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星导航

搜索文档
数字贸易何以引领服务贸易
经济日报· 2025-07-22 06:14
全球数字贸易发展现状 - 2021至2023年全球数字贸易额从6.02万亿美元增至7.13万亿美元,年均增速8.8%,占国际贸易比重从19.6%升至22.5% [1] - 欧盟、美国和中国数字贸易规模位居全球前三,保持稳健增长 [1] - 2023年中国可数字化交付服务进出口额达3859亿美元,占服务进出口总额41.4% [1] - 2024年中国服务进出口总额首次突破1万亿美元,同比增长14.4% [1] 数字贸易分类与特点 - 数字贸易分为四类:数字产品贸易(短视频、游戏、影视等)、数字服务贸易(软件外包、数字金融等)、数字技术贸易(云计算、AI等)、数据贸易(数据收集与处理) [2] - 数字贸易具有高科技含量、高发展潜力、高效率及可持续性特点,展现出抗冲击能力与发展韧性 [2] 数字贸易对服务贸易的推动作用 - 数字技术降低交易成本,拓展服务贸易产品范围与地理空间,使医疗、金融等服务实现全球快速交付 [3] - 平台企业替代传统企业成为服务贸易组织者,整合全球服务业资源,完善产业链供应链 [3] - 中国已形成全球竞争力平台企业,具备完善政策体系、基础设施及人力资本优势 [3] 中国数字贸易细分领域表现 - 数字产品贸易:2024年中国个人文化和娱乐服务出口增39.3%,进口增29.5%,社交平台与数字内容加速出海 [4] - 数字服务贸易:2019-2023年中国可数字化交付服务进出口连续5年顺差,预计2029年占服务贸易比重超45% [4] - 数字技术贸易:云计算、AI等技术带动电信与信息服务增长,预计2025年中国云计算市场规模超万亿元 [4] - 数据贸易:数据要素功能逐步释放,跨境流动体系完善推动潜力发展 [4] 政策与未来发展方向 - 需加快形成以数字贸易引领服务贸易高质量发展的政策体系,扩大服务业开放与准入 [5] - 完善数字贸易治理体系,对接国际规则,健全法律法规与人才培养机制 [6]
3500点新起点如何布局?盘点A股下半年投资主线
天天基金网· 2025-07-11 19:22
市场总体观点 - A股时隔8个月重新站上3500点 机器人 创新药 光伏等赛道表现活跃 这是"政策暖风+产业升级+资金重构"三重共振下的新起点 [2] - 2025年下半年市场将呈现政策底"加法效应" 盈利周期"V型曙光" 全球科技"同频共振"三大合力 [4] AI应用落地 - AI产业周期已从"硬件竞赛"转向"场景突围" 云服务器年内涨幅42.3% 进入稳态增长 第二阶段AI智能体与人形机器人迎来订单爆发 [4] - 金融 医疗领域AI解决方案付费客户数同比大幅增长 [5] - 关注AI应用软件 机器人产业链 企业级AI服务相关赛道 [6][15] 创新药出海 - 中国创新药License-out驱动估值重塑 2024年全球TOP10药企管线交易中31%源自中国企业 ADC 双抗领域单笔授权超10亿美元已成常态 [8] - 中国创新药临床二期成功率从2020年35%跃升至60% 接近全球一线水平 [8] - 关注具备全球竞争力的Biotech ADC/双抗龙头 临床进度领先的药企 [9] 港股投资机会 - 2025年南向资金净流入达6741亿港元 恒生科技指数PE仅28倍 处于历史20%分位以下 [10] - 港股在国内居民资产配置中实际比例不足20% 相比45%的合理占比仍有巨大空间 [10] - 关注互联网龙头 创新药企 新消费品牌 [11] Z世代消费 - 情绪价值成为消费决策关键 新消费品牌崛起 消费者为体验买单意愿增强 [12] - 人均GDP破1万美元后服务消费占比骤升15-20个百分点 中国在服务消费领域尚有较大提升空间 [15] 高股息防御 - 2024年A股分红规模逆势增长5% 电信 银行板块平均股息率超6% [13] - 中证红利指数股息率约为5.52% 高股息资产演化为"类固收"属性选择 [13] - 关注银行 保险 公用事业 高股息高分红相关企业 [14] 军工行业 - 中国军费支出增速连续三年维持在7.2% 2025年军工领域订单有望加速释放 [16] - 欧洲"重新武装"计划催生千亿级需求 中国无人机 卫星导航企业已切入空客供应链 [16] - 关注军工电子 无人机 新材料龙头 [18]
盟升电子: 成都盟升电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向不特定对象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受托管理事务报告(2024年度)
证券之星· 2025-06-26 00:36
