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装备
搜索文档
中金2026年展望 | 航空航天科技:内外共振,景气焕新(要点版)
新浪财经· 2025-11-07 08:51
行业核心观点 - “十五五”规划开篇与全球军贸需求叠加,航空航天科技行业在内外需求共振下有望延续较高景气 [1][5] - 新域新质装备如高超声速、无人装备、智能化迈入批产阶段,成长弹性有望释放 [2][9] - 特种技术外溢推动大飞机、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新兴领域开启新发展阶段,拓展行业市场空间 [3][16] 内需驱动因素 - “十五五”开篇之年通常是计划执行大年,新装备、新体系建设有望启动,历史数据显示2016及2021年行业营收分别增长16.8%和17.2%,归母净利润分别增长26.0%和42.9% [5] - 航空装备迭代、制导装备需求释放以及新域新质装备列装支撑内需景气 [1][5] - 2025年第二季度,中金航空航天科技板块98个标的实现归母净利润75.79亿元,环比增长64% [5] 外需与全球市场 - 2024年全球国防开支同比增长9.4%至2.72万亿美元,创冷战后最大增幅 [1][6] - 国内特种装备具备性能与价格优势及体系化输出能力,但2020-2024年全球市场份额仅为5.9%,远低于美国的43%,提升空间巨大 [6] - 对比国际公司(洛马/波音/达索航空海外营收占比达26.06%/46.29%/64%),国内核心主机厂特种装备非国内营收占比几乎为零,显示出口潜力 [6] 新域新质装备需求 - 高超声速装备(速度超5马赫)渗透率有望在2026年较快提升,牵引供应链核心环节成长 [2][9] - 无人装备向多领域渗透,内外需求叠加驱动下2026年有望兑现高成长性 [2][10] - AI加速重构防务体系,美国FY25及FY26的C4ISR预算分别达211亿和232亿美元,智能化基础能力与装备相关环节具长期成长空间 [10] 技术外溢与新兴领域 - 大飞机:截至2025年9月,中国商飞累计交付22架C919客机,三大航司各订购100架,批产交付能力提升及航空发动机等关键系统国产化需求牵引产业链升级 [3][16] - 商业航天:截至2025年9月,国内卫星互联网工程已完成86颗低轨组网星发射,2026年应用环节(如手机直连)产业化进程有望加速 [16][17] - 低空经济:试点城市基础设施及安全能力建设路线清晰,应用场景试点进入落地阶段,2026年有望延续高质量发展 [3][17]
中金2026年展望 | 航空航天科技:内外共振,景气焕新(要点版)
中金点睛· 2025-11-07 08:09
行业核心观点 - 2026年作为“十五五”计划开篇之年,航空航天科技行业在特种装备现代化建设、新应用模式牵引以及全球军贸需求增长的共同驱动下,有望延续较高景气度 [2] - 新域新质装备如高超声速、无人装备、智能化在“十四五”末期集中亮相,已具备大规模列装基础,其需求弹性有望在2026年释放 [3] - 特种技术外溢推动大飞机、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新兴领域进入新的发展阶段,进一步拓展行业市场空间 [4] 内外需求共振驱动行业景气 - 内需层面,2025年第二季度中金航空航天科技板块98个标的实现归母净利润75.79亿元,环比增长64%,行业景气度持续提升 [5] - 历史数据显示,五年计划开篇之年(如2016年和2021年)板块营收同比增长分别达16.8%和17.2%,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分别达26.0%和42.9%,预示2026年新需求有望快速释放 [5] - 外需层面,2024年全球国防开支同比增长9.4%至2.72万亿美元,创冷战后最大增幅,地缘局势复杂化加剧特种装备需求 [6] - 国内特种装备在全球市场份额仅为5.9%,远低于美国的43%和法国的9.6%,核心主机厂的海外营收占比极低,显示全球市场份额提升空间巨大 [6] 新域新质装备成长弹性 - 高超声速装备方面,中远程制导装备高超声速化趋势明确,2026年其渗透率有望快速提升 [9] - 无人装备方面,无人系统在现代防务体系中渗透率快速提升,并与智能化发展趋势高度契合,2026年有望在内外需叠加下兑现较高成长性 [9] - 智能化方面,AI正加速重构防务体系,美国国防部FY25和FY26的C4ISR预算分别达211亿美元和232亿美元,持续加码AI能力投资,看好相关环节长期成长空间 [10] 技术外溢推动的新兴领域 - 大飞机领域,截至2025年9月30日,中国商飞累计交付22架C919客机,三大航司各订购100架,批产和交付能力正处于稳步爬坡阶段,航空发动机等关键系统国产化需求迫切 [14] - 商业航天领域,截至2025年9月30日,国内卫星互联网工程已完成86颗低轨组网星发射,卫星互联网正逐步迈入应用端建设阶段,2026年手机直连、专用终端等应用场景有望规模化铺开 [15] - 低空经济领域,2025年试点城市的基础设施及安全能力建设路线日益清晰,应用场景试点进入落地阶段,2026年有望延续高质量发展态势 [15]
