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金铲铲之战》
icon
搜索文档
QuestMobile发布《2025男性消费市场洞察报告》
证券日报网· 2025-06-18 19:46
男性消费市场整体规模与使用时长 - 2025年4月男性用户全网规模突破6.34亿,月人均使用时长同比增长6.9%至168小时 [1] - 移动视频和社交平台占据男性用户超60%的用网时长,视频平台使用时长的增长尤为显著 [1] 30岁以下男性用户消费特征 - 30岁以下男性用户多为重度游戏玩家,偏好策略、射击类手游,TOP10榜单中7款手游单日使用时长超过1小时 [1] - 年轻男性用户是游戏重度玩家与户外运动爱好者,愿意为相关专业装备付费 [1] - 年轻男性用户倾向使用论坛贴吧平台,活跃于汽车资讯平台,是汽车消费的新生力量 [1] - 年轻男性用户更偏好使用得物、闲鱼、京东平台,热衷潮流单品、电子产品、小众二手圈层交易 [1] - 在手机消费上注重性价比、科技感与年轻化设计 [1] 31岁至45岁男性用户消费特征 - 31岁至45岁男性用户偏好智能科技与品质类消费,消费场景兼顾家庭需求 [2] - 该群体多为有车一族,在理财、股票交易领域表现活跃 [2] - 展现出生活智能化、消费品质化的鲜明特征 [2] 46岁以上男性用户消费特征 - 46岁以上男性用户对棋牌游戏与新闻资讯表现出强烈偏好 [2] - 该群体逐渐发展为短剧内容消费的中坚力量 [2]
传媒互联网行业周报(2025.5.26-2025.5.30):香港推出《稳定币条例草案》,关注游戏和电影产品档期-20250603
华源证券· 2025-06-03 09:11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看好(维持)[4] 报告的核心观点 - 香港于5月30日在宪报刊登《稳定币条例》,推动香港成为国际Web3和数字金融中心,助力人民币国际化及离岸金融业务发展,关注产业相关布局公司,以及RWA和交易平台的扩散演绎 [4] - 暑期大档期临近,重视优质内容产品周期的开启,关注新品游戏测试和上线表现,关注暑期档影片定档、宣发和票房表现 [4] 各部分总结 板块表现 - 稳定币价值锚定各类法币,相对传统法定货币具有高效、去中心化、透明等优势,RWA可将实物及无形资产转化为数字形式,提高资产透明度和可追溯性,增强资产流动性和市场参与度,建议关注布局相关产业的公司 [5] 各细分领域投资建议 - 游戏方面,优质产品上线表现对公司弹性贡献突出,重视头部游戏公司在AI+游戏范式探索上的示范效应,关注新游产品周期开启,建议关注腾讯控股、网易等公司 [6] - 电影方向,暑期档期临近,部分重点影片陆续定档且启动宣传,优质影片催化有望带动电影票房市场增长,建议关注重点影片出品方以及院线/票务公司 [6] - 卡牌潮玩方向,板块超高景气度,相关公司持续扩容,建议持续重视线下高景气度产业发展,关注相关产业链布局公司 [7] - 互联网方向,腾讯、阿里巴巴等公司财报展现业务发展稳健性,强调AI赋能下业务效能优化,建议关注头部公司内部组织架构调整战略价值,互联网头部公司在AI发展层面有望价值重估 [8] - AI应用方向,建议关注积极拥抱新技术且具备数据、用户和应用场景优势的公司,智能硬件与多模态大模型结合大势所趋,建议重视AI端侧产业升级机会 [9] - 国有出版等方向,部分出版公司在教育等新业态探索落地,强化分红持续性,建议重视国有传媒公司推动产业并购整合的意向和进度 [9] 市场回顾 - A股方面,2025年5月26日到5月30日,上证综指(-0.03%),深证成指(-0.91%),沪深300(-1.08%),创业板指(-1.4%),传媒(申万)(+1.74%)排名第6 [9][13] 行业要闻 - 