臭豆腐

搜索文档
卫龙美味(09985.HK):业绩超预期 产品渠道两手抓
格隆汇· 2025-08-19 10:57
产品、渠道两手抓,海外潜力可期。下半年新品开始陆续铺市,比如臭豆腐等;Q3 进入旺季,公司渠 道精耕持续推进,叠加新品上市,收入增量可期。海外潜力较大,魔芋作为大单品有望帮助公司打开海 外的影响力。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公司效率优化成果显著,我们上调2025 年盈利预测,考虑到产品端竞争也在加 剧,我们略下调2026-2027 的盈利预测。 预计公司2025-2027 的归母净利分别为为 14.6/17.2/19.6 亿元(此前预期为 13.8/18.4/22.0 亿元),同比 +37%/18%/14%;对应PE 为18/16/14X,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食品安全问题,行业竞争加剧,消费力改善不及预期。 魔芋趋势延续,渠道持续精进。2025H1 调理面制品/蔬菜制品/豆制品及其他分别实现营收13.1/21.1/0.6 亿元,同比-3.2%/+44.3%/-48.1%。在魔芋产品的带动下蔬菜制品保持高增趋势。线上/线下渠道分别实 现营收3.4/31.5 亿元,同比-3.8%/+21.5%。截止至2025H1,公司门店覆盖数量达到58.4 万家,相比2024 年末增加15 万家,线下渠道精耕持续推进。 ...
卫龙美味(09985):业绩超预期,产品渠道两手抓
东吴证券· 2025-08-17 12:03
投资评级 - 买入(维持)[1] 核心观点 - 2025H1业绩超预期:营收34.83亿元(同比+18.5%),净利润7.36亿元(同比+18.5%)[8] - 产品结构优化:蔬菜制品(魔芋产品)营收21.1亿元(同比+44.3%),调味面制品营收13.1亿元(同比-3.2%)[8] - 渠道精耕成效显著:线下渠道营收31.5亿元(同比+21.5%),门店覆盖达58.4万家(较2024年末新增15万家)[8] - 盈利能力提升:2025H1销售净利率21.1%(环比+7.7pct),毛利率47.2%(环比+0.5pct)[8] - 海外拓展潜力:魔芋大单品有望推动海外市场影响力[8] 财务预测 盈利预测 - 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14.6/17.2/19.6亿元(同比+37%/18%/14%)[8] - 2025-2027年EPS预测:0.60/0.71/0.81元/股[1] - 2025年PE估值18X(现价对应18.38倍)[1] 收入与成本 - 2025年营收预测72.74亿元(同比+16.1%),2027年达95.04亿元(CAGR+13.4%)[1] - 2025年营业成本38.28亿元(毛利率47.4%)[9] 现金流与资本结构 - 2025年经营性现金流17.14亿元(同比+17.7%),资本开支1.05亿元[9] - 资产负债率24.8%(2025E),ROE 23.2%(2025E)[9] 市场表现 - 当前股价13.30港元(市净率4.17倍,流通市值294.4亿港元)[6] - 一年股价波动区间6.15-18.10港元[6] 产品与渠道策略 - 新品布局:下半年推出臭豆腐等新品,Q3旺季增量可期[8] - 效率优化:辣条产能利用率提升带动毛利率改善(调味面制品毛利率+0.5pct)[8] - 费用控制:2025H1销售/管理费用率15.1%/5.8%(同比-1.0/-2.5pct)[8]
长三角加力破除市场分割——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观察之二(人民眼·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
人民日报· 2025-08-15 06:13
长三角区域市场一体化建设 - 长三角区域作为我国经济发展最活跃、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正在通过区域市场一体化为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开辟道路、创造条件、积累经验 [1] - 202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发挥长三角在建立全国统一大市场的龙头带动作用 [1] - 2024年7月中央财经委员会会议提出"五统一、一开放"的基本要求,包括统一市场基础制度、基础设施、政府行为尺度、监管执法和要素资源市场 [1] 市场基础制度统一 - 