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建筑一体化
搜索文档
“十五五”与碳达峰之一:碳达峰行业梳理:“碳达峰”将推动能源结构转型、产业低碳化和技术创新-20251023
湘财证券· 2025-10-23 19:20
核心观点 - 报告核心观点认为中国"碳达峰"目标与三轮国家自主贡献(NDC)紧密相关,将推动能源结构转型、产业低碳化和技术创新,并在"十五五"规划期间成为重要投资主线 [2][6][9] - 中国二氧化碳排放当量目前仍处于上升状态,但同比增速已呈现收敛趋势,2024年总量为12533亿吨,占全球总量的3071% [4][5][15][20] - 各行业碳达峰进展不一,电力、钢铁、水泥、铝等行业已实现或即将达峰,而交通、石油化工等行业实现2030年达峰难度较大 [6][24][25] - 投资重点将围绕非化石能源加码、高耗能产业深度脱碳和终端用能电气化三大领域展开,短期市场受中美贸易冲突和3900点压力位影响可能宽幅震荡,但碳达峰相关方向预计成为关注焦点 [6][7][9][30] 碳达峰政策演变 - 中国已公布三轮NDC:第一轮(2015年)目标为2030年左右二氧化碳排放达峰,单位GDP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60%-65%,非化石能源占比20%左右 [11] - 第二轮(2020年)目标升级为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达峰,单位GDP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65%以上,非化石能源占比25%左右,风电、太阳能装机达12亿千瓦以上 [12] - 第三轮(2025年)覆盖全经济环节,首次设定绝对减排量,目标为2035年温室气体净排放比峰值下降7%-10%,非化石能源占比30%以上,风电、太阳能装机力争达36亿千瓦 [3][13] 全球与中国碳排放现状 - 2024年全球能源相关碳排放量增长132%至40812亿吨二氧化碳当量,创历史新高 [15] - 中国内地2024年二氧化碳排放当量为12533亿吨,占全球总量的3071%,居世界首位,美国、印度、俄罗斯分别占1252%、799%、551% [15][20] - 2014-2024年间中国二氧化碳当量排放总量呈现震荡上升态势,但同比增长呈现收敛趋势 [5][22] 重点行业碳排放与达峰进展 - 电力行业碳排放量最大,为564亿吨,占总量的4500% [23] - 钢铁行业碳排放180亿吨,占比1436%;水泥行业约120亿吨,占比957%;交通行业约130亿吨,占比1037% [23] - 截至2025年三季度,水泥、铝、电力、钢铁等行业已实现或即将实现碳达峰 [6][24] - 交通行业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超40%,但达峰难度仍大;石油化工行业因成品油消费问题达峰"极难" [6][25][26] 未来投资方向 - 能源系统清洁化:重点包括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分布式光伏、农光互补、配套储能系统(新型锂电、液流电池)、智能电网升级及煤电灵活性改造 [6][26] - 高耗能产业深度脱碳:钢铁行业推广短流程与氢冶金、废钢回收;水泥行业推广非碳酸盐原料和生物质燃料替代、配套CCUS集群;石化行业推行绿氢炼化、生物基材料研发 [6][27] - 终端用能电气化:交通领域推广新能源重卡、充电桩/换电站网络、船舶岸电改造、可持续航空燃料(SAF);建筑领域推广超低能耗建筑、热泵、光伏建筑一体化(BIPV) [7][29] 短期市场观点与建议 - 2025年10月以来中美贸易冲突升温,上证指数处于3900点压力位附近,预计对A股市场造成影响,延长宽幅震荡时间 [9][30] - "十五五"规划落地在即,碳达峰相关投资方向大概率成为重要关注方向 [9][30] - 建议关注前期已充分调整的银行、保险等金融板块,反内卷、大环保相关板块,以及实现碳达峰相关的新能源领域 [9][30]
