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佳贝艾特
icon
搜索文档
母婴消费券来啦!全国可用!京东&澳优母婴焕新活动正式启动
搜狐财经· 2025-08-21 00:20
近年来,我国出台了一系列生育支持政策,受到育儿家庭欢迎。在政府统筹引领下,澳优乳业等企业也 陆续推出创新举措,助力营造生育友好社会氛围。此次澳优乳业与京东集团紧密协作,让高品质的营养 产品,以更便捷的方式、更实惠的价格,惠及更多母婴家庭。 望城区委常委、区人民政府副区长蔡哲表示,京东集团是电商领军者,以"正品行货"赢得信赖,"小时 达"刷新速度;澳优乳业是从望城走向世界的标杆企业,其智慧工厂与总部扎根望城。两大品牌强强联 手,政企协同,点燃母婴消费新引擎,这不仅是利民惠民的实举,更是"电商+实体"融合发展的生动实 践。 作为中国乳业的头部企业,澳优乳业始终致力于携手合作伙伴打造合作共赢新生态,为消费者提供超越 期待的产品和服务。澳优乳业(中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执行总裁魏燕青表示,澳优乳业以"全球营 养,呵护成长"为使命,京东集团以"技术为本,让生活更美好"为使命,双方理念相融、初心相通。相 信"澳优品质+京东速度"将为众多母婴家庭按下幸福的"加速键",为消费者带来更优质的产品和服务。 8月19日,"夏之礼・惠聚长沙"望城区暑期消费季之京东&澳优母婴焕新活动在澳优太阳城盛大启幕。 这场由中共长沙市望城区委、望 ...
伊利的周期之困与转型之战
新浪财经· 2025-06-23 10:05
行业现状 - 2024年乳业受供给过剩、需求走弱、库存偏高三重因素压制,生鲜乳价格持续下跌,行业竞争格局恶化 [1] - 2024年伊利、蒙牛、光明营收分别同比下滑8.24%、10.09%、8.33%,归母净利润分别下滑18.94%、97.83%、25.36% [1] - 2024年是伊利上市以来首次营收负增长,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期间伊利仍实现11.87%增长,反映当前挑战更严峻 [1] - 2022年起乳制品行业零售总额增速转负,需求端持续疲软 [3] 公司业绩 - 2024年伊利营收1157.80亿元(同比-8.24%),归母净利润84.53亿元(同比-18.94%),主因乳品消费缩减和阶段性供给过剩 [3] - 液体乳占伊利营收超60%,2024年营收750.03亿元(同比-12.32%),冷饮营收87.21亿元(同比-18.41%),奶粉及奶制品营收296.75亿元(同比+7.53%) [3] - 2024年一季度伊利总营收330亿元(同比+1.35%),液体乳和冷饮营收分别下滑3%、5%,奶粉业务同比大增19% [6] 业务结构 - 伊利液态类乳品、成人奶粉、冷饮业务市场份额均为国内第一,但核心液态奶业务与行业走势强相关 [5] - 奶粉业务成增长亮点,2024年"金领冠"婴幼儿奶粉双位数增长,"佳贝艾特"与"悠滋小羊"羊奶粉逆势增长并保持市场份额第一 [8] - 伊利非乳制品业务布局包括高端矿泉水品牌伊刻活泉(日产能突破110万瓶)、宠物食品品牌依宝、与同仁堂合作的功能性营养品 [8][10] 成本与效率 - 2024年伊利销售费用同比-2.61%,管理费用同比-13.37%,共节省12.79亿元,整体毛利率升至34.03% [5] - 2024年一季度销售费用同比-7.02%,管理费用同比-14.43%,推动扣非净利增长 [5] 行业挑战 - 近三年中国居民牛奶消费持续下降,2022年液态奶消费量降幅达8.6%,市场进入存量时代 [13] - 现制咖啡与茶饮对液态奶市场形成压制,中国奶制品种类有限限制消费者选择 [13] - 伊利跨界业务面临激烈竞争,如矿泉水赛道有农夫山泉、娃哈哈等成熟品牌,无糖茶饮赛道有东方树叶、元气森林等对手 [15] 战略转型 - 伊利需在存量市场挖掘新需求并打造符合新消费人群的产品,转型涉及供应链、品牌认知、组织架构全方位变革 [15] - 雀巢非乳制品业务占比超80%,伊利当前营收仍依赖液态奶、奶粉和冷冻饮品,多元化成效有限 [10][11] - 行业转型关乎企业生存与发展,将对中国乳业及消费市场格局产生深远影响 [16]
