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瞳

搜索文档
欧普康视(300595):1H25业绩略低于预期 期待新产品线放量
新浪财经· 2025-08-24 20:41
1H25 产品端增长略不及预期,期待2H25 逐步恢复。1)硬性角膜接触镜: 1H25 业绩略低于我们预期 公司公布1H25 业绩:收入8.7 亿元,同比下降1.42%;归母净利润2.50 亿元,同比下降29.97%,对应摊 薄每股盈利0.28 元;扣非归母净利润2.16亿元,同比下降23.60%,略低于我们预期,主要受整体消费意 愿不足影响。 发展趋势 1H25 角膜塑形镜实现收入3.6 亿元,同比下降4.58%,主要受整体消费意愿影响,其他低价近视防控产 品份额提升;2)护理产品:1H25 护理产品收入1.1 亿元,同比下降6.89%,原因系促销活动导致销售 收入下降;3)普通框架镜等其他视光产品和服务:1H25 普通框架镜等其他视光产品和服务实现收入 1.9 亿元,同比增长16.18%,原因系公司控股终端功能性框架镜等非硬镜产品收入以及非医疗机构技术 服务收入增加;4)医疗服务:1H25医疗服务收入1.7 亿元,同比下降9.20%,原因系公司医疗机构收入 下降,包括公司总部医院自2024 年下半年停止了院内制剂阿托品的销售。 医疗服务板块继续推进发展,新一代产品崭露头角。服务端:1H25 公司继续推进视 ...
角色扮演打破次元壁:Cosplay背后的“造梦产业链”
南方都市报· 2025-07-13 23:49
行业规模与市场数据 - 全球Cosplay爱好者约1000万名 2023年总支出达48亿美元 人均年消费480美元 [6] - 中国2024年泛二次元市场规模5977亿元 用户超5亿人 其中Z世代占比85% [3] - 中国二次元服装市场规模2024年达1200亿元 预计2025年将达数千亿元级别 [9] - 全球Cosplay服装市场规模2024年为47.5亿美元 预计2029年增长至86.5亿美元 [9] 消费群体特征 - Cosplay消费者中18-24岁占比近50% 25-30岁占比超20% [6] - 72%的Coser通过角色扮演获得现实压力释放或人格价值感提升 [4] - 单笔Cos服装消费金额集中在100-500元区间 高端定制产品可达5000元以上 [12] 产业链发展现状 - Cos服饰生产模式从纯手工转向工业化生产 显著提升量产速度和性价比 [9] - 行业参与者数量五年间增长十几至二十倍 毛利率从50%降至10% [12] - 游戏类IP服饰产品占头部企业销售额80% 动漫类占比下降 [13] - 配套服务职业如妆娘、毛娘等高度细分 部分从业者转为全职 [14] 产品与技术创新 - 国风潮流影响设计方向 企业深入研究传统文化服饰进行创新融合 [11] - 假发行业出现自然感、毛流感等新风格 特殊造型需求日益增多 [31] - 引入工业化技术制作Cos产品 研发阶段采用多层次材料和多工艺叠加 [12] 行业挑战与乱象 - 价格战导致市场混乱 部分厂商面临亏损 [12] - 盗图接单、抄袭、虚假宣传等问题突出 缺乏统一行业标准 [13][31] - 低龄化Coser增多 专业性下降 过度依赖后期处理 [43] - 摄影作品版权和肖像权纠纷频发 维权难度大 [43] 市场趋势与转型 - 受众从Z世代扩展至80后父母带娃参与 群体呈指数级扩张 [11] - Cosplay核心媒介从平面摄影转向短视频内容 [42] - 消费者更注重情绪价值 愿为情感满足支付溢价 [13]
欧普康视(300595) - 2025年6月24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6-25 09:46
投资者情况 - 25 家机构和个人合计 57 人参与活动 [1] 活动概况 - 时间为 2025 年 6 月 24 日 13:30 - 16:30,地点在合肥市高新区望江西路 4899 号 [1] - 上市公司参会人员包括创始人、董事长兼总经理陶悦群博士等 6 人 [1] 活动内容 - 投资者参观公司展厅、生产车间、二期产业化项目 [1] - 公司相关部门负责人介绍现有产品及在研重点产品、销售措施及策略、视光终端连锁化经营体系 [1] - 进行投资者交流问答 [1] 行业与销售情况 - 高端消费疲软,视光行业情况未明显好转,新上市巩膜镜和新一代超高透氧角膜塑形镜反馈良好,销量在爬坡,其它视光产品和线上业务上升,但新产品收入达角膜塑形镜量级需时间,二季度销售业绩待半年报发布 [2] 产品情况 巩膜镜和新一代角膜塑形镜 - 使用透氧系数为 DK185 的超高透氧材料,巩膜镜镜片直径大、厚,对透氧性要求高,目前市场反馈良好,公司正通过多种渠道向用户和专家推广 [2] 美瞳产品 - 