对话英利集团董事长苗青:很多新的场景出现,背后源于技术和产品的创新
新浪科技· 2025-10-17 15:49
她进一步表示:"我们希望光伏建筑一体化可以应用的更广,不管是通过光伏建筑一体化替代传统的光 伏建材,还是给建筑赋予新的功能,都将是绿色可持续的。" 新浪声明:所有会议实录均为现场速记整理,未经演讲者审阅,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 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责任编辑:李昂 专题:2025可持续全球领导者大会&首届绿色产业与可持续消费博览会 2025可持续全球领导者大会于10月16日-18日在上海市黄浦区世博园区召开。 谈及在技术创新方面的未来规划,英利集团董事长苗青在与新浪财经等媒体沟通中表示,"现在很多新 场景出现,背后都源于技术和产品的创新。英利也做出了一些创新方向,我们成立的嘉盛光电主要针对 光伏建筑一体化。具体来说,就是把光伏作为发电的建材应用在建筑上面。光伏建筑一体化不仅要满足 发电的功能,同时还要满足建筑的所有功能,这也要求我们要建立不同的寿命。众所周知,传统光伏产 品全生命周期是25年,而我们建筑的生命周期在此基础上又增加了一倍。同时,我们的建筑还要满足防 火、防风等一系列的建筑要求,这都对我们提出了新的技术要求。" ...
经济日报丨美丽城市建设从能源转型开始
国家能源局· 2025-08-14 10:58
能源与城市发展关系 - 能源是城市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 为城市交通、工业、商业、居民生活提供动力保障 [2] - 充足稳定的能源供应能吸引投资 推动工业和服务业发展 创造就业机会 促进经济增长 [2] - 能源产业本身是城市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合理利用能源可改善城市居住环境和生活条件 [2] 能源革命推动城市进化 - 薪柴时代能源利用效率低 城市发展缓慢规模小 煤炭应用推动工业革命 现代城市加速发展 [3] - 油气与电力时代工业生产效率提高 生产规模扩大 城市化进程加快 城市功能更加完善 [3] - 石油促进城市交通发展 电力带动电器制造、通信等新兴产业发展 城市产业结构多元化 [3] 能源转型与城市发展新契机 - 化石能源使用带来环境问题 清洁能源是建设绿色低碳美丽城市的核心依托 [4] - 能源转型是城市产业升级的催化剂 新能源产业、节能环保产业、智能电网等领域蓬勃发展 [4] - 城市竞争力将在能源变革中重塑与提升 [4] 城市能源转型路径 - 源头减碳:发展屋顶光伏、光伏建筑一体化等分布式新能源 利用跨省跨区输电通道引入绿电 [4] - 过程提效:推广超低能耗建筑 构建智慧能源管理系统 实现能源供需精准匹配 [4] - 终端清洁化:加速公共交通电动化 推广热泵和太阳能供暖 倡导绿色消费 [5] 能源转型面临的挑战 - 储能技术成本偏高 电网消纳可再生能源能力不足 初期投资与长期收益较难平衡 [5] - 需完善顶层设计 强化政策支持 鼓励不同类型城市探索差异化转型道路 [5]
【能源广角】美丽城市建设从能源转型开始
经济日报· 2025-08-14 08:11
