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马iX

搜索文档
宝马突发!集中召回!
中国基金报· 2025-08-09 19:20
召回事件概述 - 宝马及华晨宝马合计召回超23万辆进口及国产汽车,涉及i3、iX1、i5、i4、i7、iX等多款车型 [2][4][5] - 召回原因包括起动器发电机连接松动可能导致行驶中熄火或发动机舱起火,以及高压系统误关闭可能造成动力丢失 [4][7][9] 具体召回情况 进口车型 - 召回1辆生产日期为2024年11月26日的进口5系汽车 [7] - 召回4609辆进口i4(2020年12月2日-2023年12月12日生产) [8] - 召回91辆进口i5(2023年8月2日-2023年12月13日生产) [8] - 召回3244辆进口i7(2021年9月13日-2024年1月11日生产) [8] - 召回7730辆进口iX(2020年8月20日-2023年12月18日生产) [8] 国产车型 - 召回379辆国产X5(2024年7月20日-2024年12月19日生产) [7] - 召回1012辆国产5系(2024年7月18日-2025年1月6日生产) [7] - 召回95753辆国产i3(2021年3月12日-2025年1月4日生产) [9] - 召回5657辆国产i5(2023年8月3日-2024年12月18日生产) [9] - 召回6022辆国产iX1(2022年4月15日-2025年5月17日生产) [9] - 召回106000辆国产iX3(2020年5月26日-2024年12月5日生产) [9] 解决方案 - 针对起动器发电机问题,将免费检查并更换相关部件 [7] - 针对高压系统问题,将通过软件升级解决 [10] 公司近期动态 - 2025年上半年宝马集团全球销量1207388辆,同比微降0.5% [13] - 中国市场销量31.79万辆,同比下滑15.5%,远低于欧洲8.2%和北美3.4%的增长 [13] - 任命宝思齐为华晨宝马新任CEO,将于2025年8月1日上任 [14] - 与阿里巴巴合作开发AI引擎,与Momenta合作开发智能驾驶辅助系统 [14] 历史召回记录 - 2024年5月召回80辆进口5系、16813辆国产5系、9953辆X5 [12] - 2024年4月召回3736辆进口X3 M40i和X4 M40i [12] - 2024年6月在美国召回逾7万辆电动车 [13]
突发!超23万辆宝马因安全隐患被召回,i系列成“重灾区”
国际金融报· 2025-08-09 16:13
召回事件概述 - 宝马中国及华晨宝马合计召回超23万辆进口及国产汽车,涉及国产i3、iX1、i5及进口i4、i7、iX等车型 [1] - 召回原因包括起动器发电机连接松动、高压系统误关闭等安全隐患 [1] 召回分类详情 召回编号S2025M0120V - 召回1辆生产日期为2024年11月26日的进口5系汽车 [2] 召回编号S2025M0121V - 召回379辆生产日期为2024年7月20日至2024年12月19日的国产X5汽车 [2] - 召回1012辆生产日期为2024年7月18日至2025年1月6日的国产5系汽车 [2] - 召回原因为起动器发电机电源连接器未按规格生产,可能导致车辆行驶中熄火或发动机舱烧蚀起火 [2] 召回编号S2025M0122V - 召回4609辆生产日期为2020年12月2日至2023年12月12日的进口i4汽车 [3] - 召回91辆生产日期为2023年8月2日至2023年12月13日的进口i5汽车 [3] - 召回3244辆生产日期为2021年9月13日至2024年1月11日的进口i7汽车 [3] - 召回7730辆生产日期为2020年8月20日至2023年12月18日的进口iX汽车 [3] 召回编号S2025M0123V - 召回95753辆生产日期为2021年3月12日至2025年1月4日的国产i3汽车 [3] - 召回5657辆生产日期为2023年8月3日至2024年12月18日的国产i5汽车 [3] - 召回6022辆生产日期为2022年4月15日至2025年5月17日的国产iX1汽车 [3] - 召回106000辆生产日期为2020年5月26日至2024年12月5日的国产iX3汽车 [3] 召回影响及市场表现 - 国产i3召回数量达95753辆,占总召回量近四成 [4] - 2024年宝马集团在华交付71.45万辆宝马及MINI品牌汽车,同比下滑13.4% [4] - 2024年上半年宝马亚洲累计销量43.83万辆,同比下滑11.1%,其中中国市场销量31.79万辆,同比下滑15.5% [4] 公司战略调整 - 宝马与华为合作推进鸿蒙生态整合,联合阿里加强AI语音交互研发 [5] - 引入DeepSeek的AI技术,携手宁德时代、亿纬锂能加速大圆柱电芯量产 [5] - 与中国科技企业Momenta合作开发新一代智能驾驶辅助解决方案 [5]
突发!超23万辆宝马因安全隐患被召回 i系列成“重灾区”
国际金融报· 2025-08-09 16:11
召回事件概述 - 宝马及华晨宝马合计召回超23万辆进口及国产汽车,涉及国产i3、iX1、i5及进口i4、i7、iX等多个车型 [1] - 召回分为四个编号,其中编号S2025M0120V涉及1辆进口5系汽车,编号S2025M0121V涉及379辆国产X5和1012辆国产5系汽车 [1] - 召回原因为起动器发电机连接松动、高压系统误关闭等安全隐患 [1][3] 召回车型及数量 - 编号S2025M0122V涉及4609辆进口i4、91辆进口i5、3244辆进口i7、7730辆进口iX [2] - 编号S2025M0123V涉及95753辆国产i3、5657辆国产i5、6022辆国产iX1、106000辆国产iX3 [2] - 国产i3召回数量占总召回量近四成,成为受影响最集中的车型 [3] 召回原因及解决方案 - 起动器发电机电源连接器可能未按规格生产,导致连接松动,极端情况下可能引发车辆熄火或发动机舱起火 [1] - 高压系统因绝缘故障监测机制问题可能出现误关闭,导致电气驱动单元失去动力,增加碰撞风险 [3] - 公司将为召回车辆免费进行软件升级以消除安全隐患 [3] 宝马市场表现 - 2024年宝马集团在华交付71 45万辆宝马及MINI品牌汽车,同比下滑13 4%,在"BBA"豪华品牌中跌幅居首 [3] - 2024年上半年宝马亚洲累计销量43 83万辆,同比下滑11 1%,其中中国市场销量31 79万辆,同比下滑15 5% [3] 宝马战略调整 - 公司3月与华为合作推进鸿蒙生态整合,联合阿里加强AI语音交互研发 [4] - 4月引入DeepSeek的AI技术,携手宁德时代、亿纬锂能加速大圆柱电芯量产 [4] - 7月宣布与中国科技企业Momenta合作开发面向中国市场的智能驾驶辅助解决方案 [4]
最新通知!法拉利、丰田等多品牌汽车被召回
第一财经· 2025-08-09 14:06
法拉利汽车召回 - 法拉利汽车国际贸易(上海)有限公司召回2023年10月27日至2025年2月19日期间生产的进口Purosangue汽车共计381辆 [2] - 召回原因为保险丝盒电源正极和乘客侧脚踏板支架之间可能接触导致短路引发制动警告灯点亮和制动性能下降 [2] - 解决方案为免费安装隔板以消除安全隐患 [2] 广汽丰田汽车召回 - 广汽丰田召回2024年3月7日至2024年11月8日期间生产的第九代凯美瑞69169辆2023年3月16日至2024年12月6日期间生产的雷凌57402辆2023年3月15日至2025年3月3日期间生产的凌尚6574辆2023年6月21日至2024年11月27日期间生产的锋兰达887辆 [3] - 召回原因为组合仪表控制程序设定不当可能导致启动初期黑屏无法显示车速和警告灯 [3] - 解决方案为免费升级组合仪表控制程序 [4] - 另召回2025年4月24日至2025年5月23日期间生产的第九代凯美瑞6154辆原因为前悬架螺旋弹簧热处理不当可能导致断裂 [4] - 解决方案为免费检查并更换不良批次螺旋弹簧 [4] 一汽丰田及丰田中国召回 - 一汽丰田汽车(成都)有限公司召回2024年6月24日至2025年2月10日期间生产的亚洲龙54143辆 [4] - 