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健康监测设备
icon
搜索文档
长三角议事厅·周报|宠物经济崛起,长三角构筑全产业链优势
新浪财经· 2025-10-13 20:32
行业宏观数据 - 中国宠物犬猫饲养量达1.4亿只,首次超过4岁以下婴幼儿数量,宠物产业总规模突破3000亿元 [1] - 上海宠物犬猫消费市场规模达230亿至250亿元,年增速保持在10%至15%,占全国比重近8% [4] - 2024年全国宠物智能设备市场规模突破300亿元,预计2025年渗透率将达30% [4] 上游制造环节 - 长三角已构建国内最大宠物用品制造基地,南通、淮安、滁州、芜湖等地集聚超1200家制造企业 [2] - 江苏淮安市宠物用品出口额达5837.9万元,同比增长40.2%,产品远销欧美、东南亚市场 [2] - 安徽合肥依托大型综合产业园打通产业链,园区年产值预计可达60亿元 [2] 中游品牌与渠道 - 浙江义乌宠物用品年销售额达30亿元,占全国宠物用品出口总量约15% [3] - 佩蒂股份旗下品牌“爵宴”在2024年“双11”首日4小时内销售额突破1000万元,多次登顶平台零食类榜首 [3] - 上市公司如佩蒂股份、天元宠物、源飞宠物等凭借线上线下融合、社交电商与IP化营销实现业绩双增 [3] 下游服务与科技 - 上海宠物店人均消费达431元,宠物医院384元,宠物殡葬高达816元 [1] - 2023年美团平台新增宠物门店超2.5万家,团购订单量同比增长超60%,上海订单量居全国第一 [4] - 美的、小米、华为等企业推出宠物智能喂食器、陪伴机器人、健康监测设备,推动宠物照护数据化、智能化 [4] 产业链协同挑战 - 产业链呈现“上游在苏皖、中游在浙、消费在沪”空间布局,但各环节间缺乏深度协作 [6] - 上游制造企业多以OEM为主,品牌化和高端定价能力不足,与下游高端服务业联接有限 [6] - 国内宠物保险渗透率不足5%,远低于日本的25%和欧美的30%,且多数仅覆盖意外伤亡 [7] 行业标准与监管 - 宠物医疗、保险、殡葬等领域存在“监管真空”,同一病种在不同城市收费差距可达三倍 [7] - 殡葬领域缺乏无害化处理标准与收费规范,一些地区存在“乱收费”现象 [7] - 多数城市尚未将“宠物友好”纳入系统性城市规划,公共出行、社区活动等基础设施跟不上消费端扩张 [7]
国家体育总局:推动运动促进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 激发产业发展活力
智通财经网· 2025-09-22 18:12
政策总体目标 - 到2030年基本建成政府主导、社会协同、全民共享的运动促进健康服务体系 [1][6] - 实现科学理念普及、政策体系健全、服务内容多样、机构载体完善等七大发展目标 [1][6] - 推动科学运动成为群众自觉践行的健康生活方式,提升全民健康水平 [1][6] 服务体系构建 - 建立运动促进健康宣传教育体系,推广"运动是良医"等主动健康理念 [8] - 提供全人群、全生命周期的非医疗运动健康干预服务,包括体质监测、运动风险评估、慢病干预等 [9] - 合理规划服务机构建设,鼓励与医疗机构合作,利用体育场馆、社区场所等多元载体 [10] - 重点关注老年人群的肌少症预防、儿童青少年的肥胖近视防控、职业人群的久坐风险等特殊需求 [11] 科技与数字化赋能 - 推进服务数字化智能化升级,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打造数智应用场景 [1][16] - 加强信息化平台建设,应用智慧可穿戴监测设备提高服务精准度 [1][16] - 统一数据接口与传输标准,实现跨领域数据互通共享,加强个人信息保护 [16] 产业与市场发展 - 发挥运动健康对体育产业的带动作用,支持培育相关领域市场主体 [2][17] - 鼓励企业加快技术产品升级,促进运动健康装备、智能器材等制造业发展 [2][17] - 推动运动健康产业成为体育产业新亮点、经济发展新动力、消费提振新领域 [2][17] 创新与融合发展 - 打破行业边界壁垒,推动运动健康与教育医疗康养文旅等业态融合 [12][13] - 构建"运动健康+"全链条生态体系,培育覆盖全民全周期的服务生态 [12][13] - 鼓励在赛事活动、冰雪经济等场景中提供运动健康产品服务 [13] 人才与科研支撑 - 加强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建立复合型人才培养体系 [14] - 搭建科技创新平台,开展运动促进健康机制和关键技术科研攻关 [15] - 推动竞技体育科研成果向大众健身领域转化,提升全民健康水平 [15]
智库要览丨解码“老龄群体”需求新趋势
搜狐财经· 2025-08-19 16:06