伊利、蒙牛“血战”婴配粉市场:各自商誉减值超30亿元丨乳业变局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16 21:02
行业趋势 - 乳品行业全渠道销售额同比下滑2.7%,液态奶市场明显收缩,伊利液体乳收入同比下滑12.32%,蒙牛液态奶收入同比下滑10.6% [10] - 婴配粉市场进入存量竞争阶段,线下销售额同比下滑9.8%,其中销售量下滑9.4%,平均价格下滑0.3% [5] - 行业面临原料乳过剩压力,乳企大量生产工业乳粉导致库存激增,每吨亏损1万-2万元 [10] - 资本市场估值体系从规模增长驱动转向利润优先 [12] 公司财务表现 - 伊利2024年营收1157.8亿元同比下滑8.24%,归母净利润84.53亿元同比下滑18.94%,主要受澳优商誉减值30.37亿元影响 [1] - 蒙牛2024年营收886.75亿元同比下滑10.1%,归母净利润1.05亿元同比暴跌97.8%,主要因贝拉米商誉减值39.814亿元 [1] - 伊利2025年一季度营收同比增长1.35%至330.18亿元,呈现复苏迹象 [23] - 两家公司股价较2012年高点大幅回落,伊利当前市值1909亿元(高点47.83元/股),蒙牛720.57亿港元(高点52.63港元/股) [13] 战略调整 - 伊利坚持不低于70%分红率,2024年分红比例达91.4%,股东回报总额占利润100.4% [14] - 蒙牛提升分红比例至45%(2020-2022年维持在30%),2024年派发现金19.9亿元 [15] - 蒙牛新任总裁高飞推行"一体两翼"战略,核心业务包括液态奶/奶粉/冰品/奶酪,创新与国际化作为两翼 [21] - 伊利通过多品类运营和全球化布局提升产品附加值,改善亏损业务盈利状况 [22] 婴配粉业务 - 婴配粉是毛利率最高品类,伊利奶粉业务毛利率达41.02%(液态奶30.98%)且持续增长 [8] - 伊利奶粉及奶制品业务2024年营收296.75亿元同比增长7.53%,金领冠品牌实现双位数增长,羊奶粉逆势增长 [16] - 蒙牛奶粉收入2024年同比下滑5.9%至33.2亿元 [16] - 伊利2019年以62.5亿港元收购澳优52.7%股权,蒙牛2019年以78.6亿港元收购贝拉米 [3][5] 市场展望 - 预计2025年出生率继续下滑,但龙年生育反弹和产品高端化可能收窄行业降幅 [10] - 蒙牛目标2025年收入实现低个位数增长 [22] - 行业进入变现周期,利润之战将激化,婴配粉市场战略意义凸显 [11][24][25]
伊利股份营收1158亿稳居亚洲第一 奶粉业务厚积薄发步入收获期
证券时报· 2025-05-07 01:54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业总收入1157.80亿元,剔除商誉减值后净利润115.39亿元,同比增长12.2% [2] - 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总收入330.18亿元,同比增长1.35%,扣非归母净利润46.29亿元,同比增长24.19% [2] - 2024年分红比例达91.4%,派发现金红利总额77.26亿元,股东回报总额占利润比例100.4% [10] 业务板块表现 - 液体乳业务2024年营收750.03亿元,市场份额行业第一,高端低温白奶营收同比增幅超30% [3] - 冷饮业务2024年营收87.21亿元,30年蝉联全国冷饮行业冠军 [3] - 奶粉及奶制品业务2024年营收296.75亿元,同比增长7.53%,羊奶粉业务全球销量与销售额第一 [4] - 奶酪业务2024年营收同比增幅超20%,线下零售市场份额约19.1%,传统渠道零售额市场份额26.4% [4] - 其他产品收入2024年同比增长13.75%,伊刻活泉现泡茶销售翻倍增长 [4][5] 市场与产品创新 - 成人奶粉市场近三年复合增长率23.6%,公司零售额市场份额24%,连续十年行业第一 [6] - 舒化无乳糖猴头菇牛奶上市第3个月增长近300% [6] - 与同仁堂合作打造"药食同源"功能性产品矩阵 [7] - 2024年研发费用同比增长2.33%,乳铁蛋白活性成分提取技术取得突破 [8] - 累计获得国内外发明专利授权973件,新增135件 [9] 技术与数智化 - 益生菌定向筛选及常温包埋稳态化关键技术获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科学技术奖 [8] - 建立行业首个可视化乳品减糖智能数据库 [8] - 推出乳业人工智能大模型YILI-GPT和智能体平台YILI-Agent [9] 行业与战略布局 - 现代智慧健康谷建设持续推进,国家乳业技术创新中心二期工程开工 [7] - 奶酪智造标杆基地三期项目计划年内建成投产 [7] - 上游原奶供给出清,供需格局改善,头部企业份额集中化趋势明显 [11]
