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基因治疗

搜索文档
百普赛斯(301080):2025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长29% 国内需求端持续改善
新浪财经· 2025-08-23 08:40
财务表现 - 2025上半年营收3.87亿元,同比增长29.4% [1] - 归母净利润0.84亿元,同比增长47.8% [1] - 第二季度营收2.01亿元,环比增长7.7% [1] - 第二季度归母净利润0.43亿元,环比增长6.5% [1] 产品线分析 - 核心重组蛋白销售收入3.19亿元,同比增长25.7% [1] - 重组蛋白毛利率91.1%,同比下降3.4个百分点 [1] - 抗体及试剂盒产品销售收入0.50亿元,同比增长47.7% [1] - 抗体及试剂盒毛利率90.8%,同比下降1.7个百分点 [1] 区域表现 - 国内收入1.23亿元,同比增长36.7% [1] - 海外收入2.58亿元,同比增长22.9% [1] - 在欧洲和亚太新设多家海外子公司 [1] - 销售网络覆盖全球主要国家和地区 [1] 盈利能力 - 综合毛利率90.9%,同比下降1.3个百分点 [2] - 净利率19.2%,同比上升2.7个百分点 [2] - 期间费用率61.1%,同比下降4.4个百分点 [2] 费用结构 - 销售费用率29.7%,同比下降2.6个百分点 [2] - 管理费用率15.4%,同比下降0.7个百分点 [2] - 研发费用率23.3%,同比下降2.9个百分点 [2] - 财务费用率-7.2%,同比上升1.8个百分点 [2] 战略布局 - 计划建立海外生产基地提升全球供应能力 [1] - 深耕工业端客户并保持产品质量高壁垒 [2] - 围绕细胞基因治疗场景拓展GMP级别产品 [2]
百普赛斯(301080):2025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长29%,国内需求端持续改善
国信证券· 2025-08-22 19:23
投资评级 - 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2][4][19] 核心观点 - 公司是全球领先的重组蛋白试剂提供商,深耕工业端客户,产品质量高壁垒 [2][19] - 加速全球化布局,海外收入高增长,销售网络覆盖全球主要国家和地区 [1][7] - 围绕细胞基因治疗研发生产场景,拓展GMP级别产品种类 [2][19] - 国内需求端持续改善,2025上半年国内收入同比增长36.7% [1][7] 财务表现 2025年上半年业绩 - 实现营收3.87亿元,同比增长29.4% [1][7] - 归母净利润0.84亿元,同比增长47.8% [1][7] - 分季度看:Q1营收1.86亿元(同比+27.7%),Q2营收2.01亿元(同比+30.9%,环比+7.7%) [1][7] - 分季度看:Q1归母净利润0.41亿元(同比+32.3%),Q2归母净利润0.43亿元(同比+66.1%,环比+6.5%) [1][7] 产品线表现 - 重组蛋白产品销售收入3.19亿元,同比增长25.7%,毛利率91.1%(同比-3.4pp) [1][7] - 抗体、试剂盒及其他产品销售收入0.50亿元,同比增长47.7%,毛利率90.8%(同比-1.7pp) [1][7] 区域表现 - 国内收入1.23亿元,同比增长36.7% [1][7] - 海外收入2.58亿元,同比增长22.9% [1][7] 盈利能力指标 - 毛利率90.9%(同比-1.3pp),净利率19.2%(同比+2.7pp) [2][15] - 期间费用率61.1%(同比-4.4pp),其中:销售费用率29.7%(同比-2.6pp),管理费用率15.4%(同比-0.7pp),研发费用率23.3%(同比-2.9pp),财务费用率-7.2%(同比+1.8pp) [2][15] 