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外膜肺氧合机(ECMO)
搜索文档
“十四五”时期我国建成 世界规模最大医疗服务体系
中国证券报· 2025-09-12 06:23
医疗体系建设成就 - 建成全球最大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和医疗服务体系[1] - 全国医疗卫生机构总量达109万所 超过90%居民15分钟内可达最近医疗点[2] - 卫生服务人力资源达1578万人[2] 居民健康水平提升 - 2024年人均预期寿命达79岁 较2020年提高1.1岁[1][3] - 8个省份人均预期寿命超80岁 婴儿死亡率和孕产妇死亡率持续改善[3] - 重大慢性病过早死亡率得到控制 传染病发病率持续下降或保持低流行水平[2] 医疗保障与改革 - 基本医保覆盖人数保持在13亿以上 覆盖率稳定在95%左右[2] - 推进医疗医保医药"三医"协同发展 医疗费用负担明显减轻[2] - 东中西部千人口医疗资源差距不断缩小[2] 科技创新成果 - 在研新药数量占全球超20% 跃居全球新药研发第二位[4] - 舒格利单抗/恩沙替尼/谷美替尼等国产创新药获批上市 泽布替尼在多国上市[4] - 国产HPV疫苗广泛使用 九价HPV疫苗已投入应用[4] 医疗设备突破 - 自主研发光子计数CT空间分辨率提高2-3倍 辐射剂量降低[5] - 国产骨科手术机器人和腔镜软组织手术机器人研制成功[5] - ECMO/人工心脏/质子重离子治疗设备实现自主化研发和临床应用[5] 生育支持政策 - 实施3岁以下婴幼儿育儿补贴制度 申报信息超2400万条覆盖目标人群80%[3] - 线上线下申领渠道全面开放 各地加快推进审核发放工作[3]
“十四五”时期我国建成世界规模最大医疗服务体系
中国证券报· 2025-09-12 04:17
医疗卫生体系建设成就 - 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和医疗服务体系,医疗卫生机构总量达109万所 [1] - 超过90%的居民可在15分钟内到达最近医疗服务点,卫生服务人力资源达1578万 [1] - 东中西部千人口医疗资源差距不断缩小,未来五年将加强基层为重点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 [1] 居民健康水平与医保覆盖 - 2024年人均预期寿命达79岁,比2020年提高1.1岁,有8个省份人均预期寿命超过80岁 [2] - 婴儿死亡率和孕产妇死亡率持续改善,重大慢性病过早死亡率得到进一步控制 [2] - 基本医保覆盖人数保持在13亿以上,覆盖率稳定在95%左右,医疗费用负担明显减轻 [2] 生育支持政策进展 - 实施育儿补贴制度,面向3岁以下婴幼儿,截至9月10日已提交超2400万条申报信息,覆盖目标人群约80% [2] - 线上、线下申领渠道全面开放,各地正加快审核和发放工作 [2] 医药创新与研发 - 在研新药数量占全球比例超过20%,跃居全球新药研发第二位 [3] - 舒格利单抗、恩沙替尼、谷美替尼等多款国产创新药获批上市,泽布替尼已在多国获批 [3] - 国产HPV疫苗广泛使用,国产九价HPV疫苗已投入使用,提升可及性和可负担性 [3] 医疗器械与设备创新 - 自主研发光子计数CT,空间分辨率比传统CT提高2至3倍,扫描速度更快且辐射剂量降低 [4] - 国产骨科手术机器人、腔镜软组织手术机器人研制成功,提高手术精准度并减轻患者创伤 [4] - 体外膜肺氧合机(ECMO)、人工心脏、质子重离子放射治疗设备等实现自主化研发并投入临床应用 [4]
国家巡回医疗队将覆盖所有三级公立医院
第一财经· 2025-09-11 16:56
医疗服务体系建设成就 - 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的医疗服务体系,服务质量和效率实现双提升 [3] - 已设置13个类别的26个国家医学中心,125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并有114个省级医疗中心正在建设或已建成 [6] - 从2025年开始,全国所有三级公立医院开展医疗巡回服务成为制度安排,已成立82支国家巡回医疗队以促进优质资源下沉 [6] 新药与疫苗研发进展 - 在研新药数量占全球比例超过20%,跃居全球新药研发第二位 [3] - 舒格利单抗、恩沙替尼、谷美替尼等多款国产创新药获批上市,填补相应领域空白 [3] - 国产HPV疫苗广泛使用提升可及性,国产九价HPV疫苗已投入使用 [4] - 自主研发的抗肿瘤药泽布替尼在多个国家获批上市,实现国产新药“出海”突破 [4] 医疗器械与设备创新 - 自主研发光子计数CT,空间分辨率比传统CT提高2-3倍,扫描速度更快且辐射剂量大幅降低 [4] - 国产骨科手术机器人、腔镜软组织手术机器人研制成功,显著提高手术精准度并减轻患者创伤 [4] - 体外膜肺氧合机(ECMO)、人工心脏、质子重离子放射治疗设备实现自主化研发并投入临床 [4] 疾病防治方案突破 - 结直肠癌免疫治疗新疗法使难治性、免疫耐药型转移性结直肠癌治疗有效率从13%提升至44%,患者无进展生存期延长61% [4] - 急诊脑卒中诊疗流程优化后,患者从入院到接受溶栓治疗的平均时间由60分钟缩短至30分钟以内 [5] - 系统性红斑狼疮重要脏器损害诊疗体系研究实现疾病演进精准预测,创建个体化诊治的“中国范式”并达国际领先水平 [5] 医疗资源可及性规划 - “十五五”期间将全面建立国家、省、市、县、乡五级巡回医疗制度,实现医疗资源薄弱县全覆盖 [6]
优质医疗下沉:国家巡回医疗队将覆盖所有三级公立医院
第一财经· 2025-09-11 15:27
