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水陆两栖灭火飞机AG600
搜索文档
刚刚,利好来了!万亿市场沸腾!
搜狐财经· 2025-11-23 16:07
低空经济市场规模与增长预测 - 预计2025年中国低空经济市场规模将达到1.5万亿元,2030年有望突破2万亿元 [1][3] - 2024年中国民用航空产品产值突破160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3.6% [5] - 到2035年无人机物流产值有望突破万亿元,未来年均增长率将保持在20%左右 [3] 产业发展现状与企业参与 - 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产品信息系统注册企业969家,备案产品3191种,超过478万架 [3][5] - 全球首款四座电动飞机获颁中国民航局型号合格证 [3] - 大型水陆两栖灭火飞机AG600取得生产许可证,AC系列直升机不断取得新突破 [5] 政策支持与产业推动 - 工信部将积极稳妥推动民机产业和低空装备产业发展,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2][6] - 国务院办公厅引导民间资本有序参与低空经济领域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卫星通信业务准入政策 [7] - 工信部召开低空产业发展领导小组会议,强调培育头部企业和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7][8] 应用场景与区域发展 - 2024年全国新开低空物流航线超140条,即时配送行业订单量达480亿单 [3] - 低空经济在无人机物流、载人出行、低空旅游等领域培育出多个新业态 [3] - 深圳、成都、南昌等城市已形成低空产业集聚态势,新疆、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取得显著示范成效 [3] 技术融合与创新方向 - 加强新能源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等与航空产业的融合创新 [6][8] - 推动无人化、电动化、智能化低空装备发展,深化产业链协同 [6][8] - 聚焦航空应急救援、物流运输、农林植保等典型场景,加快培育可持续的商业应用模式 [6]
刚刚,利好来了!万亿市场沸腾!
券商中国· 2025-11-23 15:47
低空经济市场规模与增长 - 预计2025年中国低空经济市场规模将达到1.5万亿元,2030年有望突破2万亿元[1][3] - 2024年中国民用航空产品产值突破160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3.6%[6] - 无人机物流领域发展迅猛,2024年全国新开低空物流航线超140条,即时配送行业订单量达480亿单,预计到2035年无人机物流产值有望突破万亿元,未来年均增长率将保持在20%左右[3] 产业发展现状与突破 - 产业已从技术追赶阶段迈向局部引领的关键转变,低空装备产业实现全面突破[3] - 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产品信息系统已有969家企业完成登记注册,备案产品3191种,超过478万架,全球首款四座电动飞机获颁型号合格证[3][6] - 深圳、成都、南昌等城市已形成低空产业集聚态势,在无人机物流、载人出行、低空旅游等领域培育出多个新业态[3] 政策支持与政府表态 - 工信部将积极稳妥推动民机产业和低空装备产业发展,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提升产业技术创新能力[2][6] - 国务院办公厅发文引导民间资本有序参与低空经济领域基础设施建设,并在商业航天频率许可、发射审批过程中一视同仁对待民间投资项目[8] - 工信部召开低空产业发展领导小组第一次全体会议,研究部署推动低空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点任务,强调其是培育新质生产力和新经济增长点的重要方向[8][9] 应用场景与商业模式 - 聚焦航空应急救援、物流运输、农林植保等典型场景,推动大型货运无人机、农林植保机、无人直升机等产品示范应用,加快培育可落地、可持续的低空装备应用商业模式[7] - 推动海陆空全空间无人体系应用和标准建设,鼓励打造涵盖全空间的文旅、政务、物流、卫星服务等应用场景[8] - 无人机正重构工程运维服务新生态,赋能电网自动化巡检、铁路/公路高危巡检、能源管道智能监测、电信基站高效运维等领域[9] 未来发展方向与机构观点 - 通过"基建先行、空域优化、场景赋能、生态聚合"多轮驱动,推动低空经济从"单点示范"向"规模化落地"跨越[4] - 加强新能源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等与航空产业的融合创新,深化产业链协同,建设现代化民机产业体系[6][9] - 券商指出低空经济已迎来从宏观(国家产业规划)到中观(地方补贴)再到微观(基建招标、场景打造)的纵向落地,建议关注后续板块行情[2][9]
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4%——工业经济向稳向新向优发展
新华网· 2025-08-12 14:35
工业经济运行总体态势 - 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4% 其中一季度增长6.5% 二季度增长6.3% [1][2] - 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25.7% 保持基本稳定 [2] - 前5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达52万户 较上年底增加0.8万户 [2] 重点行业表现 - 电气机械 汽车 电子 通用设备 化工 有色金属等行业增长较快 对工业增长贡献率提升 [2] - 装备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比分别达35.5%和16.4% [2] - 电子 电气机械 通用设备等行业利润增长超过10% [2] - 航天器及运载火箭制造 智能车载设备制造等行业增加值实现两位数增长 [4] 创新与科技应用 - 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5% 对工业增长贡献率达23.3% [1] - 工业机器人产量同比增长35.6% 服务机器人增长25.5% [4] - 全国技术合同成交额同比增长14.2% [4] - 建成33家国家级制造业中心 241家中试平台纳入重点培育库 [4] - 计划2025年底前培育5个以上国家级制造业中试平台 [5] 数字化转型进展 - 规上轻工业企业数字化研发工具普及率达86.2% [7] - 5G融合应用覆盖国民经济97个大类中的86个 [7] - 建设超过1.85万个"5G+工业互联网"项目 [7] - 确定26个第二批制造业新型技术改造城市试点 [7] - 新支持35个城市实施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 [7] 绿色发展与能效提升 - 国家层面绿色工厂产值占制造业总产值比重超过20% [7] - 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持续下降 [7] - 聚焦钢铁 有色金属 石化化工 建材等重点行业推动绿色低碳发展 [8] 企业经营与产业培育 - 前5月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长5.4% [2] - 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7.5% 实施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工程 [1] - 累计培育超14万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和1.46万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2]
9.5%,创新动能加快积聚
新华网· 2025-08-12 14:25
高技术制造业增长表现 - 上半年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5% 对全部规模以上工业增长贡献率达23.3% [1] 科技创新成果与投入 - 研发经费投入占GDP比重接近2.7% 超过欧盟平均水平并接近OECD国家平均水平 [2] - 前5个月有效发明专利申请量近500万件 同比增长12.8% [2] - 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达15.3件 提前实现"十四五"规划12件目标 [2] - 全球百强科技创新集群数量达26个 占比全球第一 高新技术企业超46万家 [3] 科技成果转化与平台建设 - 上半年登记技术合同近41万件 成交额突破3万亿元 同比增长14.2% [2] - 建成33家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 241家中试平台纳入重点培育库 [2] - 支持1241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融入大企业创新链 [3] 新兴产业发展动态 - 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同比增长8.6% [4] - 前5个月工业机器人产量同比增长32% 智能车载设备制造增加值增长26.8% [4] - 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10% [4] - 前5个月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11.4% [4] 绿色产业与产品增长 - 上半年新能源汽车产量同比增长36.2% 汽车用锂离子电池增长53.3% 太阳能电池增长18.2% [4] - 传统产业占比超80% 在"两重""两新"政策支持下加速更新改造 [5] 科技金融支持体系 - 银行与企业签订科技创新贷款金额达1.7万亿元 为去年末1.9倍 [7] - 发放贷款余额6140亿元 支持1.5万家科技型中小企业首贷 [7] - 国家产融合作平台汇聚38.1万家企业及3090家金融机构 支持融资5400亿元 [7] - 中科创星基金完成26.17亿元首轮募集 70%资金投向早期硬科技项目 [6]
向稳、向新、向优!工业经济交出亮眼“期中卷”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8-01 08:18
工业经济总体表现 - 上半年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4% 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7.5% [1] - 前5个月规上工业企业数量达52万户 较上年底增加8000多家 规上制造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长5.4% [1] - 全国31个省份规上工业增加值全部实现同比增长 呈现整体稳局面 [4] 政策支持与行业贡献 - "十四五"规划重大工程项目 制造业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工程 优质企业培育等政策协同发力 [2] - 电气机械 汽车 电子 通用设备 化工 有色金属等行业增长较快 装备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比分别达35.5%和16.4% [2] - 电子 电气机械 通用设备等行业利润增长超10% [2] 装备制造业亮点 - 新能源汽车产销均实现40%以上增长 出口增速高达75.2% [3] - 造船三大核心指标全球占比均超50% [3] - 工业机器人产量同比增长35.6% 服务机器人产量同比增长25.5% [6] 区域工业表现 - 福建 安徽 河南 湖南规上工业增加值实现8%以上增长 [3] - 安徽上半年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4% 居全国第7位 [4] - 广西上半年工业规上总产值增长7.7% 制造业投资增长12.3% 比全国高4.8个百分点 [4] 科技创新与产业融合 - 全国技术合同登记近41万件 成交额超3万亿元且同比增长14.2% [6] - 33家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建成 241家中试平台纳入重点培育库 [7] - 人工智能大模型加速向电子 原材料 消费品等行业渗透 [7] 数字化转型与绿色发展 - 高端制造领域规上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占比达35.5% 较去年提升0.9个百分点 [8] - 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5% 贡献率达23.3% [8] - 国家层面绿色工厂产值占制造业总产值比例超20% 规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持续下降 [9] 企业服务与成果转化 - "全国中小企业服务月"活动服务中小企业超360万家 培训人才近40万人 [9] - 达成融资意向超510亿元 促成交易订单金额近82亿元 实现技术成果转化合同金额超86亿元 [9]
向稳向新向优 工业高质量发展确定性强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7-31 08:09
