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马i4

搜索文档
宝马突发!集中召回!
中国基金报· 2025-08-09 19:20
召回事件概述 - 宝马及华晨宝马合计召回超23万辆进口及国产汽车,涉及i3、iX1、i5、i4、i7、iX等多款车型 [2][4][5] - 召回原因包括起动器发电机连接松动可能导致行驶中熄火或发动机舱起火,以及高压系统误关闭可能造成动力丢失 [4][7][9] 具体召回情况 进口车型 - 召回1辆生产日期为2024年11月26日的进口5系汽车 [7] - 召回4609辆进口i4(2020年12月2日-2023年12月12日生产) [8] - 召回91辆进口i5(2023年8月2日-2023年12月13日生产) [8] - 召回3244辆进口i7(2021年9月13日-2024年1月11日生产) [8] - 召回7730辆进口iX(2020年8月20日-2023年12月18日生产) [8] 国产车型 - 召回379辆国产X5(2024年7月20日-2024年12月19日生产) [7] - 召回1012辆国产5系(2024年7月18日-2025年1月6日生产) [7] - 召回95753辆国产i3(2021年3月12日-2025年1月4日生产) [9] - 召回5657辆国产i5(2023年8月3日-2024年12月18日生产) [9] - 召回6022辆国产iX1(2022年4月15日-2025年5月17日生产) [9] - 召回106000辆国产iX3(2020年5月26日-2024年12月5日生产) [9] 解决方案 - 针对起动器发电机问题,将免费检查并更换相关部件 [7] - 针对高压系统问题,将通过软件升级解决 [10] 公司近期动态 - 2025年上半年宝马集团全球销量1207388辆,同比微降0.5% [13] - 中国市场销量31.79万辆,同比下滑15.5%,远低于欧洲8.2%和北美3.4%的增长 [13] - 任命宝思齐为华晨宝马新任CEO,将于2025年8月1日上任 [14] - 与阿里巴巴合作开发AI引擎,与Momenta合作开发智能驾驶辅助系统 [14] 历史召回记录 - 2024年5月召回80辆进口5系、16813辆国产5系、9953辆X5 [12] - 2024年4月召回3736辆进口X3 M40i和X4 M40i [12] - 2024年6月在美国召回逾7万辆电动车 [13]
突发!超23万辆宝马因安全隐患被召回,i系列成“重灾区”
国际金融报· 2025-08-09 16:13
召回事件概述 - 宝马中国及华晨宝马合计召回超23万辆进口及国产汽车,涉及国产i3、iX1、i5及进口i4、i7、iX等车型 [1] - 召回原因包括起动器发电机连接松动、高压系统误关闭等安全隐患 [1] 召回分类详情 召回编号S2025M0120V - 召回1辆生产日期为2024年11月26日的进口5系汽车 [2] 召回编号S2025M0121V - 召回379辆生产日期为2024年7月20日至2024年12月19日的国产X5汽车 [2] - 召回1012辆生产日期为2024年7月18日至2025年1月6日的国产5系汽车 [2] - 召回原因为起动器发电机电源连接器未按规格生产,可能导致车辆行驶中熄火或发动机舱烧蚀起火 [2] 召回编号S2025M0122V - 召回4609辆生产日期为2020年12月2日至2023年12月12日的进口i4汽车 [3] - 召回91辆生产日期为2023年8月2日至2023年12月13日的进口i5汽车 [3] - 召回3244辆生产日期为2021年9月13日至2024年1月11日的进口i7汽车 [3] - 召回7730辆生产日期为2020年8月20日至2023年12月18日的进口iX汽车 [3] 召回编号S2025M0123V - 召回95753辆生产日期为2021年3月12日至2025年1月4日的国产i3汽车 [3] - 召回5657辆生产日期为2023年8月3日至2024年12月18日的国产i5汽车 [3] - 召回6022辆生产日期为2022年4月15日至2025年5月17日的国产iX1汽车 [3] - 召回106000辆生产日期为2020年5月26日至2024年12月5日的国产iX3汽车 [3] 召回影响及市场表现 - 国产i3召回数量达95753辆,占总召回量近四成 [4] - 2024年宝马集团在华交付71.45万辆宝马及MINI品牌汽车,同比下滑13.4% [4] - 2024年上半年宝马亚洲累计销量43.83万辆,同比下滑11.1%,其中中国市场销量31.79万辆,同比下滑15.5% [4] 公司战略调整 - 宝马与华为合作推进鸿蒙生态整合,联合阿里加强AI语音交互研发 [5] - 引入DeepSeek的AI技术,携手宁德时代、亿纬锂能加速大圆柱电芯量产 [5] - 与中国科技企业Momenta合作开发新一代智能驾驶辅助解决方案 [5]
