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景顺长城新兴成长
icon
搜索文档
那些曾被赋予光环的明星基金经理,跑赢大盘了吗?
36氪· 2025-08-15 09:59
市场整体表现 - A股市场主要指数年内涨幅显著 上证指数上涨9.90% 深证成指上涨10.91% 创业板指上涨16.57% [1] - 万得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数年内收益率达19.67% 近一年收益率达38% [1] - 近20位主动权益类明星基金经理在管规模超200亿元 投资风格涵盖成长、价值、均衡及主题等多种类型 [2] 医药与成长风格基金经理表现 - 葛兰管理3只产品总规模399.08亿元 中欧医疗健康年内收益率26.60% 中欧医疗创新年内收益率67.85% 中欧明睿新起点年内收益率1.88% [3] - 傅鹏博管理的睿远成长价值规模186.66亿元 年内收益率32.11% 近一年收益率51.91% 重仓PCB、光模块、互联网及新能源行业 [3] - 创新药板块成为市场热门赛道 港股创新药持仓贡献显著超额收益 [3] 均衡风格基金经理表现分化 - 谢治宇管理3只产品总规模392.66亿元 兴全合润年内收益率12.84% 兴全合谊年内收益率27.54% 兴全社会价值三年持有年内收益率37.65% [5] - 朱少醒管理富国天惠精选成长规模235.44亿元 年内收益率9.29% 近一年收益率21.20% 消费股持仓拖累业绩表现 [6] - 均衡配置策略覆盖化工、家电、食品饮料、医药、电子及计算机等多个行业 [5] 消费风格基金经理面临挑战 - 刘彦春管理6只产品总规模364.30亿元 产品年内收益率介于0.13%-2.43% 近一年最高回报率为12.62% [7] - 食品饮料行业指数下跌7.83% 白酒指数下跌10.11% 消费需求疲软及行业竞争加剧导致业绩承压 [7] - 萧楠管理的易方达消费行业年内收益率-3.45% 易方达消费精选年内收益率15.97% 港股新兴消费持仓贡献业绩差异 [8] - 张坤管理2只产品总规模388.44亿元 易方达蓝筹精选年内收益率9.51% 易方达优质企业三年持有年内收益率12.52% [9] 行业配置与策略有效性 - 港股新兴消费配置成为业绩分化的关键因素 汇添富消费精选两年持有年内收益率17.23% 汇添富消费升级年内收益率26.21% [9] - 赛道选择重要性超越个股选择能力 行业Beta贡献显著高于Alpha贡献 [9] - 长期回撤控制能力被重新定义为明星基金经理的核心评价标准 [9]
那些曾被赋予光环的明星基金经理,跑赢大盘了吗?
经济观察报· 2025-08-14 19:41
市场整体表现 - A股市场年内呈现震荡上行牛市行情 上证指数年内涨幅9.90% 深证成指上涨10.91% 创业板指涨幅16.57% [2] - 万德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数年内收益率达19.67% 近一年收益率高达38% 显著跑赢大盘指数 [2] - 近20位主动权益类明星基金经理在管规模超200亿元 投资风格涵盖成长/价值/均衡/主题等多种类型 [3] 医药与成长风格表现 - 葛兰管理的3只医疗主题基金合计规模399.08亿元 中欧医疗健康/中欧医疗创新/中欧明睿新起点年内收益率分别为26.60%/67.85%/1.88% [5] - 中欧医疗创新因重仓港股创新药板块 近一年回报率达87.93% 显著优于非港股配置产品 [5] - 傅鹏博管理的睿远成长价值规模186.66亿元 年内回报32.11% 重仓PCB/光模块/互联网/新能源/医药等行业 [5] - 傅鹏博二季度调整持仓 增加医药板块配置 涉及创新药和AI医学子行业 [6] 均衡风格分化表现 - 谢治宇管理3只产品总规模392.66亿元 