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优质农产品
icon
搜索文档
第二十二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在天津闭幕 现场销售额超1亿元
证券时报网· 2025-10-20 20:59
人民财讯10月20日电,农业农村部主办的第二十二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在国家会展中心(天津)圆满 落下帷幕。本届农交会以"塑强品牌助振兴提振消费增活力"为主题,来自全国3965家企业超2.5万种优 质产品参展,近6万名采购商和专业观众到会洽谈。展会现场火爆异常,据不完全统计,参展人数超30 万人次,日均参展人数超10万人,现场销售额超1亿元,达成意向合作达8500多项。 ...
2025年中国农民丰收节黑龙江省主场活动启幕
中国新闻网· 2025-09-23 17:42
农业节庆活动 - 2025年中国农民丰收节黑龙江省主场活动在北大荒农垦集团闫家岗农场稻田艺术公园举行 主题为"庆农业丰收·享美好生活" 以农业为主线、农村为主场、农民为主体[1] - 活动包含农趣竞赛、文艺表演和垦地合作展示 哈尔滨市道里区农民代表与北大荒职工表演《丰收喜洋洋》等节目 体现农耕文化传承与协作共赢[3] - 现场设置"黑土优品"展销区 65家企业展出368款授权产品及优质农产品 通过助农直播实现农产品从展台到线上直播间的衔接[5] 农业产业数据 - 黑龙江省粮食总产量连续15年全国第一 商品粮调出量占全国40%[8] - 哈尔滨市休闲农业经营主体达1175个 年营业收入18.1亿元 申报中国美丽休闲乡村2个[9] - 阿城区和方正县的2条旅游线路被收录为黑龙江省乡村旅游精品线路图集[9] 农业科技与文旅融合 - 智慧农业田间物联网设备吸引农户和游客关注 科技兴农图景在活动中突出展示[5] - 稻田艺术公园设置多彩稻田画和应季瓜果蔬菜售卖区 农文旅融合成为活动亮点[5] - 秋收生产已全面展开 黑龙江省通过稳面积、提单产等措施 今年粮食生产有望再获丰收[8]
中吉乌铁公联运专列连云港首发
新华日报· 2025-09-02 06:32
物流运输模式创新 - 连云港首次以专列形式组织发运中吉乌班列 标志国际多式联运服务能力提升[1] - 铁公联运模式较全铁路运输缩短运距近500公里 优化海关通关流程并融合铁路大运量与公路门到门服务优势[1] - 铁公联运实现货物即到即发 减少中途停留和装卸次数 提升运输时效与交付准确性[1] 成本与效率优化 - 平均每个自然箱为客户节约物流成本约500元 改善全铁运输等待时间较长现状[1] - 线路实现每月两列稳定开行 承运日韩过境汽车及配件、光伏组件等出口商品[1] 贸易通道双向流通 - 中亚地区优质农产品、矿产品及皮革等物资通过该线路经连云港进口和分拨[1] - 专列装载50个光伏支架集装箱 经新疆喀什北站公路运输直达乌兹别克斯坦纳沃伊[1]
从“扛着篮子叫卖”到“对着镜头促销”:农村电商消费红火 农村电商物流业务量加速回升
央视网· 2025-08-12 15:34
农村电商物流业务表现 - 7月份农村电商物流业务量指数达131.5点 较上月回升1.1点 [6] - 中部地区农村业务量指数回升幅度最大 较上月增长1.7点 [6] - 电商物流人员指数环比回升0.9点 涨幅较上月明显扩大 [8] 行业发展驱动因素 - 现代物流体系末端服务网络持续丰富 信息化与科技化手段提升农村电商服务设施供给能力 [6] - 直播带货模式结合完善物流体系 加速绿色农产品流通效率 [3] - 电商物流发展推动传统手工艺品与优质农产品市场化 案例显示四川阆中市通过直播销售青脆脱骨李 [4] 行业影响效果 - 农村电商成为带动电商物流指数上升的重要因素 [1] - 农产品销售增长直接促进村民收入提升 [3] - 物流企业因业务量增长扩大农村快递员招聘规模 [8]
东南亚国家农村电商创新人才培养领导力提升培训班举办
人民网-国际频道 原创稿· 2025-08-06 17:20