智明达的前世今生:营收低于行业均值但订单大增,净利润排名前20,毛利率高于行业平均13.14个百分点
新浪财经· 2025-10-31 09:24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成立于2002年3月28日,于2021年4月8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注册和办公地址位于四川省成都市 [1] - 公司是国内重点领域嵌入式计算机行业的领先企业,专注于为军工客户提供定制化嵌入式计算机模块和解决方案 [1] - 公司所属申万行业为国防军工 - 军工电子Ⅱ - 军工电子Ⅲ,概念板块包括增持回购、融资融券、基金重仓核聚变、超导概念、核电 [1] 经营业绩 - 2025年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12亿元,在行业中排名第35位(共64家公司),远低于行业第一名中航成飞的482.86亿元和第二名中航光电的158.38亿元,也低于行业平均数18.98亿元和中位数5.75亿元 [2] - 主营业务构成中,机载嵌入式计算机收入2亿元,占比67.72%;其他业务收入6139.86万元,占比20.83%;商业航天嵌入式计算机收入1810.53万元,占比6.14%;弹载嵌入式计算机收入950.23万元,占比3.22%;无人装备收入615.38万元,占比2.09% [2] - 2025年三季度公司净利润为8198.71万元,行业排名第20位,高于行业中位数374.32万元,略低于行业平均数9450.76万元 [2] - 2025年1-9月公司营收5.12亿元,同比增长145.16%;净利润0.82亿元,同比增长995.37% [6] 财务指标 - 2025年三季度公司资产负债率为35.79%,高于去年同期的27.50%,也高于行业平均的32.84% [3] - 当期毛利率为47.98%,虽低于去年同期的49.74%,但高于行业平均的34.84% [3] 管理层与股权结构 - 公司控股股东为王勇,实际控制人为张跃和王勇 [4] - 董事长王勇2024年薪酬184.19万元,较2023年的104.06万元增加80.13万元;总经理龙波2024年薪酬174.56万元,较2023年基本持平 [4] - 截至2025年9月30日,公司A股股东户数为9837户,较上期增加85.39%;户均持有流通A股数量为1.7万股,较上期减少46.06% [5] 机构持股变动 - 十大流通股东中,广发中小盘精选混合A(005598)为第六大流通股东,持股448.01万股,持股数量较上期不变 [5] - 广发科技动力股票(005777)为新进第九大流通股东,持股186.48万股;长信金利趋势混合A(519994)为新进第十大流通股东,持股155.00万股 [5] - 广发科技创新混合A(008638)、长信国防军工量化混合A(002983)、中欧产业前瞻混合A(012390)退出十大流通股东之列 [5] 业务亮点与券商观点 - 产品订单大幅增长,机载类和弹载类产品订单增幅较大,在手订单(含口头)达4.5亿元 [6] - 持续深耕原有产品线,单个型号价值量提升,参与配套的型号种类增多,年初至报告期末获研发新项目152个,商业航天类项目同比增长较多 [6] - 盈利质量显著改善,利润结构趋于健康,销售毛利率处高位,销售净利率由负转正 [6] - 资产结构稳健优化,负债水平可控,运营效率有所提升,主动调整债务结构,现金流与利润匹配良好 [6] - 太平洋证券预计公司2025-2027年净利润为1.10亿元、1.49亿元、1.87亿元,维持"买入"评级 [6] - 东吴证券预计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11亿元、1.42亿元、1.65亿元,维持"增持"评级 [6]
智明达涨2.02%,成交额1.21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入224.13万元
新浪财经· 2025-10-27 10:09
