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成人奶粉
icon
搜索文档
心智观察所:飞鹤面临一场远超“出生率下降”的复杂战役
观察者网· 2025-08-20 15:01
业绩预警与市场背景 - 公司预计2025年上半年利润将大幅下滑,全年收入仅低个位数增长 [1] - 2024年全国新生儿数量954万,虽因"龙年效应"略有回升但仍处历史低位,人口自然增长率为负 [1] - 婴幼儿奶粉市场规模从2023年1572亿元萎缩至2024年1420亿元 [1] 补贴计划与价格战 - 公司推出12亿元生育补贴计划,向孕产家庭提供至少1500元代金券 [1] - 伊利、君乐宝等竞争对手跟进推出16亿元补贴计划,行业陷入价格战 [1] - 补贴导致产品流入二级市场低价转卖,破坏价格体系和渠道生态,削弱高端品牌形象 [4] 渠道变迁与线上冲击 - 公司拥有超过10万家零售终端,但年轻父母消费习惯快速向抖音、快手等内容电商转移 [5] - 2024年母婴内容电商增速超70%,线下渠道优势面临挑战 [5] - 深度分销模式下线下销售团队在电商冲击下显得臃肿低效 [5] 库存与财务压力 - 存货从2020年末12.84亿元增至2024年末21.54亿元,存货周转天数从69天拉长至114天 [6] - 2024年政府补助6.64亿元,较2023年9.73亿元减少近三分之一 [6] - 2024年现金分红比例高达76%,计划2025年派发不少于20亿元股息并回购10亿元股份 [9] 产品定位与消费背离 - 主力产品星飞帆卓睿系列定价350-450元,显著偏离200-299元的主流消费偏好 [7] - 超高端产品增速骤降至5.6%,多价位产品矩阵被竞争对手挤压 [7] - 2024年销售费用71.8亿元占营收35%,研发占比仅2%,营销边际效益递减 [8] 品牌信任与质量争议 - 产品频遭投诉存在活虫、蚊子等异物,早期子公司曾出现硒含量不合格等问题 [8] - "更适合中国宝宝体质"的科学支撑和高价合理性受消费者质疑 [8] - 股价从2021年超2000亿港元市值跌至约400亿港元 [9] 战略转型与出海尝试 - 推出"全生命周期营养"战略,拓展成人奶粉、液态奶等领域,但新业务营收占比不足10% [10] - 加拿大皇家妙克工厂投产,但2024年美加市场收入占比仅1%,美国市场收入逐年下降 [10] - 面临伊利、蒙牛在成人奶粉市场的品牌认知壁垒和国际乳业巨头竞争 [10] 行业转型与核心挑战 - 行业从"增量搏杀"转向"存量争夺",需应对价格战、渠道迁移、新国标等多重压力 [11] - 关键挑战在于将补贴转化为长期资产、线下网络升级为全域优势、增强产品抗周期能力 [11] - 需从"人口红利"思维彻底转向"经营韧性"逻辑 [11]
2025Q2线下零售速报
36氪· 2025-07-08 16:17
季度整体概况 - 食品、饮料、酒、日化四大类目销售额同比普遍下跌但降幅收窄,其中销售额同比-7%,订单量下滑优于订单平均花费下滑,显示消费预算和价格压力大于到客量[4] - 马上赢价格指数(WPI)显示食品、饮料和酒、日化品价格水平仍低于基准线100,但呈回升趋势:饮料和酒最接近100,食品99以上,日化不足99[6] - 价格回升通道中,饮料和酒类价格指数3月起持续回升,食品次之,日化品回升力度最弱但趋势向好[6] 重点类目表现 食品类 - **速冻食品**:速冻肠以31%市场份额同比增速断层领先,速冻饺子/汤圆重回正增长,速冻包子同比-5%[13] - **乳制品**:纯牛奶/酸奶增速下滑显著放缓(<3%/<1%),成人奶粉维持涨势,雪糕/冰淇淋因夏季消费份额小幅提升[13] - **调味品**:新晋类目表现分化,酱油/复合调味料/火锅底料增速显著,中式调味酱增速有限但均为正增长[15] - **休闲零食**:受健康化趋势和零食量贩业态冲击,膨化食品/肉干肉脯等子类目销售额同比下滑超20%[14][23] 饮料类 - **运动饮料/植物饮料**:市场份额同比增速均超30%,但规模较小;即饮果汁因销售规模大成为市场份额增长第一[17] - **含乳饮料**:受去年异常波动影响,市场份额大幅回调,健康化趋势下含糖量争议加剧类目下滑[17] - **即饮茶**:销售额/件数/订单量同比均下降,显示从增量竞争转向存量竞争[29] 零售订单维度分析 - **每订单平均花费**:即饮果汁/包装水/植物饮料/方便面同比增长,其中方便面价格指数自2024年10月起持续高于100基准线[34][26] - **速冻肠**:销售额同比+20%但件数同比+31%,件单价显著下降,价格战风险凸显[22][35] - **休闲零食**:所有子类目每订单平均购买件数均同比下降,反映消费量减少或大包装偏好[40] 商品与新品动态 - **Top