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系统

搜索文档
港美精选| 全球仓储机器人巨头Symbotic,年内翻倍,继续加深与沃尔玛合作
贝塔投资智库· 2025-07-10 12:18
公司概况 - Symbotic是一家自动化技术领导者,通过AI驱动的机器人和软件平台重塑仓储供应链,专注于大型仓库或配送中心的托盘和箱子自动化处理 [1] 财务业绩 - 2Q25营收5.5亿美元,同比增长42%,超市场预期5.2%,净亏损2100万美元,调整后EBITDA 3500万美元,超预期30% [2] - 收入结构:系统收入5.1亿美元(占比88.6%,同比+38.5%),软件订阅收入700万美元(同比+161%),运营服务收入3000万美元(同比+47%) [2] - 毛利率21%,分业务看:系统业务毛利率19%(去年同期8%),软件业务毛利率69%(去年同期25%),运营业务毛利率15%(去年同期5%) [2] - 现金及等价物环比增加5200万美元至9.55亿美元,合同积压订单达227亿美元 [3] 行业趋势 - 全球电子商务销售额预计2025年达6.6万亿美元,2028年增至8.1万亿美元 [4] - 全球仓储机器人市场规模预计从2025年65.1亿美元以15.6%的CAGR增长至2032年179.8亿美元 [7] - 美国80%仓库仍为人工作业,人口老龄化及反移民政策加剧劳动力短缺,智能化需求提升 [8] - AI大模型赋能仓储机器人灵活性,满足消费者对小批量、多品种商品的需求 [11] 技术优势 - 采用"件"级分拣(Singulating策略),空间利用率与吞吐速度优于仅处理托盘层级的竞品 [18] - 动态存储技术减少机器人移动,行驶速度达25英里/小时(竞品8-20英里/小时) [19] - 底部托举式自动叉车系统适应多种包装形式,模块化安装可扩展且不影响仓库运营 [20] - 自动化系统可节省80%人工成本及25%-40%空间 [20] 战略布局 - 目标市场机会4320亿美元:美国主要垂直市场1440亿美元,次要垂直市场1260亿美元,海外市场1110亿美元 [20] - 收购Veo Robotics(870万美元)增强机器视觉,收购OhmniLabs提升机器人研发能力 [16] - 以2亿美元收购沃尔玛机器人业务,获沃尔玛5.2亿美元投资,潜在新增订单超50亿美元 [17] - 与软银合资成立GreenBox(持股35%),专注自动化业务 [12] 客户与股东 - 最大客户沃尔玛贡献营收85.6%,前两大客户软银(持股36.51%)和沃尔玛(持股13.75%)Q1合计减持1% [13][14] - 股东包括Vanguard(被动投资)、柏基投资(长期成长)、Mirae Asset(新兴市场)等知名机构 [13] 运营效率 - 2Q25完成8个系统部署,安装验收期缩短2个月,项目规模增长15% [17] - 截至2Q25已完成37个系统部署,46个正在部署 [3] 未来展望 - 预计长期毛利率达30%,软件毛利率目标90%+ [21] - 3Q收入或暂时下降,但未来8-12个月样机建设将推动收入回升 [21]
民营医疗头部高端突围,中低机构如何重塑信任
南方都市报· 2025-07-08 22:29
市场现状 - 佛山民营医疗呈现两极分化:中小机构萎缩严重(部分门诊量下滑50%),头部资本新贵积极扩张 [1] - 民营医院结构性矛盾突出:三级医院数量占比30%但三甲医院仅占8%,呈现"数量多、认可度低"特征 [1] - DRG付费改革压缩利润空间,公立医院特需服务扩张进一步挤压民营医院生存空间 [1] 竞争格局 - 患者选择明显倾向公立医院:普通疾病就诊意愿差距显著,医保报销比例差异是关键因素(公立36% vs 民营16%) [2] - 服务体验优势明显:民营医院在医生职业道德满意度(72% vs 61%)和排队时间(55% vs 41%)两项指标领先 [2] - 社会认知存在偏差:尽管资质相同,"公立医生水平更高"的偏见普遍存在,医疗事故负面效应被放大 [2] 头部机构突围策略 - 技术突破:和祐医院投入百亿布局AI诊疗全流程,开发脑卒中智能解决方案抢占急救时间窗 [4][5] - 设备升级:禅医配备6500万射波刀(全省仅4台)、120万/针CAR-T疗法、ARTAS植发机器人等尖端设备 [6] - 人才建设:禅医引进北美放射外科协会董事等国际级专家,形成"设备+专家"双高配置 [6] 商业模式创新 - 价格普惠化:头部机构如和祐医院实行与公立三级医院持平的收费标准,打破高价印象 [6] - 服务差异化:国企员工等新消费阶层愿意为快捷体检等优质服务支付溢价 [3] - 非营利转型:部分机构通过接入医保体系实现公益性与商业性的平衡 [6] 行业转型方向 - 细分领域深耕:机构在康复护理(颐家24小时陪护)、家庭医生(卓安医疗)、医联体(新容奇医院)等赛道差异化布局 [8] - 政策利好释放:《医疗机构设置规划》明确支持社会办医在短缺专科领域发展 [9] - 行业认知重塑:专家认为未来民营医疗应定位为优质服务提供方,摆脱"莆田系"负面标签 [9] 发展挑战 - 中低端市场困局:同质化竞争严重,技术壁垒薄弱,管理人才短缺制约发展 [8] - 信任重建难题:需要长期通过透明运作、技术突破和服务交付来扭转公众认知 [9][10] - 资源分配失衡:资本巨头与中小机构差距拉大,行业面临洗牌压力 [9]
全自动机器人高速检测材料关键特性
科技日报· 2025-07-08 07:38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团队开发出一种全自动机器人系统,可大幅加快对新型半导体材料的性能分 析和测试速度。这项发表于《科学进展》杂志的技术突破,将极大提升当前对高效太阳能电池板材料的 研发进程,还将为下一代高效、环保电子器件的诞生铺平道路。 在寻找更高效的半导体过程中,人们需要检测一种关键电学特性——光电导性,即材料在光照下的电响 应能力。目前这一过程通常依赖人工操作,效率较低,严重制约了新材料的研发速度。而新开发的机器 人系统能在无需人工干预的情况下自动检测,速度快而且精度高。 该系统的创新之处在于结合了机器人技术、机器学习和材料科学知识。团队将人类专家的经验融入机器 学习模型中,使机器人能自主判断探针接触材料的最佳位置,从而获得最丰富的信息。同时,系统还配 备了专门的路径规划算法,能快速找到在不同接触点之间移动的最优路线,显著提升测量效率。 详细测试结果显示,相比其他7种基于人工智能的方法,该神经网络模型能在更短时间内找到更精确的 接触点;路径规划算法也始终表现出更优的效率。 在完整的24小时全自动实验中,机器人完成了超过3000次独特的光电导检测,平均每次检测耗时不到30 秒。更重要的是,这些数据不仅 ...
“天工”机器人又有新任务,这次它可能是装配员或者导购员
新京报· 2025-07-04 19:08
战略合作签约 - 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与哈森商贸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将在智能制造、仓储物流、零售门店三大场景推进人形机器人技术产业化落地 [1] - 合作仪式现场设置精密智造、智慧物流、未来零售三大交互展示区,分别展示机器人动态操作技术、仓储集群协同作业和智能导购系统 [1] 技术能力输出 - 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聚焦"天工"通用机器人平台和"慧思开物"通用具身智能平台的核心技术攻关 [1] - 合作中将向产业端输出动态操作、跨场景迁移等关键技术能力,推动"天工"人形机器人在多行业场景落地验证 [1] 智能制造领域 - 双方将联合研发自适应装配系统,创新中心提供动态操作技术,哈森依托精密制造工艺突破微型零件自动化装配瓶颈 [1] - 展示区机器人通过动态操作技术完成微型零件自适应装配演示,展现极高操作精度 [1] 仓储物流领域 - 将部署智能集群调度系统,通过多机器人协同作业重构传统分拣流程,实现仓储管理从人工主导到智能化调度的转型 [2] - 智慧物流区以全景沙盘形式呈现仓储集群协同作业的实时调度场景 [1] 零售场景应用 - 将研发智能导购-库存一体机器人系统,实现顾客需求即时响应与库存动态联动 [2] - 未来零售区通过导购机器人与观众实时互动,演示智能推荐系统与库存管理的动态联动 [1]
2年苦候仍未上会,节卡股份IPO成败难料,猛砸营销扣非亏损依旧