盈利能力逆势增长、分红金额再创新高 伊利:2025年还会更好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5-06 15:59
核心财务表现 - 2024年营业总收入达1157.8亿元,剔除商誉减值后净利润115.39亿元,同比增长12.2% [1]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总收入330.18亿元(同比+1.35%),扣非归母净利润46.29亿元(同比+24.19%) [1] - 2024年综合股东回报(分红+回购)占净利润比例达100.4%,股息率4.6%,累计分红508亿元为乳企第一 [1][4] 业务板块分析 - 液体乳业务收入750.03亿元,安慕希常温酸奶市场份额提升1.4个百分点,高端低温白奶营收增长超30% [3] - 奶粉及奶制品业务收入296.75亿元(同比+7.53%),婴幼儿奶粉零售额市场份额17.3%,电商渠道增长50.8% [3] - 冷饮业务收入87.21亿元连续30年居首,海外冷饮营收增长13% [3][7] 战略与创新 - 2020-2024年毛利率累计提升377个基点,核心经营利润率提升205个基点 [2] - 推行"牛羊并举"战略,羊奶粉业务全球销量/销售额第一 [3] - 非乳业务(水饮、牛肉等)快速增长,伊刻活泉现泡茶销售额成倍增长 [6] 行业与市场展望 - 乳业上游牧场产能去化,奶价拐点或于2025年下半年出现 [5] - 2025年经营利润率目标9%,承诺分红率不低于70% [8] - 国际化战略加速,Joyday/Cremo进入印尼/泰国冷饮市场前三,海外婴幼儿奶粉增长68% [7] 未来规划 - 2025年下半年启动新五年战略,聚焦全产业链五大方向(中国牛/养殖模式/原料/装备/品质) [7] - 计划复制东南亚成功经验,拓展非冰激凌乳制品品类 [7]
面对三十年来首度“双降” 伊利如何应对“中年危机”
华尔街见闻· 2025-05-01 20:01
业绩表现 - 2024年营收1157.8亿元同比下滑8.24% 净利润84.5亿元同比下降18.9% [2] - 四季度计提52亿元导致单季度亏损24.2亿元 其中对澳优商誉减值30.4亿元 [3][4] - 2025年一季度营收330.18亿元同比增长1.35% 扣非净利46.29亿元同比增长24.19% [17] 行业困境 - 乳制品全渠道销售额2024年同比下滑2.7% 液奶销售额降3.7%均价降1.8% [10][11] - 原奶价格较2021年下跌超30% 下行周期已持续三年 [7][9] - 小型乳企通过价格战抢走头部企业市场份额 液奶市场量价齐跌 [11] 业务板块 - 液体乳2024年营收750亿元同比下滑12.3% 占总营收比重降至64.8% [24] - 奶粉板块营收296.75亿元同比增长7.53% 婴幼儿奶粉市占率提升至17.3% [29][32] - 海外冷饮业务增长13% 婴幼儿奶粉增长68%但整体贡献较小 [35][36] 战略调整 - 清理渠道库存导致2024年二季度营收下滑16.5% 三季度降幅收窄至6.7% [13][14] - 与同仁堂合作推出药食同源配方奶粉 布局功能性乳制品 [40] - 加速非乳业务拓展 茶饮生产线年产值达2亿元 矿泉水业务绑定奶粉场景 [41][42][46] 未来展望 - 2025年营收目标增幅仅2.8% 终端需求复苏预判谨慎 [18] - 计划通过营销和费用控制实现9%净利率目标 [19] - 下半年将制定新五年战略规划 国际化是重要议题 [37]
伊利“攻守兼备”:春节开门红后继续关注产业链健康度,预计乳业Q3供需平衡
财经网· 2025-04-30 19:26
