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座椅骨架
搜索文档
百万年薪副总辞职!渤海汽车资产重组关键期现人事变动
深圳商报· 2025-11-11 14:40
人事变动 - 公司常务副总经理王仁贞因工作调整原因辞职,辞职后将不再在公司担任任何职务,其兼任的外派董事等职务将逐步办理退出与变更手续 [1] - 王仁贞离任时间为2025年11月10日,其原定任期至2027年9月12日,其离任不会对公司日常生产经营产生不利影响 [2][3] - 王仁贞于2022年1月被聘任为常务副总经理,2024年从公司获取的税前年薪为113.31万元 [2][3] 公司财务表现 - 公司近年业绩承压,2021年至2024年分别净亏损约9011万元、6226万元、1.99亿元、12.64亿元 [4]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2.1亿元,同比扭亏为盈,但营业总收入同比减少28.41%至23.67亿元 [4] - 净利润增加主要系BTAH和渤海国际上年同期亏损且不再纳入合并范围,超额亏损转回形成投资收益 [4]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未分配利润(母公司口径)约为-9.86亿元,预计交易完成后一段时间内仍将存在未弥补亏损,无法进行现金分红 [5] 重大资产重组 - 公司重大资产重组已获得北京市国资委批复,拟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方式购买海纳川持有的四家标的公司股权并募集配套资金 [4] - 交易完成后,公司主营业务将新增汽车外饰零部件、汽车座椅骨架、汽车电子产品、汽车线束等产品 [5] - 交易旨在整合标的公司技术研发能力,扩展产品线至更多汽车零部件领域,以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 [5] 关联交易风险 - 标的公司主要客户包括北京奔驰及北汽集团控制的其他企业,并从北汽集团控制的企业采购原材料,关联交易金额和占比较大 [5] - 本次交易后将增加上市公司关联交易的规模和占比,此类关联交易预计仍将持续发生 [5] - 若与北京奔驰及北汽集团控制的其他企业合作进一步深入,未来上市公司可能存在关联交易规模逐步上升的风险 [5] 二级市场表现 - 截至11月10日收盘,公司股价报5.48元/股,当日上涨0.18%,总市值52.09亿元 [6] - 2025年以来,公司股价涨幅为64.56% [6]
百万年薪副总突然辞职!渤海汽车重组关键期“大将”离场
中国能源网· 2025-11-10 22:34
高管变动 - 公司常务副总经理王仁贞因工作调整原因辞职 辞职后将不再担任任何职务 [1] - 王仁贞为行业资深人士 拥有丰富汽车零部件行业经验 年薪为113.31万元 [2][3] - 此次高管离职正值公司推进重大资产重组的关键时期 [1] 财务业绩 - 公司近年业绩持续承压 2021年至2024年净亏损分别约为9011万元 6226万元 1.99亿元 12.64亿元 [4] - 2025年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2.1亿元 同比扭亏为盈 但盈利主要源于投资收益 [5] - 2025年前三季度营业总收入同比减少28.41%至23.67亿元 显示主营业务收入下滑 [5] 资产重组 - 公司重大资产重组已获得北京市国资委批复 [1][6] - 重组方案为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多家公司股权 包括北京北汽模塑科技51%股权等 [7] - 交易后公司主营业务将新增汽车外饰零部件 汽车座椅骨架 汽车电子产品 汽车线束等产品 [7] 公司运营与治理 - 公司主导产品包括高性能活塞 轮毂 缸体缸盖 汽车空调 油箱 减振器 排气管 轻量化部件等 [4]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 公司未分配利润(母公司口径)约为-9.86亿元 [10] - 交易完成后一段时间内 上市公司仍将存在未弥补亏损 导致无法向股东进行现金分红 [10]
上海沿浦 | 2025Q3:业绩符合预期 汽车整椅业务可期【民生汽车 崔琰团队】
汽车琰究· 2025-10-30 22:35
