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佳贝艾特
icon
搜索文档
伊利的周期之困与转型之战
新浪财经· 2025-06-23 10:05
行业现状 - 2024年乳业受供给过剩、需求走弱、库存偏高三重因素压制,生鲜乳价格持续下跌,行业竞争格局恶化 [1] - 2024年伊利、蒙牛、光明营收分别同比下滑8.24%、10.09%、8.33%,归母净利润分别下滑18.94%、97.83%、25.36% [1] - 2024年是伊利上市以来首次营收负增长,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期间伊利仍实现11.87%增长,反映当前挑战更严峻 [1] - 2022年起乳制品行业零售总额增速转负,需求端持续疲软 [3] 公司业绩 - 2024年伊利营收1157.80亿元(同比-8.24%),归母净利润84.53亿元(同比-18.94%),主因乳品消费缩减和阶段性供给过剩 [3] - 液体乳占伊利营收超60%,2024年营收750.03亿元(同比-12.32%),冷饮营收87.21亿元(同比-18.41%),奶粉及奶制品营收296.75亿元(同比+7.53%) [3] - 2024年一季度伊利总营收330亿元(同比+1.35%),液体乳和冷饮营收分别下滑3%、5%,奶粉业务同比大增19% [6] 业务结构 - 伊利液态类乳品、成人奶粉、冷饮业务市场份额均为国内第一,但核心液态奶业务与行业走势强相关 [5] - 奶粉业务成增长亮点,2024年"金领冠"婴幼儿奶粉双位数增长,"佳贝艾特"与"悠滋小羊"羊奶粉逆势增长并保持市场份额第一 [8] - 伊利非乳制品业务布局包括高端矿泉水品牌伊刻活泉(日产能突破110万瓶)、宠物食品品牌依宝、与同仁堂合作的功能性营养品 [8][10] 成本与效率 - 2024年伊利销售费用同比-2.61%,管理费用同比-13.37%,共节省12.79亿元,整体毛利率升至34.03% [5] - 2024年一季度销售费用同比-7.02%,管理费用同比-14.43%,推动扣非净利增长 [5] 行业挑战 - 近三年中国居民牛奶消费持续下降,2022年液态奶消费量降幅达8.6%,市场进入存量时代 [13] - 现制咖啡与茶饮对液态奶市场形成压制,中国奶制品种类有限限制消费者选择 [13] - 伊利跨界业务面临激烈竞争,如矿泉水赛道有农夫山泉、娃哈哈等成熟品牌,无糖茶饮赛道有东方树叶、元气森林等对手 [15] 战略转型 - 伊利需在存量市场挖掘新需求并打造符合新消费人群的产品,转型涉及供应链、品牌认知、组织架构全方位变革 [15] - 雀巢非乳制品业务占比超80%,伊利当前营收仍依赖液态奶、奶粉和冷冻饮品,多元化成效有限 [10][11] - 行业转型关乎企业生存与发展,将对中国乳业及消费市场格局产生深远影响 [16]
哪款奶粉好消化易吸收提高免疫力?佳贝艾特悦白成众宝妈的“同款推荐”
中国食品网· 2025-06-06 16:28
几个月前,宝宝体检不达标,身高体重都属于偏下,而且还经常咳嗽,我就想着给宝宝换一款吸收好还 能提升自护力的奶粉。那段时间满脑子都是"哪款奶粉好消化易吸收提高免疫力"。于是,我开始在各个 宝妈群求助,没想到炸出不少"同款推荐"。好多妈妈都提到佳贝艾特悦白,有位二胎妈妈还分享自家俩 娃喝它的效果,说老大追体重快,老二体质好,这让我心动不已,当晚就把悦白和群里提到的另外几款 奶粉仔细研究了一番,最后还是下单了悦白的试喝装。后来宝宝就一直喝悦白,目前身体指标的方方面 面都很好,这也让我深刻地体会到"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育儿路上多听听过来人的经验准没错! 要挑出哪款奶粉好消化易吸收提高免疫力其实是很有难度的,这特别像是在做一道"既要又要还要"的选 择题,而最终这位被选中的奶粉界"六边形战士"也一定是要经得起层层考验的。接下来,就来看看佳贝 艾特悦白是怎么胜出并让我连夜下单的吧!先来说说消化吸收的问题。宝宝消化不好,吃进去的营养吸 收不了,长得慢不说,还总遭罪。大家都在推荐的这款佳贝艾特新悦白是羊奶粉,天生就有小分子的优 势,脂肪球颗粒直径比牛奶小 1/3,能轻轻松松穿过宝宝肠道,被身体吸收。而且里面的天然 a2 蛋白 ...