能源转型与城市发展关系 - 能源转型深度广度和速度影响美丽城市蓝图落地成色与质地 建设绿色低碳美丽城市必须打好能源转型这张牌[2] - 能源是城市高质量发展重要支撑 为城市交通工业商业居民生活提供动力保障 充足稳定能源供应吸引投资推动工业服务业发展创造就业促进经济增长 能源产业本身是城市经济重要组成部分[2] - 能源合理利用可改善城市居住环境和生活条件[2] 能源革命历史影响 - 薪柴时代能源利用效率较低 城市发展缓慢规模较小[3] - 煤炭应用推动工业革命发展 现代城市加速发展规模扩大人口增长 成为工业生产和经济活动中心 城市布局更灵活 加强道路铁路等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改善供水排水系统 例如英国曼彻斯特伯明翰等工业城市迅速崛起成为世界工业中心[3] - 油气与电力时代工业生产效率提高规模扩大 劳动力需求增加促使人口向城市迁移城市化进程加快 石油促进城市交通发展使城市空间范围扩大联系更紧密 电力使城市照明通信交通等基础设施更完善 带动电器制造通信等新兴产业发展 城市产业结构多元化功能完善成为多功能综合体[3] 能源转型机遇与挑战 - 化石能源大量使用带来严重环境问题 应对气候变化成为全球共识 城市高质量发展迎来新契机[4] - 拥抱清洁能源是建设绿色低碳美丽城市核心依托 能源转型是城市产业升级催化剂新质生产力培育助推器 新能源产业节能环保产业智能电网等领域蓬勃发展 城市竞争力在这场变革中重塑提升[4] - 城市能源转型是复杂系统性工程 需从生产传输消费全链条发力 源头减碳是转型第一道关口需远近协同 近可发展屋顶光伏光伏建筑一体化等分布式新能源 远可利用跨省跨区输电通道让远方大型清洁能源基地绿电走进城市[4] 能源转型实施路径 - 过程提效让能源利用更聪明 将节能优先理念融入建筑工业交通等领域 推广超低能耗建筑 构建智慧能源管理系统实现能源供需精准匹配高效调度减少浪费[5] - 终端清洁化形成能源转型闭环 加速城市公共交通物流配送私家车电动化进程 完善充换电基础设施网络 推广热泵太阳能供暖余热利用替代传统燃煤锅炉和空调 倡导绿色消费鼓励居民使用高效节能电器[5] - 转型面临储能技术成本偏高 电网消纳可再生能源能力不足 初期投资与长期收益较难平衡等挑战 需完善顶层设计强化政策支持 鼓励不同类型不同发展阶段城市大胆探索走出差异化转型道路提供可复制推广经验范本[5]
中经评论:美丽城市建设从能源转型开始
经济日报· 2025-08-14 07:51
能源转型与城市发展关系 - 能源转型深度、广度和速度直接影响美丽城市蓝图落地成色与质地 建设绿色低碳城市必须打好能源转型这张牌[1] - 能源是城市高质量发展重要支撑 为交通、工业、商业、居民生活提供动力保障 能源产业本身是城市经济重要组成部分[1] - 能源合理利用可改善城市居住环境和生活条件 充足稳定能源供应能吸引投资推动产业发展创造就业促进经济增长[1] 能源革命历史影响 - 薪柴时代能源利用效率较低 城市发展缓慢规模较小 煤炭应用推动工业革命发展使现代城市加速发展成为工业生产和经济活动中心[2] - 油气与电力时代工业生产效率提高规模扩大 促使人口向城市迁移城市化进程加快 石油促进交通发展使城市空间范围扩大联系更紧密[2] - 电力应用使城市照明、通信、交通等基础设施完善 带动电器制造、通信等新兴产业发展 城市功能完善成为多功能综合体[2] 清洁能源转型机遇 - 拥抱清洁能源是建设绿色低碳美丽城市核心依托 能源转型是城市产业升级催化剂和新质生产力培育助推器[3] - 新能源产业、节能环保产业、智能电网等领域蓬勃发展 城市竞争力将在能源变革中重塑与提升[3] - 城市能源转型需从生产、传输、消费全链条发力 源头减碳需远近协同发展分布式新能源和跨区输电[3] 能源系统优化措施 - 过程提效需将节能优先理念融入建筑、工业、交通领域 推广超低能耗建筑 构建智慧能源管理系统实现能源供需精准匹配[3] - 终端清洁化需加速公共交通、物流配送、私家车电动化 完善充换电基础设施网络 推广热泵太阳能供暖余热利用替代传统锅炉[4] - 大力推广绿色消费 鼓励居民使用高效节能电器 形成能源转型闭环[4] 转型挑战与政策支持 - 储能技术成本偏高 电网消纳可再生能源能力不足 初期投资与长期收益较难平衡[4] - 需完善顶层设计强化政策支持力度 让城市转型有规可依有策可用[4] - 鼓励不同类型城市探索差异化转型道路 提供可复制推广的经验范本[4]
