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低温奶
icon
搜索文档
鲜奶出厂就到手,美团闪购在长沙推出低温奶“新鲜承诺”
长沙晚报· 2025-07-16 19:43
美团闪购推出低温奶"新鲜承诺"服务 - 公司在长沙、成都推出低温奶"新鲜承诺"服务,消费者可勾选该服务享受鲜奶出厂即配送的快捷体验 [1] - 夏季鲜奶需求旺盛,但高温导致低温奶易变质,"保鲜"问题成为消费者最大顾虑 [1] - 该服务是公司5月推出的"安心闪购"全流程购物保障计划在快消品领域的最新举措 [1] 服务覆盖范围与配送保障 - 服务已覆盖悦鲜活、新希望、光明优倍、蒙牛每日鲜语现代牧场、伊利金典等头部低温奶品牌 [1] - 公司提供"全程冷藏"服务,确保新鲜乳品30分钟送达消费者手中 [1] - 近期将联合更多连锁商超与零售品牌,加速覆盖全国更多地区 [1] 售后服务与合作伙伴 - 联合松鼠便利、新佳宜、麦德龙、大润发、家惠超市等商超便利店推出售后保障 [2] - 商品超过保质期范围三分之一可申请获赔现金券 [2] - 买到临期商品可申请获赔更高金额现金券 [2]
处罚与监管函不断,五年亏近15亿,“跨界王”皇氏集团何时安守本分?
搜狐财经· 2025-07-16 19:23
信息披露违规处罚 - 公司因未在2019-2022年年度报告中披露重要补充协议被证监会处罚 核心内容包括差额补足义务(确保东岳财富年投资收益6.5%)和远期回购义务(2025年未达4亿净利润需回购3.1亿基金份额)[2] - 处罚金额合计1050万元 其中公司被罚400万元 董事长黄嘉棣罚250万元 董事会秘书王婉芳罚200万元 子公司负责人杨洪军罚150万元 监事会主席石爱萍罚50万元[3] - 公司近年多次因信披违规被监管关注 包括2024年12月因半年报/年报不准确收监管函 2023年7月因未披露投资协议解除进展收监管函[5] 业务经营状况 - 2024年营收20.46亿元(同比下降29.21%) 其中乳制品收入16.45亿元(占比80.41% 同比下降18.96%) 信息服务收入1.78亿元(占比8.69% 同比下降29.22%) 光伏业务收入1.01亿元(占比4.95% 同比下降70.12%)[7][8] - 归母净利润-6.81亿元 五年累计扣非净亏损达14.75亿元 负债率升至77%(同比+10.65个百分点)[8][9] - 公司参控股企业超70家 业务横跨乳制品/信息服务/光伏/贸易等多元领域 但多元化战略导致商誉减值超12亿元[7][10][11] 历史发展轨迹 - 2010-2013年保持稳健增长 营收CAGR超30% 毛利率维持30%以上 2014年起通过并购进军影视行业 累计形成商誉12.1亿元(收购御嘉影视5.63亿/盛世骄阳4.92亿/完美在线1.55亿)[10] - 2016年营收达24.46亿元峰值后业绩恶化 2018年首亏6亿元 2022年转型光伏失败 百亿投资搁浅 当前股价3.7元低于上市初水平[10][11][12] - 影视并购标的对赌失败引发4年诉讼 光伏业务受行业产能过剩冲击收入暴跌70%[11]
新乳业(002946):低温延续增长势头,常温呈现积极变化
中邮证券· 2025-07-04 09:49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买入(维持)[8]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推新能力强,新品聚焦高毛利低温品类,提升收入并改善产品结构,其持续打造爆品能力源于系统化创新机制,包括明确新品考核体系、科技研究院提供技术支撑、注重组织活力建设 [3] - 常温奶二季度呈现积极变化,公司推动渠道一体化发展,加强经销模式下的渠道管理能力,链接主流销售系统助力夏进公司发展 [4] - 公司持续深耕高毛利的DTC渠道,从提升渗透率、消费频次、品质三方面推动低温品类发展,DTC业务全国化扩张依赖标准化和数字化建设,以提升人效和创造用户价值为关键 [4] - 预计公司2025 - 2027年收入逐季向好、净利率持续提升,2025 - 2027年实现营收112.71/120.30/130.57亿元,同比增长5.68%/6.74%/8.53%;实现归母净利润6.78/8.30/9.98亿元,同比增长26.17%/22.34%/20.20%,对应EPS分别为0.79/0.96/1.16元/股,对应当前股价PE为22/18/15倍 [5] 公司基本情况 - 最新收盘价17.71元,总股本8.61亿股,流通股本8.51亿股,总市值152亿元,流通市值151亿元,52周内最高/最低价为21.35 / 7.98元,资产负债率64.6%,市盈率28.56,第一大股东为Universal Dairy Limited [2] 盈利预测和财务指标 盈利预测 - 预计2025 - 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12.71亿元、120.30亿元、130.57亿元,同比增长5.68%、6.74%、8.53%;归属母公司净利润分别为6.78亿元、8.30亿元、9.98亿元,同比增长26.17%、22.34%、20.20%;EPS分别为0.79元/股、0.96元/股、1.16元/股;市盈率分别为22.47、18.37、15.28;市净率分别为4.31、3.60、3.00;EV/EBITDA分别为11.69、9.61、7.94 [5][9] 财务指标 - 成长能力方面,2025 - 2027年营业收入增长率分别为5.7%、6.7%、8.5%,营业利润增长率分别为16.6%、23.6%、19.9%,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增长率分别为26.2%、22.3%、20.2% [12] - 获利能力方面,2025 - 2027年毛利率分别为28.4%、28.8%、29.2%,净利率分别为6.1%、7.0%、7.7%,ROE分别为18.7%、19.1%、19.3%,ROIC分别为17.5%、16.2%、18.0% [12] - 偿债能力方面,2025 - 2027年资产负债率分别为63.3%、58.2%、52.3%,流动比率分别为0.62、0.64、0.70 [12] - 营运能力方面,2025 - 2027年应收账款周转率均为17.63,存货周转率均为10.31,总资产周转率分别为1.11、1.13、1.18 [12] - 现金流量表方面,2025 - 2027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分别为1374百万元、1764百万元、2051百万元,投资活动现金流净额分别为 - 1051百万元、 - 1040百万元、 - 1032百万元,筹资活动现金流净额分别为408百万元、 - 649百万元、 - 916百万元 [12]
“粮食第一股”收年报问询函,公司这样回复!
中国基金报· 2025-06-30 09:30
年报问询函核心问题 - 公司收到上交所关于2024年年报的问询函,涉及三方面问题:粮油食品加工业和农产品贸易收入数据差异、乳业收入下降但毛利率上升、预付对象变化较大[2][5][6] - 公司用一个月时间完成回复并于6月29日发布公告[2] 业绩大幅下滑及收入数据差异 - 2024年营业收入46.27亿元同比下降12.19%,归母净利润223万元同比下降83.94%,扣非净利润-256万元[8] - 粮油食品加工业务收入27.77亿元同比下降6.66%,但按2023年数据计算同比增长7.69%[8] - 农产品贸易类收入12.55亿元同比下降13.53%,但分产品表中显示15.56亿元同比下降12.45%[8] - 净利润下降主要因农产品贸易业务板块利润下降,公司已完成资产置换置出三家饲料贸易子公司[9] 乳业收入下降但毛利率上升 - 乳业收入9662万元同比下滑15.21%,毛利率上升6.85个百分点至36.04%[11] - 