4月中国游戏市场规模273.51亿元,同比增长21.93%,环比增长2.47%,主要增长动力来自长线产品;客户端游戏市场规模57.99亿元,环比增长3.75%,同比增长2.78%,增量由双端互通产品提供;移动游戏市场规模204.24亿元,同比增长28.41%,环比增长3.07%,由长线产品和次新品共同驱动;自主研发游戏海外市场实际销售收入15.54亿美元,同比增长9.62%,增量由长线产品带来 [20] - DeepSeek R1模型完成小版本升级,当前版本为DeepSeek - R1 - 0528,API同步更新,调用方式不变,该版本在多个基准测评中成绩优异,整体表现接近国际顶尖模型 [21][22] - 元隆雅图与普陀山旅游集团达成文创战略合作,助力文旅产业升级 [22] - 广东省出版集团与腾讯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在文化数字化、教育数字化领域开展合作 [22] - 泡泡玛特全球首家臻藏店开业,将潮玩收藏体验升级至品牌化运营新阶段 [23] - 淘宝闪购联合饿了么日订单数超4000万,非茶饮订单占比达75%,非餐品类订单增长远超预期,淘宝闪购订单准时率达97% [23] 公司动态 - 美团第一季度营收865.57亿元,同比增长18.1%,调整后净利润109.5亿元,同比增长46.2%,核心本地商业分部经营溢利增长39.1%,新业务分部经营亏损收窄 [10][24] - 美团2025年一季度一线城市高频骑手月均收入10100元,环比涨12%,全国范围内高频骑手月均收入在7230元至10100元之间 [25] - 快手-W可灵AI商业化变现加速,第一季度可灵AI收入超过1.5亿元,4月宣布视频生成大模型重大升级,推出可灵AI2.0,提出多模态视觉语言理念并推出多模态编辑功能 [26] 行业数据跟踪 AI投融资事件 - 本周(5.26 - 5.30)共有11项人工智能领域投融资事件,聚焦人工智能及前沿科技领域,高额融资集中在B轮企业,显示出对该领域的强烈投资兴趣 [27] 游戏 - 中国iOS手游畅销榜(5.26 - 5.30)上,《王者荣耀》保持第一梯队,《无尽冬日》连续进入榜单前五,《金铲铲之战》于5月29日上升6名排第二,《第五人格》于5月29日上升24名排第十 [30] - 截至2025年5月30日,微信平台小游戏市场前三名被射击、策略等品类占据,国内App Store畅销游戏排行榜中,塔防、消除、捕鱼类游戏均有上榜,美国Google Play畅销游戏排行榜中,消除类游戏占据显著位置 [32][33] 影视 - 本周票房(5.26 - 5.30)市场全国累计总票房1.25亿元,《碟中谍8:最终清算》周票房3877.31万元领先 [36] - 本周剧集市场(5.26 - 5.30)大盘总播放量14.06亿,《藏海传》以4.17亿播放量和29.72%的市场占有率位居榜首 [40] - 本周综艺市场(5.26 - 5.30),芒果TV《乘风2025》以11.75%的正片播放市占率登顶,芒果TV在前十中占4个席位,优酷和爱奇艺各有2个节目进入前十,腾讯视频部分节目表现突出 [43] 投资分析意见 - 持续把握AI+应用落地及B端、C端用户反馈,关注商业模式延展,AI技术革新有望驱动AIGC应用创新落地,打开行业空间,积极拥抱新技术的公司将受益 [45] - 传媒行业景气度持续提升,调整中建议沿新渠道+新内容方向布局,随着硬件终端推广,软件应用侧创新产品有望落地 [45]
当腾讯游戏的“新枪”射中1200万DAU
虎嗅APP· 2025-04-22 18:31
