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威

搜索文档
营销体系大改革 上汽乘用车拟筹备“大乘用车营销公司”
犀牛财经· 2025-09-13 22:09
今年1月,上汽集团启动"大乘用车"项目,将上汽乘用车公司(涵盖荣威、飞凡、MG品牌)、上汽国际、创新研究开发总院、零束科技及海外出行等五大业 务板块调整,实现自主品牌重大事项的集体决策。近几个月来,这5家企业调整动作不断,尤其在营销领域展开多轮调整。营销架构方面,"大乘用车"板块 将国内与海外市场分开管理,海外设立营销部,国内整合荣威、飞凡和MG的营销资源,并分设品牌事业部,实现更精细化的运营,这一系列调整为成立独 立销售公司奠定了基础。 在管理模式上,"大乘用车"项目积极借鉴华为的IPD和IPMS,通过跨部门协作优化产品定义、成本控制及市场响应速度,旨在将产品开发周期缩短至18个 月,为营销端提前识别用户需求、快速响应市场变化提供系统支持。 总结而言,"大乘用车营销公司"本质上就是上汽希望通过整合资源、提升效率,增强自主品牌的市场竞争力,而其未来究竟会为上汽集团的业绩作出怎样的 贡献,GPLP犀牛财经也将持续关注。 近日,多家媒体报道称,上汽乘用车正筹备成立"大乘用车营销公司",此举若成,将是上汽乘用车历史上首次设立独立销售公司,标志着其国内营销体系将 迎来重大变革。 目前,"大乘用车营销公司"尚处于筹备阶 ...
上汽集团(600104):国改成效逐步显现,期待尚界H5上市
东方证券· 2025-08-05 15:29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目标价23.75元,基于2025年25倍PE估值 [4][7] 核心观点 - 预测2025-2027年EPS分别为0.95元、1.03元、1.15元,对应净利润同比增长560.3%、8.9%、11.2% [4][6] - 公司改革成效显著,自主品牌1-7月销量同比增长11.0%,合资品牌销量企稳(上汽通用同比+19.4%) [11] - 尚界H5车型预计9月上市,标配华为ADS 4系统,定位15-25万元市场,有望成为爆款车型 [11] 财务数据 - 2025E营业收入6381.1亿元(同比+3.9%),营业利润180.93亿元(同比+74.4%),归母净利润110.03亿元(同比+560.3%) [6][12] - 毛利率持续改善:2025E-2027E分别为10.2%、10.9%、11.1% [6] - 2025年ROE预计回升至3.7%,市净率维持0.7倍 [6][12] 运营表现 - 7月批发销量33.75万辆(同比+34.2%),1-7月累计239.01万辆(同比+15.0%),完成全年目标的53% [11] - 海外市场1-7月出口57.61万辆(同比+1.1%),终端交付量持续高于批发销量 [11] - 自主品牌国内市场1-7月销量同比+152.9%,荣威/MG品牌7月零售超7.2万辆(同比+23%) [11] 战略动态 - 整合乘用车、上汽国际等资源组建大乘用车板块,推动降本增效 [11] - 合资板块加速电动化转型,上汽大众/通用1-7月销量同比-3.6%/+19.4% [11] - 从产品出海转向产业链出海,构建第二增长曲线 [10]
飞龙股份: 关于收到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乘用车分公司定点通知的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7-26 00:14
核心观点 - 公司成为上汽乘用车某项目热管理集成模块供应商 生命周期内预计销售收入超4亿元 [1] - 该项目对公司本年度业绩无影响 但有利于增加未来年度营业收入与经营效益 [2] 交易对方情况 - 上汽乘用车公司成立于2007年 是上汽集团旗下自主品牌业务核心平台 [1] - 该公司拥有荣威、MG等知名自主汽车品牌 具备雄厚技术实力和先进制造经验 [1] 对公司的影响 - 再次获得热管理集成模块项目定点 体现客户对公司产品的高度认可 [1] - 显著增强公司市场竞争力 巩固在热管理领域的市场地位 [1] - 为热管理业务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1]
不止突破当下,上汽聚焦下一个增长引擎
汽车商业评论· 2025-06-08 18:37
行业背景与战略调整 - 汽车行业竞争加剧,多家车企通过品牌整合与战略聚焦应对挑战,如领克与极氪合并、蔚来整合乐道与萤火虫、比亚迪整合腾势与方程豹[4] - 2024年5月底价格补贴大战再次开启,加剧市场压力[4] - 上汽集团于2024年年中启动全面变革,核心战略为"资源聚焦,握掌成拳",比吉利控股集团战略转型早一个月[6][7] 上汽集团战略聚焦措施 - 新管理团队形成后,改革重点包括转型用户型企业、构建生态圈、重组大乘用车与商用车板块[8] - 2024年10月荣威与飞凡品牌正式合并,涉及渠道整合、产品线梳理及研发业务并入创新研发总院[9][10] - 2024年底提出"五大战略任务"和"五大关键举措",明确自主品牌为主攻方向[12] - 2025年组建"大乘用车板块",整合5家企业资源实现全价值链优化[12][13] - 商用车板块实施组织下沉、架构扁平化,强化核心产品线与供应链协同[15][17] 组织与人才变革 - 2023年8月起推动干部竞聘上岗,加速队伍年轻化与主动性转变[19] - 