股价表现与资金流向 - 10月27日盘中股价37.40元/股,上涨2.02%,总市值62.69亿元,成交额1.21亿元,换手率1.95% [1] - 当日主力资金净流入224.13万元,特大单买卖占比分别为9.73%和9.23%,大单买卖占比分别为24.48%和23.12% [1] - 公司今年以来股价累计上涨99.32%,近5个交易日、20个交易日和60个交易日分别上涨8.16%、7.75%和11.58% [1]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全称为成都智明达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2年3月28日,于2021年4月8日上市 [1] - 主营业务为面向军工客户提供定制化嵌入式计算机模块和解决方案 [1] - 主营业务收入构成为:机载嵌入式计算机67.72%,其他20.83%,商业航天嵌入式计算机6.14%,弹载嵌入式计算机3.22%,无人装备2.09% [1] 财务业绩 - 2025年1月至9月实现营业收入5.12亿元,同比增长145.16% [2] - 2025年1月至9月实现归母净利润8198.71万元,同比增长995.37% [2] 股东与股本结构 - 截至9月30日股东户数为9837户,较上期增加85.39%,人均流通股17040股,较上期减少46.06% [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5256.89万元,近三年累计派现3178.47万元 [3] - 截至2025年9月30日,十大流通股东中广发中小盘精选混合A持股448.01万股,持股数量不变;广发科技动力股票持股186.48万股,为新进股东;长信金利趋势混合A持股155.00万股,为新进股东 [3] 行业与板块 - 公司所属申万行业为国防军工-军工电子Ⅱ-军工电子Ⅲ [1] - 所属概念板块包括增持回购、送转填权、基金重仓、航天军工、超宽带(UWB)等 [1]
AI+军用: 新时代智权赛,重塑战场新生态
2025-09-23 10:34
**AI+军用行业研究电话会议纪要关键要点** **涉及的行业与公司** * 行业聚焦于军工产业 特别是AI与军事结合领域 涵盖军工信息化 新质战斗力 无人装备 商业航天 深海科技等方向[1][2][3] * 提及的国内企业包括航天彩虹 睿创微纳 北斗星通 中科星图 寒武纪 中国曙光 龙芯中科 高德红外 海格通信 华力创通 能科科技 国博电子等众多上市公司[3][9][15][16] **核心观点与论据:行业趋势与驱动因素** * 国内军工产业成熟并具备国际出口潜力 外贸成为市场关注焦点和行业第二增长曲线[1][2][10] * 国际地缘政治冲突加剧和全球军事装备需求升级 为国内装备出海提供了验证和潜在空间[1][2] *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 政策催化明显 2026年十五规划启动及2027年建军百年目标临近 行业确定性增强[1][2] * 新质战斗力受科技革命驱动 智能技术 无人装备 大数据应用成为新增长点 推动国防现代化和智能化建设[1][2][4] * 2025年9月3日阅兵展示了陆海空基战略重器 高超声速武器 无人及反无人装备等 新域新质战斗力量比重提升 反映了军队向全域作战和现代化作战体系的转型[1][6][8] **核心观点与论据:技术应用与产业链** * AI在军事领域应用广泛 涵盖电子元器件 软件升级 系统集成 联合作战和人机交互[1][7] * AI系统形态包括嵌入式系统 云端AI和平行系统 分布式云可分为情报云 态势云 火力云等专业化系统[1][7] * 2024年全球成熟的AI军事应用场景包括装备预测性维护 自主无人机 网络防御 后勤供应链优化 训练模拟等[8] * 2025年阅兵亮相的具体AI技术设备包括能自主目标识别决策的无人机 反无人系统 地面机器人 无人艇 以及集成通信夜视功能的单兵智能装备[3][8] * 新质生产力发展方向包括商业航天 低空经济和深海科技 被列为2025年国家政府工作报告重点领域[12] **其他重要内容:投资视角与风险提示** * 军工行情在2025年上半年偏向主题性投资 随着中报落地 行业基本面有回归态势 但产业景气度自上而下传导需要时间[11][16] * 深海科技发展受地方政策地理环境限制 产业链完善程度与美国相比仍有差距 其市场规模目前集中于海平面经济 未来更注重水下科研的深潜 深钻 深网环节[13][14] * 商业航天领域的确定性催化剂包括10月份的中国卫星应用大会和卫星互联网牌照加快落地[12][15] * 投资建议关注10月份新方向指引及四季度订单落地 优先关注国家队及通导遥场景落地相关企业 上游环节估值合理处于蓄势待发状态[16][17] * 外贸长期是重要增长曲线 但短期仍主要体现为主题性机会 其速度和需求恢复需要时间[10][11]
军工板块2025年中报总结:Q2营收利润增速环比向好,需求结构性反转逻辑加速兑现
2025-09-03 22:46
