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活力

搜索文档
数览成绩单|人流旺、物流畅,多项数据折射经济蓬勃活力
新华网· 2025-09-19 14:32
近期,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国家邮政局等发布多项数据。数据显示, 今年前8个月,全国铁路发送旅客创历史同期新高,物流业景气指数连续6个月保持景气区间运行,邮政行业 寄递业务量同比增长15.5%……多项数据折射出我国"人享其行、物畅其流"的经济活力。 ■1至8月,全国铁路发送旅客32亿人次,同比增长6.7%,创历史同期新高,全国铁路运输安全平稳有 序。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数据显示 今年1至8月全国铁路发送旅客 32亿人次 同比增长6.7% 创历史同期新高 今年以来 全国铁路日均安排开行 旅客列车11127列 同比增长7。7% ■前8个月,我国快递业务量累计完成1282亿件,同比增长17.8%。同城、异地、国际/港澳台快递业务量 均同比增长。 NHUA NEWS ■行业物流发展稳中向好,业务保持稳定增量。前8个月我国物流业业务活动预期指数均值为55.4%,比 上年同期高0.4个百分点。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数据显示 8月份中国物流业 景气指数为50。9% 骄比回分0。4个百分点 连续6个圆保持景气区间运行 国家邮政局数据显示 前8个月 我国邮政行业寄递业务量 累计完成1399。2亿 ...
14.2%!2024年我国经济发展新动能指数保持较快增长
新华财经· 2025-08-27 23:07
经济发展新动能指数总体表现 - 2024年经济发展新动能指数达136.0 同比增长14.2% [1] 网络经济指数表现 - 网络经济指数达142.4 同比增长16.2% 对总指数增长贡献率35.2% 贡献最大 [1] 创新驱动指数表现 - 创新驱动指数达138.5 同比增长13.2% 对总指数增长贡献率28.5% [1] 经济活力指数表现 - 经济活力指数达130.9 同比增长14.5% 对总指数增长贡献率19.6% [1] 转型升级指数表现 - 转型升级指数达127.8 同比增长12.5% 对总指数增长贡献率16.7% [1] 新动能发展意义 - 新动能是拓展新增长点、推动经济升级发展、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驱动力 [1] - 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继续成长壮大 经济展现较强活力 [1] - 创新驱动发展取得新成效 网络经济带动作用明显 [1] - 转型升级持续推进 新动能培育和旧动能更新协调联动 [1]
存款搬家是好事
北京商报· 2025-08-25 00:29
住户存款向非银存款迁移趋势 - 7月住户存款同比减少7800亿元 非银存款同比增加1.39万亿元 [1] - 资金通过银行理财、基金、保险等渠道流向资本市场 [1] - 国有大行一年期定存利率跌破1% 10万元年利息不足千元 [1] 资本市场表现与资金流向 - A股三大指数7月全线上涨 两市成交额创年内新高 [1] - 银行理财规模环比有望增长约2万亿元至32.67万亿元 [1] - 资金主要通过"固收+"等稳健型产品间接入市 [1] 对金融市场的结构性影响 - 直接融资渠道拓宽 从间接融资转向直接融资 [2] - 为资本市场带来长期资金 支持科技创新企业发展 [2] - 符合国家经济结构转型战略方向 [2] 资金使用效率提升 - 资金从静态存款变为动态投资 提高货币流通速度 [2] - 央行货币政策工具注入流动性用于投资和消费 [2] - 激活经济增长 [2] 未来趋势驱动因素 - 超额存款形成速度放缓 [2] - 居民经济预期好转及房产投资属性弱化 [2] - 广谱利率下行推动储蓄向权益市场迁移 [2] 金融机构应对策略 - 需创新优化财富管理产品提升服务吸引力 [3] - 加强风险评估与投资者教育 [3] - 确保产品与客户风险偏好匹配 [3]
地铁客流今年38次超千万人次
深圳商报· 2025-08-12 07:02
