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堤

搜索文档
摩尔线程更新招股书并回复问询:上半年营收已超过往营收之和,亏损收窄明显
IPO早知道· 2025-09-06 09:46
公司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7.02亿元 超过2022年至2024年累计营收6.08亿元 [3] - 2022年至2024年营收分别为0.46亿元、1.24亿元和4.38亿元 复合年增长率超200% [3] - 净亏损从2022年18.39亿元收窄至2024年14.91亿元 2025年上半年进一步收窄至2.70亿元 [5] - 毛利率从2022年-70.08%提升至2024年70.71% 2025年上半年维持在69.14%高位 [5] - 每股收益从2022年-10.45元改善至2025年上半年-0.68元 [5] 产品与技术布局 - 2021年至2024年推出四代GPU架构芯片:苏堤、春晓、曲院、平湖 2024年推出智能SoC芯片长江 [3][4] - 苏堤和春晓芯片用于专业图形加速及桌面图形加速产品 曲院和平湖芯片用于AI智算产品 长江芯片用于智能SoC产品 [4] - 产品覆盖高性能计算、图形渲染、虚拟化、智能媒体及个人娱乐等多个领域 [4] - 智算集群产品可扩展至万卡规模 专业图形显卡服务工业设计和数字孪生行业 桌面级显卡进入游戏和办公市场 智能SoC产品落地边缘计算场景 [4] - MUSA软件栈兼容国际主流GPU生态 降低客户迁移成本 [6] 市场地位与竞争优势 - 目前国内唯一实现量产的全功能GPU厂商 [4] - 客户群体横跨政企、科研机构及消费市场 [4] - 国产AI加速计算芯片在国内市场出货率占比从2023年约14%提升至2024年约30% [7] - 第四代GPU芯片平湖完成迭代 产品覆盖从图形渲染延伸至AI训练、推理及智算集群 [6] 行业前景与增长动力 - 中国AI智算市场2024至2029年预计复合年增长率59.8% 智能SoC市场增长率60.6% 图形加速市场增长率38.8% [5] - 大模型、具身智能、智能驾驶等AI应用突破带动国内算力需求提升 [5] - 国产芯片性能提升和生态完善推动国产替代进程加速 [7] 未来发展预期 - 结合历史销量、新产品推出计划和市场空间 预计2027年可实现较高幅度业绩增长 [5] - 基于市场空间、产品研发和客户导入情况分析 预计最早2027年实现合并报表盈利 [6]
电子行业周报:科创招股书梳理之摩尔线程篇-20250714
华安证券· 2025-07-14 11:20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评级为增持 [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摩尔线程推出四代 GPU 架构,拥有万卡集群智算中心解决方案,在芯片层面基于自主研发的 MUSA 架构,2021 - 2024 年分别发布四代 GPU 架构,产品线丰富能满足不同市场需求 [1][28] - 摩尔线程在 AI 智算、专业图形加速及桌面级图形加速、智能 SoC 三大领域实现商业化和持续迭代的技术储备,2024 年 AI 智算产品收入占比高,各领域均有相关产品推出 [1][2][44] - 摩尔线程拥有国际先进制程量产和国产工艺研发迭代能力,在封装测试环节实现国产化,首创 Chiplet 可扩展架构 [2][7] - 公司核心创始团队经验丰富,股东汇聚诸多知名投资机构,已完成 6 轮融资,累计融资金额超 45 亿元 [7][8] - 摩尔线程以全功能 GPU 为核心,本次发行并上市募集资金 80 亿元,主力投入新一代 AI 训推一体芯片、图形芯片和 AI SoC 芯片研发项目 [9][11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1 摩尔线程:国内高性能 GPU 产品的主要领军企业,把握时代机遇助力国产替代 - 