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小野
icon
搜索文档
泡泡玛特(09992):半年营收破百亿,IP矩阵一超多强
招商证券· 2025-08-25 17:13
投资评级 - 强烈推荐(维持)[2][6] 核心观点 - 泡泡玛特2025年上半年收入138.76亿元,同比增长204.4%,经调整净利润47.10亿元,同比增长362.8%,经调整净利率33.94%,同比提升11.6个百分点[1][6] - IP矩阵呈现"一超多强"格局,The Monsters收入48.1亿元(占比34.7%,同比增668.0%),Molly/Skullpanda/Crybaby/Dimoo/小野分别贡献13.6/12.2/12.2/11.1/7.3亿元,新IP星星人收入3.9亿元(占比2.8%)[6] - 毛绒品类收入61.39亿元(同比增1276.2%,占比44.2%),手办类51.76亿元(同比增94.8%),MEGA收藏品10.07亿元(同比增71.8%)[6] - 海外收入55.9亿元(同比增439.6%,占比40.3%),其中美洲地区收入22.6亿元(同比增1142.3%),亚太28.5亿元(同比增257.8%),欧洲4.8亿元(同比增729.2%)[6] - 毛利率70.3%(同比优化6.3个百分点),销售费用率23.0%(同比下降6.7个百分点),管理费用率5.5%(同比下降3.9个百分点)[6] - 上调2025-2027年经调整净利润预测至103.7/142.1/173.6亿元,对应PE分别为37.4x/27.3x/22.4x[6][7] 财务表现 - 2025年预计营业总收入300.50亿元(同比增130%),营业利润132.82亿元(同比增220%),归母净利润102.78亿元(同比增229%)[7][9] - 毛利率预计提升至71.0%(2025E)/72.7%(2027E),净利率34.2%(2025E)/35.2%(2027E),ROE达49.9%(2025E)[10] - 经营活动现金流97.16亿元(2025E),每股收益7.72元(2025E)/12.96元(2027E)[9][10] 业务亮点 - 中国区收入82.8亿元(同比增135.2%),其中零售店数量443家(同比增44家),单店平均收入994.6万元(同比增98.0%)[6] - 海外线下扩张加速,预计年底门店达200家,下半年进军中东市场[6] - 乐园升级及IP主题活动(如星星人好友见面会)显著提升IP热度[6]
二线IP势能快速提升,泡泡玛特潮玩平台属性凸显,聚焦港股消费ETF(513230)布局窗口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18 14:48
市场表现 - 恒指午间休盘涨0 62% 恒生科技指数涨1 96% [1] - 零售 汽车板块领涨 南向资金净买入35 67亿港元 [1] - 港股消费ETF(513230)现涨近1% 持仓股中长城汽车 泡泡玛特 吉利汽车 周大福等涨幅居前 [1] 泡泡玛特动态 - 新锐艺术家陈嫣冉在PTS北京国际潮流玩具展展示新IP"KeyA" 风格为未来科幻 预计明年发售产品 [1] - 泡泡玛特7月份海外开店加速 德国开出首家门店 [1] - 二线IP势能快速提升 公司已形成较强潮玩平台属性 头部IP带动其他IP势能提升 [2] - 英国市场TikTok小店销售额前三IP为Labubu(52%) Crybaby(26%) SKULLPANDA(9%) [2] - 菲律宾市场TikTok小店销售额前三IP为小野(46%) Crybaby(40%) HACIPUPU(4%) [2] - 近5个月Labubu Molly SKULLPANDA的SKU更新数量15~20个 二梯队小野 星星人 Zsiga保持10个左右SKU发售数量 [2] 港股消费ETF - 港股消费ETF(513230)跟踪中证港股通消费主题指数 包含互联网电商龙头+新消费 [2] - 成分股涵盖泡泡玛特 老铺黄金 蜜雪集团等新消费龙头 以及小米 阿里巴巴 腾讯 美团等互联网电商龙头 [2] - 该ETF科技+消费属性突出 [2]