行业供需与周期 - 2021年下半年起原奶供需矛盾显现,需求旺盛叠加牧场整合加速导致供给过剩[2] - 2022年消费力受损但规模化牧场抗风险能力增强,供需矛盾进一步加剧[2] - 预计三季度双节期间乳业供需将实现阶段性平衡,上游牧场退出意愿增加将加速产能出清[2][3] - 牛肉价格上涨和饲料成本上升促使低效牧场退出,原奶价格波动未来将更趋温和[3] - 公司一季度主动增加喷粉量以保持产品新鲜度,但全年喷粉量预计同比减少[3] 公司战略与渠道管理 - 公司快速应对行业调整,通过动销策略和渠道梳理清理库存并管控价盘[2] - 三季度初完成渠道清理,双节和春节动销恢复,渠道库存和价盘保持健康[3] - 公司强调不会因一季度开门红而盲目压货,将维护产业链健康和价盘稳定[4] - 2025年目标实现9%的净利率,利润端有望明显改善[4] 业务板块表现 - 奶粉及奶制品业务营收296.75亿元,同比增长7.53%,成为第二增长曲线[5] - 成人奶粉市场份额提升至27.7%,欣活品牌切入功能性细分市场[5][6] - 婴幼儿奶粉金领冠实现双位数增长,羊奶粉业务全球销量第一[5] - 奶酪业务2B表现突出,2024年营收同比增长超20%[5] - 东南亚冰淇淋业务实现双位数增长,部分品牌进入当地前三名[8] 新产品与创新布局 - 计划推出青少年长高奶粉、升级助眠奶粉和功能性牛奶配方[7] - 与同仁堂合作开发药食同源产品,布局驼奶粉等高端稀有奶源[7] - 上海乳品应用创新中心提供定制化服务,如奶皮子酸奶等创新产品[7] 国际化与协同效应 - 澳优海外奶粉业务增长68%,中东市场羊奶粉占有率达80%[8] - 计划将东南亚冰淇淋经验复制到其他地区,并拓展乳制品品牌[8] - 整合集团资源支持澳优研发和供应链,提升产能利用率和盈利水平[6]
伊利股份:2024年实现总营收1158亿元 奶粉业务厚积薄发步入收获期
证券时报网· 2025-04-30 18:58
财务表现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1157.80亿元 剔除商誉减值后净利润115.39亿元 同比增长12.2% 经营规模稳居亚洲乳业第一 [1] - 2025年第一季度实现营业总收入330.18亿元 同比增长1.35% 扣非归母净利润46.29亿元 同比增长24.19% 营收利润逆势超预期增长 [1] - 2024年拟向全体股东每股派发现金红利1.22元(含税) 预计派发现金红利总额达77.26亿元 分红比例高达91.4% 刷新历史纪录 [12] 业务板块表现 - 液体乳板块2024年实现营收750.03亿元 零售额市场份额稳居行业第一 常温白奶市场份额居首位 常温酸奶市占率同比提升1.4个百分点 低温酸奶市场份额提升1.3个百分点 高端低温白奶营收同比增幅超30% [2] - 冷饮业务2024年实现营收87.21亿元 30年蝉联全国冷饮行业冠军 通过产品创新和多元消费场景拓展巩固龙头地位 [2] - 奶粉及奶制品业务2024年实现营收296.75亿元 同比增长7.53% 婴幼儿奶粉核心品牌"金领冠"实现双位数增长 羊奶粉业务全球销量与销售额第一 佳贝艾特在中国进口婴幼童羊奶粉市场份额连续七年超六成 [3] 创新与研发 - 2024年研发费用同比增长2.33% 在乳铁蛋白活性成分提取和应用方面取得重要突破 "益生菌定向筛选及常温包埋稳态化关键技术"获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科学技术奖 [9] - 截至2024年末累计获得国内外发明专利授权973件 较上年末新增135件 2024年世界乳业峰会上荣获4项世界乳品创新奖及4项推荐奖 [10] - 打造乳业首个人工智能大模型YILI-GPT 推出智能体平台YILI-Agent 推动业务智能化升级 [11] 健康食品布局 - 其他产品收入2024年同比增长13.75% 伊刻活泉现泡茶销售实现翻倍增长 唯一斩获世界饮用水大奖的中国品牌 [4] - 成人奶粉业务零售额市场份额达到24% 较上年提升0.8个百分点 连续十年位列行业第一 中老年奶粉品牌欣活专注解决中老年营养需求 [6] - 与同仁堂合作打造"药食同源"系列功能性产品矩阵 加速向综合性健康食品企业转型 [7] 产业链与产能建设 - 伊利现代智慧健康谷建设持续推进 国家乳业技术创新中心二期工程已破土动工 奶酪智造标杆基地三期项目计划于年内建成投产 [7] - 项目贯通原奶生产至深加工全流程 解决原制奶酪"卡脖子"问题 提升奶源综合利用率 缓冲行业周期性波动 [8] 行业趋势与竞争格局 - 中国成人奶粉市场近三年复合增长率达23.6% 50岁以上消费群体贡献62%的销售额 [5] - 液奶领域高端品类渗透率仍存在较大提升空间 奶粉市场头部企业份额集中化趋势明显 [13] - 上游原奶供给处于出清阶段 供需格局不断改善 2025年若原奶价格企稳 存货减值情况将显著改善 [13]