江苏南通企业迁移上海手续从传统多环节流程优化为"屏对屏"跨域通办,办理时间从多日缩短至不到一个工作日 [2] - 长三角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平台已实现203项高频政务服务跨省通办,40类电子证照共享互认,78个居民服务事项"一卡通用" [4] - 安徽居民通过平台申请注销江苏公司,仅用一天完成全部手续 [4] 市场设施联通 - 2024年6月开通的G8388次环线高铁串联长三角三省一市,单向里程超1200公里,开行一年运送旅客116.7万人次,客座率达80.5% [6] - "江海一港通"联动接卸模式使安徽芜湖港视同上海洋山港,企业物流时间压缩50%,成本降低30% [8] - 2025年上半年合肥海关办理联动接卸业务1566票,同比增长75% [8] 要素市场统一 - "E企融·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信易贷服务平台"注册企业超2600家,48家金融机构发布185款产品,累计授信1231笔金额超70亿元 [10] - 浙江科技企业通过平台获得上海浦发银行1000万元"浦研贷" [10] - 长三角G60科创走廊九城(区)GDP总量占全国1/15,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占全国13.3% [12] 商品服务市场统一 - 长三角"异地异店线下退换货"服务覆盖141户商家,实现"异地消费本地退" [14] - 杭黄世界级文旅廊道合作协议约定杭州每年向黄山输送团队游客不少于20万人次,黄山向杭州输送不少于10万人次 [15] - "新安江-千岛湖皖浙省际航线"实现"一次报名、两地游览" [15] 市场协同监管 - 长三角"5市8县"开展跨区域跨部门"双随机、一公开"联合监管 [16] - 宣城与上海长宁区市场监管部门协作查处电商刷单案件 [17] - 嘉善县推进食品安全数字化追溯体系建设,"管老太臭豆腐"年产值达1500万元,在长三角开设24家门店 [20]
萧山滋味养成史
虎嗅· 2025-08-02 20:06
2018年,高晓松在杭州开设了公益阅读机构"晓书馆"。 落成仪式上,高不吝对杭州的赞美。他说:"我的母亲是杭州人,从小家里吃饭,习惯了梅干菜捂肉、烩三鲜、肉饼蒸鲞、江米鱼这些本地家常菜。" 实际上,高晓松的"杭州血统"来自他的外婆、著名物理学家陆士嘉,她是萧山望族旱桥头陆氏的千金小姐。虽然今天的萧山已经是杭州行政上的一个区, 杭州最大的机场所在地,但从人文的角度解构,萧山却有着与"美食荒漠"完全不同的历史传承。 高晓松口中那些"杭州家常菜",则与臭名昭著的西湖醋鱼、龙井虾仁没啥关系,它们代表的,是风情曼妙的萧山餐桌,和水袖长衫的萧绍文化。 酵变滋味 和很多江浙地区的城市一样,萧山,有一个晦涩难懂、无法用汉语释读的故地名——余暨县。 和余姚、余杭一样,这个以"余"作为词根的地名,描绘的是上古时代的这片土地的地理地貌:余暨,百越语意为"盐乡"。 从宏观地理来看,萧山的地理位置很特殊,它是杭嘉湖平原的南端,宁绍平原的起点;背靠连绵起伏的浙西丘陵,面朝开阔的杭州湾——山海相遇之地。 《汉书·地理志》记载,余暨县始建于汉初,是当时江南地区重要的盐产地。海潮退却,滩涂裸露,盐霜白茫,风起时,如绫似雪,铺天盖地。 盐,不仅 ...
卫龙美味(09985.HK):我们预计1H25收入端有望保持较快增长 利润端由于成本压力及高基数同比增速慢于收入
格隆汇· 2025-07-22 02:33
财务预测 - 预计1H25收入同比增速15%-20%区间,利润增速略低于收入增速,主要受1H24利润率高基数影响 [1] - 预计1H25毛利率环比2H24有望改善,通过供应链提效、生产人员优化等方式对冲魔芋原料成本上涨 [1] - 预计1H25管理费用率同比收窄,净利率端压力可控,利润有望同增低双位数左右 [1] 业务表现 - 预计1H25魔芋品类保持高增,调味面制品品类因SKU陈列调整使2Q增长承压 [1] - 预计1H25渠道端搭赠促销力度比2H24增加,对收入增速有一定影响 [1] - 预计下半年辣条(小龙虾口味)和魔芋爽(麻酱口味)将增加铺货,臭豆腐等新品有望贡献增量 [2] 渠道拓展 - 7月初在山姆渠道上新卫龙高纤牛肝菌魔芋800g(零售价49.9元),下半年海外市场有望进一步放量 [2] - 预计下半年在山姆、海外渠道有望贡献新增量,增速有望保持与1H25相近 [2] 公司治理 - 彭宏志辞任执行董事、首席财务官,余风接任CFO,预计高管调整对公司经营影响可控 [2] 估值预测 - 维持2025年和2026年利润预测,目标价17.5港币 [2] - 当前股价对应25/26年20.2/16.4倍P/E,目标价对应25/26年约28/23倍P/E [2] - 现价距目标价约38.7%上涨空间 [2]
