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女神异闻录:夜幕魅影
icon
搜索文档
4只游戏股年内翻番,史玉柱也喝上汤了
36氪· 2025-09-03 19:06
网络游戏概念板块股价表现 - 9月3日A股网络游戏概念板块多只个股逆势上涨 其中巨人网络涨超9% 神州泰岳和吉比特涨超4% 迅游科技和ST华通涨超3% 三七互娱和恺英网络跟涨 [1] - 万得网络游戏概念指数年内累计涨幅达37.96% ST华通 巨人网络 吉比特和冰川网络4家公司股价实现翻倍 拓维信息和ST凯文涨幅超80% [3] - 截至9月3日收盘 板块内20家公司股价年内涨幅超20% 其中4家涨幅超100% 世纪华通以222.57%涨幅领跑 巨人网络 吉比特和冰川网络分别上涨186.96% 118.17%和101.27% [10] 2025年上半年业绩表现 - 35家网络游戏概念上市公司中 20家实现归母净利润增长 3家扭亏 4家减亏 拓维信息和盛天网络净利润同比增幅超10倍 [2] - ST华通以172.07亿元营收位居第一 同比增长85.5% 三七互娱以84.86亿元营收位列第二 昆仑万维以37.33亿元营收排名第三 [4] - 归母净利润前三名为ST华通(26.56亿元) 三七互娱(14.00亿元)和恺英网络(9.5亿元) 9家公司净利润同比增长超100% [6] - 拓维信息 盛天网络和游族网络净利润增幅居前三位 分别增长2262.83% 1186.02%和989.31% [7] - 完美世界 冰川网络和星辉娱乐实现大幅扭亏 上半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03亿元 3.36亿元和1.55亿元 [7] 重点公司业务动态 - ST华通凭借《Whiteout Survival》《Kingshot》《无尽冬日》等产品 在2025年H1中国手游发行商收入TOP80榜单中跃升至第二 仅次于腾讯 [4] - 三七互娱贯彻多元化战略 全球发行移动游戏最高月流水约22亿元 《时光大爆炸》和《英雄没有闪》等新品表现亮眼 [5] - 昆仑万维聚焦AI业务 海外收入34.41亿元同比增长56.02% 占总收入比重达92.17% [6] - 恺英网络推出《龙之谷世界》《数码宝贝:源码》等产品 海外营收同比增长59.57%至2.02亿元 [6] - 完美世界《诛仙世界》端游带来业绩增量 《女神异闻录:夜幕魅影》和《诛仙2》在海外及国内市场表现优异 [8] - 冰川网络销售费用同比下降56.42%至6.1亿元 通过降本增效实现业绩增长 [8] - 星辉娱乐玩具业务稳定增长 游戏业务新产品上线 已剥离足球俱乐部业务聚焦玩具+游戏 [9] - 巨人网络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8.27%至7.77亿元 《超自然行动组》表现卓越 [11] - 吉比特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24.5%至6.45亿元 《问道》系列产品持续贡献流水 《问剑长生》和《杖剑传说》丰富产品矩阵 [11] 行业趋势与驱动因素 - 游戏板块属于AI+板块 AI在游戏中应用广泛 随AI板块上涨而上涨 [11] - 经济转型背景下 以人形机器人 算力算法 AI应用为代表的科技创新方向表现突出 [12]
完美世界(002624):业绩符合预期,诛仙2、P5X发力
华泰证券· 2025-08-27 19:54
投资评级 - 维持"增持"评级 目标价18.34元人民币 [1][5] 核心观点 - 公司2025年H1业绩符合预期 营收36.91亿元(yoy+33.74%) 归母净利5.03亿元(yoy+384.52%) 主要受益于《诛仙世界》新品贡献、人员优化降本增效及电竞业务增量 [1] - 游戏业务扭亏为盈 实现归母净利润5.04亿元 影视业务营收7.67亿元(yoy+756.35%) 短剧业务表现突出 [2] - 新产品《诛仙2》上线首日登顶iOS免费榜 《女神异闻录:夜幕魅影》获市场认可 《异环》测试声量达18.6亿 [3] - 与微软、英伟达、华为等科技厂商深度合作 推进技术与业务融合 [3] - AI工具全面融入研发管线 通过AIGC提升研发效率 自研大模型智能体平台 [4] 财务表现 - 25H1毛利率56.68%(yoy -8.19pct) 因影视业务占比提升 [4] - 销售费用率8.9%(yoy -9.4pct) 管理费用率9.1%(yoy -7.8pct) 体现降本增效成果 [4] - 研发投入9.42亿元(yoy -0.95pct) 人员优化但计提部分奖金 [4] - 维持25-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7.39/14.23/15.33亿元 对应EPS 0.38/0.73/0.79元 [5][11] 业务亮点 - 游戏业务营收29.06亿元(yoy+9.67%) 影视业务营收7.67亿元(yoy+756.35%) [2] - 短剧《夫妻的春节》播放量突破5亿 《弄潮》在红果、抖音双平台热度较高 [2] - 完成全平台研发体系建设 《诛仙2》与《异环》实现技术突破 提升性能画质和用户体验 [3] - 预计26年营收99.02亿元(yoy+56.28%) 27年营收106.98亿元(yoy+8.04%) [11] 估值比较 - 可比公司26年Wind一致预期PE均值22X 给予公司26年25X PE估值 [5][15] - 当前市值317.57亿元 收盘价16.37元(截至8月26日) [8] - 52周价格区间7.22-16.37元 BVPS 3.56元 [8]
在沪研发游戏视同国产,外企能更容易拿到版号吗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08 12:53
上海市促进软件和信息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 - 上海市发布《若干措施》,从激发经营主体活力、支持人工智能赋能、完善新动能培育政策、推动企业降本减负四个方面扶持软件和信息服务业 [1] - 提出试点政策:外资游戏企业在沪研发的游戏产品可视同国产游戏,旨在吸引外资厂商设立研发团队 [1] - 2024年国家新闻出版署下发1416个游戏版号,其中国产游戏1306款,进口游戏仅110款,国产版号获取机会显著更高 [1][6] 上海游戏产业现状与挑战 - 上海拥有育碧、EA、暴雪等外资游戏企业中国总部,但主要职能集中在发行、授权等环节,研发环节薄弱 [3] - 本地老牌企业(世纪华通、巨人网络)规模不及腾讯、网易,二次元厂商(米哈游、叠纸)多专注自有IP开发,缺乏对外合作案例 [4] - 外资厂商此前多选择与国内头部厂商(如网易、腾讯)合作研发手游(如《暗黑破坏神:不朽》《使命召唤手游》),上海需提供更具吸引力的路径 [3][4] 外资游戏厂商在华需求与机遇 - 外资厂商渴望进入中国市场但面临版号限制,单机游戏领域因《黑神话:悟空》带动市场成熟,但缺乏版号限制品牌建设 [4] - 手游领域合作模式需向中国厂商分成且协同效率低,在沪设立研发团队可降低成本并利用本土人才优势 [5] - 当前海外企业裁员潮下,中国研发成本优势凸显,上海凭借外企总部集聚和试点政策有望获得最大产业红利 [5] 政策实施潜在问题 - 游戏上线需同时满足版号、ICP许可证、APP备案等要求,外企需取得相关资质 [2][7] - 知识产权管理可能冲突:海外公司集中管理知识产权,但国产版号要求国内著作权主体报审 [7] - 游戏若在海外已上线,即使国内研发仍需申请进口版号,影响政策实际效果 [6] 行业反馈与期待 - 业内人士认为政策需配合其他措施(如人才、知识产权管理)才能真正降低外企研发门槛 [2] - 外资厂商关注试点政策是否涵盖上海其他产业扶持措施,对试点方式和成果保持期待 [7]
半年超800个版号释放积极信号 游戏上市公司加速战略布局
证券日报网· 2025-07-02 20:05
版号发放与行业趋势 - 2025年上半年累计发放国产网络游戏版号757个、进口版号55个,总量超800个,呈现持续上升趋势 [1] - 6月份158款新游戏获得版号,新游戏获批与上线节奏显著加快 [1] - 版号发放量持续增长推动游戏行业常态化发展,企业规划更清晰,行业从规模扩张迈向品质升级 [1] - 严格审核促使企业聚焦精品研发,通过玩法创新、文化挖掘与技术升级提升竞争力 [1] 政策支持与地方举措 - 浙江省商务厅等17部门印发《关于支持游戏出海的若干措施》,提出建设以杭州为牵引的产业布局,培育国家文化出口基地和省级数字贸易示范区 [2] - 中共北京市委宣传部等印发《关于促进北京市游戏电竞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支持办法(暂行)》,通过11项具体举措支持游戏产业发展 [2] 企业动态与产品布局 - 北京华如科技子公司自研坦克载具竞技游戏《装甲红锋》获批版号 [2] - 宝通科技子公司推出希腊神话背景MMORPG《Athena:BloodTwins》,上线首日登顶欧美多个国家免费榜榜首 [2] - 星辉互动娱乐《冒险岛R:进化》上线日本首日登顶iOS、GooglePlay双平台免费榜,未来将推进《盗墓笔记》《仙境传说:破晓》等游戏海外发行 [3] - 恺英网络近三年海外收入持续增长,通过IP策略积累大量授权,涵盖"倚天屠龙记""仙剑奇侠传"等知名IP [3] - 完美世界《女神异闻录:夜幕魅影》将参加美国洛杉矶AnimeExpo,积极推进发行运营工作 [5] - 三七互娱《英雄没有闪》上线后进入iOS畅销榜前五,4月登顶微信小游戏畅销榜,储备超20款精品游戏 [5][6] - 巨人网络《太空杀》上线AI原生玩法"残局对决",联合阿里通义千问、腾讯混元、字节豆包三大国产大模型 [6] 海外市场与国际化战略 - 头部企业海外布局三大特征:依托成熟IP降低文化差异、本地化运营增强用户参与度、借助大数据与AI技术实现精准投放 [4] - 中国游戏行业从"内容输出"向"文化传播"阶段迈进 [4] 技术与行业融合 - AI技术广泛渗透游戏开发各环节,头部企业自研AI引擎提升NPC对话生成效率,缩短30%以上开发周期 [6] - 5G+边缘计算技术将云游戏端到端时延压缩至15ms以下,用户规模破亿级 [6] - VR/AR硬件出货量激增,带动沉浸式游戏收入突破百亿级 [6] - 预测2025年中国游戏市场规模突破5000亿元,2030年达6700亿元,复合年均增长率超8% [6] 行业展望 - 暑期档新游戏上线将提升市场活跃度,版号常态化推动优质游戏快速入市 [6] - AI与游戏产业融合是核心驱动力,将革新游戏开发与玩法 [6] - 未来国内游戏市场稳健增长,移动游戏仍居主导,PC、主机游戏有望凭借精品提升份额 [7] - 中国游戏全球渗透率持续攀升,优化行业收入结构 [7]
中国游戏:从本土爆款到全球品牌
中国经营报· 2025-05-24 05:10
行业规模与增长 - 2025年4月33家中国厂商入围全球手游发行商收入TOP100,合计吸金20亿美元,占TOP100总收入的38.4% [3] - 2024年中国自主研发游戏海外收入达185.57亿美元,同比增长13.39%,保持超10%增速 [3] - 2013年国产游戏出海收入18.2亿美元,2014-2021年持续两位数增长 [4] - Sensor Tower 2024年全球移动发行商收入TOP50中约1/4来自中国 [3] 发展历程与驱动因素 - 智能手机普及推动国产手游爆发,从《列王的纷争》到《原神》多款产品横扫海外市场 [4] - 2018-2022年国内游戏版号两轮"静默期"倒逼公司加速出海 [5] - 腾讯2021Q3起单独披露国际游戏收入,三七互娱等公司将出海列为第二增长曲线 [5] - 移动游戏领域实现弯道超车,海外厂商专注PC/主机时中国抓住手机游戏机遇 [8][9] 产品开发策略 - 立项思维转变:从先做国内版再本地化,转向设计初期就以全球发行为目标 [5] - 《黑神话:悟空》全球同步发行支持14种语言,米哈游多款产品同步发布4语版本 [5] - 题材本地化:欧美偏好冰雪末日/魔幻题材,亚洲市场倾向历史/二次元题材 [6] - 玩法融合创新:"X+SLG"模式将重度策略游戏休闲化,如"三消+SLG""塔防+SLG" [12][13] 技术优势与工业化 - 采用虚幻引擎5的手游基本来自中国,MMO和竞技游戏开发技术领先 [9] - 腾讯/网易/完美世界为海外大厂开发IP手游如《宝可梦大集结》《暗黑破坏神:不朽》 [9] - 育碧拆分《刺客信条》等IP与腾讯成立子公司开发多平台游戏 [10] - 工业化生产:通过数据测试筛选题材,世纪华通储备100个Demo仅少数能上市 [11][12] 运营与商业化 - 2024年全球手游营销TOP20中中国厂商占比超60%,SLG/RPG买量优势明显 [18] - TikTok等中国社交媒体全球化助力游戏海外推广 [19] - 商业化体系成熟:设计多样化付费点如活动礼包,海外厂商付费设计较生硬 [19] - 长期运营能力:如《Whiteout Survival》规划10年生命周期,按季节更新内容 [20] 市场格局与品类分布 - 2025年4月中国手游出海收入TOP30中至少10款为SLG游戏 [13] - SLG主要市场为欧美/日韩,卡牌游戏在亚洲市场表现突出 [15] - 2024年移动游戏出海前五大市场:美国、日本、韩国、德国、英国 [15] - 拉美/中东/欧洲等新兴市场仍有开发潜力 [16] 人才与产业链 - 中国手游团队规模普遍超百人,跨平台适配经验丰富(应对不同手机品牌/应用商店) [16] - 游戏引擎厂商重点支持中国市场,AI技术广泛应用于游戏生产/营销 [16] - 策略游戏吸引18-45岁高付费男性玩家,通过GVG赛事形成氪金主力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