科技破局、全链升级:澳优四大羊乳新原料引领产业跃迁
经济观察网· 2025-05-30 17:08
羊奶新原料技术突破 - 公司推出四大羊乳新原料:羊乳酪蛋白酶解物、水解羊乳清蛋白粉、羊乳铁蛋白及羊初乳粉,其中前三款实现全球商业化应用从无到有的突破[2] - 羊乳酪蛋白酶解物通过特有酶解工艺释放高含量酪蛋白磷酸肽和生物活性肽,具有促骨生长、抗氧化、降三高等六大功能,可应用于婴配粉至营养品等多类产品[2] - 羊初乳粉通过构建成分数据库明确其免疫调节优势,并优化灭菌与冷冻干燥工艺保留活性成分,填补了产业化应用空白[5][6] 产业链价值与行业影响 - 新原料突破解决了羊乳产业链上游"卡脖子"问题,其中羊乳酪蛋白酶解物和水解羊乳清蛋白粉属于"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成果[3][4] - 公司构建覆盖基础研究-临床验证-产业转化的全链条创新体系,拥有45项羊奶研究验证成果,建立全球规模最大的羊奶粉产品矩阵[6] - 2024年公司在研科技项目90余项,承担国家项目13项,累计申请专利500余项,佳贝艾特占据纯羊乳蛋白婴配奶粉专利总量的50%[8] 商业化应用进展 - 新原料将应用于配方奶粉、特医食品、营养品三大领域,相关产品计划2024-2025年陆续上市[1][5] - 羊初乳粉可作为核心原料或独立产品出售,满足功能食品和个性化需求[6] - 技术成果已转化为多款新品:包括首款有机全配方婴配羊奶粉晶绽、低敏悦白铂晶版等,其中悦白升级版致敏β-乳球蛋白含量降低11%,临床验证敏感几率下降42%[7][8] 研发体系支撑 - 公司形成"1+6+N"全球研发体系,整合北京大学医学部、瓦赫宁根大学等顶尖机构资源[7] - 创新机制包含消费者洞察驱动研发,如针对"更低敏"需求专项攻克乳清蛋白技术[7] - 2024年推出跨赛道创新产品:涵盖羊奶粉、牛奶粉(三重有机认证悠蓝等)、营养品(NC舒鼻益生菌)三大品类[8]
澳优亮相中乳协第三十一次年会,全球首发四大羊乳新原料
长沙晚报· 2025-05-29 07:04
公司动态 - 澳优在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第三十一次年会上全球首发四大羊乳新原料,包括羊乳酪蛋白酶解物、水解羊乳清蛋白粉、羊乳铁蛋白以及羊初乳粉 [1][3][4] - 其中羊乳酪蛋白酶解物和水解羊乳清蛋白粉是"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的重要成果,采用特有靶向酶解工艺等关键技术 [4] - 水解羊乳清蛋白粉相关研发成果率先斩获"中国专利奖优秀奖",填补了羊乳行业在中国专利奖方面的空白 [4] - 公司2024年羊奶粉业务实现收入约人民币36.99亿元,同比增长12.7% [5] 产品与技术 - 羊乳酪蛋白酶解物可释放更高含量的酪蛋白磷酸肽和各类生物活性肽,水解羊乳清蛋白可靶向酶切蛋白过敏原,降低致敏性 [4] - 新原料将应用于配方奶粉、特医食品、营养品等领域,相关新产品预计将于近两年陆续问世 [4] - 公司研发的"安敏源"乳清蛋白优化技术降低了配方奶粉中致敏原β-乳球蛋白的含量,并通过斑马鱼实验验证了其降低过敏风险的效果 [7] - 公司升级了配方奶粉中OPL结构脂含量,优化产品吸收效果,相关技术已应用于佳贝艾特新悦白产品 [7] 研发体系 - 公司建立了"基础研究—临床验证—产业转化"的全链条创新体系 [4] - 依托"1+6+N"全球研发体系,通过"产学研一体"模式在全球持续开展母乳与羊乳研究 [4] - 公司在羊奶粉品牌中的研究成果位居第一阵营 [4] 行业影响 - 澳优羊乳原料研究成果被视为羊乳产业链质变跃迁的重要标志 [5] - 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加剧和健康意识提升,消费者对乳制品的营养需求呈现全年龄段和个性化趋势 [6] - 公司展示了配方奶粉、营养品、益生菌菌株及应用产品等全年龄段产品矩阵 [6]
蒙牛总裁,收入暴涨!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17 10:38