地铁客流表现 - 深圳地铁日客流于8月8日达到1120.92万人次 创下今年单日客运量新高 同时也是历史次高纪录[1] - 今年深圳地铁日客流已累计38次突破千万人次 远超以往历年累计的15次[1][2] - 暑运首月(7月)深圳地铁日均客流达964.6万人次 超过去年同期930万人次的纪录 创月度日均值历史新高[2] - 今年1-7月全网日均客运量达880.92万人次 同比增长61.05万人次 增幅7.45%[3] 线路及站点客运量 - 8月8日4条线路客运量超百万人次 5号线151.50万人次 1号线124.31万人次 11号线124.02万人次 3号线104.09万人次[1] - 11号线(124.02万人次)和13号线(15.89万人次)在8月8日分别创下该线路历史新高[1] - 暑运期间交通枢纽车站客流增幅明显 后海站同比增长19.5% 松岗站增长18.1% 岗厦北站增长16.4%[2] - 文旅车站日均客运量前五为世界之窗站5.91万人次 少年宫站4.18万人次 海上世界站3.24万人次 大梅沙站2.95万人次 深圳湾公园站2.38万人次[2] 客运强度及城市吸引力 - 深圳地铁2025年客运强度达1.51万人次/公里·日 位列全国第一[2] - 在深圳地铁总里程仅500多公里的情况下 客运量持续高速增长 接近京沪普通工作日的地铁客运量[1] - 交通枢纽车站日均客运量达180.35万人次 同比增长11.4%[3] - 口岸车站客流量上半年同比增长11.0%[3] 客流增长驱动因素 - 文旅车站日均客运量32.84万人次 同比增长5.6%[3] - 大运中心站受益于演唱会经济 日均客运量同比增长163.8% 在全市热门大站中增幅第一[3] - 暑运40天期间(7月1日至8月9日)已有19天全市客流超千万人次 单日千万客流成为"新常态"[2]
多维数据彰显经济活力
中国证券报· 2025-08-07 05:09
铁路暑运数据 - 全国铁路7月1日至8月1日累计发送旅客4.56亿人次 同比增长3.6% [1] - 全国铁路日均安排开行旅客列车11416列 同比增长9.3% [1] - 旅游专列开行为消费市场注入新动能 暑期消费将在8月份继续带来积极影响 [1] 物流行业表现 - 7月物流业景气指数达50.5% 业务总量保持扩张 [1] - 上半年全国社会物流总额171.3万亿元 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6% [2] - 上半年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比率降至14% 较上年同期下降0.2个百分点 节约物流费用超1300亿元 [2] - 绿色发展、民生消费等领域物流有望延续良好态势 全年社会物流总额增速预计保持在5.5%左右 [2] 金融支持实体经济 - 上半年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22.83万亿元 比上年同期多4.74万亿元 [2] - 对实体经济发放人民币贷款增加12.74万亿元 同比多增2796亿元 [2] - 6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330.29万亿元 同比增长8.3% [2] - 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专精特新"企业贷款、普惠小微贷款增速高于同期全部贷款增速 [3]
32543.6亿元、9200.5亿元,增长、活跃!“关键词+数据”透视经济活力
央视网· 2025-07-06 11:33
服务贸易 - 2025年前5个月服务进出口总额32543.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7%,其中出口14033.7亿元增长15.1%,进口18509.9亿元增长2.7% [1] - 知识密集型服务进出口12492.7亿元,增长5.0%,结构进一步优化 [3] - 旅行服务进出口达9200.5亿元增长12.2%,为服务贸易第一大领域 [5] 科技创新与制造业 - 高技术产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4.2%,明显快于全国总体增速 [8] - 制造业企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4.2%,数字产品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保持两位数增长 [8] - 支持科技创新和制造业发展的政策减税降费及退税达6361亿元 [7] 大宗商品与期货市场 - 6月份中国大宗商品价格指数为110.8点,环比上涨0.5%,连续两个月回升 [10] - 上半年期货市场累计成交量40.76亿手增长17.82%,成交额339.73万亿元增长20.68% [10] 新能源与基建 - 江苏大丰海上风电项目首批机组并网发电,总装机容量800兆瓦,年输送清洁电能超26亿度 [13] 物流与运输 - 云南首发"郑和号"海公铁国际多式联运班列,新开昆明至吉大港线路,运输距离缩短三分之一,全程仅需18天 [14][15][17]