2025年第三季度及前三季度财务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营收16.1亿元,同比增长7.3%;归母净利润1.3亿元,同比增长16.7%;扣非归母净利润1.2亿元,同比增长20.9% [2] - 2025年第三季度单季营收6.9亿元,同比大幅增长35.4%,环比增长43.4%;归母净利润0.5亿元,同比增长4.3%,环比增长8.0%;扣非归母净利润0.5亿元,同比增长2.9%,环比增长9.2% [2] - 2025年第三季度毛利率为13.6%,同比下降6.1个百分点,环比下降4.9个百分点;归母净利率为6.8%,同比下降2.2个百分点,环比下降1.9个百分点,显示毛利率承压 [4] 业绩驱动因素与费用分析 - 第三季度收入高增长主要得益于核心客户赛力斯同期销量同比增长9.2%、环比增长11.7%,以及比亚迪、吉利等客户的新项目收入贡献增加 [4] - 毛利率压力预计源于新客户和新项目增加较多,初期规模效应尚未完全显现 [4] - 费用控制成效显著,2025年第三季度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同比下降0.1/1.5/1.7/1.0个百分点,至0.1%/4.1%/5.1%/0.0% [4] 客户拓展与业务升级 - 公司与主流Tier 1供应商合作深厚,与东风李尔合作超10年,与泰极爱思系、麦格纳系、延锋系合作超8年,并成功拓展至马夸特、佛吉亚蜂巢能源科技、伟巴斯特、本特勒、天纳克、曼德电子、蜂巢传动科技等体系,实现主流Tier 1全覆盖 [5] - 基于座椅骨架业务优势,公司于2025年完成汽车座椅领域专家团队组建,高标准研发实验室于2025年7月30日前正式投入使用,正与多家头部车企及新势力推进整椅方案定制开发谈判 [5] 新业务布局与成长空间 - 公司积极拓展非汽车业务,在铁路集装箱领域已通过金鹰重工招标审核,并新增对北方创业、漳州中集的供货;在高铁整椅领域已获得供货资质,处于研发实验及交样准备阶段 [6] - 在机器人领域,截至2025年7月30日已完成关键部件开发第一阶段技术储备,启动高端人才引进计划,并于2025年8月11日与上海机器人产业研究院等合作设立子公司锡纳泰克,主营工业机器人研发、生产与销售 [6] 未来业绩预测 - 预计公司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31.39亿元、40.91亿元、51.14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07亿元、2.97亿元、3.86亿元 [7] - 对应每股收益(EPS)分别为0.98元、1.41元、1.83元;以2025年10月30日收盘价40.98元/股计算,对应市盈率(PE)分别为42倍、29倍、22倍 [7]
上海沿浦(605128):系列点评十四:2025Q3业绩符合预期,汽车整椅业务可期
民生证券· 2025-10-30 18:24
投资评级 - 报告对上海沿浦维持“推荐”评级 [4][7] 核心观点与业绩表现 - 2025年第三季度业绩符合预期 汽车整椅业务未来发展可期 [1][2] - 2025年前三季度营收16.1亿元 同比增长7.3% 归母净利润1.3亿元 同比增长16.7% [1] - 2025年第三季度单季营收6.9亿元 同比大幅增长35.4% 环比增长43.4% [1][2] - 2025年第三季度单季归母净利润0.5亿元 同比增长4.3% 环比增长8.0% [1][2] - 2025年第三季度毛利率为13.6% 同比下降6.1个百分点 环比下降4.9个百分点 主要系新客户、新项目增加较多 初期规模效应尚未完全体现 [2] - 2025年第三季度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同比下降0.1/1.5/1.7/1.0个百分点至0.1%/4.1%/5.1%/0.0% 费用率显著下降 [2] 业务拓展与客户基础 - 公司与东风李尔合作超10年 与泰极爱思系、麦格纳系、延锋系合作超8年 近年来加速客户拓展 实现主流Tier1供应商全覆盖 [3] - 公司基于座椅骨架业务优势 于2025年完成汽车座椅领域专家团队组建 高标准研发实验室已于2025年7月30日前投入使用 正与多家头部车企及新势力推进整椅方案定制开发谈判 [3] 新业务布局与成长空间 - 