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端医疗险
icon
搜索文档
顾育匡:高端医疗险的成功依赖于产品背后的服务和运营能力
清华金融评论· 2025-07-02 18:30
会议背景 - 会议主题为"新产业、新技术、新模式、新动能——数智金融助力高质量发展",聚焦普惠金融、数智化金融创新、产业并购及健康险生态等话题 [1] - 由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主办,已连续举办十届,累计邀请210余位嘉宾,现场参与8000人次,线上覆盖超百万听众 [10] 高端医疗险市场现状 - 招商信诺在高端医疗险细分领域市场份额达30%以上,全国建立1270家直付医院,覆盖68家复旦百强医院及全球220万家医疗机构 [5][7] - 高端医疗客户核心需求包括优质医疗资源(如二诊、海外就医)和健康管理服务,直付医院网络和专业能力建设是关键竞争壁垒 [2][6] 中高端医疗险发展机遇 - DRG/DIP支付改革推动基本医保回归"保基本",为中高端医疗险创造明确市场空间 [8] - 医保目录外药品费用压力促使消费者主动寻求中高端产品补充,政策与需求双重驱动下行业将迎快速发展期 [8][9] 保险公司战略布局 - 招商信诺三年前启动产品策略调整,停售固收型储蓄险,主推以中高端医疗险为核心的健康险产品体系 [9] - 构建差异化优势需聚焦四大能力:产品设计、风险管控、医疗服务整合及交付能力,同时积极参与商保补充目录试点 [9] 行业挑战与解决方案 - 医疗险运营门槛高,需专业人才体系支撑,保险公司需长期投入基础工程(如医疗网络建设、服务能力深耕)[5][7] - 建议加强医保商保数据融合,争取税务政策支持,通过市场培育提升消费者认知 [9]
商业医疗险创新升级破局,角色将更为核心
第一财经· 2025-06-20 20:44
医疗保障体系变革 - 医疗保障体系正经历深刻变革 民众健康意识觉醒和医疗技术加速迭代推动行业转型 [2] - 基本医保参保率达95% 2024年覆盖13.26亿人 门诊待遇人次同比提升37% 次均住院费用约8000元 [3] - 医保控费措施与患者获得感存在矛盾 为商业保险创造参与空间 [3] 商业医疗险发展现状 - 百万医疗险2015-2016年崛起 以"低保费高保额"特性吸引年轻群体 开启普惠医疗险新篇章 [3] - 早期产品存在续保难题和免赔额限制 保障范围多限于普通部/院内药品 与用户需求匹配不足 [4] - 众安保险/平安健康险等公司推动中端医疗险升级 覆盖三甲国际部/特需部/私立医院及院外创新药械 [4] 商业保险战略定位升级 - 2024年保险业新"国十条"明确将医疗新技术/新药械纳入保障 政策推动商保与基本医保衔接 [5] - 商业健康险需发挥风险分层定价优势 探索带病体承保 填补创新药械/未纳入医保技术的保障空白 [5] - 行业定位从"重要补充"转向"半壁江山" 需承担慢病/专病保险等多元化保障责任 [5][6] 市场需求与供给趋势 - 居民健康需求升级 对优质医疗服务和先进药械的需求持续攀升 [6] - 基本医保仅能提供基础广覆盖 个性化/多样化医疗供给需依赖商业保险支撑 [6]
医疗险主导时代,如何撑起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
第一财经· 2025-05-26 19:56
医疗险市场格局变化 - 医疗险2024年增速超10%,超过健康险整体8.2%的增速,在健康险保费中占比约44%,首次超过重疾险(43%)成为第一大险种 [2] - 健康险2024年保费达9773亿元,未达业内预期的万亿元规模 [2] - 百万医疗险过去依靠价格杠杆驱动增长,但在医保改革下其支付效用将受影响 [2] 医、药、险融合趋势 - 创新药械市场2024年规模预计达1620亿元,其中个人现金支出占比49%,商保赔付仅占7.7% [3] - 商保有望在2035年成为创新药械最主要支付方 [3] - 融合面临协同深度不足、数据壁垒、专业人才短缺等瓶颈 [1][5] - 生物医药与商业健康险两个万亿级市场进入交叉路口 [3] 商业医疗险发展空间 - 医保DRG/DIP改革带来高价值医疗需求与供给矛盾,为商保创造发展空间 [3] - 中端医疗险产品被视为继百万医疗险、惠民保之后的第三增长曲线 [6] - 当前商保产品多聚焦健康人群,难以满足慢病人群等特殊需求 [6] - 产品多以覆盖公立医院普通部为主,较少涵盖特需部、国际部及私立医院 [6] 行业基础设施需求 - 需要构建四大核心基建:目录体系、医生专家网络、诊疗共识、药品供应链 [7] - 数据互联互通是关键,国家医保局正开放部分医保数据供商保分析 [8] - 需要更多医学、卫生经济学背景人才参与产品开发 [9] - 支付体系需从"按量付费"转向"按价值付费" [8] 产品与服务升级方向 - 需解决保障全面、服务升级和创新普惠三大核心任务 [6] - 当前产品更多关注销售环节和事后补偿,游离于医疗体系之外 [7] - "产品+服务"组合实际使用率低,需提升服务网络和品质建设 [7] - 需让商保从"被动支付"转向"主动管理" [9]
从“小众”到“爆款”:中端医疗险成行业“新宠”,开启黄金时代
第一财经· 2025-05-13 09:56
市场概况 - 中端医疗险介于百万医疗险和高端医疗险之间,成为保险公司竞相布局的新兴领域 [1] - 2024年健康险保费结构发生历史性转变,医疗险占比达44%,首次超过重疾险成为第一大险种 [2] - 平安健康险数据显示2024年中高端医疗险新保客户数同比增长445%,选择升级的客户比例是原来的8倍以上 [2] 市场规模与增长 - 平安健康险数据显示去年中端医疗险保费增长高达7倍 [1] - 业内专家预测中端医疗险保费未来或将达到千亿级别,甚至靠近万亿级别 [1] - 华泰证券预计中端医疗险年保费可能在3000-4000元/年左右,比高端医疗险更具发展前景 [3] 驱动因素 - 中国预计2022-2030年新增8000万中产及以上人群,对高品质医疗服务需求突出 [4] - 中国高端医疗服务市场规模从2019年3055亿元增长至2023年5567亿元 [4] - 医保支付改革促使消费者寻求完全独立于医保的商业保险,华泰证券预测中端医疗险潜在目标客群达1亿人 [5] 产品创新 - 平安健康险推出"平安双子星·中端医疗险",双层设计覆盖特需部和普通部,普通部1万元以下赔付70% [7][8] - 产品创新方向包括保障内容多样化、服务精准支持、价格亲民化 [7] - 业内指出中端非标体市场保险产品存在较大缺口,需要更多针对性供给 [8] 服务升级 - 平安健康险2024年医健服务累计服务个人客户36.7万人次,同比增长32%,满意度达97.93% [9] - "平安双子星·中端医疗险"新增个性化科学减重管理服务,覆盖就医全流程 [9] - 未来需通过优化成本结构、精准风险定价等方法降低价格门槛,提高产品覆盖面 [9] 未来趋势 - 中端医疗险将从支付方走向价值回馈,满足多元化需求 [6][7] - 未来产品将向更自由的医疗资源选择突破,责任向下兼容 [7] - 将与基本医保协同发展,作为衔接纽带填补高品质医疗服务缺口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