历经三个发展阶段,目标成为具备国际竞争力的 GPU 领军企业,2020 - 2022 年团队原始积累,2023 - 2024 年高速成长,2025 年至今响应国产大模型新时代 [17][18][19] - 推出四代 GPU 架构,形成多元计算加速产品矩阵,涵盖 AI 智算、高性能计算等应用领域,产品线覆盖不同市场 [25][28] - 在三大领域实现商业化和持续迭代的技术储备,AI 智算产品聚焦前沿模型训练和推理,专业图形加速及桌面级图形加速产品丰富,智能 SoC 产品基于自研架构量产芯片并推出多种产品 [44][50][51] 2 摩尔线程 AI 智算接棒传统专业图形加速助力国产算力高速发展 - 产品线日趋丰富,营收快速增长,业务收入主要来自 AI 智算、专业图形加速、桌面级图形加速领域,2024 年 AI 智算产品增长大,专业图形加速产品 2023 年增长快,桌面级图形加速产品收入呈下降趋势 [54][55] - 汇聚诸多知名投资机构,已完成 6 轮融资,累计融资金额超 45 亿元,第一大股东南京神傲持有 14.55% [63] - 具备多重竞争优势,包括国产全功能 GPU 领域技术领先性、MUSA 架构生态系统支持、适应中国本土技术能力、专业研发团队与高效研发体系和商业化落地与技术迭代 [66][67][69] 3 摩尔线程持续加强研发投入,夯实竞争优势 - 核心创始团队和核心技术团队产业经验积累丰富,核心创始人张建中及联合创始人等均有在知名企业的工作经历 [75][76] - 公司持续积累核心技术,实现自研全功能 GPU 架构和技术创新,MUSA 架构优势明显,有多引擎集成技术等多项创新 [80][81][85] - 在芯片制造方面加强国产供应链,同时加强万卡集群可靠性保障,具备全栈式 GPU 芯片自主研发体系,有突破性 GPU 芯片设计技术矩阵,有全周期验证体系和万卡集群级可靠性测试能力 [89][90][92] - 凭借多年技术积累,在部分产品性能已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在 AI 计算加速、智算集群、图形渲染、智能 SoC 层面均有体现 [101][103][106] - 募资主力投入新一代 AI 训推一体芯片研发项目、图形芯片研发项目和 AI SoC 芯片研发项目,各项目有明确研发内容和产品方案 [111][116] 4 市场行情回顾 - 行业板块表现:本周(2025 - 07 - 07 至 2025 - 07 - 11),上证指数周涨跌 +1.09%,深证成指涨跌幅为 +1.78%,创业板指数涨跌幅 +2.36%,科创 50 涨跌幅为 +0.98%,申万电子指数涨跌幅 +0.93%;板块行业指数中分立器件表现最好,涨幅为 3.10%,被动元件表现较弱,跌幅为 1.01%;板块概念指数中富士康产业链指数表现最好,涨幅为 2.99%,存储器指数表现最弱,涨幅为 0.12% [120] - 电子个股表现:本周表现最好的前五名分别是新亚电子、金安国纪、东田微、乐鑫科技、长光华芯;瑞联新材、中京电子、宝明科技、南亚新材、好上好表现较弱;今年表现最好的前五名分别是胜宏科技、逸豪新材、旭光电子、隆扬电子、慧为智能;国星光电、国光电器、盛科通信 - U、光智科技、电连技术表现较弱 [138]
190亿,“中国英特尔”要IPO了
投中网· 2025-07-06 11:01
公司概况 - 兆芯集成是一家主打国产CPU的上海明星独角兽企业,已申请科创板上市 [4] - 公司完全掌握通用处理器及配套芯片的自主研发和技术迭代能力 [4] - 产品支持国内商用和开源操作系统,兼容x86指令集及Windows等国际主流系统 [4] - 目前估值达到190亿元 [6] 发展历程 - 2013年由上海市国资委旗下联和投资与威盛公司合资成立,重点发展x86 CPU [9] - 2014年牵头"核高基"项目子课题,投入费用约30亿元 [9] - 2017年发布国内首款支持双通道DDR4内存的国产通用CPU [11] - 已成功设计研发并量产六代CPU产品,覆盖桌面PC、服务器等多个领域 [11] 财务与研发 - 