后出售给腾讯,由腾讯旗下萨罗斯工作室(前字节员工组成)接手开发 [6] 核心玩法 - 开放世界动作游戏,主打"时间循环"机制与跑团式骰子系统,玩家选择影响事件走向 [6][9] - 战斗系统支持多人小队实时换人,角色拥有动物形态"替身使者",主角搭档为美少女设定 [11] - 同一角色可依据武器差异形成不同流派 [13] 特色系统 - 引入AI互动系统,NPC可响应指令但存在交互范围异常(如对狗指令影响附近角色) [15] - 大地图移动采用轮滑式设计 [11] - 包含犯罪机制,攻击城镇生物会触发通缉系统 [15] 内容设计 - 通过时间回溯机制实现多结局故事收集 [17] - 3天前启动PV倒计时并计划直播发布 [4] 行业现象探讨 - "环"字命名潮可能与《艾尔登法环》热度存在潜在关联性 [26] - 同类产品集中涌现可能引发玩家群体分化与品牌认知混淆 [26]
Switch2有英伟达"技术奇迹"加持,或成王牌
36氪· 2025-06-05 12:13
产品与技术 - Nintendo Switch 2于6月5日发售,搭载英伟达专门开发的AI芯片,被英伟达CEO黄仁勋称为"技术奇迹",旨在解决公司以往后继机型的问题 [2][5] - 新芯片支持英伟达DLSS技术,利用AI渲染使高负载游戏顺畅运行,可支持《街头霸王6》《艾尔登法环》等复杂游戏,累计销量分别为460万和3000万套 [6] - 芯片被描述为"移动终端史上最先进的图像处理芯片",性能显著提升,使Switch 2能够运行原本需要高性能设备如PS5的游戏 [5][6] 公司与合作 - 任天堂与英伟达长期合作,后者目前总市值约3.5万亿美元,远超任天堂的15万亿日元,但历史上任天堂产品销量曾显著影响英伟达业绩 [5] - 英伟达CEO黄仁勋在任天堂官网发布视频致辞,提及已故前社长岩田聪的愿景:制作能运行电影级游戏的小型设备 [6] - 软件开发商对Switch 2表现出积极态度,卡普空社长称其性能"非常值得期待",开发热情高涨 [9] 历史挑战 - 公司过去在后继机型上屡遭挫折,3DS销量7594万台仅为DS一半,WiiU销量1356万台仅为Wii七分之一 [9] - 失败原因包括:WiiU规格复杂导致开发困难,3DS缺乏差异化吸引力 [9] - 这些失败曾导致销售计划大幅下调、股价暴跌,甚至造成公司上市以来首次年度亏损 [9] 市场策略 - 公司传统依赖《超级马里奥》等自主软件(2024财年占比73%,同比下降8.2个百分点),现寻求第三方软件作为第二支柱以分散风险 [10] - 支持《赛博朋克2077》等成人向RPG,反映公司认识到多元化用户需求增长 [6] - 行业专家指出持续推出热门软件和吸引第三方参与是游戏机战略关键 [10]
Switch2有英伟达"技术奇迹"加持,或成王牌
日经中文网· 2025-06-05 11:01
核心观点 - Nintendo Switch 2采用英伟达专门开发的AI芯片,具备运行复杂游戏的能力,有望解决公司以往在后继机型上的困境 [1][3] - 英伟达CEO黄仁勋称该芯片为"技术奇迹",是移动终端史上最先进的图像处理芯片 [3] - 新机型支持英伟达DLSS技术,可运行《街头霸王6》《艾尔登法环》等高性能游戏,接近前社长岩田聪的构想 [4] - 任天堂希望通过第三方软件开发商的支持,分散盈利风险并开拓新用户群 [7] 产品技术 - Switch 2搭载英伟达GPU,支持DLSS技术,利用AI渲染降低绘图负载,实现高性能游戏运行 [3][4] - 新机型可运行《街头霸王6》(累计销量460万套)、《艾尔登法环》(销量3000万套)等以往机型无法支持的热门游戏 [4] - 支持《赛博朋克2077》(全球销量超3000万套),满足成人RPG市场需求 [4] 公司合作 - 英伟达与任天堂合作关系深厚,任天堂曾是英伟达业绩和股价的重要影响因素 [3] - 卡普空社长辻本春弘评价Switch 2"具有非常值得期待的性能",开发商热情高涨 [6] - CD PROJEKT RED副总裁扬•罗斯纳指出任天堂已认识到成人RPG市场需求增长 [4] 历史挑战 - 任天堂在后继机型上屡遭挫折:3DS销量7594万台(仅为DS的一半),WiiU销量1356万台(仅为Wii的七分之一) [5] - 失败原因包括:WiiU规格复杂导致开发困难,3DS缺乏差异化吸引力 [5] - 3DS销售不佳导致任天堂2011财年出现上市以来首次最终亏损,WiiU销售计划下调引发股价暴跌 [5] 战略调整 - 任天堂2024财年自主软件销售额占比73%,同比下降8.2个百分点,计划通过第三方软件分散风险 [7] - 行业专家指出,持续推出热门软件并吸引第三方开发商是关键战略 [7] - 公司以核心游戏群体为目标,借助英伟达芯片提升竞争力 [5]
从外国厂商制作的中国游戏中,我们能学到什么?
36氪· 2025-05-23 07:51
文化融合与游戏行业 - 游戏行业已进入文化互相影响和融合的时代 美国公司开发日本题材游戏《对马岛之魂》和日本公司开发西幻题材游戏《艾尔登法环》被视为文化借鉴的正面案例 [1] - 国产游戏崛起 国内制作组开始将中国文化展现给全球玩家 但传递理念和效果尚未统一 [1] - 影视和动漫领域 外国公司制作的中华文化题材作品如"功夫熊猫"系列在全球范围内受众广泛 [1] 外国公司开发的中华文化题材游戏 - 日本光荣公司出品大量"三国"题材游戏 法国工作室Sloclap开发动作游戏《师父》 生软制作美式RPG《翡翠帝国》 [2] - 《师父》主创团队参照佛山白眉拳招式 甚至拜师白眉拳传承人 确保文化还原度 [10] - 《翡翠帝国》是成功的中华题材美式RPG [6] 成功作品的三个层次分析 - 第一层为文化符号运用 "功夫熊猫"系列融入熊猫、武术、门派等东方元素 并提炼整合 [7] - 第二层为媒介表现 "功夫熊猫"符合经典"英雄之旅"叙事结构 制作水准位于世界前列 [5] - 第三层为文化内核传递 "功夫熊猫"讲述普世价值的成长故事 包装具有东方意蕴 [9] 游戏质量与文化表达 - 游戏质量是基础 《师父》动作系统深度设计 白眉拳拳拳到肉 玩法爽快 [10] - 《卧龙:苍天陨落》对三国题材进行戏说改编 全球玩家数量超过500万 玩家更关注玩法而非文化背景 [15] - 国产游戏《傲世三国》曾因玩法创新在海外大获成功 全球累计零售版本销量60万份 [17] 文化输出的探索与实践 - 《戴森球计划》玩法与中式基建热情关联 被认为传达中式浪漫 [18] - 《黑神话:悟空》展现中式美学 传播"四大名著"中孙悟空故事 [18] - 《影之刃:零》理念为将中式武侠做得"酷" 吸引全球玩家主动了解 [20] 文化表达的核心 - 文化输出需形成自己的表达 而非为输出而输出 真诚和淳朴的自豪具有感染力 [21] - 外国厂商通过考据和设计展现中国文化生动面 中国厂商作品诚意不限于文化题材 [21] - 文化交流和碰撞将持续 丰富游戏体验 [21]
从60美元到80美元,3A游戏为何还在涨
36氪· 2025-05-19 20:21