韧性筑基激活乘数效应 伊利股份迈向高质量发展
证券日报网· 2025-04-30 11:42
财务表现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1157.80亿元,稳居亚洲乳业第一,剔除商誉减值后净利润115.39亿元,增长12.2% [1] - 2025年一季度实现营业总收入330.18亿元,同比增长1.35%,扣非归母净利46.29亿元,同比增长24.19% [1] - 经营规模与经营质量双领跑,业绩企稳向好 [1] 业务梯队表现 第一梯队业务 - 液体乳业务营收达750.03亿元,稳居行业第一 [2] - 常温白奶市场份额行业第一,常温酸奶市占率同比提升1.4个百分点 [2] - 低温酸奶市场份额较上年提升1.3个百分点,高端低温白奶营收同比增长30%以上 [2] - 冷饮业务实现营收87.21亿元,已连续30年稳居全国冷饮行业龙头地位 [2] 第二梯队业务 - 奶粉及奶制品业务实现营业收入296.75亿元,同比增长7.53% [3] - 成人奶粉零售额市场份额持续提升,连续十年位列行业第一 [3] - 婴幼儿奶粉品牌"金领冠"营收实现双位数增长 [3] - 羊奶粉业务稳居"羊奶粉市场销量与销售额全球第一",佳贝艾特连续七年市场份额超六成 [3] - 奶酪业务2B营收同比增长超过20% [3] 战略布局与创新 - 在全球拥有15个研发中心,牵头建设中国乳业唯一的国家级技术创新中心 [4] - 与同仁堂达成全面战略合作,推出"药食同源"系列功能性产品 [4] - 奶酪智造标杆基地三期项目将解决原制奶酪依赖进口问题,提升产业链附加值 [4] - 数智化能力深度嵌入业务运营体系,缩短新品上市周期,提高供应链运营效率 [4]
营收1158亿元 利润115.39亿元 稳居亚洲乳业第一 伊利股份韧性筑基 多维赋能开启价值增长新篇
中国经济网· 2025-04-29 20:20
核心业绩表现 - 2024年营业总收入1157 80亿元稳居亚洲乳业第一 剔除商誉减值后净利润115 39亿元同比增长12 2% [1]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总收入330 18亿元同比增长1 35% 扣非归母净利46 29亿元同比增长24 19% [1] - 整体毛利率提升131个基点至34 03% 经营现金流净额217 40亿元同比增长18 86% [2] 经营质量与股东回报 - 2024年管理费用率降低23个基点至3 86% 2025年一季度销售费用率同比下降152个基点至16 9% [2] - 拟现金分红77 26亿元分红比例达91 4% 叠加20亿元回购计划股东回报总额占利润比例达100 4% [3] - 上市以来累计分红508亿元位列中国乳业第一 [3] 业务梯队结构 - 第一梯队液体乳营收750 03亿元 常温白奶/酸奶市占率第一 低温酸奶份额提升1 3个百分点 高端低温白奶增长超30% [5] - 冷饮业务营收87 21亿元连续30年行业第一 [5] - 第二梯队奶粉及奶制品营收296 75亿元同比增长7 53% 成人奶粉市占率连续十年第一 婴幼儿奶粉"金领冠"双位数增长 [5] - 羊奶粉业务稳居全球销量/销售额第一 佳贝艾特中国进口市场份额连续七年超60% [6] - 奶酪业务2B端增长超20% 非乳业务中伊刻活泉现泡茶成倍增长 [7] - 海外业务冷饮增长13% 婴幼儿奶粉增长68% [8] 战略能力建设 - 全球15个研发中心 国家乳业技术创新中心为行业唯一国家级平台 [10] - 与同仁堂合作开发"药食同源"功能性产品 奶酪智造基地三期将解决原制奶酪进口依赖 [11] - 新品收入占比达15 1% 数智化技术缩短新品上市周期提升供应链效率 [11] - 可持续发展聚焦绿色减碳/乡村振兴/社会公益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