腾讯游戏业务表现 - 2024年网络游戏业务收入1977亿元,同比增长9.9%,其中国际市场收入580亿元(同比增长9%),国内市场收入1307亿元(同比增长10%) [1] - 长青游戏矩阵从本土8款扩展至全球14款,定义标准为年流水超40亿元且季度平均日活超500万(手游)或200万(PC) [1] - 旗舰产品《王者荣耀》《和平精英》持续贡献收入,《金铲铲之战》上线四年仍保持增长 [3] 长青战略核心逻辑 - 聚焦少数精品游戏而非大量新游,通过高定位/强品类/高投入打造市场领导者 [5][6] - 行业趋势推动精品化:米哈游《原神》研发投入1亿美元+年运营2亿美元,网易《逆水寒手游》成本超10亿元 [10] - 成熟市场需依赖成功产品/IP/平台化运作,集中资源打造长青产品更具商业价值 [11] 《三角洲行动》案例分析 - 上线半年双端DAU突破1200万,注册玩家超4000万,PC端收入占比70% [3][32] - 玩法创新:融合剧情战役/搜打撤/大战场模式,引入"曼德尔砖"争夺机制 [15][17] - 技术突破:采用UE5引擎开发跨端游戏,解决材质系统/FOV调优/地形渲染等核心技术难题 [28][29][30][31] - 市场表现:2024Q4总营收超10亿元,进入iOS畅销榜Top3,海外预注册2500万+登顶167国免费榜 [19][32] 行业趋势与战略验证 - 跨端游戏成为核心方向:2023年多端互通PC端收入33.85亿元(五年增长10倍),84款跨端版号获批(同比+282%) [26] - GaaS模式提升确定性:通过持续运营服务+玩法迭代维持用户活跃度 [22][25] - 战略成效:2024Q4本土/国际市场游戏收入分别同比增长23%/15%,带动股价全年上涨43.26% [36][37] - 2025年延续增长势头:Q1股价再涨29.5%,包揽中国iOS手游收入榜Top5 [38]
游戏、卖货和广告,仍是中国互联网大厂最强印钞机
创业邦· 2025-03-28 11:37
行业趋势 - 2024年中国互联网行业热点从元宇宙转向AI+短剧、教育、体育等垂直领域,大模型方向成为就业市场新宠[3] - 互联网公司战略聚焦"长板业务强化+创新业务孵化",通过成熟业务输血新兴领域[5] 财务表现 - 头部公司营收增速分化:拼多多以59%增速领跑(3938亿元),百度唯一负增长(1331亿元,-1%)[5] - 净利润表现亮眼:腾讯1941亿元(+68%)、拼多多1124亿元(+87%)、快手153亿元(+140%)[5] - B站首次实现GAAP季度盈利,Q4游戏收入同比增79%带动整体营收增22%[8] 游戏领域 - 腾讯游戏收入1977亿元(+10%),14款游戏年流水超40亿元,《无畏契约》《DNF手游》等新品贡献显著[7][8] - B站游戏收入56亿元(+40%),《三国:谋定天下》推动Q4同比增79%[8] 视频领域 - 长视频平台会员增长放缓:腾讯视频1.13亿会员(+3%),优酷广告带动阿里大文娱Q4收入54.38亿元(+8%)[10] - B站创作者生态爆发:310万创作者获收入(+500%),"粉丝充电"计划吸引800万付费用户[10] - 用户粘性数据:B站日均使用99分钟(+4%),快手125.6分钟(+5.8%)[10] 电商板块 - 淘天集团Q4营收1361亿元(+5%),88VIP用户达4900万,中小商户佣金收入增9%[12] - 京东零售Q4收入3071亿元(+14.7%),家电3C品类占54%(1741.5亿元,+15.8%)[12] - 拼多多年度经营利润1084亿元(+85%),计划千亿投入扶持中小商家[12] 智能硬件 - 小米"人车家"战略全面突破:手机高端化(4000-6000元价位市占率24.3%)、汽车交付13.7万台、IoT收入1041亿元(+30%)[14] - 智能大家电出货量增47.4%,平板全球出货量增73%排名第五[14] 广告业务 - 快手广告收入724亿元(+20%),商业化短剧+AI投放优化驱动增长[16] - B站广告收入82亿元(+28%),开屏/原生/效果广告占比30%[16] - 腾讯广告收入1214亿元(+20%),视频号广告库存扩充+AI平台升级[16] 出海进展 - 腾讯海外游戏收入580亿元(+9%),《PUBG MOBILE》+Supercell为主要驱动力[18] - 