SKU变动**:复合调味料中小龙虾调料占4席(天味/筷手小厨各2款),火锅底料规格小型化趋势明显[46] - **新品上市**:速冻肠/运动饮料/酸奶上新数量同比正增长,即饮茶/酱油等类目新品数量同比下滑超50%[50] 渠道与业态表现 - **城市等级差异**:一线城市销售额同比下滑幅度是三线及以下城市的近2倍,新一线/二线城市每订单平均花费降幅最大[54] - **业态分化**:大超市订单量同比唯一正增长,店均SKU数量显示酸奶/速冻肠受渠道青睐,休闲零食类目普遍承压[58][62][65] - **饮料渠道适配**:大业态中即饮果汁/运动饮料店均SKU增长,小业态即饮茶/含乳饮料下滑,运动饮料在小业态增速显著高于植物饮料[67][70]
2025Q1乳制品市场回顾
36氪· 2025-06-10 15:52
乳制品市场概况 - 乳制品市场包含10个三级类目和16个四级类目,涵盖成人奶粉、纯牛奶、酸奶等多个细分品类 [2] - 常温纯牛奶以50%左右的市场份额占据首位,低温酸奶、常温酸奶和雪糕/冰淇淋构成中腰部阵营(5%-15%),其他品类市场份额低于5% [5] - 低温酸奶市场份额同比增长超1%,低温纯牛奶、雪糕/冰淇淋也呈现小幅增长,而常温纯牛奶、常温酸奶、奶酪等类目出现不同程度下滑 [5] 重点品类表现 - 常温纯牛奶市场份额从53.56%降至51.61%,销售额同比下滑13.44% [7] - 低温酸奶市场份额从12.50%增至14.27%,销售额同比增长2.58% [7] - 常温酸奶市场份额从13.73%降至12.47%,销售额同比下滑18.45% [7] - 成人奶粉市场份额从5.84%增至6.77%,销售额同比增长4.15% [7] - 低温纯牛奶市场份额从2.99%增至3.42%,销售额同比增长2.51% [7] - 奶酪市场份额从3.03%降至2.92%,销售额同比下滑13.39% [7] 价格指数分析 - 乳制品整体价格指数低于100基准线,呈现一定回升趋势但压力仍大 [10] - 常温纯牛奶价格指数走势与大盘相似,2024年10月前低于整体 [10] - 低温纯牛奶除2024年6-7月外均低于整体指数 [10] - 常温酸奶价格指数稳定在98-100区间 [10] - 2025年3月部分类目及大盘环比2月出现下滑 [10] SKU动态 - 低温酸奶SKU总量最多,存续SKU达3736款,新品SKU显著高于消失SKU [13] - 常温纯牛奶新品SKU数量突出但消失SKU也较高 [13] - 成人奶粉和常温酸奶SKU总量较小但呈现新品净增长 [13] - 低温纯牛奶SKU总量最小但新品达307款 [13] - 存续SKU中价格持平占比30%-45%,低温品类价格更稳定 [15] 品牌集中度 - 常温纯牛奶CR5达88.28%,伊利、蒙牛、光明、新乳业、天友主导 [22] - 低温酸奶CR5为69.02%,君乐宝、蒙牛、伊利为主 [29] - 常温酸奶CR5高达94.14%,伊利占据近3/4市场 [37] - 成人奶粉CR5为77.75%,伊利、雀巢、蒙牛、飞鹤、完达山主导 [44] - 低温纯牛奶CR5仅68.48%,光明、君乐宝增长 [48] - 奶酪CR5为81.01%,妙可蓝多领军 [51] 产品规格与价格 - 常温纯牛奶非组合装件均规格294毫升,件均价3.3元 [24] - 低温酸奶非组合装件均规格超305毫升,件均价5.6元 [31] - 常温酸奶非组合装件均规格212毫升,件均价持续走低 [39] - 成人奶粉非组合装件均规格610g,件均价超57元 [47] - 低温纯牛奶非组合装件均规格600毫升,件均价7.6元 [49] - 奶酪件均规格缩减超6g,件均价降低1元左右 [53] 头部SKU表现 - 常温纯牛奶TOP5 SKU中蒙牛占3款,伊利占2款,规格均为250ml [26] - 低温酸奶TOP5 SKU中伊利2款,蒙牛2款,君乐宝1款 [33] - 常温酸奶TOP5 SKU全部为伊利产品 [42] - 成人奶粉TOP5 SKU中伊利3款,雀巢2款,均为中老年奶粉 [45] - 低温纯牛奶TOP5 SKU中光明2款,伊利、君乐宝、蒙牛各1款 [50] - 奶酪TOP5 SKU中妙可蓝多占4款,伊利1款 [54]
伊利股份:2024年年报及2025年一季报点评轻装上阵,调整向好-20250507