美丽城市建设从能源转型开始
经济日报· 2025-08-14 06:10
能源转型与城市发展关系 - 能源转型深度广度和速度影响美丽城市蓝图落地成色与质地 建设绿色低碳美丽城市必须打好能源转型牌 [1] - 能源为城市运转提供动力保障 城市交通工业商业居民生活等领域均依赖能源供应 能源产业是城市经济重要组成部分 [1] - 能源合理利用可改善城市居住环境和生活条件 充足稳定能源供应能吸引投资推动工业服务业发展创造就业促进经济增长 [1] 能源革命历史影响 - 薪柴时代能源利用效率较低 城市发展缓慢规模较小 煤炭应用推动工业革命发展 现代城市加速发展规模扩大人口增长 [2] - 油气与电力时代工业生产效率提高规模扩大 劳动力需求增加促使人口向城市迁移城市化进程加快 [2] - 石油促进城市交通发展空间范围扩大 电力使城市照明通信交通基础设施完善 带动电器制造通信等新兴产业发展 [2] 能源转型机遇与挑战 - 化石能源大量使用带来严重环境问题 应对气候变化成为全球共识 清洁能源是建设绿色低碳美丽城市核心依托 [3] - 能源转型是城市产业升级催化剂新质生产力培育助推器 新能源产业节能环保产业智能电网等领域蓬勃发展 [3] - 储能技术成本偏高 电网消纳可再生能源能力不足 初期投资与长期收益较难平衡 需完善顶层设计强化政策支持 [4] 城市能源转型实施路径 - 源头减碳需远近协同 就近发展屋顶光伏光伏建筑一体化等分布式新能源 远距离利用跨省跨区输电通道引入大型清洁能源基地绿电 [3] - 过程提效将节能优先理念融入建筑工业交通等领域 推广超低能耗建筑 构建智慧能源管理系统实现能源供需精准匹配高效调度 [3] - 终端清洁化加速公共交通物流配送私家车电动化 完善充换电基础设施网络 推广热泵太阳能供暖余热利用替代传统燃煤锅炉空调 [4]
第二十一届国际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大会暨(海南)低碳韧性城乡科技博览会在海口举办
中国经济网· 2025-05-21 10:25
大会背景与意义 - 2025年5月16日第二十一届国际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大会暨海南低碳韧性城乡科技博览会在海南海口举办 [1] - 大会旨在推动绿色建筑行业发展和国际交流合作 海南副省长顾刚邀请专家和代表投资兴业共享自贸港机遇 [3] - 大会由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 中美绿色基金 全联城市基础设施商会等机构共同主办 [3] 政策与行业动态 - 住建部总经济师曹金彪提出需推动绿色建筑高质量发展 加快提升建筑节能降碳水平 强化建筑绿色低碳发展制度建设 [3] - 住建部原副部长仇保兴指出立体园林建筑已成为提升住宅健康舒适性的重要选择 需深度融合可再生能源和生物质循环利用新技术 [3] 技术创新与展示 - 中国科学院院士杨焕明强调建筑行业作为碳排放主力军需通过技术创新与跨领域协同实现破局 [3] - 低碳韧性城乡科技博览会展示了绿色建筑 智能建造 光伏建筑一体化 韧性城乡规划设计等领域的科研成果和创新产品 [4] - 博览会重点展示分布式能源技术 建筑智慧运维 绿色建材等实际应用案例 推动绿色低碳技术创新与行业可持续发展 [4]
龙元建设: 龙元建设2024年度股东大会会议资料
证券之星· 2025-05-09 18:27
