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食品

搜索文档
多次冲击上市未果,八马茶业能破解IPO困境吗?
贝壳财经· 2025-09-23 21:45
曾折戟A股的八马茶业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八马茶业"),首次冲击港股上市未果后再度发力。日前港 交所官网披露,此前因招股书失效的八马茶业已再度披露招股书。 此前,八马茶业曾多次冲击A股上市,并与澜沧古茶、中茶股份齐头并进共同冲刺。如今,澜沧古茶已 在港股上市却陷入业绩困境,中茶股份则紧急刹车。从业绩来看,在连续三年增长后,八马茶业于2025 年上半年未能保持增速,净利润也同步下滑。业内人士指出,港股上市规则和流程透明,只要满足基本 要求,完成上市并不难,难的是如何获得投资者青睐。 再度递交招股书 八马茶业筹划在港股上市,最早在今年1月。彼时,八马茶业正式向港交所递交招股说明书,拟主板挂 牌上市,华泰国际、农银国际和天风证券担任联席保荐人。 根据当时招股书显示,八马茶业募集所得资金净额将主要用于扩建生产基地并建造新生产基地;提升品 牌价值并扩大产品组合;为直营线下门店网络的扩张提供资金,并专注于开设更多门店以提升品牌价值 资产;提升业务运营的数字化水平;收购或投资在中国茶行业的参与者;以及用作营运资金及其他一般 企业用途。 八马茶业前身成立于1997年,是一家全茶类全国连锁品牌企业,主要从事茶及相关产品的研发设计 ...
浙江加力“浙茶出海” 目标2027年茶叶出口额5亿美元
中国新闻网· 2025-09-04 23:41
政策支持措施 - 浙江省农业农村厅与杭州海关、宁波海关联合印发《支持"浙茶出海"的十条意见》 推动浙江茶叶走向世界 [1] - 政策涵盖建设标准茶园 开发多元产品 提升品质 完善服务 培育企业 打造品牌 拓展市场 优化生态 文化传播 保障机制等十个方面 [3] - 支持主产区开展茶园宜机化改造和生态低碳茶园管理技术推广 支持科研院所参与ISO、FDA等国际标准制修订 [5] - 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企业技术改造、海外仓建设等领域的融资支持力度 深化茶叶出口监测预警机制 [5] 行业出口表现 - 浙江是中国茶叶出口大省 出口茶类主要是珠茶和眉茶等绿茶 [3] - 2024年茶叶出口量达15.6万吨 出口额4.7亿美元 持续多年居全国前列 [3] - 2024年上半年呈现茶叶产品出口多元化特点 除珠茶、眉茶外 抹茶、名优茶、新式茶饮等产品出口形势良好 [3] 产品发展战略 - 深化产学研协同 推进茶叶新技术、新产品、新装备研发应用 [3] - 构建传统茶类、新茶饮及功能衍生品协同发展体系 [3] - 支持开发便捷茶产品和精深加工茶制品 培育新茶饮产业 拓展茶食品、茶用品领域 [3] - 推动茶出口产业向高附加值方向转型 [3] 品牌建设目标 - 用好"中国国际茶博会"等平台 深化产业链国际合作 [4] - 构建"区域公用品牌+龙头企业品牌+特色产品品牌"体系 [4] - 加快培育茶叶出口自主品牌 重点培育具有国际辨识度的区域性公用品牌 [4] - 支持企业创新产品设计、设立海外体验中心 [4] - 目标到2027年培育具有国际影响力品牌5个 [4] 出口量价目标 - 目标到2027年全省茶叶出口额达5亿美元 出口量稳定在15万吨以上 [3] - 深加工产品出口额占茶叶出口总额比重达10% [3]
八马茶业完成上市备案,背后500亿泉州姻亲圈护航!
