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极石01
icon
搜索文档
零跑破7万、蔚来小鹏破4万、比亚迪破43万!10月新能源销量公布,多家车企再创新高!
电动车公社· 2025-11-02 00:40
关注 「电动车公社」 和我们一起重新思考汽车 汽车行业金九银十,现在看来10月销量反倒比9月还要好。 10月新能源汽车销量,很多车企都在蒸蒸日上。再加上各个品牌纷纷宣布为购置税兜底,年末的销量狂欢恐怕更是难以想象。 话不多说,我们一起来看看10月份各家的交付量/销量成绩单吧~ "持续向前"是吉利汽车最近几年的最大特点。银河品牌月销24万+环比翻倍,极氪和领克在中高端市场持续推出新品,集团销量增速迅猛。吉利持续深挖技 术,销量水涨船高,不但稳坐中国品牌销量第二,也在不断缩小销量差距。或许未来几年,吉利和比亚迪在海外会像丰田、本田一样展开竞争,也一定会共同 提升华系车的影响力。 3、 奇瑞10月新能源销量110346台 2、 10月,奇瑞集团销量281161台,其中新能源车110346台。 1、 比亚迪10月乘用车销量436856台 10月,比亚迪乘用车销量436856台,其中王朝丨海洋395015台,方程豹31052台,腾势10135台,仰望654台。 今年前10个月,比亚迪累计销量超过370万辆,单月销量达到40万+,依然保持着新能源领域的断崖式领先。除了主打高性价比的王朝网和海洋网之外,走上 正轨的腾势和方 ...
今日新闻丨比亚迪、赛力斯发布三季度财报!极石汽车10月交付1426台!
电动车公社· 2025-11-01 02:01
关注 「电动车公社」 和我们一起重新思考汽车 《今日新闻》将会每天给大家带来几条当日重磅新闻,并附上社长的简单评论。关注「电动车公社」,新能源圈大事小事 ,看我们就够啦~ 今日新闻要点: 1、 比亚迪发布第三季度财报 营收、利润下滑 近日,比亚迪发布第三季度财报。 其中营收1949.85亿元,同比下降3.05%;净利润78.23亿元,同比下 降32.6%。 | | 本报告期 | 本报告期比上年同期 | 年初至报告期末 | 年初至报告期末比 | | --- | --- | --- | --- | --- | | | | 增减 | | 上年同期增减 | | 费业收入(元) | 194, 984, 598, 000, 00 | -3. 05% | 566, 265, 546, 000, 00 | 12. 75% |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 | 7.822.640.000.00 | -32.60% | 23, 333, 173, 000, 00 | -7.55% | | 利润(元) | | | | |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 | | | | | | 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 | 6.890.751.000.00 ...
极石汽车还能撑多久?
36氪· 2025-10-13 20:48
在新能源汽车行业加速洗牌的2025年,成立三年多的极石汽车正站在命运的十字路口。这家累计融资超15亿美元、投后估值一度接近30亿美元的造车新势 力,却始终未能在市场中打开局面。尽管2025年8月极石01销量达到1286辆,创下历史新高,但这样的成绩与巨额投入相比仍显杯水车薪。当资本的潮水 逐渐退去,极石汽车究竟还能撑多久? 资本游戏的狂欢与隐忧 极石汽车的融资历程堪称造车新势力中的"资本宠儿"。自2021年成立以来,公司在短短三年内完成了7轮融资,从早期的高榕资本、北极光创投,到后期 的腾讯投资、红杉中国等巨头加持,再到2023年9月魏桥创业集团10亿美元的战略注资,资本的热情一度将其估值推向30亿美元的高峰。尤其值得注意的 是,在2023年2月完成E轮融资时,极石汽车甚至还没有任何量产车型问世,这种"未出车先估值百亿"的现象,在新能源汽车投资热潮中并不罕见,却也为 后来的发展埋下了隐患。 资本的密集注入掩盖了极石汽车商业模式的致命缺陷。采用代工生产模式的极石汽车,虽然省去了自建工厂的巨额投入,将精力集中在研发、渠道和品牌 建设上,但这种轻资产模式并未带来预期的效率优势。对比同样采用代工模式的早期蔚来,极石汽 ...