丰田汽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召回2023年6月20日至2025年2月14日期间生产的世极79辆2023年6月29日至2025年4月18日期间生产的雷克萨斯LM500hLM350hLS500h6866辆2022年5月31日至2025年5月21日期间生产的进口丰田埃尔法皇冠威尔法皇冠SportCross35054辆 [5] - 一汽丰田汽车有限公司召回2023年5月12日至2025年3月4日期间生产的卡罗拉亚洲狮卡罗拉锐放302辆 [6] - 召回原因为组合仪表控制程序设定不当可能导致启动初期黑屏 [6] - 解决方案为非PHEV车型免费升级程序PHEV车型检查后升级或更换组合仪表 [6] 宝马汽车召回 - 宝马(中国)汽车贸易有限公司召回2024年11月26日生产的进口5系1辆 [8] - 华晨宝马汽车有限公司召回2024年7月20日至2024年12月19日生产的国产X5379辆2024年7月18日至2025年1月6日生产的国产5系1012辆 [8] - 召回原因为起动器发电机电源连接器可能未按规格生产导致连接松动电阻异常增大可能引发熄火或起火 [8] - 解决方案为免费检查并更换起动器发电机及相关电缆 [9] - 另召回2020年12月2日至2023年12月12日生产的进口i44609辆2023年8月2日至2023年12月13日生产的进口i591辆2021年9月13日至2024年1月11日生产的进口i73244辆2020年8月20日至2023年12月18日生产的进口iX7730辆 [9] - 华晨宝马召回2021年3月12日至2025年1月4日生产的国产i395753辆2023年8月3日至2024年12月18日生产的国产i55657辆2022年4月15日至2025年5月17日生产的国产iX16022辆2020年5月26日至2024年12月5日生产的国产iX3106000辆 [10] - 召回原因为绝缘故障监测机制问题可能导致高压系统误关闭失去动力 [10] - 解决方案为免费进行软件升级 [10] 斯泰兰蒂斯汽车召回 - 斯泰兰蒂斯(上海)汽车有限公司召回2023年2月15日至2023年9月21日期间生产的进口全新大切诺基4xe3339辆 [11] - 召回原因为空调鼓风机电机连接器针脚可能损坏导致除霜和除雾系统无法工作 [11] - 解决方案为免费检查并更换损坏的空调鼓风机电机总成 [11]
市监总局通告:381辆法拉利进口车将被召回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8-09 11:01
法拉利汽车召回 - 召回部分进口Purosangue汽车共计381辆 生产日期为2023年10月27日至2025年2月19日 [1] - 召回原因为保险丝盒电源正极和乘客侧脚踏板支架之间可能接触导致短路 影响制动性能 [1] - 解决方案为免费安装隔板以消除安全隐患 [1] 广汽丰田汽车召回 - 召回全新第九代凯美瑞69169辆 雷凌57402辆 凌尚6574辆 锋兰达887辆 [2] - 召回原因为组合仪表控制程序设定不当可能导致黑屏 影响信息显示 [3] - 另一批次召回全新第九代凯美瑞6154辆 原因为前悬架螺旋弹簧热处理不当可能导致断裂 [3] - 解决方案包括免费升级程序或更换螺旋弹簧 [3][4] 丰田系其他公司召回 - 一汽丰田召回亚洲龙54143辆 [4] - 丰田中国召回世极79辆 雷克萨斯LM/LS系列6866辆 进口埃尔法等35054辆 [5] - 一汽丰田召回卡罗拉/亚洲狮/卡罗拉锐放302辆 [6] - 召回原因为组合仪表控制程序问题 解决方案包括程序升级或仪表更换 [6] 宝马汽车召回 - 召回进口5系1辆 国产X5/5系共1391辆 [8][9][10] - 召回原因为起动器发电机连接器问题可能导致熄火或起火 [10] - 扩大召回进口i4/i5/i7/iX共17674辆 国产i3/i5/iX1/iX3共177432辆 [11] - 召回原因为高压系统绝缘监测机制问题可能导致动力中断 [11] - 解决方案包括软件升级和零部件检查更换 [10][12] 斯泰兰蒂斯汽车召回 - 召回进口大切诺基4xe共3339辆 生产日期为2023年2月15日至9月21日 [13] - 召回原因为空调鼓风机连接器针脚损坏可能导致除霜系统失效 [13] - 解决方案为检查并更换损坏的鼓风机电机总成 [13]
