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边央行数字货币桥

搜索文档
 多渠道广覆盖的人民币跨境支付体系基本建成
 国际金融报· 2025-10-30 10:31
近日,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受国务院委托,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报告2024年11月以来金融工作情 况。截至2025年9月末,金融业机构总资产超520万亿元。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15.36%、不良贷款率 1.52%,保险公司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186%,证券公司、期货公司平均风险覆盖率分别为295%、 226%。 Payful国际事业群事业部总经理王峰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跨境支付业务仍存在三方面的挑战: 一是法规和监管复杂,不同国家法律体系差异大,涉及外汇管理、反洗钱(AML)、税务合规、跨境资金 申报等,要求机构具备跨境合规能力;二是跨境结算与汇率风险,汇率波动和跨境手续费导致企业结算 成本增加,对资金流动性、企业利润及资金调度效率产生直接影响;三是本地运营有难度,文化、商业 习惯和社会制度差异显著,影响企业资金操作效率,企业在新兴市场和成熟市场面临的业务流程、审批 周期和合作伙伴选择差异较大。 为此,王峰建议,一方面建立本地合规能力,与监管机构保持沟通,确保政策适配。与当地银行和 金融机构合作,共建本地收款和清结算通道,提高资金回流效率并降低成本;另一方面l通过多币种账 户管理、汇率锁定和动态结算策略,降低企业汇 ...
 人民银行深圳市分行:预付式消费领域签约商家近5000家,管理预付资金约47亿元
 北京商报· 2025-10-24 17:47
会上介绍,打造数字金融特色应用场景。积极推进数字人民币试点,深圳地区累计开立数币钱包近3000 万个,预付式消费领域签约商家近5000家、管理预付资金约47亿元。推动多边央行数字货币桥保持"扩 面"态势,累计开展业务金额超百亿元。推广运用全国中小微企业资金流信用信息共享平台,截至9月 末,辖内已有19家银行机构接入资金流平台,累计有效资金流授权超过1万个,累计资金流报告查询量 累计达8万笔。深圳总部机构通过资金流平台发放贷款总额达250亿元。 北京商报讯(记者 刘四红)10月24日,人民银行深圳市分行、国家外汇管理局深圳市分局举行2025年 三季度新闻发布会,介绍深圳金融运行有关情况。 ...
 深圳人行:数字人民币预付式消费领域签约商家近5000家
 证券时报网· 2025-10-24 11:17
 数字人民币试点进展 - 深圳地区累计开立数字人民币钱包近3000万个 [1] - 预付式消费领域签约商家近5000家 [1] - 预付资金管理规模约47亿元 [1]   多边央行数字货币桥发展 - 累计开展业务金额超百亿元 [1] - 业务保持"扩面"态势 [1]
 多国代表齐聚杭州 共探中亚区域经济合作新机遇
 每日商报· 2025-09-29 06:20
 会议背景与目标 - 2025中亚区域经济合作数字经济与数字贸易对接会在杭州召开 由杭州市人民政府 浙江省商务厅和亚洲开发银行联合主办[2] - 会议聚焦数字支付赋能数字贸易 跨境电商和区域合作新机遇[2] - 中国将携手CAREC成员国深化数字经济合作 推动区域贸易便利化和数字丝绸之路建设[2]   数字支付的重要性 - 数字支付是跨境贸易发展的发动机 区域互联互通的支付体系将为中小企业和消费者带来更多信任与便利[2] - 数字支付已成为跨境电商转型的关键动力[2] - 中国在数字人民币 多边央行数字货币桥等方面有实践[2]   区域合作与讨论 - 来自格鲁吉亚 哈萨克斯坦 吉尔吉斯斯坦 塔吉克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的代表就区域支付标准互通 电子身份认证和防范跨境欺诈等问题进行深入讨论[2] - 对接会借鉴中国经验 与各成员国在数字基建 标准共建 技术交流 人才培训等方面深化务实合作[3] - 会议为CAREC成员国探索数字支付与跨境贸易的深度融合提供新思路 助力区域经济一体化和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3]   案例分享 - 会议分享杭州十年来跨境电商创新发展的经验[3] - 乌兹别克斯坦中亚华塔工业园作为丝路经济带产业协同的新模式[3] - 跨境数字人民币在智慧支付领域的应用案例[3]
 跨境转账 7 秒到账!上海数字人民币重塑支付格局,金融科技成关键
 搜狐财经· 2025-09-17 18:22
一笔百万元级别的国际货款,从上海汇出,抵达美国账户只用了7秒,手续费仅1元。 上海这座金融城市,是否真的有机会在未来十年内,挑战纽约和伦敦融中心长达百年的地位? 纽约和伦敦的地位,是建立在数十年甚至上百年形成的资本制度,后来者极难逾越。 但竞争的赛道本身正在被重构,上海的目标并非在旧跑道上追赶,而是要利用"金融科技"这条新赛道,改变 游戏规则。 传统金融中心的强大之处,在于其规则的确定性。全球资本之所以流向纽约华尔街和伦敦金融城,是因为那 里有最完备的法律体系、最丰富的金融产品。 但上海的打法完全不同。早在2020年1月,上海就发布了《加快推进上海金融科技中心建设实施方案》,明 确提出要用5年时间,将上海建设成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金融科技中心。 当老牌中心的银行还在优化其复杂的内部系统时,上海的金融机构已经开始大规模应用人工智能、区块链和 大数据,从根本上改变信用评估和服务交付的方式。 对于个人而言,金融服务正在从过去的"大锅饭"模式,进化到精准的"千人千面"。比如,上海银行与蚂蚁数 科合作推出的AI手机银行,以及浦发银行的AI财富管家,它们不再是简单地推荐几款理财产品。 "人工智能"、"区块链",这些词汇听起 ...
