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卫星导航
icon
搜索文档
每日市场观察-20251029
财达证券· 2025-10-29 13:14
市场表现与资金流向 - 沪指跌0.22%,深证成指跌0.44%,创业板指跌0.15%,两市成交额2.14万亿元,较前日缩量1923亿元[1] - 上证指数盘中突破4000点,为近十年首次,但收盘失守,市场呈强势整理[1][4] - 主力资金净流入上证45.07亿元,深证53.49亿元,流入前三板块为电池、软件开发、通信设备[5] - 行业表现分化,军工、建材、银行等涨幅居前,有色、钢铁、煤炭等跌幅居前,上涨股票近2400只,下跌超2900只[1] 政策与行业动态 - 中国与东盟暂免电子传输海关关税,加强数据跨境流动等数字领域合作[6] - 上交所坚持“硬科技”定位,支持人工智能、商业航天等领域企业上市[7] - 证监会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健全投融资协调功能[8] - 2025年上半年中国MaaS市场规模达12.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21.2%[11] - 金融监管总局正起草文件支持险资投资科技创新,险资直接投资科技企业已达数千亿元[12][13] 行业与投资机会 - 军工行业景气度提升,军贸、信息化、低空经济等领域为增长点[2][3] - 市场监管总局批准建立10个计量人才实训中心,涵盖新能源汽车等领域[9][10]
见证历史,“涨停潮”!
中国基金报· 2025-10-24 10:49
市场整体表现 - A股三大股指于10月24日集体高开,沪指开盘报3929.12点,涨0.17%,深证成指涨0.51%,创业板指涨0.83% [1] - 沪指突破前期高点3946.16点,创近十年新高,日内涨幅达0.42%,创业板指盘初走强涨超1%,深证成指现涨0.9% [1] 卫星导航/商业航天板块 - 卫星导航板块高开,卫星互联网、商业航天概念领涨市场,个股出现涨停潮 [2][3] - 通易航天录得30cm涨停,航天环宇涨20%,航天智装20cm涨停,中国卫星、航天长峰等多家公司录得10cm涨停 [3] - 中国卫通、航天电子、华力创通等个股涨幅超过5% [3] - 通易航天现价19.29元,涨幅29.99%,总市值20亿元;航天环宇现价26.76元,涨幅20.00%,总市值109亿元 [4] 存储芯片/HBM概念板块 - 半导体板块开盘涨幅居前,存储芯片板块多股高开,生益电子录得20cm涨停,现价88.94元/股,市值740亿元 [5] - 普冉股份一度涨超17%,晶瑞电材涨超11%,江波龙、蓝箭电子等均涨超7% [5] - HBM概念板块活跃,香农芯创一度涨近15%,太极实业、深科技等相关概念股涨幅居前 [6] - 香农芯创现价119.48元,涨幅12.39%,总市值554亿元;太极实业现价9.03元,涨幅6.36%,总市值189亿元 [7] 煤炭板块 - 煤炭板块领跌市场,多只概念股出现明显回调 [2][7] - 云煤能源跌近9%,安泰集团、宝泰隆、辽宁能源等个股纷纷下跌 [8] - 云煤能源现价4.68元,跌幅8.95%,总市值52亿元;安泰集团现价2.91元,跌幅8.78%,总市值29亿元 [9]
国泰海通 · 晨报0918|策略、固收
商业航天行业核心观点 - 商业航天产业进入发展机遇期,政策支持、技术创新与场景突破共同驱动产业向低成本、高可靠、规模化发展[3][6] - 全球商业航天市场规模达4800亿美元,2025年中国商业航天总体规模有望突破2.5万亿元[4] - 低轨卫星频轨资源稀缺加剧全球竞争,中国星座组网进度显著加快,卫星移动通信牌照发放进一步打开应用场景[3][5] 商业航天政策与产业环境 - 政策端持续加码,2024年商业航天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2025年6月被纳入科创板第五套上市标准适用范围,9月工信部向中国联通颁发卫星移动通信业务经营许可[3] - 2024年中国商业航天领域投融资金额全球占比大幅提升至24%,航天器发射、卫星通信、商业载人航天飞行是热门投融资赛道[4] - 