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乌司奴单抗
icon
搜索文档
华创证券:自免疗法迈向双抗/多抗时代 国内市场空间提升潜力大
智通财经网· 2025-08-01 16:12
智通财经APP获悉,华创证券发布研报称,自身免疫疾病治疗市场作为全球第二大医药市场,在中国存 在巨大发展潜力。2022年全球自免市场规模达1323亿美元,值得注意的是,中国自免市场规模仅为肿瘤 市场的8%,远低于全球64.5%的比例,对标国际市场仍有较大提升空间。目前自免领域已产生多款抗体 类重磅药物,其中三款百亿美元的重磅药物跻身2024年全球药品销售额TOP10。 华创证券主要观点如下: 自免市场空间广阔,国内市场空间提升潜力大 自身免疫疾病是由于机体免疫系统异常而对自身抗原产生免疫反应进而导致自身机体损伤的一类疾病的 总称。 自免市场是仅次于肿瘤的第二大市场:根据Frost & Sullivan数据统计,2022年全球自免市场规模为1323 亿美元,2030年有望提升至1767亿美元,自免领域2022年-2030年复合增长率3.68%。 中国自免市场空间提升潜力大:根据Frost & Sullivan数据统计,2022年全球自免市场规模为肿瘤市场规 模的64.5%;而2022年国内自免和肿瘤市场分别为29亿美元及347亿美元,自免市场规模仅为肿瘤市场的 8%,对标国际市场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随着抗体的发 ...
创新药系列研究:自免疗法迈向双抗、多抗时代
华创证券· 2025-08-01 15:40
行业投资评级 - 全球自免市场规模2022年为1323亿美元,预计2030年将增长至1767亿美元,复合增长率3.68% [8] - 中国自免市场2022年规模为29亿美元,仅为肿瘤市场的8%,对标国际市场有较大提升空间 [8] 核心观点 - 自免疾病种类复杂,已发现约150种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往往基于受累器官或组织的不适症状分别选择到不同科室就诊 [14] - 自免市场是仅次于肿瘤的第二大市场,2022年全球自免市场规模为肿瘤市场规模的64.5% [8] - 自免疗法正从单抗时代迈向双抗/多抗时代,通过多靶点干预有望提升治疗效果 [22] 自免市场空间 - 全球自免药物市场2022年规模为1323亿美元,预计2028年将达3500亿美元 [5] - 中国自免患者基数庞大,如特应性皮炎患者约6740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约9600万 [6] - 2024年自免药物销售额Top 10中三款百亿美元药物跻身全球药品销售额TOP 10 [9][10] 自免疾病特点 - 自身免疫性疾病可分为系统性(如类风湿关节炎)和器官特异性(如自身免疫性肝病)两大类 [14] - 流行病学数据显示自身免疫性疾病表现出季节性和地区性差异,总体患病率约10% [14] - 自免疾病发病机制涉及T细胞和B细胞对自身成分的异常反应,导致组织破坏和器官功能障碍 [18] 双抗/多抗疗法进展 - 双抗具备三重优势:精准重定向效应细胞、同时阻断两条致病通路、提升特异性和亲和力 [22] - 自免双抗领域BD活跃,2024-2025年有多起重大交易,首付款最高达1.25亿美元 [37] - 多抗已进入II期临床,如辉瑞的PF-07275315(抗IL-4/IL-13/TSLP)和PF-07264660(抗IL-4/IL-13/IL-33) [112] 重点关注公司 - 艾伯维的IL-1β/IL-1α双抗lutikizumab治疗HS已进入III期临床 [51] - 强生/Numab/Kaken的IL-4Rα/IL-31双抗NM26治疗AD进展至II期临床 [56] - 礼来/Zura的IL-17/BAFF双抗tibulizumab治疗SSc和HS进入II期临床 [63] - 赛诺菲的TNF-α/OX40L双抗brivekimig治疗HS II期成功 [74] - 罗氏/渤健的CD3/CD20双抗莫妥珠单抗治疗SLE显示临床潜力 [101]
