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嘉实科创芯片ETF
icon
搜索文档
ETF火热下的冷思考:头部玩家如何筑起护城河?
搜狐财经· 2025-07-10 21:58
行业规模与格局 - 境内ETF市场总规模上半年首次突破4万亿元 实现15%环比增速 [2] - 前12家基金公司占据超80%市场份额 前五家集中度近60% [2] - 嘉实基金以2600亿元ETF规模稳居行业前五 [2] - 头部集中格局反映综合实力较量 嘉实近一年16.06%收益率跃居大型公司第三 [2] 产业预判与产品布局 - 嘉实基金近五年推出25只首批/首只创新ETF 2023年上半年落地5只 [3] - 2022年提前布局科创芯片ETF(588200) 现为规模最大科创板芯片类ETF [3] - 2021年稀土ETF(516150)和软件ETF(159852)精准捕捉产业风口 [3] - 重点布局自主可控(芯片/集成电路/信息安全)、数字AI(软件/通信/机器人)、绿色低碳、生命技术赛道 [3] - 科创芯片ETF近一年涨58% 软件ETF涨55% 稀土ETF涨40% 机器人ETF涨36% 份额均获净申购 [4] 投研与服务生态 - 投研团队深度研究产业链 非简单指数跟踪操作 [4] - 推出"超级嘉贝"小程序 提供"以股选指"等精准匹配工具 [6] - 构建ETF生态系统 通过"超级ETF投顾大使计划"联动券商投顾形成服务矩阵 [7] - 推出《人工智能+ETF投资全攻略》等工具手册 更名产品以降低识别成本 [7] - 服务能力成为新竞争维度 解决投资者信息过载痛点 [6][7]
沪指盘中重返3500点,机构称“是耐心布局的好时候”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09 21:15
市场表现 - 上证指数7月9日盘中突破3500点至3512.67点,创近8个月新高,但收盘回落至3493.05点,跌幅0.13% [1][3] - 深证成指微跌0.06%至10581.8点,创业板指上涨0.16% [1] - 全部A股成交额达1.53万亿元,较前一交易日增加528亿元 [1] - 7月1日-9日上证指数、创业板指、深证成指分别累计上涨1.41%、1.47%、1.11% [6] 行业板块动态 - 涨幅居前板块:Wind多元金融指数涨2.60%,教育、Kimi概念(+2.22%)、短剧游戏(+2.13%)、鸡产业(+1.71%)[1][4] - 跌幅较大板块:贵金属、基本金属、稀土(-1.78%)、保险(-1.82%)、GPU(-1.85%)[1][4] - 7月1日-9日申万一级行业涨幅前五:建筑材料(+6.65%)、综合(+6.18%)、钢铁(+5.55%)、银行(+4.67%)、传媒(+3.75%)[10] - 近期市场热点轮动至钢铁、建材、电力和新能源行业,高股息红利品种受青睐 [9] 资金流向 - 南向资金净流入港股92.56亿港元 [2] - 行业主题ETF资金加速流入:军工龙头ETF、科创50ETF、科创芯片ETF、光伏ETF区间净流入均超10亿元 [11] - 融资余额持续超过1.8万亿元,私募证券产品6月备案量达1100只,环比增长26.44% [11] - 全部A股成交额从6月25日1.64万亿元回落至7月7日1.23万亿元,但7月8日回升至1.5万亿元 [11] 配置策略 - 高ROE类资产被多次提及为当前风险收益比优的配置方向 [2][13] - 医药和消费板块被重点关注:医药领域因人口基数及老龄化需求具备长期确定性,消费板块存在低估标的 [13] - 泛人工智能领域被视为具有长期产业趋势的布局方向 [13] - 银行等高股息品种成为低风险偏好资金的主要配置对象 [12] 市场驱动因素 - 政策环境改善推动市场信心,制度措施促进"长钱长投"机制形成 [7] - A股在全球市场中具备估值优势,且相对其他资产类别有吸引力 [8] - 后续行情持续性取决于上市公司盈利增速回暖及分红预期提升 [12]
科技板块备受青睐:相关基金强势吸金,机构纷纷调研探寻机会
环球网· 2025-07-04 15:44
