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电脑

搜索文档
增强消费品供需适配性 新技术支撑智能终端加快普及
经济日报· 2025-08-17 07:22
人工智能终端与智能穿戴设备 - 工业和信息化部提出加快人工智能终端、超高清视频、智能穿戴等技术开发和应用推广,形成新模式新业态 [2] - 我国已培育并开源人工智能大模型,AI手机、AI电脑、AI眼镜等终端超百款,成为经济增长新动力 [2] - AI终端满足消费者需求,如手机实时翻译、AI图像编辑、办公自动化,消费者更愿为新技术买单 [2] - 智能眼镜市场一季度出货量49.4万台,同比增长116.1%,AR/VR出货量13.5万台,同比增长25.2% [2] - XREAL在AR/VR行业市场份额全球前二,智能眼镜或成AI时代关键移动终端载体 [3] - AR/VR眼镜在工业培训、远程协作、文旅体验等场景应用增长迅速 [3] 超高清视频产业 - 超高清视频产业规模稳定增长,形成完整产业链,应用拓展至工业、广电、文教、医疗等领域 [3] - 研究机构预测2030年80%家庭娱乐场景普及超高清视频,激发8K高刷、广色域显示需求 [4] - Mini LED、印刷OLED等技术迭代加速,推动显示行业产品升级与大屏化普及 [4] - TCL华星以"技术定义场景"推动超高清技术转化,构建多元共生、低碳协同的显示生态 [4] 政策与产业支持 - 建议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推广4K/8K电视、AI手机、AI PC、VR终端等超高清设备 [5] - 实施高清超高清设备更新行动,提升制播传输能力,加强网络带宽等基础设施 [5] - 推动产学研合作研发超高清视频新技术、新产品、新应用,培育新业态新模式 [5]
增强消费品供需适配性—— 新技术支撑智能终端加快普及
经济日报· 2025-08-17 05:44
人工智能终端发展 - 工业和信息化部提出加快人工智能终端技术开发和应用推广,包括AI手机、AI电脑、AI眼镜等,目前已超百款产品,成为经济发展新增长点 [1] - AI终端在电子、原材料、消费品等行业形成新模式新业态,例如手机端实时翻译、AI图像编辑、AI办公软件等,解决消费者痛点 [1] - 消费者对智能化革新期待较强,更愿意为能解决实际需求的新技术买单 [1] 智能穿戴设备市场表现 - 今年一季度国内智能眼镜市场出货量达49.4万台,同比增长116.1% [1] - AR/VR市场出货量为13.5万台,同比增长25.2% [1] - 智能眼镜品牌XREAL市场份额位居全球前二,其CEO认为智能眼镜有望成为AI时代关键移动终端载体 [2] 超高清视频产业 - 我国超高清视频产业规模稳定增长,形成"视频生产—网络传输—终端呈现—行业应用"完整产业链,应用拓展至工业制造、广播电视、医疗健康等领域 [2] - 研究机构预测到2030年80%家庭娱乐场景将普及超高清视频,激发8K高刷、广色域显示等需求上涨 [3] - TCL华星以"技术定义场景"推动超高清技术转化,加速显示行业产品升级与大屏化普及 [3] 政策与产业建议 - 建议落实"人工智能+"政策,支持技术创新突破和迭代升级,推动AI在消费领域深度应用 [2] - 需平衡创新与治理关系,完善数据安全、隐私保护等规则体系,促进"人工智能+消费"健康发展 [2] - 专家建议加快4K/8K电视机、AI手机、虚拟现实终端等超高清视频终端推广普及,实施设备更新提升行动 [3]
“夺回首都”!特朗普最新发声;口径有变!央行等三部门发文;事关AI,华为将发布;被誉为“星巴克祖师爷”的连锁品牌回应关店丨每经早参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11 05:41
宏观经济数据 - 中国7月MQ、M1、M2货币供应数据将公布 [3] - 中国1至7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新增人民币贷款数据将公布 [3] - 意大利7月CPI数据将公布 [3] 金融政策调整 - 央行、证监会等三部门发文取消个人办理单笔5万元以上现金存取业务需登记资金来源或用途的硬性要求 [5] 行业动态 - 恒生港股通创新药指数修订编制方案,剔除CXO公司,修订规则将于8月11日生效 [3] - 河南省大力引进培育人工智能领域专精特新企业,对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给予最高500万元补助 [5] 公司新闻 - 长安汽车董事长朱华荣拜访华为CEO任正非,围绕产业竞争态势、未来竞争格局等交流学习 [10] - 华为将于8月12日发布AI推理领域的突破性技术成果,或降低对HBM技术的依赖 [11] - 燕京啤酒2025年上半年营收85.58亿元,同比增长6.37%,净利润11.03亿元,同比增长45.45%,饮料产品营收同比增长98.69% [12][13] - 南方基金拟2.3亿元投向旗下权益基金,承诺至少持有1年以上 [14][15] - 皮爷咖啡回应关店称是常规经营策略调整,基于门店盈利表现和资产回报模型的系统评估 [16] 资本市场 - 宏远股份发行价格9.17元,动态市盈率11.44倍 [17] - 路维光电实控人杜武兵等承诺6个月内不减持公司股份 [19] - 梦洁股份总经理涂云华拟减持不超0.11%公司股份 [19] - 兴瑞科技瑞智投资等拟减持合计不超1.67%公司股份 [19] - 利扬芯片多个股东拟减持合计不超3.94%公司股份 [19] 项目投资 - 云南能投全资子公司投建项目首批风机并网发电,公司风电总装机容量增加至185.44万千瓦 [20] - 中国核电控股投资的浙江金七门核电站1号机组浇筑核岛第一罐混凝土 [20] - 春光科技拟不超10亿元投建年产清洁电器制品800万台项目 [20] - 世运电路拟投资1.25亿元与关联方及非关联方共同增资新声半导体 [20] 其他 - 方盛制药控股子公司1.1类中药创新药紫英颗粒获得药物临床试验批准通知书 [20] - 佳创视讯实控人拟变更为毛广甫与李莉夫妇,公司股票8月11日复牌 [20]
利好来了!河南发布
中国基金报· 2025-08-10 14:11
政策支持 - 河南省设立总规模30亿元的人工智能产业基金,探索投补联动、投贷联动等支持机制 [3] - 对新创建(重组入列)的国家级人工智能创新平台给予一次性500万元奖励,并根据研发投入等情况统筹给予1000万元持续支持 [3] - 对人工智能领域省中试基地给予不超过200万元资金支持 [3] 模型研发与应用 - 对新通过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生成式人工智能模型备案的企业给予一次性100万元资金支持 [3] - 对自主研发、公开发布具有较好市场应用效果的人工智能行业大模型的企业给予最高100万元资金支持 [3] - 支持企业联合高校、科研院所建设人工智能行业赋能中心,一次性给予最高200万元资金支持 [3] 算力与数据支持 - 每年发放总规模不超过5000万元的算力券,对使用算力资源的企业、科研机构等按照使用费的20%予以奖励,每个单位每年可享受不超过100万元 [6] - 每年对用于大模型开发、训练和微调的高质量语料库每个给予最高100万元补助 [6] 企业培育 - 对人工智能领域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按照不超过设备、软件实际投资额的20%给予补助,最高不超过500万元 [4] - 支持研发推广具身智能机器人、AI手机、AI电脑等人工智能终端产品 [7] 人才引进 - 对年薪100万元以上且具有5年以上研发经验的人工智能核心骨干人才可认定为省级领军人才 [6] - 对40岁以下年薪50万以上且具有3年以上研发经验的可认定为省级青年人才 [6] 应用场景 - 每年对具有行业影响力的标杆项目按照不超过项目投资额30%的标准,省级每个给予最高200万元资金支持 [6] - 鼓励各地政府和园区搭建产品试产、新品导入等服务平台,促进人工智能终端产品小批量、敏捷化验证和试产 [7]
利好来了!河南发布
中国基金报· 2025-08-10 13:31
河南省人工智能产业支持政策核心观点 - 河南省推出10条重磅措施推动人工智能产业生态发展 设立总规模30亿元产业基金并配套多项资金支持政策[2][4] - 政策覆盖模型研发、算力供给、数据开发、应用场景、技术攻关、人才引育、企业培育、生态社区、交流合作、投融资服务等全产业链环节[7] 分项政策要点 资金支持体系 - 设立30亿元人工智能产业基金 探索投补联动、投贷联动机制[4] - 国家级创新平台可获500万元一次性奖励+1000万元持续支持 省中试基地最高支持200万元[4][7] - 通过国家备案的生成式AI模型企业获100万元奖励 自主研发行业大模型企业最高支持100万元[4][7] 技术创新支持 - 每年发放5000万元算力券 对使用超算中心/大规模算力资源单位给予20%费用补贴(单主体上限100万元/年)[7] - 实施"揭榜挂帅"机制推进关键技术攻关 支持建设AI语料库(单个最高补助100万元/年)[7] 企业培育措施 - 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按设备/软件投资额20%补助(上限500万元)[5][7] - 鼓励研发具身智能机器人、AI终端产品 搭建试产服务平台[7] 应用场景建设 - 标杆应用场景项目按投资额30%补助(省级单项目最高200万元)[7] - 行业赋能中心根据建设成效一次性支持最高200万元[4][7] 人才与生态建设 - 年薪100万+5年经验AI人才可认定省级领军人才 年薪50万+3年经验40岁以下人才可认定青年人才[7] - 支持建设AI创新生态社区 提供数据开放、算力调度等全周期服务[7] 产业促进活动 - 对主办高端AI展会/论坛的主办方给予不超过总投入50%的资金奖励[7]