游戏行业价格趋势 - 主机游戏厂商集体提价 任天堂Switch 2护航大作《马里奥卡丁车世界》定价80美元 微软第一方游戏计划同步上调至80美元 [1] - PlayStation前高管吉田修平明确表示游戏涨价是行业必然趋势 指出通货膨胀与玩家对游戏品质要求提升形成矛盾 [3] - 2020年2K Games率先突破60美元定价红线后 育碧/EA/动视暴雪等大厂在2021-2022年将标准价提至70美元 任天堂2024年带头涨至80美元 四年涨幅达33% [5] 定价历史与市场变化 - 1990年代中期至2020年 游戏行业维持60美元标准定价长达20余年 涵盖单机大作和网络游戏资料片 [5] - 数字版游戏普及改变收益结构 实体版60美元游戏中开发商仅获7美元 数字版消除零售商15美元分成 [10] - Xbox硬件价格同步上涨 2025年Xbox Series X(2TB)从599 99美元涨至729 99美元 涨幅22% 游戏手柄等配件涨幅15-20% [11] 开发成本与行业困境 - 3A游戏开发进入技术密集阶段 视觉/玩法/系统各环节投入远超历史水平 单个字节开发成本近十年未降低 [12] - 厂商转向重制版/PC移植版并非单纯迎合情怀 而是规避新作开发的高风险 形成低风险高回报策略 [3] - 《艾尔登法环》等顶级单机大作销量天花板约2000万份 难以通过规模效应摊薄成本 [10] 宣发模式演变 - 游戏宣发成本增速超过开发成本 移动互联网时代需覆盖主播/UP主等新媒介节点 话语权平权化使覆盖群体激增 [13] - 3A游戏宣发模式趋近好莱坞大片 常态性出现宣发费用超过制作成本的现象 [15] - 传统单机游戏依赖轻度玩家补贴重度玩家 吸引新用户成为核心目标 [13] 未来商业模式 - 买断制单机游戏将加强持续运营 通过DLC补全内容成为新潜规则 但避免直接采用微交易模式 [15] - 行业不会完全放弃廉价娱乐属性 但价格调整与内容分阶段销售将成为平衡成本的主要手段 [15]
上线10年,这款低调的「老掉牙」手游,流水有325亿了?
创业邦· 2025-05-13 18:11
核心观点 - 《龙珠Z爆裂大战》作为一款运营10年的手游,凭借龙珠IP的全球影响力和独特的产品设计,成为万代南梦宫的旗舰手游和营收支柱之一,总流水接近45亿美元 [3][5][32] - 该游戏的成功源于其快节奏、高数值的战斗体验和高度还原的IP内容,同时通过全球扩张策略和IP联动实现爆发式增长 [7][10][14][15] - 近年来通过新生代龙珠作品和年轻化运营策略,游戏用户中18-34岁人群占比达55%,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 [27][29] - 该案例体现了IP轴战略的成功,龙珠IP在2024年成为万代南梦宫最赚钱的IP,年产值达1906亿日元 [21][32][34] 产品表现 - 2020年1月1日至2025年2月28日期间收入近25亿美元,过去10年总流水接近45亿美元(约325亿人民币) [5] - 2015年上线后迅速登顶iOS免费榜,2个月收获1000万下载,1周年登顶畅销榜Top 1 [12] - 2016年全球下载量突破5000万,10月突破1亿大关,曾同时拿下7个国家和地区畅销榜Top 1 [15][18] - 2024年随着龙珠新作推出,再次登上10个国家和地区畅销榜Top 1,全球累计下载量达3.5亿 [25][32] 产品设计 - 采用"抽卡→升战力→挑战关卡→获得奖励→抽卡"的经典循环,融入龙珠IP的觉醒系统和高数值成长 [7][8] - 战斗演出高度还原动漫经典分镜和动作,形成独特的快节奏爽快体验 [10] - 设计极度简化,没有冗余系统,完全服务于IP粉丝的特定需求 [35] 运营策略 - 采取激进全球化策略,日本上线后4个月进入中国市场,6个月进军欧美市场 [14] - 通过联动龙珠衍生作品、整合声优明星资源提升IP热度,如邀请孙悟空声优野泽雅子参与宣传 [18] - 2024年配合龙珠新作《七龙珠 电光炸裂!ZERO》推出联动活动,带动游戏表现 [25] 用户画像 - 