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国星
icon
搜索文档
吉利汽车(0175.HK):单车盈利增长到5200元 看好26年进一步整合释放利润
格隆汇· 2025-11-25 05:41
机构:中信建投证券 公司销量76.1 万辆,同比+43%;其中燃油车迭代竞争力强化,银河销量突破百万辆: 1) 吉利银河销 量32.7 万辆, 同比+170%,银河表现极为亮眼,成为最快到年销百万的新能源品牌,其中爆款车型星 愿月销破5 万; 2)中国星销量21.9 万辆,环比+2.4%,燃油车经典产品持续迭代焕新,实现逆势增 长;3)领克销量8.7 万辆,同比+25%;4)极氪销量5.3 万辆,同比-4%,极氪9X 稳居新势力豪华前 列。 销量大幅增长推动公司营收增长到891.9 亿元,同比+27%,净利润38.2 亿元,同比+59%,高于营收增 速。核心净利润(加回汇兑损失、减值)为39.6 亿元,环比+25%。Q3 单车营收11.7万元,单车盈利 5200 元,相比25H1 提升500 元。 研究员:程似骐/陶亦然/白舸 核心观点 公司发布25Q3 财报,第三季度实现营收891.9 亿元,同比+27%;核心净利润39.6 亿元,环比+25%,归 母净利润38.2 亿元,同比+59%。公司Q3 销量再创季度新高,利润增速高于营收增速。新车重点宣发下 销售费用率提升,预计明年极氪整合后费用率进一步下行。Q4 ...
燃油车又杀回来了
首席商业评论· 2025-11-09 12:01
文章核心观点 - 在新能源车主导市场叙事的背景下,传统燃油车展现出顽强的生命力,销量实现反弹,市场份额仍近半壁江山 [5][7] - 燃油车市场回暖的主要驱动力是“以价促量”,大幅降价显著提升了产品性价比 [9][11] - 主流车企调整战略,从“ALL IN电动”转向“油电并进”,并相继发布“新燃油”战略,通过提升智能化配置来增强燃油车竞争力 [13][15][19][20] 燃油车市场表现 - 今年9月传统燃油车国内销量100万辆,环比增长10.9%,同比增长6.4%,连续四个月同比增长 [5] - 今年1至9月传统燃油车国内累计销量814.1万辆,同比增长1.7%,占乘用车总销量1704.4万辆的47.76% [5] - 今年9月月销超万辆的车型共72款,其中33款为燃油车 [7] - 本田全球产量31万辆同比增长3.8%,其中中国市场产量6.3万辆同比大涨25.7% [13] - 一汽大众9月整车销售146,385辆,燃油车市场份额同比提升0.3个百分点 [15] 燃油车回暖驱动因素 - 直接推手是“卷价格”,燃油车折扣率普遍在30%左右,部分豪华车型现金优惠超过40% [9] - 日产轩逸9月销售3.3万辆,其2026款车型经销商裸车价仅6.9万元,现金优惠幅度达39% [9] - 丰田凯美瑞9月销量2.05万辆,同比增长23.27%,裸车价降至12万元级别 [11] - 传统汽车品牌将燃油车价格下探至8万元以下,提升了性价比 [11] - 奔驰E260、宝马5系、奥迪A6L等C级轿车裸车价均降至30万元以内 [11] 车企战略调整 - 奇瑞汽车发布“中国新燃油”战略,宣称未来的燃油车将实现“油电同智” [15] - 吉利汽车坚持“双线并进”战略,在重仓新能源的同时持续加码燃油车研发 [15][18] - 吉利汽车集团首席执行官表示燃油车占比超过50%,公司仍会在这一领域加大投入 [19] - 多家车企战略从“ALL IN电动”转向“多条腿走路”,以满足不同客群需求 [26] 燃油车智能化进展 - 燃油车正快速弥补智能化短板,新车型在智能驾驶辅助、智能座舱等方面配置显著提升 [20] - 广汽丰田4款车型换代着重强化智能化,全系标配高算力车机芯片和丰田TSS智能驾驶辅助系统 [20] - 2026款凯美瑞提供多达26项的智能辅助驾驶功能 [20] - 一汽大众为多款主力燃油车型启动OTA升级 [22] - 一汽奥迪A5L成为首款搭载华为乾崑智驾技术的燃油车 [22] - 奇瑞瑞虎9X搭载猎鹰500智能辅助驾驶系统,可实现城市领航、高速NOA等功能 [22]
东方证券:维持吉利汽车(00175)“买入”评级 目标价24.51港元
智通财经网· 2025-11-07 16:20
