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充电模组

搜索文档
信维通信第二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8434.02万元 同比增长65.12%
证券日报网· 2025-08-15 15:45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37.03亿元,归母净利润1.62亿元 [1] - 2025年第二季度单季度营业收入19.60亿元,同比增长3.82%,归母净利润8434.02万元,同比增长65.12%,扣非归母净利润6344.25万元,同比增长84.28% [1] - 近三年研发投入平均不低于营业收入8%,2025年上半年研发投入3.23亿元,占营业收入比例8.73% [1] 研发与专利 - 截至2025年6月30日累计申请专利4782件 [1] - 多款高端MLCC产品通过大客户测试并逐步量产,在材料、配方、工艺和设备等方面获得60余项专利 [1] - 持续投入磁性材料、高分子材料、陶瓷材料、功能复合材料、散热材料等基础材料研发 [1] AI领域布局 - 利用射频连接、无线充电、高速互联等技术优势为AI智能硬件提供解决方案 [2] - 产品应用于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智能眼镜等终端设备的AI功能实现 [2] - 高端MLCC产品将形成AI服务器系列化布局 [2] UWB业务 - 拥有UWB天线+模组+开发板综合解决方案技术储备 [3] - UWB产品已应用于智能汽车钥匙、智能门锁、智能医疗设备等AI终端 [3] - 将持续拓展智能汽车、物联网、人形机器人等应用场景 [3]
信维通信Q1营利双降,毛利率持续承压,新业务成色待考
证券之星· 2025-06-12 14:33
公司业绩表现 - 2025年一季度营收17.43亿元,同比下滑6.19%,归母净利润7749.22万元,同比下滑48.9% [1][8] - 2024年营收87.44亿元,同比增长15.85%,归母净利润6.62亿元,同比增长26.89% [2] - 2024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10.76亿元,同比下滑40.83% [6] 业务结构 - 主营业务包括天线及模组、无线充电模组、EMI/EMC器件、高精密连接器、声学器件等,应用于消费电子、商业卫星通信、智能汽车等领域 [2] - 射频零部件2024年营收87.44亿元,同比增长15.85%,但毛利率下滑1.25个百分点至20.82% [4] - 境外收入占比70%,2024年境外收入64.02亿元,同比增长4.29%,但未恢复至2022年67.19亿元水平 [5] - 国内市场2024年收入23.42亿元,同比增长66.2%,但毛利率下滑1.97个百分点至17.01% [5] 并购与子公司表现 - 通过并购拓展至连接器、音射频及声学模组等领域,2023年收购维仕科技进入声学模组领域 [2][3] - 维仕科技2024年营收19.79亿元(占公司23%),净利润2.06亿元(占公司31%) [2] - 其他子公司深圳亚力盛、信维创科、艾利门特2024年净利润分别为0.98亿元(-4.11%)、-0.68亿元(-53.31%)、0.33亿元(-217.76%) [3] 新业务布局 - 商业卫星通信领域:LCP薄膜、LCP高频FCCL通过美国UL认证,为北美客户批量供货 [7] - 智能汽车领域:取得部分国内外主机厂及Tier1供应资质 [7] - 新业务尚未形成规模效应,2025年Q1毛利率19.47%,同比下滑0.82个百分点 [8] 费用与股价表现 - 2025年Q1销售、研发及管理费用合计2.87亿元,同比增长14.34% [9] - 2025年累计回购1510万股(占总股本1.56%),金额2.68亿元 [10] - 股价从2024年11月32元/股高点回落至2025年6月22.12元/股,累计跌幅13.05% [10]
信维通信20250507
2025-05-07 23:20
纪要涉及的公司 信维通信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1. **业绩情况** - 2024 年营收 87.44 亿元,同比增长 15.85%,归母净利润 6.62 亿元,同比增长 26.89%,主要增长点为苹果不锈钢电池壳业务、华为多款机型业务及卫星业务,负债率 45%左右,毛利率下滑,研发投入占比超 8%[3] - 2025 年一季度营收同比下降 6.19%,受海外业务整合、订单延后影响;净利润受成本增加、良率波动、政府补贴减少影响;负债率降约 2 个百分点,毛利率略有下滑[2][3] 2. **全球化布局** - 2012 年收购莱尔德天线业务开启国际化,2019 年在越南建首个海外基地服务三星,2024 年在墨西哥新建基地,扩建越南基地至约 30,000 平方米[14][15] - 2024 年将卫星业务转至越南基地,部分国内业务从北京整合到杭州,虽短期增成本压力,但长期提升效率和响应速度[2][5] 3. **客户与业务** - 第一大客户苹果,占营收超 50%,天线业务稳定,无线充电模组为核心供应商之一,不锈钢电池壳 2024 年单一机型出货超 2,500 万部,2025 年预计两机型采用[6] - 第二大客户华为,占收入约 10%,在消费电子(手机天线、无线充电、结构件、声学器件)、汽车(缝隙波导天线)、数字能源中心(结构件验证)合作,预计 2025 年收入比重提高[6][9] - 