盈利预测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57亿元、2.25亿元、2.82亿元 [2][19] - 对应PE分别为44倍、31倍、25倍 [2][19] - 预计2025-2027年营收分别为7.86亿元、9.44亿元、10.88亿元,同比增长21.8%、20.1%、15.3% [3] - 预计2025-2027年每股收益分别为1.31元、1.88元、2.35元 [3] - 预计2025-2027年ROE分别为5.9%、8.3%、10.2% [3] 战略布局 - 在欧洲和亚太等地新设多家海外子公司 [1][7] - 未来计划建立海外生产基地,提升全球供应能力 [1][7]
金斯瑞生物科技:营收大增81.9%,经调净利增速超5倍,盈利韧性穿越周期
格隆汇· 2025-08-20 14:28
文章核心观点 - 国产创新药出海和政策支持推动行业需求 金斯瑞通过战略升级和全球化布局实现业绩高增长 各业务板块协同发展展现强劲盈利能力和技术领先性 [1][2][5][6][10][13][14][16][17][18] 财务表现 - 2025上半年营收5.188亿美元同比增长81.9% 毛利润3.206亿美元同比增长140.1% 持续经营业务经调整净利润1.78亿美元同比激增509.6% 净亏损收窄至2450万美元(上年同期亏损2.156亿美元) [2] - 现金储备达9.67亿美元为研发和资产布局提供支撑 [2] 业务板块表现 - 生命科学服务与产品收入2.476亿美元同比增长11.3% 服务全球超4.2万客户 蛋白及抗体业务占比超30% 定制蛋白服务收入同比增长52% [2][5] - 生物药CDMO收入2.469亿美元同比暴增511.1% 剔除礼新合作预付款后仍保持双位数增长 累计达成16项对外授权合作(4个进入临床) 拥有超30个预开发项目 [10][11] - 工业合成生物产品收入2830万美元同比增长8.4% 洗涤酶销售复合增长率达58% 甜蛋白获FDA GRAS认证 商业化设施2026年投产 [13] - 细胞治疗领域CARVYKTI第二季度净销售额4.39亿美元同比增长136% 全球治疗超7500名患者 预计2025年底实现运营盈亏平衡 2026年整体盈利 [14] 技术与产能布局 - TurboCHO™平台承接超50%AI药物研发需求 客户基因供应量同比增长超40% AmMag Quatro™仪器覆盖全球Top20药企中的17家 累计安装154台控制器和282个模块 [5] - 2025年底全球四大工厂实现全自动化生产 美国分子生产基地预计降低60%生产成本 2026年自主AI智造中心承接全球60%产能 [6] - CGT领域推出GMP质粒生产服务并完成交付 AAV载体服务获CMC订单 镇江基地满产且2026年初完成抗体蛋白产能扩产 [11] 行业与战略前景 - 创新药市场回暖带动CXO需求 政策支持创新药发展(如丙类目录)和出海授权推动行业增长 [16] - 全球化产能布局(美国霍普维尔基地、新加坡/荷兰工厂)增强供应链韧性并承接欧美需求 [17] - 生命科学业务全年收入指引上调至13%-15%增长 经调整净利润率约18% 蓬勃生物维持收入指引并预计确认新里程碑收入 百斯杰下半年增速提升且毛利改善 [18]
白云山第二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7.48%
证券日报网· 2025-08-17 17:45