涉及的行业或公司 * 军工行业 包括航空 航天 舰船 地面装备 通用配套 电子元器件等细分方向[1][3][5] * 民参军企业 国有企业主机厂 上游中游企业 六家航空主机厂 四家上游配套企业等[6][7][10][11] * 具体公司包括航天海虹 中国航空 航天南湖 国睿科技等[14][16] 核心观点和论据 * 军工板块2025年上半年整体营收1820亿元 同比增长3.84% 净利润113亿元 同比下降26.7% 但二季度显著好转[1][4] * 二季度营收增速排名靠前 规模净利润环比显著改善 利润增速仍落后于营收增速[2] * 预计未来几个季度订单持续提升 利润增速有望进一步改善[1][2] * 细分方向中地面装备 通用配套和电子元器件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长 仅地面装备利润同比增长[1][5] * 电子元器件和电力装备二季度毛利率同比提升 其余方向环比多数改善[1][7] * 民参军企业一季度和二季度营收增速均转正 国有企业主机厂呈现环比回落趋势[6] * 上游企业毛利率环比改善 与民参军公司趋势高度重合[7] * 毛利率30%以上特别是60%以上的企业持续面临降价压力[1][8] * 导弹武器需求2025年明显回暖 呈现逐级向好趋势 预计延续至整个"十五"规划期间[3][13] * 新质新域方向整体向好 无人装备领域营收和利润大幅改善[3][19] * 消耗类武器2025年呈现回暖趋势 上半年营收利润同比增长 二季度增速进一步提升[15] * 军贸市场前景广阔 多家公司上半年营收利润大幅增长 军贸项目交付良好带动收入增长[16] * 核心配套企业上半年和第二季度营收利润加速增长 主机厂暂时未体现明显修复迹象[17] * 发动机产业处于产品性能交替阶段 成熟老产品毛利率高但减少 新产品盈利能力偏弱[18] 其他重要内容 * 军工行业整体库存有所提升 但电子器件领域营收增速已高于存货增速 库存水平持续向好[1][9] * 2025年上半年期间费用同比小幅增加 第二季度同比减少 研发费用整体变化不明显[9] * 现金流上半年同比增加 但第二季度同比减少 六家航空主机厂整体同比增加[10] * 合同负债上半年没有明显变化 与年初基本持平[10] * 增值税边际影响持续减弱 六家航空主机厂上半年税金及附加科目同比增长18%[11] * 建筑工程领域127个标记总量创下新高 比2024年底有所增长[12] * 信息化和中小型装备采购节奏受影响较大 但部分领域已开始补偿式采购[14] * 信息化领域如单兵电台等细分方向暂未见显著修复迹象[14]
智明达8月26日获融资买入2438.22万元,融资余额2.18亿元
新浪财经· 2025-08-27 09:54
股价与融资融券交易 - 8月26日公司股价下跌2.32% 成交额2.30亿元 [1] - 当日融资买入2438.22万元 融资偿还1888.67万元 实现融资净买入549.55万元 [1] - 融资融券余额合计2.18亿元 其中融资余额2.18亿元占流通市值3.43% 处于近一年90%分位高位水平 [1] - 融券方面当日偿还2900股 卖出1500股 融券余量8701股 融券余额32.98万元 处于近一年50%分位较高水平 [1] 股东结构与机构持仓 - 截至6月30日股东户数5306户 较上期增加7.98% 人均流通股31592股 较上期增加37.99% [2] - 广发科技创新混合A持股517.63万股 较上期增加170.23万股 位列第六大流通股东 [2] - 广发中小盘精选混合A持股448.01万股 较上期增加147.33万股 位列第七大流通股东 [2] - 长信国防军工量化混合A新进持股228.68万股 位列第九大流通股东 [2] - 中欧产业前瞻混合A新进持股200.01万股 位列第十大流通股东 [2] - 东方红沪港深混合退出十大流通股东行列 [2]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1-6月营业收入2.95亿元 同比增长84.83% [2] - 归母净利润3829.80万元 同比增长2147.93% [2] 公司基本概况 - 公司成立于2002年3月28日 2021年4月8日上市 总部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区 [1] - 主营业务为面向军工客户提供定制化嵌入式计算机模块和解决方案 [1] - 收入构成:机载嵌入式计算机67.72% 其他20.83% 商业航天嵌入式计算机6.14% 弹载嵌入式计算机3.22% 无人装备2.09% [1] 分红派现记录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5256.89万元 [2] - 近三年累计派现3178.47万元 [2]
智明达2025年中报:营收与利润激增,但需关注应收账款和现金流风险
证券之星· 2025-07-28 06:09