公司拓展铁路集装箱业务 已通过金鹰重工招标审核 并于2024年新增对北方创业、漳州中集供货 [4] - 公司已获得高铁整椅供货资质证书 正处于研发实验及交样准备阶段 [4] - 公司布局机器人领域 截至2025年7月30日已完成关键部件开发第一阶段技术储备 并于2025年8月11日与合作方设立子公司锡纳泰克 主营工业机器人研发、生产与销售 [4] 盈利预测与估值 - 预测公司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31.39亿元、40.91亿元、51.14亿元 [4][6] - 预测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07亿元、2.97亿元、3.86亿元 [4][6] - 预测公司2025-2027年每股收益(EPS)分别为0.98元、1.41元、1.83元 [4][6] - 以2025年10月30日收盘价40.98元/股计算 对应2025-2027年市盈率(PE)分别为42倍、29倍、22倍 [4][6]
渤海汽车拟募资13.79亿元,用于收购海纳川4家子公司股权及投建新项目
巨潮资讯· 2025-10-28 11:03
重组交易核心信息 - 渤海汽车拟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方式收购北汽集团子公司北京海纳川汽车部件股份有限公司持有的多家企业股权 [2] - 交易已收到上海证券交易所的受理通知 [2] - 公司计划同步募集配套资金以支持重组后业务发展与整合 [2] 收购标的资产详情 - 收购标的包括北京北汽模塑科技有限公司51%股权 其主营业务为汽车保险杠总成等塑化汽车装饰件产品 [2] - 收购海纳川安道拓(廊坊)座椅有限公司51%股权 该公司核心业务为开发生产销售汽车座椅骨架及相关产品 [2][3] - 收购英纳法智联科技(北京)有限公司100%股权 其主营业务为汽车电子产品研发生产和销售 [2][3] - 收购廊坊莱尼线束系统有限公司50%股权 该公司主要从事汽车高低压线束及相关电子电器部件整体解决方案 [2][4] 标的公司客户与业务 - 北京北汽模塑科技客户包括北京奔驰 沃尔沃 北京现代等传统车企 以及小米汽车 赛力斯 理想汽车 蔚来汽车等新势力品牌 [2] - 海纳川安道拓(廊坊)座椅产品配套北京奔驰 北京现代 北汽越野等整车客户 [3] - 英纳法智联科技2023年至2025年1-4月收入主要来自北汽集团及其下属企业 [3] - 廊坊莱尼线束为北京奔驰和小米汽车的主要线束系统供应商 [4] 募集配套资金用途 - 募集配套资金总额不超过137,850.2万元 占发行证券购买资产交易价格的59.44% [4] - 交易现金对价为40,925.1元 [5] - 募集资金将用于汽车保险杠产线设备更新项目 拟投入20,000万元 项目总投资约36,457.43万元 [5] - 用于智能车载通讯及控制终端系统产能建设项目 拟投入2,550万元 项目总投资约2,550万元 [5] - 用于研发和试验能力建设项目 拟投入2,450万元 项目总投资约2,450万元 [5] - 用于中介机构费用及相关税费 预计投入3,000万元 [5] - 拟使用不超过68,925.1万元补充流动资金及偿还债务 [5]
渤海汽车重大资产重组获批 股价强势涨停
证券时报网· 2025-10-15 19:05
交易方案概述 - 公司间接控股股东北京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收到北京市国资委批复,原则同意公司以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的方式购买北京海纳川汽车部件股份有限公司部分资产并募集配套资金的总体方案 [1] - 交易总作价为27.28亿元,其中股份支付23.19亿元,现金支付4.09亿元,发行股份价格确定为3.44元/股,预计发行数量约6.74亿股 [2] - 公司拟向不超过35名特定对象发行股份募集配套资金,总额不超过13.79亿元 [2] 收购标的资产 - 收购标的包括四家汽车零部件相关公司股权:北京北汽模塑科技有限公司51%股权(作价16.26亿元)、海纳川安道拓(廊坊)座椅有限公司51%股权(作价1.29亿元)、英纳法智联科技(北京)有限公司100%股权(作价0.18亿元)、廊坊莱尼线束系统有限公司50%股权(作价9.55亿元) [1] - 