高管薪酬与人事变动 - 蒙牛2024年减员超过5000人,但乳业仍被视为优质行业[1] - 蒙牛总裁高飞2024年年薪达996万元,较晋升前收入169.5万元大幅提升[1] - 前总裁卢敏放2023年薪酬收入1357.2万元,股份收入6385.3万元,2024年任执行董事期间薪酬146.1万元,股份收入1700万元[1] 财务表现与商誉减值 - 伊利2024年营收1157.80亿元(同比下滑8.24%),归母净利润84.53亿元(同比下滑18.94%),主因澳优商誉减值30.37亿元[3] - 蒙牛2024年营收886.75亿元(同比下滑10.1%),归母净利润1.05亿元(同比暴跌97.8%),贝拉米商誉及无形资产减值达39.814亿元[3] - 两家公司通过减值消化历史收购负担,为轻装前行铺路[3] 婴配粉市场战略与挑战 - 伊利2022年以62.5亿港元收购澳优52.7%股权,蒙牛2019年以78.6亿港元收购贝拉米,均瞄准高端婴配粉市场[6][8] - 2024年婴配粉线下销售额同比下滑9.8%(销量-9.4%,均价-0.3%),行业进入存量竞争[8] - 婴配粉毛利率显著高于其他品类:伊利2024年奶粉业务毛利率41.02%,液态奶仅30.98%[11] 业务结构调整与资本市场压力 - 2024年伊利液态乳收入750.03亿元(同比下滑12.32%),蒙牛液态奶收入730.7亿元(同比下滑10.6%)[12] - 伊利计划维持70%以上分红率,2024年分红77.26亿元(分红比例91.4%);蒙牛分红比例提升至45%(2020-2022年仅30%)[14] - 蒙牛提出"一体两翼"战略,目标2025年收入低个位数增长;伊利2025年一季度营收同比增长1.35%至330.18亿元[16][17] 行业趋势与竞争格局 - 2024年乳品全渠道销售额同比下滑2.7%,乳企面临原料过剩压力,工业乳粉每吨亏损1万-2万元[12] - 伊利奶粉业务2024年营收296.75亿元(同比增长7.53%),金领冠双位数增长;蒙牛奶粉收入下滑5.9%至33.2亿元[16] - 行业从规模驱动转向利润优先,婴配粉市场竞争将加剧[12][17]
2025年中国食品消费趋势白皮书
搜狐财经· 2025-05-17 09:31
行业发展背景 - 政策层面将"大力提振消费"列为首要任务,推动食品行业从"恢复性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 [2][27] - 2024年GDP增长5%,但食品工业增加值占比连续4年下降,营收增速走低,供需结构性矛盾突出,投资保持两位数增长 [2][41] - 人口老龄化加速,65岁以上人口占比15.6%,结婚率下降但生育率首次正增长,"一老一小"需求受关注 [2][56] - 城镇化率达67%,消费者饮食观念从"吃饱"向"吃好"转变 [2][60] - 2024年研发经费支出3.6万亿元,食品科技融合AI、合成生物等技术,驱动行业智能化、绿色化、精准化转型 [2][28] 六大核心消费趋势 - **多元渠道新变革**:84.2%消费者购买平替产品,盒马优化供应链实现"价格下降、价值上升",胖东来打造自有品牌,山姆定制人群需求产品 [3][17] - **精准营养新产品**:推出适老营养产品、儿童分龄营养体系及中西合璧药食同源产品(如九阳豆浆融合黄芪、党参) [3][17] - **情绪价值新场景**:脉动青草味"出游限定"、淄博烧烤等地域美食火爆,AI赋能个性化(如太太乐情诗瓶)提升情绪体验 [3][17] - **关键人群新机遇**:母婴品牌布局全家营养(如佳贝艾特推出中老年羊奶粉),城市市集经济与下沉市场折扣店发展迅速,瑞幸因免签政策推出外文服务与国货专区 [3][17] - **信息智能新体验**:AI应用于研发(味全"数字味觉图谱")、生产(蒙牛MENGNIU.GPT)及餐饮(AI炒菜机人效提升80%) [3][17] - **食饮绿色新革命**:供应链透明化(沙坡头旱苹果直播溯源)、绿色包装(蒙牛减少包材用量)、植物基与清洁标签产品受超七成消费者关注 [3][17] 行业经济数据 - 2024年中国食品酒类行业规模达11.71万亿元,同比增长3.75% [20] - 规模以上食品工业营收同比降低0.2%,增速连续4年走低,但投资保持高增长(农副食品加工业18%、食品制造业22.9%、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18%) [41][52] - 2024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3.5%,粮油食品类零售增长9.9%,食用类商品网上零售额增长16% [42] - 食品价格同比下降0.6%,拉低CPI涨幅,进出口总额1.9万亿元,同比减少4.7% [48] 政策与社会驱动 - 《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部署30项重点任务,强调农业品牌培育、"人工智能+消费"及"一老一小"服务供给 [28][34] - 人口结构变化:65岁以上占比15.6%,城镇化率67%,健康中国战略推动饮食观念升级 [56][60] - 技术升级:AI、合成生物等技术融合加速产业智能化与绿色化转型 [2][28]