18-24岁用户占比31%,25-34岁占比24%,35-44岁占比26%,年轻用户合计达55% [27] - 年轻用户增长源于《龙珠改》和《龙珠超》培养的"改/超·世代"以及"实时观看世代" [29] - 用户选择该游戏而非《龙珠传奇》的主要原因是偏好收藏玩法和还原度高的必杀技演出 [29] 行业启示 - 成功案例难以复制,需要顶级IP储备和特定时间窗口,目前市场上缺乏同类竞品 [34][36] - 长期成功需要构建"IP产业链+内容持续输出+用户代际传承"的完整生态 [36] - 高龄化产品需通过新生代内容吸引年轻用户,同时保持核心体验不变 [27][29]
混战谷子经济,谁能成为中国的「万代」
36氪· 2025-05-09 08:00
万代南梦宫商业模式 - 公司以"IP轴心战略"构建横跨游戏、玩具、动漫、电影和主题乐园的商业帝国,拥有高达、龙珠、奥特曼等经典IP及《艾尔登法环》等爆款游戏 [1] - 2024财年总收入达1.05万亿日元(约545亿人民币),IP商业化机制成熟,实现跨平台无缝转化 [1] - 业务模式涵盖IP源头创造与全产业链开发,形成内容与商业的高度匹配 [3] 中国IP产业竞争格局 - 阅文、阿里鱼、泡泡玛特、B站四家企业占据IP价值链不同环节,分别代表内容源头、商业化平台、潮玩IP、ACG社区等方向 [3][4] - 行业竞争焦点在于构建从内容创造到全球商业变现的闭环,争夺市场份额与长期发展主动权 [6] 阅文集团分析 - 核心优势为腾讯生态下的海量原创内容储备,拥有数百万签约作家及《庆余年》《斗罗大陆》等成功改编案例 [7][9] - 商业模式偏B2B授权,依赖腾讯系渠道,衍生品平台"阅文好物"处于起步阶段,跨媒介开发能力待提升 [10][13] 阿里鱼商业模式 - 定位为IP商业化平台,依托阿里电商生态提供授权、跨界合作及营销一站式服务,合作IP包括三丽鸥、宝可梦等国际品牌 [14][16] - 局限性在于缺乏IP创造能力,增值空间受限于版权方决策权,角色更接近商业"搬运工"而非生态缔造者 [16][18] 泡泡玛特竞争力 - 2024年海外收入占比达38.9%,核心IP如Molly、DIMOO通过潮玩产品实现高利润率,商业模式接近万代的玩具业务 [19][21][22] - 财报显示2024年收益同比增106.9%至130.4亿人民币,经营溢利暴涨237.6%,全球化DTC网络快速扩张 [40] - 短板在于IP叙事深度不足,需拓展主题乐园、游戏等多元业务以构建完整生态系统 [24][41][42] B站IP开发现状 - ACG社区生态活跃,成功孵化《三体》动画等国产内容,2024年Q3首次实现Non-GAAP盈利 [25][27] - 衍生品变现能力较弱,"会员购"收入占比有限,需强化游戏自研与实体商品开发能力 [28][30] 中外IP产业差距 - 万代业务协同性强,IP生命周期长达数十年(如高达),全球渗透率及矩阵丰富度(数百个活跃IP)远超中国企业 [31][33][35] - 国内企业普遍存在跨业务协同不足、IP年轻化、欧美市场影响力有限等问题 [34][37] 泡泡玛特领先优势 - 当前最接近万代模式:自主IP创造能力、衍生品商业化体系、全球化布局(38.9%海外收入)及财务表现(188.8%净利润增长) [37][39][40] - 需突破叙事深度构建、业务多元化及长期IP价值培育等挑战 [41][42] 行业未来发展趋势 - 技术革新(AIGC、AR设备)可能催生新型IP运营模式,企业探索路径呈现差异化 [47] - 竞争态势复杂化,阅文收购动漫资产、泡泡玛特跨界游戏、B站投资内容制作等动作显示生态边界模糊 [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