到底是谁在鼓动追觅俞浩造车?
36氪· 2025-09-26 17:58
新能源汽车行业竞争格局 - 造车领域竞争极为残酷,尚无企业敢宣称已拿到“船票” [1] - 新势力阵营如理想、蔚来、小鹏、零跑等均在市场中艰难求生,部分品牌如威马、高合、哪吒、极越已逐渐退场 [2] - 尽管竞争激烈,仍不断有新参与者义无反顾地投身该领域 [3] 追觅汽车的业务战略与目标 - 追觅汽车业务目标高调,分为追觅汽车和星空汽车两大品牌,前者主做对标布加迪的车型,后者对标库里南、宾利,并宣称可以完全PK理想汽车 [6] - 公司规划S/A/B/C/D五大产品线,意图实现对汽车品类和价位的全覆盖 [7] - 概念车参数宣称将实现零百加速小于1.8秒、风阻系数低至0.185,旨在打造世界上速度最快的车 [7] - 追觅造车的思路是寻找国外超豪华汽车作为对标,做到“形似神不似” [9] 追觅汽车的制造与执行策略 - 追觅造车路径不寻常,首家工厂设在德国柏林,规划面积约为特斯拉柏林超级工厂的1.2倍,意在利用当地成熟产业链 [10] - 公司执行节奏激进,从2024年8月28日官宣造车,到计划2027年推出首款量产车,仅间隔两年 [11] - 对标布加迪的样车计划在2025年1月的美国CES展上首发,首款超奢旗舰SUV在官宣后不到一个月即进行首秀 [11][12] 追觅汽车面临的挑战:技术与品牌 - 技术迁移面临挑战,消费级产品与车规级产品存在巨大标准鸿沟,例如工作环境稳定性和算法容错率要求不同 [15] - 戴森造车项目因不具备商业可行性而终止的前例,提示了技术优势向商业化成功转化的难度 [18] - 品牌力是重大挑战,超豪华汽车市场门槛极高,追觅作为新面孔缺乏品牌历史与高端形象,难以吸引顶级消费者 [19] 追觅汽车面临的挑战:资金与商业模式 - 造车是资金密集型行业,蔚来汽车李斌曾表示没有400亿别想着造车 [20] - 小米汽车到2024年底在汽车业务上大概花了300亿元左右 [21] - 追觅2024年收入约150亿元,2025年上半年收入超150亿元,但靠经营积累的资金对于造车而言远远不够 [21] - 追觅汽车在官宣后两周完成首轮融资,但具体金额未披露;公司亦设有规模为100亿元人民币的产业创投基金,其成长期战略基金重点拓展场景包括智能汽车 [22] - 切入超豪华车市场容量小,难以通过规模效应降本,导致覆盖前期投入需要很长时间 [22] 追觅科技的多元化生态战略 - 公司推行“人、车、家、宇宙”战略,比小米、海尔等企业的“人车家”生态多出一个维度 [23] - 在基本盘清洁电器业务方面,公司宣称已甩开科沃斯、云鲸、石头等竞争对手 [23] - 根据IDC数据,2025年上半年全球智能家居清洁机器人市场追觅市场份额为10.2%,排名第三,落后于石头科技(15.2%)和科沃斯(13.7%) [24] - 2025年上半年追觅收入超过150亿元,而石头科技和科沃斯收入不足90亿元,意味着追觅产品单价要高于竞争对手一倍多 [24] - 手机业务方面,公司宣布即将推出首款高端智能手机Dreame Space,宣称在海外市场获得超过亿元人民币预售订单,目标是未来与小米、华为三分天下 [24] - 公司已成立天文业务BU,聚焦智能天文光学系统,并宣布将开拓小行星探索、采矿业务 [25]
勇敢还是盲目?追觅高调跨界 要造“世界上最快的车”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02 07:19
追觅科技造车项目概述 - 追觅科技官宣内部孵化新造车项目 计划2027年推出首款超豪华纯电车型 直接对标布加迪威龙[1] - 追觅汽车BU规划S/A/B/C/D五大产品线 覆盖从高端超跑到大众市场车型 同时开辟创新品类如扫地机与汽车跨界融合[1] - 追觅首款量产车目前仍在造型评审阶段 原计划2027年2月量产节点已不再提及 短期内将先推出一批样车用于展示和融资[1] 项目筹备与人才建设 - 追觅2021年秘密启动造车项目并组建超过200人汽车专项团队 2024年加速招揽汽车人才[2] - 2025年1月成立星空计划汽车科技公司作为造车核心主体 目前已组建千人规模造车团队 