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纪元ET

搜索文档
独家丨谷俊丽与奇瑞的800天
汽车商业评论· 2025-06-17 22:23
核心观点 - 奇瑞旗下大卓智能因战略失误、资源错配及文化冲突导致业务解散并入奇瑞智能化中心,折射传统车企智能化转型的普遍困境 [4][5][45] - 公司经历技术路线摇摆(L4与L2+并行)、自研能力空心化、管理层分歧等核心问题,最终未能兑现"五年走完十年智驾路"的承诺 [10][12][13][15] - 事件揭示行业共性难题:技术理想与商业现实的平衡、组织架构重构必要性、传统车企文化转型挑战 [39][43][46] 大卓智能的高光时刻与战略困境 - **成立背景**:2023年2月奇瑞控股80%成立大卓智能,前特斯拉/小鹏高管谷俊丽任CEO,计划五年投入200亿元智能化资金 [7] - **初期目标**:提出2025年实现国内外各100万台装车量的"双百万"目标,技术路线选择L4 Robotaxi与L2+ ADAS双线并行 [8][10] - **资源分配失衡**:L4项目消耗60%算力但商业化无期,年投入仅2亿元远低于Waymo/百度Apollo的百亿级规模 [11][12] - **自研空心化**:量产车型如星纪元ET依赖博世/地平线等第三方方案,自嘲为"高级集成商",算法外包导致技术积累薄弱 [13][15] 谷俊丽的"三重困境" - **技术理想冲突**:坚持激光雷达方案与奇瑞"13万元车型普及高阶智驾"的成本要求矛盾,端到端大模型难以短期落地 [17][18] - **管理能力质疑**:部门协作效率低下,技术团队优先导致产品落地延迟,2024年核心算法团队流失率达40% [19][25][26] - **文化水土不服**:互联网扁平化管理遭遇传统车企层级抵制,算法优化审批周期长达1个月(硅谷仅需2周) [22][23] 组织与数据问题 - **架构缺陷**:矩阵式管理缺乏权责划分,技术中心与项目组目标冲突(如传感器选型分歧),2024年奇瑞派驻COO削弱谷俊丽权威 [25] - **数据瓶颈**:奇瑞全球1300万用户数据分散且脱敏,海外数据因GDPR等法规限制无法用于训练,NOA功能被迫降级至L2 [27][28][30] 奇瑞的战略转向 - **新成立智能化中心**:整合雄狮科技/大卓智能等资源,放弃L4专注L2++规模化应用,与英伟达/华为合作开发量产方案 [32][33] - **管理模式革新**:采用项目制+模块化协作,智能座舱与智驾系统数据互通,研发投入考核强化ROI与商业化时间表 [34][35][37] 行业启示 - **自研与合作平衡**:车企应聚焦核心算法外包非关键环节,通过投资绑定供应商避免控制权丧失 [41][42] - **组织文化重构**:需建立技术中台分离长期研发与短期量产,引入孵化器/OKR管理体系推动敏捷转型 [42][44]
国信证券:RoboX商业化落地加速 关注汽车板块二季度业绩
智通财经网· 2025-06-09 10:04
销量表现 - 5月国内乘用车零售销量193万辆 同比+13% 环比+10% 年初至今累计8802万辆 同比+9% [1] - 5月厂商批发销量2329万辆 同比+14% 环比+6% 年初至今累计10797万辆 同比+12% [1] - 新能源乘用车上牌9117万辆 同比+239% 新能源渗透率达473% [1] 板块行情 - 5月CS汽车板块整体+188% 细分领域涨幅:汽车销售服务+326% 零部件+252% 乘用车+112% [2] - 汽车板块年初至今累计+2905% 大幅跑赢沪深300(+1192%)和上证综指(+1252%) [2] 成本结构 - 主要原材料价格同比变动:浮法玻璃-24% 铝锭-32% 锌锭-76% [3] - 环比变动:浮法玻璃-45% 铝锭+19% 锌锭-06% [3] 库存状况 - 5月经销商库存预警指数527% 同比-55个百分点 环比-71个百分点 仍高于荣枯线但持续改善 [4] 技术趋势 - 智能驾驶领域加速落地:特斯拉6月投放robotaxi 小鹏将智能驾驶下沉至15万元车型 [5] - 地方政府设立70亿元产业基金重点支持AI与机器人产业 [5] 产品动态 - 重点新车型密集上市:海豹06EV 星纪元ET改款 红旗H6改款等 [5] - 华为汽车和小米汽车产业链受关注 因新品周期和车型元年效应 [1]