伊利、蒙牛“血战”婴配粉市场:各自商誉减值超30亿元丨乳业变局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16 21:02
行业趋势 - 乳品行业全渠道销售额同比下滑2.7%,液态奶市场明显收缩,伊利液体乳收入同比下滑12.32%,蒙牛液态奶收入同比下滑10.6% [10] - 婴配粉市场进入存量竞争阶段,线下销售额同比下滑9.8%,其中销售量下滑9.4%,平均价格下滑0.3% [5] - 行业面临原料乳过剩压力,乳企大量生产工业乳粉导致库存激增,每吨亏损1万-2万元 [10] - 资本市场估值体系从规模增长驱动转向利润优先 [12] 公司财务表现 - 伊利2024年营收1157.8亿元同比下滑8.24%,归母净利润84.53亿元同比下滑18.94%,主要受澳优商誉减值30.37亿元影响 [1] - 蒙牛2024年营收886.75亿元同比下滑10.1%,归母净利润1.05亿元同比暴跌97.8%,主要因贝拉米商誉减值39.814亿元 [1] - 伊利2025年一季度营收同比增长1.35%至330.18亿元,呈现复苏迹象 [23] - 两家公司股价较2012年高点大幅回落,伊利当前市值1909亿元(高点47.83元/股),蒙牛720.57亿港元(高点52.63港元/股) [13] 战略调整 - 伊利坚持不低于70%分红率,2024年分红比例达91.4%,股东回报总额占利润100.4% [14] - 蒙牛提升分红比例至45%(2020-2022年维持在30%),2024年派发现金19.9亿元 [15] - 蒙牛新任总裁高飞推行"一体两翼"战略,核心业务包括液态奶/奶粉/冰品/奶酪,创新与国际化作为两翼 [21] - 伊利通过多品类运营和全球化布局提升产品附加值,改善亏损业务盈利状况 [22] 婴配粉业务 - 婴配粉是毛利率最高品类,伊利奶粉业务毛利率达41.02%(液态奶30.98%)且持续增长 [8] - 伊利奶粉及奶制品业务2024年营收296.75亿元同比增长7.53%,金领冠品牌实现双位数增长,羊奶粉逆势增长 [16] - 蒙牛奶粉收入2024年同比下滑5.9%至33.2亿元 [16] - 伊利2019年以62.5亿港元收购澳优52.7%股权,蒙牛2019年以78.6亿港元收购贝拉米 [3][5] 市场展望 - 预计2025年出生率继续下滑,但龙年生育反弹和产品高端化可能收窄行业降幅 [10] - 蒙牛目标2025年收入实现低个位数增长 [22] - 行业进入变现周期,利润之战将激化,婴配粉市场战略意义凸显 [11][24][25]
dha的作用和功效有哪些?佳贝艾特悦启为您答疑解惑
中国食品网· 2025-05-14 14:38
DHA在婴幼儿营养中的重要性 - DHA是二十二碳六烯酸 作为神经细胞和视网膜的主要组成部分 在大脑皮层和视网膜中含量最多 对宝宝大脑发育和视力发育有显著促进作用 [3] - DHA被公认为"脑黄金"营养 是婴幼儿配方奶粉中的热门成分 但市面上产品含量和品质参差不齐 [4] 佳贝艾特悦启羊奶粉的产品优势 - 添加顶配DHA含量达93mg/100g 显著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采用1:1.38的DHA与ARA黄金比例 与宝宝原生营养需求高度吻合 [4] - 协同添加20大活性脑营养 包括亚油酸 牛磺酸 胆碱 核苷酸和5大脑磷脂群 这些成分能促进神经细胞信息传递 为智力发育奠定基础 [4] - 采用珍稀山羊奶源 分子结构更小 经科研实证吸收率高达95% 含天然A2蛋白 可减少腹胀 腹泻等消化不适 [6] 产品的实证效果 - 临床数据显示 该产品可使婴幼儿注意力提升21% 脑动力提升25% 记忆力提升71.3% 反应时间加快1.6秒 共实现10项启智效果 [6] - 产品凭借显著的喂养效果从同类DHA奶粉中脱颖而出 获得新手父母的高度认可 [6][8]
羊奶粉全球第一的澳优,为何撑不起伊利的“双降”困局?