科技成长领域市场表现 - PCB指数涨幅超50%,CPO概念指数上涨近40% [1] - 光模块企业新易盛、PCB公司胜宏科技、东山精密等股价创历史新高 [1] 科技主题基金表现 - 永赢科技智选混合基金净值反弹57.77%,中航机遇领航混合基金净值上涨56.66% [3] - 德邦鑫星价值混合基金、易方达远见成长混合基金、东吴新经济混合基金净值涨幅均超40% [3] 科技细分行业ETF资金流入 - 嘉实科创芯片ETF净申购额达26.82亿元,华夏机器人ETF净申购额为14.13亿元 [3] - 博时科创AI ETF、华宝科技金融ETF、华夏芯片ETF净申购额均超10亿元 [3] - 华宝金融科技ETF份额为37.08亿份,博时科创AI ETF份额为76.12亿份 [3] TMT板块估值与AI发展 - TMT板块估值修复至历史中枢位置,计算机、电子、传媒估值偏高 [3] - AI处于发展初期,估值容忍度较高,后续业绩兑现可能消化高估值 [3] 机构调研科技细分领域 - 半导体、计算机软件、光电子器件等行业调研热度居前 [4] - 机构关注业绩,如东山精密被询问主要贡献利润的业务,胜宏科技被关注订单情况 [4]
部分场外QDII基金放宽限购;超百亿资金涌向科创ETF丨天赐良基早参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6-05 09:28
公募基金自购浮动费率基金 - 兴证全球基金拟自购2000万元认购旗下兴证全球合熙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该基金为首批新模式浮动费率基金之一 [1] - 中欧基金出资1000万元购入旗下中欧大盘智选混合发起式基金,承诺持有期限不低于三年 [1] - 东方红资管、天弘基金、博时基金等多家基金管理人已自购旗下新发浮动费率基金 [1] 港股主题ETF规模增长 - 今年以来港股主题ETF规模增长856.74亿元,增幅27.97%,截至5月30日规模达3919.62亿元 [2] - 百亿级别港股主题ETF从去年底的8只增至5月底的11只 [3] - 在管港股主题ETF规模超百亿元的管理人从7家增至10家,头部化效应明显 [3] QDII基金动态 - 部分场外QDII基金放宽限购,如海富通美元债限购额度从5万元调高至3000万元 [4] - QDII基金时隔10周后重启募集,新发1只投向恒生科技指数的股票型基金 [4] - 年内获批的6只QDII基金主要聚焦港股市场,包括万家恒生互联网科技业ETF等产品 [4] ETF发行规模变化 - 2月至5月ETF发行规模连续四个月下降,从1月的340.14亿份降至5月的110.68亿份 [5] - 5月公募管理人密集布局数字经济、科创板、自由现金流主题产品 [6] 科创ETF资金流入 - 5月科创、芯片、半导体等方向ETF净流入额居前,前30只产品合计吸引超200亿元 [7] - 华夏科创50ETF、国联安半导体ETF、嘉实科创芯片ETF分别净流入49.31亿元、23.64亿元、18.74亿元 [8] 基金经理变动 - 曲扬因内部调整离任前海开源人工智能混合基金经理,该基金由魏淳继续管理 [9] - 截至一季度末,该基金A类份额规模6.88亿元,C类份额0.08亿元,曲扬任职回报14.19% [9] 市场行情回顾 - 上一交易日沪指涨0.42%,深成指涨0.87%,创业板指涨1.11%,两市成交额1.15万亿元 [10] - 港股创新药相关ETF全线走强,最高涨4.29% [11] - 大湾区ETF领跌1.40%,其他ETF跌幅均小于1% [12]
超百亿资金涌向科创ETF 科技成长能否迎风起舞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03 21:16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易妍君 广州报道 5月,ETF资金流向较上月呈现明显变化。主要宽基ETF由4月的净流入转为净流出,部分行业主题ETF 则受到资金青睐。 特别是以半导体、芯片、高端制造为代表的科技创新方向,相关ETF合计"吸金"规模超过200亿元。其 中,华夏科创50ETF、国联安半导体ETF、嘉实科创芯片ETF的净流入额分别达到49.31亿元、23.64亿 元、18.74亿元,为5月"吸金"规模排名前三的股票ETF。 受访人士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指出,科创方向ETF吸金反映出市场风险偏好结构性上修,资金从防御 性板块转向科技成长。 展望后市,机构认为,科技产业的投资主线将继续围绕AI展开。 主题ETF强势"吸金" 刚刚过去的5月,A股大盘指数稳步反弹,行业板块有所分化。申万农林牧渔、公用事业、传媒、电力 指数涨幅居前,均超过2%;电子、社会服务、计算机、房地产、钢铁、食品饮料指数则呈现跌势,其 中,电子指数跌幅最大,达到2.85%,其他几个行业指数的跌幅均不到1%。 概念板块方面,科创方向的多个细分领域调整明显。 例如,5月6日—5月30日,芯片指数、上证科创板50指数、半导体指数分别下跌了2.24% ...