银发经济市场规模与增长趋势 - 2030年中国银发经济市场规模预计达25万亿元人民币 2024年市场规模为8.3万亿元 约占全国GDP的6% [7][32] - 高净值银发群体(50岁以上且净资产超300万元)2024年规模达1500万人 医疗支出2210亿元 占50岁以上人群总医疗支出的5% 预计2035年规模增至2900万人 医疗支出达9630亿元 占比提升至13% 年复合增长率14.3% [2][3][29] - 2025年上半年养老服务行业销售收入快速增长:老年人残疾人养护服务业增40.9% 适老类家庭服务业增14.1% 话老类社会看护与帮助服务业增8.8% 均显著高于服务业平均增速 [12][33] 医疗健康产业变革 - 高净值银发群体人均净资产为城市平均水平2倍 年医疗支出为普通50岁以上人群2-3倍 更愿为高品质医疗服务付费 [4][30] - 50岁以上人群贡献2024年门诊支出73%和住院支出81% 高净值群体占比持续提升 推动行业向精细化、个性化升级 [4][30] - 医疗支出结构从"保基本"向"追品质"转变 从"依赖医保"向"自费主导"转型 高端自费医疗市场快速扩容 [3][4][29] 银发人居需求与政策体系 - 中国55岁及以上人群超4亿 居住需求从基础照料向"银发人居生态"升级 涵盖健康管理、智慧交互、社交参与等功能 [5][30] - 银发人群细分需求:55-64岁低龄群体重品质改善与旅居 65-79岁中龄群体需适老化改造与健康管理 80岁以上高龄群体需智能监护与失能辅助 [2][5][31] - 银发人居政策形成完整逻辑体系 历经理念引领、试点探索、标准化建设等阶段 目前通过示范性老年友好社区创建推动实践创新 [5][6][31] 区域发展与跨界融合 - 一、二线城市聚焦智慧康养与高端医疗地产 三、四线城市发展特色康养旅游 形成"梯度适配、错位协同"格局 [8][32] - 银发经济跨界融合催生新业态 如"医疗+地产""非遗+康旅""AI+养老" 预计2030年相关业态市场规模突破15万亿元 [7][32] - 大湾区探索跨境养老 香港与内地资源互补(医疗资源与空间劳动力优势) 构建互联互通养老生态圈 [24][38] 智慧养老发展与挑战 - 中国老年人口达3.1亿 护理员缺口千万级 智慧养老成为解决供需矛盾的关键路径 [19][36] - 智慧养老面临四大困境:认知困境(老年人不会用、不敢用) 技术困境(传感器质量不稳定) 过程困境(资源整合难) 模式困境(盈利路径不清) [20][36] - 破局需多方努力:企业聚焦实用产品开发 政府加强政策引导与财政支持 社会组织推动需求对接与试点 [20][36] 家庭养老金融状况 - 2025年中国家庭养老金融健康指数平均48.56分 处于"积累期" 反映养老规划意识增强 [21][37] - 30-50岁"夹心层"面临双重压力:67.7%需承担子女教育 14.7%需赡养父母 养老准备不足凸显转型紧迫性 [23][40] - 居家养老仍为主流模式:核心家庭中46.34%偏好居家养老 扩展家庭中比例达49.56% [23][40] 细分领域增长亮点 - 2025年上半年老年产品销售快速增长:助行助听产品增32.2% 老年营养保健品增30.1% 健康监测设备增7.5% [14][33] - 文娱消费提质升级:老年旅游服务增26.2% 体育健康服务增23.9% 文化娱乐活动增20.7% 体现"养老"向"享老"转变 [15][34] - 数字化赋能趋势显著:银发经济企业购进信息技术服务金额增16.9% 智慧养老技术服务增33.7% 老年智能装备制造增32.6% [16][34]
上半年银发经济发展态势良好
人民日报· 2025-08-10 06:11
银发经济发展态势 - 上半年银发经济发展态势良好 养老服务方式和银发产品供给进一步丰富 银发群体消费潜力巨大 [1] 需求端表现 - 社区养老照护服务销售收入同比增长30.4% 机构养老照护服务增长22.6% 居家养老照护服务增长18% [1] - 健康消费增速亮眼 助行助听产品销售收入增长32.2% 老年营养和保健品增长30.1% 健康监测设备增长7.5% [1] - 文娱消费提质升级 老年旅游服务销售收入增长26.2% 体育健康服务增长23.9% 文化娱乐活动增长20.7% 反映银发群体从"养老"转向"享老" [1] 供给端表现 - 老年人残疾人养护服务业销售收入增长40.9% 适老类家庭服务业增长14.1% 适老类社会看护与帮助服务业增长8.8% [1] - 全国从事银发产品生产制造主体户数同比增长14.1% [1] - 适老类健身器材制造销售收入增长14.7% 康复辅具制造增长12.1% 营养保健食品制造增长6.9% [1]
上半年银发经济发展态势良好 老年旅游服务销售收入同比增长26.2%
人民日报· 2025-08-10 05:43