泡泡玛特(09992.HK)深度复盘:形象型IP商业价值与企业成长经验启示
格隆汇· 2025-08-12 03:43
形象型IP商业价值 - 泡泡玛特验证了国内IP企业依靠强大供应链和优质运营打开全球市场的可能性[1] - 形象型IP商业价值与内容深度无绝对相关性 全球最赚钱IP多为形象型[2] - 兼具高大众性和艺术性的IP如MOLLY(2024年收入21亿元)和LABUBU(30亿元)商业价值突出 艺术性突出的Skullpanda(13亿元)和小野(7亿元)也具潜力[2] - 三丽鸥头部IP人气持续提升 显示形象型IP生命周期可长青[2] IP运营能力 - 泡泡玛特头部及中腰部IP新品热度呈现长期稳健向上趋势 显著优于其他潮玩IP[2] - 公司竞争对手已升级为三丽鸥、迪士尼等具备现金流IP和完整孵化系统的综合性IP企业[2] - LABUBU海外出圈得益于搪胶毛绒品类扩大受众 LISA社交媒体推广及公司产品、营销、渠道三层面承接流量[3] 发展阶段复盘 - 2020-2022年股价调整期反映形象型IP商业模式难题(需求变迁、审美疲劳、创新不确定性) 同时体现公司组织韧性(架构调整、供应链提升)[3] - 2023年后国际化加速 LABUBU海外现象级表现推动戴维斯双击(业绩爆发+估值提升)[3] - 海外个性化消费趋势、TikTok媒介兴起、包挂潮流为LABUBU走红背景[3] 盈利前景 - 2025-2027年经调整净利润预测从64 8/93 6/118 9亿元上调至100 3/144 9/182 9亿元[4] - 参照三丽鸥估值给予2026年30倍PE 对应4346亿人民币市值 较当前有28%空间[4] - 核心驱动力为LABUBU现象级IP表现及多元IP矩阵全渠道增长[4]
泡泡玛特(09992):深度复盘:形象型IP商业价值与企业成长经验启示
东吴证券· 2025-08-10 15:33
投资评级与盈利预测 - 报告维持泡泡玛特"买入"评级,目标价对应2025年8月8日市值还有28%上升空间 [1] - 2025-2027年经调整净利润预测从64.8/93.6/118.9亿元上调至100.3/144.9/182.9亿元 [9] - 2023-2027年营业总收入CAGR达54%,归母净利润CAGR达75% [1] 核心业务亮点 - LABUBU成为全球现象级IP,2024年收入达30亿元,同比增长726% [45] - MOLLY展现长生命周期价值,2019-2023年收入CAGR达22%,2024年收入21亿元 [25] - 海外市场加速扩张,2023年收入同比增长140%至11亿元,占比提升至17% [130] 财务表现 - 2024年Non-IFRS净利润预测上调至100.3亿元,同比增长194.57% [1] - 毛利率持续改善,商品成本占收入比从2022H1的40%降至2024H2的30%以下 [116] - 存货周转天数从2021年的164天优化至2024年的60天左右 [101] 运营能力 - IP矩阵效应显现,消费会员中购买两个及以上IP的比例显著提升 [61] - 供应链响应速度从150天缩短至60天,热门新品可实现周度补货 [115] - 2023年累计会员数达6000万,ARPU值同比提升30% [128] 市场表现 - 股价自2022年10月低点累计上涨25倍,2024年PE估值从20倍升至40倍 [144] - 海外单店月坪效显著高于国内,所有海外门店均实现盈利 [130] - 泰国市场LABUBU系列产品二手价格与股价呈现强正相关性 [146]
泡泡玛特20250807
2025-08-07 23:03