光大证券· 2025-05-07 18:30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4][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伊利股份2024年年报和2025年一季报显示2024年营收和利润下滑25Q1营收微增利润有降有升 低温品类逆势增长奶粉业务增势良好 原奶价格下行提升毛利率但澳优商誉减值影响短期利润 考虑原奶上游去化节奏下调2025 - 2026年归母净利润预测新增2027年预测 仍维持“买入”评级 [1][2][3][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财务数据 - 2024全年营收1157.80亿元同比-8.24% 归母净利润84.53亿元同比-18.94% 扣非归母净利润60.11亿元同比-40.04% 24Q4单季营收267.40亿元同比-7.07% 归母净亏损24.16亿元 23年同期盈利10.48亿元 扣非归母净亏损24.98亿元 23年同期盈利15.73亿元 25Q1营收330.18亿元同比+1.35% 归母净利润48.74亿元同比-17.71% 扣非归母净利润46.29亿元同比+24.19% [1] - 2024年液体乳收入750.03亿元同比-12.32% 25Q1收入196.40亿元同比-3.06% 收入同比降幅环比收窄 奶粉及奶制品24年/25Q1分别实现收入296.75/88.13亿元同比+7.53%/+18.65% 冷饮产品24年/25Q1分别实现收入87.21/41.05亿元同比-18.41% /-5.25% [2] - 2024全年/24Q4/25Q1公司毛利率分别为34.10%/31.00%/37.82% 25Q1同比/环比分别为+1.80/+6.82pcts 2024全年/24Q4/25Q1销售费用率分别为18.99%/18.06%/16.92% 25Q1同比/环比分别为-1.52/-1.14pcts 2024全年/24Q4/25Q1管理费用率分别为3.86%/4.07%/3.77% 25Q1同比/环比分别为-0.70/-0.30pcts [3] - 2024全年/24Q4/25Q1归母净利率分别为7.30%/-9.03%/14.76% 25Q1同比/环比分别为-3.42/+23.80pcts 24Q4利润端净亏损主要系澳优商誉减值影响报表端30.37亿元 25Q1净利率同比下滑主要系24Q1投资收益基数较高 2024全年/24Q4/25Q1扣非归母净利率分别为5.19%/-9.34%/14.02% 25Q1同比/环比分别为+2.58/+23.36pcts [3] 盈利预测与估值 - 下调2025 - 2026年归母净利润预测至108.10/116.51亿元(较前次下调6.1%/5.4%) 新增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为130.36亿元 对应2025 - 2027年EPS为1.70/1.83/2.05元 当前股价分别对应P/E分别为17/16/15倍 [4] 其他财务指标预测 |指标|2023|2024|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百万元)|126,179|115,780|119,738|123,981|130,650| |营业收入增长率|2.44%|-8.24%|3.42%|3.54%|5.38%|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10,429|8,453|10,810|11,651|13,036| |归母净利润增长率|10.58%|-18.94%|27.88%|7.79%|11.89%| |EPS(元)|1.64|1.33|1.70|1.83|2.05| |ROE(归属母公司)(摊薄)|19.48%|15.89%|19.03%|19.14%|19.83%| |P/E|18|22|17|16|15| |P/B|3.5|3.6|3.3|3.1|2.9| [5]
伊利股份(600887)2024年年报及2025年一季报点评:轻装上阵 调整向好
新浪财经· 2025-05-07 16:34
财务表现 - 2024全年营业收入1157 80亿元同比-8 24% 归母净利润84 53亿元同比-18 94% 扣非归母净利润60 11亿元同比-40 04% [1] - 24Q4单季度营业收入267 40亿元同比-7 07% 归母净亏损24 16亿元(23年同期盈利10 48亿元) 扣非归母净亏损24 98亿元(23年同期盈利15 73亿元) [1] - 25Q1营业收入330 18亿元同比+1 35% 归母净利润48 74亿元同比-17 71% 扣非归母净利润46 29亿元同比+24 19% [1] 业务分拆 - 液体乳24年收入750 03亿元同比-12 32% 主要因终端需求偏弱及常温奶主动去库存 但低温品类收入逆势增长 25Q1液体乳收入196 40亿元同比-3 06% 降幅环比收窄 [1] - 奶粉及奶制品24年收入296 75亿元同比+7 53% 25Q1收入88 13亿元同比+18 