宝马和奔驰的电车跑得比EPA预估里程更远
汽车商业评论· 2025-06-07 22:35
电动汽车续航里程测试 - 电动汽车实际续航里程与宣传的EPA预估值存在显著差异,部分车型差距达50英里(约80公里)[4][6] - 《消费者报告》测试显示,30款电动汽车中60%未达到EPA预估值,最大差距车型为福特F-150 Lightning(实测270英里 vs EPA 320英里)[10][12] - 部分车型表现优异,如宝马iX实测370英里远超EPA预估309英里,奔驰EQS 580实测380英里略超EPA预估371英里[12][14] 测试方法与标准 - 测试采用极端条件:70英里/时恒定速度行驶至电量耗尽,模拟长途公路驾驶场景[7][9] - 测试车辆选择标准:里程表显示2000-15000英里,轮胎状况良好,匿名从经销商处购买[19][21] - 测试环境控制:夏季温度(21-32℃),轮胎压力调至出厂标准,空调设定22℃,使用定速巡航[22] 充电性能评估 - 充电评分侧重直流快充能力,因长途旅行中快充效率更为关键[24] - 特斯拉和Rivian在充电便捷性方面表现突出,具备优秀的人机交互设计和导航系统[25][26] - 单踏板模式便利性被纳入传动性能评分,加速测试权重降低因实际道路使用需求不同[26] EPA测试标准问题 - EPA测试程序沿用燃油车时代标准,无法准确反映现代电动汽车公路续航能力[17] - CR已建议EPA更新法规,但截至2024年该机构仍在评估测试方法[17] - 现行EPA测试结合模拟城市和公路驾驶,但电动汽车公路效率通常低于城市效率[6]
多款新能源准新车“价崩” 连特斯拉也跌得有点猛
南方都市报· 2025-05-22 23:06
新能源汽车市场概况 - 1-4月新能源汽车产量突破440万台,市场渗透率达43% [1] - 5月多款新能源二手车价格显著下滑,特斯拉、比亚迪、极氪及小米等热门品牌出现"价崩"现象 [1] 小米SU7 Ultra价格动态 - 小米SU7 Ultra二手车价从50 33万元降至48 33万元,新车官方指导价52 99万元 [2] - 5月上旬SU7 Ultra现车全系降价促销,最高让利1万元,活动期间赠送订车大礼包 [2] - 受新车促销、高速事故及退订风波影响,SU7 Ultra二手车1个半月内差价达6万元 [2] - 车商反映SU7 Ultra准新车落地价比新车价低6万-7万元,标准版降1万元,Max版降2万多元 [3] 其他新能源品牌价格波动 - 极氪007后驱版75kWh一年半车龄二手车报价13 85万元,较新车价20 9万-29 9万元大幅下跌 [5] - 特斯拉Model 3 2023款后轮驱动版一年车龄报价18 5万元,较新车价25万元以上下跌26% [6] - 比亚迪汉EV 610km四驱版一年车龄报价16 5万元,较新车价25万元下跌34% [6] - 特斯拉Model 3 2022款两年车龄报价15 5万元,较新车价31万元下跌50% [6] 新能源二手车市场特征 - 一年车龄新能源准新车受价格波动影响最大,收购价与新车价差缩小导致消费者购买意愿低 [4] - 车商收购策略变化:淘汰电池健康度低于85%的车辆,优先选择主流品牌准新车(1年内差价低于30%) [6] - 鸿蒙智行旗下车型因展厅试驾车清货导致二手车源激增,特斯拉因5年免息及国补导致库存周期延长 [7] 新能源二手车出口现状 - 2024年中国二手车出口量43 6万辆,同比增长46 5%,新能源车型占比提升 [8] - 出口以中低端车型为主,高端车型如宝马iX因海外需求不足仍面临库存积压,二手车价较新车下跌47% [8] 技术迭代与政策影响 - 智驾系统快速迭代(毫米波雷达→激光雷达+800V平台)导致旧款车型功能过时贬值 [8] - 动力电池回收新政压缩小作坊收车空间,车商收车价普遍下调30% [8]
消失的门把手:创新,还是为了不同而不同?