泡泡玛特 2025年8月7日电话会议纪要分析 **1 公司财务表现** - 上半年调整后净利润预计不低于4.5亿元,利润率达33.5%,较去年下半年提升5个百分点[2] - 2025年一季度国内收入同比增长95%-100%,主要因2024年底补货带动[9] - 2026年增长预期乐观,核心驱动包括渠道拓展、新IP推出、老IP增长及产能释放[3][34] **2 海外扩张战略** - **美国市场**:7月新增5-6家店铺,总门店数8-10家[5];单店收入超1亿人民币,未来目标扩展至200家[26][34] - **欧洲市场**:进入6国共22家门店(英国、法国等),策略侧重艺术家联名(如卢浮宫合作)[27][28] - **东南亚市场**:2024年收入24亿元(占海外近半),2025年泰国门店增至13家,印尼半年内新开8家[29] **3 IP运营与产品策略** - **拉布布(Labubu)**:年化收入达100亿元,跻身全球IP第三梯队(仅次于宝可梦、迪士尼)[32][33];谷歌搜索热度全球第二,超越Hello Kitty等[13][14] - **经典IP**:Molly的一天系列销售34个月,Skull Panda温度系列持续热销,验证长生命周期[11] - **新IP开发**:科幻风格IP"KIYA"即将推出,差异化补充矩阵[5];2025年3-6月新IP平均发售5-12款SKU[21] **4 市场与渠道动态** - **国内市场**:2025年单店收入翻倍至2000万+,客流量同比增2倍,渗透空间达3-4倍(当前会员4600万vs潜在2亿用户)[30][31] - **补货策略**:频繁补货常态化(如618集中放货),稳定价格并增厚EPS,但导致二手市场价格波动[8][9] - **产能瓶颈**:工艺要求高(如扎染人工)、东南亚工人技术不足,产能提升缓慢[10] **5 其他重要信息** - **多元业态**:珠宝店、朝阳公园乐园(计划二期)、动画剧集《拉布布与他的朋友们》筹备中[22] - **形象IP优势**:轻量化商业模式(半年迭代周期)、社交媒体驱动碎片化传播[16][18] - **估值**:当前PE不足30倍,2026年预期PE低于20倍,成长性明确[34] **6 风险与挑战** - 拉布布IP持续性存分歧,需拓展品类(参考猫力Mega产品线)[15] - 黄牛价格波动影响短期股价,但基本面无关[9] - 欧洲市场审美挑剔,需差异化运营[27]
中金:升泡泡玛特(09992)目标价至330港元 评级“跑赢行业”
智通财经网· 2025-07-16 09:40
业绩预测与评级 - 上调25/26年经调整净利润预测30%/30%至97.3/123.5亿元,现价对应25/26年34.6x/26.8x经调整市盈率 [1] - 上调目标价6.5%至330港币,对应25/26年43.4x/33.5x经调整市盈率,较当前有25%上行空间 [1] 1H25业绩表现 - 预计1H25收入同比增长不低于200%,期内溢利同比增长不低于350% [2] - 业绩增长驱动因素包括IP全球认可度提升、海外收入占比增加、成本优化及费用管控 [2] - 1H25净利率约32%,创历史新高(1H24/2H24为21.9%/27.5%) [4] 季度运营亮点 - Q1/Q2收入分别同增约170%/225%+,Q2环比Q1增长50%+ [3] - Q2推出THE MONSTERS前方高能、CRYBABY豹豹猫猫系列等多款热门产品,部分产品官方渠道售罄 [3] - 海外新开门店25家(北美占10家),北美市场热度受明星效应带动大幅走高 [3] IP与全球化战略 - LABUBU全球热度持续走高,验证公司IP运营能力 [5] - 采取打击黄牛、随机放货等措施控制二手市场价格,维护IP健康生命周期 [5] - 海外门店扩张空间广阔,处于店效与店数双升阶段 [5] 多元化业务布局 - 饰品正店6月在北京、上海开业 [5] - 登记《LABUBU与朋友们》动画剧集剧本著作权,拓展影视业务 [5]
3000亿的泡泡玛特,涨不动了?
