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多边央行数字货币桥
icon
搜索文档
金融创新,疏通跨境资金“大动脉”
广西日报· 2025-09-11 10:57
作为中国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前沿和窗口,广西凭借独特的区位优势,依托西部陆海新通道和中国 —东盟自贸区3.0版等战略的叠加效应,深入推进面向东盟的金融开放门户建设,积极探索跨境金融合 作新模式,为广西持续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快与东盟互联互通提供坚实的金融支撑。 南疆国门城市崇左,中国银行崇左分行一笔金额为2.02亿元的基于"多边央行数字货币桥"的货物贸 易结算业务近日成功落地,当地一家铜业企业支付的境外货款瞬时到账。 "过去,办理一单跨境汇款业务像跑一场马拉松,而现在如同乘上高铁一般快捷。这项创新业务让 我们快速锁定交易,增强供应链话语权。"这家企业的财务负责人感慨道。 企业的获得感,源于一条更加畅通的跨境资金流通大动脉。 一项项改革创新政策落地实施,让广西建设面向东盟金融开放门户的含"金"量持续提升,并日渐成 为涉外金融"政策最惠区"和"服务最优区"。 在钦州,广西雅保锂业有限公司为进行项目技术改造,急需境外股东增资以保障资金需求。中国银 行钦州分行"汇小二"外汇金融服务队立即为企业量身定制一站式服务,启动线上预审机制提前完成材料 规范化审核,大幅提升现场核验环节的办事效率,1.6亿美元的境外股东增资高效落 ...
做好“五篇大文章” 擦亮“金融为民”新名片
搜狐财经· 2025-08-26 07:13
深圳市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 - 深圳市推进新一代世界一流汽车城建设 在深汕特别合作区打造以新能源汽车为主导、新型储能为辅的"一主三辅"现代产业体系 [3] - 深汕合作区储能产业园总面积19.36万平方米 比亚迪四期项目入驻后布局电池包PACK生产线 预计年产值达25亿元 带动600人就业 [3] 邮储银行深圳分行产业支持 - 自2022年与广东深汕投资控股集团合作以来 先后支持深汕海洋产业研发中心7.6亿元贷款和深汕储能产业园2.05亿元固定资产贷款 [5] - 开辟绿色通道次日放款4000万元用于项目工人工资发放 [5] - 自2007年成立以来已向粤港澳大湾区重大项目 实体经济及跨境贸易等领域输送超万亿元资金 [5] - 上半年制造业贷款累计放款110.9亿元 年净增36.13亿元 [5] - 在房地产领域落地系统内首单7亿元纾困型并购贷款 [5] 金融创新服务 - 成功落地系统内首笔企业网银发起的"多边央行数字货币桥"跨境汇款业务 [6] - 承销"2025年度第一期定向科技创新债券——25海运集装MTN003(科创债)"2亿元份额 票面利率2% [6] - 联动总行理财子公司和中邮证券进量6亿元 [6] 普惠金融服务 - 截至2025年上半年已服务4家核心企业及其40余家上下游客户金融业务 累计放款金额超22亿元 [7] - 绿色贷款余额251.5亿元 较年初增长4.8% [7] - 个人养老金账户累计拓展7.99万户 [7] 消费金融支持 - 落地系统内首笔服务消费再贷款1.5亿元 专项支持文体娱乐领域领军企业发展 [8] - 2025年上半年房贷净增排名全系统第2 [8] - 在大行中率先规范车贷高息高返问题 主动降低对客利率 主推"低息低返"作业模式 [8] - 探索"5免2"贴息产品的市场接受度 [8]
聚焦大湾区丨要素流动、规则衔接——“前海模式”助力大湾区高水平开放
新华网· 2025-08-18 14:28
要素跨境流动 - 深港数据跨境安全便捷通道首次测试成功,香港大学深圳医院数据可传输至香港"医健通"系统 [2] - 征信报告等信息已在前海实现跨境流通,超过30家内地中小企业通过跨境数据验证平台完成征信数据验证,成功在香港获得贷款总额超过1亿港元 [2] - 前海将加快深港数据跨境安全便捷通道、前海离岸数据中心等探索实践,充分发挥数据要素乘数效应 [2] 跨境金融创新 - 前海联合交易中心会同中国农业银行深圳分行、中银香港落地国内首单大宗商品数字货币桥跨境结算业务,实现跨境数字货币结算2亿元 [3] - 数字货币桥业务实现银行间点对点支付,提供7×24小时不间断账户及结算服务 [3] - "金融支持前海30条"落地率超90%,率先落地6项全国"首创"、8项全国"首批"创新成果 [3] - 前海深港国际金融城入驻金融机构已超500家,前海自由贸易(FT)账户跨境收支达1.15万亿元 [4] 跨境执业便利化 - 前海妈湾十九单元学校是首批试行"三方责任主体"管理模式的试点项目,吸引105位香港工程专业人士参与 [5] - 已有26类港澳专业人士无需参加内地职业资格考试,可直接或备案后在前海执业 [6] - 前海出台工程建设、涉税、文化旅游领域专业人士执业备案管理办法,支持港澳专业人才融入国家发展大局 [6] 制度创新成果 - 前海通过改革开放和制度创新形成"前海模式",助力粤港澳大湾区高水平对外开放和高质量发展 [1] - 15年来前海充分发挥"试验田"作用,支持香港融入国家金融改革开放新格局 [3] - 前海持续推动港澳职业资格与内地职业资格体系衔接,逐步建立全球专业人才便利服务体系 [6]
金融业高水平开放 稳步拓展
金融时报· 2025-08-04 10:39