员工多来自吉利/华为/小米/比亚迪/理想等头部企业[2] - 创始人俞浩2009年在清华创建"天空工厂" 2013年撰写数十页造车报告 认为需先在其他领域积累经验[2] 技术积累与迁移路径 - 截至2025年5月追觅累计申请专利6379件 全球授权专利3155件 大量涉及传感器融合/电机控制/人机交互等电动车核心领域[3] - 追觅2018年自研10万转/分钟高速数字马达打破戴森垄断 2024年推出20万转/分钟高速马达获"全球首创者"认证[7] - 家电端马达2.5kW/kg功率是主流车规级电机2倍 理论上可通过降速增扭设计输出600kW+峰值功率[7] 技术挑战与差距 - 汽车驱动电机需持续高扭矩输出 特斯拉Model S Plaid电机峰值扭矩达1045N・m 而追觅工业四足机器人电机仅10N・m[7] - 汽车电机需在-40℃至150℃宽温域运行并通过IP67/IP6K9K防护认证 追觅马达缺少车载场景盐雾/振动等耐久性测试验证[7] - 对标目标仰望U9工程测试车最高时速达472.41km/h 搭载四电机系统总功率2220kW(约3019匹马力) 体现全产业链技术整合能力[7] 商业模式与实施策略 - 采取"左右手模型":左手代表代工(ODM)业务 右手代表自研造车项目[4] - 右手业务计划将量产车售往海外 目前卡在造型评审阶段 计划借鉴国外超豪华汽车设计做到"形似神不似"[4][5] - 左手业务将获得授权的国内车型改造后贴牌卖到国外 目前正与汽车设计公司龙创谈合作 并对接北汽探讨基于BJ40车型合作[5] - 计划用左手业务收益养右手业务 已组建数十人海外销售团队并计划扩充至百人规模[5] 资质获取困境 - 国家已停止发放新造车资质 追觅无法复制小米的独立申请路径[10] - 获取资质仅剩两条路径:收购现有资质(价格昂贵且涉及复杂跨省兼并重组)或寻求代工(委托方也必须具备生产资质)[10] - 可能效仿华为轻资产模式 寻求与其他车企合作代工生产 固定资产投入一减再减[10] 行业背景与竞争环境 - 中国汽车市场竞争惨烈 利润空间被极致压缩 车企需在运营效率/供应链控制/技术储备/品牌力等多方面持续提升[1] - 国内扫地机器人市场自2021年579万台销量峰值持续下滑至2024年406万台[11] - 追觅全球扫地机器人市场份额滑落至8% 排名第四 被石头科技(16%)拉开差距[11] 同业跨界案例参考 - 智米仅通过与奇瑞合作为iCAR赋能 石头造车首款产品极石01由北京汽车制造厂代工 国内市场表现不温不火[11] - 小米为获取资质通过注销宝沃/转手北京现代工厂提升产能利用率 凭技术实力纳入北京"朱雀计划" 先挂靠北汽越野生产SU7 最终在2024年7月拿到独立资质[10]
蔚来、小米反超理想!零跑快6万了…… | 8月新能源汽车销量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9-02 06:54
市场整体表现 - 新能源汽车市场在8月呈现反转逆袭和冲高破局的态势 多个品牌销量创历史新高 市场格局加速分化[2] - 鸿蒙智行全系累计交付突破90万辆 接近百万交付里程碑 8月成交均价38万元 实现量价齐飞[49][51] - 理想汽车交付连续三个月同比下滑 与其他品牌形成鲜明对比[32] 比亚迪 - 8月总销量373626辆 与去年同期373083辆基本持平[5] - 乘用车销售371501辆 其中王朝/海洋系列销售342838辆 方程豹销售16265辆 腾势销售11993辆 仰望销售405辆[5][8] - 海外销售80464辆 同比增长146.4% 1-8月累计销售2863876辆[5][7] 上汽通用五菱 - 8月全球总销量132000辆 同比增长18.5%[10] - 新能源销量80611辆 同比增长10.6%[10][13] - 1-8月全球累计销量1019885辆 同比增长15%[14][15] - 海外出口24015辆 同比增长26.6%[10][18] 零跑汽车 - 8月交付57066辆 创历史新高 同比增长超88%[20] - 首次入围中国民营企业500强 B01上市首月交付破万 C10累计交付突破15万辆[20] 小鹏汽车 - 