营收与利润表现 - 2025年中报营业总收入达2.95亿元,同比上升84.83% [1] - 归母净利润3829.8万元,同比上升2147.93% [1] - 扣非净利润3568.25万元,同比上升2901.58% [1] - 第二季度营业总收入2.14亿元,同比上升93.77% [1] - 第二季度归母净利润2998.03万元,同比上升133.82% [1] - 第二季度扣非净利润2763.1万元,同比上升145.5% [1] 主营业务构成 - 机载嵌入式计算机收入2亿元,占总收入67.72%,毛利率53.16% [4] - 其他产品收入6139.86万元,占总收入20.83%,毛利率58.58% [4] - 商业航天嵌入式计算机收入1810.53万元,占总收入6.14%,毛利率23.22% [4] - 弹载嵌入式计算机收入950.23万元,占总收入3.22%,毛利率-87.92% [4] - 无人装备收入615.38万元,占总收入2.09%,毛利率63.70% [4] 财务指标 - 综合毛利率48.12%,同比减少2.79% [4] - 净利率12.99%,同比增长1116.13% [4] - 三费占营收比12.77%,同比减少40.35% [4] - 每股净资产6.72元,同比减少29.91% [4] - 每股经营性现金流0.17元,同比增长960.06% [4] - 每股收益0.23元,同比增长2184.0% [4] 现金流与应收账款 - 应收账款8.63亿元,占最新年报归母净利润比例达4437.75% [4] - 货币资金3998万元,同比增加89.64%,但货币资金与流动负债比例仅21.92% [4] - 近3年经营性现金流均值与流动负债比例为-7.09% [4] - 近3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均值为负 [4] 行业背景与发展前景 - 公司主营国家重点领域嵌入式计算机,产品应用于飞机、导弹、卫星、火箭、无人系统等高端装备 [3] - 客户需求增加导致订单爆发式增长,未来有望持续受益于国家重点领域发展需求 [3]
智明达(688636):业绩大幅回暖,利润同比增速超20倍
东吴证券· 2025-07-27 22:1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增持(维持)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2025年上半年营收2.95亿元,同比增长84.83%;归母净利润0.38亿元,同比暴增2147.93%,源于下游客户订单集中释放,带动交付规模扩张 [8] - 多项指标复苏,盈利质量与运营效率同步提升,如综合毛利率略降、销售费用率下降、管理费用率上升、研发费用率下降、经营现金流净额改善等 [8]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在技术与市场两端实现关键突破,巩固行业领先地位,新产品定型提升单机价值 [8] - 维持公司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11/1.42/1.65亿元的预期,对应PE分别为51/40/34倍,维持“增持”评级 [8]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盈利预测与估值 |项目|2023A|2024A|2025E|2026E|2027E| |----|----|----|----|----|----| |营业总收入(百万元)|663.00|437.93|682.44|913.23|1203.33| |同比(%)|22.58| - 33.95|55.83|33.82|31.77|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96.26|19.46|111.17|141.79|164.57| |同比(%)|27.73| - 79.79|471.42|27.54|16.07| |EPS - 最新摊薄(元/股)|0.57|0.12|0.66|0.85|0.98| |P/E(现价&最新摊薄)|58.41|288.97|50.57|39.65|34.16| [1] 市场数据 - 收盘价33.52元,一年最低/最高价16.84/47.49元,市净率4.99倍,流通A股市值5618.87百万元,总市值5621.86百万元 [5] 基础数据 - 每股净资产6.72元,资产负债率33.38%,总股本167.72百万股,流通A股167.63百万股 [6] 主营构成 - 机载嵌入式计算机收入2.00亿元,占比约67.8%,较去年同期大幅提升;弹载产品收入0.10亿元,占比升至3.2%;商业航天与无人装备分别贡献0.18亿元与0.06亿元,占比6.2%和2.1%,均实现从无到有的突破 [8] 财务指标变化 - 2025年上半年综合毛利率由上年同期的49.50%略降至48.12%,销售费用率4.12%,小幅下降0.3个百分点,管理费用率8.17%,上升1.4个百分点,研发费用率16.35%,下降16.9个百分点,经营现金流净额0.28亿元,较上年同期大幅改善,合同负债0.08亿元,下降11.40%,存货3.31亿元,同比增长24.45% [8] 技术与市场突破 - 