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农产品

搜索文档
吉林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奋勇争先,决战决胜“十四五”)
人民日报· 2025-06-15 05:57
海铁联运与运输效率 - 海铁联运无缝衔接使运输效率提升近40% [1] - 吊车搭载传感器读取集装箱识别码并利用人工智能优化作业 [1] - 货物"入港即入区"模式大幅降低企业物流成本 [1] 开放通道体系建设 - 长春兴隆铁路口岸通过中欧班列运输中国一汽新能源汽车至欧洲 [2] - 吉林推进中欧班列、空中丝路、网上丝路及沿边开放旅游大通道建设 [2] - 长春至大连铁海联运实现"天天班",卡车航班和国际公路运输推动外贸新业态突破 [2] 跨境贸易与产业转型 - 珲春铁路口岸"直提直装+主动披露"模式将通关效率提升至"分钟级",节约集装箱费用 [3] - 2024年珲春各口岸过货量达420万吨,同比增长21% [3] - 吉林省跨境电商企业对企业直接出口同比增长207.8% [3] 外贸政策与营商环境 - 长春新区税务局专家服务团队帮助企业对接海外项目资源 [4] - 吉林省开展"数链全球吉品出海"系列活动助力企业稳订单拓市场 [4] - 2024年吉林省外贸进出口达1764.1亿元,同比增长5.1% [4]
非洲侨商:拓展新兴领域合作 实现互利共赢
中国新闻网· 2025-06-13 15:53
中非经贸博览会核心成果 - 第四届中国—非洲经贸博览会在湖南长沙举行,推动中非合作从"贸易互通"迈向"共同现代化"[1] - 博览会成为产业链深度融合的催化剂,促进中非多层次、多领域合作[1] - 非洲侨商通过博览会展示优质项目、开放政策和发展愿景,推动能源、农业、基础设施、矿业、数字科技、绿色金融等领域合作[1] 中非贸易结构转型 - 中非贸易品类实现多元化转型,非洲农产品、手工艺品进入中国,中国科技产品、新能源汽车和绿色产业链加速落地非洲[2] - 多元化转型优化贸易结构,形成新增长点,助力非洲现代化进程[2] - 尼日利亚作为主宾国,重点加强跨境贸易、农业科技创新合作,推动智能家电、工程机械领域联合研发[2] 新兴领域合作潜力 - 智慧物流体系建设和医疗健康产业合作成为中非经贸提质升级的新方向[2] - 非洲电商市场增长迅猛,智能化"中非海外仓"需求迫切,计划在坦桑尼亚建设综合枢纽以提升物流效率[3] - 中非产业链对接将形成"非中制造+全球销售"新模式,发挥资源与产业结构互补优势[3] 市场与政策环境 - 尼日利亚作为非洲人口最多国家,市场潜力显著,政府持续优化贸易投资环境并出台外资优惠政策[2] - 中国企业可依托技术、资金和管理优势,深度参与尼日利亚工业化进程[2] - 非洲大陆自贸区与中国产业链对接,创造新的合作模式[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