搜狐财经· 2025-07-04 18:15
公司概况 - 节卡股份主营业务为协作机器人整机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并从事包括集成设备及自动化产线在内的机器人系统集成业务 [1] - 李明洋合计控制公司41.63%的表决权,担任董事长和总经理,为实际控制人 [1] - 公司计划在科创板上市,目前审核状态仍处于问询阶段 [1] 财务表现 - 2024年归母净利润622.80万元,扣非净利润-227.82万元,基本实现盈亏平衡 [2][4] - 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73.57万元、-2854.73万元及622.80万元 [2] - 2022-2024年扣非净利润分别为4.40万元、-3567.93万元及-227.82万元 [2] - 剔除汇兑损益影响后的扣非净利润分别为-2992.19万元、-4178.73万元及-619.31万元 [2] - 截至2024年末累计未分配利润为-5803.40万元,存在累计未弥补亏损 [2] - 2024年营业收入40,043.16万元,同比增长14.56% [3] - 2024年资产负债率(母公司)为11.52%,较2023年上升3.45个百分点 [3] - 2024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178.21万元 [4] 业务结构 - 主营业务毛利率分别为47.19%、45.28%及53.71% [6] - 协作机器人整机业务毛利率分别为53.22%、50.19%及54.58% [6] - 机器人系统集成业务毛利率分别为25.33%、31.37%及28.85% [6] - 2024年机器人系统集成业务收入仅84.62万元,占比大幅下降至6.19% [6] 研发与销售 - 2022-2024年研发费用分别为4,750.92万元、7,312.89万元及8,623.16万元 [10] - 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比例分别为16.92%、20.92%及21.53% [10] - 销售费用分别为7,782.04万元、9,775.26万元及9,674.36万元 [9] - 销售费用率分别为27.72%、27.96%及24.16% [9] - 2024年销售费用仍高于研发费用 [9][10] 募投项目 - 拟募集资金规模由7.5亿元降至7亿元 [7] - 智能机器人生产项目拟投入募资金额由4.20亿元下调至3.70亿元 [7] - 计划在2030年达到年产4万台协作机器人的生产规模 [8] - 2023年全球协作机器人销量为5.7万台,2017-2023年复合增长率32% [8] 行业与市场 - 协作机器人行业属于技术密集型行业 [5] - 应用场景拓展存在客户决策惯性、产家自身发展不成熟及使用场景有限等困难 [7] - 2025年可能出现低速增长情况,机器人整机预计同比增长16% [5]
华为腾讯都来了!2025深圳企业行政展如何让采购成本直降 28%?
搜狐财经· 2025-07-03 12:47
展会概况 - 第三届深圳企业行政后勤采购博览会将于2025年11月28日至30日在深圳会展中心举办,主题为"智慧后勤·降本增效",预计吸引800余家参展企业和超过5万名专业观众 [1] - 展会宣称通过平台可实现采购成本直降28%的效果,华为、腾讯、比亚迪等科技巨头参展 [1] 科技赋能 - 华为展示"智慧后勤采购大脑"系统,基于华为云和大数据技术,已内部应用两年,使办公用品采购成本降低31%,耗材库存周转率提升45% [2] - 腾讯推出"企采通"供应链协同平台,利用区块链和AI比价功能,实时抓取全网200余家供应商报价 [2] - 深圳本地企业研发"智能仓储机器人系统",通过AGV机器人与物联网技术结合,可降低行政后勤人力成本60%以上 [2] - 2024年深圳企业采用智慧后勤系统的比例达43%,较2020年增长近3倍 [2] 规模效应 - 展会设立"粤港澳大湾区联合采购专区",由9个城市的企业采购联盟发起,办公家具类产品议价能力提升40%以上 [2] - 展会首日达成超3亿元集采意向,其中办公电脑签订8000台框架协议 [2] 供应链创新 - 办公耗材供应商展示"零库存直供模式",覆盖全国83个前置仓,实现T+2小时配送,耗材浪费减少25%,综合成本下降达28% [3] 绿色转型 - "绿色后勤创新展区"推出"以租代购"办公家具服务,使家具采购总成本降低35%,减少80%固体废弃物 [3] - 腾讯食堂"智慧餐盘系统"通过RFID技术减少食材浪费42%,年节省采购成本超600万元 [3] 供需直连 - 展会首创"供应商透明报价大厅",明确标注成本构成,可挤出15%-20%价格水分 [4] - 华为"全球资源寻源计划"将清洁服务采购范围扩展到东南亚,使该项支出下降27% [4] 政策支持 - 深圳市商务局发布《支持企业后勤采购降本增效的若干措施》,对采用智慧后勤系统的企业给予30%购置补贴,对参与联合采购的中小企业提供物流费用补助 [5] 行业趋势 - 后勤采购正从成本中心向价值中心转变,28%的降本目标分解为:15%来自技术创新,8%来自供应链优化,5%来自管理提升 [5]
机器人大军逼近,很快,亚马逊的仓库就不需要工人了
华尔街见闻· 2025-07-02 12:19
自动化进程 - 公司正迅速接近仓库自动化重要里程碑 机器人数量即将与人类员工持平 [1] - 到2030年代 自动化与人工智能将推动生产力提高 可能导致大幅裁员 [1] - 目前约75%包裹处理过程得到机器人系统辅助 涵盖拣选、分拣、包装及搬运等任务 [1] 运营效率 - 每名员工处理包裹数量从2015年175件飙升至近期3870件 显示自动化带来指数级效率提升 [2] - 人工智能深度整合至履约中心运营 提升库存配置、需求预测及机器人运行效率 [1] 用工策略转变 - 单个仓库平均员工数量降至十六年来最低水平 未来几年计划进一步削减总体员工规模 [1] - 招聘规模明显放缓 公司明确表示未来几年将减少总员工数 [4] - 新型岗位将被创造 但总体趋势仍是员工数量下降 [4] 技术发展 - 公司目标不仅是人机协作 而是迈向全面自动化 [7] - Vulcan等先进机器人系统投入使用 推动机器人技术全面整合进程 [7] 员工影响 - 自动化加速导致工会化员工岗位面临机器人直接竞争 [7] - 自动化替代趋势预计将持续加速并贯穿整个2030年代 [7]
快讯|千寻智能发布全力控人形机器人Moz1;字节Seed团队密集招募机器人相关“一号位”;百度开源文心大模型4.5系列
机器人大讲堂· 2025-07-01 10:39
字节Seed团队机器人业务布局 - 字节Seed团队正在大规模招募机器人相关"一号位",涵盖产品、工程技术及具身智能大模型负责人[1] - 团队计划打造一整套可落地应用的智能系统,2025年可能推出首个机器人产品面向C端或产业端[1] - 截至2024年底团队规模突破200人,预计2025年末超300人,在国内AI行业体量罕见[1] - 张一鸣从去年下半年起定期参加Seed核心技术团队复盘讨论会[1] 百度文心大模型4.5系列开源 - 百度开源文心大模型4.5系列,推出10款模型,涵盖多种参数类型,预训练权重和推理代码完全开源[4] - 模型在飞桨星河社区、Hugging Face等平台开放下载部署,开源模型API服务登陆百度智能云千帆大模型平台[4] - 文心大模型4.5是百度自研新一代原生多模态基础大模型,在多个文本和多模态基准测试中达SOTA水平[4] - 中小参数版本适合内存受限配置,部分模型性能可与竞品媲美[4] ForSight Robotics眼科手术机器人融资进展 - ForSight Robotics完成1.25亿美元B轮融资,由Eclipse Ventures领投[6] - 资金将用于推进ORYOM™眼科手术机器人系统首次人体临床试验,加速白内障、青光眼等适应症技术拓展[6] - ORYOM™是全球首个基于AI的眼科手术机器人系统,已在猪眼模型完成多阶段术式验证[6] - 公司预计2025年启动人体试验,若顺利2026年获监管初步批准,2027年前后商业化[6] 越疆科技人形机器人量产交付 - 越疆科技在日本名古屋举办新品发布会,面向全球开启人形机器人批量交付[9] - 发布的人形机器人Atom是全球首款兼具"灵巧操作+直膝行走"的全尺寸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具备工业级精度[9] - 