兴全合润/兴全合谊/兴全社会价值三年持有年内收益率分别为12.84%/27.54%/37.65% [8] - 谢治宇采用跨行业均衡配置策略 持仓覆盖化工/家电/食品饮料/医药/电子/计算机/金融/科技等领域 [8] - 朱少醒管理的富国天惠精选成长规模235.44亿元 年内收益率9.29% 消费股拖累业绩 白酒股因行业调整显著回调 [9] 消费风格面临压力 - 刘彦春6只消费主题基金总规模364.30亿元 年内收益率仅0.13%-2.43% 白酒指数年内下跌10.11% [11] - 萧楠管理的易方达消费行业年内收益-3.45% 主因重仓传统白酒股 而配置港股新兴消费的易方达消费精选收益率达15.97% [12] - 张坤两只产品总规模388.44亿元 易方达蓝筹精选/优质企业三年持有年内收益率分别为9.51%/12.52% [13] - 胡昕炜3只消费主题基金表现分化 汇添富消费升级因配置港股新兴消费年内收益率达26.21% [13] 行业趋势观察 - 创新药和成长板块成为年内最强赛道 医药主题基金普遍获得超额收益 [5][6] - 消费板块整体低迷 食品饮料行业指数下跌7.83% 传统消费股面临需求疲软和竞争加剧压力 [11][12] - 市场呈现极端分化特征 行业Beta收益贡献显著超过基金经理Alpha选股能力 [13]
葛兰、张坤等明星基金经理们跑赢指数了吗?
经济观察网· 2025-08-14 18:12
A股市场表现 - 截至8月13日上证指数年内涨幅9.90% 深证成指上涨10.91% 创业板指涨幅16.57% [2] - 万德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数年内收益率19.67% 近一年收益率达38% [2] - 近20位主动权益类明星基金经理在管规模超200亿元 投资风格涵盖成长、价值、均衡及主题 [2] 医药与成长风格基金 - 葛兰管理3只产品合计规模399.08亿元 中欧医疗健康/中欧医疗创新/中欧明睿新起点年内收益率分别为26.60%/67.85%/1.88% [3] - 中欧医疗创新重仓港股创新药 近一年回报率达87.93% 中欧医疗健康未持有港股致收益较低 [3] - 傅鹏博管理睿远成长价值规模186.66亿元 年内收益率32.11% 重仓PCB龙头胜宏科技、光模块龙头新易盛及互联网新能源消费电子医药行业 [3] - 傅鹏博增加出口链相关公司持仓 提升医药板块配置涉及创新药和AI带动的传统医学子行业 [4] 均衡风格基金分化 - 谢治宇管理3只产品规模392.66亿元 兴全合润/兴全合谊/兴全社会价值三年持有年内收益率分别为12.84%/27.54%/37.65% [5] - 谢治宇持仓覆盖化工家电食品饮料医药电子计算机金融消费科技等多行业 均衡配置推动业绩上涨 [5] - 朱少醒管理富国天惠精选成长规模235.44亿元 年内收益率9.29% 重仓消费股表现不佳拖累业绩 [6] 消费风格基金挑战 - 刘彦春管理6只产品规模364.30亿元 年内收益率介于0.13%-2.43% 近一年最高回报率12.62% [7] - 食品饮料行业指数下跌7.83% 白酒指数下跌10.11% 消费需求疲软竞争加剧冲击业绩 [7] - 萧楠管理易方达消费行业年内收益率-3.45% 易方达消费精选收益率15.97% 主因传统消费股与港股新兴消费配置差异 [8] - 张坤管理两只产品规模388.44亿元 易方达蓝筹精选/优质企业三年持有年内收益率分别为9.51%/12.52% [9] - 胡昕炜3只消费主题基金年内收益率分化明显 汇添富消费行业/消费精选两年持有/消费升级分别为0.02%/17.23%/26.21% [9] 行业表现与策略反思 - 创新药板块成为市场热门赛道 港股创新药配置显著提升基金收益 [3] - 消费板块整体低迷 白酒行业竞争加剧及需求波动导致股价调整 [6][7] - 基金业绩分化反映赛道选择重要性超越选股能力 Beta贡献可能远大于Alpha [9]