产业具备完整产业链,从上游卫星制造、中游火箭发射到终端运营,民营力量涌现驱动产业创新势能释放[3][4] 商业航天产业链发展 - 星座组网显著提速,中国星网2025年累计发射9组低轨卫星,“千帆”星座等潜在组网规模大,带来产业发展新机遇[5] - 火箭发射以“长征”系列为主力,中科宇航、星河动力、蓝箭航天等民商火箭成为重要运力增量,可回收火箭、液体火箭等新技术陆续进入首飞阶段[5] - 卫星制造产业多点开花,时空道宇、格思航天、长光卫星等民营公司入轨卫星数量显著提升,成为重要供给来源[5] - 海南商发二期工程加速推进,增加发射工位以满足高频次、大运力、低成本发射需求[5] 商业航天投资方向 - 受益运力投资加码的火箭制造、卫星载荷和发射场等新基建[6] - 受益产业规模化应用的卫星通信、导航、遥感、太空旅行等新场景[6] - 受益综合成本下降需求的可回收火箭、液体火箭、平板卫星等新技术[6] 固收信用债市场概况 - 截至2025年9月11日,信用债市场存量债券规模为44.65万亿元,其中城投债约15.48万亿元,非违约产业债13.99万亿元,金融债15.18万亿元[9] - 各板块估值收益率在2.3%及以上的债券资产成为票息增厚路径的挖掘重点[9] 城投债投资策略 - 估值在2.3%以上的存量城投债规模为4.42万亿元,占城投总规模的28.54%[10] - 结合存量挖掘空间和流动性表现,1年以内推荐关注西安、青岛、潍坊、昆明等区域;1-3年可关注重庆、西安、郑州、青岛等区域;3-5年关注青岛、湖北省级、广西省级等区域;5年以上关注青岛、湖北省级、陕西省级等区域[10] 金融债与产业债投资策略 - 估值在2.3%以上的存量金融债规模为1.68万亿元,占总规模的11%,银行次级债和保险永续债板块可重点关注[11] - 估值在2.3%以上的存量产业债规模为2.85万亿元,占总规模的20.36%,交通运输、公用事业等行业交易活跃度相对更优[11] 信用债整体配置策略 - 债市调整后中短端(3年以内)品种的票息收益与风险性价比显著提升,“中短端票息 + 适度下沉”策略确定性较高[12] - 5年以上信用债面临成交低迷、流动性偏弱、扰动因素集中的压力,交易机会不强,可等待流动性改善信号后逐步参与配置[12]
盟升电子:8月26日召开董事会会议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26 22:21
公司董事会会议 - 公司第四届第三十六次董事会会议于2025年8月26日以现场和通讯结合方式召开 [1] - 会议审议《关于提请召开2025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的议案》等文件 [1] 公司财务与业务结构 - 2024年营业收入构成:卫星导航占比55.25%,卫星通信占比41.74%,其他业务占比3.01% [1] - 公司当前市值为70亿元 [1] 行业市场动态 - 宠物产业市场规模达3000亿元,行业上市公司呈现"涨"声一片态势 [1]
中国银河证券:政策推动应用不断加速 建议关注商业航天快速发展机遇
智通财经网· 2025-08-21 16:44
政策支持与产业规划 - 广东省政府发布2025-2028年商业航天政策措施 提出打造卫星互联网应用"首场景"并通过政府采购支持国产卫星数据应用 [1] - 政策鼓励采购国产卫星数据及产品 推动卫星应用在航空航海、网联汽车、石油电力等商业领域发展 并支持企业拓展海外卫星应用市场 [2] - 低空经济被列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并写入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 商业航天定位在2025年全国人大会议上进一步深化 [3] - 除广东省外 四川省、北京市、上海市、武汉市等省市均出台商业航天相关文件或行动计划 覆盖"十四五"及"十五五"规划周期 [3] 技术发展与成本优化 - 可回收火箭技术预计在3年内成熟 运输成本将降至每公斤3万元以下 [1][4] - 可回收火箭、低成本卫星及星间链路等关键技术逐步取得突破 卫星载荷能力与火箭运力成本持续优化 [4] - 供给端卫星发射数量预计呈现高增长态势 [4] 应用场景与市场需求 - 广东省计划在低空经济、智慧城市、移动通信、物流运输、太空挖矿、太空旅游及应急救援等领域落地示范项目 [2] - 低空经济在城市空中交通、工业应用及农林生产方面取得较好突破 太空旅游需求增长推动产业空间提升 [4] - 卫星互联网建设因政策支持力度加大及生态构建持续推动迎来发展机遇 [3] 产业规模与竞争格局 - 鼓励企业扩大卫星应用产业规模并购买算力服务 相关地市按规定给予奖励 [2] - 中国在规划大型星座以星网及千帆星座为主 低轨空间资源布局紧迫性逐步提升 [3] - 广东、上海、北京等地已形成产业集群化效应 [4]
华力创通股价微涨0.28% 广东省推动商业航天高质量发展
金融界· 2025-08-21 02:34
公司股价表现 - 截至2025年8月20日15时21分,华力创通报21.13元,较前一交易日上涨0.06元 [1] - 当日开盘价为21.06元,最高触及21.27元,最低下探20.72元 [1] - 成交量为226913手,成交金额达4.76亿元 [1] 公司业务与行业 - 华力创通属于计算机设备板块,公司专注于卫星导航、雷达信号处理等业务 [1] - 广东省近日发布《广东省推动商业航天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提出支持卫星星座建设,鼓励企业投资建设民商用卫星星座 [1] - 政策明确将为项目申报提供绿色通道服务,并对组网成功并投入运营的企业研究事后奖励措施 [1] 资金流向 - 华力创通8月20日主力资金净流出2228.62万元 [2] - 近五日累计净流出2.09亿元 [2]
守护绿水青山 太空“生态哨兵”发挥“星”力量
中国新闻网· 2025-08-15 14:45
航天科技五院遥感卫星技术发展 - 公司推动遥感卫星实现跨越式发展 进入多层立体多角度全方位和全天候对地观测新阶段[2] - 公司承担多个系列高分卫星抓总研制工作 高分专项使中国获得高空间分辨率高时间分辨率高光谱分辨率对地观测能力[2] - 公司研制发射世界首颗森林碳汇主被动联合观测遥感卫星"句芒号" 推动中国碳汇监测进入天基遥感时代[3] 卫星应用体系构建 - 中国搭建具有感传智用功能的卫星应用体系 为环境保护自然资源水利应急农林交通等行业提供卫星综合应用服务[4] - 公司构建天空地一体化生态监测体系 通过卫星遥感无人机和地面监测实现国家公园全域周期性覆盖监测[4] - 卫星通信提供无信号地区生态监测数据高效传输 卫星导航提供高精度地理定位服务用于执法监察和数据采集[4] 生态价值量化与资源转化 - 公司通过激光雷达技术精准提取森林冠层高度 在2000余平方公里监测区域内实现森林固碳能力评估精度达85%以上[5] - 太空芦竹在矿山修复中首年实现亩产量破万吨 燃烧值达4300大卡左右 实现生态环境修复与生态效益双赢[6] - 太空育种成果应用于多地矿区修复 包括广西山西陕西内蒙古新疆等地的水泥废旧矿山和煤矿废旧矿山[6]
赋能新质生产力:南方基金以“守正创新”文化深拓产融结合新路径
中国经济网· 2025-08-06 09:46
公司业务与技术 - 公司以卫星导航与通信终端设备为核心 具备全链条研发能力 产品服务于航空航天 无人机 远洋运输等领域 为火箭 船舶提供高精度导航支持 [1] - 公司基于国防科技积累 提升卫星导航 数据链 电子对抗技术 推动产品军转民 拓展信息化 智能化 融合化 综合化应用场景 [2] 行业趋势与政策 - 商业航天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加速崛起 [1] - 民用市场对前沿科技及相关产品需求提升 受益于新兴产业和战略产业政策出台 [2] - 国防军工行业呈现积极变化 包括经营管理效率提升 成本管控意识增强 企业能力全方位提升 更重视股东回报 [2] 资本市场与投资 - 科创板全面覆盖信息技术 生物产业 高端装备制造 新材料等领域 [2] - 新一代信息技术 生物医药 芯片 人工智能等领域技术突破有望重塑科技成长板块格局 推动新一轮行情 [2] - 调研活动为资本市场提供丰富准确信息 引导资本投向新质生产力领域 推动科技创新与资本市场良性互动 [1]
数字贸易何以引领服务贸易
经济日报· 2025-07-22 06:14