医疗服务体系建设成就 - 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的医疗服务体系 服务质量与效率双提升 [1] - 设置13个类别26个国家医学中心 125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 114个省级医疗中心在建或建成 [4] - 组建82支国家巡回医疗队 三级医院全面开展巡回医疗服务 [4] - "十五五"期间将建立五级巡回医疗制度 实现医疗资源薄弱县全覆盖 [4] 医药研发创新突破 - 在研新药数量占全球超20% 跃居全球新药研发第二位 [1] - 舒格利单抗 恩沙替尼 谷美替尼等国产创新药获批上市 填补领域空白 [1] - 抗肿瘤药泽布替尼在多个国家获批上市 实现国产新药出海突破 [2] - 国产HPV疫苗广泛使用 九价HPV疫苗已投入临床 提升疫苗可及性与可负担性 [1] 医疗器械技术进展 - 自主研发光子计数CT 空间分辨率提高2-3倍 扫描速度更快 辐射剂量降低 [2] - 国产骨科手术机器人 腔镜软组织手术机器人研制成功 提升手术精准度 [2] - ECMO 人工心脏 质子重离子放射治疗设备实现自主化研发并投入临床 [2] 疾病治疗方案创新 - 结直肠癌免疫治疗新疗法使治疗有效率从13%提升至44% 无进展生存期延长61% [2] - 脑卒中诊疗流程优化 溶栓治疗平均时间从60分钟缩短至30分钟以内 [3] - 系统性红斑狼疮诊疗实现精准预测和量化评估 创建个体化诊治中国范式 [3]
国家卫健委:“十四五”期间我国卫生健康科技整体实力持续提升
人民网· 2025-09-11 13:13
新药和疫苗研发进展 - 在研新药数量占全球比例超过20% 跃居全球第二位 [1] - 舒格利单抗、恩沙替尼、谷美替尼等多款国产创新药获批上市 填补相应领域空白 [1] - 自主研发抗肿瘤药品泽布替尼在多个国家获批上市 [1] - 国产HPV疫苗广泛使用 显著提升可及性和可负担性 [1] - 国产九价HPV疫苗正式投入使用 提供更全面免疫选择 [1] 医疗器械和设备创新突破 - 自主研发光子计数CT空间分辨率提高2-3倍 扫描速度更快 辐射剂量大幅降低 [2] - 国产骨科手术机器人和腔镜软组织手术机器人研制成功 大幅提升手术精准度 [2] - 体外膜肺氧合机(ECMO)、人工心脏、质子重离子放射治疗设备实现自主化研发并投入临床 [2] 疾病防治方案创新成果 - 结直肠癌免疫治疗新疗法使治疗有效率从13%提升至44% 无进展生存期延长61% [3] - 急诊脑卒中诊疗流程优化使溶栓治疗平均时间从60分钟缩短至30分钟以内 [3] - 系统性红斑狼疮诊疗体系实现疾病演进精准预测和量化评估 创建个体化诊治中国范式 [3]
五年来,我国制造业“家底”更厚实
人民日报· 2025-09-10 18:12
制造业全球地位与规模 - 制造业增加值占全球比重接近30% 总体规模连续15年保持全球第一 [2] - 全球504种主要工业产品中大多数产品产量位居第一 2024年64家制造业企业入选世界500强 [1] -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较2020年末增加13.8万家 中小企业登记数量超过6000万户 [3] 先进制造与新兴产业 - 新能源汽车2024年产量突破1300万辆 产销量连续10年全球第一 约为2020年产销量的9.5倍 [2][7] - 光伏和风电装备产量位居世界前列 造船业国际市场份额持续全球领先 [2][7] - 工业机器人新增装机量占全球比重超过50% [7] 科技创新与研发投入 - 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研发经费占营业收入比重超过1.6% 570多家工业企业入围全球研发投入2500强 [2] - 企业研发经费占全社会研发经费3/4以上 工业企业发明专利申请数从"十三五"末90.7万件提高至2024年124.4万件 [4] - 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达33家 "十四五"期间突破近700项关键共性技术 [4] 数字化转型与基础设施 - 建成全球最大覆盖最广的网络基础设施 5G基站达459.8万个 重点工业互联网平台设备连接数超1亿台(套) [3] - "5G+工业互联网"建设项目超2万个 累计建成230余家卓越级智能工厂和1260家5G工厂 [3][7] - 全国中小学实现100%互联网接入率 电商直播/沉浸式购物/数字文旅等新型信息消费蓬勃发展 [3] 绿色制造与能效提升 - 国家级绿色工厂达6430家 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不断降低 [2] - 钢铁/水泥熟料等单位产品综合能耗总体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7] - 产业含"绿"量持续提升 生物制造技术在绿色能源等行业广泛应用 [2][7] 企业培育与产业集群 - 累计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超过14万家 "小巨人"企业1.46万家 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1557家 [3] - 全国有效期内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达50.4万家 [3] - 累计培育形成60余个新兴产业领域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 创建23家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7] 重大技术装备突破 - C919大飞机累计安全运送旅客300多万人次 [5] - "深地塔科1井"在地下10910米深度完成钻探 长征七号遥十运载火箭实现3小时太空物资闪送 [5] - 超导量子计算机/光量子计算机实现量子优越性验证 CR450动车组样车成功下线 [2][7] 国家高新区发展 - 2024年178家国家高新区实现园区生产总值19.3万亿元 占全国GDP的14.3% [4] - 全员劳动生产率71.8万元/人 比"十三五"末翻一番 [4] - 诞生全球首台超导量子计算机/全球首个通用人工智能系统原型等原创技术产品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