3年亏了400亿!景顺长城,被基民骂惨了……
搜狐财经· 2025-07-17 00:27
景顺长城基金业绩表现 - 2024年景顺长城基金实现营业收入33733052万元 净利润9511325万元 [2] - 近三年合计净利润超30亿元 但同期非货基产品亏损超400亿元 [2] - 近三年收取管理费超90亿元 形成"基金公司盈利 基民亏损"现象 [2] 核心产品亏损分析 - 景顺长城新兴成长混合A近3年亏损3282% 同类排名2639/3022 [3][4] - 景顺长城鼎益混合(LOF)A近3年亏损3291% 同类排名2644/3022 [6] - 两只产品单位净值分别为16560元和17400元 成立以来累计亏损超25% [5][7] 基金经理刘彦春情况 - 管理规模从2017年不足20亿元飙升至2021年517亿元 5年增长24倍 [12] - 2021-2022年管理产品合计亏损292亿元 日均亏损4000万元 [12] - 当前管理规模4102亿元 较高峰时期腰斩 重仓白酒医药板块导致持续亏损 [13][14] 公司人事变动 - "双十"基金经理鲍无可离职 卸任162亿元规模产品 机构持有份额半年缩水47% [16][17][20] - 董事长李进任期届满离任 其任内管理规模从333067亿增至6000多亿 [22][24] - 2021-2024年公司收取管理费14946亿元 但产品合计亏损37444亿元 [25] 行业对比数据 - 景顺长城新兴成长混合A近3年表现落后同类平均(-1120%)和沪深300(-568%) [4] - 公司旗下产品在天天基金网四分位排名均为"不佳" 基民怨声载道 [8][9] - 公司管理规模增速从2018-2021年高速增长转为近年明显放缓 [25]
最新判断出炉!人工智能点燃市场,明星基金经理热议冰与火
贝壳财经· 2025-04-25 18:05
中国科技产业突围 - 中国科技产业在2025年一季度实现全面突围,DeepSeek的崛起推动中国资产价值重估 [6] - 科技股行情持续升温,聚焦科技成长风格的汽车、TMT、机械设备板块表现优异,港股恒生指数和恒生中国企业指数涨超15% [9] 基金经理观点 - 多位百亿基金经理看好AI、机器人等科技领域的投资机会,但提醒AI行业需要找到新的技术迭代点 [8] - 明星基金经理张坤观察到部分行业竞争格局改善,企业经营质量提升,利润率、周转率、自由现金流等指标向好 [9] - 基金经理李晓星维持超九成权益仓位,看好港股科技、港股消费、港股红利、A股消费、A股制造业 [10] - 基金经理刘彦春预计2025年经济将逐步走出低谷,财政持续发力和经济自我修复将推动优质资产向上重估 [10] - 华泰柏瑞鼎利基金经理郑青认为政策利好仍有空间,经济已显现企稳迹象,预计上半年市场或维持高位震荡 [11] 人工智能与科技投资 - 人工智能产业在2024年呈现多点突破,人形机器人产业化进程取得重大突破 [14] - 基金经理周蔚文加大在人工智能产业链的投资,涵盖人形机器人、自动驾驶、AI眼镜等应用领域 [14] - 兴全合润基金经理谢治宇看好智能驾驶、人形机器人和AI眼镜的广阔前景,预计AI将推动港股互联网公司重估 [15][16] - 安信稳健增值基金经理张翼飞认为AI、机器人是未来10年产业升级的关键领域,但短期营收和利润体现较慢 [17] - 诺安基金经理刘慧影认为中国科技企业将在美国封锁下实现全面突破,半导体产业将迎来数十年高速发展期 [18] - 基金经理李晓星关注AI终端投资机会和半导体国产替代,看好先进制程突破带动的晶圆制造、封装、算力芯片机会 [19] - 鹏华碳中和主题基金经理闫思倩认为2025年是具身智能发展元年,将提升制造业效率并降低成本 [19] - 景顺长城能源基建基金经理鲍无可强调AI行业需要新的技术迭代点,否则能力可能止步于当前状态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