全球数字贸易发展现状 - 2021至2023年全球数字贸易额从6.02万亿美元增至7.13万亿美元,年均增速8.8%,占国际贸易比重从19.6%升至22.5% [1] - 欧盟、美国和中国数字贸易规模位居全球前三,保持稳健增长 [1] - 2023年中国可数字化交付服务进出口额达3859亿美元,占服务进出口总额41.4% [1] - 2024年中国服务进出口总额首次突破1万亿美元,同比增长14.4% [1] 数字贸易分类与特点 - 数字贸易分为四类:数字产品贸易(短视频、游戏、影视等)、数字服务贸易(软件外包、数字金融等)、数字技术贸易(云计算、AI等)、数据贸易(数据收集与处理) [2] - 数字贸易具有高科技含量、高发展潜力、高效率及可持续性特点,展现出抗冲击能力与发展韧性 [2] 数字贸易对服务贸易的推动作用 - 数字技术降低交易成本,拓展服务贸易产品范围与地理空间,使医疗、金融等服务实现全球快速交付 [3] - 平台企业替代传统企业成为服务贸易组织者,整合全球服务业资源,完善产业链供应链 [3] - 中国已形成全球竞争力平台企业,具备完善政策体系、基础设施及人力资本优势 [3] 中国数字贸易细分领域表现 - 数字产品贸易:2024年中国个人文化和娱乐服务出口增39.3%,进口增29.5%,社交平台与数字内容加速出海 [4] - 数字服务贸易:2019-2023年中国可数字化交付服务进出口连续5年顺差,预计2029年占服务贸易比重超45% [4] - 数字技术贸易:云计算、AI等技术带动电信与信息服务增长,预计2025年中国云计算市场规模超万亿元 [4] - 数据贸易:数据要素功能逐步释放,跨境流动体系完善推动潜力发展 [4] 政策与未来发展方向 - 需加快形成以数字贸易引领服务贸易高质量发展的政策体系,扩大服务业开放与准入 [5] - 完善数字贸易治理体系,对接国际规则,健全法律法规与人才培养机制 [6]
3500点新起点如何布局?盘点A股下半年投资主线
天天基金网· 2025-07-11 19:22
市场总体观点 - A股时隔8个月重新站上3500点 机器人 创新药 光伏等赛道表现活跃 这是"政策暖风+产业升级+资金重构"三重共振下的新起点 [2] - 2025年下半年市场将呈现政策底"加法效应" 盈利周期"V型曙光" 全球科技"同频共振"三大合力 [4] AI应用落地 - AI产业周期已从"硬件竞赛"转向"场景突围" 云服务器年内涨幅42.3% 进入稳态增长 第二阶段AI智能体与人形机器人迎来订单爆发 [4] - 金融 医疗领域AI解决方案付费客户数同比大幅增长 [5] - 关注AI应用软件 机器人产业链 企业级AI服务相关赛道 [6][15] 创新药出海 - 中国创新药License-out驱动估值重塑 2024年全球TOP10药企管线交易中31%源自中国企业 ADC 双抗领域单笔授权超10亿美元已成常态 [8] - 中国创新药临床二期成功率从2020年35%跃升至60% 接近全球一线水平 [8] - 关注具备全球竞争力的Biotech ADC/双抗龙头 临床进度领先的药企 [9] 港股投资机会 - 2025年南向资金净流入达6741亿港元 恒生科技指数PE仅28倍 处于历史20%分位以下 [10] - 港股在国内居民资产配置中实际比例不足20% 相比45%的合理占比仍有巨大空间 [10] - 关注互联网龙头 创新药企 新消费品牌 [11] Z世代消费 - 情绪价值成为消费决策关键 新消费品牌崛起 消费者为体验买单意愿增强 [12] - 人均GDP破1万美元后服务消费占比骤升15-20个百分点 中国在服务消费领域尚有较大提升空间 [15] 高股息防御 - 2024年A股分红规模逆势增长5% 电信 银行板块平均股息率超6% [13] - 中证红利指数股息率约为5.52% 高股息资产演化为"类固收"属性选择 [13] - 关注银行 保险 公用事业 高股息高分红相关企业 [14] 军工行业 - 中国军费支出增速连续三年维持在7.2% 2025年军工领域订单有望加速释放 [16] - 欧洲"重新武装"计划催生千亿级需求 中国无人机 卫星导航企业已切入空客供应链 [16] - 关注军工电子 无人机 新材料龙头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