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制咖啡
搜索文档
瑞幸咖啡:2025Q3 业绩点评:首次覆盖:聚焦份额增长,短期利润率承压
海通国际证券· 2025-11-24 17:15
投资评级与核心观点 - 投资评级:优于大市 [4] - 核心观点:外卖大战加速行业资源整合,公司聚焦增长、持续关注份额,稳步扩大门店规模,为长期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1] - 目标价:47.74美元(基于2025年25倍PE,按1人民币=0.14美元折算) [4] 财务表现与预测 - **收入增长强劲**:2025年第三季度收入达153亿元,同比增长50.2%;商品交易总额(GMV)为173亿元,同比增长48.1% [4] - **盈利预测**:预测2025-2027年GAAP净利润分别为38.53亿元、47.13亿元、53.20亿元,同比增长率分别为31%、22%、13% [4] - **利润率短期承压**:2025年第三季度GAAP经营利润率为11.62%,同比下降3.83个百分点;GAAP净利润为12.78亿元,同比下降2.74% [4] - **未来收入展望**:预计营业总收入将从2024年的344.75亿元增长至2027年的663.41亿元,2025年预计同比增长46.02% [3] 运营与市场份额 - **门店网络快速扩张**:截至2025年第三季度,门店总数达29,214家,同比增长36.88%;季度净增3,008家,其中国内门店29,096家,国外门店118家 [4] - **自营与加盟并举**:自营门店18,882家,季度净增1,914家;加盟门店10,332家,季度净增1,094家 [4] - **同店销售增长加速**:2025年第三季度自营门店同店销售增长14.4%,较第二季度的13.4%有所提升 [4] - **用户基础扩大**:2025年第三季度平均月交易用户数达11,230万,同比增长40.6% [4] 成本结构与运营效率 - **自营门店利润率分析**:2025年第三季度自营门店经营利润率(OPM)为17.5%,同比下降6.0个百分点 [4] - **成本优化成效**:原材料成本占收入比为36.24%,同比下降2.46个百分点;店面租金和其他运营成本占比为20.26%,同比下降2.18个百分点 [4] - **外卖费用显著增加**:外卖费用率为18.90%,同比大幅上升9.79个百分点,是利润率承压的主要原因 [4] - **费用管控良好**:销售费用率和管理费用率分别为4.91%和5.19%,同比分别下降0.87和1.06个百分点 [4] - **应对成本压力**:公司预计国际咖啡豆高成本压力将持续,将通过精细化运营和数字化能力提升效率以优化成本结构 [4] 财务健康状况 - **盈利能力指标**:预计2025-2027年毛利率分别为38.0%、35.4%、35.6%;净利率分别为7.7%、7.9%、8.0% [5] - **资产回报率**:预计2025-2027年净资产收益率(ROE)分别为22.8%、21.8%、19.7% [5] - **偿债能力稳健**:预计2025年资产负债率为44.8%,流动比率为1.77 [5] - **现金流表现**:预计2025年经营活动现金流为56.30亿元,期末现金余额将增至74.64亿元 [5]
咖饮品类发展报告2025:下沉市场成必争地
36氪· 2025-11-03 14:19
行业市场规模与增长 - 2025年中国咖饮市场规模预计接近1,300亿元 [1] - 截至2025年9月全国咖饮门店数超过26万家,同比增长19.9% [2] - 2025年前10个月咖饮相关企业注册量达到3.2万家,企业存量保持增长态势达16.1万家 [2] 市场区域分布特征 - 咖饮门店区域分布高度集中,华东、华南、西南区域占比分别为35.9%、23.2%和14.4% [4] - 华中、华北、东北、西北区域门店数占比不足10%但增长迅速,同比增速均超过20% [4] - 河南、安徽、河北、陕西、天津等省份因门店密度低于平均水平而具备较大市场潜力 [4] 市场参与者格局 - 独立咖饮店是市场主力,占比达到60.5%,连锁品牌门店占比接近四成 [6] - 头部品牌加速扩张,瑞幸咖啡和库迪咖啡门店数分别达到2.6万家和1.3万家 [8] - 中腰部品牌如M Stand、Peet's Coffee等扩张速度有所放缓 [8] 独立品牌运营模式 - 独立咖饮品牌形成五大运营形态:社区客厅型、空间审美型、专业品鉴型、业态融合型和快取效率型 [8] - 各类形态在核心特征、选址偏好、面积规模、业态构成和价格带方面呈现显著差异 [9] - 上海、深圳、广州、北京的独立品牌类型多元,呈现“审美+专业+业态融合”发展趋势 [9] 精品咖啡细分赛道 - 精品咖啡门店数在全国占比接近三成,但面临连锁品牌低价挤压、成本高企和收入结构单一等挑战 [11] - 精品品牌通过推出平价副牌、采用小店模型、借助智能设备及探索“咖啡+”模式等方式寻求破局 [12] 产品创新与上新趋势 - 2025年1—9月54个样本品牌中有32个品牌推出新品,新品总数达1,037款,现制饮品占比68.2% [15] - 茶饮产品成为重要增长点,新品占比达23.8%,库迪咖啡、瑞幸咖啡等品牌茶饮新品均在10款及以上 [16] - 样本品牌月均上新次数为1.5次,月均上新产品数3.6款,星巴克、M Stand等品牌上新产品数较高 [16] 下沉市场布局 - 三线及以下城市门店增速迅猛,成为品牌战略重点 [13] - 幸运咖、蓉小乔、沪咖咖啡等品牌在下沉市场门店占比分别高达71.2%、超过50%和46.3% [18] - 瑞幸咖啡、库迪咖啡、肯悦咖啡等多个品牌在三线及以下城市门店数占比超过30% [18] 价格竞争与人均消费 - 全国咖饮品类人均消费从2023年9月的41元下滑至2025年9月的26元 [20] - 人均消费15元以下的门店占比从2024年9月的29.8%上升至2025年9月的36.9% [20] - 价格战加剧及外卖平台竞争导致部分产品单杯价格降至5元以下,进一步压缩盈利空间 [20]
《咖饮品类发展报告2025》发布:咖饮品牌密集推出茶饮产品,下沉市场成必争地
36氪· 2025-10-31 20:28
行业市场规模与增长 - 2025年中国咖饮市场规模预计接近1,300亿元 [1][2] - 截至2025年9月全国咖饮门店数超过26万家 同比增长19.9% [2] - 2025年前10个月咖饮相关企业注册量达3.2万家 达到上年全年水平 相关企业存量16.1万家 [2] 区域市场分布 - 咖饮门店区域分布集中度高 华东/华南/西南占比分别为35.9%/23.2%/14.4% [4] - 华中/华北/东北/西北区域门店数占比不足10% 但门店数同比增长均超过20% [4] - 河南/安徽/河北/陕西/天津等省份消费金额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但门店密度低于平均水平 具备增长潜力 [4] 市场竞争格局 - 独立咖饮店占比达60.5% 连锁品牌咖饮店占比接近40% [6] - 瑞幸咖啡与库迪咖啡门店数领先 分别达2.6万家和1.3万家 [8] - 中腰部品牌如M Stand/Peet's Coffee/LAVAZZA等扩张速度放缓 [8] 独立品牌运营形态 - 独立咖饮品牌形成五大运营形态:社区客厅型/空间审美型/专业品鉴型/业态融合型/快取效率型 [8] - 五大形态在选址/面积/业态/价格带/客群等维度特征各异 例如快取效率型面积3-30平方米 价格带9.9-15元 [8] - 上海/深圳/广州/北京独立品牌类型多元 呈现"审美+专业+业态融合"趋势 [9] 精品咖啡细分赛道 - 精品咖饮门店数占比接近全国总门店数的三成 [11] - 精品咖啡面临连锁品牌低价挤压/成本高企/收入结构单一三大挑战 [11] - 品牌通过推出平价副牌/小店模型/智能设备/"咖啡+"业态等策略破局 [12] 产品与渠道趋势 - 2025年1-9月54个样本品牌中32个品牌推出新品 新品总数1,037款 现制饮品占比68.2% [15] - 茶饮产品成为重要增长点 样本品牌茶饮新品占比23.8% 库迪/瑞幸等品牌茶饮新品超10款 [16] - 咖饮品牌月均上新次数1.5次 月均上新产品数3.6款 [15] 下沉市场拓展 - 三线及以下城市门店增速迅猛 成为品牌战略重点 [18] - 幸运咖在三线及以下城市门店占比高达71.2% 蓉小乔/沪咖咖啡占比超46% [18] - 瑞幸/库迪/肯悦等品牌在三线及以下城市门店数占比均超过30% [18] 价格竞争态势 - 全国咖饮人均消费从2023年9月41元下滑至2025年9月26元 [20] - 人均消费15元以下门店占比从2024年9月29.8%上升至2025年9月36.9% [20] - 价格战叠加外卖平台竞争 部分品牌单杯价格降至5元以下 [20]
卷中破局,咖啡赛道如何“续命”?