65% 其中金领冠婴配粉24年双位数增长 成人奶粉份额提升 奶酪2B业务24年增长超20% [2] - 冷饮产品24年收入87 21亿元同比-18 41% 25Q1收入41 05亿元同比-5 25% [2] 盈利能力 - 2024全年/24Q4/25Q1毛利率分别为34 10%/31 00%/37 82% 25Q1同比+1 80pcts环比+6 82pcts 受益原奶价格下行 [2] - 2024全年/24Q4/25Q1销售费用率18 99%/18 06%/16 92% 25Q1同比-1 52pcts环比-1 14pcts 因促销费用减少 [2] - 2024全年/24Q4/25Q1管理费用率3 86%/4 07%/3 77% 25Q1同比-0 70pcts环比-0 30pcts [3] - 24Q4净亏损主因澳优商誉减值30 37亿元 25Q1归母净利率14 76%同比-3 42pcts环比+23 80pcts [3] 未来展望 - 终端动销持续改善 25Q2低基数下有望表现良好 存货周期良性 促销费用或减少 盈利能力或提升 [3] - 下调2025-2026年归母净利润预测至108 10/116 51亿元(较前次下调6 1%/5 4%) 新增2027年预测130 36亿元 对应2025-2027年EPS为1 70/1 83/2 05元 [4]
伊利股份(600887):2024年年报及2025年一季报点评:轻装上阵,调整向好
光大证券· 2025-05-07 15:4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4][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伊利股份2024年年报和2025年一季报显示2024年营收和利润下滑25Q1营收微增利润有降有升 低温品类逆势增长奶粉业务增势良好 原奶价格下行提升毛利率澳优商誉减值影响短期利润 考虑原奶上游去化节奏下调2025 - 2026年归母净利润预测新增2027年预测 仍维持“买入”评级 [1][2][3][4] 各业务情况总结 - 液体乳2024年收入750.03亿元同比-12.32% 主要因终端需求偏弱及常温奶去库存 低温品类逆势增长 25Q1收入196.40亿元同比-3.06% 降幅环比收窄 渠道库存稳中有降 终端价盘良好 [2] - 奶粉及奶制品2024年/25Q1分别实现收入296.75/88.13亿元 同比+7.53%/+18.65% 金领冠婴配粉24年营收双位数增长 成人奶粉市场份额提升 奶酪品类2B业务24年营收同比增长超20% [2] - 冷饮产品2024年/25Q1分别实现收入87.21/41.05亿元 同比-18.41% /-5.25% [2] 财务指标总结 毛利率与费用率 - 2024全年/24Q4/25Q1公司毛利率分别为34.10%/31.00%/37.82% 25Q1同比/环比分别为+1.80/+6.82pcts 成本端红利提升毛利率 [3] - 2024全年/24Q4/25Q1销售费用率分别为18.99%/18.06%/16.92% 25Q1同比/环比分别为-1.52/-1.14pcts 因终端产品新鲜度好促销费用减少 [3] - 2024全年/24Q4/25Q1管理费用率分别为3.86%/4.07%/3.77% 25Q1同比/环比分别为-0.70/-0.30pcts [3] 净利率 - 2024全年/24Q4/25Q1归母净利率分别为7.30%/-9.03%/14.76% 25Q1同比/环比分别为-3.42/+23.80pcts 24Q4净亏损因澳优商誉减值 25Q1净利率同比下滑因24Q1投资收益基数高 [3] - 2024全年/24Q4/25Q1扣非归母净利率分别为5.19%/-9.34%/14.02% 25Q1同比/环比分别为+2.58/+23.36pcts [3] 盈利预测 - 下调2025 - 2026年归母净利润预测至108.10/116.51亿元 较前次下调6.1%/5.4% 新增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为130.36亿元 对应2025 - 2027年EPS为1.70/1.83/2.05元 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17/16/15倍 [4] 其他财务指标 |指标|2023|2024|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百万元)|126,179|115,780|119,738|123,981|130,650| |营业收入增长率|2.44%|-8.24%|3.42%|3.54%|5.38%|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10,429|8,453|10,810|11,651|13,036| |归母净利润增长率|10.58%|-18.94%|27.88%|7.79%|11.89%| |EPS(元)|1.64|1.33|1.70|1.83|2.05| |ROE(归属母公司)(摊薄)|19.48%|15.89%|19.03%|19.14%|19.83%| |P/E|18|22|17|16|15| |P/B|3.5|3.6|3.3|3.1|2.9|[5]