小米海外收入1533亿元(占42%),手机在53个市场TOP3[18] - 阿里国际商业收入377.56亿元(+32%),速卖通Choice+Trendyol贡献显著[20] AI布局 - 百度AI云收入317亿元(+12%),文心大模型日调用16.5亿次,文库AI月活9400万(+216%)[23] - 腾讯混元大模型推动云服务收入翻倍,阿里通义大模型连续6季度三位数增长[24] - 小米澎湃OS 2+超级小爱助手覆盖全生态,智能驾驶进入第一梯队[24] 竞争格局 - 拼多多成为继腾讯、阿里后第三家利润破千亿的互联网公司[25] - 2025年AI助手赛道激战:腾讯元宝vs字节豆包,新玩家Deepseek/Kimi加入竞争[26]
游戏扛旗、AI冲锋,腾讯财报再秀肌肉?|智氪
36氪· 2025-03-20 18:50
文章核心观点 - 腾讯2024Q4及全年财报业绩高质量增长,增值服务、营销服务、金融科技与企服业务各有亮点,公司加大AI资本开支,未来AI业务或带来新估值逻辑,股价已反弹,后续AI动向及业务变化是股价能否进一步上涨的关键 [2][3][19] 各业务板块表现 增值服务 - 2024Q4营收790亿元,同比增长14%,其中游戏业务收入492亿元,同比增长20%,社交网络收入298亿元,同比增长6%;2024年全年营收3192亿元,同比增长7%,营收占比49% [6] - 国际游戏四季度收入160亿元,同比增长15%,2024全年收入580亿元,同比增长9%;本土游戏本季度营收332亿元,同比增长23%,2024全年收入1397亿元,同比增长10% [7] - 24Q4毛利润442亿元,同比增长19%,毛利率从23年同期的54%提升至56%;全年毛利润同比增长12%,毛利率为57%,较2023年提升3个点 [8] 营销服务 - 2024Q4实现收入350亿元,同比增长17%,增长核心驱动因素是广告主对视频号、小程序和微信搜一搜广告的需求增长 [10] - 本季度实现毛利202亿元,同比增长19%,毛利率录得58%,同比提升1pct,环比提升5pct [11] 金融科技与企服 - 2024Q4实现收入561亿元,同比增长3%,收入增速在相对低位,支付服务收入增长稳定是亮点 [13] - 本季度实现毛利265亿元,同比增长11%,毛利率为47%,同比提升3pct,环比下降1% [15] AI业务进展 - 2024年四季度腾讯AI项目发展所涉及的资本开支付款为390亿元,超市场预期,预计2025年资本开支将占收入的低两位数百分比,市场普遍预测落在700 - 1200亿区间 [3][17][19] - 基于“自研+开源”的多模型方案进行全域业务融合,混元大模型持续迭代,多个应用接入DeepSeek - R1模型 [16] - 腾讯元宝自上线“混元+DeepSeek - R1”双模型版本以来,2月至3月日活激增超20倍,腾讯会议AI功能月活增至1500万,腾讯文档月活超2亿 [17] 其他信息 - 2025年预计继续回购至少800亿港元的股份,并计划支付现金红利约410亿港元,合计1210亿元 [19] - 腾讯股价已从底部翻倍,市盈率从底部约13倍上升至27倍,达到近5年来75%分位 [19]
腾讯2024年财报:游戏年营收达1977亿,「长青游戏」战略见成效
雷峰网· 2025-03-20 18:39
腾讯2024年财报核心表现 - 2024年Q4营收1724.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1%,调整后净利润553.1亿元,同比增长30% [2] - 全年营收6602.57亿元,同比增长8%,净利润1940.73亿元,同比增长68% [2] - 游戏业务全年收入1977亿元,同比增长9.9%,占公司总营收30% [5][6] 游戏业务本土与海外市场表现 - **本土市场**: - Q4收入332亿元,同比增长23%,全年收入1397亿元,同比增长10% [5][6] - 