银发经济发展态势 - 上半年银发经济在多项政策措施支持下发展态势良好 养老服务方式和产品供给进一步丰富 [1] - 银发群体消费潜力巨大 反映出从"养老"转向"享老"的趋势 悦己属性显现 [1] 需求端表现 - 社区养老照护服务销售收入同比增长30_4% 机构养老照护服务增长22_6% 居家养老照护服务增长18% [1] - 健康消费增速亮眼 助行助听产品销售收入增长32_2% 老年营养和保健品增长30_1% 健康监测设备增长7_5% [1] - 文娱消费提质升级 老年旅游服务销售收入增长26_2% 体育健康服务增长23_9% 文化娱乐活动增长20_7% [1] 供给端表现 - 老年人残疾人养护服务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40_9% 适老类家庭服务业增长14_1% 适老类社会看护与帮助服务业增长8_8% [1] - 全国从事银发产品生产制造主体户数同比增长14_1% [1] - 适老类健身器材制造销售收入增长14_7% 康复辅具制造增长12_1% 营养保健食品制造增长6_9% [1]
银发经济:应对老龄化的“必答题”与激活内需的“新引擎”
经济观察报· 2025-07-17 22:33
银发经济发展态势 - 2025年上半年中国银发经济发展态势良好,养老服务和银发产品供给进一步丰富,银发群体消费潜力持续释放 [1] - 预计到2030年前后,中国将正式进入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比超过20%的超级老龄化社会 [1] 供给端特点 - 养老服务不断丰富:老年人残疾人养护服务业、适老类家庭服务业、适老类社会看护与帮助服务业销售收入同比分别增长40.9%、14.1%、8.8%,较全国服务业平均增速分别高出37.7个、10.9个和5.6个百分点 [2] - 银发产品加速迭代:适老类健身器材制造、康复辅具制造、营养保健食品制造销售收入同比分别增长14.7%、12.1%、6.9%,较全国制造业平均增速分别高出9.5个、6.9个和1.7个百分点 [2] - 全国从事银发产品生产制造主体户数同比增长14.1% [2] 需求端特点 - 刚需消费增长:社区养老照护服务、机构养老照护服务、居家养老照护服务销售收入同比分别增长30.4%、22.6%、18% [3] - 健康消费增速亮眼:助行助听产品、老年营养和保健品、健康监测设备销售收入同比分别增长32.2%、30.1%、7.5% [3] - 文娱消费提质升级:老年旅游服务、体育健康服务、文化娱乐活动销售收入同比分别增长26.2%、23.9%、20.7% [3] 数字化赋能趋势 - 5G、AI、大数据、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银发产业中深度融合应用 [3] - 全国银发经济企业购进信息技术服务金额同比增长16.9% [3] - 智慧养老技术服务、老年智能与可穿戴装备制造销售收入同比分别增长33.7%、32.6% [3] 人口老龄化特征 - 中国人口老龄化的突出特点是"两个80%":80岁以下"低龄"老人占比超过80%,达到基本健康老人占比超过80% [4] - 62—75岁的"新老人"群体健康意识显著更强,健康产品受欢迎 [4] 银发经济战略意义 - 发展银发经济是中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必答题",也是激活内需潜力、培育经济新动能的"新引擎" [5] - 需要通过优化适老产品服务供给、创新银发消费场景、完善产业生态链,为消费提质扩容和新型消费培育提供坚实支撑 [5]
上半年银发经济快速发展 刚需、健康、悦己成三大核心驱动力
中国经营报· 2025-07-17 19:29
银发经济整体发展态势 - 上半年银发经济快速发展 相关行业收入增长较快 成为应对人口老龄化和培育经济新动能的重要举措 [1] - 全国老年人残疾人养护服务业 适老类家庭服务业 适老类社会看护与帮助服务业销售收入同比分别增长40_9% 14_1% 8_8% 较全国服务业平均增速分别高出37_7个 10_9个和5_6个百分点 [1] - 全国从事银发产品生产制造主体户数同比增长14_1% 适老类健身器材制造 康复辅具制造 营养保健食品制造销售收入同比分别增长14_7% 12_1% 6_9% 较全国制造业平均增速分别高出9_5个 6_9个和1_7个百分点 [1] 银发消费核心驱动力 - 刚需 健康 悦己成为银发消费三大核心驱动力 [2] - 社区养老照护服务 机构养老照护服务 居家养老照护服务销售收入同比分别增长30_4% 22_6% 18% [2] - 健康消费中助行助听产品 老年营养和保健品 健康监测设备销售收入同比分别增长32_2% 30_1% 7_5% 反映健康意识从被动医疗向主动管理转变 [2] 银发文娱消费升级 - 老年旅游服务 体育健康服务 文化娱乐活动销售收入同比分别增长26_2% 23_9% 20_7% 显示银发群体从"养老"转向"享老" [2] 数字技术赋能银发产业 - 5G AI 大数据 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广泛应用在银发产业中 [2] - 上半年全国银发经济企业购进信息技术服务金额同比增长16_9% [2] - 智慧养老技术服务 老年智能与可穿戴装备制造销售收入同比分别增长33_7% 32_6% [2] 政策支持与发展前景 - 发展银发经济既是应对老龄化的"必答题" 也是激活内需的"新引擎" [3] - 税务部门将持续落实税费支持政策 助力银发经济新蓝海效能发挥 [3]