 数字人民币领域,又传好消息
 证券时报· 2025-09-14 08:12
 政策推动电子单证与数字人民币跨境支付应用 -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起草《促进和规范电子单证应用规定(征求意见稿)》,鼓励金融机构探索使用数字人民币等新型支付方式开展跨境支付,以提升货物贸易和运输数字化水平[1][3] - 电子单证系统需确保信息全程可追溯、不可篡改,支持电子与纸质单证转换时信息一致,并实现唯一性识别及排他控制状态[4] - 鼓励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电子身份验证服务系统,国际贸易中向境外提供电子单证数据若不含个人信息或重要数据可免予申报数据出境安全评估[5]   数字人民币跨境结算试点进展 - 重庆首笔中新数字人民币双边跨境结算业务落地,中国建设银行重庆市分行联动新加坡分行完成跨境汇款,经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和新加坡金融监管局审批[7] - 招商银行北京分行落地首单数字人民币钱包出款+多边央行数字货币桥清算跨境汇款业务,金额达21亿元,采用多边央行数字货币桥(mBridge)基础设施[8] - 数字人民币跨境结算具高效、安全、低成本优势,可提升企业跨境结算效率并推进人民币国际化[7][8]   数字人民币应用场景拓展 -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文件提出优化体育消费支付服务,加快拓展数字人民币体育消费应用场景,鼓励发放数字人民币体育消费红包[8] - 探索数字人民币智能合约预付资金管理方案,应用于体育预付式消费资金托管模式,防范预付式消费风险[8]
 金融创新,疏通跨境资金“大动脉”
 广西日报· 2025-09-11 10:57
 跨境金融创新 - 中国银行崇左分行完成基于多边央行数字货币桥的货物贸易结算业务 金额达2.02亿元 实现境外货款瞬时到账[1] - 工行柳州分行通过本外币一体化资金池政策创新设计外债融资+币种闭环方案 精准匹配币种金额期限以覆盖汇率风险敞口[3] - 交通银行推出东盟航运金融服务方案 其中航运管家服务通过AI引擎秒级解析信息 实现电子发票实时推送和本外币运费一键支付 将支付时间缩短至5分钟[4]   区域金融开放成效 - 广西跨境人民币结算规模达4420亿元 同比增长30% 居全国西部省区和边境省区第一[6] - 广西涉外收支总量达339.51亿美元 同比增长15.6% 在西部12省区中排名第三[6] - 钦州市2025年1-7月新增外商投资企业19家 境外汇入资本金同比增长8.9倍[5]   政策与战略支持 - 广西依托西部陆海新通道和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战略 推进面向东盟的金融开放门户建设[2] - 中国人民银行及国家外汇管理局在广西等16省区市扩大跨国公司本外币一体化资金池业务试点[3] - 广西一般贸易进出口前7月近2000亿元 加工贸易和互市落地加工快速增长 东盟保持第一大贸易伙伴地位[7]
 做好“五篇大文章” 擦亮“金融为民”新名片
 搜狐财经· 2025-08-26 07:13
 深圳市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 - 深圳市推进新一代世界一流汽车城建设 在深汕特别合作区打造以新能源汽车为主导、新型储能为辅的"一主三辅"现代产业体系 [3] - 深汕合作区储能产业园总面积19.36万平方米 比亚迪四期项目入驻后布局电池包PACK生产线 预计年产值达25亿元 带动600人就业 [3]   邮储银行深圳分行产业支持 - 自2022年与广东深汕投资控股集团合作以来 先后支持深汕海洋产业研发中心7.6亿元贷款和深汕储能产业园2.05亿元固定资产贷款 [5] - 开辟绿色通道次日放款4000万元用于项目工人工资发放 [5] - 自2007年成立以来已向粤港澳大湾区重大项目 实体经济及跨境贸易等领域输送超万亿元资金 [5] - 上半年制造业贷款累计放款110.9亿元 年净增36.13亿元 [5] - 在房地产领域落地系统内首单7亿元纾困型并购贷款 [5]   金融创新服务 - 成功落地系统内首笔企业网银发起的"多边央行数字货币桥"跨境汇款业务 [6] - 承销"2025年度第一期定向科技创新债券——25海运集装MTN003(科创债)"2亿元份额 票面利率2% [6] - 联动总行理财子公司和中邮证券进量6亿元 [6]   普惠金融服务 - 截至2025年上半年已服务4家核心企业及其40余家上下游客户金融业务 累计放款金额超22亿元 [7] - 绿色贷款余额251.5亿元 较年初增长4.8% [7] - 个人养老金账户累计拓展7.99万户 [7]   消费金融支持 - 落地系统内首笔服务消费再贷款1.5亿元 专项支持文体娱乐领域领军企业发展 [8] - 2025年上半年房贷净增排名全系统第2 [8] - 在大行中率先规范车贷高息高返问题 主动降低对客利率 主推"低息低返"作业模式 [8] - 探索"5免2"贴息产品的市场接受度 [8]