突发!超23万辆宝马因安全隐患被召回 i系列成“重灾区”
国际金融报· 2025-08-09 16:11
召回事件概述 - 宝马及华晨宝马合计召回超23万辆进口及国产汽车,涉及国产i3、iX1、i5及进口i4、i7、iX等多个车型 [1] - 召回分为四个编号,其中编号S2025M0120V涉及1辆进口5系汽车,编号S2025M0121V涉及379辆国产X5和1012辆国产5系汽车 [1] - 召回原因为起动器发电机连接松动、高压系统误关闭等安全隐患 [1][3] 召回车型及数量 - 编号S2025M0122V涉及4609辆进口i4、91辆进口i5、3244辆进口i7、7730辆进口iX [2] - 编号S2025M0123V涉及95753辆国产i3、5657辆国产i5、6022辆国产iX1、106000辆国产iX3 [2] - 国产i3召回数量占总召回量近四成,成为受影响最集中的车型 [3] 召回原因及解决方案 - 起动器发电机电源连接器可能未按规格生产,导致连接松动,极端情况下可能引发车辆熄火或发动机舱起火 [1] - 高压系统因绝缘故障监测机制问题可能出现误关闭,导致电气驱动单元失去动力,增加碰撞风险 [3] - 公司将为召回车辆免费进行软件升级以消除安全隐患 [3] 宝马市场表现 - 2024年宝马集团在华交付71 45万辆宝马及MINI品牌汽车,同比下滑13 4%,在"BBA"豪华品牌中跌幅居首 [3] - 2024年上半年宝马亚洲累计销量43 83万辆,同比下滑11 1%,其中中国市场销量31 79万辆,同比下滑15 5% [3] 宝马战略调整 - 公司3月与华为合作推进鸿蒙生态整合,联合阿里加强AI语音交互研发 [4] - 4月引入DeepSeek的AI技术,携手宁德时代、亿纬锂能加速大圆柱电芯量产 [4] - 7月宣布与中国科技企业Momenta合作开发面向中国市场的智能驾驶辅助解决方案 [4]
最新通知!法拉利、丰田等多品牌汽车被召回
第一财经· 2025-08-09 14:06
法拉利汽车召回 - 法拉利汽车国际贸易(上海)有限公司召回2023年10月27日至2025年2月19日期间生产的进口Purosangue汽车共计381辆 [2] - 召回原因为保险丝盒电源正极和乘客侧脚踏板支架之间可能接触导致短路引发制动警告灯点亮和制动性能下降 [2] - 解决方案为免费安装隔板以消除安全隐患 [2] 广汽丰田汽车召回 - 广汽丰田召回2024年3月7日至2024年11月8日期间生产的第九代凯美瑞69169辆2023年3月16日至2024年12月6日期间生产的雷凌57402辆2023年3月15日至2025年3月3日期间生产的凌尚6574辆2023年6月21日至2024年11月27日期间生产的锋兰达887辆 [3] - 召回原因为组合仪表控制程序设定不当可能导致启动初期黑屏无法显示车速和警告灯 [3] - 解决方案为免费升级组合仪表控制程序 [4] - 另召回2025年4月24日至2025年5月23日期间生产的第九代凯美瑞6154辆原因为前悬架螺旋弹簧热处理不当可能导致断裂 [4] - 解决方案为免费检查并更换不良批次螺旋弹簧 [4] 一汽丰田及丰田中国召回 - 一汽丰田汽车(成都)有限公司召回2024年6月24日至2025年2月10日期间生产的亚洲龙54143辆 [4] - 丰田汽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召回2023年6月20日至2025年2月14日期间生产的世极79辆2023年6月29日至2025年4月18日期间生产的雷克萨斯LM500hLM350hLS500h6866辆2022年5月31日至2025年5月21日期间生产的进口丰田埃尔法皇冠威尔法皇冠SportCross35054辆 [5] - 一汽丰田汽车有限公司召回2023年5月12日至2025年3月4日期间生产的卡罗拉亚洲狮卡罗拉锐放302辆 [6] - 召回原因为组合仪表控制程序设定不当可能导致启动初期黑屏 [6] - 解决方案为非PHEV车型免费升级程序PHEV车型检查后升级或更换组合仪表 [6] 宝马汽车召回 - 宝马(中国)汽车贸易有限公司召回2024年11月26日生产的进口5系1辆 [8] - 华晨宝马汽车有限公司召回2024年7月20日至2024年12月19日生产的国产X5379辆2024年7月18日至2025年1月6日生产的国产5系1012辆 [8] - 召回原因为起动器发电机电源连接器可能未按规格生产导致连接松动电阻异常增大可能引发熄火或起火 [8] - 解决方案为免费检查并更换起动器发电机及相关电缆 [9] - 另召回2020年12月2日至2023年12月12日生产的进口i44609辆2023年8月2日至2023年12月13日生产的进口i591辆2021年9月13日至2024年1月11日生产的进口i73244辆2020年8月20日至2023年12月18日生产的进口iX7730辆 [9] - 华晨宝马召回2021年3月12日至2025年1月4日生产的国产i395753辆2023年8月3日至2024年12月18日生产的国产i55657辆2022年4月15日至2025年5月17日生产的国产iX16022辆2020年5月26日至2024年12月5日生产的国产iX3106000辆 [10] - 召回原因为绝缘故障监测机制问题可能导致高压系统误关闭失去动力 [10] - 解决方案为免费进行软件升级 [10] 斯泰兰蒂斯汽车召回 - 斯泰兰蒂斯(上海)汽车有限公司召回2023年2月15日至2023年9月21日期间生产的进口全新大切诺基4xe3339辆 [11] - 召回原因为空调鼓风机电机连接器针脚可能损坏导致除霜和除雾系统无法工作 [11] - 解决方案为免费检查并更换损坏的空调鼓风机电机总成 [11]
市监总局通告:381辆法拉利进口车将被召回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8-09 11:01
法拉利汽车召回 - 召回部分进口Purosangue汽车共计381辆 生产日期为2023年10月27日至2025年2月19日 [1] - 召回原因为保险丝盒电源正极和乘客侧脚踏板支架之间可能接触导致短路 影响制动性能 [1] - 解决方案为免费安装隔板以消除安全隐患 [1] 广汽丰田汽车召回 - 召回全新第九代凯美瑞69169辆 雷凌57402辆 凌尚6574辆 锋兰达887辆 [2] - 召回原因为组合仪表控制程序设定不当可能导致黑屏 影响信息显示 [3] - 另一批次召回全新第九代凯美瑞6154辆 原因为前悬架螺旋弹簧热处理不当可能导致断裂 [3] - 解决方案包括免费升级程序或更换螺旋弹簧 [3][4] 丰田系其他公司召回 - 一汽丰田召回亚洲龙54143辆 [4] - 丰田中国召回世极79辆 雷克萨斯LM/LS系列6866辆 进口埃尔法等35054辆 [5] - 一汽丰田召回卡罗拉/亚洲狮/卡罗拉锐放302辆 [6] - 召回原因为组合仪表控制程序问题 解决方案包括程序升级或仪表更换 [6] 宝马汽车召回 - 召回进口5系1辆 国产X5/5系共1391辆 [8][9][10] - 召回原因为起动器发电机连接器问题可能导致熄火或起火 [10] - 扩大召回进口i4/i5/i7/iX共17674辆 国产i3/i5/iX1/iX3共177432辆 [11] - 召回原因为高压系统绝缘监测机制问题可能导致动力中断 [11] - 解决方案包括软件升级和零部件检查更换 [10][12] 斯泰兰蒂斯汽车召回 - 召回进口大切诺基4xe共3339辆 生产日期为2023年2月15日至9月21日 [13] - 召回原因为空调鼓风机连接器针脚损坏可能导致除霜系统失效 [13] - 解决方案为检查并更换损坏的鼓风机电机总成 [13]
从欧洲车企2025Q1财报看电动化趋势:欧洲电车趋势已起
开源证券· 2025-05-21 17:1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看好(维持)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Q1欧洲电车呈现强劲产业化趋势,多家车企BEV销量大幅增长,中国车企加大PHEV出口 [4][5] - 2025 - 2026年欧洲车企新品持续推出,有望巩固并延续电动化趋势 [6] - 碳排放考核现阶段有压力,新车型推出后2027年有望超额完成目标,各车企新车型有望带动欧洲电车市场放量 [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销量 - 2025Q1雷诺、大众、宝马等车企欧洲BEV销量大幅增长,Stellantis和奔驰受产品换代影响Q1未强劲增长,后续新车型或推动复苏,特斯拉在欧份额下滑 [4][14] - 雷诺2025Q1 BEV销量同比+88%,雷诺5是欧洲B级电车销量第一,集团BEV渗透率提升,订单显示电动化趋势质变 [15][16] - 