增长驱动:《无畏契约》《火影忍者》《金铲铲之战》持续贡献,《DNF手游》上线11天iOS收入超《王者荣耀》+《和平精英》总和 [6][7] - 《金铲铲之战》流水连续8季度双位数增长,Q4同比增长30% [6] - 《三角洲行动》预约破4000万,PC端付费占比70%,内部年KPI目标50亿元 [6] - **国际市场**: - Q4收入160亿元,同比增长15%,全年收入580亿元,同比增长9% [5][6] - 《PUBG MOBILE》及Supercell游戏主导增长,后者2024年收入28亿欧元(同比+77%),EBITDA 8.76亿欧元(同比+78%) [9] 战略与架构调整 - **长青游戏战略**: - 定义标准为年流水超40亿元且DAU达标,数量从12款增至14款 [10][11] - 运营重点:提升游戏品质、情绪价值及结构优化,细分"大长青"与"小长青"标准 [11][12] - **组织架构调整**: - IEG成立体育、音舞等垂直产品部,撤销冗余合作部门,聚焦自研发行线整合 [13] - 天美工作室重组为四大研发子工作室(J1/L1/J3/T1)及创新孵化Z1、国际化G1工作室 [14] 关联业务增长 - 社交网络业务收入增长2%,主因小游戏平台服务费及手游道具销售 [15] - 腾讯视频付费会员达1.13亿,腾讯音乐订阅收入152.3亿元(同比+25.9%),付费会员1.21亿(同比+13.4%) [15] 行业与产品动态 - 《DNF手游》内部年流水目标200亿元,上线半年月均流水20-30亿元 [7] - 《王者荣耀》日流水1-2亿元,《和平精英》《DNF》日流水均超1亿元 [7] - 春节期间Top5游戏DAU均同比增长,反映用户活跃度提升 [14]
腾讯向内“动刀”,游戏再变阵
虎嗅APP· 2025-03-01 17:32
腾讯IEG架构调整 - 2025年2月26日腾讯IEG进行第二轮架构调整 成立五个新部门包括发行支持中心 体育产品部 音舞产品部 V3产品部 V6产品部 V7产品部 并调整J合作中心 生态发展部 项目管理组 [2] - 重组国内发行线 裁撤合作产品部 将P1 P3 P8合作部进行重组 原职能转向新部门 通过扁平化管理提升跨项目协作效率 [3] - 2025年1月10日第一轮调整将天美工作室群10余个工作室整合为4+2模式 即J1 L1 J3 T1四大研发子工作室 外加Z1创新孵化及G1国际化开拓 [8] 业务战略变化 - 调整后业务方向更细分垂直 明确按品类做游戏策略 短期影响是产品及人员汇报线变化不大 但长期看此类调整将更频繁以实现小步快跑 [5][6] - 公司聚焦垂直细分赛道 放弃品类排名前十但无法挑战前两名的项目 内部心态更轻松 能迅速跟随业务需要调整架构 [7] - 从流量倒灌模式转向内容驱动模式 产品策略强调创意而非短期回报 高管持续关注新产品新机会 投资时更看重对游戏的理解与热爱 [14][15] 市场表现与产品数据 - 2025年春节腾讯游戏表现强势 《王者荣耀》《和平精英》稳居冠亚军 《金铲铲之战》升至第三 《穿越火线》等产品交替竞争4-5名 [9] - 2024Q3旗舰长青游戏表现突出 《王者荣耀》DAU破亿 《和平精英》9月流水同比增24% 《火影忍者》手游Q3流水同比增16% 《无畏契约》季均DAU创新高 [13] - 新游《三角洲行动》首周注册用户突破2500万 上线首月跻身网吧热力榜第五 射击品类仅次于《无畏契约》和《穿越火线》 [13] 行业竞争格局 - 2024年腾讯与网易游戏业务收入差距持续扩大 即便网易《逆水寒》手游和《蛋仔派对》表现亮眼 [13] - 公司意识到游戏行业从渠道为王转向内容为王 流量思维式微 需更关注垂类用户注意力变化 [17] - 马化腾在2025年初年会肯定IEG表现 称其海内外业务在基业长青和穿越周期方面均有进步 组织架构和精气神获改观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