36氪· 2025-06-25 08:57
泡泡玛特资本表现 - 2020年港股上市首日市值突破1000亿港元,市盈率超150倍,但随后股价从107.6港元跌至2022年9.8港元,市值蒸发90% [1] - 2024年Labubu爆火带动股价从20港元涨至172港元,2025年最高达283.4港元,市值突破3800亿港元,超越中芯国际、京东等 [1] - 2024年6月股价出现波动,一周内累计下跌超15%,市值回落至3300亿港元,市盈率约100倍,远高于腾讯(21倍)、全球玩具行业(20-30倍) [2][17] 产品与IP表现 - 2024年总营收130.4亿元,首次突破百亿,其中Labubu所在THE MONSTERS系列贡献30亿,占比23.3% [7] - 毛绒品类因Labubu带动营收暴增1289%,占比从3.2%升至21.7%,成为第二大品类 [7][8] - IP收入结构更均衡:Labubu占比23.3%,Molly从40%降至16.1%,新IP Crybaby增速达1537%至11.65亿元 [12][13] - 自有IP占比85%,毛利率66.8%,显著高于同行52TOYS(39.9%) [14] 海外扩张 - 2024年海外营收50.66亿元,同比增375.2%,占比从10%升至38.9% [9] - 东南亚营收增619%至24亿元,北美增556.9%至7.2亿元,明星联动(Lisa、蕾哈娜等)助推破圈 [9] - 海外毛利率高达71.3%,但面临关税政策、本土化等成本压力 [25] 商业模式进化 - 从"盲盒第一股"转型为"全球化IP生态平台",估值逻辑从零售切换为"文化消费+全球增长" [10] - 已形成IP造星机制:签约350+艺术家,通过潮玩展筛选IP,自有IP开发周期短于迪士尼 [14][28] - 渠道优势:401家直营店+2300台机器人商店,线上销售占比超40% [15][16] 市场争议 - 潮玩IP生命周期短,用户喜好易迁移,6月补货导致Labubu二手价跌50% [21] - 监管风险:官媒批评盲盒对未成年人影响,股价单日大跌6.5% [22] - 影视化尝试(《LABUBU与朋友们》)可能破坏用户对IP的个性化想象 [29] - 主题乐园、珠宝品牌popop等多元化尝试被解读为"中国迪士尼"愿景 [27]
泡泡玛特20250624
2025-06-24 23:30
纪要涉及的公司 泡泡玛特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产品价格与市场策略**:公司补货和二手市场价格变化受一级市场供给策略影响,非需求端问题。2025年初一代和二代产品集中放货致股价从1300亿跌至1000亿,后价格回升。618前产品溢价高引发黄牛问题,公司6月15 - 18号补货并多批次预售,利于品牌长期发展[2][3][4] - **IP 特性与发展潜力**:IP 有周期性,糖胶毛绒品类放大 IP 特性提升受欢迎度。Labubu 在不同市场热度增长,东南亚自2024年4月底起热度持续上升,2025年4月后北美热度爆发,未来发展潜力大[2][5] - **市场定位与全球化差异**:玲娜贝儿面向东亚市场,影响力集中在日本迪士尼、中国香港和上海乐园;Labubu 全球化属性强,在北美、中东、南美等地表现出色,在俄罗斯线上市场有显著影响力[6] - **应对单一 IP 依赖**:公司引入大耳狗、帕恰狗和库洛米等 IP 实现收入均衡分布,2024年大耳狗占收入约20%,预计2025年保持在40%以下[2][7] - **新兴爆款 IP**:公司积极推广 Crybaby、小野和新人等新兴爆款 IP。Crybaby 海外接受度高,小野有独立直播间和线下服饰店,新人受众群体广泛[8][9] - **新品类拓展**:公司推出 Spenda 八分之一比例可动人偶 BJD,在社交媒体反响远超 Molly 和 Dimo 等产品,表明在探索新的品类[10] - **第三方 IP 授权**:公司第三方 IP 授权表现出色,哪吒盲盒增加线下客流和用户画像变化,海绵宝宝系列受关注并与瑞幸咖啡联名[11] - **市场拓展情况**:截至2025年5月底北美有近40家店铺,从加州向东部扩展,5月美国新增4家、泰国新增2家,还计划拓展马来西亚、印尼等市场[12] - **营销策略**:东南亚上线新享卡玩法和线上预售链接;欧洲开展本地化营销活动,如邀请家庭拍摄 vlog 获设计师签名[13] - **业绩预期**:预计2025年全年业绩约90亿元人民币,上半年及全年业绩确定性高,有上调预期可能[3][14]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2023年泡泡玛特推出马卡龙之前每年收入保持在2 - 3亿元左右,过去产品偏男性设计,现在更多是小精灵毛绒挂件形象[5] - 新人作为2024年新引入 IP,下半年推出两套盲盒后表现优异,产品更新频次和公司资源投入突出[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