搜狐财经· 2025-10-23 17:38
咖啡消费正在中国崛起并快速渗透。目前,中国整体咖啡产业的潜在市场空间已超万亿,包含在速溶、即饮以及现磨咖啡之内的多种细分业态蓬勃发展。 凯度数据显示,从2022年至2025年,中国咖啡市场的复合增长率预计将达到12.5%;其中代表高品质和体验属性的现磨咖啡增长率为21.56%,高于整体市场 一倍多;特别是在上海、北京、成都等一线和新一线城市,咖啡的消费量非常高。并且,中国大陆咖啡消费远低于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增长空间依旧充 足。 01 中国咖啡消费六大趋势洞察 近几年,中国消费者对咖啡的认知在不断变化,消费方式和咖啡诉求也在更新。 从消费者视角来看,咖啡消费在中国的崛起可以分为三个阶段:最开始咖啡是一个特别"洋气"的饮料,喝咖啡代表对摩登生活的崇拜和向往; 后来咖啡馆的出现,为喝咖啡提供了一个"空间",咖啡变成了一种社交饮料; 再到过去五年,消费者对咖啡本身有了更多的关注,喝咖啡的场地也有了更多的可能性,也就是说咖啡与传统的空间逐渐脱钩了,所以我们进入到一个产品 体验驱动咖啡消费的时代。 以产品体验为中心,雀巢大中华区咖啡品牌沟通与创新总监赵雪玫分享了中国咖啡用户消费的六大趋势。 1、第一杯...第N杯的变化 ...
2025中国咖啡产业枢纽发展白皮书
灼识咨询· 2025-10-13 17:02
行业投资评级 - 报告未明确给出具体的行业投资评级 [1] 核心观点 - 中国咖啡市场规模快速增长,2024年达2,465亿元,预计2028年将达4,595亿元,2024至2028年复合年均增长率预计为17% [5] - 现制咖啡市场增速快于现制茶饮,消费更具日常化属性,潜在市场天花板更高 [7] - 中国咖啡消费量与人均咖啡因摄入量远低于成熟市场,显示出巨大的行业发展空间 [11][12][13] - 消费端人群基数扩大、需求多元化与供给端商业模式创新、技术升级共同驱动市场增长 [14][15][16] - 咖啡饮品化、健康化、场景化及数字化是未来重要的市场发展趋势 [33][35][36] 市场空间 - 中国咖啡市场主要分为现制咖啡、RTD咖啡和零售咖啡三类 [5] - 现制咖啡饮用者人数从2018年的0.4亿人增长至2023年的1.3亿人,预计2028年将达到2.6亿人,2023至2028年复合年均增长率为20% [5] - 2023年现制咖啡消费者年均饮用杯数为59杯,总人口人均年饮用杯数为11杯,远低于美国(240杯)和日本(135杯)等成熟市场 [8] - 2024年中国咖啡消费量为37.8万吨,显著低于美国(143.7万吨)、巴西(136.0万吨)和日本(43.1万吨) [12] - 中国人均每日咖啡因摄入总量为41.5毫克,其中咖啡占比为17.3%,远低于茶(60.4%) [12] 驱动因素 - 需求端:咖啡消费从一线城市向新线城市和Z世代群体渗透,消费习惯固化,复购率高;消费者需求从功能性提神升级到追求风味、健康及情感满足 [15] - 