科技大时代:嘉实基金科技投资的全链布局
远川研究所· 2025-05-13 20:37
人工智能投资机遇 - 2022年11月OpenAI发布ChatGPT标志AI时代来临 此前已历经三轮技术浪潮 2012年AlexNet图像识别突破和2016年AlphaGo事件为重要节点 [3] - 嘉实基金自2012年起建立AI产业链专题研究 将"全面AI化"列为科技产业"六化"趋势之一 2023年初领先市场布局ChatGPT相关机会 [3][4][5] - 投资逻辑围绕"Scaling Law"展开 认为非线性技术变化带来非线性价值 需前瞻性捕捉机会 [5] 科技产业研究体系 - 提出科技行业五大投资方向:互联网平台、半导体、新能源、人工智能和创新药 2019-2023年各细分领域行情均被验证 [9] - 建立跨团队产业研究小组机制 覆盖智能化、半导体等融合型赛道 通过全球视野跟踪前沿技术 解决产业链增速与竞争格局问题 [9][10] - 汽车智能化研究采用制造组与科技组协同模式 2024年定义为"汽车智能化元年" 重点布局智能驾驶、半导体等环节 [10][11] 投研团队多元化 - 团队成员具备半导体、微电子等专业背景 如北大微电子系何鸣晓、清华计算机博士李涛等 形成差异化能力圈 [12] - 通过"和而不同 各美其美"的团队文化实现认知碰撞 个人英雄主义无法替代多元化协作 [11][14] - 产业小组机制实现研究资源一体化 新老研究力量融合 案例显示2023年汽车智能化布局覆盖A股港股全产业链 [10][12] 被动产品布局策略 - 科创芯片ETF(588200)份额从不足2亿增长至160亿 净值超1.5 同类断层第一 源于半导体周期底部左侧布局 [16][18] - 被动产品矩阵涵盖四大时代主线:自主可控(芯片ETF)、数字AI(软件ETF)、绿色低碳(光伏ETF)、生命技术(医药ETF) [20] - 开发"超级嘉贝"指数投资工具 整合估值筛选等功能 通过场景化工具改善个人投资者体验 [21] 科技投资方法论 - 搭建"一二三四五六"投资框架 强调穿透技术迷雾的能力 主动与被动产品协同创造阿尔法+贝塔收益 [24] - 半导体行业案例显示全球产业规模CAGR仅8% 但头部企业市值呈45度仰角增长 需突破传统估值框架 [22] - 科技投资需同时理解论文专利、产业链和资本语言 是检验资管机构专业性的关键领域 [23][24]
科技大时代:嘉实基金科技投资的全链布局
远川投资评论· 2025-05-13 13:00
AI产业发展与投资机遇 - OpenAI发布ChatGPT标志AI技术革命性突破,用户破亿引爆人工智能投资热情 [1] - AI经历三轮发展浪潮:2012年AlexNet图像识别突破、2016年AlphaGo战胜李世石、2022年ChatGPT发布 [1] - 嘉实基金从2012年开始建立AI产业链专题研究,等待产业奇点时刻 [1] - ChatGPT发布后,嘉实投研团队围绕"Scaling Law"展开投资布局,强调非线性变化带来非线性价值 [2] - 2023年初嘉实基金领先市场进行AI相关布局,2024年DeepSeek再度引爆A股AI板块投资热潮 [2] - 嘉实基金近1年在权益类基金大型公司绝对收益榜单中位列第二(2/13) [2] 科技投资方法论 - 科技投资需要前瞻性判断和团队协作,依赖"平台式、团队制、一体化、多策略"的投研体系 [5] - 嘉实基金2017年提出五大科技投资方向:互联网平台、半导体、新能源、人工智能和创新药 [5] - 针对融合型产业赛道建立跨团队产业研究小组机制,包括智能化、半导体、碳中和等方向 [6] - 产业研究小组聚焦两大问题:产业发展前景与方向、不同阶段细分行业关键矛盾与机遇 [6] - 汽车行业研究体现制造组和科技组协同,从不同逻辑出发交叉验证 [6][7] - 2024年被定义为汽车智能化元年,重点关注国产化、电动化、智能化和国际化机会 [7] 投研团队建设 - 团队成员多元化背景带来不同产业视角:半导体、计算机、电子硬件、机器人等专业领域 [8] - 产业小组机制实现新老研究力量一体化和内部研究资源一体化 [7] - 高人才密度团队通过持续碰撞与协同提升认知深度与视野宽度 [9][10] - "和而不同,各美其美"的多元化是团队生命力和韧性所在 [7][10] 被动产品布局 - 嘉实科创芯片ETF(588200)份额从不足两亿增长至超过160亿,净值1.5以上 [12] - 半导体行业国产替代长期逻辑推动左侧布局,2022年低估值阶段把握机遇 [12] - 嘉实基金在被动产品领域积累深厚,发行A股第一只跨市场ETF产品沪深300ETF [13] - 打造"客需解构—策略形成—产品供给—投研匹配—品质管理"一体化体系 [13] - 四大时代主线布局:自主可控、数字AI、绿色低碳、生命技术 [14] - 开发"超级嘉贝"指数投资小程序,提供市场热点、估值工具、产品筛选等功能 [15] 科技投资战略 - 科技行业非线性增长特征(半导体头部企业市值增长曲线超过45度仰角)要求深研型机构 [16] - 嘉实基金通过"一二三四五六"投资框架搭建和全产业链产品布局挖掘企业核心价值 [16] - 主动权益与被动指数产品协同,既捕捉行业贝塔又创造阿尔法 [17] - GDP增速切换至"5%+"阶段,科技行业非线性增长重构价值坐标系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