公司控股江苏多姿负责研发、生产、销售,江苏多姿有良好销售渠道,已开始生产,待备货达一定数量后上市销售 [3] 海外拓展产品 - 已通过跨境电商平台销售普通眼健康产品,主营产品角膜塑形镜、巩膜镜及护理产品属医疗器械,已启动部分国家注册 [5] 终端发展情况 - 公司控股视光终端业务收入占总业务收入超 50%,以往通过新建和并购拓展,近年因不确定性和高端消费降级,以并购为主,今年推出战略合作店计划,对投资入股和加盟终端有考评要求,向连锁化推进 [4] 业务转型情况 - 公司在产品主业外增加视光服务第二主业,产品线实施全视光产品发展战略,视光服务走社区化视光服务终端路线,遇到取得社区居民信任和获取第一批客户的困难,组建了可行的运营构架 [4] 价格与利润情况 - 老硬镜产品供货价下降,公司用升级和新产品替代老产品、赠送护理品促进销售,通过增加产品矩阵、提升线上销售、拓展渠道和市场等增加业务规模,提升视光服务收入 [5] 视光服务终端与医院关系 - 公司发展社区化视光服务终端,数量多规模小,服务本社区居民,挖掘不愿去医院的视光需求,靠口碑传播积累客户,是医院的补充 [6]
2025美瞳消费者群体有分为哪几种?美瞳消费者分析报告
搜狐财经· 2025-06-22 19:56
行业概览 - 中国美瞳市场规模预计2025年突破28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15%,渗透率从10%向30%靠拢[1] - 软性隐形眼镜占市场主导,其中美瞳规模达透明片的4倍[10][11] - 彩色镜片占比超60%,自然色系(棕/灰)为主流,个性化色系(蓝/绿)增速达40%[3] 消费者画像 - 年轻女性(92%)为核心消费群体,Z世代贡献76%消费额,男性用户增速25%[3][29][30] - 下沉市场(三四线城市)增速超20%,成为新增长极[3] - 学生党、coser、职场新人是三大主力人群,与妆容场景深度绑定[4][29][31] 产品趋势 - 日抛型市场份额从2021年35%升至2025年52%,因卫生便捷性受青睐[3] - 硅水凝胶材质(透氧率提升50%)成中高端标配,40%消费者因健康考虑选择日抛[4] - 微扩瞳自然锁边款式最受欢迎,棕色调占比最高(灰棕TGI达123.2)[39][40] 品牌竞争 - 本土品牌可啦啦、MOODY通过IP联名突围,如可啦啦×LOOPY联名款ROI提升200%[5] - 国际品牌强生、博士伦以技术壁垒巩固高端市场,硅水凝胶日抛产品溢价达150%[6] - 可啦啦推出玻尿酸保湿美瞳,解决42.1%用户反馈的"佩戴干涩"痛点[8][57] 渠道与营销 - 线上渠道占比65%,抖音"美瞳测评"类视频播放量超50亿次,直播贡献42%销售额[7] - 小红书以测评安利为主(KOC种草转化率高),抖音依赖剧情植入(互动率提升60%)[7][16] - 线下智能试戴店通过AR技术实现虚拟试色,转化率提升30%[7] 场景需求 - 演唱会、音乐节等文旅场景带动"氛围感美瞳"销量增长30%[4][45] - 美瞳与眼妆深度绑定,清冷感、氛围感妆容最热门,相关作品互动量均值137[51][52] - 消费者情绪价值中"外貌提升"占比43%,漫展场景的社群归属感需求显著[54] 技术突破 - 材料创新:玻尿酸保湿、防蓝光、维生素B12添加等功能性产品涌现[59][62] - 工艺升级:三明治工艺镜片解决花色不灵动问题,降低18.3%滑片投诉[57][60] 社媒表现 - 小红书美瞳种草内容占比50.9%,抖音讨论度更高(互动量占比38.29%)[16] - 联名款营销效果显著,如可啦啦LOOPY联名上线首日售罄,社媒互动峰值达4.5万[61][69]
高考结束后,准大学生们挤爆眼科门诊
36氪· 2025-06-20 17:43
近视手术市场趋势 - 中国近视手术人群以20岁以下为主 手术高峰期在夏季 高考后门诊量同比大幅增长[1] - 中国每千人中1.5人进行近视手术 人群平均年龄24.7岁[13] - 近视手术正成为高考后"三件套"之一 与配眼镜形成互补选择[13][16] 行业竞争格局 - 爱尔眼科旗下机构从2014年71家增至2024年974家 增长超10倍[17][19] - 华厦眼科资产从2021年9.53亿元增至2024年38.72亿元[19] - 除连锁机构外 小型诊所通过个性化服务占据细分市场[20] 手术技术与价格 - 主流手术分为角膜激光(1.5-3万元)和晶体植入(1.5-3万元)两类[15][16] - 全飞秒(SMILE)和半飞秒(FS-LASIK)是最常见术式[15] - 97%患者术后裸眼视力达到预期效果[24] 营销乱象与监管 - 部分机构过度宣传手术效果 隐瞒潜在风险如畏光/眩光等[25] - 市场监管总局明令禁止"近视治愈"等误导性宣传[28] - 近视防控产品质量参差不齐 存在虚假宣传现象[27] 消费行为变迁 - 眼镜行业从暴利转向透明化 价格战加剧[10][11] - 近视医疗消费从单一配镜扩展到手术/防控等多元形态[7] - 消费者认知提升推动行业从信息不对称走向服务竞争[10][11]
