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抖音超市
icon
搜索文档
美团称“浣熊食堂”绝不自营,绝不下场与商家竞争;“交个朋友”全员入驻快手|未来商业早参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30 07:12
淘宝闪购品牌入驻情况 - 7月新入驻品牌数环比增长110% 新上线非餐品牌门店超过12000家 [1] - 新入驻品牌呈现品类多元化特征 3C数码 服饰运动和酒水三个品类占比最高 [1] - 即时零售进入"供给端抢滩"阶段 品类多元化有助于提升平台客单价 [1] 美团浣熊食堂运营数据 - 浣熊食堂推出后 美团和美团外卖App相关关键词搜索量环比上涨超40倍 [2] - 浣熊食堂商家整体曝光量上涨164% 订单量上涨60% [2] - 美团承诺浣熊食堂绝不自营 不下场与商家竞争 专注基础设施建设 [2] 交个朋友与快手合作 - 头部直播电商机构"交个朋友"携全员主播入驻快手 8月中旬开启首秀 [3] - 将与快手可灵AI深度合作 提升数字化电商营销能力 [3] - 反映直播电商行业加速向数字化 智能化方向发展 [3] 抖音即时零售业务调整 - 抖音超市合并至抖音小时达 以提升即时零售业务效能 [4] - 抖音小时达业务入口被提升至抖音商城 与抖音超市并列 [4] - 即时零售从"流量试水"升级为"战略级赛道" [4]
抖音整合即时零售业务,抖音超市合并至小时达|36氪独家
36氪· 2025-07-29 21:35
抖音超市业务调整 - 抖音超市将被合并至抖音小时达以提升即时零售业务效能 [4] - 抖音超市于2023年春节后上线,定位为线上电商自营业务,负责人汇报给时任电商副总裁木青 [4] - 抖音超市经过一年筹备,2022年中旬在广州、深圳及杭州等城市试点 [4] - 抖音超市采用代销与自营相结合的混合运营方式,而非全自营模式 [4] 抖音超市与小时达业务发展 - 抖音超市履约能力较弱,多数商品多日达,部分次日达,而天猫超市、京东超市次日达已是标配 [5] - 2022年8月抖音首次在深圳试水小时达业务,2023年随着抖音超市上线,小时达出现在抖音超市界面 [5] - 2023下半年即时零售竞争加剧,抖音小时达入口被提升至抖音商城,与抖音超市并列 [6] 即时零售行业格局 - 小时达服务指1小时送达,商品包括生鲜、日用百货、数码产品等 [7] - 淘宝2017年推出天猫超市1小时达,2020年上线"小时达"服务 [7] - 京东2021年推出小时达,2023年整合升级为京东秒送 [7] - 淘宝天猫2023年4月将"小时达"升级为包含外卖业务的"淘宝闪购" [7] 抖音即时零售战略调整 - 抖音外卖因运力问题收缩,小时达业务重新成为重点 [8] - 抖音小时达从个位数城市扩张至四十多个城市 [8] - 小时达商品更标准化,运力需求波动较小,多数商家选择自配送 [8] - 抖音小时达时效普遍在30-50分钟,弱于淘宝闪购、美团闪购的半小时送达 [9] 业务合并原因 - 抖音超市和小时达定位重叠,均面临时效挑战 [9] - 即时零售行业已由美团、淘宝、京东培育成熟,用户接受度提高 [9] - 线上超市时效优势减弱,即时零售成为更优选择 [9]
抖音整合即时零售业务,抖音超市合并至小时达|独家
36氪未来消费· 2025-07-29 11:21
抖音超市业务调整 - 抖音超市将被合并至抖音小时达以提升即时零售业务效能 [3] - 抖音超市2023年春节后上线 定位为线上电商自营业务 负责人汇报给时任电商副总裁木青 [4] - 业务初衷为满足用户电商购买体验需求 对现有平台和商家形成补充 [4] - 2022年中旬在广州 深圳及杭州等城市试点 筹备约一年 [4] - 采用代销与自营相结合的混合运营模式 类似天猫超市而非京东全自营 [4] - 履约能力明显弱于竞品 多数商品多日达 仅部分次日达 [4] 即时零售业务发展 - 抖音小时达2022年8月深圳首试点 2023年与抖音超市界面整合 [5] - 2023下半年即时零售竞争加剧 小时达入口提升至抖音商城与超市并列 [6] - 小时达定义为1小时送达服务 覆盖生鲜 日百 数码等品类 [7] - 相比外卖 小时达商品更标准化 需求波动平缓 运力压力较小 [8] - 多数商家选择自配送 看重抖音流量价值而非平台运力 [8] - 当前履约时效30-50分钟 弱于竞品半小时送达标准 [9] 业务整合背景 - 超市与小时达定位重叠 均聚焦即时零售但未形成差异化 [9] - 线上超市时效优势减弱 即时零售成为行业优先发展方向 [10] - 行业经过美团 淘宝 京东竞争培育 用户接受度已显著提升 [10] - 合并决策反映公司资源向即时零售赛道集中倾斜 [3][10]
大通小兑:中国电商行业趋势观察(四)
搜狐财经· 2025-06-09 18:29
行业规模与增长 - 美团闪购过去12个月GTV达到1750亿,京东到家同期GTV为708亿,饿了么全能超市约400亿,行业前三名合计约2858亿 [1] - 2023年全行业规模估计约4500亿,预计未来7年保持30%年复合增速,2030年达到约2.82万亿,增长5.3倍 [1] - 美团预期2025年平台型即时零售规模将达到5000亿(不包含自营型即时零售) [3] 商业模式分析 - 自营即时零售平台(盒马、美团买菜等)目前规模约1000亿,盒马500亿GMV中300亿来自线上,预计最终规模可达1万亿 [5] - 平台型即时零售(美团闪购、京东到家等)年底合计规模约3300亿,仍有数倍增长空间 [5] - 传统电商(京东自营、猫超等)加速同城零售化,猫超已在20多个城市推出半日达,与即时零售边界逐渐模糊 [7] 发展趋势 - 即时零售将成为生鲜数字化的最佳场景,与外卖形成互补,手机、小家电等标品也有10万亿以上市场潜力 [3] - 自营即时零售平台将与线下商超深度融合,线下商超线上占比将持续提升 [5] - 行业从"万货商店"向"万物到家"转型,各模式共同培育用户习惯做大市场 [7] 竞争格局 - 美团闪购目前规模领先(1750亿),京东到家(708亿)和饿了么全能超市(400亿)分列二三位 [1] - 自营即时零售中盒马规模领先(500亿GMV),美团买菜、叮咚买菜等紧随其后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