金融业高水平开放进展 - 中国人民银行等金融管理部门今年以来出台多项开放措施推动金融体系竞争力提升[1] - 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持续建设发展 内地与香港快速支付系统互联互通上线 实现与多国跨境二维码支付互联互通[1] - 数字人民币及多边央行数字货币桥跨境支付场景不断丰富 人民币清算行布局和离岸市场发展取得积极进展[1] 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举措 -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6月18日在陆家嘴论坛宣布八项金融开放举措[1] - 在上海临港新片区开展离岸贸易金融服务综合改革试点[1] - 在上海先行先试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创新 政策以制度型开放为核心[1] 外资参与中国市场情况 - 境外机构在中国债券市场托管余额达4.3万亿元[2] - 上半年境外机构持有中国债券总量较年初增加近2000亿元[2] - 外资净增持境内股票和基金101亿美元[2] 熊猫债市场发展 - 银行间市场熊猫债发行规模1112亿元[2] - 外国政府类机构 国际开发机构和跨国企业熊猫债发行金额占比达50% 较2024年上升27个百分点[2] - 摩根士丹利和匈牙利政府成功在银行间市场发行熊猫债券[2] 人民币国际化进展 - 中国人民银行与32个国家和地区央行签署双边本币互换协议[2] - 境外央行或货币当局动用人民币未到期余额818亿元[2] - 人民币跨境支付 投融资 储备等国际货币功能逐步增强[2] 下一阶段重点任务 - 加快拓展贸易项下人民币使用[3] - 提升人民币融资货币功能 优化本外币一体化资金池和境内企业境外上市管理政策[3] - 发展人民币离岸市场 形成稳定的期限齐全的流动性供给渠道[3] - 加强对清算行的政策支持和履职管理 加快完善人民币清算行布局[3]
兴业银行厦门分行国际业务重点支行正式揭牌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7-31 17:37
兴业银行国际业务布局 - 兴业银行总行公布全国首批34家国际业务重点支行名单 厦门自贸试验区象屿支行和厦门观音山支行入选并正式揭牌 [1] 厦门分行战略定位 - 厦门分行紧扣厦门打造新发展格局节点城市目标 将国际业务作为服务实体经济的突破口 持续优化网点布局并提升服务效能 [1] - 两家重点支行均位于厦门核心商务区 依托全球化网络和数字化金融平台 长期聚焦服务百余家进出口外贸企业 [1] 象屿支行业务特色 - 支行地处厦门自贸试验区核心区 毗邻象屿保税区和厦门港 主要服务进出口贸易及航运物流企业 [2] - 落地总行省内分行首笔CIPS标准收发器业务 以及厦门市首笔多边央行数字货币桥业务 打造高效率低成本跨境人民币支付体验 [2] - 提供航运收款直通 境内外币运费极速支付 船舶保函等全周期服务 运用总行航运金融专属方案支持产业链 [2] 观音山支行业务特色 - 支行坐落于国际商务营运中心 服务跨国集团 高端制造和科技型企业 是厦门总部经济发展窗口 [3] - 运用跨境在岸全账户体系(FT/HT/EF/NRA/本外币合一账户) 通过兴业管家国际业务线上平台提供一站式跨境金融服务 [3] - 支持跨境结算 贸易融资 汇率避险 全球资金管理等服务 推动新型离岸国际贸易等新业态发展 [3] 未来发展规划 - 厦门分行将持续优化国际业务布局 发挥重点支行示范作用 以开放姿态和专业服务助力本土企业拓展全球市场 [3]
央企跨境金融业务模式不断创新
金融时报· 2025-07-22 16:30
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和金融市场的重要参与者,央企跨境金融业务备受关注。 自6月末率先迁址至雄安新区,中国中化控股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中国中化")所属持牌金融机构 ——中化集团财务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中化财务公司")外汇业务"搬家"也如期而至。 据《金融时报》记者了解,7月20日,中化财务公司外汇业务已迁移至雄安新区并顺利落地首笔业务, 成功实现了全国首次跨境资金池跨区域迁移。 "中国中化的成员企业具有分布全球化、产业布局多元化的特点。"中化财务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此 次迁移涉及外汇业务范围广、规模大、账户多,覆盖中国中化境内外成员企业140余家。" 将外汇业务根基扎进雄安,实现外汇资质无缝衔接只是第一步。上述负责人表示,中化财务公司将充分 发挥外汇业务优势,持续开展政策研究与业务创新,不断提升全球化资金运营与金融服务能力,为境内 外成员企业提供更加高效、便捷、智能的外汇金融服务。 依托政策支持,央企金融板块在跨境金融领域加速实现业务模式突破、资源聚合以及功能升级。近一段 时间,一批涉及大型央企跨境资金统筹调度、跨境投融资便利化的产融协同正在加速推进,央企财务公 司在CIPS(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场 ...