从“产品出海”迈向“品牌出海” 中国医药生物企业加速全球化布局
证券时报· 2025-07-28 05:58
行业概况 - "十四五"期间中国医药生物企业加速全球化布局,在创新药与医疗器械领域实现突破性进展,"出海"成为关键战略[1] - 截至2024年底A股申万医药生物行业公司近500家,2024年境外业务收入达2690.37亿元,占比10.90%,同比增长11.00%[2] - 行业从"产品出海"向"品牌出海"跃迁,龙头企业海外收入占比显著提升[2] 企业案例:百奥泰 - 2015年提出"全球同步开发"战略,2023年进入收获期,托珠单抗类似药(BAT1806)成为中国首个获FDA批准的单抗生物类似药[2][3] - 出海分三阶段:2015-2019年建立国际标准研发体系;2019-2021年与Biogen等国际药企达成授权合作;2023年两款产品获FDA批准[3] - 采用"首付款+里程碑+销售分成"合作模式,贝伐珠单抗覆盖92个国家和地区,乌司奴单抗获FDA批准[6][7] - 2024年研发费用7.78亿元占营收104.64%,原液生产线达66500L规模并通过全球GMP认证[8][9] 企业案例:普门科技 - 2019年上市后聚焦国际化,2024年国际业务收入3.71亿元(+14.87%),覆盖120多个国家[4][5] - 战略聚焦欧盟、俄罗斯、印度等大国市场,组建专业注册团队突破准入壁垒[4] - 采取本土化运营策略,在重点区域设立子公司,结合经销商合作与ODM/SKD多元模式[5][6] - 研发投入向海外倾斜,针对性优化产品设计满足国际需求[8][10] 全球化策略 - 合作筛选标准:目标市场能力、财务稳健度、战略协同性[6] - 欧美市场优先选择国际巨头合作,新兴市场选择区域性龙头[7] - 按FDA/EMA最高标准建立研发体系应对监管差异[10] - 未来计划拓展中东、非洲等新兴市场,优化生产体系并推进全球多中心临床[7][11] 技术突破 - 百奥泰贝伐珠单抗是唯一进行全球多中心注册临床的国产类似药,获FDA/EMA/ANVISA批准[7] - 普门科技通过技术参数优化提升产品国际适配性,强化技术壁垒[8][10]
华东医药20250617
2025-06-18 08:54
纪要涉及的公司 华东医药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1. **整体业绩与发展趋势**:2024 年总收入超 400 亿元,同比增长 3%,归母净利润增长超 20%,负面因素基本出清,创新药管线布局及整体转型有望迎来新增长阶段 [2][4][5] 2. **业务板块布局与表现** - **医药工业**:2024 年工业收入约 140 亿元,在糖尿病、减重、自免和肿瘤领域积极布局创新药,国内首仿利拉鲁肽已获批,司美格鲁肽等产品预计陆续获批,HDM1,002、HDM1,005 等 GLP - 1 类多靶点产品研发中,有望快速占领市场 [2][3][6] - **医药商业**:主要集中在浙江省,2024 年收入突破 280 亿元,同比增长 3%,通过创新发展逐步恢复稳定盈利,市场准入及网络覆盖优势与工业形成良好协同 [2][7] - **医美板块**:“少女针”成 10 亿级大单品,还有玻尿酸、能量源设备等新产品,2024 年受宏观经济及消费环境影响增速放缓,预计 2025 年恢复双位数增长,海外通过收购英国 Sinclair 公司进行全球布局 [2][8][9] - **工业微生物板块**:近年来保持 30% - 40%的快速增长,2024 年收入突破 7 亿元,同比增长 40%,预计 2025 年继续保持增长,核心品种有百灵胶囊、阿卡波糖等 [21][22] 