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通科技ETF基金
搜索文档
腾讯领投609亿,港股科技巨头真金白银回购彰显信心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30 09:56
扫货龙头的公募,频频举牌的险资,热情打新的散户,重燃战意的私募,以及外资的逐步回归,钱潮、 人潮、筹码交汇,组成最坚实的底座,拖起了港股的流动性,并围绕科技、大金融等赛道展开布局。 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直接进行个股投资门槛高、风险大,不妨借道相关ETF参与布局。港股通科技 ETF基金(159101)紧密跟踪国证港股通科技指数,精选30只市值大、研发投入高的科技龙头,前十大 权重股占比达7%,既聚焦腾讯、阿里等互联网巨头,也覆盖理想汽车、百济神州等新兴势力,全面覆 盖"软硬件+新消费+创新药+造车新势力"热门赛道。 截至10月21日,港交所年内IPO融资额1920.51亿港元,同比增长233.57%;配售总额2417.72亿港元,同 比增长566.69%。蜜雪冰城、泡泡玛特、老铺黄金等新消费势力高歌猛进;比亚迪(002594)、小米、 蔚来、药明康德(603259)、地平线机器人等新经济中坚引领再融资狂潮。 资金持续汇入港股的背后,是三重逻辑的共振。其一,"便宜"是原动力,历经2021年至2023年的持续调 整,港股性价比凸显;其二,今年以来全球资本处于从美元资产向非美资产切换的再平衡趋势中,港股 市场凭借其开 ...
万亿资金抢筹!港股科技成四季度进攻王牌,内外资共振点燃行情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30 09:04
震荡市中,港股科技板块正成为资金眼中的 "香饽饽",成为四季度最具爆发力的进攻选择。 【港股科技相关ETF】 覆盖科技全产业链——港股通科技ETF基金(159101) 聚焦互联网龙头——恒生互联网ETF(513330) 与此同时,南下资金年内净买入突破1.2万亿港元,创下历史新高,内资机构在估值洼地积极布局,"内 资定价权" 持续提升,为板块提供坚实支撑。 内外资形成共振,叠加科技板块自身的成长动能,港股科技正迎来难得的布局窗口期,有望在四季度延 续强势表现。 全球AI资本开支周期启动,国际投行纷纷看好中国科技资产,将其纳入全球资本再配置的核心范畴。 ...
告别单一的 “互联网标签”!AI+新质生产力,港股科技板块迎来全面升级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28 10:23
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直接进行个股投资门槛高、风险大,不妨借道相关ETF参与布局。港股通科技 ETF基金紧密跟踪国证港股通科技指数,精选30只市值大、研发投入高的科技龙头,前十大权重股占比 达7%,既聚焦腾讯、阿里等互联网巨头,也覆盖理想汽车、百济神州等新兴势力。 港股科技已不是传统的 "互联网平台" 代名词,而是被AI与 "新质生产力" 重新定义的高成长赛道。 供给端,港股科技龙头覆盖 "软硬件 + 新消费 + 创新药 + 造车新势力" 等热门领域,既是AI技术的应用 者,更是产业基础设施的核心建设者,完整勾勒出中国科技创新的全景图谱。这种产业内核的升级,让 港股科技板块具备了长期成长的坚实基础,成为四季度配置的核心主线。 需求端,中国生成式AI用户规模井喷,超九成用户首选国产大模型,本土科技企业将承接巨大市场红 利。 ...
4000点仅一步之遥!科技主线强势拉升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27 13:48
截至午盘,上证指数涨1.04%,深成指涨1.26%,创业板指涨1.54%,北证50涨0.05%。沪深京三市半日 成交额15760亿元,较上日放量3367亿元。全市场近似3600只个股上涨。市场呈现普涨状态,煤炭、银 行为代表的红利以及AI硬件为代表的科技板块均有所表现。 对于A股后市,中信建投(601066)认为,国庆中秋长假后A股市场波动较大,尤其是以创业板指和科 创50指数为代表的成长板块,一度出现10%左右调整。从资金和情绪的角度而言,近期市场情绪确实有 所降温,增量资金流入节奏也有一定程度放缓,但整体而言尚未失速,近两日市场情绪已经企稳。 再将视野扩展至全球,港股科技相关指数的估值水平也显著低于美国标普500指数和纳斯达克指数。纳 斯达克指数在AI热潮的推动下估值高企,而港股科技板块尽管同样受益于AI产业趋势,但估值却更为 克制,提供了更高的安全边际和潜在回报空间。 【港股科技相关ETF】 覆盖科技全产业链——港股通科技ETF基金(159101) 聚焦互联网龙头——恒生互联网ETF(513330) 华西证券(002926)研报指出,重回"慢牛"趋势,全球科技AI行情共震。短期风险偏好有望得到提振, A ...