税收数据显示:上半年我国银发经济快速发展
快讯· 2025-07-16 18:16
银发经济供给端发展 - 老年人残疾人养护服务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40.9%,较全国服务业平均增速高出37.7个百分点 [1] - 适老类家庭服务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4.1%,较全国服务业平均增速高出10.9个百分点 [1] - 适老类社会看护与帮助服务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8.8%,较全国服务业平均增速高出5.6个百分点 [1] - 全国从事银发产品生产制造主体户数同比增长14.1% [1] - 适老类健身器材制造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4.7%,较全国制造业平均增速高出9.5个百分点 [1] - 康复辅具制造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2.1%,较全国制造业平均增速高出6.9个百分点 [1] - 营养保健食品制造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6.9%,较全国制造业平均增速高出1.7个百分点 [1] 银发经济需求端表现 - 社区养老照护服务销售收入同比增长30.4% [1] - 机构养老照护服务销售收入同比增长22.6% [1] - 居家养老照护服务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8% [1] - 助行助听产品销售收入同比增长32.2% [1] - 老年营养和保健品销售收入同比增长30.1% [1] - 健康监测设备销售收入同比增长7.5% [1]
养老→享老 上半年银发经济发展有这些新特点
央视新闻· 2025-07-16 14:38
银发经济整体发展态势 - 上半年银发经济发展态势良好,养老服务和银发产品供给进一步丰富,银发群体消费潜力持续释放 [1] 服务供给增长情况 - 全国老年人残疾人养护服务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40.9%,较全国服务业平均增速高出37.7个百分点 [1] - 适老类家庭服务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4.1%,较全国服务业平均增速高出10.9个百分点 [1] - 适老类社会看护与帮助服务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8.8%,较全国服务业平均增速高出5.6个百分点 [1] 生产制造增长情况 - 全国从事银发产品生产制造主体户数同比增长14.1% [1] - 适老类健身器材制造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4.7%,较全国制造业平均增速高出9.5个百分点 [1] - 康复辅具制造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2.1%,较全国制造业平均增速高出6.9个百分点 [1] - 营养保健食品制造销售收入同比增长6.9%,较全国制造业平均增速高出1.7个百分点 [1] 银发群体消费需求 - 刚需、健康、悦己成为银发消费三大核心驱动力 [1] - 社区养老照护服务销售收入同比增长30.4% [1] - 机构养老照护服务销售收入同比增长22.6% [1] - 居家养老照护服务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8% [1] 健康消费细分领域 - 助行助听产品销售收入同比增长32.2% [2] - 老年营养和保健品销售收入同比增长30.1% [2] - 健康监测设备销售收入同比增长7.5% [2] - 健康消费预防性支出显著增长,反映健康意识从被动医疗向主动管理转变 [2] 文娱消费提质升级 - 老年旅游服务销售收入同比增长26.2% [2] - 体育健康服务销售收入同比增长23.9% [2] - 文化娱乐活动销售收入同比增长20.7% [2] - 银发群体从"养老"转向"享老",悦己属性显现 [2] 数字化赋能银发经济 - 5G、AI、大数据、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银发产业中深度融合应用 [2] - 上半年银发经济企业购进信息技术服务金额同比增长16.9% [2] - 智慧养老技术服务销售收入同比增长33.7% [2] - 老年智能与可穿戴装备制造销售收入同比增长32.6%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