河南:大力引进培育人工智能领域专精特新企业
新浪财经· 2025-08-10 08:34
河南省人工智能产业支持政策 - 河南省政府印发《河南省支持人工智能产业生态发展若干政策措施》 [1] - 政策重点加强优质企业引育 大力引进培育人工智能领域专精特新企业 [1] 财政补助措施 - 对人工智能领域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在有效期内按不超过设备软件实际投资额20%给予补助 [1] - 单个企业最高补助金额不超过500万元 [1] 终端产品研发支持 - 重点支持研发推广具身智能机器人 AI手机 AI电脑 视听终端 车载终端 工业终端 大模型一体机等人工智能终端产品 [1] - 鼓励地方政府和园区搭建产品试产 新品导入等服务平台 [1] - 促进人工智能终端产品小批量 敏捷化验证和试产 [1]
周末重磅!超级赛道,“真金白银”利好
证券时报· 2025-08-10 07:11
政策支持 - 河南省发布《河南省支持人工智能产业生态发展若干政策措施》,从模型研发、算力供给、人才引育、企业培育等十大方面提供真金白银补贴[1] - 设立总规模30亿元的人工智能产业基金,探索投补联动、投贷联动等支持机制[5] - 2025年3月已印发《河南省2025年推进"人工智能+"行动工作要点》,在算法、算力、数据和应用层面提出发展目标[6] 数据与算力 - 每年对高质量语料库给予最高100万元补助[2] - 建立算力券机制,每年发放不超过5000万元,对使用超算中心等算力资源给予20%奖励,单个单位每年不超过100万元[3] - 目标到2025年底全省算力规模突破94EFlops,进入全国第一梯队[6] - 推动数据标注基地建设,2025年备案数据交易规模目标50亿元[6] 应用场景 - 对标杆项目按投资额30%给予最高200万元支持[2] - 对人工智能行业赋能中心一次性给予最高200万元支持[2] - 构建"8×7"工业大模型矩阵,覆盖8个重点行业和7个关键环节[7] - 推动AI在医疗、教育、农业、文旅等多领域应用[7] 研发与人才 - 对通过国家备案的生成式AI模型给予100万元支持[3] - 对自主研发的行业大模型给予最高100万元支持[3] - 年薪100万以上且5年研发经验可认定为省级领军人才,年薪50万以上且3年经验可认定为青年人才[4] - 2025-2027年年均培训5万人,开发6万个岗位,促进4万人就业[7] 企业培育 - 对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按设备软件投资20%给予最高500万元补助[4] - 支持研发具身智能机器人、AI终端产品等[4] - 鼓励搭建产品试产、新品导入服务平台[4]
周末重磅!超级赛道,“真金白银”利好→
证券时报· 2025-08-09 22:33
河南省人工智能产业政策核心观点 - 河南省发布《河南省支持人工智能产业生态发展若干政策措施》,从十大方面提供真金白银补贴支持AI生态建设 [1] - 政策旨在发挥河南人口大省优势,通过培育"AI生态森林"推动传统产业升级转型 [1][2] - 设立总规模30亿元人工智能产业基金,满足企业不同生命周期融资需求 [5] 模型研发与算力支持 - 对通过国家备案的生成式AI模型企业给予一次性100万元支持,自主研发行业大模型最高支持100万元 [3] - 每年发放不超过5000万元算力券,对使用超算中心等算力资源单位按20%费用奖励,单个单位每年不超过100万元 [3] - 目标到2025年底全省算力规模突破94EFlops,进入全国第一梯队 [7] 数据资源建设 - 每年对高质量语料库建设给予最高100万元补助 [2] - 推动建设7个省级数据标注基地,2025年备案数据交易规模目标50亿元 [7] - 做强郑州数据交易中心,争创国家级行业数据交易场所 [7] 应用场景支持 - 对行业标杆项目按投资额30%给予最高200万元支持 [2] - 构建"8×7"工业大模型矩阵,覆盖8大重点行业和7个关键环节 [8] - 推动AI在医疗、教育、农业、文旅等多领域应用 [8] 人才与企业培育 - 年薪100万以上且5年经验人才可认定为省级领军人才,50万以上且3年经验40岁以下可认定为青年人才 [4] - 对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按设备软件投资20%给予最高500万元补助 [4] - 2025-2027年计划年均培训5万人,开发6万个AI岗位,促进4万人就业 [8] 基础设施建设 - 推进河南空港智算中心、中原算谷等智算中心建设 [7] - 强化"嵩山""中原"人工智能公共算力平台功能 [7] - 支持建设人工智能行业赋能中心,一次性最高支持200万元 [2]