食在街巷,味在人心(金台随笔)
人民日报· 2025-07-21 05:52
行业趋势 - 市井餐馆凭借本地特色和鲜烹现制成为美食榜单常客,其核心竞争力在于地道口味而非装修或位置 [1] - 消费者偏好"常有本地人上门"的街边小店,验证了真实风土人情的餐饮体验需求 [1] - 手工制作和现点现做成为差异化卖点,例如浙江商户坚持手工揉面、现杀现炒以保持独特口感 [1] 经营模式 - 社区熟客经济支撑长期经营,上海面馆案例显示老顾客协助解决租金问题实现持续运营 [2] - 深夜餐饮场景存在刚需,广州小吃店通过服务出租车司机等夜间工作者建立稳定客群 [2] - 拒绝好评营销策略体现产品自信,部分店家依赖口碑自然传播而非评分机制 [4] 文化价值 - 地方菜系成为文化传播载体,苏州餐馆通过菜品演示和讲解传递姑苏饮食文化 [3] - 街边美食具有文化互动属性,消费者通过味觉体验实现地域文化认知 [3] - 烹饪技艺被赋予人文内涵,如响油鳝糊的烹制过程强化了食客对苏帮菜技艺的感知 [3] 消费行为 - 消费者选择动机包含情感联结,回头客现象体现对食物温情的持续认同 [2][4] - 餐饮消费被赋予幸福感获取功能,食客通过美食体验缓解工作压力 [4] - 价格敏感度相对降低,消费者更关注品质而非加价行为(如长鱼炒面案例) [3]
在运动中心“练”起来、在老街“购”起来、在夜市“吃”起来—— 看!夜间经济热度不一般(中国消费向新而行·关注夏日消费)
人民日报· 2025-07-21 05:50
夏日消费市场概况 - 暑期消费市场呈现火热态势,各地创新消费场景、推动业态融合,持续激发消费潜能 [1] - 夜间消费成为重要引擎,多地通过特色活动和新消费品牌拉动消费增长 [4][7] 湖北黄石体育消费 - 福客体育运动中心夜间运动人数达300多人/天,是前几个月的两倍,下午5点后客流占全天70% [3] - 通过"夜训·夜练·夜赛"系列活动带动体育用品销售,三人街头篮球赛吸引32支队伍130名选手和5000观众 [4] - 夜间训练班学员续费率75%,场馆夜间使用率100%,带动关联消费超2500万元 [4] - 推出运动积分兑换机制,实现"流量-留量-消费"闭环转化 [4] 湖南长沙新消费 - 墨茉点心局通过"国潮"文化场景提升体验,客流量突破54.1万人次,夜间客流为主力 [6] - "零食很大"门店周末日均客流量超1万人次,夜间为重要销售时段 [7] - 长沙夜间消费占全天60%,从业人员超100万,重点培育10个市级夜间经济示范街区 [7] 云南芒市特色夜市 - 新玩厂夜市融合工业风格与民族特色,入选省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 [8][9] - 特色美食如香茅草烤鱼、泡鲁达等吸引游客,高峰期露天餐桌座无虚席 [8] - 设有创业街区售卖民族饰品,节假日举办长街宴等沉浸式体验活动 [9]
国内五星酒店纷纷卷地摊,什么信号?
36氪· 2025-07-02 20:39
行业现象 - 全国多地高星酒店兴起"摆地摊"风潮,包括河南三门峡的澳门天子酒店、金镰酒店、开元酒店等推出盒装菜品,价格亲民[5][7] - 陕西榆林的西沙胜利大酒店、沙漠春天酒店和东沙民生酒店将招牌卤味和酱肘子等搬到街头销售[8][9] - 浙江绍兴的咸亨酒店、国际大酒店和银泰大酒店将臭豆腐、酥鱼、素烧鹅等菜品以低价(十几元至二十元)在路边摊销售,部分菜品三小时内售罄[13][16][18] - 国际连锁品牌如天津丽思卡尔顿酒店推出移动汉堡车,希尔顿主厨在街头叫卖卤味[20] 核心驱动因素 - 公务接待市场萎缩,河南信阳等地因"禁酒令"和公职人员猝死事件导致酒店包厢消费锐减[28][31] - 企业差旅预算大幅缩减,合思报告显示超60%企业削减差旅预算,麦肯锡数据指出中国企业差旅预算平均下滑15%-20%,科技金融行业降幅超30%[34] - 互联网大厂如蚂蚁集团严控员工差旅,禁止P8以下员工非必要出差[38] - 消费降级趋势明显,消费者更注重性价比而非面子消费[40][43] 商业模式转型 - 酒店餐饮呈现"正餐快餐化"趋势,天津丽思卡尔顿推出58元和牛汉堡,上海静安瑞吉以20元以下英式松饼套餐吸引客流[54][56] - 销售渠道从单一堂食扩展至"堂食+外摆+线上"三维模式,河南某酒店虎皮肘子在抖音售出2万多份[59][60] - 通过低价产品吸引流量并转化高端消费,实现"高端+大众"双线运营[57][64] 行业影响 - 传统依赖商务会议和高端宴请的盈利模式面临挑战,酒店需重构餐饮逻辑[50][51] - 社交媒体传播放大"五星地摊"的反差效应,形成新的用户黏性[63] - 疫情催生的"酒店餐饮零售化"模式在电商平台推动下成为新增长点[61]
国内五星酒店纷纷卷地摊,什么信号?
