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油
搜索文档
新材料:大国博弈下的破局关键,产业升级的坚定选择
材料汇· 2025-11-12 23:48
新材料行业核心观点 - 新材料是中国化工行业在自主可控和产业升级背景下的主要发展方向,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关键 [2][7] - 行业借鉴日本经验,在传统化工进入成熟期后,重心将向新能源、生物化工、新材料等精细化和功能化产品倾斜 [7] - 2026年及未来的主要方向包括产业新需求(如人形机器人)、政策驱动(如生物航煤)、AI带动的泛半导体国产替代、消费电子代际更替(如OLED)以及合成生物学等高附加值产品 [2][8] 人形机器人材料 - 人形机器人轻量化趋势明确,特斯拉Optimus Gen-2相比第一代重量从73kg减轻至63kg,减重10kg,速度快30% [12] - PEEK材料性能全面,密度仅1.29g/cm³,2021年全球需求约7700吨,80%以上供给由威格斯、索尔维、赢创占据;假设单台机器人用量10kg,产量达百万台将带来1万吨新增需求 [13] -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是比强度和比模量最高的工业化高性能纤维,其比强度是优质钢材的15倍,适用于机器人腱绳传动材料 [14][16] 生物航煤 - 2023年全球航空燃料年消费量达3.28亿吨,二氧化碳排放量约10.5亿吨;可持续航空燃料最高可减少85%碳排放 [17] - 全球多地出台强制添加政策,例如欧盟要求2025年添加比例2%(以2023年消费量6832万吨测算,需求137万吨),2030年提高至6%(需求410万吨) [21][22] - 中国航空煤油年消费量约4000万吨,国内UCO资源丰富且成本更具优势,国内生产企业具备全球竞争力 [23] 电子特气与半导体材料 - 预计2025年全球电子特气市场规模达60.23亿美元,2022-2025年CAGR为6.39%;2024年国内市场规模达280亿元,2022-2024年CAGR为10.31% [27] - 2024年全球半导体销售额增长19.1%,SEMI预测2025年晶圆厂设备销售额将增长14.7%至1130亿美元,推动材料需求提升 [27] - 全球市场被林德、液空等巨头垄断,国产替代迫在眉睫 [29] OLED材料 - 2021年手机屏幕中OLED占比达57%;可折叠手机屏幕尺寸为传统手机2-3倍,有望拉动市场空间 [30] - OLED向平板、笔电、车载等大尺寸领域渗透,例如苹果推出OLED屏iPad Pro,并预计2026年推出OLED屏MacBook [31] - 国内厂商积极布局高世代产线,京东方8.6代AMOLED生产线总投资630亿元,设计产能3.2万片/月 [34] PCB树脂 - 算力升级催生材料需求,预计2030年全球算力规模将达56 ZFlops,年均增长65%;AI服务器推动覆铜板向低损耗材料升级 [37] - 高速覆铜板关注PPO、碳氢等树脂,其介电损耗因子远低于传统环氧树脂 [40][42] - PPO等高端树脂认证周期长(至少一年半),供应链粘性强,国产替代空间大;圣泉集团已实现千吨级产能 [43][44][46] 基础油 - 2024年中国基础油产能1380万吨/年,但开工率仅34%,高端III类及以上基础油仍依赖进口,2024年进口依赖度为21.4% [54] - 高端合成油(如PAO)在性能上优势巨大,国产化进程加速,2024年III类及以上基础油进口量66万吨,同比减少4.3%,为近10年来首次负增长 [54] 合成生物学 - 全球合成生物学市场规模预计从2019年53亿美元增长至2024年189亿美元,CAGR达29%;麦肯锡预测2030-2040年全球60%物质投入将由该领域产生,影响产值达1.8-3.6万亿美元 [59] - 基因测序成本大幅下降,从2001年9500万美元降至2021年622美元;CRISPR-Cas9等技术推动行业发展 [60] 吸附分离解决方案 - 技术为平台型,在盐湖提锂和生物制药领域提供成长驱动 [64] - 盐湖提锂技术逐步被验证适用于各类盐湖,具备长期扩产逻辑 [65] COC材料 - 2023年全球COC市场规模110亿元,中国为第一大市场,规模38.6亿元;全球产能约8.8万吨/年,主要由瑞翁、宝理塑料等日企垄断,2021年中国消费2.1万吨全部依赖进口 [68][73] - 工艺壁垒极高,国内企业如阿科力(千吨线试生产)、拓烯科技(3000吨/年装置)等逐步实现产业化突破 [75]
龙蟠科技前三季度主要产品车用环保精细化学品平均销售价格同比增长0.18%
智通财经· 2025-10-30 21:57