供给端:现制咖啡品牌通过高密度门店网络推动消费平民化和泛在化;市场规模化有助于成本优化;产品与技术创新持续创造流量和需求 [15][16] - 2024年消费者购买现制咖啡的主要原因包括提神醒脑(75.8%)、愉悦味蕾(49.6%)、奖励自己(28.3%)等 [15] 产业上游趋势 - 受极端天气与虫害影响,巴西2025年咖啡豆预计产量为5,181万麻袋,较产能顶峰下降近20%,导致2024年起国际咖啡豆价格涨幅超70% [18] - 在价格战背景下,“质价比”成为竞争焦点,企业通过加强与上游合作、自建烘焙基地与农场、实施本地直采加工等方式优化供应链成本与质量控制 [18] 中国咖啡产业 - 中国咖啡产地高度集中于云南,其产量占全国超98%,但2024年总产量仅占全球约1% [21] - 中国咖啡进口额从2020年的9.6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69.2亿元,四年复合年均增长率为34%,2024年进出口逆差达55.6亿元 [21] 非洲咖啡产业与合作 - 非洲是全球咖啡重要产区,2024年产量为104.2万吨,埃塞俄比亚作为咖啡发源地,拥有独特的咖啡品种和风味特征 [23][24] - 中国连续16年保持非洲第一大贸易伙伴国地位,2023年商品贸易额超2,800亿美元 [25][30] - 非洲咖啡出口中国总量从2020年的0.8万吨增长至2024年的2.8万吨,增幅达37% [28][30] 市场发展趋势 - 饮品化趋势通过“咖啡+”模式降低尝试门槛,吸引增量用户;健康化趋势表现为热量透明化和添加功能性成分,以降低消费顾虑 [33] - 消费场景不断细分,涵盖即时便捷、风味佐餐、社交空间、居家精品等,增加咖啡需求量 [36] - 数字化工具应用于前端引流、中端运营、后端供应链与用户洞察,提升全链路效率 [36]
咖啡期货两个月大涨4成,9.9元的低价咖啡还能持续吗?
第一财经· 2025-09-19 16:12
咖啡期货价格走势 - 美国C型咖啡期货价格在7月触底后快速上涨,两个月内涨幅达40% [1] - 期货价格于2025年2月11日创下每磅430美分的47年新高,随后跌至7月的每磅271.09美分,但9月15日再次突破至每磅424美分 [2] - 近期价格上涨主因是巴西主产区遭遇恶劣天气引发减产预期,同时欧盟"零毁林法案"等因素促使贸易商加速囤货 [2] 价格传导至现货市场 - 咖啡期货高位运行的影响已传导至现货市场,现货涨幅与期货水平相当 [4] - 用于食品行业的罗布斯塔咖啡豆期货价格累计上涨约60% [4] - 零售端部分品牌咖啡豆价格出现上涨,例如Manner部分咖啡豆售价在180天内有20%至30%的涨幅 [4] - 雀巢公司已对其咖啡品类进行约5%的提价 [4] 对现制咖啡成本的影响 - 咖啡豆成本在一杯拿铁总成本中占比仅为3.6%,远低于奶类成本的21.6% [5] - 咖啡豆价格上涨对现制咖啡产品总成本的直接影响有限 [5] - 大型连锁品牌通过长期合约锁定部分原料价格,目前影响相对有限 [4] 终端市场价格竞争 - 尽管咖啡豆成本上涨,但外卖平台仍可见2.6元的幸运咖以及6.9元和9.9元的瑞幸、库迪等低价咖啡产品 [5] - 当前咖啡市场竞争激烈,价格仍是关键竞争因素之一 [5] - 期货价格上涨主要影响商业豆,对精品咖啡馆的冲击相对较小,但中小咖啡馆仍面临成本压力 [5]
