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一体化算力网
搜索文档
扩内需亟待发力,关注服务消费和新基建投资机会
中邮证券· 2025-11-17 20:24
宏观经济表现 - 10月需求端动能再度转弱,投资、零售和出口加权同比增速为-4.29%,较前值下降2.99个百分点,其中投资贡献-5.26%,出口贡献-0.29%,消费贡献1.26%[10] - 10月供需缺口扩大至8.99%,较前值扩大1.79个百分点,显示需求端下降幅度大于生产端[12] - 10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速为2.9%,连续五个月边际放缓,但两年复合增速为3.89%,较前值上升0.59个百分点[13] - 1-10月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同比增速为-1.7%,跌幅较前值扩大1.2个百分点,其中房地产开发投资累计同比为-14.7%[25] 消费结构转型 - 商品消费增速放缓,10月商品零售同比增速为2.8%,但服务消费快速增长,9月教育文化娱乐服务、交通和通信消费增速分别为10.4%和7.73%,显著高于社零增速[22] - 政策驱动型商品消费分化,10月通讯器材类、文化办公用品类零售同比增速分别为23.2%和13.5%,而汽车类、家用电器类零售同比增速分别为-6.6%和-14.6%[17] - 居民边际消费倾向下行,9月为66.37%,较去年同期下降0.31个百分点,同时1-10月累计新增居民短期贷款为-5170亿元[16] 投资与政策展望 - 1-10月基建投资(不含电力)累计同比增速转负至-0.1%,年内发力空间有限,未来重点将转向新型基础设施,如信息通信网络、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等[26] - 房地产市场处于深度调整期,1-10月商品房销售面积和销售额同比增速分别为-7.63%和-10.2%,10月商品房销售均价同比下跌6.78%[28][30] - 报告预计2026年将保持财政扩张态势,重点投入"十五五"规划明确的新型基础设施领域,并维持央行年内加码宽松政策的预期[2][35]
新基建开路,“十五五”抢先机!“适度超前”拓展增长空间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1-04 20:17
“十五五”规划中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战略定位 - 核心战略任务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并将“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作为其关键组成部分 [1][9] - 明确提出“适度超前建设新型基础设施”,具体方向包括推进信息通信网络、全国一体化算力网、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等建设和集约高效利用 [1][5] - 政策导向从“十四五”的“加快建设”转变为“十五五”的“适度超前”,标志着基建投资重心从传统基建转向与新质生产力配套的信息基础设施 [2][8] “适度超前”部署的内涵与演进 - “适度超前”的提法在“十四五”规划中已用于布局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并在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2022年中央财经委员会会议、2023年工信部发布会及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中被多次强调 [6] - 2024年以来政策信号持续释放,工信部在8月和9月分别指出要适度超前布局5G、算力等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并部署相关稳增长行动方案 [7] - “适度”强调需与产业需求、技术趋势和经济承载力相匹配,避免盲目扩张,“超前”则要求聚焦基础性、战略性项目进行前瞻布局 [11] 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与产业发展的联动关系 - 新兴支柱产业如新能源、低空经济,以及未来产业如量子科技、具身智能、第六代移动通信,其规模化发展高度依赖算力、通信等新型基础设施的支撑 [2][11] - 新型基础设施旨在打通“科技—产业—经济”循环,不仅要支撑科技创新,更要赋能千行百业数字化转型 [9] - 通过新型基建带动产业升级,政策财政更倾向于投向数字化、智能化和绿色领域,如算力中心、5G网络和新能源项目 [8] 实施路径与支撑保障 - 实施需通过动态规划、弹性设计和分段实施来平衡前瞻性与实用性,并利用多元化融资手段保障资金来源 [11] - 优化空间布局至关重要,要通过存量资源盘活和区域协调发展,形成“全国一盘棋”布局,避免重复建设 [11] - 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将为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等产业提供良好的硬件环境,确保产业体系高效运行,最终构建富有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10]
十五五规划建议:适度超前建设新型基础设施 推进信息通信网络、全国一体化算力网、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等建设和集约高效利用
格隆汇· 2025-10-28 17:03
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构建 - 加强基础设施统筹规划,优化布局结构,促进集成融合,提升安全韧性和运营可持续性[1] - 适度超前建设新型基础设施,推进信息通信网络、全国一体化算力网、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等建设和集约高效利用[1] - 推进传统基础设施更新和数智化改造[1] 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 - 完善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加强跨区域统筹布局、跨方式一体衔接[1] - 强化薄弱地区覆盖和通达保障,健全多元化、韧性强的国际运输通道体系[1] 能源与水利基础设施建设 - 优化能源骨干通道布局,加力建设新型能源基础设施[1] - 加快建设现代化水网,增强洪涝灾害防御、水资源统筹调配、城乡供水保障能力[1] - 推进城市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1]
行研精选丨全国一体化算力网加快构建;核电核准节奏加速
第一财经· 2025-04-29 20:20
全国一体化算力网建设 - 截至2025年一季度,我国"东数西算"八大枢纽节点算力总规模达215.5百亿亿次浮点运算/秒,其中智能算力占比80.8% [6] - 枢纽节点间已实现20毫秒时延圈,试点开通9条"公共传输通道"提升中小企业网络服务弹性 [6] - 国家数据局正推进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监测调度平台建设,优化算力资源布局 [6] - AI算力产业链公司2024年报及2025年一季报业绩表现亮眼,印证行业高景气度 [6] 核电产业发展 - 2025年4月27日国务院核准5个核电项目共10台机组,包括浙江三门三期、福建霞浦压水堆等 [9] - 我国在运、在建及核准核电机组达102台,总装机容量1.13亿千瓦,规模跃居世界第一 [9] - 在建机组28台装机3365万千瓦,连续18年保持全球第一;商运机组58台装机6096万千瓦 [9] - 2022年起连续四年年均核准超10台机组,核聚变装置与三四代核裂技术同步发展 [9] - 中广核发布首个核电工业操作系统"智能核电",集成AI、大数据等技术实现智能监控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