本期债券基本情况 - 核准发行规模为3亿元,实际发行300万张可转债,每张面值100元,募集资金总额3亿元,扣除发行费用后净额2.947亿元[1] - 债券期限6年(2023年9月12日至2029年9月11日),票面利率采用阶梯式设计,首年0.2%逐年递增至第六年2.5%[1] - 初始转股价42.72元/股,设置向下修正条款(连续30个交易日中15日收盘价低于转股价85%时可触发)[8][9] - 信用评级初始为AA-,后下调至A,评级展望稳定[23] 发行人经营与财务状况 - 2024年营业收入1.39亿元,同比下滑57.94%,归母净利润亏损2.72亿元,亏损同比扩大382.41%[17][18] - 研发投入占营收比例达53.1%,同比提升27.46个百分点[18] - 资产负债率26.8%,流动比率3.23,速动比率2.38,短期偿债能力指标改善[19] - 主营业务为卫星导航及通信设备,聚焦国防军事领域,受订单延迟影响业绩大幅下滑[17] 募集资金使用情况 - 截至2024年底累计使用募资4472.74万元,其中全部用于补充流动资金[19] - 电子对抗装备项目因市场环境变化延期至2026年底,尚未投入资金[19] - 使用1亿元闲置募资临时补充流动资金,另有2.3亿元额度用于现金管理[19] - 募集资金专户余额1.52亿元,含利息收益247.37万元[19] 重大事项跟踪 - 2024年内两次下调转股价,从42.72元/股修正至20.94元/股[21][22] - 三次触发有条件赎回条款(股价连续15日超转股价130%),均决定不提前赎回[24][25] - 完成169,260股限制性股票回购注销及691,729股股份注销,影响转股价调整[22]
盟升电子: 关于2024年年度报告更正的提示性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6-22 16:40
公司公告更正 - 公司于2025年4月25日披露的《2024年年度报告》因工作人员计算错误需更正,更正内容涉及主营业务分行业及分产品的收入和成本数据 [1] - 更正不涉及主营业务调整,不影响2024年度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及全年业绩 [1] - 更正后的年报同步披露于上海证券交易所网站,公司对投资者致歉并承诺加强审核流程 [3] 财务数据更正详情 分行业更正 - **卫星导航行业**: - 更正前毛利率29.93%,更正后降至27.60%,同比下降29.93个百分点 [1][2] - 营业收入76,995,906.33元,同比下滑69.47% [1][2] - 营业成本55,743,685.22元,同比减少47.96% [1][2] - **卫星通信行业**: - 更正前毛利率18.68%,更正后为18.68%(原文未显示变化),同比下降11.22个百分点 [1][2] - 营业收入58,169,283.39元,同比下滑22.45% [1][2] - 营业成本47,302,116.16元,同比减少10.04% [1][2] 分产品更正 - **卫星导航产品**:数据与分行业一致,毛利率更正为27.60%,收入与成本变动同分行业数据 [1][2] - **卫星通信产品**:数据与分行业一致,毛利率18.68%,收入与成本变动同分行业数据 [1][2] 其他说明 - 除上述更正外,年报其他内容未变动 [2] - 公司强调更正不影响已披露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3]
用好信息导航
经济日报· 2025-06-08 06:05
大语言模型的影响 - 大语言模型增强了信息收集和筛选能力,类似于卫星导航在物理世界中的作用,但在信息领域提供"信息导航"功能 [1][3] - 大语言模型依赖人类提供的信息,观察视角和表述差异会影响输出结果,因此它提供的是选择而非确定答案 [3] - 主动判断与取舍是技术时代中最重要的能力,需要人类对各种备选方案进行判断 [3][4] 新技术与人类社会的关系 - 对于新技术与人类社会演进的关系存在悲观和乐观两种观点,悲观者认为突破性技术可能带来威胁,乐观者相信技术进步促进社会进化 [5] - 作者主张避免技术决定论,强调人类有能力权衡选择并规划潜在情境,应审慎思考技术与人类的关系 [5] - 盲目排斥技术进步或过分陶醉于技术乌托邦都是对人类能力的忽视,应通过积极行动引导科技向善 [5] 个体与技术的共生 - 技术是人类能力的放大器,个体借助AI可提升创造力、生产力和影响力 [6] - 用好AI需要个人具备基本素质,如直面"AI谎言"时的信任重构和通过动态契约实现人机协同 [6] - 《AI赋能》构建了AI时代个体与技术的共生框架,使个体能从技术赋予的新能力中获益并享受溢出价值 [6]