央行深圳市分行:上半年信贷结构持续优化 科技贷款余额超2万亿元
搜狐财经· 2025-07-22 11:44
信贷总量与结构 - 截至2025年6月末深圳市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14.16万亿元较年初增长近6000亿元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9.85万亿元较年初增长超3500亿元 [2] - 信贷结构持续优化科技贷款余额2.1万亿元普惠小微贷款余额近2万亿元绿色贷款余额1.3万亿元数字经济产业贷款余额1.3万亿元以上贷款增速均高于同期各项贷款增速 [2] - 深圳形成科技普惠贷款余额2个"2万亿"绿色数字经济贷款余额2个"1万亿"的信贷格局规模居全国各城市前列 [3] 融资成本与利率 - 2025年6月深圳金融机构新发放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2.85%同比下降0.52个百分点处于历史低位 [2] - 人民银行深圳市分行强化利率政策执行推动社会综合融资成本低位下行为促消费扩投资创造有利利率环境 [2] 货币政策实施效果 - 人民银行深圳市分行落实降准政策向辖内释放资金614亿元加大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 [3] - 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清单内已有超1850家科技企业89个项目获贷超410亿元 [3] - 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辖内25家银行已实现政策支持行业领域贷款全覆盖 [3] 金融创新与专项支持 - 推动深圳9家科技型企业和股权投资机构发行科技创新债券规模合计207.5亿元 [4] - 运用碳减排支持工具发放碳减排贷款187.5亿元带动碳减排395万吨 [4] - "个体通""小微通""深质贷"累计服务小微企业及个体工商户超11万户发放贷款超33亿元 [4] - 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新发放贷款金额103.78亿元精准支持住宿餐饮文旅体娱教育养老等服务领域 [4] - 数字人民币试点累计开立数币钱包近3000万个累计签约预付式经营机构3800家管理预付资金近31亿元 [4] - 多边央行数字货币桥在前海落地首笔"大宗商品交易+多边央行数字货币桥"业务 [4]
从2025陆家嘴论坛看下一步金融改革动向:投融资结构调整胜于总量刺激
国信证券· 2025-06-20 17:17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优于大市(维持) [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年陆家嘴论坛强化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核心功能,精准支持科技创新,深化金融高水平开放,涉及支付、银行、资本市场、保险等多方面议题,有望引领全球支付行业技术,助力银行服务科创企业,支持资本市场对科创企业的重点支持,为资本市场带来稳定中长期增量资金 [4] 各部分总结 支付 - 国际货币体系与跨境支付体系向多元化发展,人民币国际地位稳步提升,已成为全球第三大支付货币,我国数字人民币、多边央行数字货币桥快速发展,稳定币将在香港地区落地试水,有望引领全球支付行业技术 [4][5] 银行 - 监管层重视全国性银行通过金融资产投资公司开展股权直投、支持科创企业,随着更多银行设立金融资产投资公司,全国性商业银行有望通过投贷联动等模式更好服务科创企业,开展科技金融业务 [4][6] - 金融资产投资公司政策支持力度持续加大,目前已设立五家,兴业银行和中信银行的金融资产投资公司获批筹建,招商银行在申请中,2024年9月试点范围扩大后签约金额超3500亿元 [7][8] 资本市场 - 证监会推出“1+6”政策措施,在科创板设置科创成长层,重启未盈利企业适用科创板第五套标准上市,创新推出6项改革措施,同时在创业板正式启用第三套标准,支持优质未盈利创新企业上市 [10] - 2025年以来,创业板与科创板在首发上市企业中占主流,截至6月18日,A股今年IPO企业48家,募资358.62亿元,科创企业的IPO数量及融资占比居主要地位,高端制造等科技创新行业上市企业数量及募资额居前 [11] - 科创成长层的设立有助于券商投行业务展业,增加创投公司退出渠道,同时要重视资本市场优胜劣汰规则,保证A股上市公司整体质量 [4][12] 保险 - 长期股票投资试点有序推进,预计为资本市场带来稳定的中长期增量资金,第二批及第三批试点合计规模2220亿元,新华保险与中国人寿拟各出资112.5亿元认购鸿鹄基金三期份额,预计新增220亿元增量资金 [21][22] - 长期股票投资试点基金主要投向境内和香港市场优质上市公司,以鸿鹄基金为代表的投资范围为中证A500指数成分股中符合条件的大型上市公司A股及H股 [22] 投资建议 - 银行方面,建议关注国有大行、招商银行等 [24] - 证券方面,重点推荐中信证券 [25] - 保险方面,建议关注中国人寿及新华保险 [25]
财经深一度|金融管理部门缘何瞄准“跨境支付”持续发力?