业绩表现与财务预测 - 东方证券维持吉利汽车“买入”评级 预测2025至2027年每股收益分别为1.49元、1.75元、2.12元 [1] - 基于可比公司2025年15倍平均市盈率估值 目标价设定为22.35元人民币或24.51港元 [1] - 10月总销量达30.71万辆 创单月销量历史新高 同比增长35.5% 环比增长12.5% [1] - 1-10月累计总销量为247.73万辆 同比增长44.3% 预计完成全年300万辆销售目标的确定性较强 [1] 新能源汽车销售 - 10月新能源汽车销量为17.79万辆 同比增长63.6% 环比增长7.7% [1] - 领克品牌新能源车型销量占比达72.1% [3] 品牌表现与产品布局 - 吉利品牌10月销量24.55万辆 同比增长43.9% 环比增长10.6% [2] - 吉利银河10月销售12.75万辆 同比增长100.8% 环比增长5.5% 已提前达成年销量100万辆目标 [2] - 中国星系列10月销售11.80万辆 同比增长17% 环比增长10% [2] - 领克品牌10月销量4.02万辆 同比增长29.4% 环比增长22.2% 1-10月累计销量28.17万辆 同比增长24.3% [3] - 领克品牌加权价格突破20万元 领克900单月销量超7000辆 领克10 EM-P和领克8 EM-P车型上市首月均实现万辆整车下线 [3] 新产品与技术发布 - 2026款吉利星愿焕新上市 新增star限定版车型 售价区间6.58-9.58万元 [2] - 吉利银河星耀6上市 提供7款配置 基于GEA新能源架构打造 搭载雷神AI电混2.0、Flyme Auto智能座舱和千里浩瀚H3等技术 [2] - 极氪001基于全系900V平台焕新发布 标配千里浩瀚H7辅助驾驶 [3] - 极氪7X焕新上市 主要配置同步升级 [3] 海外扩张与战略合作 - 吉利与雷诺签署协议 收购雷诺巴西公司26.4%的股份 [2] - 后续有望借助雷诺巴西成熟的工业基础和分销体系进行新能源车型导入 本次轻资产扩张旨在探索新市场拓展方式并加速新能源出海 [2] 行业比较与竞争力 - 据乘联会统计 10月1-26日国内乘用车批发销量同比下降1% 环比下降5% 公司销售情况显著好于行业平均水平 [1]
招商证券国际:维持吉利汽车(00175)“增持”评级 目标价27.5港元
智通财经网· 2025-06-11 10:00
公司业绩表现 - 5月总批发量23.5万辆,同比/环比+46.4%/+0.5%,创历史新高 [2] - 1-5月累计批发117万辆,同比+49%,完成全年271万辆销量目标的43% [2] - 5月新能源批发13.8万辆,同比/环比+178%/+9.9%,远超行业增速(乘联会预估行业同比/环比+22%/+8.3%) [2] - 5月新能源车占比58.7%,同比/环比+22.2ppts/+5ppts,1-5月累计新能源车60.2万辆,同比+137%,占比51% [2] - 高端燃油车中国星系列5月销量3.6万辆,同比+21%,1-5月累计21.6万辆,同比+33% [2] 品牌与出口表现 - 5月银河/极氪/领克批发量分别为10.2/1.9/2.8万辆,同比+273%/+2%/+27%,环比+5.4%/+0.1%/+38% [2] - 5月出口3万辆,1-5月累计出口14.3万辆,同比+14% [2] 新产品规划 - 银河品牌星耀8上市首月交付破万,旗舰SUVM9下半年交付,后续将发布中型轿车A7、小型轿车及硬派越野SUV银河战舰 [3] - 高端旗舰SUV领克900上市次月交付近5,600台,下半年发布领克混动Z10 [3] - 极氪新车007GT表现不俗,豪华SUV9X/8X将于Q3/Q4上市 [3] - 燃油车星越L改款3月上市,博越L第四代5月上市,25款帝豪将于7月发布 [3] 海外布局 - 新能源海外试产,印尼KD工厂交付首台EX5,银河E5/星愿二季度进入多个市场 [3] 估值与评级 - 当前估值11.2x FY25P/E,远低于历史平均16x,目标价27.5港元对应17.6x FY25P/E,较历史平均溢价约10% [1]
任命一堆CEO,李书福在下什么棋?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22 22:44
人事变动 - 安聪慧升任吉利控股CEO 从直接管理极氪转为负责集团整体管理 仍持有极氪2.68%股份价值约5900万美元 [1] - 李东辉升任吉利控股集团副董事长 曾主导沃尔沃收购 戴姆勒入股等重大资本运作 [1] - 淦家阅担任合并后的吉利汽车集团CEO 实际管理权限扩大至吉利银河 中国星 极氪 领克等品牌 [1] - 戴庆出任吉利控股集团首位轮值总裁 拥有财务背景 直接向安聪慧汇报 [1] 战略方向 - 公司正在进行管理层世代交替 70后掌舵控股集团 80后掌握实际经营权力 [1] - 管理层偏好财务背景人才 反映公司通过资本收购实现业务扩张的发展路径 [2] - 公司业务涵盖汽车 出行 电池 手机等多个领域 多数通过并购获得 [2] - 近期重点推进"台州宣言"后的业务整合工作 [2]
