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界 S7

搜索文档
汽车行业周报:机器人产业迎密集催化,积极关注机器人链汽零-20250810
招商证券· 2025-08-10 19:49
行业投资评级 - 推荐(维持)[5] 核心观点 - 机器人产业迎密集催化,具身智能和工业人形机器人发展进入重要突破阶段[1] - 上海市提出到2027年具身智能核心产业规模突破500亿元[1][26] - 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展示200余家企业1500余项前沿展品[27] - 汽车行业整体上涨2.4%,机器人链汽零中游制造受关注[1] 市场表现 - 本周上证A指+2.1%,深证A指+2.1%,创业板+0.5%[10] - CS有色金属(+5.8%)、CS机械(+5.8%)和CS国防军工(+5.2%)涨幅居前[10] - 汽车行业二级板块中摩托车及其他板块周涨幅+9.6%,汽车零部件+4.5%[12] - 汽车行业三级板块中摩托车+11.2%,汽车电子电气+7.9%[12] 个股表现 - 涨幅居前个股:中马传动(+49.5%)、华密新材(+34.0%)、航天科技(+31.6%)[14] - 跌幅居前个股:华培动力(-14.9%)、江淮汽车(-7.2%)、派特尔(-7.0%)[14] - 覆盖个股涨幅居前:溯联股份(+31.3%)、华纬科技(+19.9%)、云意电气(+16.6%)[17] 行业动态 - 尊界S800上市67天大定订单突破10000台[22] - 智界新款R7/S7预售1小时小订突破10000台[24] - 比亚迪第五代DM技术百公里亏电油耗降至2.6L[25] - 小鹏汇天飞行汽车进入规模化试飞阶段[23] 投资建议 - 整车推荐:比亚迪、赛力斯、长城汽车、江淮汽车[9] - 商用车推荐:宇通客车、中国重汽、潍柴动力[9] - 零部件推荐:福耀玻璃、星宇股份、贝斯特等[9] - 机器人链汽零推荐:拓普集团、银轮股份、新泉股份等[9]
独家丨智界 “双 7” 改款 9 月上市,鸿蒙智行迎来产品大月
晚点Auto· 2025-07-31 13:57
鸿蒙智行9月新车上市计划 - 9月将上市5款新车:全新问界M7、享界S9T、尚界H5、智界R7改款、智界S7改款 [2][3] - 智界R7改款更新前大灯装饰件,智驾硬件对齐问界M8,首批搭载华为ADS 4,配备主副驾零重力座椅 [3] - 智界S7改款未调整大灯装饰件,但新增后视镜麦克风和新车标Logo [3] 智界品牌现状与销量表现 - 智界S7因交付问题错过爆发期,多次改款未能提振销量,近期销量下滑至6月仅两千余辆 [4] - 智界R7去年12月销量冲高至1.6万辆,但今年6月整体销量下滑,官降2万元后门店仍执行优惠 [4] - 鸿蒙智行6月全系交车5.27万辆创历史新高,问界占比超八成(4.6万辆),智界和享界均不足5000辆 [4] 问界品牌表现与新车规划 - 问界M9和M5改款推动销量反弹,6月达新高,当前主力车型为M8和M9 [7] - 下半年重点车型:8月上市的M8纯电版(尺寸与增程版一致,修改进气格栅、增加后驱版本)和9月大改款M7 [7] - 全新问界M7基于赛力斯魔方平台开发,采用封闭式前脸设计,提供纯电/增程动力,尺寸加长,保留5/6座布局 [8] 享界S9T产品亮点与战略调整 - 享界S9T为鸿蒙智行首款旅行车,同步推出纯电和增程版,纯电续航800km,增程纯电续航超350km [11] - 搭载HUAWEI ADS 4、192线激光雷达及问界M9同款电动门,设计延续S9风格但新增仙踪绿配色和星云尾灯 [11] - 北汽组建"享界事业部",由副总经理马磊领导,6月享界S9销量翻倍至4154辆,居30万元以上新能源轿车首位 [11] 尚界H5市场定位与竞争策略 - 尚界H5为鸿蒙智行售价最低车型(15万-25万元),定位中型SUV,尺寸略小于问界M5 [12] - 高配搭载ADS 4和192线激光雷达,设计语言区别于其他鸿蒙智行车型,采用机械式门把手 [12] - 上汽通过尚界自救,直面小鹏、吉利、比亚迪,20万元级市场曾由大众途观、哈弗H6等主导 [12]
晚点独家丨智界、尚界将设独立销售渠道,正筛选经销商资质
晚点LatePost· 2025-06-13 15:11
鸿蒙智行渠道调整 - 智界、尚界、享界品牌将建设独立销售渠道,5月中旬智界、尚界已启动专网经销商招商,享界计划6月12日启动招商 [4] - 独立门店模式类似AITO问界用户中心,未来各品牌将拥有专属销售网点 [4] - 全国第二大经销商永达汽车参与尚界专网建设,华为现阶段对经销商要求以快速经营为主,简化装修流程 [6] 销售网络分类与升级 - 鸿蒙智行销售网点分为商超体验中心(展示2-3台车)和用户中心(类似4S店),商超店因车型增多面临展示资源紧张 [7] - 用户中心按销售品牌数量分为四类:四界店(8000平米以上)、三界店(含问界/尊界)、二界店(智界+享界) [8] - 鸿蒙智行超级体验中心实际承担交付功能,由中邮普泰在重点城市建设标志性门店 [7] 渠道扩张与品牌策略 - 