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容器薄膜

搜索文档
航天彩虹股价跌5.67%,国泰基金旗下1只基金位居十大流通股东,持有807.21万股浮亏损失1162.38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03 10:40
股价表现 - 9月3日股价下跌5.67%至23.95元/股 成交额5.22亿元 换手率2.15% 总市值237.33亿元 [1] 公司业务构成 - 无人机及相关产品收入占比37.59% 背材膜及绝缘材料占比23.85% 光学膜占比20.64% 技术服务占比15.02% 其他业务占比2.91% [1] - 主营业务涵盖无人机整机产品及应用服务 以及电容器薄膜 太阳能电池背材膜 光学膜 锂离子电池隔膜等制造销售 [1] 机构持仓变动 - 国泰中证军工ETF二季度增持127.68万股 当前持有807.21万股 占流通股比例0.81% [2] - 该基金当日浮亏约1162.38万元 [2] 基金产品表现 - 国泰中证军工ETF最新规模156.01亿元 今年以来收益22.33% 近一年收益56.93% 成立以来收益27.43% [2] - 基金经理管理规模1418.59亿元 任职期间最佳基金回报208.95% [3]
美的分拆智慧物流业务赴港IPO,八马茶业再度递交上市申请
新浪财经· 2025-09-02 23:53
港交所上市活动概况 - 8月25日至8月31日期间港交所新增2家公司上市 分别为双登集团和佳鑫国际资源 [2][3] - 双登集团上市首日股价上涨31.29% 截至9月2日较发行价累计上涨20.06% 总市值达73亿港元 [3] - 佳鑫国际资源上市首日股价上涨177.84% 截至9月2日较发行价累计上涨197.62% 总市值达148亿港元 [3] 新股招股情况 - 当周有1家公司完成新股招股流程 为奥克斯电气 [4] - 奥克斯电气是全球专业化空调提供商 业务涵盖设计研发到销售服务全链条 [5] 通过上市聆讯企业 - 期间2家公司通过港交所聆讯 分别为劲方医药和禾赛科技 [5][6] - 劲方医药专注于肿瘤及自身免疫疾病新药研发 [6] - 禾赛科技是全球激光雷达解决方案领导者 产品应用于自动驾驶和机器人领域 [6] 上市申请概况 - 当周共23家公司递交上市申请 其中22家申请主板上市 1家申请GEM上市 [7] - 申请企业覆盖高端制造、生物医药、新能源、半导体等多个前沿领域 [8][9][10][11][12][13][14][15][16] 重点申请企业分析 - 纳真科技:全球光通信解决方案供应商 2024年全球光模块收入排名第五 中国排名第三 2022-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50.43亿元、42.39亿元和50.87亿元 [17][18] - 国星宇航:中国民营商业航天公司排名第二 2022-2024年营业收入1.77亿元、5.08亿元和5.53亿元 [20] - 先导智能:全球最大锂电池智能装备供应商 市占率15.5% 2022-2024年营业收入138.36亿元、164.83亿元和117.73亿元 [25][26] - 奇瑞汽车:中国第二大自主品牌乘用车公司 2022-2024年营业收入926.18亿元、1632.05亿元和2698.97亿元 [61] - 飞骧科技:全球PA及PA集成收发模组收益排名第五 中国第一 2024年营业收入24.58亿元 [58] 行业分布特征 - 高端制造领域申请企业包括山推股份、先导智能、博铭维技术等 [12][25][47] - 生物医药领域包括劲方医药、应世生物、迈威生物等多家企业 [6][23][54] - 科技创新企业涵盖半导体、激光雷达、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领域 [15][34][58]
航天彩虹8月29日获融资买入1.62亿元,融资余额11.79亿元
新浪财经· 2025-09-01 10:15
股价表现与融资融券数据 - 8月29日公司股价上涨3.94% 成交额达13.73亿元 [1] - 当日融资买入1.62亿元 融资净买入2025.97万元 融资余额11.79亿元占流通市值4.56% 处于近一年70%分位高位水平 [1] - 融券余量14.49万股 余额378.48万元 处于近一年50%分位低位水平 [1] 股东结构与经营业绩 - 股东户数14.11万户 较上期增加8.28% 人均流通股7024股减少7.65% [2]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8.11亿元 同比减少20.43% 归母净利润亏损48.96万元 同比下滑100.74% [2] 业务构成与分红记录 - 无人机及相关产品占比37.59% 背材膜及绝缘材料23.85% 光学膜20.64% 技术服务15.02% [1]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4.64亿元 近三年累计派现1.78亿元 [3] 机构持仓变动 - 国泰中证军工ETF持股807.21万股 较上期增持127.68万股 位列第七大流通股东 [3] - 南方中证1000ETF新进持股641.94万股 位列第八大流通股东 香港中央结算退出十大股东 [3]