3. **创新药领域布局** - **糖尿病及减重领域**:仿创结合打造产品管线,包括传统口服降糖药、DPP - 4 抑制剂等,HDM1,002 已进入国内三期临床 [14] - **ADC 领域**:进行大量创新布局,重磅产品 HDM1,022,005 针对晚期恶性肿瘤研发进度全球领先,有望实现海外权益授权 [4][15][16] 4. **集采情况与风险** - **已集采影响**:2021 年中美华东因阿卡波糖等大品种集采及医保降价进入低谷期 [11] - **未集采情况**:英夫利昔单抗通过专利保护阻击竞品,短期内集采风险低,比格列酮二甲双胍 2025 - 2026 年预计不受集采影响,整体集采风险短期见底,医药板块将恢复稳健增长 [12][13] 5. **创新产品上市与收入贡献**:2024 年底上市索米妥昔单抗、利达西普和乌司奴单抗等生物类新药,预计 2025 年带来约 10 亿元收入增量 [4][17] 6. **医美市场趋势**:中国非手术类医美市场随人均 GDP 增长快速增长,预计到 2025 年非手术类治疗次数超 5000 万次,2030 年超 1 亿次,复合年增长率约 14% [18] 7. **公司估值与未来发展**:目前市值约 700 多亿元,对应 2025 年利润 39 - 40 亿元,市盈率不到 20 倍,估值偏低,多个核心创新管线进入收获期,海外权益授权落地将成成长催化点 [24]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1. **风险提示**:创新产品研发进度不及预期、市场竞争加剧风险以及核心产品放量不及预期,可能影响未来业绩 [10] 2. **少女针情况**:核心成分有聚己内酯微球和羧甲基纤维素,有填充和修复双重功效,公司计划推出其他长效剂型并布局酷雪光电产品管线 [20] 3. **商业板块盈利预测**:2025 年工业和医美板块预计双位数增长,商业板块预计个位数增长 [23]
群益证券:给予华东医药增持评级,目标价47.8元
证券之星· 2025-05-09 15:09
公司业绩表现 - 公司25Q1营收107.4亿元,同比增长3.1%,归母净利润9.2亿元,同比增长6.1%,扣非后净利润9.0亿元,同比增长17.2%,非经常性损益主要来自股权激励费用及参控股研发机构损益影响 [1] - 医药工业核心子公司中美华东25Q1营收36.2亿元(含CSO业务),同比增长6.5%,归母净利润8.43亿元,同比增长12.2%,创新药销售表现突出 [2] - 医药商业板块25Q1营收69.3亿元,同比增长3.2%,净利润1.2亿元,同比增长7.3% [2] 业务板块分析 - 创新药产品表现亮眼:CAR-T产品赛恺泽(治疗骨髓瘤)已纳入70余家惠民保及商保报销范围,乌司奴单抗(治疗银屑病)获批后已有超800家医院开具处方,预计年销售超3亿元 [2] - 医美板块承压但储备丰富:英国Sinclair 25Q1营收2.4亿人民币,同比下降12.3%,国内欣可丽美学营收2.5亿,同比下降1.4%,但高端玻尿酸产品MaiLi Extreme将于5月上市,PréimeDermaFacial平台及多款核心产品(如重组A型肉毒毒素YY001)已获受理,预计2026年获批 [2] 财务指标与研发投入 - 25Q1综合毛利率32.9%,同比提升0.9个百分点,主要因销售结构优化 [3] - 期间费用率22.0%,同比增加0.8个百分点,其中研发费用率提升2.1个百分点 [3] 机构盈利预测与评级 - 群益证券预测2025-2027年净利润分别为40.7亿元(+15.9%)、47.8亿元(+17.6%)、55.7亿元(+16.5%),EPS分别为2.32元、2.73元、3.18元,对应PE为16X、13X、12X,目标价47.8元 [3][5] - 90天内18家机构评级中,17家给予"买入",1家"增持",目标价均值为46.59元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