同时发布行业最快大负载高速协作机器人CR 30H,刷新大负载协作机器人性能记录[9] - 越疆全球出货量超八万台,服务超80家世界500强企业[9] 千寻智能全力控人形机器人Moz1 - 千寻智能推出全力控人形机器人Moz1,构型上具26个自由度[12] - 配备全球功率密度最高的自研一体化力控关节,负载自重比达1:1,是国内首个高性能全身力控机器人[12] - 拥有国内领先的高精高速WBC系统,具备零延时遥操作特性,全身操作丝滑柔顺[12] - 商用可做整理、接待、导览等工作,家庭场景能提供陪伴、互动等服务[12]
“大疆教父”李泽湘投资!卧安机器人赴港IPO
南方都市报· 2025-06-30 18:01
公司概况 - 卧安机器人(深圳)股份有限公司于2024年6月8日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书,联席保荐人为国泰君安国际和华泰国际 [2] - 公司成立于2018年,前身卧安科技成立于2015年1月,创始人为哈尔滨工业大学校友李志晨和潘阳,核心团队多位成员毕业于哈工大且合作超过17年 [3] - 公司定位为全球领先的AI具身家庭机器人系统提供商,聚焦家庭场景应用,构建以智能家庭机器人产品为核心的生态系统 [2] 核心技术 - 以机器人定位与环境构建技术、AI机器视觉控制技术、分布式神经控制网络技术三大核心技术为底座 [2] - 产品通过模仿"手"或"脚"的功能改造传统家具,例如门锁机器人可实现面部识别、NFC及语音开锁等功能 [6] 股东与投资背景 - 获得源码资本、高瓴资本、国调创新等知名机构投资,股东包括松山湖机器人研究院等与"大疆教父"李泽湘关联的机构 [3] - 李泽湘担任公司非执行董事并提供专业意见,其曾成功孵化大疆创新等科技企业 [4] 市场地位与业务表现 - 按2024年零售额计算,公司为全球最大AI具身家庭机器人系统提供商,市场份额达11.9% [5] - 产品覆盖智能操控、家务劳动、智慧管家等六大家庭场景,包括门锁机器人、窗帘机器人等品类 [5] - 2022-2024年营收从2.75亿元增长至6.10亿元,日本、欧洲及北美市场分别占比57.7%、21.4%和15.9% [6] 销售渠道 - 亚马逊为核心销售渠道,2024年通过Amazon SC和Amazon VC模式的收入占比分别为28.4%和35.8%,亚马逊为第一大客户 [6] 财务数据 - 毛利率从2022年37.3%提升至2024年53.5%,亏损额从8698.3万元收窄至307.4万元,2024年经调整后净利110.7万元 [7] - 流动负债总额从2022年1.09亿元增至2024年1.997亿元 [7] 募资用途 - 资金将用于研发能力提升、销售渠道扩展、品牌全球化及偿还银行贷款 [7]
深商评论|宝安:打造硬核创业的黄金“宝”地
搜狐财经· 2025-06-29 23:49
公司发展 - 蓝动精密是一家聚焦晶圆制造设备核心部件国产替代的公司,平均年龄32岁的团队用两年时间实现从概念到样机的突破 [1] - 蓝动精密已累计申请知识产权和专利近40项,并获得国投创业领投的8000万元A轮融资 [1] - 影石创新成为科创板"智能影像第一股",创始人出生于1991年,公司全球全景相机市场份额连续六年第一,市占率达67.2% [3] - 卧安机器人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创始人34岁,按2024年零售额计算为全球最大AI具身家庭机器人系统提供商,全球份额11.9% [3] 行业趋势 - "90后"创业者正通过科技创新重新定义全球科技版图,其创业起点更高、能力更强、视野更广 [3] - 宝安区作为深圳产业大区,正全力抢占"AI+终端"制高点,加速推动AI技术在终端产业的规模化应用 [4] 区域支持 - 宝安区实施"一企一策"支持企业全生产周期,帮助解决融资、空间、人才等难题 [4] - 蓝动精密在宝安区政府专班协助下快速获得生产场地,叠加区位和供应链优势抢占国产替代窗口期 [4] - 宝安通过"重商、惠商、富商、赢商"系列举措优化营商环境,支持硬核创业 [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