8月交付37709辆 同比增长169% 环比增长3% 创历史新高[23][25] - 全新小鹏P7上市7分钟大定突破万台 创品牌新车上市最快破万纪录[23] 蔚来汽车 - 8月交付31305辆 同比增长55.2% 创历史新高[26] - 乐道L90上市首月交付10575辆 成为品牌销量破万最快车型[26] 小米汽车 - 8月交付持续超30000辆 连续两个月维持高位[30] - 销售服务网络扩展 8月新增18家门店[30] 理想汽车 - 8月交付28529辆 连续三个月同比下滑[32] - 公司设定2025年高端纯电车型目标 理想i8目标月销6000辆 理想i6目标月销9000-10000辆 纯电车型整体目标月销18000-20000辆[32] 岚图汽车 - 8月交付13505辆 同比增长119% 连续七个月环比增长[35] - 岚图梦想家持续热销 FREE+车型贡献显著 追光L在成都车展首发[35] 阿维塔 - 8月销量10565辆 同比增长185% 连续6个月销量破万[38] - 阿维塔07累计11个月销售7万辆 8月推出增程版45kWh大电池版[38] 智己汽车 - 8月交付6108辆 其中L6在20万元以上中大型纯电轿车市场表现突出[43] - 新一代LS6预售订单突破50000辆 将于9月10日正式上市交付[43] 极石汽车 - 8月交付极石01车型1358辆 环比增长 创历史新高 连续5个月正增长[45][47] - 极石01定位中大型增程SUV 价格区间29.99-35.99万元[45] 鸿蒙智行 - 8月交付44579辆 全系累计交付突破90万辆 创下新势力品牌达成速度纪录[49][51] - 成交均价38万元 体现量价齐飞态势 体系化交付能力得到市场认可[49]
月销量持续向上,极石汽车8月交付汽车1358台
巨潮资讯· 2025-09-01 15:52
产品信息 - 公司目前仅有一款在售车型极石01 于2023年8月22日上市[2] - 该车型采用1.5T增程式混合动力系统 综合功率350kW 峰值扭矩740N·m 百公里加速5.5秒[2] - CLTC纯电续航282km 满油满电综合续航1338km[2] 技术配置 - 配备32颗传感器与L2+级智驾辅助系统 支持OTA升级[2] - 新增透明底盘、通行探测等越野功能[2] - 集成百度文心大模型 实现多场景语音交互[2] 销售表现 - 2024年7月交付量1316台[2] - 2024年8月交付量1358台[2] - 2025年月销量持续向上 稳步向前[2]
汽车早报|小米汽车8月新增18家门店 禾赛科技通过港交所上市聆讯
新浪财经· 2025-09-01 08:39
行业库存与政策动态 - 8月汽车经销商库存预警指数为57.0% 同比上升0.8个百分点 环比下降0.2个百分点 位于荣枯线之上 行业景气度下降 [1] - 广州暂停实施汽车置换更新补贴政策 自8月30日起生效 已开发票消费者可待系统升级后申请补贴 [2] - 杭州上城区和萧山区发放新一轮汽车消费补贴 最高额度达6000元 [3] 车企运营与市场动态 - 小米汽车8月新增18家门店 全国105城达370家门店 9月计划新增32家门店覆盖14城 服务网点189家覆盖112城 [5] - 小鹏汽车全国自营充电站突破2500座 超充桩达10000根 [6] - 极石汽车8月交付1358台极石01车型 较上月1316台小幅增长 [7] - 一汽大众新款速腾L开启预售 三款车型预售价11.99-13.59万元 计划9月上市 [8] 供应链与技术合作 - 万华化学成为吉利汽车车灯导光级聚碳酸酯材料核心供应商 系首家进入该供应链的中国企业 [9] - 福瑞泰克获哈啰Robotaxi平台定点 将提供毫米波雷达产品及软件服务 首批产品计划2025年底量产 [11] 企业资本与政府补助 - 福田汽车获得政府补助3482.8万元 占2024年净利润43.24% 将对2025年度利润产生积极影响 [10] - 禾赛科技通过港交所上市聆讯 拟在主板上市 [11] 企业权益保护 - 江淮汽车报案称遭3000余条虚假信息侵害 合肥警方已立案调查涉企网络"黑嘴"行为 [4]
跨界上瘾,追觅科技官宣造车,钱够吗?