2.7万亿元、360万亿元、1.85亿户!“数”读重磅数据透视经济活力
央视网· 2025-06-28 10:57
工业经济 - 2025年前5个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27204.3亿元,营业收入54.76万亿元,同比增长2.7% [3] - 装备制造业利润同比增长7.2%,其中电子、电气机械、通用设备等行业利润实现两位数增长 [3] - 产业升级发展步伐加快,为工业经济稳定运行创造有利条件 [3] 民营经济 - 全国实有民营经济组织1.85亿户,占经营主体总量的96.76%,同比增长2.3% [5] - 私营企业数量突破5800万户,同比增长5.2%,在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持续发力 [5] - 个体工商户达1.27亿户,同比增长1.0%,在社区零售、餐饮服务、家政维修等领域满足多样化需求 [7] 物流行业 - 2024年我国社会物流总额首次超过360万亿元,物流业总收入达13.8万亿元 [11] - 物流市场规模连续9年位居世界第一,2025年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比率有望进一步下降 [8][11] 文化产业 - 2024年全国文化产业实现营业收入191423亿元,同比增长7.1% [12] - 全国文化产业实现利润总额17737亿元,同比增长7.9% [12]
晶采观察丨5月经济数据出炉 传递这些关键信息
央广网· 2025-06-17 21:25
服务业增长 - 5月份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6.2% [1] - "五一""端午"假期出行热潮和文旅创新成为服务业增长强劲引擎 [1] - 前5月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6.3% [1] 消费市场表现 - "6·18"网购促销活动叠加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带动网上零售商品销售加快 [1] - 银联、网联处理境外来华人员支付交易笔数和交易金额分别增长2.4倍和1.3倍 [2] - 入境免签政策扩大促进人员往来和消费市场活跃 [2] 工业智能化发展 - 智能无人飞行器制造、智能车载设备等中国制造广受好评 [2] - 工业智能化发展提速对产业升级促进作用显现 [2] 经济动能转换 - 创新驱动发展作用不断增强 [2] - 经济新旧动能逐步转换 [2]
2025年5月金融数据点评:5月金融数据成色如何?
招商证券· 2025-06-15 16:5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推荐(维持),看好银行板块短中长 期的绝对收益和相对收益 [3][4] 报告的核心观点 - M1和信贷显示经济活力同比没有更弱,但尚未回到正常季节性水平,后续关注财政力度的持续性和大行增资落地后的流动性效果 [2] - 货币财政在发力,结构优化有潜力,财政向民生领域倾斜利好银行绝对收益,银行板块会受益于公募基金的风格再配置 [2] - 短期银行板块防御优势提升,高股息银行会跑出相对收益;中期政策利好名义GDP增速中枢提升,复苏类银行有政策对冲期权;长期银行板块ROE、业绩增速和分红率高、估值低,受益于机构风格再配置,利好折价收敛和估值修复 [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M1增速情况 - 本月社融增速环比持平,M2增速略有下降,M1增速回升0.8pct;5月M1单月减少0.23万亿,增速回升主要受益于去年5月低基数,参考19 - 23年M1增量均值,经济活力仍有改善空间 [1] 信贷情况 - 5月全口径信贷增0.62万亿,信贷增量未回到季节性水平;扣票社融信贷0.52万亿,同比多增0.06万亿,真实信贷需求未进一步弱化;前5月累计新增信贷10.7万亿,同比仅少增0.46万亿,信贷投放不错 [1] 财政力度情况 - 5月“财政力度指标2”同比少增约0.08万亿,4月同比多增1.14万亿,金融口径下财政力度同比回落明显,需关注财政力度持续性 [2] 行业规模 - 股票家数41只,占比0.8%;总市值10036.7十亿元,占比11.6%;流通市值9944.5十亿元,占比12.6% [4] 行业指数表现 - 1m绝对表现5.6%,6m绝对表现14.2%,12m绝对表现34.7%;1m相对表现6.5%,6m相对表现16.0%,12m相对表现25.2%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