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腾讯会议
icon
搜索文档
全文|腾讯Q2业绩会实录:会继续加大AI投资
新浪财经· 2025-08-14 00:13
财务表现 - 腾讯控股2025年第二季度营收达1845亿元,同比增长15% [1] - 权益持有人应占利润为556亿元,同比增长17%,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下利润为631亿元,同比增长10% [1] - 研发投入达2025亿元,反映对技术创新的持续投入 [1] 广告业务 - 广告收入同比增长20%,主要驱动因素为AI部署带来的点击率提升及小程序商店闭环活动推动的每点击收入增长 [2] - 视频号广告加载率目前为3-6%,显著低于同行13-16%水平,显示未来增长空间 [2] - AI通过精准定向、生成广告内容及电商闭环交易持续优化广告效率 [2] AI战略与商业化 - AI已深度整合至多款产品,包括原生应用"元宝"、AI赋能搜索、游戏角色及生产力工具功能 [3] - 当前AI变现优先探索广告支持模式,而非用户付费,因中国付费习惯尚未成熟 [4] - 混元大模型技术路线聚焦三大方向:语言模型优化、多模态能力提升及智能体开发,尤其强化微信私人助理功能 [14] 游戏业务 - 《三角洲行动》表现亮眼,覆盖PC/主机三平台,用户量与收入持续增长9个月,验证长青游戏战略 [5] - 中国3A级游戏市场兴起,但买断制游戏仍属小众,与长线运营游戏形成互补 [6] - FPS游戏成功归因于人口结构变化(大学生设备普及)及技术升级(延迟降低、反作弊强化) [16] 云与企业服务 - 企业服务收入加速增长,受益于GPU租赁及API令牌需求,云业务通过优化供应链重回升轨 [10] - 云战略不依赖单一GPU资源,CPU、存储等基础设施同步扩张 [10] 支付与政策影响 - 商业支付交易量转正,单笔交易金额降幅收窄,部分得益于"反内卷"政策 [15] - 安卓应用商店分成调整长期利好中国业务,但对Q2毛利率影响有限 [19] 行业趋势 - 广告法新规对腾讯广告收入影响有限,因业务多元化且AI技术抵消部分品类波动 [9] - 游戏行业呈现平台化特征,产品组合扩大降低整体收入波动性 [12]
论坛预告丨科技创新与良法善治的智识交汇!
腾讯研究院· 2025-08-04 17:23
论坛概述 - 香港中文大学法律学院与腾讯研究院联合主办"网络法论坛",聚焦科技创新与法律治理的交叉领域 [1] - 论坛旨在为科技创新与良法善治的价值交互贡献大湾区智慧 [1] - 讨论主题包括全球数字经济、互联网公共政策、人工智能治理等前沿议题 [1] 演讲嘉宾 - 蒙美玲教授:香港中文大学系统工程与工程管理学系讲席教授,演讲主题为"AI for an Empowered Future: Educating the Next Generation with Intelligence, Agency, and Integrity" [2][8] - 苏文藻教授:香港中文大学研究院院长,演讲主题为"Ethical Dilemmas in AI" [4][9] - 王雅媛女士:个人资料私隐专员公署助理专员,演讲主题为"从《个人资料(私隐)条例》探索网络行为的法律责任与合规要求" [6][9] - 张平教授:北京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AI安全与治理中心主任,演讲主题为"中国人工智能立法的思路与展望" [8][9] 论坛议程 - 8月5日11:30-12:15:蒙美玲教授主题演讲 [8] - 8月5日12:15-13:00:苏文藻教授主题演讲 [9] - 8月6日10:15-11:15:王雅媛女士主题演讲 [9] - 8月6日11:30-12:30:张平教授主题演讲 [9] 推荐阅读 - 腾讯研究院发布《拥抱概率真相——AI时代谣言套路拆解与防御指南》 [10] - 腾讯研究院发布《共生伙伴:2025人工智能十大趋势|2025 WAIC报告重磅发布》 [10]
探索青年科技人才成长之路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7-11 06:45