培训项目概况 - 项目名称为“东南亚国家农村电商创新人才培养领导力提升培训班”,由中国商务部主办、农业农村部国际交流中心承办 [1] - 项目在京举行开班仪式,共有来自缅甸、尼泊尔、泰国、老挝、柬埔寨等5个国家的31名政府官员和企业代表参加 [1] - 此次培训班为期14天 [3] 行业合作与发展重点 - 电商发展被视为激活乡村经济、助力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重要抓手 [2] - 行业面临共同课题包括让优质农产品“出村进城”、通过数字化手段提升小农经济竞争力 [2] - 合作将聚焦农村电商政策对接、技术交流、人才培养等领域 [2] 培训内容与考察安排 - 培训将邀请相关领域专家学者,聚焦智慧农业和数字乡村建设,分享中国在农村电商发展方面的成功经验与创新实践 [3] - 培训班将赴贵州省贵阳市、云南省昆明市等地进行考察调研,深入了解当地在网络直播间运营与电商品牌建设方面的发展现状与实践经验 [3] - 电商为农村生产者打开了通往全球市场的大门,培训意义在于培育能以同理心引领发展、以创新思维解决问题并开展跨国合作的区域领导者 [2]
吉林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奋勇争先,决战决胜“十四五”)
人民日报· 2025-06-15 05:57
海铁联运与运输效率 - 海铁联运无缝衔接使运输效率提升近40% [1] - 吊车搭载传感器读取集装箱识别码并利用人工智能优化作业 [1] - 货物"入港即入区"模式大幅降低企业物流成本 [1] 开放通道体系建设 - 长春兴隆铁路口岸通过中欧班列运输中国一汽新能源汽车至欧洲 [2] - 吉林推进中欧班列、空中丝路、网上丝路及沿边开放旅游大通道建设 [2] - 长春至大连铁海联运实现"天天班",卡车航班和国际公路运输推动外贸新业态突破 [2] 跨境贸易与产业转型 - 珲春铁路口岸"直提直装+主动披露"模式将通关效率提升至"分钟级",节约集装箱费用 [3] - 2024年珲春各口岸过货量达420万吨,同比增长21% [3] - 吉林省跨境电商企业对企业直接出口同比增长207.8% [3] 外贸政策与营商环境 - 长春新区税务局专家服务团队帮助企业对接海外项目资源 [4] - 吉林省开展"数链全球吉品出海"系列活动助力企业稳订单拓市场 [4] - 2024年吉林省外贸进出口达1764.1亿元,同比增长5.1% [4]
非洲侨商:拓展新兴领域合作 实现互利共赢
中国新闻网· 2025-06-13 15:53
中非经贸博览会核心成果 - 第四届中国—非洲经贸博览会在湖南长沙举行,推动中非合作从"贸易互通"迈向"共同现代化"[1] - 博览会成为产业链深度融合的催化剂,促进中非多层次、多领域合作[1] - 非洲侨商通过博览会展示优质项目、开放政策和发展愿景,推动能源、农业、基础设施、矿业、数字科技、绿色金融等领域合作[1] 中非贸易结构转型 - 中非贸易品类实现多元化转型,非洲农产品、手工艺品进入中国,中国科技产品、新能源汽车和绿色产业链加速落地非洲[2] - 多元化转型优化贸易结构,形成新增长点,助力非洲现代化进程[2] - 尼日利亚作为主宾国,重点加强跨境贸易、农业科技创新合作,推动智能家电、工程机械领域联合研发[2] 新兴领域合作潜力 - 智慧物流体系建设和医疗健康产业合作成为中非经贸提质升级的新方向[2] - 非洲电商市场增长迅猛,智能化"中非海外仓"需求迫切,计划在坦桑尼亚建设综合枢纽以提升物流效率[3] - 中非产业链对接将形成"非中制造+全球销售"新模式,发挥资源与产业结构互补优势[3] 市场与政策环境 - 尼日利亚作为非洲人口最多国家,市场潜力显著,政府持续优化贸易投资环境并出台外资优惠政策[2] - 中国企业可依托技术、资金和管理优势,深度参与尼日利亚工业化进程[2] - 非洲大陆自贸区与中国产业链对接,创造新的合作模式[3]
健康消费新需求呼唤新供给(市场漫步)
人民日报· 2025-04-23 05:52