盟升电子: 2025年度“提质增效重回报”行动方案
证券之星· 2025-05-23 17:16
主营业务与经营质量提升 - 公司专注于卫星应用技术领域,产品包括卫星导航、卫星通信、电子对抗等系列产品,业务涵盖军品和民品,服务于国防、航空、海洋渔业等领域 [1] - 2024年公司收入规模下滑57.9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27,164.66万元,同比亏损增加382.41% [1] - 卫星导航领域将深入了解客户需求,提供更优质产品和解决方案,同时推广产品多元化应用,拓展新增长点 [1] - 卫星通信领域将通过技术交流与协作推动产业创新,加大民航机载天线市场推广力度,加强低轨卫星相控阵天线产业链合作 [2] - 电子对抗领域积极推进现有项目验证工作,优化设计、改进工艺、提高性能,延伸客户群体和平台应用 [2] 技术创新与研发投入 - 截至2024年末,公司及子公司累计获得发明专利23个,实用新型专利95个,外观专利21个,软件著作权55个,拥有25项核心技术 [4] - 公司将加大研发投入,加快技术创新步伐,优化研发政策鼓励员工参与研发,拓展研发方向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4] - 公司构建了专业齐全、层次清晰的研发团队,2024年对研发人员梯队进行结构性调整,优化学历、薪酬等方面 [4] 公司治理与投资者关系 - 公司建立了健全的公司治理架构,2024年制定了《舆情管理制度》,取消监事会设置,修订完善董事会审计委员会权责 [5] - 公司将变更2022年回购的691,729股股份用途并注销,制定科学合理的利润分配方案提升投资者回报 [6] - 2024年通过股东大会、业绩说明会、投资者热线等多种方式与投资者沟通,开展"国防ETF爱国投教计划"特色活动 [6] 运营效率与资金管理 - 公司将加强固定资产投入评估,优化内部制度加强费用管控,提升产能利用率促进降本增效 [3] - 针对应收账款较高问题,2025年将加强与客户沟通,建立回款激励约束机制,制定个性化回款措施 [2] - 公司将优化生产流程控制成本,提升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 [3]
从“拼字游戏”看中国制造业的崛起
淡水泉投资· 2025-05-13 09:15
经济复杂度理论与中国制造业发展 - 经济复杂度理论将国家经济发展比作拼字游戏,字母卡代表生产性知识能力,拼出的单词代表产品,产品种类越多、附加值越高则经济复杂度越高[1] - 中国制造业发展路径完全契合该理论,从低端制造逐步积累能力模块迈向高端制造,2024年制造业增加值占全球比重超30%且连续15年全球第一[3] 基础字母积累阶段(1978-2000) - 改革开放初期主要依靠劳动力资源、基础工业体系和政策开放,通过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设立经济特区、主导基础设施建设和国企改革积累能力[5][7] - 制造业全球占比从1990年2.7%(第九位)升至2000年6%(第四位),出口全球占比从1978年0.7%(第32位)升至2000年4%(第七位),但技术水平仍有限[5] 字母库扩展阶段(2001-2016) - 加入WTO后深度参与全球分工,产业链从OEM升级至ODM/OBM模式,典型案例包括华为等企业成长为全球解决方案提供商[7] - 新能源汽车领域某龙头公司实现从代工(OEM)到设计研发(ODM)再到自主品牌(OBM)的跃迁,全球市占率超30%[7][8] - "中国制造2025"计划启动,锁定十大重点领域包括信息技术、航空航天、新能源汽车等,开始与美日德等制造强国直接竞争[10] 高复杂度单词形成阶段(2016至今) - 外部压力下转向自主创新,技术突破集中在光伏/锂电池/电动汽车"新三样"及大飞机/芯片/量子计算等领域,研发支出占GDP比重从1990年代0.56%升至2023年2.64%[14] - 全球189家灯塔工厂中国占79家(42%),工业机器人应用量世界第三,机器人密度达470台/万名员工(2019年的两倍)[15] - 在AI(如DeepSeek大模型)、智能驾驶、先进半导体等领域形成前沿竞争力,但高端芯片、工业软件等仍存短板[14][17] 未来发展方向 - 持续扩充半导体/新材料等"字母库",通过产业集群强化协同效应,在AI/量子计算等新兴领域布局[17] - 已完成从简单到复杂、从跟随到引领的转变,未来需保持战略定力以拼出更多"高复杂度单词"[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