国盛证券:中国现制饮品行业规模突破5000亿 茶饮与咖啡双轮驱动
智通财经网· 2025-07-09 11:06
行业规模与增长 - 中国现制饮品行业2023年市场规模达5175亿元,预计2024年增长至6279亿元,2018-2023年复合年增长率(CAGR)约为22.5% [1] - 现制茶饮和现制咖啡是两大核心细分市场,2023年规模分别为2585亿元和1721亿元,占比50.0%和33.3% [1] - 现制茶饮市场是最大的细分市场,2024年预计规模3127亿元,现制咖啡市场增长最快,2024年预计规模2151亿元 [1] 细分市场发展 - 现制茶饮市场经历三个发展阶段:1987年起源台湾,1990年代珍珠奶茶兴起,21世纪初进入规模化发展,2010年代消费升级推动新式茶饮崛起 [2] - 2010年代新式茶饮品牌如喜茶、奈雪的茶采用天然原料并强调品牌和社交属性,2020年代行业转向质价比需求和加盟模式扩张 [2] - 现制咖啡市场增速最快,2023年规模1721亿元,2024年预计增长至2151亿元 [1] 行业驱动因素 - 消费升级背景下消费者对产品品质和品牌意识加强,推动新式茶饮发展 [2] - 供给端采用加盟模式规模化扩张,并寻求供应链和研发升级 [2]
太平洋证券:全球咖啡豆供需格局生变 云南产区迎精品化转型机遇
智通财经网· 2025-06-26 11:26
中国现制咖啡市场概况 - 中国现制咖啡市场规模从2019年516亿元快速增长至2023年1721亿元,复合增长率达36.3% [1][3] - 2023年人均消费量为22杯/年,仍远低于成熟市场水平 [1][3] - 下沉市场成为行业增长核心,驱动门店数量突破22.5万家 [3] 咖啡豆供需格局 - 全球咖啡豆产量集中在巴西、越南、哥伦比亚,三国合计占比约56% [1] - 欧洲、美国、巴西为前三大消费国,合计消费占比约52% [1] - 中国咖啡豆进口依赖度达51%,巴西为第一大进口来源国,进口量占比39% [1] 云南咖啡产业现状 - 云南咖啡豆产量占全国98%以上,形成普洱(42%)、保山(27%)、临沧(12%)、德宏(18%)四大主产区 [2] - 云南咖啡产业链面临种植端利润微薄(仅占1%)、企业集中度低(CR4=1.15%)等问题 [2] - 2023年云南省咖啡产量达14.3万吨,同比增长0.1% [2] 行业竞争格局与发展趋势 - 瑞幸以21.8%市占率领先,本土品牌通过"9.9元价格战"和加盟模式快速扩张 [3] - 星巴克采用"第三空间"差异化竞争策略 [3] - 行业呈现"大众性价比+高端精品"双轨发展模式,供应链整合与下沉市场渗透是未来趋势 [1][3] 咖啡豆价格波动 - 2024年因主产国减产与新兴市场需求爆发导致价格暴涨 [2] - 预计2025年随着越南、印尼产量恢复,咖啡豆价格可能回落 [2]
幸运咖“不幸”,蜜雪下一步豪赌“田间地头”?
