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指数基金)
icon
搜索文档
华夏基金发布“红色火箭LetfGo”服务产品
证券日报网· 2025-06-30 15:15
本报讯(记者王宁)近日,华夏基金举办"2025一年一度指数大会",推出业内首创的"投资获得感评价模 型",并重磅发布"红色火箭LetfGo"。华夏基金总经理李一梅表示,当前公募基金已经迈入资产配置时 代,面对充满变数的投资市场和超万只的投资产品,资产配置是连接行业高质量发展与投资者获得感的 坚实桥梁,公司用"乐高思维"塑造多资产全能平台,创设丰富多样的产品,为普通投资者实现低成本地 构建跨资产、跨周期组合创造条件。 据了解,"红色火箭LetfGo"将华夏基金的资产配置能力,转化为投资者可轻松触达、清晰理解的解决方 案。李一梅介绍说,公司始终将提升投资者的获得感和投资幸福感视为发展的星辰大海,并坚信能够为 每位投资者提供更优的财富解决方案和更简便的实现路径,为千家万户的美好生活添砖加瓦。 华夏基金首席策略分析师轩伟表示,"获得感提升是系统工程",该模型提炼出六大高获得感投资者画 像,并在实践层面提出三维提升方案。这一发布标志着公司建立起围绕"洞察赋能收获"全链条综合的投 资者获得感评价能力体系。"该体系是一个开放成果,期待与全市场生态链伙伴共建更健康的服务模 式,助力对投资者需求的洞察能转化为全行业一致的行动。 ...
华夏基金李一梅:投资者获得感是衡量高质量发展的黄金标准
搜狐财经· 2025-06-29 12:35
华夏基金2025指数大会核心发布 - 公司推出业内首创"投资获得感评价模型",通过客户调研和交易数据分析构建,聚焦投资者真实收益、心态和服务体验 [2] - 公司总经理李一梅提出资产配置是连接行业高质量发展与投资者获得感的核心桥梁,并打造"乐高思维"多资产全能平台 [2] - 公司发布一站式指数服务平台"红色火箭LetfGo",将专业资产配置能力转化为易用解决方案,贯彻"让投资者毫不费力"理念 [2] 投资者获得感体系构建 - 首席策略分析师轩伟提出六大高获得感投资者画像,实践层面推出三维提升方案,形成"洞察·赋能·收获"全链条能力 [3] - 获得感评价模型标志着公司建立综合化评价体系,系统性解决投资者体验问题 [3] ETF市场发展与服务升级 - 2025年全市场ETF规模突破4万亿元,产品数量超千只,境内ETF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4] - 公司发布"红色火箭2.0"升级版,新增"LetfGo"和"产业数据"服务,覆盖广度、数据深度及配置功能全面优化 [4] - 晨星顾问陈鹏基于百年数据指出分散配置是核心策略,提出"Gamma收益"概念,证实减少非理性操作可增厚收益 [4]
想像富豪一样投资?只靠ETF也能“变身”家族办公室!