财务表现 - 公司2025年中期营业收入418.35亿元,同比增长1.93%,归母净利润25.16亿元 [1] - 第二季度营业收入193.61亿元,同比增长6.99%,归母净利润6.95亿元,同比增长17.48% [1] - 大健康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7.42%,达70.23亿元 [1] 股东回报 - 公司拟每股派发现金红利人民币0.40元,合计派发现金红利约6.5亿元 [1] - 近五年平均分红比例保持在30%以上,建立"年度+中期"双轨分红体系 [1] 研发与创新 - 母公司广药集团启动生物医药中心公共转化平台建设,聚焦"细胞基因治疗"和"AI+制药"领域 [2] - 公司投资布局疫苗、合成生物等生物医药前沿领域 [2] 数字化转型 - 已建设中药材智慧溯源系统、智能化生产车间、智慧药房、医药智慧物流中心 [2] - 实现生产核心环节数据化管理与智能调度,提升运营效率与市场响应速度 [2] 资本运作与业务拓展 - 强化投资者关系管理与市值管理工作,构建覆盖创投企业全生命周期的基金体系 [2] - 旗下老字号数量增至13个,持续推进业务投资并购 [2]
广药白云山2025年中期业绩稳健增长 彰显中国医药产业全球竞争力
搜狐财经· 2025-08-17 13:57
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418.35亿元,同比增长1.93%,归母净利润25.16亿元 [1] - 第二季度收入193.61亿元,同比增长6.99%,归母净利润6.95亿元,同比大幅增长17.48% [1] - 大健康业务主营收入增长7.42%至70.23亿元,成为业绩增长重要动力 [1] - 行业整体承压背景下实现逆势增长,凸显经营韧性 [1] 股东回报 - 实施2025年中期利润分配方案,每股派发现金红利0.40元,总额约6.5亿元 [1] - 过去五年平均分红比例保持在30%以上,2024年度现金分红比例达45.87% [1] 科技创新 - 上半年获得药品注册批件15项,荣获多项省级和国家级奖项 [2] - 采芝林药业牵头建设的「广东创新中药制剂转化中试平台」入选工信部首批中试平台 [2] - 广药集团启动粤港澳大湾区生物医药成果转化平台,聚焦「细胞基因治疗」和「AI+制药」 [4] 产业布局 - 与东江实验室、厦门稀土研究所合作进入核药产业新领域 [4] - 成功收购采善堂,旗下「中华老字号」数量增至13个 [6] - 投资布局疫苗、合成生物等前沿领域 [6] 数字化转型 - 与华为合作推进智能制造与供应链升级 [4] - 建成中药材智慧溯源系统、智慧药房、智慧物流中心 [4] - 智慧物流中心采用AGV和自动化物流传输系统 [6] 国际化进展 - 产品进入美国、澳洲、东南亚和中东市场 [8] - 星群夏桑菊颗粒、何济公跌打膏、潘高寿蛇胆川贝液等传统名药在海外获得认可 [8] - 王老吉进入Costco等全球零售渠道,覆盖逾100个国家和地区 [11] - 母公司广药集团连续第五年入选《财富》世界500强,位列第459位 [6] 行业地位 - 广药集团是制药分行业中唯一上榜《财富》世界500强的中国企业 [6] - 业绩表现与战略调整反映出中国医药产业在全球竞争格局中的上升态势 [11]
签下14个重大项目,2025北京·昌平生命科学论坛开幕
新京报· 2025-07-07 11:40
医药健康产业规模与创新成果 - 北京医药健康产业规模已突破万亿,成为全国首个万亿级医药健康产业城市 [2][3] - 2024年医药工业占全国工业总量的3.7%,31家医药工业企业营业收入超过两百亿 [2] - "十四五"期间北京共上市12款创新药,其中2025年上半年新增4款重磅品种 [1][3] - 同期获批54款国家创新医疗器械,占全国近四分之一,2025年上半年获批7款 [1][3] - 2025年上半年国家药监局批准上市43款创新药,其中40款由中国企业研发 [2] 北京医药创新实力 - 北京企业研发的全国首个干细胞药物于2025年1月获批上市 [2] - 多家跨国企业宣布在北京建设创新研发中心 [2] - 北京拥有1.2万家医疗卫生机构,包括77家三甲医院和150家三级医院 [2] - 2024年北京总诊疗人次超3亿 [2] - 生命科学和医学领域两院院士占全国40%,医生数量超13.5万人 [2] 昌平区医药产业发展 - 昌平区建成57个产业服务平台,包括新生巢、飞镖等标杆孵化器 [4] - 过去三年全区医药健康产业收入年均增长9.3%,形成千亿产业集群 [4] - 27个细胞与基因治疗管线进入临床阶段,占全国5% [4] - 4项关键技术入选2025中关村论坛十项重大科技成果 [4] - 完成14个重大项目签约,涵盖产业投资和创新合作类项目 [4][5] 政策支持与未来布局 - 发布《促进医药健康产业发展支持办法》,推动跨境研发合作与国际标准接轨 [4] - 重点填补脑机接口、AI制药、细胞基因治疗等前沿领域技术空白 [4] - 启动"生命科学重大项目校地共建",推动生物医药、合成生物等领域突破 [4]