产品价格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车用环保精细化学品平均销售价格同比微增0.18% [1] - 同期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平均销售价格同比下降10.02% [1] 原材料采购价格变动 - 基础油采购均价同比下降1.39%,减少110.13元/吨 [1] - 乙二醇采购均价同比上升1.55%,增加61.30元/吨 [1] - 尿素采购均价同比下降20.79%,减少435.51元/吨 [1] - 磷酸铁采购均价同比下降3.62%,减少317.01元/吨 [1] - 碳酸锂采购均价同比下降22.88%,减少18916.29元/吨 [1]
龙蟠科技(02465)前三季度主要产品车用环保精细化学品平均销售价格同比增长0.18%
智通财经网· 2025-10-30 21:56
产品价格变动 - 2025年前三季度车用环保精细化学品平均销售价格同比增长0.18% [1] - 同期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平均销售价格同比下降10.02% [1] 原材料采购价格变动 - 基础油采购均价同比下降1.39%,减少110.13元/吨 [1] - 乙二醇采购均价同比上升1.55%,增加61.30元/吨 [1] - 尿素采购均价同比下降20.79%,减少435.51元/吨 [1] - 磷酸铁采购均价同比下降3.62%,减少317.01元/吨 [1] - 碳酸锂采购均价同比下降22.88%,减少18916.29元/吨 [1]
龙蟠科技(603906) - 江苏龙蟠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关于2025年三季度主要经营数据的公告
2025-10-30 19:28
价格数据 - 2025年前三季度车用环保精细化学品平均销售价增0.18%[2] - 2025年前三季度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平均销售价降10.02%[2] - 2025年前三季度基础油采购均价降1.39%[2] - 2025年前三季度乙二醇采购均价增1.55%[2] - 2025年前三季度尿素采购均价降20.79%[2] - 2025年前三季度磷酸铁采购均价降3.62%[2] - 2025年前三季度碳酸锂采购均价降22.88%[2] 产销营收 - 2025年前三季度车用环保精细化学品产量357,247.54吨,销量367,554.81吨,营收142,506.66万元[3] - 2025年前三季度磷酸铁锂正极材料产量134,212.83吨,销量131,679.36吨,营收387,943.42万元[3] 其他 - 2025年第三季度碳酸锂价格波动影响公司生产经营[4]
博汇股份的前世今生:2025年三季度营收行业第8,净利润垫底,实控人拟变更加持算力扩张
新浪财经· 2025-10-29 20:45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成立于2005年10月12日,于2020年6月30日在深交所上市,注册及办公地址位于浙江省宁波市 [1] - 公司是国家智能制造示范工厂,拥有氢气自制能力,依托两大生产基地年产能可达百万吨 [1] - 公司主要从事研发、生产和销售沥青助剂、橡胶助剂、润滑油助剂等重芳烃产品和轻质燃料油 [1] - 所属申万行业为石油石化 - 炼化及贸易 - 其他石化,概念板块包括小盘、专精特新、东数西算核聚变、超导概念、核电 [1] 经营业绩 - 2025年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0.4亿元,在行业14家公司中排名第8,远低于行业第一名桐昆股份的673.97亿元和第二名东华能源的233.07亿元,行业平均数为92.96亿元,中位数为21.72亿元 [2] - 主营业务构成为基础油3.98亿元占比36.09%,6-7号燃料油2.78亿元占比25.24%,炉用燃料油22.71亿元占比24.58%,白油1.55亿元占比14.05%,其他(补充)48.59万元占比0.04% [2] - 2025年三季度净利润为-6370.94万元,行业排名第10,行业第一名桐昆股份净利润为15.62亿元,第二名东华能源为8439.97万元,行业平均数为5545.57万元,中位数为-1873.8万元 [2] 财务指标 - 2025年三季度资产负债率为56.84%,较去年同期的75.64%有所下降,但高于行业平均的46.91% [3] - 2025年三季度毛利率为2.14%,较去年同期的22.93%大幅下降,且低于行业平均的6.71% [3] 