其他客户包括 SPAXS、微软、Google、亚马逊、OPPO、vivo 等,卫星业务主要客户 SPAXS、亚马逊、上海瀚讯,2025 年亚马逊营收预计破 1 亿元[2][6][10][26] 4. **新兴领域拓展** - 汽车领域向华为提供缝隙波导天线,向 Lucid 交付逆变器产品,2026 年计划导入更多海外市场[4][12] - 数据中心是英特尔服务器连接器供应商,将扩大高频高速连接器业务规模[12] - 储能领域与海外客户进行结构件前期合作,2025 下半年及 2026 年体现更多收入,散热器件 2025 下半年有进展[12] - 关注机器人业务,积累客户,在连接器和线缆方面有机会[13] 5. **研发与产品** - 研发投入占比超营收 8%,重点投入基础材料研究,巩固技术优势,拓展新产品市场份额[2][5] - 积极推广不锈钢电池壳至华为、三星,2025 年有望部分机型落地[2][5][6] 6. **回购与激励** - 2024 年 9 月首次回购,已回购市值约 2.7 亿元,对应 1,500 万股,占总股份 1.56%[18] - 2025 年 4 月 28 日提高回购金额至 3 - 6 亿,调整每股回购上限至 30 元,资金含农行不超 4 亿贷款,计划加大回购力度[18] - 2024 年回购股份满足第一期股权激励计划要求,2025 和 2026 年净利润目标分别为 7.8 亿和 10.4 亿[18][19] 7. **未来展望** - 持续推动全球化布局,加强海外基地建设,提高生产效率[7] - 保持高比例研发投入,巩固技术优势,扩大新产品市场份额,与更多国际品牌合作[7] - 优化内部整合流程,提高良品率,实施回购与激励,探索并购机会[7][8] - 维持稳健经营,确保资产负债健康,应对外部挑战[8]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1. 美国关税对公司业务影响极小,从国内直发美国产品仅占约 5%,大部分通过保税区发往代工厂,对苹果客户获豁免持乐观态度[16] 2. 公司规划三到五年实现消费电子与稳定增长曲线业务各占营收 50%,降低单一客户或业务依赖[17] 3. 并购重心在国内,围绕射频主业及第二增长曲线,特别是天线和汽车互联领域,仍在寻求新机会[20] 4. 核心战略是加大基础材料研究投入,在消费电子、卫星及智能汽车赛道的天线、连接器、无线充电及智能互联产品保持投入和优势[21] 5. 拓展客户合作,保持与核心大客户合作,积极与国内外初创企业合作,布局新兴领域[22] 6. 2025 年和 2026 年计划分别实现接近 8 亿和突破 10 亿净利润,二季度起经营情况改善增长[23] 7. 2020 年起进行五年第二增长曲线布局,与初创企业合作新兴赛道,资源投入主要考虑非股权方式[24] 8. AI 眼镜领域是 Meta 供应商,与其他厂商沟通切入;折叠屏领域关注转轴,子公司有能力,供应部分铰链公司精密结构件和无线充电模组,争取切入苹果折叠机型市场[25][26] 9. 卫星业务毛利率高于综合毛利,未来两到三年对收入和利润贡献大,有望成最快突破 20 亿营收业务[26][27]
蓝思科技(300433) - 2025年4月20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4-22 17:12
2025 年一季度经营情况 - 实现营业收入 170.63 亿元,同比增长 10.10%;归母净利润 4.29 亿元,同比增长 38.71%;扣非归母净利润 3.78 亿元,同比增长 60.99% [1] - 经营性现金流净额 26.30 亿元,同比增长 29.59%,资产负债率降至 37.69% [1] - 毛利率 12.80%,相比 2024 年一季度增长 0.28 个百分点 [1][2] - 三费比率同比下降 1.27 个百分点 [2] - 研发费用率同比增长 0.93 个百分点,研发费用达 7.91 亿元,同比增长 37.73% [2][9] 亮点 - 整机组装带动结构件业务增长,利润水平回升 [1][2] - 销售、管理和财务费用管控加强,降本增效成果显著 [2] - 加大研发投入,为新项目新产品量产奠定基础,拓展新兴领域 [2] 关税政策影响及应对 - 预计关税政策变化对整体经营影响有限,2024 年海外业务占比 58%,内销营收占比 42% [3] - 全球化布局,形成稳健全球供应链体系,供应链自主可控 [3] - 业务多元化,与国内头部客户合作加深,新赛道取得突破 [3] - 产业链垂直整合,提供一站式精密制造服务 [5] - 技术壁垒牢固,与核心客户深度绑定,持续加大研发投入 [5] 各板块情况及展望 - 智能手机和电脑类是业绩增长主要驱动力,下半年延续增长态势 [7][8] - 智能汽车和座舱类业务平稳增长,提高单车价值量 [8] - 头显和智能穿戴类收入增长,预计有较好增长 [8] - 其他智能终端类收入增速较高,后续有较好增长预期 [8] 海外产能布局 - 国内外拥有 9 个主要研发和生产基地,包括越南、泰国、墨西哥的生产基地 [11] - 越南一园经营稳定,二园准备量产 [11] - 墨西哥工厂定位为北美客户供应平台 [11] - 泰国园区预计下半年投入使用,完善全球化布局 [11] 港股上市 - 董事会决定在香港发行 H 股,工作进展顺利 [12] - 募集资金用于折叠屏、智能汽车等开发及产能建设等 [12] AI 眼镜布局 - 与大客户合作,提供功能模组和精密结构件,参与产品开发 [13] - 研发和生产的部件在多款产品应用,关键技术路线取得突破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