搜狐财经· 2025-06-18 19:27
数字人民币国际化 - 中国人民银行宣布在上海设立数字人民币国际运营中心 推进数字人民币国际化运营与金融市场业务发展 [1] - 央行数字货币和稳定币实现"支付即结算" 从底层重塑传统支付体系 大幅缩短跨境支付链条 [1] - 香港通过《稳定币条例草案》 设立法币稳定币发行人的发牌制度 [1] 跨境支付体系变革 - 传统跨境支付体系存在效率低、成本高、普及性差等问题 [1] - 中国人民银行与32个国家和地区签署双边本币互换协议 基本覆盖全球六大洲主要经济体 [2] - 人民币已成为全球第二大贸易融资货币、第三大支付货币 在SDR货币篮子中权重位列全球第三 [2] 新兴支付技术应用 - 多边央行数字货币桥项目已覆盖20多个行业 处理一笔支付业务仅需6-9秒 相比代理行模式缩短2-5天 [3] - 使用货币桥完成跨境支付可节约近一半成本 [3] - 柬埔寨Bakong钱包实现与中国银联和微信支付互联互通 中柬二维码支付取得进展 [4] 支付系统互联互通 - 亚洲国家和地区通过二维码支付互联互通 大幅提高零售支付生态互操作性 [4] - 更多国家和地区延长支付系统运行时间 采用国际通用报文 推进快速支付系统互联互通 [4] - 数字货币等新兴支付基础设施将更便利、安全地促进资金跨境流动 [4]
综改再提数字人民币,深圳外贸如何借“桥”提速?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18 11:41
数字人民币试点政策与深圳布局 - 中办、国办印发文件提出加强数字人民币试点应用场景创新,探索跨境领域适用性[1] - 深圳累计开立数字人民币钱包近3000万个,2025年以来新增近100万个,全市200多万商户支持数字人民币支付[1] - 深圳2018年成立金融科技研究院开展数字货币研究,同年上线湾区贸易金融区块链平台[1] 多边央行数字货币桥项目进展 - 2022年多边央行数字货币桥完成首次真实交易测试,20家商业银行完成逾160笔跨境支付业务,深圳交易量占中国内地三分之一[2] - 该项目由国际清算银行与四家央行联合发起,旨在打造高效率、低成本的跨境支付模式[6] - 深圳银行业通过货币桥完成多笔跨境结算案例,包括供应链汇款、进出口贸易、资本项下结算等[6][7] 深圳数字人民币配套政策 - 2025年计划新增2100家数字人民币预付签约商家,预付资金监管规模超20亿元[3] - 推进数字人民币在公共事业、预付式消费、供应链金融等领域应用,开展智能合约、硬钱包等创新[3] - 深圳各城区差异化发展数字人民币,罗湖改造重点商户受理环境,福田解决预付费难题,前海落地跨境结算业务[4] 数字人民币跨境应用 - 香港"转数快"与数字人民币系统实现互通,成为世界首个快速支付系统与央行数字货币的连接[8] - 深圳数字人民币硬钱包已实现与香港"八达通"互联互通[8] - 数字人民币在跨境支付中实现分钟级到账,无需代理行中转,优化传统模式效率低、成本高的问题[7] 数字人民币应用场景拓展 - 数字人民币已应用于深圳地铁购票,支持境外银行卡和数字人民币支付[7] - 深圳将探索智慧城市、公共事业、绿色低碳等领域的创新应用[9] - 专家建议加强深港合作,在跨境消费、贸易、投融资等方面探索数字人民币适用性[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