本次交易不改变公司实际控制人,北京市国资委仍为实控人 [1] 募集资金用途 - 募集配套资金13.79亿元将用于支付本次交易现金对价4.09亿元、汽车保险杠产线设备更新项目2亿元、智能车载通讯及控制终端系统产能建设项目2550万元、研发和试验能力建设项目2450万元、中介机构费用及相关税费3000万元,以及补充流动资金6.89亿元 [2] - 补充流动资金占比达到50% [2] 交易对公司影响 - 交易完成后,公司主营业务将在原有基础上新增汽车外饰零部件、汽车座椅骨架、汽车电子产品、汽车线束等产品 [2] - 以2024年数据测算,交易后公司资产合计将从74.10亿元增至123.64亿元,增幅66.84% [2] - 交易后公司营业收入将从42.27亿元增至92.76亿元,增幅119.41% [2] 公司近期财务与市场表现 - 今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7.12亿元,同比下滑26.46% [3] - 今年上半年,公司归母净利润为3.01亿元,同比增长365.97%,主要得益于德国子公司申请破产后不再纳入合并范围产生的投资收益 [3] - 10月以来,公司股价累计上涨约30%,最新总市值58.17亿元,股价创近7年来新高 [3]
重大资产重组获北京市国资委批复,渤海汽车涨停
新京报· 2025-10-15 17:05
公司股价与交易批准 - 公司股价于10月15日触及涨停,涨停价为6.12元,涨幅达10.07%,总市值为58.17亿元 [1] - 公司间接控股股东北汽集团已收到北京市国资委的批复,原则同意公司以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方式购买资产并募集配套资金的总体方案 [1] - 该交易尚需公司股东大会审议及有权监管机构批准,能否实施存在不确定性 [1] 重大资产重组方案细节 - 公司计划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的方式,购买海纳川持有的四家企业股权,包括北汽模塑51%股权、廊坊安道拓51%股权、智联科技100%股权、廊坊莱尼线束50%股权 [1] - 公司拟向不超过35名特定对象发行股份募集配套资金 [1] - 北汽集团直接持有海纳川60%股权,其控股股东为北京国管,实际控制人为北京市国资委 [1] 收购标的业务与交易影响 - 收购的四家企业主营业务覆盖塑化汽车装饰件、汽车座椅骨架、汽车电子产品和汽车线束的研发、制造与销售 [2] - 交易前,公司主营业务包括活塞及组件、轻量化汽车零部件、轮毂、空调、减震器、油箱等 [2] - 交易后,公司主营业务将新增汽车外饰零部件、座椅骨架、汽车电子产品、汽车线束等产品,通过整合技术研发能力扩展产品线以提升核心竞争力 [2] 公司近期经营业绩 - 公司2024年营业收入下滑至42.27亿元,归母净利润自2021年至2024年持续亏损,2024年亏损额扩大至12.64亿元 [2] - 2024年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为17.12亿元,同比下降26.46%,归母净利润为3.01亿元 [2] - 上半年净利润提升主要得益于德国子公司申请破产后不再纳入合并范围,由“超额亏损”转回形成投资收益,并非主营业务盈利带来的增长 [2] 行业背景与交易展望 - 汽车产业正处于加速电动化与智能化的转型浪潮中 [3] - 此次资本运作能否帮助公司摆脱经营困境,仍需市场检验 [3]
总价27.28亿元!渤海汽车拟购控股股东四大资产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08 21:37
交易方案概述 - 公司计划以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方式收购控股股东海纳川持有的4家核心子公司股权,交易总价为27.28亿元 [1][2] - 交易对价中,股份支付部分为23.19亿元,现金支付部分为4.09亿元 [2] - 为完成股份支付,公司将向海纳川定向发行6.74亿股A股普通股,发行价格为3.44元/股 [3] - 公司还计划向不超过35名特定对象非公开发行股份募集配套资金,总额不超过13.79亿元 [4] 标的资产详情 - 收购标的包括北汽模塑51%股权、廊坊安道拓51%股权、智联科技100%股权及廊坊莱尼线束50%股权,主营业务覆盖塑化汽车装饰件、汽车座椅骨架、汽车电子产品和汽车线束 [2] - 标的资产评估增值率差异显著,其中北汽模塑51%股权增值率为338.85%,廊坊安道拓51%股权增值率为239.77%,智联科技100%股权增值率为48.39%,廊坊莱尼线束50%股权增值率高达1759.98% [3] 财务影响分析 - 交易完成后,公司总资产将从74.10亿元增至123.64亿元,增幅达66.84% [6] - 公司2024年营业收入将从42.27亿元增至92.76亿元,增幅高达119.41% [6] - 交易后公司2024年归母净利润仍为亏损8806.85万元,但2025年1至4月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归母净利润将由交易前的-243.95万元转为盈利1.47亿元 [7] - 2025年1至4月的基本每股收益将从交易前的0.31元/股下降至0.27元/股,降幅为12.90% [8] 战略转型与行业背景 - 此次交易是公司深化国企改革、提升上市公司质量的重要举措,旨在应对汽车产业电动化、智能化浪潮,摆脱经营困境并谋求战略转型 [1] - 募集配套资金将用于支付现金对价,并投向汽车保险杠产线设备更新、智能车载通信终端系统产能建设等项目 [4] 整合与运营挑战 - 交易涉及4家公司,其业务、管理模式、企业文化可能与公司存在差异,存在收购整合风险 [10] - 交易对方海纳川作出了为期3年的业绩承诺,承诺相关资产在2025年至2027年的净利润分别不低于3.48亿元、3.46亿元和3.71亿元 [9] - 交易构成关联交易,完成后将增加公司关联交易的规模和占比,因为标的公司的主要客户包括北京奔驰及北汽集团控制的其他企业 [11]
600960,重组定价!最高溢价超17倍
上海证券报· 2025-09-30 15:04
交易概述 - 渤海汽车发布重组草案,拟以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方式收购海纳川持有的四家汽车零部件公司股权,交易总价格为27.28亿元[2] - 本次交易同时募集配套资金不超过13.79亿元,用于支付现金对价及汽车保险杠产线设备更新等项目[2] - 交易方案公布后,渤海汽车股价在交易日开盘后迅速涨停[6] 交易标的与估值 - 收购标的包括北汽模塑51%股权、廊坊安道拓51%股权、智联科技100%股权及莱尼线束50%股权[2] - 四家标的公司估值存在显著溢价,除未盈利的智联科技溢价率为48.39%外,其余三家溢价率均翻倍,其中莱尼线束溢价率高达1759.98%[2][9] - 各标的公司具体交易对价为:北汽模塑51%股权16.26亿元、廊坊安道拓51%股权1.29亿元、智联科技100%股权1795万元、莱尼线束50%股权9.55亿元[5][6][9][10] 标的公司业务与财务表现 - 北汽模塑主营汽车保险杠等塑化装饰件,客户覆盖北京奔驰、沃尔沃及小米、理想等新势力品牌,2025年1-4月营收18.02亿元,净利润1.82亿元[9][10] - 廊坊安道拓主营汽车座椅骨架,客户包括北京奔驰等,2025年1-4月营收1.49亿元,净利润1384.47万元[10] - 莱尼线束主营汽车高低压线束,是北京奔驰、小米汽车主要供应商,2025年1-4月营收13.25亿元,净利润1.29亿元,近两年营收与盈利能力强[10][11] - 智联科技主营汽车电子产品,目前处于亏损状态,2025年1-4月营收306.33万元,净利润为-1241.67万元[9] 交易对上市公司的影响 - 交易完成后,渤海汽车主营业务将新增汽车外饰件、座椅骨架、汽车电子及线束等产品线,实现产品扩展与技术整合[13] - 渤海汽车近年业绩承压,2021年至2024年连续四年亏损,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扭亏为盈至3.01亿元,但营收同比下降26.46%[13] - 此次并购旨在提升公司综合盈利能力与核心竞争力[11][13] 业绩承诺安排 - 交易设置了股权类与知识产权类差异化的业绩承诺安排[14] - 股权类业绩承诺资产(北汽模塑、廊坊安道拓、莱尼线束)承诺,若交易于2025年完成,则2025-2027年净利润合计不低于10.65亿元[14] - 知识产权类业绩承诺针对智联科技的专利及软件著作权资产,承诺期内收入分成额逐年设定,例如2025年承诺收入分成额不低于81.94万元[15][16]
深陷亏损困局!渤海汽车“豪赌”!