晚点Auto· 2025-05-16 22:27
隐藏式门把手的发展历程 - 隐藏式门把手最初专属于赛车或豪华车,如梅赛德斯-奔驰 300SL 赛车版,因高昂制造成本仅限少数追求极致美学的消费者 [4] - 1970年代技术成熟后开始出现在主流车型如菲亚特 850 Spider,厂商用于营造高端品牌形象 [5] - 特斯拉2012年Model S首次在电动车采用隐藏式设计,成为电动车身份标签,现60%中国新能源车型搭载该设计 [5][15] 技术原理与分类 - 传统门把手通过机械联动装置控制开关,隐藏式分为全隐藏(需触发弹出)和半隐藏(部分外露)两种形态 [8][9] - 按解锁方式可分为"隐藏把手+机械拉线锁"(保留物理连接)和"隐藏把手+电子锁"(电动为主+机械备份)两类 [12] - 现代隐藏式设计复杂度远超早期版本,电子化程度提高但故障点增多 [8][13] 实际效用与成本分析 - 对风阻系数改善仅0.001-0.002 Cd(续航提升1-3公里),效益远低于流线型车身等传统手段 [7] - 整车四门采用隐藏式设计增加7-8公斤重量,BOM成本机械结构贵4-5倍,电子结构贵6-7倍 [14] - 大众测试标准要求电动门把手驱动电机往复15万次,其BOM成本高出行业20% [15][16] 安全风险与行业问题 - 暴露出夹手、冻住无法弹出、传感器失灵等问题,断电时纯电动设计可能导致逃生路径失效 [5][13] - 2023年丰田bZ3因设计缺陷召回1.2万辆,大众ID.4在美加因防水问题累计召回数十万辆 [14] - 行业缺乏统一标准,部分厂商可省略破冰功能,现有标准未覆盖布置、标志等技术要求 [16][17] 解决方案与行业趋势 - 供应商开发新型安全机制:ITW集团提出惯性触发机械自启动,霍富集团为宝马iX开发紧急拉索装置 [20] - 大众探索超级电容备用电源方案,长城坚持"隐藏把手+机械拉线锁"保守设计 [16] - 欧洲市场对隐藏式接受度分化,Top Gear评选20佳电动车中半数采用,但部分豪华车保留传统把手 [17] 行业反思与设计哲学 - 与历史上弹出式大灯类似,隐藏式门把手被质疑是"好看但无用"的设计 [22][25] - 行业过度压缩成本导致DFMEA失效分析流于形式,产品风险上升 [26][27] - 设计应满足真实需求而非欲望,当前部分汽车设计被批评"反直觉"如取消物理按键 [26]
“消失” 的汽车门把手
晚点LatePost· 2025-05-16 21:33
隐藏式门把手的发展历程 - 隐藏式门把手最初用于赛车或豪华车(如梅赛德斯-奔驰 300SL 赛车版),目的是优化空气动力学和美学设计 [2] - 1970年代后技术成熟且成本降低,菲亚特 850 Spider等主流车型开始采用以提升品牌形象 [2] - 特斯拉2012年推出的Model S首次在电动车上采用隐藏式门把手,成为电动车设计标签之一 [2] 隐藏式门把手的技术与问题 - 分为全隐藏式和半隐藏式两种,工作原理类似传统门把手但结构更复杂 [5] - 解锁方式分为"隐藏把手+机械拉线锁"和"隐藏把手+电子锁",后者依赖电力且存在断电失效风险 [7] - 常见问题包括夹手、冬季冻结、传感器失灵、连接机构损坏等 [3] - 极端事故中可能导致救援困难(如山西运城事故中车门无法打开) [9] 隐藏式门把手的实际效益 - 对风阻系数改善仅0.001-0.002 Cd(续航提升1-3公里),效益远低于成本 [4] - 特斯拉内部曾反对该设计,因复杂度高且成本显著增加 [4] - 整车采用隐藏式门把手增加7-8公斤重量,BOM成本比传统结构高4-7倍 [9] 行业应对与标准制定 - 工信部拟出台《汽车车门把手安全技术要求》强制国标,要求强化断电保护、标识规范等 [3] - 大众ID4采用半隐藏式折中方案,但仍因防水问题召回数十万辆 [10] - 长城汽车采用"隐藏把手+机械拉线锁"方案,强度与传统把手一致 [12] - 供应商开发新型安全方案,如ITW的惯性触发机械自启动机制、霍富的紧急拉索装置 [17] 市场现状与设计反思 - 中国新能源车前100车型中60%搭载隐藏式门把手 [11] - 欧洲市场部分豪华车(如劳斯莱斯闪灵、保时捷Taycan)仍保留传统门把手 [14] - 行业反思设计过度追求差异化,可能牺牲安全性和实用性(如弹出式大灯的衰落) [22][23] - 供应链成本压缩导致质量风险上升,部分企业忽视失效模式分析(DFMEA) [23]