伊利2024年及2025年一季度财报出炉 行业周期下实现韧性增长
中国经营报· 2025-05-01 00:09
财务表现 - 2024年公司营业总收入1157.80亿元,剔除商誉减值后净利润115.39亿元,增长12.2% [2]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总收入330.18亿元,同比增长1.35%,扣非归母净利46.29亿元,同比增长24.19% [2] - 2024年毛利率提升131%至34.03%,经营现金流净额同比增长18.86%至217.4亿元 [2] - 2025年一季度销售费用率同比降低152%至16.9%,管理费用率下降至3.86%,净利率提升至9% [3] 业务结构 - 液体乳业务营收196.40亿元(一季度),冷饮业务营收41.05亿元,均居行业第一 [2] - 奶粉及奶制品业务一季度营收88.13亿元,同比增长18.65% [2] - 液态奶全年营收750.03亿元,常温白奶市占率第一,低温酸奶份额提升1.3%,但上半年营收同比下滑19.61% [3] - 奶粉及奶制品全年营收296.75亿元,同比增长7.53%,其中婴幼儿奶粉双位数增长,成人奶粉市占率连续十年第一 [3] - 海外业务冷饮增长13%,婴配粉增长68%,但占比不足10% [3] 战略与规划 - 2025年计划实现营业总收入1190亿元(同比+2.8%),利润总额126亿元(同比+24.4%) [4] - 2025年战略聚焦功能性营养与乳深加工 [4] - 全年拟现金分红77.26亿元,叠加20亿元回购,股东回报占利润比例达100.4%,上市以来累计分红508亿元 [3] 行业挑战 - 新生儿数量下滑制约婴配粉需求,成人奶粉需应对银发经济升级 [5] - 原奶供应过剩导致零售价承压 [5] - 飞鹤、君乐宝在奶粉研发与渠道下沉上的优势可能稀释市场份额 [5] - 海外市场地缘政治与关税风险可能延缓全球化进程 [5]
生娃就发钱,两家民企猛砸28亿催生
盐财经· 2025-04-14 17:24
乳企生育补贴计划 - 伊利宣布推出16亿生育补贴,为全国孕期家庭提供不少于1600元补贴及健康咨询服务,计划2025年4月实施 [5][7] - 飞鹤启动12亿元生育补贴计划,提供不少于1500元实物兑换券(可换奶粉),预计最多惠及80万人次 [7][9] - 两家企业补贴叠加可达3100元,直接触达目标消费者并提升社会好感度 [10][11] 行业竞争格局 - 飞鹤婴幼儿配方奶粉2024年销售额190.62亿元(占营收91.9%),市占率超20%且连续六年中国销量第一 [16][17] - 伊利奶粉业务2024年前三季度营收213.3亿元(同比+7.07%),婴幼儿配方奶粉市占率达16.9%且增速超两位数 [15][16][18] - 伊利2024年全球乳业排名第五(营收175亿美元),亚洲第一;蒙牛排名第九(营收139亿美元) [21] 企业财务表现 - 伊利2024前三季度营收890.39亿元(同比-8.59%),归母净利润108.68亿元(同比+15.87%),液态奶业务连续11年市占率第一 [15][20] - 飞鹤2024年总收益207.486亿元(同比+6.2%),婴幼儿奶粉业务同比增长6.6% [16][17] - 伊利奶粉业务拆分独立运营,成人奶粉市占率第一,婴幼儿奶粉增速显著 [18] 市场趋势与战略 - 新国标实施推动婴幼儿奶粉配方科学化升级,消费者对200元/罐以上高端产品接受度提升 [22][23][25] - 行业集中度持续提升,前十大奶粉企业市占率超87%,黑龙江等主产省产能仍无法完全满足需求 [24][27] - 乳企通过生育补贴构建"生育友好型社会"形象,强化品牌粘性与复购率,符合国家人口战略 [11][22][23] 行业数据 - 2024年中国乳制品出口4.52亿美元(同比+7.73%),进口262万吨(同比-9%),进口金额112.33亿美元 [27][29] - 消费者对国产奶粉信任度提升,飞鹤与伊利网络口碑分别为71和70(满分100)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