政策背景与核心目标 - 商务部、国家卫生健康委等12部门于2025年4月联合印发《促进健康消费专项行动方案》,明确提出10方面重点任务,包括提升健康饮食消费水平、优化特殊食品市场供给、丰富健身运动消费场景、壮大新型健康服务业态等 [1] - 该方案是对2024年8月国务院印发的《关于促进服务消费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中健康消费政策措施的细化完善,旨在更好满足人们健康消费需求、推动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 [1] - 方案引导企业结合健康消费新趋势和新需求,构建商旅文体健等消费业态融合发展格局,提升健康商品和服务供给质量,以全面提振消费、扩大国内需求 [1][4] 健康消费市场现状与机遇 - 居民健康意识明显增强,健康消费潜力巨大,呈现出市场规模快速增长、业态模式不断创新、消费结构持续优化等特点 [2] - 健康消费作为新型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的重要抓手,市场规模不断扩容,新业态、新模式如雨后春笋涌现 [2][4] - 行业存在高质量供给不足、健康知识普及不够、消费环境欠佳等问题,方案直击痛点,着力补齐短板并积极培育新增长点 [2] 健康饮食消费领域 - 提升健康饮食消费水平是促进健康消费的关键,方案从加强优质农产品产销衔接、实施促进营养健康专项行动等方面部署 [2] - 鼓励批零企业设立优质农产品销售专区、专柜,组织专场销售活动,以打通优质农产品从田间地头到百姓餐桌的“最后一公里” [2] 健身运动消费领域 - 全民健身理念深入人心,健身运动消费市场持续火热,方案从基础设施建设、运营模式创新到新兴项目培育全方位发力 [3] - 支持地方建设体育公园、健身步道、全民健身中心、社会足球场等场地设施,组织实施乡镇街道全民健身场地器材补短板项目,解决群众健身“去哪儿”的难题 [3] 银发健康消费领域 - 方案增强银发市场服务能力,聚焦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且多样化的需求,围绕支持业态深度融合、适老化改造、发展康复辅助器具产业等重点施策 [3] - 支持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提高老年人生活的便利性与安全性,支持面向老年人的健康管理、养生保健、健身休闲等业态深度融合 [3]
六方面24条举措 吉林省全方位提振消费
证券时报网· 2025-04-22 20:38
积极促进居民增收 - 增加工资性收入 适时适度调整全省最低工资标准 落实失业保险金随最低工资标准调整联动机制 同步调整失业保险金标准 利用2000万元贷款贴息资金鼓励技能人才创新创业 支持待岗职工、农民工、高校毕业生等群体创业就业 加大农村劳动力培育力度 2025年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270万人以上 积极推广以工代赈方式促进农民就地就近就业 围绕新质生产力、消费新热点、民生服务保障等领域挖潜扩容 力争2025年新增就业岗位18万个以上 [1] - 拓宽财产性收入 推动商业保险资金、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等中长期资金在吉林省投资 鼓励金融机构开发多元化金融产品为居民提供更多投资选择 加强与沪深北证券交易所联动打造企业—基地—交易所上市服务直通车支持企业上市 提高省属国有企业控股上市公司市值管理质量 稳步提升上市公司经营效率和盈利能力 加强对省属国有企业控股上市公司市值管理工作的跟踪指导强化正向激励 [2] - 增加农民收入 大力发展农村集体经济 鼓励村集体把年度收益的50%以资金支付方式按户向组织成员分红 实施扶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提升发展三年攻坚行动 2025年带动小农户规模达到160万户以上 引导参农组建或加入人参种植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发展人参初加工、上下游服务产业 鼓励农户利用家庭院落、房前屋后等闲置空地发展庭院+产业 力争2025年庭院种植面积增加3万亩 支持村集体利用农村闲置土地、房屋、厂房等资源因地制宜发展产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力争2025年全省农民收入增长10% [2] 全力帮助居民减负 - 