36氪· 2025-08-29 12:52
公司动态 - 追觅科技于2024年8月28日官宣造车 计划2027年推出首款超豪华纯电产品 对标布加迪威龙并宣称打造全球最快车型 [1] - 追觅成立于2017年 最初为小米代工清洁电器 2019年脱离小米转向自有品牌开发 成为清洁电器行业头部企业之一 [3] - 追觅2024年3月否认上市传闻 同时宣布成为"无边界生态企业" 业务扩展至充电宝、大家电、无人机、彩电、航空等领域 [3] - 追觅已形成包括扫地机、洗地机、吸尘器、吹风机、空气净化器、净水器、洗碗机、冰箱、空调、智能电视、路由器、泳池机器人、具身大模型、割草机器人、擦窗机器人、潮玩、咖啡、茶饮、火锅等产品线 [3] - 追觅造车主体"星空计划(上海)汽车科技责任有限公司"于2024年1月成立 注册资本10亿元 由创始人俞浩间接持股80% [4] - 2024年3月上海临港新片区公示"星空项目"用地41.44万平方米 疑似追觅汽车工厂 [5] 行业背景 - 清洁电器市场规模从2019年200亿元增长至2024年423亿元 其中扫地机器人销售额193.6亿元 洗地机销售额140.9亿元 合计占比近80% [9] - 扫地机器人渗透率仅5.5% 洗地机渗透率仅3.1% 远低于吸尘器13.5%的渗透率 [9] - 行业竞争加剧:石头科技、追觅、云鲸等品牌持续蚕食科沃斯市场份额 但未形成决定性优势 [9] - 新竞争者涌入:大疆2024年8月发布首款扫地机器人 石头科技拓展洗地机业务 [12] - 大家电市场规模显著更大:2024年冰洗空三大白电市场规模合计约4780亿元 是清洁电器规模的10倍以上 [12] - 汽车行业规模庞大:预计2026年市场规模突破1.43万亿元 [12] 跨界造车案例 - 石头科技创始人昌敬的极石汽车已于2023年10月推出增程中大型SUV极石01 售价29.99-35.99万元 [7] - 极石01上市近两年总销量仅1.18万台 表现惨淡 [8] - 极石汽车主体洛轲智能在2021-2024年间完成7轮融资 其中3轮披露金额合计13亿美元(约90亿元人民币) [13] 资金与竞争态势 - 造车需要巨额投入:小米汽车研发花费130余亿元 总投入约300亿元 2024年累计亏损超60亿元 2025年前两季度亏损8亿元 [13] - 追觅市场地位:2024年全球扫地机器人市场份额次于科沃斯和石头科技 洗地机销售额仅次于科沃斯 [13] - 行业对比:科沃斯2023年营收165.42亿元 归母净利润8.06亿元 石头科技营收119.45亿元 归母净利润19.77亿元 [13] - 新能源汽车行业已进入淘汰赛阶段 新进入者面临资本兴趣不足的挑战 [14] - 追觅采取"超豪华定位+海外优先"市场策略 类似贾跃亭路线 [14]
车企“大退场”!23家缺席成都车展
国际金融报· 2025-08-28 21:14