大众2025Q1欧洲BEV交付量同比+113%,西欧BEV渗透率从9%提至19%,BEV订单增长64% [19][21] - 宝马2025Q1欧洲BEV销量同比+64%,全球BEV销量11万辆,BEV渗透率18.7% [23] - 中国车企加大PHEV出口以规避加征关税影响,2025Q1比亚迪出口量同比+124%,名爵同比 - 47%,小鹏同比+143% [5][32] 新车节奏 - 欧洲各车企有明确电车产品发布规划,新品推出有望巩固延续电动化趋势 [37] - Stellantis 2.5万欧元价格带新车Q2或推动销量复苏,C级车部分车型2025下半年入市 [40] - 雷诺4将于Q2末推出,有望延续雷诺5热销趋势,新款雷诺Twingo预计2026年投放 [41][42] - 大众9月将展出入门级BEV,2026年推出ID.2,2027年推出ID.EVERY.1 [45] - 宝马2025年底前生产iX3,2026 - 2027年推出6款NEUE KLASSE车型 [46] - 奔驰2025年发布CLA,2026年开启大规模电车发布,目标2027年新能源渗透率超30% [49] 碳排放考核 - 欧盟考核2025 - 2027年三年平均值,多数车企现阶段达目标有压力,新车型推出后2027年有望超额完成 [53] - Stellantis认为放宽考核可避免2025Q4恐慌性降价,可利用碳积分满足目标 [54] - 雷诺不参与碳排放池计划,计划提升EV和HEV渗透率,减少内燃机汽车销量,强调电车降本 [55] - 大众预计2025年计提15亿欧元潜在罚款,2026年压力减小,2027年超额完成目标 [57] - 宝马2024年已超额完成目标,2025年有信心继续达成 [58] 投资建议 - 推荐锂电池企业宁德时代、亿纬锂能、欣旺达等;锂电材料企业湖南裕能、中伟股份等;电源/电驱系统企业威迈斯、富特科技;受益标的涉及锂电结构件、汽车安全件等多领域企业 [7][59]
实体按键回归,触控时代是否就此终结
汽车商业评论· 2025-04-14 22:20
汽车内饰设计趋势:实体按键回归 - 现代汽车将在2026年下一代产品中保留实体按钮,缩小触摸屏尺寸并优化操作系统[6] - 现代汽车承认曾被大屏幕的"惊艳"效果吸引,但消费者反馈不佳[6] - 汽车行业正从全触控设计回归到实体控制装置[8] 触控屏发展历程与问题 - 首个车载触摸屏出现在1986年别克Riviera,仅3×4英寸[10] - 特斯拉2012年推出17英寸中控屏引发行业变革[12] - 触控屏理论上能节省空间和成本(全触控方案比实体按键节省87%成本)[15] - 但实际使用中操作复杂化,如大众ID系列后视镜调节需22秒完成[16] - 沃尔沃和特斯拉将常用功能隐藏在多层菜单中引发用户不满[18] 实体按键的优势 - 实体按键支持盲操,操作速度比触控快3倍[22] - 在120km/h时速下,实体按键可缩短26.7米制动距离[22] - 70%用户在突发状况下无法准确通过触控关闭稳定系统[22] - 宝马采取折中方案,关键安全功能采用实体按键[34] - 保时捷2024款卡宴恢复实体按键和旋钮[36] 用户反馈与市场数据 - J D Power调查显示美国车主满意度连续两年下滑[19] - 仅56%用户愿意用车载系统播放音频[19] - 大众ID 4方向盘触控板误触率高达42%[16] - 特斯拉Model 3后视镜调节需8秒,相当于闭眼驾驶220米[25] 行业应对与产品调整 - 大众宣布所有新车型将采用传统内饰设计[30] - 从2025款ID 2开始,大众将设置5个实体按键[32] - 小米SU7采用磁吸模块拓展实体按键[38] - 特斯拉Model Y焕新版重新配备转向灯拨杆[38] 安全法规影响 - 欧盟NCAP 2026年起要求关键功能必须通过实体操作实现[40] - 该标准可能影响其他地区法规制定[42] - 美国IIHS和中国也在关注交互设计对安全的影响[43] - 日本车企如马自达坚持保留关键功能实体按键[45] 成本与商业考量 - 大众宁愿每年增加2亿欧元成本也要保留实体按键[47] - 每降低1%事故率可减少约8000万欧元保险和售后支出[47] - 实体按键单件成本是触控模块的3倍[47] 人机交互研究 - 研究表明触控操作使新手驾驶员学习成本增加40%[27] - 操作车载屏幕会分散驾驶员注意力约40秒(相当于80km/h行驶800米)[27] - 专家建议根据场景平衡数字与触觉元素[51] - 实体按键提供触感和反馈,能减少视觉依赖[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