宝马、奇瑞启动全固态电池装车测试
DT新材料· 2025-05-29 23:39
宝马全固态电池进展 - 宝马启动首批搭载全固态电池(ASSB)的电动汽车道路测试,测试车型为i7,采用Solid Power提供的硫化物基电解质电池单元,并对第五代平台架构进行模块化调整以适应新型棱柱形电芯集成 [2] - 公司计划持续测试电解质性能与稳定性,目标推动技术向量产阶段发展,但高管坦言当前固态电池成本仍高,短期内难大规模商用 [2] - 行业动态上,梅赛德斯-奔驰已通过合作方Factorial Energy实现锂金属固态电池原型车EQS上路,该电池减重40%且目标续航超600英里 [2] 奇瑞全固态电池布局 - 奇瑞高端电动跨界车星纪元ET曝光,车身标注"全固态电池"字样,公司计划2027年启动1GWh级产线,开发能量密度达600 Wh/kg的电池组,目标续航1500公里 [3] - 测试车出现在国轩高科总部附近,双方2024年1月签署战略协议,国轩高科最新固态电池已完成上车测试,规格为能量密度350 Wh/kg、容量70Ah,支持1000公里续航 [3] - 奇瑞此前与安徽安瓦新能源科技合作开发固态电池,并依托国轩高科为现有新能源车型供应电池 [3] 行业技术会议动态 - 2025年7月3-5日宁波将举办固态电池产业会议,议题涵盖固态锂电池/钠电池产业化、电解质膜开发、硅基负极工艺等,包含终端应用对接与新品发布环节 [7] - 特色活动涉及AI赋能固态电池制造、青年科学家论坛及科技成果展示,反映行业对技术跨界融合的关注 [7]
“守护者”智慧安全系统发布 奇瑞安全之夜展现汽车安全防护实力
中证网· 2025-05-14 14:23
公司战略与愿景 - 公司以"底线"为主题发布智慧安全系统及前瞻安全技术成果,强调安全是核心战略,目标成为新能源、智能化、全球化时代汽车安全的代名词 [1] - 公司董事长提出安全需与时俱进,通过安全设计、冗余、测试和关怀满足全球化多元需求,目标是让"五星安全"遍布全球 [1] - 公司计划布局未来交通出行安全领域,开发新技术以应对AI、低空经济等新兴技术带来的多元化汽车属性 [1] 全维安全防护体系 - 公司构建覆盖全人员、全过程、全工况、全方位、全市场的安全防护体系,重塑安全底线 [2] - 电池安全采用超越新国标的全球高标准开发,电池包具备10重安全设计,全维度测试超5000条,并基于AI算法实现全时预警和全域保护 [2] - 智能安全依托猎鹰辅助驾驶大模型、亿万级全球数字场景和全维度软件质量保障,实现智能检测、感知、识别与控制 [2] - 信息安全采用全链路守护+量子通讯加密+全球化全场景验证,健康关怀以"双纯净"理念打造零异味、零苯、零甲醛座舱 [2] 产品与技术亮点 - 公司发布"守护者"智慧安全系统,涵盖全级别车身安全、全场景驾驭安全和全维度守护安全 [3] - 磐石车身采用shotgun结构,小蚂蚁车型配备同级唯一全铝笼式车身,风云A9L应用720度笼式座舱并标配9气囊 [3] - 风云A9L搭载猎鹰700驾驶辅助和Ai数字底盘2.0,星纪元ES采用全系800v碳化硅高压平台,百公里加速3.7秒同级第一 [3] - 越野安全采用一体式内高压大梁,能源保障、生命检测和救援功能全面强化 [3] - 新能源车采用锁子甲电池安全结构,智能电池系统碰撞2ms断高压电,支持7*24小时健康监控 [4] 生态与公益活动 - 公司成立"奇瑞守护者安全俱乐部"暨首批AED,联合全球伙伴发起"AED黄金四分钟联盟",推动急救设备随车流动 [4] - 计划开展"安全驾训营""安全开放日""安全公开课"等活动,通过技术赋能和公益实践普及安全知识 [4]
内燃机重返C位?2025上海车展新技术大放送!