恒指高开1.28%,科网股继续走高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27 09:41
港股市场表现 - 10月27日恒生指数高开1.28%,恒生科技指数上涨2.06% [1] - 科网股继续走高,医药股强劲反弹 [1] - 近两周市场在波动中显现长期布局机遇 [1] 机构观点与市场驱动因素 - 多家机构指出驱动行情的中长期核心逻辑依然稳固,当前调整为投资者提供逢低入场机会 [1] - AI被招商证券分析认为是港股市场明确主线,互联网板块将持续受益 [1] - 国泰海通证券预计四季度港股有望再创新高,原因为“AI赋能”叙事深化、政策支持提振基本面、外资回流及南向资金持续流入 [1] 互联网龙头公司分析 - 高盛报告强调腾讯“AI技术全面赋能业务线”的独特优势,看好微信生态与全球游戏资产的协同效应,并上调其资本支出预期及目标价 [1] - 高盛对阿里巴巴提示短期盈利承压,但指出淘宝天猫盈利拐点及国际云端业务的增长潜力 [1] 相关投资工具 - 港股通科技ETF基金(159101)覆盖科技全产业链 [1] - 恒生互联网ETF(513330)聚焦互联网龙头 [1]
内外资合力做多,把握港股科技震荡调整机会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24 09:08
【港股科技相关ETF】 覆盖科技全产业链——港股通科技ETF基金(159101); 聚焦互联网龙头——恒生互联网ETF(513330)。 近期,港股科技板块的宏观环境与资金面正形成积极共振,为其上行奠定了坚实基础。 从全球视角看,国际资本对中国资产的配置逻辑正在发生转变。多家顶级国际投行近期陆续调升全球股 市评级,并将中国市场纳入重点看好范畴。其核心逻辑在于,全球正步入一个由人工智能驱动的资本开 支新周期,这一趋势有望系统性提升全球生产率。而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和AI技术应用的重要 市场,其科技企业必将从中受益。特别是中国AI领军企业开展的跨国战略合作,强化了国际资本对于 其长期投资价值的信心。这一宏观东风预计将在未来6至12个月内持续为风险资产提供支撑。 与此同时,内部资金的"活水"正成为港股市场中不可忽视的主导力量。截至9月,通过港股通南下的内 资净买入金额已历史性地突破10000亿港元大关。这一现象背后,是熟悉国内产业政策、技术路径和商 业模式的内资机构,基于对港股科技公司基本面的深度理解,在估值相对较低的区间进行的战略性布 局。这种持续且巨量的买入行为,正在逐步改变港股市场的投资者结构,标志着"内 ...
红利+科技”哑铃策略!港股央企红利ETF10月跑赢大盘,资金逆势抢筹港股通科技ETF基金,机构:短期波动带来更好入场时机
格隆汇· 2025-10-23 13:41
市场行情表现 - 恒生科技指数自10月3日起累计回调超11% [1] - 港股通央企红利指数同期涨超4% [1] - 市场呈现红利涨、科技跌的收缩行情 [1] 资金流向与产品表现 - 港股央企红利ETF本月涨超4% 期内净流入3.1亿元 [1] - 港股通科技ETF基金10月获得超3亿资金逆势布局 近20个交易日合计净流入超7亿元 [1] - 港股央企红利ETF权重股包含中远海控、东方海外国际、中信银行、建设银行、中国海洋石油、中国石油股份 [1] - 港股通科技ETF基金阿里、腾讯等科技七巨头含量超过60% 属同类最高 且超配创新药 特有成份股是百济神州、信达生物、康方生物 [2] 机构观点与投资逻辑 - 机构共识认为在低利率环境、高股息及中长期增量资金持续入市条件下 股息权益资产仍具吸引力 [1] - 国元国际预计港股中长期内保持韧性 短期波动可能带来更良好入场时机 逻辑基于巨头加大AI资本支出及美联储降息持续 [1] - 国投证券明确表示港股科技会跟上 宏观流动性和基本面逻辑有望在四季度发挥作用 [1] 投资策略建议 - 在重大事件前震荡行情可能持续 【红利+科技】哑铃组合或将是更适合未来一段时期的配置选择 [1] - 哑铃策略左侧为央企+港股高股息 右侧为更猛的港股科技投资工具 [1][2]
超1.2万亿港元净买入!科技股在香江又要热闹起来了?