成都车展参展概况 - 第二十八届成都国际汽车展览会于8月29日开幕 作为国内四大A级车展之一 汇聚近120个汽车品牌 展示车辆超1600辆 [1] 品牌缺席情况 - 共有23家汽车品牌缺席本届成都车展 涵盖超豪华 合资 新势力及自主品牌四大阵营 [2] - 缺席是共同的结果 但个中原因却并不相同 [3] 超豪华品牌销量承压 - 超豪华阵营的"退展"多与销量承压直接相关 包括保时捷 宾利 兰博基尼 劳斯莱斯 捷豹路虎 莲花 雷克萨斯 [5] - 保时捷2024年在中国市场交付量仅5.69万辆 同比大跌28% 今年上半年中国区交付量2.1万辆 同比降幅扩大至28% 较2021年巅峰期缩水40% [5] - 保时捷中国的新车交付量占全球比例从高峰时的30%跌至14%左右 [5] - 宾利今年上半年累计销量1040辆 同比下降27.4% 劳斯莱斯销量338辆 同比下降25.4% 玛莎拉蒂销量516辆 同比下降36.6% [6] - 政策调整加剧超豪华品牌竞争力下滑 豪车进口税征收门槛从130万元降至90万元 更多超豪华车型将承担更高税负 [6] 合资品牌销量下滑 - 合资品牌处境艰难 包括东风本田 起亚 标致 雪铁龙 雪佛兰 [5] - 起亚2025年前7月在华销量仅4.55万辆 目前将更多在华生产的产品出口至海外 [7] - 东风本田今年上半年在华累计销量31.52万辆 同比下滑24.2% [7] - 东风标致 东风雪铁龙2025年前7月累计批发销量刚过3万台 同比下滑29.2% [7] 新势力品牌经营困境 - 哪吒 极石 创维 远航 极越等新势力品牌缺席将问题指向更为严峻的经营困境 [8] - 哪吒汽车曾以年销15.2万辆登顶新势力销冠 但经历大规模裁员 降薪 拖欠货款 停工停产后最终走上破产重整的道路 [11] - 远航汽车母公司大运汽车承认流动资金出现阶段性周转困难 决定依法重整 重整前10个月远航Y6和远航H8销量分别仅为4250辆和2098辆 [11] - 创维汽车销量持续下滑 2022年总销量2.19万辆 2023年降至1.86万辆 2024年累计仅有0.65万辆 [11] - 极石汽车上市近两年仅有极石01一款产品 去年全年累计零售量仅为5682辆 月均销量不足500辆 [11] - 极星汽车2025年前7个月在中国市场累计销量不足百辆 中国区管理层出现大规模离职潮 直营门店仅剩上海前滩一家 [12] 低存在感品牌缺席 - 一汽奔腾 大众安徽 宝骏的缺席源于品牌在市场中的"低存在感" [15] - 一汽奔腾2025年1-7月销量首次突破10万辆(达10.24万辆)创历史新高 但长期积累的品牌认知度短板仍未完全扭转 [15] - 大众安徽因车型矩阵单一 销量未达预期选择缺席 [16] - 宝骏自2018年开始出现"六连跌" 销量从2018年的87.9万辆降至2024年的4.36万辆 降幅达95% [16] 自主品牌强势参展 - 以比亚迪 长安 奇瑞为代表的自主品牌正以"全阵容 高投入"的姿态强势抢占车展C位 [16] - 比亚迪连续两年包下9号馆 王朝 海洋 方程豹 腾势 仰望五大品牌形成全品牌矩阵 还在场外设置技术体验区 [16] - 长安汽车集团携长安 长安马自达 长安启源 阿维塔 深蓝五大品牌集体亮相 覆盖燃油 混动 纯电多赛道 [16] - 奇瑞在5号馆展出奇瑞 星途 纵横 ICAR 捷途五大品牌 [16] - 鸿蒙智行首次携问界 智界 享界 尊界 尚界集体亮相 以3000平方米的展位规模占据3号馆 其中尚界是首次在成都车展亮相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