经济观察报· 2025-05-13 17:21
2025上海车展技术亮点 - 新能源汽车超充技术及电池领域集中突破 比亚迪展示1000kW闪充技术的唐L车型 充电5分钟可提供400公里续航 计划建设超4000个兆瓦闪充站 [2] - 星星充电推出"液冷超充2.0"产品 最大功率10兆瓦 单枪额定电流800A 双枪同充1600A Boost模式下单枪电流可达1200A [2] - 华为发布1.5兆瓦全液冷超充桩 双枪持续电流2400A 15分钟可为重卡充电至90% 效率较传统快充提升4倍 [3] - 极氪科技展示1.3兆瓦超充桩 首个V4极充兆瓦站落地杭州 总功率1440kW 行业单体功率最大充电站 [3] - 宁德时代推出第二代神行超充电池 峰值功率1.3兆瓦 12C充电倍率 零下10℃环境15分钟可充至80% 同时展示能量密度175Wh/kg的钠离子电池 [3] 智能座舱技术进展 - 商汤绝影展示"new member"智能助手系统 基于多模态大模型技术 实现无唤醒多轮自然对话 可感知用户情绪并自动调整车内环境 [6] - 科大讯飞星火汽车智能体平台实现多模态融合 指令识别准确率超98% 理想MEGA车型搭载的"铂金音响系统"可结合声纹识别推荐音乐 [6] - 安波福中国推出智能汽车系统级解决方案 包括通过ISO 26262 ASIL-D认证的风河中国RTOS 以及基于高算力座舱平台的AI座舱系统 [7][8][9] - BMW展示"巨幕影院"版新世代超感智能座舱 采用视平线全景交互系统 驾驶信息置于视觉黄金三角区 首创A柱至A柱超宽视域显示投影 [9][10] - 长安马自达EZ-60配备100英寸裸眼3D HUD屏幕 利用双目成像实现投屏随动 配合3D导航实现虚拟与真实道路无缝重合 [10] 传统燃油车技术突破 - 大众展示第五代EA888发动机 功率提升23.5%至200kW 百公里油耗8.35L 0-100km/h加速7.6秒 颗粒物排放降低60% [11] - 长城汽车展示4.0T V8双涡轮增压发动机 最大功率549马力 峰值扭矩800牛·米 零百加速4.6秒 兼容92号汽油 零下40℃可正常启动 [12] - 长安汽车发布500Bar超高压直喷新蓝鲸发动机 缸内直喷压力较主流350Bar机型高42.86% 燃烧更充分 动力更强更省油 [12][13] 市场与技术趋势 - 调研显示70%车型仍需发动机支持 近50%用户选择燃油车 传统车企持续精进燃油技术 大众 长城 长安均展示最新发动机产品 [1][11][12] - 兆瓦超充技术仍处发展初期 受技术成熟度 基建成本 电网承载能力限制 短期内难以大规模普及 企业同时推进快充技术突破 [4] - 行业进入多元动力时代 长安汽车表示将推出ICE PHEV HEV等多种动力车型 市场需求决定技术突破方向 [13]
形势反转,奇瑞竞购德国大众工厂!