搜狐财经· 2025-08-16 08:50
上市进展 - 公司赴港上市获中国证监会备案,完成境外发行上市及境内未上市股份全流通备案程序 [3] - 港股《招股书》因递交满6个月未完成聆讯而失效,需在三个月内更新财务数据并重新申报以激活程序 [3] - 公司此前三次冲击A股失利(2013年深交所中小板、2021年创业板、2023年深交所主板),最终转战港股 [5] 业务与财务表现 - 公司是中国茶叶连锁专卖店数量第一的品牌,乌龙茶和红茶销售收入排名第一,铁观音销量连续10余年全国领先 [6] - 2022-2024年前三季度营收分别为18.18亿元、21.22亿元、16.47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66亿元、2.06亿元、2.08亿元,净利润率从9.1%提升至12.6% [8] - 加盟模式贡献收入占比约50%,2024年前三季度加盟商销售收入8.18亿元,3498家门店中加盟店占比92.1% [8] - 销售费用高企,报告期内销售及营销开支占营收比重超30%,广告宣传累计投入6.66亿元,研发投入占比不足1% [10] 家族与资本关联 - 实控人王文彬家族通过一致行动协议控制公司55.9%投票权,子女联姻安踏、七匹狼、高力控股家族,三位亲家身家合计超500亿元 [11][13][15] - 关联交易中,2020年与七匹狼、安踏累计销售额仅25.29万元,但同年关联交易总额达3亿元(含2.2亿元家族担保) [15][17] 行业背景 - 中国茶叶行业规模达3400亿元(内销),全产业链1.1万亿元,但CR5仅6.2%,市场高度分散 [19] - 可比公司澜沧古茶上市后股价暴跌80%,2024年营收下滑31.5%至3.61亿元,存货占比总资产67.3% [21]
浙江茶叶出口形势喜人 瞄准品牌与多元拓出海路径
中国新闻网· 2025-07-18 00:04
行业表现 - 2024年1-5月浙江茶叶出口额和出口量同比增长均超20% [1] - 2024年浙江茶叶出口量达15.6万吨 出口额4.7亿美元 [1] - 产品出口呈现多元化特点 除珠茶眉茶外 抹茶 名优茶 新式茶饮等产品出口形势良好 [1] 政策支持 - 浙江省出台《关于加快推进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 提出持续擦亮"世界茶乡看浙江"金名片 [1] - 加快制定《浙江珠茶》《浙江眉茶》团体标准 健全从种植到加工的全流程标准体系 [2] - 支持科研院所参与ISO FDA等国际标准制修订 构建与国际接轨的质量管理体系 [2] 市场拓展策略 - 巩固传统茶出口 拓展名优茶 新式茶饮等产品出口 [1] - 加快名优绿茶全球推广 支持企业参加国际性农产品会展 [2] - 依托浙商海外资源开展茶文化展示交流 拓展国际市场新消费 [2] - 鼓励重点企业到境外开设窗口 在新兴市场持续开展推介活动 [2] - 依托杭州 宁波国家跨境电商综试区开拓茶叶跨境电商业务 [2] 产品创新 - 深化产学研协同 支持开发适应国际需求的便捷化茶产品 [2] - 拓展茶食品 茶日用品等新型产品领域 支持新茶饮出海 [2] - 形成传统茶类 新茶饮及功能性衍生品协同发展的产品体系 [2]
新业态强势崛起 生产结构愈发清晰 我国茶产业逐步恢复稳健发展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7-13 07:19
茶产业整体发展情况 - 全国茶园种植面积达349.52万公顷,同比增加6.21万公顷,干毛茶总产量349.91万吨,同比增长4.78% [2] - 茶叶内销总额3257.55亿元,同比减少2.66%,主要因名优茶销量减少 [2] - 行业加速绿色低碳转型与技术集成示范推广,通过深挖多元化市场需求、优化产品服务供给、推进品牌升级实现稳健发展 [1] 消费市场变化与新增长点 - 名优茶呈现价平量调态势,茶品消费回归品饮属性,健康、养生、易调和、便携等特质受新一代消费者追捧 [2] - 新茶饮带动配方型袋泡茶快速增长,茉莉花茶为主的花茶类及花草茶、调和茶成为新亮点 [2] - 茶叶网上零售额约370亿元,同比增加6%,其中直播电商交易额突破150亿元,增加10%以上 [3] 渠道变革与营销创新 - 品牌专营店销售业绩均增15%以上,商超卖场依托自有品牌形成茶叶流通快速增长新通路 [3] - 骨干龙头企业加强新品推介与品牌宣传,打造多元"茶+"跨界混搭形式,借助短视频、直播电商等渠道拓展客群 [3] - 专业市场展示、集客功能弱化,销区市场承压较大 [3] 数字化转型与技术创新 - 陕西、湖北、云南等省区应用5G物联网监测墒情、气象指标,优化灌溉及病虫害防控策略 [4] - 福建运用遥感卫星监测茶树生长,浙江试点精准采摘机器人,云南研发高原山地离线分级采茶机器人 [4] - 河南、福建等8省利用区块链技术记录产销全链条数据,云南、福建建设数字化交易平台提升茶青交易效率 [4] 绿色发展与产业升级 - 福建建成全国首个农业碳汇交易平台,试点茶园碳票质押贷款,浙江完成全国首单茶园碳汇交易 [4] - 云南通过科学修剪、豆科间作复壮衰弱茶树,多家茶厂以风光供电抵消生产环节碳排放 [5] - 深加工技术推动传统茶叶种植园区向产业综合园区转变,形成高产值农业全产业链 [5] 资本运作与新型生产关系 - 云南成立国有资本控股企业联合民营茶企,广西通过茶园土地流转整合资金完善配套设施 [6] - 贵州允许茶园经营权分割登记吸引社会资本,"共享茶厂""茶保姆"等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在福建、浙江启动 [6] - 河南商超采用原产地直供模式实现价格透明化,江苏企业联动京东超市销售原产地春茶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