工业经济总体表现 - 上半年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4% 其中一季度增长6.5% 二季度增长6.3% [2] - 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25.7% 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7.5% [2] - 前5个月规上工业企业数量达52万户 较上年底增加8000多户 规上制造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长5.4% [2] 重点行业增长情况 - 电气机械 汽车 电子 通用设备 化工 有色金属等行业增长较快 [2] - 船舶及相关装置制造行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0.0% 电机制造增长19.2% 通用零部件制造增长14.3% 锅炉及原动设备制造增长13.6% [3] - 包装专用设备产量增长34.0% 电站用汽轮机增长31.7% 数控金属成形机床增长17.4% 数控金属切削机床增长15.4% [3] 高端装备制造业表现 - 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2% 拉动规上工业增长3.4个百分点 [9] - 铁路 船舶 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 汽车 通用设备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实现两位数增长 [10] - 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同比增长17.3% 增速高于全国固定资产投资14.5个百分点 [10] 新能源汽车与船舶工业 - 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562.1万辆和1565.3万辆 同比增长12.5%和11.4% [10] - 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696.8万辆和693.7万辆 同比增长41.4%和40.3% 累计出口106万辆 同比增长75.2% [10] - 造船完工量 新接订单量 手持订单量以载重吨计分别占全球51.7% 68.3%和64.9% [11] 高技术制造业与数字产业 - 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5% 对规上工业增长贡献率达23.3% [7] - 数字产品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9% 增速高于规上工业3.5个百分点 [7] - 新能源汽车产量增长36.2% 汽车用锂离子电池增长53.3% 太阳能电池增长18.2% [7] 政策推动与产业转型 - 工信部将实施钢铁 有色金属 石化 建材等十大重点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 [4] - 推进制造业绿色低碳转型 聚焦钢铁 有色 石化化工 建材四个重点行业 [6] - 加快实施"人工智能+"行动 推动大模型在制造业重点行业落地部署 [4] 未来产业布局 - 培育生物制造 低空产业 人形机器人 元宇宙 脑机接口等未来产业 [5] - 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备案企业达809家 产品超374万架 [10] - 大型水陆两栖灭火飞机AG600取得民航认证 电动型载人飞艇AS700D完成科研首飞 [10]
9.5% 创新动能加快积聚
经济日报· 2025-07-22 06:04
高技术制造业增长 - 上半年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5%,对全部规模以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为23.3% [1] - 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同比增长8.6%,工业机器人产量同比增长32%,智能车载设备制造增加值增长26.8% [4] 科技创新成果 - 研发经费投入占GDP比重接近2.7%,超过欧盟平均水平,接近OECD国家平均水平 [2] - 前5个月有效发明专利申请量接近500万件,增长12.8%,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达15.3件 [2] - 上半年全国登记技术合同近41万件,成交额突破3万亿元,同比增长14.2% [2] 产业创新平台 - 已建成33家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241家中试平台纳入重点培育库 [2] - 全球百强科技创新集群数量达26个,占比全球第一,高新技术企业超过46万家 [3] 数字经济与绿色产业 - 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10%左右,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增长11.4% [4] - 新能源汽车、汽车用锂离子电池、太阳能电池产量同比分别增长36.2%、53.3%、18.2% [4] 科技金融支持 - 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贷款金额达1.7万亿元,是去年末的1.9倍,发放贷款余额6140亿元 [7] - 支持1.5万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实现首贷,为3983个重点领域设备更新项目提供资金支持 [7] - 国家产融合作平台汇聚38.1万家优质企业、3090家金融机构、800余项金融产品 [7]
工业经济运行“向稳、向新、向优”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7-21 05:30