2023年下半年起加速引入豪华品牌经销商(如中升、永达),截至11月全国建成990家体验中心、330家用户中心 [9] - 分网销售旨在强化各品牌独立形象,避免共享"华为智选车"光环导致的定位模糊 [9] - 尚界作为华为与上汽合作的"第五界",首款车型预计2024年下半年上市 [9] 合作模式动态调整 - 智选车业务从1.0(问界模式)升级至2.0(智界等),华为试图加强控制权,主机厂更多扮演代工角色 [10] - 智界S7因生产协同问题遭遇交付瓶颈,促使奇瑞与华为重新谈判合作条款 [10] - 享界S9销量波动大,上市初期月销2000辆,后跌至数百辆,4月增程版降价9万后销量回升至2000余辆 [11] 战略方向转变 - 华为从绝对主导转向技术赋能与生态平衡,调整合作方分成比例(如赛力斯、北汽重谈条款) [11][12] - 渠道分网是华为对合作伙伴适度放权的体现,适应复杂市场现实 [10][12]
独家丨智界、尚界将设独立销售渠道,正筛选经销商资质
晚点Auto· 2025-06-12 22:45
华为鸿蒙智行渠道调整 - 智界、尚界品牌将建设独立销售渠道 5月中旬举办专网经销商招商大会 目前正在筛选经销商资质 未来将类似AITO问界用户中心模式设立单独品牌门店 [2] - 享界品牌也在筹划单独建网 华为现阶段对经销商要求以快速进入经营为主 不需要复杂装修 倾向在现有授权经销商体系内拓展渠道 [4] - 全国第二大经销商永达汽车已参与尚界专网建设 [4] 鸿蒙智行销售网络分类 - 销售网点分为体验中心(商超店)和用户中心 体验中心来自华为3C渠道 通常摆放2-3台车 用户中心更接近传统4S店 覆盖销售/交付/售后全流程 [5] - 现存用户中心按品牌数量分为四类:销售四界车型的S级门店(8000㎡+/12+展位)、三界店(问界/智界/享界或智界/享界/尊界)、二界店(智界/享界) [6] - 鸿蒙智行超级体验中心实际承担交付功能 由中邮普泰建设管理 重点布局标志性城市门店 [5] 渠道扩张与品牌战略 - 截至去年11月 鸿蒙智行已建成990+体验中心/330+用户中心 去年下半年加速引入BBA等豪华品牌经销商 中升/永达等大型经销商集团加入 [6] - 分网销售有助于各品牌建立独立形象 摆脱共享"华为智选车"模糊定位 通过独立展厅和精准营销锁定目标用户群 [7] - 尚界作为第五界品牌 首款车型预计下半年上市 将与上汽合作推出 [6] 合作模式演变 - 从鸿蒙智行1.0(问界模式)转向2.0模式 华为增强控制权 合作车企更多扮演代工厂角色 获取固定制造收益 [8] - 北汽在享界项目单车型投入达其他品牌1.5倍以上 但初期销量不佳 享界S9上市前两月交付2000辆 11月降至1100辆 今年一季度月销仅几百辆 4月官降9万元后5月回升至2000+辆 [9] - 华为与合作方的分成比例会动态调整 智界S7交付遇阻后赛力斯重谈条款 北汽也在年初重启享界分成谈判 [9]
曾高达1500亿元估值!长跑20年,奇瑞汽车冲向港股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2-28 18:55
奇瑞汽车港股IPO申请 - 公司于2025年2月28日正式向港交所递交IPO申请,若成功将成为国内唯一未上市大型汽车集团的里程碑事件 [2][3] - 联席保荐人为中金、华泰及广发证券 [3] 财务表现 - 2022年至2024年前9月营收持续增长:2022年926.18亿元、2023年1632.05亿元、2024年前9月1821.54亿元 [6] - 净利润从2022年58.06亿元增至2023年104.44亿元(年增80%),2024年前9月达113.12亿元(同比增60%) [6] - 2024年前9月毛利率14.8%(2023年同期16.1%),研发开支占比3.6% [8] 销量与市场表现 - 2024年全球销量260.39万辆(同比增38.4%),其中新能源车58万辆(同比增232.7%) [9] - 海外市场收入占比持续提升:2022年35.7%、2023年48.7%、2024年前9月53.4% [11] - 2024年出口量超114万辆(同比增21.4%),创中国车企出口纪录 [10] 产品与战略布局 - 旗下五大品牌(奇瑞、捷途、星途、iCAR、智界)覆盖燃油/插混/纯电车型,价格区间5.79万-33.98万元 [10] - 2025年计划推出60多款新车型,重点布局电动化(插混/增程/纯电)与智能化技术 [12] - 拟将IPO募资用于研发新车型、下一代技术、海外市场拓展及产能提升 [11] 上市历程与估值 - 公司历经20年坎坷上市路,曾因经营问题、市场环境多次搁浅 [16][17] - 2023年估值达1500亿元,但近期传闻估值缩水三分之二 [19] - 母公司奇瑞控股2024年1月获青岛城投、IDG资本等融资,被视为IPO前兆 [19] 行业竞争分析 - 2024年行业价格战下公司逆势实现利润高增长,但新能源销量与比亚迪、吉利仍有差距 [9][13] - 智能化领域需追赶行业头部,计划加大自动驾驶研发投入 [13] - 海外市场成为第二增长曲线,支撑销量与利润双提升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