比亚迪SEALION 7获Euro NCAP安全测试五星安全认证,2025世界汽车大奖获奖公布|海外日报
36氪· 2025-04-17 16:41
分组1:比亚迪SEALION 7 - 核心观点:SEALION 7五星成绩印证比亚迪在电动车安全领域领先技术实力,多款车型连续获五星表明其建立系统化安全研发体系,为全球化战略提供支撑 [5] - 关键要点:比亚迪旗舰SUV车型SEALION 7在Euro NCAP最新安全测试获五星评级,2024年底在欧洲上市,搭载刀片电池和CTB技术,在四大测试项目表现优异,儿童保护评分达近九年最高,配备儿童遗留检测系统,驾驶辅助功能获好评,此前比亚迪在欧销售的部分车型也获五星评级 [4] 分组2:起亚EV4 - 核心观点:EV4推出标志起亚电动化战略向主流市场下沉,或成特斯拉及比亚迪海豹等车型有力竞争者,加速15 - 25万元级电动轿车市场内卷 [8] - 关键要点:起亚在2024纽约国际车展全球首发2026款EV4纯电轿车,基于400V E - GMP平台打造,提供两种电池选项,支持快充,采用特定设计语言,配备多种配置和智能化系统,2026年一季度在美上市,主打都市年轻群体 [7] 分组3:2026款斯巴鲁Solterra - 核心观点:改款标志斯巴鲁在电动化领域实质性突破,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但快充功率和智能化配置保守,或吸引注重越野性能的潜在用户,挑战新势力市场 [13] - 关键要点:2026款斯巴鲁Solterra纯电SUV在2025纽约车展首发,基于升级版电动平台打造,续航提升25%,新增电池预加热系统,标配对称式全轮驱动系统,支持快充,兼容北美特斯拉超充网络,配备新车机系统等,保留越野能力,新增设计元素,详细售价年内公布 [12] 分组4:现代INSTER - 核心观点:INSTER获奖巩固现代在电动汽车领域领先地位,印证其“为客户提供卓越价值”理念 [15] - 关键要点:现代汽车旗下电动车型INSTER获“2025世界年度电动车”大奖,是现代连续第四年在世界汽车大奖中获奖,凭借独特设计、续航里程和快充优势获评委会青睐 [15] 分组5:沃尔沃EX90 - 核心观点:EX90获“2025世界年度豪华车”称号,展现七座电动车实用优势 [17] - 关键要点:沃尔沃纯电七座SUV EX90凭借豪华品质、前沿安全技术和独特设计理念获该称号,拥有领先静谧性,采用环保内饰材质,激光雷达系统提升安全性,第三排立起和放倒后备箱容积不同,奖项由评审团投票产生 [17][18] 分组6:起亚EV3 - 核心观点:EV3获“2025世界年度车”称号,标志起亚“设计驱动、技术领先”电动化战略获全球认可 [20] - 关键要点:起亚EV3纯电SUV凭借革命性设计、超长续航和快充等表现脱颖而出,是起亚自2020年以来第六次获世界汽车大奖,以创新设计和前沿科技重新定义紧凑型电动SUV用户体验 [20] 分组7:宝马iX及其他AAA获奖车型 - 核心观点:宝马iX蝉联AAA年度最佳车型奖,AAA汽车指南为消费者提供新能源时代购车参考 [23] - 关键要点:宝马iX xDrive50继2023年后再次获“年度最佳车型”及“中型SUV类别冠军”,2025年所有获奖车型均为新能源车,克莱斯勒大捷龙PHEV获“最佳MPV”称号,现代捷尼赛思GV60、起亚EV9等车型分获各类别冠军,评审新增评分标准并重启MPV类别 [23] 分组8:路虎发现5 - 核心观点:路虎发现5是最全能家庭SUV,但适合真正需要“全地形移动行宫”的买家 [30] - 关键要点:路虎第五代发现自2017年问世保持“汽车界瑞士军刀”称号,2020年改款升级后,铝制轻量化平台与3.0升直六柴油混动引擎组合兼具公路舒适性与越野性能,起价62,690英镑,豪华程度接近揽胜 [2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