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关节

搜索文档
连“徐大姐”都来投具身智能了
投中网· 2025-08-19 14:25
具身智能融资潮的核心观点 - 2025年前7个月具身智能赛道融资事件达123起,其中上亿规模融资46起,形成明显的融资周期[6] - 智元机器人通过收购上纬新材67%股份实现控股,引发市场关注,上纬新材股价17个交易日涨幅达1400%[3][4] - 行业融资轮次呈现"特殊化"趋势,出现天使+轮、A4/A5轮、Pre-A++轮等非标轮次,集中在早期阶段[6][11] - 投资方高度多元化,涵盖产业资本、VC/PE、政府引导基金等,且常出现多类型资本共同参与单轮融资[13][14] 融资潮的驱动因素 - 技术演进自然结果:具身智能被视为大模型投资潮的延续,模型能力提升加速商业化预期[18][19] - 资本端主导:33%投资人关注AI科技,19%直接聚焦具身智能,头部机构出手频率显著提升[20][22] - 成本优势:相比大模型,具身智能训练成本更低(几B-几十B规模),吸引更多机构参与[20] - 阶段性验证:简单任务如pick and place的实现已能证明技术进阶,增强投资人信心[22] 行业特点与趋势 - 落地场景拓展:富临精工产线从汽车零部件转型机器人关节生产,智元机器人完成全球首次工业场景常态化作业演示[2][3] - 融资节奏密集:多家企业同时官宣多轮融资,如众擎机器人一次性公布Pre-A++和A1轮[11] - 产业方深度参与:追觅创投、地平线等产业背景企业孵化项目快速获得融资[13] - 市场格局分散:Physical AI特性决定应用场景多元,预计将诞生多种商业模式公司[22] 投资逻辑与争议 - 防御性融资特征:企业为应对软硬结合的不确定性储备资金,现金流规划趋于务实[27] - 估值分歧存在:部分投资人认为商业化路径不清晰,但更多机构选择长期布局[24][27] - 创业者筛选标准:优先考虑在行业升温前已深耕的团队,警惕"冲浪型"创业者[27] - 技术路径开放:尚未出现明显收敛迹象,不同技术路线和商业模式并行发展[29]
腾亚精工(301125.SZ)拟参设腾亚科众 开展机器人关节相关业务
智通财经网· 2025-08-04 19:17
合资公司设立 - 腾亚精工拟与南京运冀、湖南科众、叁玖叁共同投资设立腾亚科众,注册资本为人民币1000万元 [1] - 腾亚精工以货币出资400万元,占合资公司注册资本的40% [1] - 南京运冀以货币出资200万元,占合资公司注册资本的20% [1] - 湖南科众以技术出资320万元,占合资公司注册资本的32% [1] - 叁玖叁以货币出资80万元,占合资公司注册资本的8% [1] 业务方向 - 腾亚科众将开展机器人关节的研制、生产、销售业务 [1]
具身智能、大模型、灵巧手……在这场大会看“人工智能+”如何在深圳具象化
搜狐财经· 2025-08-03 04:34
大会概况 - 2025AGIC深圳(国际)通用人工智能大会暨通用人工智能产业博览会将于8月27日至29日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举行,展馆面积达8万平方米,超1000家企业参展 [1] - 大会以"模驱具身・智启未来"为主题,展示AI从软件向硬件渗透的成果,包括机器人、智能终端、工业设备等领域的应用 [2] 参展企业与技术展示 - 腾讯、华为、优必选、云天励飞、商汤等龙头企业将展示前沿成果,比亚迪将携方程豹、腾势品牌旗舰车型亮相 [4] - 深圳机器人领域的"八大金刚"和"十三太保"将集中展示工业协作、家庭服务、医疗康复、特种作业等全场景应用,普渡机器人将发布首款全尺寸双足人形机器人 [4] - 20余家日本企业参展,包括RobinX株式会社的农业机器人、ROKAE精機的协作机器人等,日本华侨华人博士协会将展示AI医疗、智能无人机等技术 [4] 行业场景与主题展馆 - 展会设置安防、金融、制造、医疗等八大行业场景,以及通用AI、智能传感、AI+场景、智能终端四大主题馆,特设"AI未来城"体验区 [5] - 医疗场景区展示智能诊断系统实时影像分析,制造场景区展示工业机械臂与大模型协同作业,智能终端馆展示搭载AI技术的智能手表、工业控制器等新品 [5] - "AI未来城"体验区包括智慧交通场景(车路协同系统优化红绿灯调度)和元宇宙教育区(虚拟教师结合多模态大模型实现个性化教学) [5] 新产品与新技术发布 - 大会期间将全球首秀100项颠覆性AI技术,涵盖AI芯片、生成式AI、智能机器人、具身智能、智能终端、灵巧手、AIPC、AI玩具等领域 [6] - 全球首发《中国人工智能产业白皮书》和《人工智能发展中国特色(大湾区方案)》,为行业提供权威标准和趋势分析 [6] - 发布"2025深圳人工智能企业TOP50"、2025十大首席人工智能官(CAIO)、2025人工智能企业等级评定等十大权威榜单 [6] 国际参与与市场影响 - 大会吸引30余国家的8876名海外采购商登记参观意向,包括美国、德国、法国、英国、日本、韩国等 [6] - 大会背靠深圳优势产业,链接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形成"技术+市场+资本"三重引力场,吸引全球资源 [6]
刚刚扭亏实控人即高位转让18%股权,蓝黛科技控制权可能生变
第一财经· 2025-07-08 20:13
实控人股权转让 - 公司实际控制人朱堂福家族计划转让18%股份 可能导致控制权变更 [1][2] - 以12 75元 股计算 转让股份市值约15亿元 转让后朱氏家族持股比例将从30 82%降至12 82% [3] - 潜在接盘方可能涉及机器人领域投资者或汽车零部件产业买家 具体信息尚未披露 [3] 股价与机构持仓 - 公司股价从2024年1月低点7 62元涨至3月高点17 12元 区间涨幅124% 截至7月7日年内涨幅49 04% [4] - 2024年末基本养老保险基金 永赢基金 摩根士丹利等机构新进入前十大股东 [4]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业收入35 36亿元 同比增长25 93% 净利润1 24亿元 较上年亏损3 65亿元扭亏 [5] - 2024年一季度营收8 13亿元 同比增长8 06% 净利润5216 36万元 同比增长45 93% [5] - 2020-2023年净利润合计仅0 67亿元 不足1亿元 显示业绩波动较大 [7] 经营风险与隐忧 - 实控人股权质押比例较高 朱堂福质押比例37 22% 朱俊翰质押比例39 8% [7] - 2024年末应收账款余额11 33亿元 同比增长27 9% 占总资产20 7% 全年计提资产减值损失8282 77万元 [7] 业务布局与投资 - 主营业务涵盖动力传动(汽车零部件)和触控显示(消费电子)两大板块 [3] - 2024年5月以3411万元收购控股子公司重庆台冠18%股权 实现100%控股 [3] - 2025年1月参股机器人关节企业泉智博4 3478%股权 合作研发生产机器人核心零部件 [8] - 计划在泰国投资不超过2亿元建设生产基地 以贴近海外客户需求 [8]
估值超10亿,这家机器人关节公司销售额全球第一|潜伏独角兽
36氪· 2025-06-10 09:24
机器人行业投资趋势 - 机器人行业投资窗口正在迅速关闭 投资人加速布局未交割项目 [1][2] - 人形机器人本体增长触及瓶颈 产业链上游成为新关注焦点 [3] - 上游零部件公司已成长为高估值标的 如零差云控估值超10亿元 [4] 零差云控公司概况 - 公司成立于2016年 专注高精度机器人关节和编码器研发生产 [4] - 2018年首创标准一体化关节模组并实现量产 完成多轮数千万级融资 [4] - 产品覆盖工业/医疗/物流/人形机器人等领域 客户超2000家 累计出货5万套 [5] - 营收构成:工业/物流/医疗场景占比50% 人形机器人占比15%且增长迅速 [5] 产品技术优势 - 关节模组采用双编码器设计 重复定位精度±7角秒 行业领先 [9] - 最小模组直径70mm 最大扭矩1180Nm 体积小于同类产品 [15] - 核心部件国产化率超90% 仅部分芯片依赖进口 [18] - 设有五轴加工/检测/组装测试车间 实现全流程质量控制 [18] 市场前景与战略 - 2024年中国关节模组需求224万套 预计2030年达482万套 市场规模689亿元 [5] - 推出多型号标准化产品 覆盖不同应用场景需求 [15][16] - 短期聚焦减小体积/减轻重量/降低成本 长期看好关节市场发展空间 [5] 技术路线分析 - 谐波减速器:体积小/精度高 适合人形机器人 但成本高5倍于行星方案 [14] - 行星减速器:成本低/承载强 适合重载场景 但精度和体积受限 [13][14] - 两种技术将长期并存 根据应用场景选择最优方案 [14] 行业应用案例 - 医疗机器人:高精度关节实现微创手术和远程操作 [4][9] - 工业场景:用于汽车/3C电子等领域的精密装配 [4][13] - 物流仓储:小体积关节适应狭小空间作业 [16]
人形机器人融资热潮涌现 今年国内59起投资事件规模达数十亿元