青云计划启动 - 腾讯2026"青云计划"正式启动,面向全球招募顶尖学子,提供顶级师资、充足算力和竞争力薪酬[2] - 计划面向2024-2026年毕业的博士生及2025-2026年毕业的本硕同学[4] - 在CVPR 2025会议期间举办专场晚宴活动吸引人才,公司有40多篇论文被接收[3] - 将在ICML 2025会议期间再次举办招聘专场,公司有50多篇论文入选[3] 人才招聘策略 - 三年内新增2.8万个实习岗位,2025年计划招聘1万名校招实习生,其中60%面向技术人才[6] - 技术类岗位占比超60%,重点扩招AI、大数据、云计算等领域[8] - 招聘覆盖全球20多个国家和地区,包括新加坡、美国、英国等海外地点[8] - 公司现有5.5万正式员工中,科技类人才占比73%,技术研发人员占比近50%[6] 技术研发投入 - 2024年研发开支达706.86亿元,2018年以来累计研发投入3403亿元[6] - 全球专利申请超8.5万件,授权专利超4.5万件[6] - 混元大模型在Chatbot Arena排名全球前八,国内第二[7] - 设置100余项技术课题,涵盖AI大模型、高性能计算等十大领域[5] 人才培养体系 - 实行"三大导师制",配备岗位导师、发展导师和项目顾问[10] - 建立"双通道发展体系",支持技术专家和管理双轨晋升[12] - 内部开设"腾讯学堂",提供沟通、思维训练等热门课程[11] - 推出"活水计划"鼓励内部岗位流动,帮助人才找到合适位置[12] 校企合作创新 - 首次开放青云课题资源库,建立招聘绿色通道[13] - 邀请高校团队与公司技术专家共同攻关核心业务课题[13] - 首席科学家担任导师,组织国内外顶尖技术峰会参访[13] - 技术大咖项目已培养出多名技术负责人,如混元大模型3D生成负责人[5]
别笑印度开挂了!这俩发明全球跪了:没它抖音都刷不了
新浪财经· 2025-07-09 20:24
印度软件行业发展史 -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印度软件业成为全球标杆 中国软件业曾以印度为学习榜样 印度InfoSys公司达到CMM5级认证成为行业标杆 [1] - 印度软件业优势包括时区优势 英语优势和流程管理优势 中国《计算机世界》杂志曾将印度软件业称为"中国软件业的镜子" [1] - 中国最终选择互联网发展道路 而印度坚持在技术底层创新 开发出USB和DCT算法等基础技术 [1] DCT算法发展历程 - 1972年印度教授纳西尔·艾哈迈德在无工资情况下坚持研究 开发出DCT算法 最初目的是实现图像压缩让家人远程查看照片 [2][3] - DCT算法通过分离图像低频和高频信息 保留关键视觉信息 实现10:1的压缩比 人眼几乎无法察觉画质损失 [6][7] - 1992年DCT被采纳为JPEG标准核心算法 随后扩展到MP3音频 MPEG视频等压缩标准 成为数字媒体传输基础 [7] DCT算法技术原理 - DCT将图像从空间域转换到频率域 类似"超级整理师"对杂乱像素进行结构化处理 [4] - 算法优先保留低频信息(如轮廓和光影) 舍弃部分高频信息(如细节纹理) 实现高效压缩 [6] - 该算法实现了信息论创始人香农提出的有损压缩理论 解决了数字图像存储和传输的核心难题 [7] 印度科技创新特点 - 印度科技人才倾向于深耕基础技术领域 而非追逐商业风口 形成"系统渗透"式发展模式 [10] - 印度裔科技人才在美国科技公司中占据重要地位 如谷歌 微软 Adobe等公司CEO均为印度裔 [10] - 印度创新文化注重解决实际问题 如艾哈迈德发明DCT的初衷是让家人远程查看照片 体现"科技温度" [13] DCT算法行业影响 - 目前全球超过100亿台设备使用DCT算法 支撑了图片 音频 视频等数字内容的存储和传输 [1][8] - 该算法是当代互联网视频通话 社交媒体 在线视频等应用的基础技术 如抖音 微信视频等功能都依赖DCT [7][8] - 2020年因疫情视频通话需求激增 艾哈迈德的贡献被重新关注 Netflix拍摄了相关纪录片 [9]
智能体洗牌“六小虎”,模型厂商如何转型?