深圳商报· 2025-09-30 12:42
重大资产重组方案 - 公司拟以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方式购买4家公司股权 交易价格预计为27.28亿元 [1] - 收购标的包括北汽模塑51%股权 廊坊安道拓51%股权 智联科技100%股权 廊坊莱尼线束50%股权 [1] - 公司拟向不超过35名特定对象发行股份募集配套资金 总额不超过13.79亿元 [1] 收购标的业务概况 - 北汽模塑主营业务为汽车保险杠总成 门槛边梁总成等塑化汽车装饰件产品 [2] - 廊坊安道拓主营业务为汽车座椅骨架及相关产品的开发 生产 销售 [2] - 智联科技主营业务为汽车电子产品的研发 生产和销售 [2] - 廊坊莱尼线束主要从事汽车高低压线束及相关电子电器部件整体解决方案 [2] 交易对公司业务影响 - 交易前公司主营活塞及组件 轻量化汽车零部件 轮毂 空调 减振器 油箱等产品 [1] - 交易后公司主营业务将新增汽车外饰零部件 汽车座椅骨架 汽车电子产品 汽车线束等产品 [1] - 交易旨在整合标的公司技术研发能力 将产品线扩展到更多汽车零部件领域 提升核心竞争力 [1] 标的公司财务表现 - 北汽模塑去年净利润8,039.45万元 今年一季度净利润1,566.35万元 [3] - 廊坊安道拓去年净利润7,272.09万元 今年一季度净利润1,384.47万元 [3] - 智联科技去年净利润-3,610.69万元 今年一季度净利润-1,241.67万元 [3] - 廊坊莱尼线束去年净利润2.9亿元 今年一季度净利润1.29亿元 [3] 募集资金用途 - 募集配套资金13.79亿元 其中4.09亿元用于支付交易现金对价 6.89亿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 [3] - 其余资金拟用于汽车保险杠产线设备更新 智能车载通讯及控制终端系统产能建设 研发和试验能力建设等项目 [3] 公司近期经营状况 - 公司净利润连亏4年 2021年至2024年净利润分别亏损9011万元 6226万元 1.988亿元 12.64亿元 [4] - 公司扣非净利润5年连亏 累计亏损18亿元 近5年营收变动幅度分别为-4.72% -5.78% -7.08% 13.85% -9.48% [4] - 今年上半年公司营收同比下滑26.46% 净利润转亏为盈同比大增365.97% 主要因BTAH不再纳入合并范围及超额亏损转回形成投资收益 [4] 交易性质与市场反应 - 交易对方海纳川系公司控股股东 构成关联交易 交易完成后公司实际控制人仍为北京市国资委 [3] - 二级市场上 公司股价在公告后次日(9月30日)开盘迅速涨停 报收5.10元/股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