虎嗅APP· 2025-07-01 18:42
行业现象 - 全国多地高星酒店兴起"摆地摊"模式,包括河南三门峡的澳门天子酒店、金镰酒店、开元酒店等,提供价格实惠的现做菜品[3][4] - 陕西榆林的西沙胜利大酒店、沙漠春天酒店和东沙民生酒店将招牌卤味搬到街头销售[5][6] - 浙江绍兴的咸亨酒店、国际大酒店和银泰大酒店将臭豆腐、酥鱼、素烧鹅等菜品以低价形式摆摊销售,部分菜品价格从五六十降至十几元[9][10][12][13] - 国际连锁酒店如天津丽思卡尔顿、希尔顿也加入街头销售行列[13] 驱动因素 - 公务接待生意受"禁酒令"影响严重,河南信阳等地酒店餐饮业务大幅下滑[19][21] - 企业差旅预算缩减:60%企业选择削减差旅预算,过去三年中国企业差旅预算平均下滑15%-20%,科技金融行业削减30%以上[22] - 互联网大厂如蚂蚁集团严控员工差旅,限制P8以下员工非必要出差[25] - 消费降级趋势明显,消费者更注重性价比而非面子消费[25][26][28] 商业模式转型 - 酒店餐饮从"人找店"转向"店围人",通过堂食、外摆、线上团购多渠道运营[37] - 正餐快餐化趋势:天津丽思卡尔顿和牛汉堡58元/份,上海静安瑞吉英式松饼套餐低于20元[36] - 河南某五星酒店虎皮肘子在抖音销售超2万份,实现线上线下联动[37] - 酒店餐饮零售化成为新增长点,通过低价吸引客流再引导至正餐消费[36][37] 行业趋势 - 高星酒店传统收入支柱(商务会议、高端宴请)双双受挫[34] - 行业从单一高端定位转向"高端+大众"双轨模式[39] - 酒店通过反差营销创造新的用户黏性,打破固有高端形象[39] - 餐饮零售化和场景外延将成为未来重要发展方向[37][39]
【咸阳】精准施策带动消费增长
陕西日报· 2025-06-09 08:28
夜市经济与消费活力 - 咸阳汇通夜市端午假期客流量显著增加 摊主李艳妮平日每日销售25公斤鲜面条 假期提前售出30公斤 [1] - 夜市带动特色餐饮消费 汇通面 烤鱿鱼 臭豆腐等成为游客打卡热点 西安游客崔伟等通过社交媒体传播城市烟火气 [1] - 福园巷子 北平街等商业综合体同步受益 形成特色街区联动效应 推动市井消费升级 [1] 政策刺激与家电消费 - 苏宁易购中华广场店推出"以旧换新专场补贴" 叠加厂家 平台 国家三重补贴 一季度销量同比增长超40% [2] - 咸阳市以旧换新政策覆盖330家企业商户 已拨付汽车补贴3774 7万元 预拨电动自行车补贴225万元 [2] - 消费券发放直接拉动消费超1000万元 形成"政策-商家-消费者"三方联动效应 [2] 文旅融合与消费数据 - 咸阳市策划"山南水北 咸阳很美"主题文旅活动 通过文化体验 烟火气场景吸引游客 [3] - 一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8 5% 其中限额以上零售额增长15 5% 餐饮收入增速达18 1% [3] - 商品零售与餐饮双轮驱动 商品零售额增长15 1% 显示消费结构多元化趋势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