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工业仿真软件
icon
搜索文档
帮主郑重:黄仁勋喊的“物理AI”,到底是啥?散户该盯哪些机会?
搜狐财经· 2025-07-17 13:13
物理AI概念解析 - 物理AI指无需人工编程即可根据物理规律从数据中自主学习并预测结果的技术[3] - 相比传统方法可大幅提升效率 如台风预报从依赖人工公式转为数据自主建模[3] - 应用场景包括飞机设计(机翼优化时间从半年缩短至三天)和新药研发(跳过试错直接计算分子结构)[3] 行业应用价值 - 工业领域成本削减显著 如飞机设计成本可降低50%[3] - 材料科学研发效率可能翻倍 尤其利好新型电池和特种材料研发[3] - 被描述为各行业的"加速器" 具备跨领域渗透潜力[3] 投资机会聚焦 - 算力需求激增 物理AI对芯片算力要求远超普通AI 英伟达GPU占据核心地位[3] - 国内算力集群相关企业存在长期发展空间[3] - 工业软件赛道迎来升级机遇 工程仿真/CAE软件企业需与物理AI技术结合[3] 技术落地周期 - 商业化落地预计需3-5年或更长时间 属于中长期投资主题[4] - 类比早期AI发展路径 长期持有算力/算法公司者最终获得超额收益[4] 核心逻辑总结 - 技术本质是通过机器学习物理规律替代人工重复劳动[5] - 符合该方向的硬科技公司具备持续价值创造能力[5]
北京市推动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 将打造具身智能工厂示范标杆
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行动方案 核心观点 - 北京市推动人工智能与工业深度融合 拓展应用场景 助力制造业智能化升级 加速培育新质生产力 提升全要素生产率 [1] 行业数据集建设 - 支持制造业企业及科研院所加快行业数据采集、汇聚、清洗、标注 形成高质量制造业数据集 对数据首登记、首入表、首交易、首开放给予奖励支持 [1] 通用智能体构建 - 支持企业融合工业机理、数据、知识与大模型 打造适应性强、数据处理与智能决策能力好、可感知环境和自主协同的通用智能体 突破传统工业软件依赖经验、适应环境受限、智能化不足的局限 [1] 仿真验证能力增强 - 支持企业研发自主知识产权工业仿真软件 提升智能化水平 搭建行业通用仿真平台 开展大模型应用中试验证 [1] 智能安全保障 - 支持企业建设模型安全靶场 制定安全及性能评估标准 开展行业模型及智能体评测 模拟多场景安全攻击 提供主动防御工具和解决方案 形成多维风险评估体系 [2] 具身智能工厂示范 - 支持制造业企业应用具身智能大模型、5G技术 部署智能机器人和装备 提升工厂智能装备密度和数据驱动决策能力 形成人机协同新范式 [2] 智能产品产能布局 - 针对AI PC、AI手机、AI眼镜、智能机器人等产品 支持企业牵头建设中试平台和柔性生产线 [2]
中国暂停EDA公司新思科技收购Ansys审查
是说芯语· 2025-06-11 13:14
交易概况 - 中国监管机构已暂停对新思科技收购Ansys的反垄断审查流程 [1] - 交易总价值高达约350亿美元,预计Ansys股东将持有新公司约16.5%股权 [1] - 新思科技在EDA领域占据重要地位,Ansys是工业仿真软件佼佼者,合并可打造全栈式解决方案 [1] 交易面临的挑战 - 中美技术博弈导致不确定性增加,美国对EDA软件实施出口管制,新思科技已暂停在华销售和技术支持 [2] - 中国监管机构暂停审查被视为对美方技术封锁的回应,交易可能延迟或面临叫停风险 [2] - 英国和欧盟监管机构曾对交易可能削弱细分领域竞争表示担忧,公司提出剥离部分业务作为补救措施 [3] 市场反应与未来展望 - 新思科技和Ansys股价年内分别下跌约6%和3% [3] - 21家券商仍给予新思科技"买入"评级,但市场对交易前景保持审慎态度 [3] - 交易能否推进取决于中美政策走向及公司合规与战略平衡 [3]
北京推动AI赋能新型工业化
中国化工报· 2025-06-04 14:50
行业政策支持 - 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印发《北京市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行动方案(2025年)》,围绕人工智能与新型工业化推出16条措施支持企业发展 [1] - 针对打造行业头部大模型、提升装备智能化水平、加强智能安全保障等方面提出一系列奖励举措 [1] 行业数据集与大模型建设 - 支持建设高质好用的行业数据集、提高公共数据治理服务能力、支持企业数据参与模型训练 [1] - 支持打造行业头部大模型,构建高性能通用智能体 [1] - 对具有行业推广性的通用智能体按调用算力成本给予最高不超过3000万元支持 [1] - 对达到国内一流、国际领先水平的大模型算力成本给予最高不超过3000万元支持 [1] 仿真验证与安全保障 - 支持企业建设模型安全靶场,提供主动防御软硬件工具和模型安全解决方案 [1] - 支持企业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工业仿真软件,搭建具有行业通用性的仿真平台 [1] - 对具有行业影响力的安全保障平台给予最高不超过3000万元支持 [1] - 对承担国家或北京市重点任务的仿真验证平台给予最高不超过5000万元支持 [1] 装备智能化与智能工厂 - 支持企业提升装备的研发设计水平,应用具身智能大模型、5G等技术 [2] - 部署具身智能机器人、智能装备等设备,对具有示范推广作用的新装备和示范项目给予最高不超过3000万元支持 [2] - 针对AI电脑、AI手机、AI眼镜、智能机器人等智能产品,支持建设中试平台、智能产品柔性生产线 [2] - 对符合条件的中试平台及柔性生产线建设项目给予最高不超过5000万元支持 [2] 产业生态与人才培养 - 培育以自主协议为基础的制造业智能生态 [2] - 实施企业技术中心AI赋能行动 [2] - 支持培养复合型产业人才、优化人工智能赋能咨询服务、加强模型应用金融服务、组织标杆案例宣传推广 [2]
《北京市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行动方案(2025年)》印发
机器人圈· 2025-05-28 18:37
北京市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行动方案(2025年) - 核心观点:推动人工智能与工业深度融合,拓展应用场景,助力制造业智能化升级,培育新质生产力 [1][2] 数据治理与模型训练 - 建设高质量制造业数据集,对数据首登记、首入表、首交易、首开放给予奖励支持 [2] - 搭建数据治理服务平台,建设开源数据集和数据治理工具集,支持标准化机构制定行业数据标准 [2] - 支持企业使用人工智能数据沙盒制度,首次使用沙盒训练的企业可获免费服务 [2] 行业大模型与智能体 - 支持开发行业大模型,对达到国内一流、国际领先水平的大模型算力成本给予最高3000万元支持 [3] - 打造通用智能体,对显著提升制造业效率的智能体按调用算力成本给予最高3000万元支持 [3] - 制定标准化通信协议,形成混合智能应用范式,适配行业广的协议将在京津冀推广 [3] 企业技术中心与仿真验证 - 支持企业技术中心搭建实验场景,优先推荐成效显著的市级中心为国家级中心 [4] - 研发工业仿真软件,搭建通用仿真平台,对承担重点任务的平台给予最高5000万元支持 [4] 智能安全与装备升级 - 建设模型安全靶场,对行业影响力大的安全保障平台给予最高3000万元支持 [5] - 提升装备智能化水平,对示范性新装备给予最高3000万元支持 [5] - 打造具身智能工厂示范标杆,符合条件的项目给予最高3000万元支持 [5] 智能产品与人才培养 - 支持建设中试平台和智能产品柔性生产线,最高5000万元支持 [6] - 培养复合型人才,建设实训基地,开展AI与制造业融合应用培训 [6] 金融服务与案例推广 - 创新"AI智造贷"等金融工具,支持企业智能化升级 [7] - 征集并宣传标杆案例,建立宣传网络平台促进经验交流 [7] 机器人行业动态 - 75家机器人上市公司2024年报出炉,行业竞争加剧 [9] - 人形机器人量产爆发,价格战加剧,科技革命推动产业重构 [10] - 机器人概念上市公司2024上半年业绩承压,但AI融合带来机遇 [10] - 具身智能机器人成为热点,微纳感知、人机协同等技术受关注 [10]
北京:开展大模型应用中试验证 对承担国家或市重点任务的仿真验证平台给予最高不超5000万元支持
快讯· 2025-05-27 19:36
北京市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行动方案 - 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印发《北京市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行动方案(2025年)》 [1] - 方案旨在增强仿真验证能力 支持企业研发自主知识产权的工业仿真软件 [1] - 重点提升仿真软件智能化水平 搭建行业通用性仿真平台 [1] 大模型应用中试验证支持政策 - 开展大模型应用中试验证 对承担国家或北京市重点任务的仿真验证平台给予最高不超过5000万元支持 [1] - 支持领域包括工业研发设计 生产制造 质量管控等环节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