管理层与股权结构 - 公司控股股东为宁波市文魁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实际控制人为夏亚萍、金碧华 [4] - 董事长金碧华2024年薪酬为144.15万元,较2023年的112.99万元增加31.16万元 [4] - 总经理王律2024年薪酬为81.72万元,较2023年的67.49万元增加14.23万元 [4] - 截至2025年9月30日,A股股东户数为9620户,较上期减少1.20%,户均持有流通A股数量为3.01万股,较上期增加1.22% [5] - 十大流通股东中,华夏双债债券A(000047)为新进股东,持股386.23万股 [5] 公司动态与业务亮点 - 公司实控人拟变更,2025年2月10日签署《控制权收购框架协议》,完成后控股股东拟变更为原鑫曦望合伙,实控人拟变更为无锡市惠山区国有资产管理办公室 [5] - 2025年5月公司助力全国首单国产保税高硫燃油期货成功交割,是民营炼厂中唯一经营保税高硫燃料油的企业 [5] - 公司定增申请获深交所受理,设立全资子公司拟开展智能算力服务及相关业务,采购总金额预计不超过3.9亿元 [5]
定增减持迷局|博汇股份定增募资额大幅缩水 原始股东逐渐套现离场
新浪证券· 2025-09-30 16:55
资本运作策略 - 公司采用“三步走”策略进行控制权变更,包含协议转让、定增募资和表决权让渡三个环节 [1] - 2025年4月30日,第一阶段的协议转让已完成过户,原鑫曦望合伙以2.63亿元受让文魁集团持有的13.06%股份,每股转让价格约为8.20元 [1] - 第二阶段定增方案将发行价定为5.66元/股,大幅低于当时约14元的市价,认购价格不到市价的一半 [1] 定增方案调整与市场质疑 - 2025年9月,公司将定增募资方案从不超过4.17亿元大幅调减至不超过2.35亿元,缩水幅度达43.5% [1] - 市场质疑“一边定增、一边减持”的操作,文魁集团以8.2元/股减持,而原鑫曦望以5.66元/股认购新股,两者价差达2.54元/股 [1][2] - 尽管定增价格符合监管要求,但市场质疑价差可能不太公允 [2] 公司财务状况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3.42亿元,同比微降1.73% [2] - 公司净利润为-5928.94万元,虽然同比亏损收窄,但依然未能实现盈利 [2] - 公司资产负债率高达80%,使公司背负沉重的财务负担 [2] 融资目的与业务 - 公司主要从事燃料油深加工业务,主营产品包括基础油、燃料油和白油等 [2] - 公司融资主要以银行贷款为主,通过本次募集资金,可以有效优化公司资本结构,降低公司负债水平 [2]
博汇股份涨2.03%,成交额3789.65万元,主力资金净流出56.52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24 13:39
股价表现 - 9月24日盘中上涨2.03%至13.55元/股 成交额3789.65万元 换手率0.98% 总市值39.97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56.52万元 大单买入占比13.06% 卖出占比14.55% [1] - 今年以来股价累计上涨87.93% 近5日下跌3.08% 近20日下跌3.97% 近60日上涨27.83% [2] - 年内两次登上龙虎榜 最近7月15日龙虎榜净买入2562.30万元 买入总额占比30.07% 卖出总额占比17.08% [2] 股东结构 - 截至9月20日股东户数9737户 较上期减少3.81% 人均流通股29751股 较上期增加3.96% [3] - 华夏中证500指数增强A(007994)于2025年6月30日退出十大流通股东 [4] 财务数据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3.42亿元 同比减少1.73% 归母净利润-5928.94万元 同比增长43.80% [3]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7332.52万元 近三年累计派现2090.92万元 [4] 公司概况 - 主营业务为沥青助剂、橡胶助剂、润滑油助剂等重芳烃产品及轻质燃料油 [2] - 收入构成:基础油36.09% 6-7号燃料油25.24% 炉用燃料油224.58% 白油14.05% 其他0.04% [2] - 所属申万行业为石油石化-炼化及贸易-其他石化 概念板块包括小盘、国资改革、新材料、专精特新、氢能源 [2]