商业洞察· 2025-05-05 17:25
行业格局与竞争态势 - 奇瑞与德国莱茵金属竞购大众工厂 奇瑞旨在绕过欧洲关税实现本地化燃油车生产 莱茵金属则计划转型生产坦克和装甲车 [1] - 奇瑞2024年销量260万辆 位列中国第四 低于比亚迪(427万辆)和上汽(401万辆) 但海外销量达114万辆 占比近半 [3] - 大众2024年全球销量900万辆(同比下滑3.5%) 但净利润暴跌30%至124亿美元 三年累计减少101亿欧元(约829亿人民币) [5][6] 工厂资产与战略价值 - 目标工厂(奥斯纳·布吕克)目前仅生产T-Roc敞篷版 该车型德国起售价2.75万欧元(约22万人民币) 年销量1万多辆 计划2027年停产 [6] - 工厂面临2300名员工罢工压力 大众选择关停而非追加投入 因需集中资源进行电动化转型 [10] 企业战略与技术优势 - 奇瑞采取"双轨并行"策略 燃油车与新能源销量各占50% 海外与国内销量各占50% 区别于比亚迪全面转向新能源的模式 [10] - 奇瑞计划通过收购实现技术平移 将成熟新能源车型(如QQ/星纪元系列)引入德国 对标大众ID家族(起售价2.34万欧元/约18万人民币) [11] - 收购后拟先投产新燃油车品牌"Leaps" 再引入插混/纯电车型 以德国为枢纽辐射中东欧市场 [10][11] 市场影响与行业意义 - 奇瑞若成功收购 将突破欧洲"最低进口价"限制 直接参与平价车市场竞争 [11] - 此举标志中国汽车工业在燃油车和新能源领域的双重突破 实现"直道超车+弯道超车"组合 [11]
上海车展迸发转型升级新动能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4-30 09:24
2025上海车展核心观点 - 2025上海车展以"拥抱创新 共赢未来"为主题,集中展示全球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新趋势,成为汽车技术和产品发展的风向标[2] - 车展规模庞大,包括1300余辆展车、千余家中外企业参展、193场新品发布会,凸显行业创新活力[2] - 中国汽车品牌凭借自信与实力站到车展中心位,跨国车企更加重视中国市场并加大在华投资力度[8][9] 新车发布与产品创新 - 首发新车超过100款,自主品牌占据主导地位,合资品牌紧追猛赶,跨国品牌展现"更中国"战略[3] - 比亚迪展示多款首发新车包括腾势概念超跑、海狮06DM-i等,以及仰望U8加长版豪华车[3] - 奔驰全球首发基于VAN.EA纯电架构的概念车Vision V,宝马发布三款"新世代"概念车及全新操作系统X[3] - 极氪、华为、比亚迪等企业展示兆瓦级超充技术,极氪V4极充桩单枪峰值功率达1.3兆瓦,华为产品最大功率1.44兆瓦[3] 智能化与安全趋势 - 车企在智能化宣传上更加克制,减少L2+++等夸大表述,转而强调安全性能[5][6] - 岚图CEO指出部分企业存在技术能力宣传与实际产品不符的问题,呼吁正确引导用户认知[5] - 赛力斯发布四大安全域智能安全体系,奔驰强调"安全是最大的豪华"[6] - 行业认为智驾发展需以安全为前提,本届车展可能成为踏实发展智驾技术的新起点[6] 国际化与出海战略 - 2023年一季度中国汽车出口154万辆,同比增长16%,显示海外需求旺盛[7] - 小鹏汽车计划2025年进入60个国家和地区,行业建议加快海外本地化战略[7] - 跨国车企改变策略,在中国设计新能源汽车再推向全球,体现中国市场重要性[8] - 日产汽车宣布2026年底前在华追加投资100亿元人民币开发电动汽车[9] 市场与消费趋势 - 车展与上海"五五购物节"联动,叠加各级补贴政策,促销优惠力度空前[10] - "汽车+"生态构建新消费场景,促进汽车由交通工具向生活空间转变[10] - 跨界融合项目成为政策新导向和行业新趋势,有望带动相关产业发展[10]