服装、美瞳、假发三大“COSPLAY经济”增长背后,百亿市场崛起
36氪· 2025-06-17 20:39
二次元文化破圈与Cosplay商业生态 - 2023年全球Cosplay爱好者达1000万人 年消费总额48亿美元 人均年消费480美元 [1] - Cosplay已形成以IP为核心的成熟商业生态系统 涵盖上游内容创作 中游产品化转化 下游消费支撑 [2] - 国产ACG内容崛起为Cosplay提供丰富IP资源 如《原神》《黑神话:悟空》等热门作品成为漫展顶流 [2] IP驱动的产业链结构 - 上游环节依赖ACG内容创作 国产动漫游戏崛起显著提升IP供给质量 [2] - 中游环节聚焦角色产品化转化 包括服饰/假发/美瞳等标准化商品及定制化服务 [2] - 下游消费者中18-24岁占比近50% 25-30岁超20% 呈现年轻化特征 [3] - 职业化趋势显现 coser通过漫展/直播实现商业变现 "cos委托"等衍生服务兴起 [3] 核心品类市场表现 服装领域 - 2024年全球Cos服装市场规模47.5亿美元 预计2029年达86.5亿美元 [4] - 单笔消费集中在100-500元区间 高端定制款租赁价可达350元/次 [4][5] - 头部品牌悠窝窝依托美盛集团资源获得《全职高手》等IP授权 [5] - 三分妄想年销售额破5000万 天猫海外业务单周增长235% [5] 美瞳领域 - Cosplay带动大直径彩色日抛需求 国货品牌占据线上50%市场份额 [6] - 可啦啦2024年GMV超15亿 与《王者荣耀》IP联名引发关注 [6] - DOYA/LENSPOP通过coser互动建立消费心智 强化场景营销 [7] 假发领域 - 许昌假发产量占全球60% 但Cos领域存在有品类无品牌现象 [8] - 淘宝爆款假发月销过万 漫美单品累计成交超10万笔 [7] - "毛娘"定制服务形成细分职业 支撑非标个性化需求 [9] 品牌商业化路径 - 成功关键在深度渗透IP生态 把握年轻群体文化消费逻辑 [10] - 线上可通过KOL合作进入私域 如推出妆娘工具包/Coser妆容教学 [10] - 线下漫展场景价值凸显 萤火虫漫展人均消费达642元 [10] - 部分城市寒暑假漫展观众年增速达20% 提供品牌体验机会 [11] 行业数据来源 - 主要引用IT桔子/艺恩/CBNData等机构发布的消费市场分析报告 [12]
中国经济样本观察·“镇”了不起丨2.4亿片!你戴的美瞳,两成与这个西北小镇有关
新华网· 2025-05-27 11:04
公司概况 - 甘肃康视达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是国内最大的彩色隐形眼镜生产企业,年产美瞳镜片2.4亿片,占国内市场份额20%,年产值约2.3亿元 [1] - 公司产品销往美国、泰国、马来西亚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 [1] - 公司单月产能超过2000万片,稳坐国内美瞳行业销售冠军 [10] 发展历程 - 2005年创始人唐顺初在白银区办公楼内开始研发隐形眼镜,2007年成立公司并在白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立工厂 [5] - 初期研发困难重重,7年投入未果,2012年突破"三明治"染色技术,打破国外垄断 [8][9] - 2012年彩色隐形眼镜获批上市,"康视达"商标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公司成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9] 技术创新 - 独家"三明治"染色技术避免颜料接触角膜,提升色彩鲜明度和佩戴安全性 [9] - 研发投入占销售额10%,开发出国内首条彩色隐形眼镜智能化生产线,实现数字化生产 [12] - 已获得授权专利96件,注册商标277件,与兰州大学等高校合作持续研发新品 [13] 市场拓展 - 在印度尼西亚等国设立海外仓缩短物流周期,开设海外旗舰店布局跨境电商 [14] - 产品获得美国、韩国、欧盟上市许可,2024年出口额超1000万元 [16] - 与国际检测机构合作完善认证体系,设立多语种客服中心建设国际化售后服务体系 [14] 社会效益 - 年纳税2000余万元,解决王岘镇等地1500余人就业 [13] - 从西北小镇起步成长为行业标杆,成为西北民营企业国际化发展的典型案例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