36氪· 2025-05-12 08:17
伊利2024年财报表现 - 公司2024年营收1157.80亿元同比减少8.2%归母净利润84.53亿元同比减少18.9%这是上市以来首次"双降" [1] - 剔除商誉减值后净利润应为115.39亿元同比增长12.2% [1] - 业绩下滑主要源于对澳优的商誉减值影响 [1][2] 澳优经营状况 - 2024年营收74.02亿元同比微增0.28%净利润2.36亿元同比增长35.32%结束此前"双降"局面 [1] - 羊奶粉业务收入36.99亿元占总营收49.9%其中海外市场收入6.47亿元同比大增68.2% [7][8][11] - 牛奶粉业务收入21.07亿元同比下滑17.8%连续三年负增长 [11] 收购交易细节 - 公司2022年收购澳优股权成本87.34亿人民币收购后商誉从3亿增至49.54亿 [2] - 澳优当前市值约35亿港元股价在2港元左右波动 [3] - 收购后澳优2022年净利润暴跌71.65%2024年仍未恢复至2021年7.64亿元水平 [4] 业务整合情况 - 公司已全面接管澳优管理层2023年9月创始人颜卫彬辞任由张占强接任董事会主席 [5] - 奶粉业务成为公司2024年主要增长点营收同比增长7.5%液态奶业务收入减少105亿元 [7] - 澳优佳贝艾特羊奶粉销量与销售额全球第一但海外收入占比仅8.7% [7][8] 行业竞争格局 - 中国羊奶粉市场规模2023年达167.1亿元同比增长12.7%预计2028年突破350亿元 [8] - 2024年下半年超20家直销企业布局羊奶粉赛道行业竞争加剧 [8] - 新国标实施后陕西羊奶收购价2025年初暴涨50%至9元/公斤羊奶粉出厂价上涨35% [9] 国际化挑战 - 国际奶粉市场集中度高美国CR3达86.9%雅培占40%份额羊奶粉渗透率天然较低 [13] - 公司海外营销能力相对薄弱奥运营销被蒙牛取得影响国际推广效果 [13] - 在生育补贴政策响应速度上落后于飞鹤10余天错过最佳舆论时机 [13]
澳优旗下佳贝艾特持续领跑羊奶粉行业
证券日报· 2025-05-08 21:41
市场地位 - 佳贝艾特羊奶粉销量与销售额全球第一 [2] - 佳贝艾特在中国进口婴幼童羊奶粉市场销量及销售额份额高达84% [2] - 佳贝艾特连续7年在中国进口婴幼童羊奶粉市场份额超六成 [3] 财务表现 - 2024年佳贝艾特实现收入约36.99亿元,同比增长12.7% [3] 业务策略 - 聚焦产品研发、品牌沟通、渠道生态建设以及公益实践 [3] - 提升消费者体验,通过专项传播活动普及科学喂养知识 [3] - 提高会员服务满意度,推出多项消费者福利措施 [3] 品牌影响力 - 品牌认知度和口碑均处于行业优势水平 [3] 社会责任 - 参与多项公益活动,如启动2025"佳贝爱孕无忧"孕产妇心理健康公益行项目 [3] - 旨在促进孕产妇身心健康,助力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