丛麟科技: 丛麟科技2025年半年度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8-21 18:22
核心观点 - 公司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同比下降11.08%至2.56亿元,净利润同比下降89.23%至568.35万元,主要受行业产能过剩、处置价格下行及产能利用率不足影响 [3][11] - 公司通过技术研发(新增9项知识产权)、战略投资生物柴油赛道及成本管控措施应对行业挑战,但短期经营压力显著 [12][13][19] - 危废处理行业处于从"增量扩张"向"存量优化"转型期,区域产能不均衡导致竞争加剧,处置价格持续承压 [5][11] 财务表现 - 营业收入2.56亿元,同比下降11.08% [3] - 归母净利润568.35万元,同比下降89.23%;扣非净利润-989.19万元,同比下降128.49% [3]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6,475.25万元,同比下降39.49% [3] - 研发投入1,351.49万元,占营业收入比例5.27% [3][19] 业务运营 - 危废处理核准年规模超50万吨,覆盖上海/江苏/山东/山西五大基地,处理工艺包括焚烧/填埋/资源化等9大类 [4][5] - 资源化产品包括有机溶剂/无机盐/基础油/重金属及再生包装容器,销售渠道结合传统与数字化方式(APP/公众号) [6][8] - 采用"大卖场+多协同"模式实现危废内部循环处理,提升资源利用效率 [16] 技术研发 - 拥有五大核心技术体系:废有机溶剂资源化/废包装容器再生/含铜废液净化/焚烧结焦防控/烟气协同处理 [17][18] - 报告期内新增知识产权申请9件、授权9件,累计拥有专利140件(发明专利26项) [19] - 13项在研项目聚焦集成电路/医药/化工行业,含氟废酸资源化技术进入中试阶段 [13][19] 行业环境 - 危废行业面临产能过剩、处置价格下行及区域产能利用率不足的结构性矛盾 [5][11] - 政策引导社会资本谨慎投资过剩领域,行业集中度预计提升 [5][14] - 客户覆盖集成电路(中芯国际/华虹半导体)、高端装备(中国商飞)、新能源(特斯拉)等龙头企业 [16] 战略举措 - 投资6,800万元布局广西生物柴油项目,拓展资源回收利用领域,预计2025年下半年投产 [12] - 推行成本包责任制及精细化管控,山东/江苏子公司盈利能力改善 [11] - 发布"提质增效重回报"行动方案,通过回购/分红增强投资者回报 [13]
博汇股份(300839):实控人拟变更,夯实主营加持算力
环球富盛理财· 2025-07-28 17:51
投资评级 - 报告未明确提及对博汇股份的具体投资评级 [1][2][3] 核心观点 - 实控人拟变更为无锡市惠山区国有资产管理办公室 控股股东将变更为原鑫曦望合伙 涉及股份转让、定向增发及表决权放弃等程序 [1][2] - 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专注化工细分领域 拥有百万吨年产能及氢气自制能力 产品涵盖特种油、基础油等 应用于储能材料、船舶加注等领域 [1][3] - 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为民营炼厂中唯一经营保税高硫燃料油的企业 2024年舟山宁波港保税船用燃料油加注量达726万吨 同比增长3% [1][3] - 定向增发申请获深交所受理 拟募资4.2亿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及偿还借款 发行价5.66元/股 [1][3] - 设立无锡极致液冷科技子公司 布局IDC/AIDC液冷管理系统 拟投入3.9亿元采购服务器等设备开展智能算力服务 [1][3] - 化工新材料领域设立起航、起程子公司 推出变压器油产品 计划拓展至储能电池冷却及算力中心浸没式冷却应用 [1][3] 业务布局 - 绿色化工主业:生产基地位于宁波石化经济技术开发区 国家智能制造示范工厂 产品线覆盖特种油/白油/沥青等 [1][3] - 船燃加注突破:2025年完成全国首单国产保税高硫燃油期货交割 打破进口依赖 [1][3] - 算力业务拓展:通过子公司切入液冷技术领域 服务数据中心及智算中心 采购金额上限3.9亿元 [1][3] 资本运作 - 控制权变更:原鑫曦望合伙将通过股份受让及定向增发成为新控股股东 涉及框架协议签署及表决权放弃 [1][2] - 定向增发:发行对象为原鑫曦望合伙 募资总额不超过4.2亿元 已获交易所受理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