 聚焦大湾区丨要素流动、规则衔接——“前海模式”助力大湾区高水平开放
 新华网· 2025-08-18 14:28
 要素跨境流动 - 深港数据跨境安全便捷通道首次测试成功,香港大学深圳医院数据可传输至香港"医健通"系统 [2] - 征信报告等信息已在前海实现跨境流通,超过30家内地中小企业通过跨境数据验证平台完成征信数据验证,成功在香港获得贷款总额超过1亿港元 [2] - 前海将加快深港数据跨境安全便捷通道、前海离岸数据中心等探索实践,充分发挥数据要素乘数效应 [2]   跨境金融创新 - 前海联合交易中心会同中国农业银行深圳分行、中银香港落地国内首单大宗商品数字货币桥跨境结算业务,实现跨境数字货币结算2亿元 [3] - 数字货币桥业务实现银行间点对点支付,提供7×24小时不间断账户及结算服务 [3] - "金融支持前海30条"落地率超90%,率先落地6项全国"首创"、8项全国"首批"创新成果 [3] - 前海深港国际金融城入驻金融机构已超500家,前海自由贸易(FT)账户跨境收支达1.15万亿元 [4]   跨境执业便利化 - 前海妈湾十九单元学校是首批试行"三方责任主体"管理模式的试点项目,吸引105位香港工程专业人士参与 [5] - 已有26类港澳专业人士无需参加内地职业资格考试,可直接或备案后在前海执业 [6] - 前海出台工程建设、涉税、文化旅游领域专业人士执业备案管理办法,支持港澳专业人才融入国家发展大局 [6]   制度创新成果 - 前海通过改革开放和制度创新形成"前海模式",助力粤港澳大湾区高水平对外开放和高质量发展 [1] - 15年来前海充分发挥"试验田"作用,支持香港融入国家金融改革开放新格局 [3] - 前海持续推动港澳职业资格与内地职业资格体系衔接,逐步建立全球专业人才便利服务体系 [6]
 金融业高水平开放 稳步拓展
 金融时报· 2025-08-04 10:39
 金融业高水平开放进展 - 中国人民银行等金融管理部门今年以来出台多项开放措施推动金融体系竞争力提升[1] - 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持续建设发展 内地与香港快速支付系统互联互通上线 实现与多国跨境二维码支付互联互通[1] - 数字人民币及多边央行数字货币桥跨境支付场景不断丰富 人民币清算行布局和离岸市场发展取得积极进展[1]   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举措 -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6月18日在陆家嘴论坛宣布八项金融开放举措[1] - 在上海临港新片区开展离岸贸易金融服务综合改革试点[1] - 在上海先行先试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创新 政策以制度型开放为核心[1]   外资参与中国市场情况 - 境外机构在中国债券市场托管余额达4.3万亿元[2] - 上半年境外机构持有中国债券总量较年初增加近2000亿元[2] - 外资净增持境内股票和基金101亿美元[2]   熊猫债市场发展 - 银行间市场熊猫债发行规模1112亿元[2] - 外国政府类机构 国际开发机构和跨国企业熊猫债发行金额占比达50% 较2024年上升27个百分点[2] - 摩根士丹利和匈牙利政府成功在银行间市场发行熊猫债券[2]   人民币国际化进展 - 中国人民银行与32个国家和地区央行签署双边本币互换协议[2] - 境外央行或货币当局动用人民币未到期余额818亿元[2] - 人民币跨境支付 投融资 储备等国际货币功能逐步增强[2]   下一阶段重点任务 - 加快拓展贸易项下人民币使用[3] - 提升人民币融资货币功能 优化本外币一体化资金池和境内企业境外上市管理政策[3] - 发展人民币离岸市场 形成稳定的期限齐全的流动性供给渠道[3] - 加强对清算行的政策支持和履职管理 加快完善人民币清算行布局[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