周末重磅!超级赛道,“真金白银”利好→
证券时报· 2025-08-09 22:26
河南省人工智能产业政策支持 - 河南省发布《河南省支持人工智能产业生态发展若干政策措施》,从十大方面提供补贴和支持以推动AI生态建设 [1] - 政策目标是通过AI技术为传统产业提供升级路径和转型方向,推动区域经济发展 [1] - AI产业发展需要算法、算力和数据全方位突破,形成良好产业生态 [2] 数据开发利用支持 - 支持工业、农业、文旅、交通、医疗等重点行业建设AI语料库,每年对高质量语料库给予最高100万元补助 [2] - 推动形成开放式语料合作生态,加快汇聚行业通用和特定语料资源 [2] AI应用场景支持 - 支持开放AI应用场景,采用合格的大模型产品和服务 [2] - 对行业影响力标杆项目按投资额30%给予最高200万元支持 [2] - 支持企业联合高校、科研院所建设AI行业赋能中心,一次性给予最高200万元支持 [2] 模型研发与算力支持 - 对通过国家备案的生成式AI模型企业给予一次性100万元支持 [3] - 对自主研发发布有效行业大模型的企业给予最高100万元支持 [3] - 每年发放总规模不超过5000万元的算力券,对使用算力资源单位按使用费20%给予奖励,每年不超过100万元 [3] 人才引进与培育 - 支持引进培育AI领域高精尖缺人才,给予资金奖励和服务保障 [4] - 年薪100万以上且5年研发经验可认定为省级领军人才 [4] - 40岁以下年薪50万以上且3年研发经验可认定为省级青年人才 [4] 企业培育与资金支持 - 对AI领域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按设备软件投资额20%给予最高500万元补助 [5] - 支持研发推广具身智能机器人、AI终端产品等 [5] - 设立总规模30亿元AI产业基金,探索投补联动、投贷联动机制 [5] 河南省AI产业发展规划 - 2025年建成国家超算互联网核心节点,算力规模突破94EFlops进入全国第一梯队 [7] - 做强郑州数据交易中心,2025年备案数据交易规模达50亿元 [7] - 支持7个省级数据标注基地建设城市先行先试 [7] AI+行业应用规划 - 推动AI+工业应用,聚焦8个重点行业和7个关键环节构建"8×7"工业大模型矩阵 [8] - 推动AI在医疗、教育、农业、文旅等多领域应用 [8] - 2025-2027年年均开展AI应用培训5万人以上,开发就业岗位6万个以上 [8]
上半年我国智能手机 产量达5.63亿台
中国证券报· 2025-08-02 05:06
行业生产情况 - 上半年电子信息制造业生产快速增长 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1% 增速比同期工业高4.7个百分点 比高技术制造业高1.6个百分点 [1] - 主要产品产量:手机7.07亿台(同比下降4.5%) 其中智能手机5.63亿台(同比增长0.5%) 微型计算机设备1.66亿台(同比增长5.6%) 集成电路2395亿块(同比增长8.7%) [1] 出口表现 - 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出口交货值同比增长3.6% 较1-5月提高0.3个百分点 [1] - 海关数据:笔记本电脑出口6675万台(同比下降2.8%) 手机出口3.4亿台(同比下降7%) 集成电路出口1678亿个(同比增长20.6%) [1] 经济效益 - 上半年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营业收入8.04万亿元(同比增长9.4%) 营业成本7.02万亿元(同比增长9.6%) [2] - 利润总额3024亿元(同比增长3.5%) 营业收入利润率3.76% 较1-5月提高0.4个百分点 [2] - 6月单月营业收入1.55万亿元(同比增长9.6%) [2] 投资情况 - 上半年电子信息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4.6% 较1-5月回落2.4个百分点 比同期工业投资增速低5.7个百分点 [2] 新技术应用 - 国内厂商已推出超百款AI终端(包括AI手机、AI电脑、AI眼镜等) 京东平台"618"期间AI眼镜成交量同比增长7倍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