泰福泵业:上半年营收稳健增长 战略布局电容器薄膜产业
中证网· 2025-08-28 23:44
核心财务表现 - 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4.25亿元 同比增长10.95% [1]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达7197.10万元 同比大幅增长218.11% [1] - 境内收入同比增幅高达247.26% 主要源于2024年下半年合作的战略平台客户资源 [1] 产能与成本战略 - 募投项目陆续投产推动产能跨越式提升 为市场份额抢占奠定基础 [2] - 规模化订单战略有效分摊固定成本 提升产能利用率与经营效益 [2] - 通过优化变动成本结构实现精细化管控 同时保障产品品质与客户体验 [2] 产品矩阵表现 - 陆上泵 节能泵 循环泵三大品类均保持增长势头 [2] - 节能泵在维持高毛利率同时实现收入稳步扩张 成为核心增长动力 [2] - 对节能泵关键零部件进行技术优化与工艺改进 形成技术升级-成本优化-竞争力提升的良性循环 [2] 产业链延伸布局 - 拟收购南洋华诚不低于51%股份切入电容器薄膜产业 [3][4] - 电容器占水泵电机故障原因28% 其薄膜材料占电容器生产成本70% [3] - 收购标的为国内聚丙烯电子薄膜市场份额第一企业 具备技术研发与产能规模优势 [4] 战略协同效应 - 形成水泵制造-电容器-电容器薄膜产业链协同优势 [3] - 通过上游材料把控提升水泵产品性能与使用寿命 [3] - 构建水泵+新材料双轮驱动格局 开辟第二增长曲线 [4]
禾赛等2家企业完成境外上市备案
搜狐财经· 2025-08-27 14:10
禾赛科技香港上市备案 - 中国证监会确认禾赛科技拟发行不超过51,236,200股普通股赴港上市 [1] - 公司已于2023年2月9日在纳斯达克上市 发行价19美元/股 发行1000万股 募集资金1.9亿美元 [3] - 截至2025年8月26日收盘 每股报26.67美元 总市值35.33亿美元 [3] 禾赛科技财务表现 - 2024年营收20.77亿元 净利润-1.02亿元 [4] - 2025年上半年营收12.32亿元 净利润2654万元 [4] 禾赛科技业务定位 - 全球领先激光雷达研发与制造企业 专注于自动驾驶、机器人及工业应用3D激光雷达解决方案 [3] 海伟电子新材料香港上市备案 - 中国证监会确认公司拟发行不超过47,423,000股普通股赴港上市 [1][4] - 公司曾于2025年2月26日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 目前该招股书已失效 [6] 海伟电子新材料业务概况 - 成立于2006年 主营业务为电容器薄膜制造 生产销售用于薄膜电容器的电容器薄膜产品 [7] 海伟电子新材料财务表现 - 2022年营收3.27亿元 净利润1.02亿元 [7] - 2023年营收3.3亿元 净利润0.7亿元 [7] - 2024年前九个月营收2.82亿元 净利润0.57亿元 [7]
这家公司上市前后业绩反差大!现开启跨界并购……
IPO日报· 2025-07-11 18:31
股价波动与收购公告 - 7月11日泰福泵业股价低开后全天水下震荡,收盘下跌5.79% [1] - 7月10日受收购消息刺激股价上涨6.24%至26.75元 [1] - 7月9日晚公告拟现金收购南洋华诚不低于51%股份以实现控股 [1] 交易结构 - 交易构成重大资产重组但不涉及发行股份 [2] - 交易不会导致公司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变更 [2] - 交易完成后南洋华诚将成为控股子公司 [2] 标的公司情况 - 南洋华诚主营薄膜电容器用BOPP薄膜材料研发生产 [4] - 2023年其电容器用聚丙烯电子薄膜材料国内市场份额第一 [4] - 薄膜电容器广泛应用于新能源车、电力系统、低空经济等新兴产业 [4] 收购战略意义 - 本次为跨界收购,泰福泵业原主营民用水泵 [5][6] - 收购后将新增电容器薄膜业务,向新质生产力方向拓展 [6] - 公司拟通过此举打造"第二增长曲线" [9] 公司业绩表现 - 上市前(2017-2020)营收从3.01亿增至4.24亿,扣非净利稳定在4000-6600万 [8] - 上市后(2021-2024)营收从5.61亿增至7.43亿但净利从6112万下滑至1217万 [8] - 2024Q1营收1.67亿(同比-3%),净利2181万(同比+115%) [9] 行业背景 - 水泵行业竞争激烈导致利润增长乏力 [9] - 同行东音股份2019年被医药企业借壳转型 [9] - 新界泵业2020年被天山铝业借壳 [10] - 利欧股份机械制造业务收入占比已降至20% [10]
水泵企业“跨界”,拟取得控股权!