生奶采购价格下降导致成本总额减少453.86万元,毛利率增加4.7%[12] - 集中采购使包装物成本减少143.09万元,毛利率增加1.48%[12] - 低温奶占比86.65%,销售半径300公里内运费成本低[12] - 高毛利产品收入占比从27.12%增至54.38%,低温奶毛利率同比增加8.61个百分点[13] 预付对象变化情况 - 2024年末预付款项1.24亿元占流动资产13.81%,前五名占比70.02%[15] - 预付对象变化原因:置出饲料贸易业务三家公司,不再从事相关贸易业务[15] - 调整产业链职能由专门公司负责核心大宗农产品采购,减少关联交易[16]
涨停股里藏玄机!帮主扒一扒草甘膦、乳业这些热票的真逻辑
搜狐财经· 2025-05-27 18:00
草甘膦板块 - 中旗股份20cm涨停,广信股份、中农联合封板,主要受益于巴西、阿根廷等农业大国调整农药进口政策,国内草甘膦企业出口订单明显增加 [3] - 中旗股份新型草甘膦制剂在南美市场通过率达92%,成本比传统工艺低15%,竞争力突出 [3] - 草甘膦价格受国际粮价影响大,中长线需关注全球大豆、玉米种植面积数据 [3] 乳业板块 - 科拓生物20cm涨停,益生菌赛道爆发,成人益生菌销量同比增80%,与国内200多家三甲医院合作临床研究 [3] - 均瑶健康走低温奶差异化路线,在长三角自建7个生态牧场,配送半径控制在300公里内 [3] - 新国标实施后乳业集中度将提升,有奶源壁垒和细分赛道卡位优势的企业值得关注 [3] 培育钻石板块 - 黄河旋风涨停,培育钻石行业渗透率从去年6.5%提升至9.2%,价格仅为天然钻石三分之一 [4] - 黄河旋风掌握1-5克拉钻石毛坯量产技术,良品率达85%,比同行高10个百分点 [4] - 培育钻石上游依赖设备,中长线需关注设备国产化进度 [4] 行业趋势 - 农业科技升级、消费细分创新、制造业国产替代是中长线值得深挖的投资方向 [4] - 中长线投资应关注具有持续竞争力的企业,而非短期热点 [4]
乳业下行周期,新乳业靠低温奶扛住压力
华尔街见闻· 2025-04-27 19:23
行业表现 - 2024年乳制品行业全渠道销售额同比下滑2 7% 蒙牛液奶板块营收降幅超10% 伊利前三季度液奶收入降幅达12% [4] - 低温鲜奶渗透率从2020年23%升至2024年41% 一线城市近60%家庭每周购买2次以上鲜奶 [8] - 行业原奶价格自2021年8月累计下跌近30% 预计2025年三季度企稳 [17][18] 公司财务表现 - 2024年营业收入106 65亿元 同比下滑2 93% 但乳制品板块逆势增长0 83% [2] - 归母净利润5 38亿元 同比增加24 8% 连续五年保持双位数增长 [4][5] - 毛利率提升至28 36% 较四年前增长3 8个百分点 2024年一季度进一步升至29 5% [12][20] 低温奶战略 - 低温产品贡献过半营收 鲜奶和特色酸奶实现中高个位数增长 替代低毛利常温奶 [9][10] - 低温奶毛利率达40% 但市场竞争激烈 头部品牌市占率差距不超过4% [11][13] - 中高端产品"24小时"系列收入增速从40%放缓至15% 促销费用增加1亿元 [15] 并购与区域布局 - 通过三轮并购整合15个子品牌 上市前三年收购支出超33亿元 [23][24] - 资产负债率从71%压降至62% 2023-2024年减少有息负债6亿元 [26][30] - 华东区销售增长1 5% 但西南/华北/西北地区营收下滑 华南市场仍未突破 [30][31] 成本与运营调整 - 原奶成本下行周期中 公司因5万头奶牛规模获得采购灵活性优势 [17] - 计提"一只酸奶牛"商誉减值1 7亿元 出售股权折价15% 账面仍存10亿元商誉 [29] - 新战略侧重内生增长 目标负债率再降10个百分点 资本开支转向技术改进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