14个医药健康重大项目签约落地昌平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7-07 05:43
医药健康产业重大项目签约 - 14个医药健康产业重大项目签约落地昌平区,涵盖迈瑞医疗器械、大医集团、优锐生物、佰仁医疗、神基制药、修正药业、汉禾生物、京城里合成生物食品等产业投资类项目,以及安达生物、格来赛、高性能医疗器械国家研究院、汕头大学、春风化雨医疗等创新合作类项目 [1] - 北京未来医药产业链研究院(筹)揭牌,由国内二十余家行业协会、龙头企业、科研机构共同组建,将开展医药产业链发展研究,支撑关键技术协同攻关,组织政产学研医金合作 [1] 生命科学重大项目校地共建 - 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化工大学四校合力推动生物医药、合成生物、高端仪器装备等前沿领域实现"从0到1"的突破 [2] - 《中国(北京)自贸试验区科技创新片区昌平组团促进医药健康产业发展支持办法》发布,推动跨境研发合作与国际标准接轨,加速填补脑机接口、AI制药、细胞基因治疗等前沿领域技术空白 [2] 昌平区医药健康产业发展现状 - 昌平区聚焦打造"生命谷",布局建设生命科学创新走廊,搭建各类共性技术与公共服务平台57个,形成涵盖基础研究到终端医疗的完整产业链 [2] - 过去三年全区医药健康产业收入年均增速9.3%,2024年达到1040亿元,同比增长14.3% [2] - 四项关键技术入选2025中关村论坛十项重大科技成果,27个细胞与基因治疗管线进入临床阶段、占全国5% [3] - 中关村合成生物制造产业集聚区已落户121家创新企业,"未来美城"美丽健康产业三年形成一个百亿集群 [3] - 国际医疗器械城一期投用,累计获批创新产品占全国近10%,全区医药健康产业已形成千亿产业集群 [3] 未来发展计划 - 昌平区将聚力服务生命科学领域重大国家战略,推动前沿技术创新,完善产业要素生态,提升配套服务品质,改革优化园区体制机制 [3] - 努力把生命科学园打造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医药健康产业发展高地 [3]
中国银河证券:细胞基因治疗已进入成果兑现期 CXO有望率先获益
智通财经网· 2025-06-13 08:04
细胞基因治疗(CGT)行业前景 - 细胞基因治疗(CGT)是生物医药领域最具前景的发展方向,已进入成果兑现期,引领生物制药新一轮浪潮 [1] - CGT分为细胞治疗和基因治疗,具有成药效果好、临床成功率高、单次治疗带来长期疗效等特点,为难治性疾病提供新选择 [1] - CAR-T、干细胞、TCR-T、TIL等多种产品近年来陆续上市 [1] 研发创新与管线进展 - CAR-T细胞治疗是2013年以来肿瘤免疫治疗领域最具突破性的疗法,目前已有6款产品在中国获批上市,多款潜力产品即将推向市场 [1] - 2024年全球首款TCR-T细胞疗法获批,晚期滑膜肉瘤ORR为43%,国内香雪制药和东北制药布局TCR-T,TAEST16001注射液ORR达50%,mPFS为5.9个月 [2] - 干细胞疗法治疗范围扩展至抗衰老、罕见病、心脑血管疾病等领域,2024年中美间充质基质细胞(MSC)疗法均迎来首次获批 [2] - 基因治疗主要针对罕见病、遗传病和恶性肿瘤,Ultragenyx Pharmaceutical已向FDA提交BLA申请,诺思兰德NL003有望2025年上市 [2] 行业景气度与投资机会 - 国内外CGT在研管线丰富,行业景气度持续提升,投融资活跃度高,中美趋势一致 [1] - CGT领域交易频发,重点关注管线成熟度高、临床试验数据好、有突破性进展的企业 [1] CXO行业机遇 - CGT外包比例高,市场集中度高,CXO有望率先获益 [3] - CGT技术复杂、工艺开发难度大、监管严苛,对CXO需求高于传统制药,基因治疗外包渗透率超65%,远超传统生物制剂的35% [3]