奇瑞港股IPO进入关键阶段 募资将重点投向海外扩张与核心技术研发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4-29 16:36
奇瑞汽车IPO进展 - 公司已正式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书,计划将募集资金用于研发不同版本的乘用车型、研发下一代汽车及先进技术、拓展海外市场及执行全球化策略、提升生产设施及用于营运资金补充 [1] - 港股上市流程较为复杂,需经历上市申请审核、上市委员会聆讯、路演与投资者推介、定价与配售等多个步骤 [1] - 公司目前处于静默期,后续有消息会及时对外分享 [1] 奇瑞汽车国际化战略 - "拓展海外市场及执行全球化策略"将是募集资金的重要用途之一 [3] - 公司今年一季度累计出口汽车约25.5万辆,去年海外销量达114.46万辆 [3] - 公司邀请5000位海外嘉宾与合作伙伴参加上海车展,数量为历史之最 [3] 奇瑞汽车产品与技术展示 - 旗下奇瑞、星途、捷途、iCAR、智界五大品牌及国际品牌参展 [3] - 奇瑞品牌展出全新QQ、风云A9及特别版,瑞虎9L量产概念车首次曝光 [3] - 星途品牌开启2025款星纪元ES纯电版预售,概念SUV星纪元天玑亮相 [3] - 捷途品牌推出"科幻方盒子"捷途旅行者星际卫士及旗舰车型全新山海L9 [4] - iCAR品牌推出V23蓝色、紫色两款新车色及V23皮卡概念车、敞篷概念车 [4] 公司战略转型 - 公司正从传统车企向全球化科技出行企业转型 [4] - 上海车展展示人形机器人、eVTOL等产品,向资本市场传递信心 [4]
【快讯】每日快讯(2025年4月27日)
乘联分会· 2025-04-27 17:05
国内新闻 - 交通运输部等十部门发布指导意见,鼓励打造交通运输领域虚拟电厂,聚合分布式电源、电动汽车等资源,推动新能源汽车与智慧能源、智能交通等深度融合[2] - 商务部表示汽车流通消费改革试点加快推进,支持地方在破除汽车购买限制、发展汽车改装等方面改革创新[3] - 上海经信委强调推动整车企业转型,加强智能驾驶大模型等创新技术应用,加快智己、奥迪等新车型投产[4] - 保时捷中国研发中心完成架构升级,上海办公新址计划下半年投入运营[5] - 广汽集团与广州工控集团签署34项合作协议,围绕新能源汽车产业布局、技术创新等领域深化合作[6] - 奇瑞在欧洲推出高端电动品牌Exlantix,星纪元ET将以该品牌在欧洲销售[7] - 智己汽车与Momenta合作开发的IM AD智能辅助驾驶系统正式出海,将覆盖东南亚、欧洲等市场[8] - 长城汽车与光庭信息签署协议,共同发起"超级软件工场AI联合实验室"项目[9][10] 国外新闻 - 2025年一季度全球电动汽车销量达410万辆,同比增长29%,3月销量环比增长40%[10] - 美国放宽自动驾驶汽车安全要求,取消部分针对人类驾驶员的安全规定,提高事故报告门槛[11] - 印度2025财年汽车销量增长2%至430万辆[12] - Lucid计划2026年推出中型电动SUV,进军特斯拉Model Y主导的市场[13] 商用车 - 奇瑞商用车零米轻卡百万公里定制版上市,整车可靠性经严苛验证,电池系统攻克低温衰减难题[14] - 营运货车安全技术标准升级,电子稳定性制动系统、自动紧急制动系统等功能成为标配[15] - 中国重汽与丰田汽车签署协议,将在氢燃料商用车研发、示范运营等领域合作[15] - 远程新能源商用车与博世签署协议,围绕醇氢电动技术研发及全球化布局展开合作[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