保障生育养育 统筹推进国家育儿补贴 全省二孩、三孩生育奖励 边境村生育奖励和儿童养育补贴发放工作 支持普惠托育服务发展 对差额补助公办托育服务机构长春市城区按2400元/年/孩补助其他地区按1800元/年/孩补助 对自收自支类公办、普惠民办托育服务机构长春市城区按3600元/年/孩补助其他地区按2400元/年/孩补助 发展社区嵌入式托育 2025年以地市为单位全面开展社区服务中心嵌入式托育服务试点 在长春市开展家庭托育点试点 落实儿科服务年行动在儿童季节性疾病高发期组织有条件的公立综合医院延长儿科门诊时间、加派儿科出诊医生保障辖区儿童患者就诊需求 [3] - 健全医疗保障 实现城乡居民参保登记、参保信息变更、异地就医备案等高频医保政务服务事项全省通办 对参加生育保险的职工生育二孩、三孩的最高支付限额在一孩基础上提高10% 落实国家儿童用药医保报销相关政策扩大儿童用药医保支付范围 生育津贴发放渠道扩大至个人实现省内生育津贴免申即享 推动长期护理保险扩大覆盖面 将参加职工医保的灵活就业人员、农民工、新就业形态人员等五类人员纳入生育保险覆盖范围 鼓励县级以上工会联合职工互助保险机构、商业保险机构创新保障产品对已入会的新就业形态职工尚未购买意外伤害保险且有参保意愿的按25元/人的标准2025年争取为不低于4万人进行投保 [4] 持续提升消费质量 - 支持旅游消费 支持非遗、演艺进景区丰富博物馆+模式 鼓励景区、景点根据游客需求延长开放时间 指导旅游企业整合包装吉林省优质旅游资源和产品推出多主题入境旅游线路 在你好中国框架下深耕10个以上国家(地区)入境旅游市场 强化乡村旅游联城带村功能鼓励各地利用节假日和双休日开展游购吉乡主题活动设计推出亲近自然、民族风情、文化体验、特色美食等品质优、特色强、集成度高的两天一宿、三天两宿城市周边微度假、乡村游精品线路和产品 在旅游淡季A级以上景区对游客开展免首道门票或打折优惠活动幅度在5折(含)以上的给予门票价格的10%—50%补贴 [5] - 突出冰雪消费 在全省重点滑雪度假区开展滑雪场的夏天系列活动推动重点滑雪度假区农文旅一体化发展提升四季运营能力 推动各地大力开发冰钓、冰餐厅、冰上龙舟、雪雕、雪漂流、雪地穿越等乐冰娱雪产品鼓励重点滑雪度假区运营雪地越野等滑雪新项目指导重点冰雪企业更新完善产品内容实现县域娱雪项目全覆盖 办好吉林省雪博会冰雪消费券资金总体规模增加至1亿元 对雪季安全运营的旅游滑雪场接待规模大于100万人次的一次性奖补100万元大于等于50万人次的一次性奖补50万元大于等于30万人次的一次性奖补30万元 [6] 加快更新大宗消费 - 培育新型消费 设立1亿元首发经济高质量发展专项资金支持开设和引进特色首店、举办首发(首秀)活动等对固定资产投资额亿元以上的首发集聚区按比例给予投资主体最高不超过1000万元的一次性补贴 2025年认定5个以上省级夜间消费集聚区打造10个以上夜间消费新场景 培育打造吉林特色产品借助东博会、农博会等省部级展会平台搭建人参、鹿茸、优质农产品等展示区推动吉林特色产品走出去 培育自营网商建强数农吉品和一码购吉林等平台扩大线上消费供给 培育壮大20家电商产业基地举办第五届中国新电商大会、新电商直播季活动支持开展专场带货直播100场以上 加强低空经济相关行业监管拓展低空服务场景扩大低空+应用开发低空消费项目 [7] 强化金融支持 - 完善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建设提升企业信用等级增强企业融资能力推动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以支农支小业务为主维持1%以下低费率水平 指导金融机构持续加大对文旅产业、银发经济等服务消费重点领域的信贷支持力度提升对消费品以旧换新的信贷服务质效 鼓励金融机构围绕扩大商品消费、发展服务消费和培育新型消费丰富完善金融产品和服务 允许商业银行根据客户还款能力和风险情况实施差异化授信阶段性提高个人消费贷款额度、延长个人消费贷款期限 发挥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作用积极对接服务消费领域小微企业融资需求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