海豚投研· 2025-06-10 19:03
蜜雪冰城成长性分析 核心观点 - 蜜雪冰城的成长性可从主品牌国内剩余空间、咖啡品牌幸运咖的拓展潜力两个维度评估,国内茶饮市场接近饱和,而咖啡业务面临产品力不足的挑战 [2][4][44] - 现制饮品行业占比从2019年24%提升至当前40%,预计2028年达50%,蜜雪通过低价策略加速替代包装饮品 [8] - 主品牌国内开店空间中性测算为5.7-6.1万家(当前3.8万家),乡镇市场是新增量但空间有限 [14][23][26] - 幸运咖面临低线需求不足与高线竞争力弱的双重困境,预计开店上限9400家(当前4000家),扩张难度显著高于主品牌 [32][38][41] 现制饮品行业趋势 - **替代包装饮品**:现制饮品凭借新鲜健康、社交属性及价格趋近包装饮品(蜜雪均价4-7元),份额从2019年24%升至当前40% [8] - **竞争格局变化**:2024年行业门店总数净减少1.6万家,头部品牌通过降价(产品均价从15-20元降至10-15元)和加盟补贴加速淘汰中小品牌 [19][20] 蜜雪冰城主品牌国内空间 - **测算逻辑**:以郑州密度(每10万人6.18家店)为上限,中性假设其他地区达郑州65%-70%,对应全国开店空间5.7-6.1万家 [13][14] - **增量来源**: - **市占率提升**:2024年闭店率仅3.1%(行业达双位数),通过价格战抢占中小品牌退出后的优质点位 [21] - **乡镇下沉**:覆盖4900个乡镇(2024年新增2000家),目标1万个符合条件的乡镇(常住人口4万+,年轻群体占比15%+),剩余空间5000-6000家 [23][26] - **单店模型**:乡镇店经营利润率21.1%高于城市店15.2%,但月收入仅9万元(城市店14.2万元) [25] 幸运咖业务现状与挑战 - **扩张困境**: - **区域集中**:70%门店位于三线及以下城市,河南及周边省份占比超80%,高线城市渗透不足 [32][35] - **产品力薄弱**:咖啡豆品质一般导致口感寡淡,高线城市消费者接受度低,低线城市偏好茶饮分流 [37][38] - **单店经济性**:月收入7万元(蜜雪60%),经营利润率低8-10pct,加盟商回本周期超2年 [39] - **开店空间**:中性假设密度达郑州40%,对应上限9400家,但下沉市场竞争加剧(瑞幸、库迪加速渗透) [41] 竞争动态 - **行业价格战**:头部品牌普遍降低加盟费(如古茗首年0加盟费、茶百道减免4-18万元)并压价,加速行业洗牌 [19] - **蜜雪优势**:自建供应链支撑低价策略,2024年乡镇门店打出"收麦子喝蜜雪"营销强化下沉心智 [23]
现制饮品IPO潮:深耕存量市场,破局渗透瓶颈
凯度消费者指数· 2025-06-10 11:32
行业现状与核心命题 - 现制饮品行业已进入"万店规模"竞争阶段,蜜雪冰城、霸王茶姬、古茗等品牌集中上市 [1] - 现制饮品渗透率达58%,与三年前持平,行业从增量竞争转向存量精耕 [1][3] - 核心挑战:增量红利减退背景下,如何持续获取优质客源成为品牌关键命题 [1] 市场份额扩张法则 - 渗透率与市场份额呈强正相关,品牌扩张需遵循"渗透率为王"原则 [1] - 新生品牌需通过差异化定位抢占渠道触点实现破圈 [1] - 头部品牌需构建"渗透率+复购率"双引擎,蜜雪冰城、霸王茶姬等已形成马太效应 [1] 现制饮品vs包装饮品 - 现制饮品前三品牌渗透率显著低于包装饮品前三品牌,但复购率相当 [2] - 现制饮品核心瓶颈在于消费者触达能力不足 [2] 三大黄金客群策略 重度消费者 - 贡献61%行业价值,36%重度消费者未购买新品牌A,需破解品牌认知度、价格敏感度等障碍 [4] O2O渠道消费者 - O2O渠道可为品牌带来28%的渗透率增量,需通过数字化积累优化营销策略 [6] 潜力人群 - 都市蓝领(25-49岁)和小镇熟龄(45-49岁)渗透率较低,社交分享场景可带来39%增量 [10][15] 持续增长三大支撑 - 消费者资产诊断实现精细化运营 [11] - 全场景需求空间机会点扫描 [11] - 即时零售推动数字化转型,重塑价值链体系 [11] 数据方法论 - 研究覆盖1-5线城市15-49岁消费者,追踪食品饮料全渠道购买行为 [17] - 现制饮品包含茶饮/咖啡/酸奶/果汁,包装饮品包含碳酸饮料/即饮茶等 [17][4] 注:数据来源消费者指数(Worldpanel)家外样组,统计周期为52周滚动数据 [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