2022-2024年三年累计收入超17亿元(3.4亿→5.55亿→8.89亿) [18] - 同期研发投入超27亿元 [14] - 2024年净亏损9.51亿元 [18] - 计划通过IPO募集超41亿元用于多个处理器研发项目 [18] 产品与技术 - 拥有已授权专利1434项、14项软件著作权和53项集成电路布图设计专有权 [17] - "开先"系列CPU面向桌面PC,"开胜"系列面向服务器 [17] - 与3000多家合作伙伴完成超20万个软硬件适配项目 [17] - 产品已应用于政务、金融、教育、能源等领域 [17] 行业背景 - 国产CPU/GPU企业迎来上市潮,包括摩尔线程、沐曦股份、燧原科技等 [20][21] - 摩尔线程估值310亿元,燧原科技205亿元,壁仞科技160亿元 [23] - 科创板政策调整有望加速半导体企业IPO进程 [23] - 半导体行业在国家政策支持下加速国产替代进程 [23]
募资80亿,科创板最大IPO来了
36氪· 2025-07-01 19:15
行业动态 - 中国GPU行业迎来IPO热潮,科创板一次性受理5家拟IPO公司,其中包括估值210亿的沐曦和估值近300亿的摩尔线程 [1] - 摩尔线程以80亿元募资计划成为科创板今年在审最大IPO [1] - 全球GPU市场被英伟达垄断,中国厂商借助国产化替代需求快速发展 [3] - 2024年下半年以来,包括摩尔线程、燧原科技、壁仞科技和沐曦在内的国产GPU厂商纷纷启动上市进程 [3] - 中国GPU市场逐渐拥挤,尤其在大模型推动下智能算力领域竞争加剧 [7] 公司概况 - 摩尔线程成立于2020年10月,创始人张建中曾任英伟达全球副总裁、大中华区总经理 [4] - 公司成立19个月内推出首款全功能GPU"苏堤",2022年推出国产游戏显卡MTT S80 [5] - 目前已推出四代GPU架构("苏堤""春晓""曲院""平湖"),形成覆盖AI智算、高性能计算等多元产品矩阵 [6] - 产品线涵盖政务与企业级智能计算、数据中心及消费级终端市场 [6] - 公司采用"双线作战"模式:游戏显卡抢占消费市场,AI芯片攻克企业市场 [13]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营收分别为4608万元、1.24亿元及4.38亿元,呈现增长趋势 [13] - 同期净亏损分别为18.40亿元、16.73亿元及14.92亿元 [13] - 2024年AI智算产品线实现3.36亿元营收,占总营收77.63% [15] - 2024年营业成本占比从2022年的170.08%降至29.29% [14] - 2024年货币资金余额达48.96亿元,计划募资80亿元用于芯片研发 [17] 产品与技术 - 产品分类包括AI智算、专业图形加速、桌面级图形加速等领域 [14] - 自研MUSA架构支持CUDA代码"一键迁移",兼容现有GPU应用生态 [17] - 2024年AI智算产品线突破,包括AI训练智算卡、AI推理卡等 [15] - 桌面级图形加速产品毛利率为负,公司将资源集中于高毛利细分市场 [15] - 产品性能已实现中国在消费级GPU领域从0到1的突破 [5] 融资与估值 - 成立不到100天完成两轮融资,估值超10亿美元 [8] - 2024年12月完成52.25亿元融资,投后估值298.45亿元 [9] - 胡润研究院估值310亿元 [10] - 背后投资机构包括红杉、国盛资本、腾讯、联想等40家左右 [8] - 创始人张建中直接持股11.06%,合计控制36.36%股份 [10] 市场竞争 - 英伟达占据全球AI智算GPU市场超80%份额,桌面独立GPU市场近90%份额 [16] - 2024年3月英伟达禁止CUDA转移其他品牌GPU,对国产GPU形成挑战 [17] - 沐曦已推出曦思N系列、曦云C系列GPU,正在研发曦彩G系列 [8] - 燧原科技推出云端AI训练芯片"邃思"和推理芯片"静思" [8] - 壁仞科技壁砺106和110系列已用于商业化解决方案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