公司财务表现 - 2024年营业总收入91.19亿元,同比增长1.2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63亿元,同比大幅减亏 [2] - 建筑总包板块实现营业收入52.01亿元,同比减少5.48%,毛利率2.54% [3] - 基建投资板块实现营业收入18.90亿元,同比增长17.82%,毛利率83.71% [3] - 绿色建筑板块实现营业收入19.84亿元,同比增长8.28%,毛利率8.18% [3]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4.23亿元,同比下降12.46% [19] 战略合作与股权变更 - 杭州交投集团通过股份过户成为公司战略股东,持有128,499,668股股份 [3] - 定增完成后杭州交投集团将成为控股股东,公司将成为杭州市属国有上市公司 [3] - 战略合作将增强公司在浙江省尤其是杭州市场的竞争力,提升市场占有率 [16] 行业分析 建筑施工行业 - 2024年全国建筑业新签订合同额33.75万亿元,同比下降5.29% [7] - 房地产行业拖累建筑行业,房地产开发投资10.03万亿元,同比下降10.6% [8] - 行业集中度提升,大型国企占据高端市场,民营企业面临较大生存压力 [35] 基础设施建设投资 - 2024年基建投资增速为4.4%,低于上年5.9%的增长水平 [8] - 水利管理业投资同比增长41.7%,铁路运输业投资增长13.5% [8] - 绿色基建和数字转型领域成为重要方向 [36] 绿色建筑行业 - 装配式建筑和光伏建筑一体化(BIPV)是主要发展方向 [37] - 到2025年城镇新建建筑将全面建成绿色建筑 [9] - 公司绿色建筑业务已研发国内领先的钢结构装配式建筑体系 [17] 公司核心竞争力 - 拥有建筑工程总承包特级资质及多个一级资质 [16] - 基建投资板块积累了丰富的项目经验,44个项目已进入运营期 [5] - 绿色建筑板块累计申请专利超400项,参编省部级课题及工法超30项 [15] - 与杭州交投集团的战略合作将优化融资结构,降低融资成本 [18] 经营计划与展望 - 定增完成后将深化与杭州交投集团的协同效应,拓展市政、轨道交通等新市场 [40] - 重点发展公路、港口等杭州交投集团优势领域,探索智慧交通、低碳园区等项目 [40] - 目标成为国内领先的综合型基础设施类工程总承包商和城市美容商 [39]
ST柯利达2024年实现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06.69% 业绩向好
证券时报网· 2025-04-30 16:53
财务表现 - 2024年全年营收达24.60亿元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同比增长106.69% [1] - 股价从2024年5月的1.32元/股攀升至突破5元/股,涨幅超300% [2] 业务战略 - 坚守"幕墙+装饰"核心业务,同时拓展装配化装修、城市更新项目、光伏建筑一体化等前沿领域 [1] - 将光伏建筑一体化视为重要战略布局方向,推动绿色建筑发展 [2] - 通过资本运作和资源整合优化产业布局 [2] 研发与行业贡献 - 主编《装配化装修施工质量验收规程》和参编《装配化装修评定标准》正式发布 [1] - 主编江苏省地方标准《装饰装修木制品应用技术标准》完成报批稿 [1] - 《装配式钢节点混合框架结构全套技术体系研究与应用》荣获"建华工程奖"一等奖 [1] - 与住建部科技与产业化中心合作成立智能建造工程技术创新中心 [1] 市场与政策响应 - 精准把握政策导向与行业发展机遇 [2] - 充分发挥上市公司平台优势,实施资本运作方案 [2] - 政策环境持续优化,推动科技成果转化 [1] 未来展望 - 以创新为引领、以实干为支撑,创造更辉煌的资本市场业绩 [2] - 推动装配化装修业务规模化发展 [1] - 增强综合竞争力,为长远发展奠定基础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