中国基金报· 2025-07-10 10:48
泰福泵业拟收购南洋华诚控股权 - 公司正在筹划以现金方式购买南洋华诚不低于51%的股份并取得控股权 交易完成后南洋华诚将成为控股子公司并纳入合并报表 [2] - 7月9日公司与南洋华诚股东邵雨田 冯江平和林富斌签署了意向协议 具体收购比例以正式协议为准 [4] 交易背景与战略意义 - 公司主营业务为民用水泵研发生产和销售 2021年5月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 [4] - 水泵行业整体规模稳定增长但竞争激烈 上市公司利润增长乏力 [4] - 公司拟通过收购引入新质生产力 打造"第二增长曲线" [4] - 标的公司南洋华诚主营业务为薄膜电容器相关BOPP薄膜材料研发生产销售 2023年其电容器用聚丙烯电子薄膜材料国内市场份额位居第一 [4] 标的公司业务前景 - 薄膜电容器是电气系统关键零部件 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 新能源电力系统 低空经济 人形机器人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4] - 随着电力系统向智能化高效化绿色化发展 对薄膜电容器性能要求日益提高 [4] - 电容器薄膜是薄膜电容器核心材料 其性能直接决定电容器耐压性 寿命及高频稳定性 [4] 交易结构与财务影响 - 本次交易预计构成重大资产重组 不涉及发行股份 不会导致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变更 [5] - 交易完成后交易对方或关联方拟增持公司股份 标的公司核心管理人员可能出任上市公司董事或高管 [5] - 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7.43亿元同比增长4% 归母净利润1265.49万元同比暴跌76.35% [5] - 2025年一季度营收1.67亿元同比下降2.96% 归母净利润2180.82万元同比增长115.04% [5] 市场数据 - 截至7月9日公司股价报收25.18元/股 总市值24亿元 [6]
IPO雷达|海伟电子还有多少秘密?
界面新闻· 2025-03-25 17:41
IPO雷达|海伟电子还有多少秘密? 2023年3月23日,河北海伟电子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海伟电子或公司)完成河北省证券监督 管理局的辅导备案,进入上市辅导期。在中金公司的辅导下,海伟电子以扩大国际影响力为由变道,近 日向香港联交所递交招股书。 海伟电子从事电容器薄膜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产品涵盖电容器基膜、金属化膜。2022年至2023年及 2024年1-9月(报告期)海伟电子实现收入分别为3.27亿元、3.30亿元和2.82亿元;净利润分别为1.02亿 元、6982.6万元和5696.6万元,一度增收不增利。 2023年,海伟电子凭借1.30万吨电容器基膜销量占据13.6%的市场份额,位列第一。但行业市场规模仅29 亿元,赛道较小,且集中度较高、竞争激烈。前五名参与者占据近60%的市场份额,每名厂商的市场份 额均在10%以上,海伟电子龙头地位还不够突出。 作为一家家族色彩浓厚的企业,海伟电子此番冲击上市,不仅将前实控人的创业历程展现于公众视野, 那些似乎被刻意尘封、不愿再被提及的债务阴霾也随之浮出水面。更引人深思的是,海伟电子在经营过 程中,通过第三方采购部分与公司自主生产相同产品的行径背后,又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