工业经济运行态势 - 上半年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4% 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25.7% [3] - 前5个月规上工业企业数量达52万户 较上年底增8000多户 规上制造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长5.4% [3] - 31个省份规上工业增加值均保持增长 工业大省"挑大梁"作用突出 [3] 重点行业表现 - 电气机械 汽车 电子 通用设备 化工 有色金属等行业增长较快 对规上工业增长贡献率提升 [3] - 装备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比分别达35.5%和16.4% 电子 电气机械 通用设备等行业利润增长超10% [3] 数字技术发展 - 上半年数字产业业务收入同比增长9.3% 增速较上年同期提高3.4个百分点 [4] - 5G融合应用覆盖国民经济86个大类 建成超1.85万个"5G+工业互联网"项目 [4] - 截至6月底5G基站总数达455万个 千兆宽带用户达2.26亿户 [4] 科技创新与产业融合 - 上半年全国登记技术合同近41万件 成交额超3万亿元 同比增长14.2% [5] - 已建成33家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 241家中试平台纳入重点培育库 [5] - 计划年底培育5个以上国家级制造业中试平台 [5] 人工智能与高端装备 - AI终端产品超百款 包括AI手机 电脑 眼镜等 [6] - 大型水陆两栖灭火飞机AG600获民航局认证 电动型载人飞艇AS700D完成首飞 [6] - 国产大型邮轮"爱达·魔都号"接待游客超47万人 第二艘邮轮建造进度达78% [6] 产业数字化转型 - 规上轻工业企业数字化研发工具普及率达86.2% 经营管理数字化普及率82.3% [6] - 国家层面绿色工厂产值占制造业总产值超20% 规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持续下降 [6] 未来工作重点 - 实施十大重点行业稳增长方案 推动调结构 优供给 淘汰落后产能 [7] - 加快"人工智能+"行动 推动大模型在制造业重点行业落地 [7] - 发展生物制造 低空产业 推动人形机器人 元宇宙 脑机接口等未来产业 [7]
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4% 工业经济向稳向新向优发展(权威发布)
人民日报· 2025-07-19 05:31
工业经济运行情况 - 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4%,一季度和二季度同比分别增长6.5%和6.3% [1][2] - 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25.7%,基本保持稳定 [2] - 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5%,对全部规模以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为23.3% [1] - 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7.5%,实施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升级工程 [1] 重点行业表现 - 电气机械、汽车、电子、通用设备、化工、有色金属等行业增长较快,对规模以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提升 [2] - 装备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分别达35.5%和16.4% [2] - 电子、电气机械、通用设备等行业利润增长超过10% [2] - 前5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达52万户,较上年底增加0.8万户,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长5.4% [2] - 累计培育超14万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46万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2] 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 - 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产量同比分别增长35.6%、25.5% [4] - 全国技术合同成交额同比增长14.2%,航天器及运载火箭制造、智能车载设备制造等行业增加值两位数增长 [4] - 人工智能大模型加快向电子、原材料、消费品等行业渗透,首型纯电无人矿卡投入运营 [4] - 建成33家国家级制造业中心,重点培育241家中试平台 [4] - 计划2025年底前培育5个以上国家级制造业中试平台 [5] 数字化转型与绿色低碳发展 - 规上轻工业企业数字化研发工具普及率达86.2% [7] - 5G融合应用融入国民经济97个大类中的86个,建设超过1.85万个"5G+工业互联网"项目 [7] - 国家层面绿色工厂产值占制造业总产值比重超过20%,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持续下降 [7] - 聚焦钢铁、有色金属、石化化工、建材4个重点行业,推动传统产业"扩绿增效" [8]
工信部答每经问:聚焦装备制造、新兴和未来产业等6个领域,加快打造制造业中试服务网络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18 22:47
制造业创新中心与中试平台建设 - 截至6月底建成33家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241家中试平台纳入重点培育库[1] - 中试平台聚焦原材料、装备制造、消费品、信息技术、新兴和未来产业、共性技术等6大关键领域[1] - 已出台《制造业中试创新发展实施意见》等政策文件,成立制造业中试标委会并编制标准体系建设指南[4] - 2400余家中试平台纳入储备库,力争年底培育5个以上国家级中试平台[4] 中试平台发展计划 - 强化区域特色布局,针对创新成果策源地和产业集聚区提升支撑作用[5] - 引导平台提升行业服务能力,发布资源清单加快开放共享[5] - 多渠道支持平台建设,加速科技成果工程化及产业化应用[5] 装备制造业发展态势 - 上半年装备制造业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35.5%[7] - 航空装备领域:AG600飞机获民航认证,AS700D飞艇完成首飞,民用无人机备案产品超374万架[7] - 汽车产业:上半年产销同比分别增长12.5%和11.4%,新能源汽车产销增速超40%,出口增长75.2%[7] - 船舶工业:大型邮轮建造进度达78%,甲醇燃料集装箱船交付,三大造船指标全球占比均超50%[8] 装备制造业下一步行动 - 近期将印发机械、汽车、电力装备等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8] - 实施智能化绿色化转型,推动汽车等行业数字化方案落地[8] - 培育智能工厂与智慧服务场景,提升数智化与绿色化水平[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