证券时报· 2025-10-23 07:31
全球科技竞争格局 - OpenAI开发者大会发布多款生态工具、模型升级及硬件合作计划,向苹果、谷歌等科技巨头发起全面冲锋 [1] - 中国科技企业如阿里通义千问组建“机器人与具身智能团队”,美团推出自研大模型“Longcat”的AI工具,全球科技浪潮由中美带头 [1] - 科技创新进入“中国时间”,以中美为主导的科技创新两极格局逐步成型,中国在5G、新能源、商用无人机等领域实现反超 [5][6] 港股科技板块资金动向 - 恒生科技指数ETF(513180)规模达443.91亿元,较年初大增214.16亿元 [2] - 港股通科技ETF基金(159101)上市一个多月规模增长逾10亿元 [2] - 南向资金年内累计净买入港股超1.21万亿港元,大幅超过去年全年净流入额 [3] - 港股上市公司回购总额突破1450亿港元,腾讯以609.65亿港元回购领衔 [3] 港股市场活跃度与估值 - 港交所年内IPO融资额1920.51亿港元,同比增长233.57%,配售总额2417.72亿港元,同比增长566.69% [3] - 港股通科技ETF基金标的指数估值(PETTM)为25.49倍,处于发布以来约29.01%分位点 [7] - 恒生科技指数ETF标的指数估值(PETTM)为22.85倍,处于发布以来约24.11%分位点 [7] 港股科技产业分布与优势 - 国内四大互联网巨头占中国AI云服务市场份额比重接近95%,其中三家在港股上市,合计市场份额接近80% [7] - 国证港股通科技指数前三大行业为电子(23%)、传媒(22%)、医药生物(15%),并配置13.16%创新药板块 [15] - 恒生科技指数深度聚焦AI产业链上中下游,成份股包括中芯国际、华虹半导体、ASMPT、比亚迪及“蔚小理”等智能驾驶龙头 [16] 宏观环境与板块前景 -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暗示年内或结束缩表,降息预期升温,对美元利率敏感的港股市场有望受益 [2][13] - 恒生科技指数ROE从2022年低点稳步回升,净利润率和自由现金流利润率呈现向上趋势 [10] - 中国车企出口规模自2020年以来增长10倍,海外市场仍有6倍空间,且外销单车盈利是国内两倍以上 [10] - 跟踪国证港股通科技指数的ETF产品总规模从2024年末77亿元增至今年7月末278亿元,增幅达259% [15]
GDP增5.2%+南向资金爆买450亿!港股科技成机构共识主线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22 10:58
覆盖科技全产业链——港股通科技ETF基金(159101) 聚焦互联网龙头——恒生互联网ETF(513330) 机构集体看好板块前景,华福证券指出,人民币升值与美降息预期强化形成双重利好,港股科技作为 AI核心资产聚集地有望开启追赶行情;国泰海通证券强调,短期波动不改中期趋势,产业周期向上叠 加增量资金入市,四季度港股牛市格局下科技板块仍是绝对主线。从标的看,腾讯、阿里等巨头AI商 业化成效显著,腾讯广告因AI优化收入增长20%,阿里云AI业务连续8季度三位数增长,成为板块核心 驱动力。 【港股科技相关ETF】 港股科技互联网板块走强,多重宏观与资金利好共振下,板块投资价值持续凸显。国内经济基本面提供 坚实支撑,前三季度GDP同比增长5.2%,国家统计局明确经济运行稳中有进,高质量发展成效显著, 为科技企业盈利修复奠定基础。 资金端更显积极信号,上周港股市场大幅回调期间,南向资金逆势加仓450.89亿港元,创下近五周净流 入峰值,年内累计净流入已突破1.1万亿港元,凸显资金对港股科技核心资产的坚定配置信心。与此同 时,中美经贸牵头人举行视频通话并同意启动新一轮磋商,贸易紧张局势缓和进一步释放市场风险偏 好。 ...
港股科网板块回调,医药、消费走强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22 10:38
港股对外资开放投资,与美国市场相关性自2018年起快速降低(9月底约为12%),可以作为国际资本 分散美元资产配置的核心平台。 港股科技汇聚国产AI核心资产,涵盖算力、模型、软件应用和硬件终端等全产业链的龙头企业,已成 为中国资产重估的先锋。短期港股虽调整,但震荡上行趋势未改且下行有底。美联储降息周期开启,全 球资金将进一步流入股市,港股有望随势上涨,科技成长板块受益更显著。 【相关ETF】 10月22日,恒指低开0.5%,恒生科技指数跌0.82%,科网股多数回调,医药股反弹,信达生物大涨近 10%,与武田制药达成全球战略合作。泡泡玛特高开近8%,第三季度整体收益同比增245%-250%。 在全球不确定性较高的背景下,全球资金对具有稀缺性和确定性的资产诉求增加,安全性要求上升。在 欧洲此前计划增加国防开支后,高市早苗也支持扩大国防支出,全球资本开支可能加速,对应资本品需 求增长。 年初全球超配美元的资金在美国"例外论"受到挑战下已经开始或分散或回流,体现在美元对全球主要货 币的大幅贬值,美元指数年初至今下跌8.8%。在近期海外发达市场波动加大的背景下,资金不仅继续 去美元化,或也需要向新兴市场进行分散化。 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