李书福重塑吉利:资源集中、管理分权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16 22:44
吉利与极氪合并战略 - 公司宣布吉利汽车与极氪智能科技合并,仅用8天完成从拟合并邀约到官宣人事任命 [1] - 合并背景是新能源淘汰赛加剧,公司需改变品牌"小而散、散而乱"的形象,凝聚资源应对竞争 [1] - 合并后公司内部将成立银河事业部和极氪事业部,旗下四大主力品牌为极氪、领克、银河和中国星 [2] - 合并目标包括生产降本大于3%、研发优化10-20%、管理增效10-20% [2] - 公司已持续一年多整合供应链、SQE、中央研究院及领克并入极氪等工作 [1][10] 组织架构调整 - 安聪慧将出任吉利控股集团CEO,不再负责极氪经营业务 [2] - 淦家阅将担任合并后吉利汽车集团CEO,职责范围扩大至银河和极氪事业部 [2][9] - 李东辉将出任吉利控股集团副董事长,负责董事局日常管理和集团投融资 [6] - 公司首次尝试轮值总裁制度,任命戴庆为轮值总裁 [9] - 安聪慧目前持股极氪2.68%,并兼任电池产业集团董事长 [7] 财务与资本运作 - 公司拟以25.66美元/股价格收购极氪剩余34.3%股份,预计花费超20亿美元 [4] - 2025年Q1公司营收725亿元(同比+25%),归母净利润56.7亿元(同比+264%) [4] - 截至2025年3月31日,公司现金储备352亿元,较去年四季度减少78亿元 [4] - 极氪2025年Q1实现单季度盈利5.1亿元,但2021-2024年累计净亏损超260亿元 [13] - 合并后投资者可能通过换股成为吉利汽车股东,减少现金支出 [5] 整合效果与挑战 - 极氪与领克整合后产品数量将减少20% [10] - 研发环节预计每年可节省数十亿元,联合采购去年额外节省几十亿元 [11] - 下一阶段目标包括效益增长超5%,研发效力、管理效益和营销费用效率达15-20% [11] - 整合面临挑战包括两家上市公司沟通成本高和员工激励机制不一致 [10] - 公司明确表示除极氪外,目前没有对其他已上市公司进行私有化的计划 [11] 历史经验与未来展望 - 公司2014年曾进行"一个吉利"整合,取消三个子品牌,后销量增长50.2%至76.59万辆 [2][7] - 2024年吉利比比亚迪少卖93.5万辆新车,正通过整合试图重回黄金年代 [2] - 合并成功后港股上市公司吉利汽车或将迎来市值重估 [6] - 公司旗下还有路特斯、沃尔沃、极星、远程新能源商用车和曹操出行五大子公司 [11] - 整合过程中可能出现短暂阵痛,包括影响员工工作状态和财务报表 [13][14]
资本市场愿意为“一个吉利”买单!
搜狐财经· 2025-05-08 14:41
吉利汽车股价表现 - 5月8日港股吉利汽车早盘明显走强,盘中一度上涨6.31%,午间收盘报17.54港元,涨幅达4.53% [1] - 股价上涨源于吉利宣布合并极氪,市场对"方向清晰、逻辑收口"的整合动作给予积极反馈 [3][4] 整合极氪的战略意义 - 吉利整合极氪标志着全面回归"一个吉利"战略,被市场视为比单纯业绩更具长期价值的信号 [3][4] - 极氪从独立到回归是战略调整:2021年独立是应对新势力冲击的进攻策略,当前整合是为放大资源、技术、品牌沉淀的价值 [10] - 整合体现"组织协同+平台整合"路径,通过统一中台、优化协同提升体系效率,区别于比亚迪的垂直一体化或华为的智能生态路线 [6][11] 资本市场态度转变 - 资本从追逐"市梦率"转向重视"市算率",要求明确投入产出比和可执行的盈利模型 [7][12] - 市场认可吉利"收口"策略,表明对车企从扩张转向资源整合的偏好 [12][14] - 证监会支持优质中概股回归的政策背景强化了吉利整合极氪的合规性与战略时机 [4][5] 行业转型趋势 - 新能源赛道进入分水岭阶段,从比拼创新概念转向考核体系化能力和财务兑现 [13] - 吉利通过SEA/GEA架构、多品牌矩阵(极氪/领克/银河)、Flyme Auto等技术平台构建系统能力,将技术优势转化为产出效率 [11][12] - 行业普遍面临战略摇摆时,吉利的资源整合策略提供差异化转型样本 [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