虎嗅· 2025-07-01 20:04
智能体技术发展现状 - 智能体从内容生成进化到任务执行,代表AI从"生成内容"到"完成任务"的转变[4][5] - 智能体是指能感知环境、做出判断并采取行动实现目标的智能系统[4] - 智能体制造门槛大幅降低,普通用户可通过"美图秀秀"式轻工具制作,专业开发者则使用"Photoshop"级工具开发深度业务场景应用[6][7] 行业竞争格局 - 基础大模型层将形成高度集中格局,类似云计算行业最终仅剩少数头部厂商[12] - 模型微调层和智能体构建层将成为差异化竞争的主要空间[13] - 第一梯队模型厂商正向MaaS平台和智能体平台延伸,提供完整能力包[9] - 第二梯队厂商正转向垂直行业应用、C端应用和海外市场[11] 商业化挑战 - 全球大模型公司尚未找到有效盈利模式,70%收入被GPU厂商获取[30] - C端聊天类工具变现困难,国内外订阅模式均面临挑战[24] - 智能体虽增加tokens调用量,但未能显著提升模型厂商利润[30] - 企业需求聚焦明确ROI,关注降本增效和新产品开发[58][61] 技术演进方向 - 智能体可能成为新型操作系统,通过终端设备抢占入口[41][43] - 企业系统互通仍面临挑战,45岁以上CTO退休后可能迎来变革[40] - 大模型可能突破传统规则引擎,形成新的业务处理范式[50][51] - 工业领域存在"外挂式"和"替换式"两种智能化路径[49] 行业应用现状 - 企业AI应用集中在智能客服、知识库等低风险场景[65] - 制造业头部企业自建算力平台,但实际应用限于广告内容生成[52] - 咨询行业基础分析工作可能被替代,但高端咨询服务仍依赖人际互动[71] - 代码模型已显著提升软件开发效率,改变软件行业工作模式[68]
泡泡玛特们的崛起,可能只是“内观消费”时代的序曲
虎嗅APP· 2025-06-19 19:55
在线办公的崛起 - 2020年Zoom和腾讯会议的迅速崛起标志着在线办公登上历史舞台,居家办公的消费者教育几乎瞬间完成 [1] - 在线办公改变了新一代工作方式,导致写字楼工位大范围过剩,冲击美国商业地产市场,威胁数十万亿商业地产抵押贷款安全 [1] - 彼得·蒂尔评价2020年代是迟到的千禧年,科技对传统的颠覆开始爆发,互联网沉浸式工作成为常态 [1] 新一代消费趋势 - 泡泡玛特在茅台统治心智20年后,仅用2年冲上3000亿人民币市值 [3] - 新一代消费者特征:未婚、无房贷、沉迷小众爱好如Labubu、撸猫、摩托车、瑜伽等 [6][7][8][9][10][11] - 这类人群偏好催生消费牛股:lululemon、昂跑、泡泡玛特、摩托车股、咖啡壶、露营设备等 [14] 内观消费的兴起 - 1960年代美国青年从外太空探索转向内观生活方式,如冥想、瑜伽、素食等,源于核威胁和越战阴影 [17][18] - 日本泡沫破裂后出现宅文化、Cosplay、手办等内观消费,反映传统社会契约瓦解 [19] - 中国2021年后泡泡玛特、摩托车、宠物等公司市值增长近万亿,与地产白酒市值衰退形成对比,标志内观消费崛起 [20][21] 投资框架与市值对比 - 比特币市值从2022年3000亿美金增长至2万亿美金,追赶黄金12万亿美金市值 [24][25] - 泡泡玛特当前市值3300亿人民币,与白酒33000亿人民币形成1:10比例,显示代际消费更替潜力 [25][26] - 泡泡玛特全球化IP布局已扩展至东南亚、北美、欧洲,相比受地缘限制的制造业更具天花板 [26] 代际财富转移与市场影响 - 美国未来20年将有84.4万亿美元财富从婴儿潮一代转移至千禧一代和Z世代 [29] - 千禧一代到2030年预计继承68万亿美元,其偏好如数字化资产、Labubu、黑胶等将重塑消费市场 [29][31] - 少子化趋势推动IP生产者转向成年人市场,kidulting(永远青春期)成为玩具行业新目标 [27]
“上得厅堂,下得厨房”才是好AI
人民网· 2025-06-18 06:07