围绕下一代航电总线、100Gbps超高速板间互联、AI图像感知与边缘存储等方向完成多项验证并进入小批量,形成自主可控IP,弹载高算力AI导引模块、商业航天抗辐照大容量存储板及无人蜂群协同计算终端相继定型 [8] 三大财务预测表 |项目|2024A|2025E|2026E|2027E| |----|----|----|----|----| |流动资产(百万元)|1125|1396|1716|1971| |非流动资产(百万元)|404|437|497|536| |资产总计(百万元)|1529|1833|2213|2507| |流动负债(百万元)|392|535|723|803| |非流动负债(百万元)|33|83|133|183| |负债合计(百万元)|424|617|856|985| |归属母公司股东权益(百万元)|1105|1216|1357|1522| |所有者权益合计(百万元)|1105|1216|1357|1522| |营业总收入(百万元)|438|682|913|1203| |营业成本(含金融类)(百万元)|242|384|506|652| |销售费用(百万元)|24|35|49|63| |管理费用(百万元)|45|60|82|107| |研发费用(百万元)|99|130|183|277| |财务费用(百万元)|3|2|4|4| |营业利润(百万元)|16|98|119|142| |利润总额(百万元)|16|100|120|143| |净利润(百万元)|19|111|142|165|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百万元)|19|111|142|165| |毛利率(%)|44.84|43.66|44.62|45.78| |归母净利率(%)|4.44|16.29|15.53|13.68| |收入增长率(%)| - 33.95|55.83|33.82|31.77| |归母净利润增长率(%)| - 79.79|471.42|27.54|16.07| |经营活动现金流(百万元)|62|35|177|60| |投资活动现金流(百万元)| - 62| - 64| - 106| - 89| |筹资活动现金流(百万元)| - 49|46|45|42| |现金净增加额(百万元)| - 50|17|117|14| |折旧和摊销(百万元)|22|33|40|47| |资本开支(百万元)| - 62| - 65| - 98| - 85| |营运资本变动(百万元)| - 7| - 109| - 16| - 161| |每股净资产(元)|9.81|7.25|8.09|9.08| |ROIC(%)|2.64|8.70|10.62|10.50| |ROE - 摊薄(%)|1.76|9.14|10.44|10.81| |资产负债率(%)|27.75|33.68|38.66|39.29| |P/E(现价&最新股本摊薄)|288.97|50.57|39.65|34.16| |P/B(现价)|3.42|4.62|4.14|3.69| [9]
行业点评报告:泰柬冲突升级,军贸有望持续受益
开源证券· 2025-07-25 14:48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看好(首次)[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国际地缘政治趋于复杂周边冲突难短期终结军工板块估值有望提升 [3] - 中国武器装备在无人化、智能化、性价比方面有优势军贸市场份额有望持续增长 [4] - 受国际冲突、军贸订单等催化军工板块中相关的上游电子元器件、中游电子及动力分系统、下游弹药总装企业或最受益 [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国际冲突情况 - 7月24日上午泰国与柬埔寨在两国边境地区发生交火双方互指对方率先开火目前冲突未蔓延未进入战争状态 [3] 国际武器转让情况 - 2019 - 2023年间主要武器的国际转让量较2009 - 2013年增长3.2%是冷战结束以来最高未来国际武器转让或将持续或更高程度满足需求 [4] 各国武器市场份额情况 - 2019 - 2023年中国武器装备出口的市场份额为5.8%俄罗斯市场份额略有下降 [4] 武器进口国情况 - 2019 - 2023年间印度、沙特阿拉伯、卡塔尔、乌克兰和巴基斯坦是五大武器进口国合计占全球武器进口总量的35% [4] 受益子板块及标的 - 无人装备受益标的有晶品特装、航天彩虹、中无人机、航天电子、内蒙一机、星网宇达等 [5] - 弹药-上游原材料及元器件受益标的有芯动联科、国博电子、国科军工、中润光学、西部材料、楚江新材等 [5] - 弹药-中游分系统受益标的有理工导航、睿创微纳、北方导航、长盈通、菲利华、成都华微等 [5] - 弹药-下游总装受益标的有高德红外、广东宏大、洪都航空等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