搜狐财经· 2025-06-06 07:11
行业融资动态 - 2025年以来国内人形机器人领域共发生59起投资事件,规模达数十亿元 [1] - 全球机器人相关投资事件超过300个,融资总规模超过200亿元,中国占全球机器人产业投资活跃度的82%以上 [3] - 中国机器人相关企业超过90万家,2025年前5个月新增相关企业10万家,同比增长44% [3] 公司融资进展 - 具身科技完成数千万元天使轮融资,计划年底发布搭载情感认知系统的机器人 [3] - 鹿明机器人在半年内完成三轮融资,投资方包括英诺天使基金、复星锐正等,其全尺寸人形机器人LUS系列计划2025年量产 [3] - 加速进化科技完成由深创投集团领投的A轮融资,资金将用于产品迭代和量产交付 [3] 商业化进程 - 清宝引擎机器人已签下5000多万元订单,主要应用于文旅、教育场景,并探索养老场景 [4] - 宇树品牌2025年前5个月中标项目接近2024年总量,松延动力N2机器人订单突破2000台,乐聚机器人2025年Q1订单同比增长200% [4] - 2025年将成为人形机器人商业化加速年,智能工厂协作和家庭情感陪伴型机器人有望较早实现规模商用 [4] 技术架构与挑战 - 中国人形机器人产业已形成"大脑—小脑—肢体"的完整技术架构 [5] - 人形机器人在决策交互、运动控制和执行系统等方面存在技术瓶颈 [4] - 特斯拉Optimus整机成本逾40万元,其中执行系统关节模组成本占比高达55% [4]
人形机器人领域投融资活跃 助推商业化提速
证券日报· 2025-06-06 00:42
行业融资动态 - 今年以来国内市场人形机器人领域共有59起投资事件发生,规模达数十亿元 [1] - 北京加速进化科技有限公司完成A轮融资,由深创投集团领投 [1][2] - 四川具身人形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完成数千万元天使轮融资 [2] - 鹿明机器人科技在半年内完成三轮融资,投资方包括英诺天使基金、复星锐正等知名机构 [2] - 2025年以来全球机器人相关投资事件超过300个,融资总规模超过200亿元,中国占全球机器人产业投资活跃度的82%以上 [2] 企业动态与商业化进展 - 具身科技计划于年底发布搭载自主研发情感认知系统的机器人 [2] - 鹿明机器人全尺寸人形机器人LUS系列采用双足设计,已投入量产前准备,计划在2025年实现量产 [2] - 上海清宝引擎机器人有限公司从年初至今已签下5000多万元订单,机器人主要应用在文旅、教育等场景 [3] - 宇树品牌中标项目接近2024年总量,松延动力N2机器人订单突破2000台,乐聚机器人2025年第一季度订单同比增长200% [3] - 加速进化CEO程昊表示将推出一站式开发工具和原生基础软件 [6] 行业发展趋势 - 人形机器人产业正迎来历史性拐点,随着AI大模型技术突破与政策红利释放,融资规模呈现指数级增长 [1] - 2025年将成为人形机器人商业化加速年,智能工厂协作、家庭情感陪伴型人形机器人有望较早实现规模商用 [3] - 人形机器人板块正从主题投资迈向成长投资 [6] - 人形机器人技术加快成熟,开始在特定场景如工厂、电力和导览服务中实现商业化验证 [6] - 核心零部件的国产化率不断提升,上下游企业间协作加深 [6] 技术与产业链发展 - 特斯拉Optimus整机成本逾40万元,执行系统关节模组成本占比高达55% [4][5] - 苏州绿的谐波传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谐波减速器技术打破垄断,应用于天工Ultra的43个关节模块 [6] - 汇川技术无框力矩电机与驱动器技术日趋成熟,伺服系统市占率位居国内前列 [6] - 奥比中光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3D视觉传感器产品在中国服务机器人领域市占率突破70% [6] - 人形机器人发展将带动执行器、传感器、结构件、材料、操作系统、AI算法等多个产业链快速发展 [6] 市场与政策环境 - 截至6月5日,中国机器人相关企业超过90万家,今年前5个月新增相关企业10万家,同比增长44% [3] - 北京、深圳等多地已经形成人形机器人创新集群 [5] - 北京具身智能机器人创新中心有限公司、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等企业引领人形机器人生态及供应链逐步成型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