科技创新成果展示 - 第二届"一带一路"科技交流大会在成都举办,设置5大板块推动科技交流合作,涵盖人工智能、装备制造等领域 [7] - 科技成果展展出400余件高科技成果,包括无介质空中悬浮设备、人形机器人等 [8] - 四川盛邦润达科技展示空中成像技术,可实现空中虚拟界面操作,便携式设备仅相当于两个手机大小 [8] - 西南大学中匈果酒白兰地研究室推出"清咔"系列水果蒸馏酒,合作开发百香果、猕猴桃等中国水果酿造技术 [8][9] 人工智能应用场景 - "一带一路"十大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发布,聚焦大模型驱动的前沿应用 [10] - 上海交通大学研发"医学多模态大模型矩阵",解决医疗资源分布不均问题 [10] - 腾讯与迈瑞医疗合作开发全球首个重诊医疗大模型,提升诊疗效率 [11] - 腾讯在农业养殖、数字博物馆等领域应用AI技术,如为印尼GOTO集团提供数字化底座 [11] 国际合作与技术转移 - 天府国际技术转移中心接待多国嘉宾,人工智能、新能源、低碳产品最受关注 [12] - 新加坡图灵脑愈创新科技计划在成都设立研发销售总部,推进非侵入式"AI脑"健康方案 [12] - 成渝地区启动"一带一路"国际技术转移中心建设,计划3年内共建20余个国际技术转移节点 [12] - 大会签署28项政府间科技合作文件,启动5个科技创新合作联盟 [12]
腾讯控股(0700.HK)1Q25点评:业绩好于预期 AI对广告、游戏逐步产生积极驱动
格隆汇· 2025-06-01 01:50
核心观点 - 腾讯既有业务逐步走出经营周期低点,头部游戏回归健康增长,广告业务商业化效率提升,云业务清理低毛利业务后增速预计2025年回归同行水平 [1] - AI在游戏领域应用前景广阔,例如基于AI的NPC和图形生成,有助于创造新收入流和优化成本 [1] - AI提升广告转化率(如eCPM、CTR),推动广告主预算倾斜,中长期业务具备较好增长前景和盈利回报 [1] 游戏业务 - 常青游戏如《王者荣耀》《和平精英》《金铲铲之战》DAU/MAU回升,流水增速回升后带动收入增长 [2] - 1Q25《王者荣耀》《和平精英》《穿越火线手游》增速回升,《荒野乱斗》经历调整后实现数倍增长 [2] - 头部游戏受益于AI技术整合,缩短内容产出周期并强化MMORPG互动性 [2] - 2025-26年游戏储备充足(如《王者荣耀世界》《自走棋》),海外游戏递延收入周期长,2025年游戏业务展望乐观 [2] 广告业务 - 1Q25广告增长率达20%,超行业平均水平,主要由视频号Ad load提升和AI驱动 [3] - AI显著提高广告投放投资回报率,管理层预计2025年AI技术将进一步推动广告转化率提升 [3] - 视频号、搜一搜等新产品加载率低于同行,未来有量价双重提升空间 [3] 金融科技与企业服务 - 1Q25金融科技服务低单位数增长,受贷款、财富管理业务驱动,支付业务拖累增速 [4] - 商业支付业务受消费降价(ASP下降)和订单增速略降影响,但4月趋势回升 [4] - 视频号带货技术服务费增加带动企业服务收入增长,毛利改善 [4] - 云业务清理无回报收入接近尾声,AI云优先供应广告、游戏等业务,算力租赁毛利率提升后可能释放更多供给 [4] - 腾讯可能从SaaS(如腾讯文档、企业微信、腾讯会议)入手适应AI转型,加速付费率渗透 [4] 财务表现 - 1Q25收入同比+13%达1800亿,超预期2 5% [1] - 1Q25 Non-IFRS归母净利润613亿元,同比+22%,超预期3 0% [1]
2025协同办公领域AI发展与应用实践报告
搜狐财经· 2025-05-26 21:10