搜狐财经· 2025-06-29 11:25
家族办公室行业概况 - 澳洲家族办公室数量达2000个 十年增长超150% [1] - 入门门槛需1000万澳元流动资产 实际要求更高 [1] - 核心目标为长期财富守护与增值 追求30年跨度6%-8%年化回报 [3] 资产配置策略 - 家族办公室采用高度定制化资产组合 匹配金额/风险偏好/支出需求 [3] - 8%年化收益被视为财富传承黄金标准 [3] - 未来基金配置结构为行业参考基准 含109%澳洲股票 278%全球股票 138%私募股权 [4] ETF模拟方案对比 VanEck方案 - 复制未来基金结构 覆盖公募与私募资产 [4] - 配置亮点:270%发达市场股票 140%私募股权 140%另类资产 [4] - 通过上市私募股权ETF模拟私募资产 但存在流动性限制 [7] Betashares方案 - 剔除全部私募资产 全球股票占比达75% [7] - 强调流动性优先 避免私募与ETF的错配风险 [7] - 配置亮点:1875%澳洲股票 5625%全球股票 [4] 特殊资产配置建议 - 比特币可配置1%-2% 作为增强回报的另类资产 [7] - 私募信贷ETF年收益率达7% 但流动性溢价低于私募产品 [7] 成本差异 - 家族办公室年管理费约1% 1000万资产年费10万澳元 [8] - ETF费用显著更低 但缺乏传承规划等软性服务 [8] 策略可行性总结 - ETF可模拟家族办公室核心配置逻辑 需承受12%-18%年波动率 [5] - 成功要素包括明确目标 长期持有 定期再平衡 [9]
LetfGo! 重磅发布
中国基金报· 2025-06-28 17:49
行业动态 - 中国公募基金行业总规模年内突破33万亿元,创历史新高 [1] - ETF市场快速发展,全市场ETF规模突破4万亿元,产品数量进入"千只时代" [4] - 行业从"规模驱动"转向"质量驱动",资本市场改革成效显现,市场生态持续优化 [1][6] 公司战略与创新 - 华夏基金举办"2025•一年一度指数大会",推出业内首个"投资获得感评价模型",基于超7万份客户问卷、30余场深度访谈及10万条社区评论数据,提炼16个获得感影响因子 [1][3] - 公司提出"乐高思维",打造多资产全能平台,创设多样化产品,降低普通投资者跨资产、跨周期组合构建成本 [2] - 发布一站式指数服务平台"红色火箭2.0",新增"LetfGo"服务,提供多资产集中管理、历史回测验证、策略样板间三种场景玩法 [4] 产品与服务升级 - "红色火箭2.0"涵盖网页版服务,新增"产业数据"功能,聚焦更广覆盖、更深数据、更优配置 [4] - "LetfGo"服务通过五维图实时生成功能,帮助用户定制个性化资产配置组合 [4] - 公司设立投资者回报研究中心,将专业资产配置能力转化为可触达、易理解的解决方案 [1][2] 市场观点与数据 - 晨星全球高级战略顾问指出,指数基金因容量大、成本低、投资便利等优势,成为普通投资者分享市场收益的务实选择 [5][6] - 数据显示减少非理性操作可增厚投资者收益(Gamma概念) [6] - 华夏基金通过圆桌讨论分享指数投资获得感提升路径,覆盖从认知到策略的全流程 [6] 行业展望 - 2025年是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年,《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全面实施,行业生态经历系统性重塑 [3] - 华夏基金计划持续以创新驱动服务升级,构建立体化财富管理解决方案,提升投资者获得感 [6]
LetfGo! 重磅发布
中国基金报· 2025-06-28 17:15
公募基金行业发展 - 中国公募基金总规模突破33万亿元,反映出居民财富管理需求持续增长和资本市场改革发展成效显现 [2] - 行业正从"规模驱动"转向"质量驱动"的结构性变化,ETF市场突破4万亿元大关,产品数量进入"千只时代" [8][10] - 华夏基金举办"2025•一年一度指数大会",推出业内首创的"投资获得感评价模型"和"红色火箭LetfGo"服务 [2] 华夏基金战略与创新 - 公司以客户为中心,设立投资者回报研究中心,构建业内首个"投资获得感评价模型",基于超7万份客户问卷、30余场深度访谈及10万条社区评论数据 [4][6] - 提出"乐高思维"塑造多资产全能平台,推出"红色火箭2.0"服务,新增"LetfGo"及"产业数据"功能,聚焦"更广覆盖、更深数据、更优配置" [5][8] - "LetfGo"服务提供多资产集中管理、历史回测验证、策略样板间三种场景玩法,用户可实时生成五维图打造专属组合 [9] 投资理念与工具 - 资产配置是连接行业高质量发展与投资者获得感的桥梁,ETF以容量大、成本低、投资便利等优势成为普通投资者分享市场收益的务实之选 [5][9] - 晨星数据显示基金投资人长期收益主要源于Beta(市场收益),分散配置是投资中唯一的"免费午餐",减少非理性操作可增厚Gamma收益 [9] - 公司提炼六大高获得感投资者画像,提出三维提升方案,建立"洞察•赋能•收获"全链条评价能力体系 [8] 行业展望 - 2025年是公募基金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之年,《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全面实施,行业生态正经历系统性重塑 [6] - 公司将继续以创新驱动服务升级,构建立体化财富管理解决方案,与投资者共赴财富稳健增长之路 [10]
银行理财首单网下打新落地,光大理财一混合类产品成功入围有效报价
华夏时报· 2025-06-20 16:22
银行理财公司首单网下打新落地 - 光大理财管理的混合类产品"阳光橙增盈绝对收益策略"参与信通电子网下打新,申报价格为17元并成功入围有效报价[2][4] - 这是银行理财公司上升为A类投资者后首次直接参与网下打新,此前主要通过公募基金间接参与[2][5] - 信通电子在输电线路智能巡检系统市场占有率25%~30%,通信综合运维智能终端细分市场第一,2023年营收增长19.08%,2024年增长7.97%,净利润分别增长5.60%和15.11%[4] A类投资者政策变化 - 2024年新规将银行理财产品纳入A类优先配售对象,与公募基金享受同等政策待遇[5] - 此前A类仅包括公募基金和社保基金,银行理财主要借助公募基金通道间接参与[5] - 光大理财4月已完成首单银行理财直接参与上市公司定增项目,获配外高桥近2000万元[5] 银行理财权益投资现状 - 截至2023年末理财产品权益类资产余额0.83万亿元,占比仅2.58%[7] - 招银理财、兴银理财等多只产品跻身ETF前十大持有人[8] - 中银理财、民生理财等公司2025年发布被动指数投资策略理财产品[8] 行业发展趋势 - 政策组合拳鼓励银行理财加强权益市场投资,畅通入市渠道[7] - 预计将开发更多混合类、权益类"含权"产品,丰富理财产品体系[9] - 光大理财表示将持续加大资本市场布局力度[3]
上交所理事长邱勇:大力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
国际金融报· 2025-06-18 17:47
资本市场发展策略 - 全力维护市场平稳运行 构建内生稳定机制 强化市场监测和风险预判 支持上市公司使用货币政策工具 强化监管和预期管理 提振市场信心 [1] - 深化科创板改革 提升包容性和适应性 推动制度改革 健全科技型企业识别机制 扩大第五套标准适用范围 促进资源向新产业新业态新技术集聚 [1] 并购重组与资金引入 - 落实"并购六条" 发挥资本市场主渠道作用 打通并购市场堵点 提高重组审核时效 推动优质未盈利资产收购和上市公司吸收合并案例 [2] - 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 构建长线长投生态 引入长期资金 丰富ETF产品布局 推动科技创新债券和绿色债券市场建设 健全股票期权产品体系 [2]
券商行业主题基金月内平均回报率超3%
证券日报· 2025-06-13 23:57
金融板块市场表现 - 金融相关主题基金月内平均复权单位净值增长率达2.24% [1] - 全市场99只券商行业主题基金平均复权单位净值增长率达3.73%,其中55只产品月内净值增长率突破4% [1] - 银行行业主题基金平均复权单位净值增长率达1.81%,超两成产品增长率超3% [2] - 保险行业主题基金平均复权单位净值增长率达2.83%,超五成产品增长率超3% [2] 券商行业投资机会 - 券商板块估值水平明显回落,为再度配置提供良好契机 [1] - 龙头类券商有望在板块回暖时发挥"中军引领效应" [1] - 财富管理业务突出且权益方向敞口规模较大的上市券商能在市场活跃时更快释放业绩弹性 [1] - 券商"注销式"回购增多,释放行业发展信心 [1] - 券商基本面与资本市场表现强相关,上半年市场交易活跃背景下业绩有望较好增长 [1] - 券商板块行情催化因素包括市场流动性改善、风险偏好提升或并购重组等 [1] - 券商股向上弹性较大 [1] - 选择低估值券商是把握板块分化后结构性机会的可行策略,中长期布局兼具进攻与防守 [2] 金融板块整体趋势 - 金融板块行情是政策、估值与资金共振的结果 [2] - 资本市场改革深化与宏观经济企稳将提升金融股的长期配置价值 [2] - 金融股的配置价值在于其"进攻性"与"防御性"的动态平衡 [2] - 市场底部区域券商股弹性可提供超额收益,震荡市中高股息银行股能成为组合"压舱石" [2] 金融行业主题基金投资策略 - 金融行业主题基金高弹性特征适合不同风险偏好投资者 [2] - 短期交易型投资者可选择跟踪券商指数的相关ETF,流动性充足且费率低廉 [2] - 长期配置型投资者可关注主动管理型基金 [2]
年内15只ETF规模新增超百亿元,债券、宽基、黄金三足鼎立
搜狐财经· 2025-06-11 15:56
基金市场表现 - 2025年基金市场表现强劲,医药、消费、新能源等基金均有不俗表现,其中医药赛道年初至今涨幅超50% [1] - ETF总规模持续扩容,截至6月9日达到4.16万亿元,年内新增近4400亿元,份额增加844亿份至2.74万亿份 [1] - 中国市场成为全球ETF市场增长最快的区域之一,反映投资者对被动投资工具的认可度提升 [1] ETF规模增长 - 年内有15只ETF规模新增超百亿元,去年同期仅8只,其中4只为沪深300相关基金 [2] - 创新药企业业绩兑现推动资金加速布局,相关主题基金净值增长率普遍上升 [2] - 规模增长超百亿的ETF中,黄金ETF(518880.SH)以313.29亿元居首,沪深300ETF华夏(510330.SH)以293.24亿元次之 [3] 行业分布 - 宽基指数ETF受“国家队”资金青睐,中央汇金等机构持仓总市值达4.8万亿元,覆盖45个行业、357家上市公司 [4] - 华夏上证50ETF(510050)前十大持有人中,中央汇金及其子公司合计持有超7成份额 [4][5] - 黄金ETF表现突出,4只黄金基金流入超百亿,近一年收益率超40%,仅次于港股创新药行业 [5][6] 黄金ETF驱动因素 - 美联储降息周期开启,高盛预测2025年将降息3次,实际利率下行提升黄金吸引力 [6] - 全球央行购金潮延续,2025年一季度购金量达290吨,同比激增40% [6] - 地缘政治风险升级,黄金作为避险资产需求激增 [6] 债券ETF表现 - 债券类ETF从3月开始发力,海富通中证短融ETF(511360)规模半年内增加近200亿元 [7] - 国内利率跌破“1”时代,叠加“资产荒”背景,投资者通过债券ETF布局久期策略 [7] 资金偏好 - 资金偏好防御类资产,包括宽基、黄金、债券等,反映对低波动资产的需求 [10] - 短期看,全球贸易摩擦和地缘政治风险推升避险需求,中长期稳健收益需求客观存在 [10]
年内规模新增超百亿元ETF达14只 黄金主题和宽基居多
证券日报· 2025-06-10 00:17
ETF市场总体表现 - ETF总规模截至6月9日达到4.16万亿元,年内新增近4400亿元,份额增加844亿份至2.74万亿份 [1] - 14只ETF年内新增规模超100亿元,其中最高达300多亿元,2只在200亿至300亿元之间,11只在100亿至200亿元之间 [1] - 股票型和商品型基金为主,黄金主题和宽基产品数量较多,合计10只 [1] 黄金主题ETF表现 - 国际贸易形势不确定性推动避险需求,美元处于近三年最低水平,宏观经济弱化可能进一步支撑金价 [2] - 黄金主题ETF在14只规模超百亿的产品中占据重要地位 [1][2] 创新药主题ETF表现 - 创新药主题基金净值增长率普遍上升,港股通创新药指数净值增长率达54.83% [2] - 港股创新药板块持续上涨,恒生生物科技指数回补前四月缺口并突破前高 [2] - 全市场净值增长率前十的基金中多只为医药或创新药主题,增长率均超40% [2] 创新药行业基本面 - 医药板块处于估值底部、创新起始、基本面好转和政策支持四重底部区域 [3] - 创新药板块上涨受密集利好事件催化,情绪面改善和资金持续涌入推动 [3] - 创新药企业大额交易显示业绩兑现能力,行业正式步入收获期 [3] ETF产品发行情况 - 年内新发行ETF136只,总数达1191只 [2] - 份额增加最大的行业为材料(2只基金跟踪),主题为中证创新药产业指数(7只基金跟踪),指数标的为港股通互联网(4只基金跟踪)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