北京科技周开幕,人工智能成果亮相中国科学院自动化所
新京报· 2025-05-24 19:05
北京科技周活动概览 - 2025年北京科技周暨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自动化之光"公众科学日展示Q系列人形机器人、Casia Hand灵巧手、水下仿生机器鱼等创新成果 [1] - 活动将展示北京在人工智能、细胞基因治疗、脑机接口、氢能等领域的自主创新成果 [1] - "自动化之光"公众科学日已成功举办21届,激发青少年科学探索热情 [2] 科技活动周创新模式 - 2025年全国科技活动周首创院市联动模式,与中国科学院深度合作推动高端科技资源科普化 [2] - 中国科学院与北京市紧密协作开创科技传播新模式,将科技周启动仪式与自动化研究所公众科学日结合 [2] - 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为5家人工智能领域北京市重点实验室授牌 [2] 人工智能技术展示 - 展览展示区通过多种形式呈现人工智能技术在智慧医疗、机器人等方向的18项科研成果 [3] - Q系列人形机器人单臂负载达5公斤,操作精度达毫米级,采用"通用人形机器人大工厂"核心技术底座 [4] - Casia Hand灵巧手具有22个自由度,可应用于特种环境、服务行业和工业领域 [3] 脑机接口技术进展 - 微创植入式脑机接口项目正在进行动物实验,只需在颅骨上开0.3毫米孔植入电极线 [4] - 该技术具有创伤小、感染风险低等优势,未来有望辅助瘫痪患者与外界交互或帮助盲人视觉重建 [4] 智能医疗应用 - 颈动脉超声扫查智能机器人系统包含机器人、人工智能、掌上超声三部分,实现标准化筛查 [5] - 掌上超声设备轻巧便携,可装进急救箱实现入户检查,配合云端智能分析系统 [5] 互动体验项目 - 现场展示场景体感互动、智能读心、兵棋智能博弈平台等项目 [5] - 观众可体验意念康复、人工智能艺术等前沿技术成果,与紫东太初数字人虚实互动 [5]
北京科技周本周六启幕,人工智能等前沿领域成果可互动体验
新京报· 2025-05-20 16:44
2025年北京科技周活动概述 - 2025年北京科技周将于5月24日至31日举行,展示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绿色能源等前沿领域成果 [1] - 活动设置启动活动和五大板块,包括"讲好北京科技创新故事""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打造前沿科技品牌""助推科学教育加法"和"开展群众性实践活动" [1] - 北京科技周已成功举办30届,成为北京科技创新成果的重要展示窗口 [1] 活动三大特点 - 突出展示北京国际科创中心建设新成效,包括人工智能、细胞基因治疗、脑机接口、氢能等领域的自主创新成果 [1] - 突出弘扬科学家精神,邀请院士和科学家进行科普报告和科学演讲,并举办北京学生科技节 [1] - 突出可互动、可体验,设置沉浸式体验区、互动实验站、科技生活模拟场景 [1][2] 互动与体验活动 - 全市科普联席会成员单位、各区将举办多场差异化活动,包括科技小讲堂、人工智能编程等硬核科技体验活动 [2] - 活动还包括沉浸式体验森林漫游、"双碳"小卫士科技周游览打卡等生活化科技互动活动 [2] - 每场活动特别设置沉浸式体验区、互动实验站、科技生活模拟场景,打造"科技成果可见可触、科学原理可感可悟"的科普盛宴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