协同办公领域AI发展趋势 - AI正颠覆企业协同办公模式,通过大模型技术重塑工作空间、劳动力结构与企业文化,推动办公向智能驱动跃迁 [1][6] - 协同办公呈现五大趋势:AI原生化、智能体重构人机交互、超级助理与数字员工崛起、SaaS化部署普及及安全合规优先 [1][16][17][19][23] - 全球协同应用占比将从2024年7.8%增至2028年8.7%,中国协同办公SaaS化率将从65.4%提升至77.6% [19][20] - 到2030年AI对全球经济累计影响预计达19.9万亿美元,95%工作角色将被重新定义 [12][18] AI在协同办公中的应用场景 - 通用办公场景:在线会议(实时翻译、智能纪要)、文档协作(智能生成、数据分析)、知识管理(智能问答、动态更新) [1][14][16] - 业务场景:HR(智能面试)、研发(代码生成)、法务(合同管理)、财务(预算管控)等提效 [1][28] - 典型案例:腾讯会议AI小助手Pro覆盖会议全流程,腾讯文档实现多品类AI创作,腾讯电子签完成合同全生命周期管理 [1][33] 企业落地AI的痛点与破局策略 - 六大痛点:场景多样、应用割裂、数据分散、体验分散、安全风险、价值衡量 [31][32][33][34][35][36] - 破局核心:以业务流为核心打通工作流,通过场景能力封装(如会议助手)与应用深度优化(垂类模型、数据安全) [42][43] - 部署建议:宏观战略对齐、中观业务融合、微观体验优化,优先选择技术成熟且安全合规的方案 [2][27] 行业实践与成效 - 太古可口可乐、国信证券等企业通过腾讯会议、乐享、电子签工具在会议协同、知识管理、合同审核场景实现效率提升与成本降低 [2] - 数字员工已在金融、零售、医疗行业落地,如银行数字人完成账户开设、贷款审批等流程,节省人力成本并提升风控能力 [18] - 30%企业将安全合规列为IT投入重点领域,数据隐私与合规风险成为AI应用关键考量 [23][25]
协同办公领域AI发展与应用实践报告-IDC&腾讯云
搜狐财经· 2025-05-26 09:26
协同办公AI的前沿趋势与核心价值 - 大模型技术推动企业从传统运营向智能驱动转型,成为重塑生产和工作模式的核心引擎[1][12] - AI通过实时翻译、智能文档协作、知识图谱构建打破地域、语言和数据壁垒,提升效率与自动化水平[1][14] - 智能新协同模式实现"人机共生",协同对象扩展至人与人、人与机器、人与AI,协同范围从办公延伸至业务与生态[14][15] - 未来趋势包括AI原生协同办公、智能体驱动交互、超级助理与数字员工、SaaS化部署及安全合规能力[16][18][19] 企业落地AI的痛点与破局策略 - 企业面临六大难题:场景碎片化、工具割裂、系统对接困难、体验分散、安全风险及价值衡量模糊[2][28][34] - 破局关键在于以业务流为核心,打通工作流与业务流,构建端到端协同能力[2][39] - 通过"面向场景的能力封装"(如会议AI助手)和"面向应用的深度优化"(如垂类大模型精调)实现技术与业务融合[2][39][40] AI在办公与业务场景的实践 - 通用办公场景中,腾讯会议实现智能降噪、实时翻译和纪要自动化,腾讯文档AI助手支持智能表格分析与PPT生成[3][14] - 业务场景中,HR领域AI提升面试与绩效管理效率,法务领域合同审查效率从3天压缩至半天,市场领域实现自动化内容生成[3][28] - 知识管理方面,腾讯乐享通过智能问答和动态更新构建企业知识库,支持多部门协同检索[3][15] 企业落地建议与典型案例 - 部署需从战略目标、业务流融合、用户体验三层切入,优先选择高频刚需场景并评估供应商技术成熟度[4][39] - 太古可口可乐通过腾讯会议实现跨区域协同,卫龙日均会议效率提升百场,国信证券打破地域沟通壁垒[4][33] 协同办公市场预测与行业洞察 - IDC预计到2030年AI对全球经济累计影响达19.9万亿美元,2030年95%工作角色将被重新定义[12][18] - 中国协同办公SaaS占比将从2024年65.4%增长至2028年77.6%,25%企业计划增加会议应用[19][20] - 30%企业将安全合规列为IT投入重点领域,数据隐私与合规风险成为关键考量[2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