研发部门重组市场敏感型人才,销售部门调配经验丰富人员至关键岗位[19] - 内部共识"全面深化改革必须打赢",强调战略聚焦的紧迫性[19] 战略实施成效 产品与研发 - 上海车展展示多款新车型,覆盖家庭实用型到高端科技型产品线[23] - 研发周期缩短30%,新能源车型开发效率显著提升[25][26] - 零部件通用化率提高至75%,降低生产成本并简化流程[31] 渠道与销售 - 渠道整合后经销商运营成本降低,展厅利用率与服务质量提升[27] - 荣威与MG新增超250家门店,日均扩张超2家[29] - 2025年1-5月整车批售168.7万辆(同比+10.5%),自主品牌销量108.1万辆(同比+21.9%),新能源车销量52.6万辆(同比+43%)[30] 财务表现 - 2025年一季度净利润30.2亿元(同比+11.4%),实现量利齐升[34] - 供应链优化提升响应速度,保障订单交付能力[33]
上汽集团(600104):首次覆盖报告:国企改革促发展,智选合作启新章
信达证券· 2025-03-20 16:46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上汽集团,给予“买入”评级 [2][8][7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上汽集团作为老牌汽车龙头国企,近年经营业绩承压,但在政策支持、管理层变革、合资品牌转型、自主乘用车升级及对外合作等多方面积极转型,未来基本面有望改善,基于盈利预测和估值分析,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7][8][2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公司概况:老牌龙头车企,近年经营业绩承压 - 发展历程:前身可追溯到1955年,1958年进入整车阶段,先后成立合资公司,21世纪推出自主品牌,2011年整体上市,2022年成“双百万辆企业”,2024年名列《财富》世界500强第93位 [13][14] - 股权结构:实控人为上海市国资委,第一大股东持股63.27%,股权结构集中,支持转型战略 [17] - 财务分析:2019年以来业绩震荡下滑,2024Q1 - 3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期间费用率回升,盈利能力承压,但未来有改善空间 [20][21] 行业与公司复盘:自主崛起,合资品牌下滑明显 - 行业:中国汽车市场总量增长、结构变革,新能源渗透率突破临界点,自主品牌崛起,合资品牌和央国企车企市占率下滑 [25][26][28] - 公司:合资销量承压,利润贡献下滑,自主品牌销量略降,海外出口表现较好但受欧盟反补贴税政策影响短期承压 [33][40][43] 从涓流到浩瀚,龙头车企转型再出发 - 政策层面:国资委和上海市委市政府支持上汽转型,优化考核方式、加速新能源转型、整合产业资源与市值管理 [48] - 核心管理层:2024年集团及子公司管理层更换,新管理层年轻化,注入管理新动能 [50][51] - 合资品牌转型:上汽大众延长合资期、推动电动智能化和产能布局调整;上汽通用去库存、升级技术、推出新能源车型并计提减值 [54][56][57] - 自主乘用车:荣威和飞凡品牌合并,组建“大乘用车板块”;“七大技术底座”升级;智己智驾能力提升 [59][62][65] - 携手华为:2025年2月与华为合作打造“尚界”品牌,预计四季度上市首款车型,双方优势互补或达协同效果 [67]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 盈利预测:预计2024 - 2026年营收分别为6549.5、6831.1、7202.6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6.1、113.4、135.7亿元 [8][69][72] - 估值与投资评级:选取可比公司,考虑转型、减值和合作等因素,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72]
上汽集团:公司首次覆盖报告:国企改革促发展,智选合作启新章-20250320
信达证券· 2025-03-20 15:30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上汽集团,给予“买入”评级 [2][8][7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上汽集团作为老牌汽车龙头国企,近年经营业绩承压,面临电动智能化转型偏慢、合资板块销量下滑等问题,但在政策支持、管理层变革、合资品牌转型、自主乘用车升级及对外合作等多方面积极推进转型,未来基本面有望改善,基于盈利预测和估值分析,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5][6][7][8]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公司概况:老牌龙头车企,近年经营业绩承压 - 发展历程:前身可追溯到1955年,1958年进入整车阶段,先后成立合资公司,21世纪推出自主品牌,2011年整体上市,2022年成“双百万辆企业”,2024年名列《财富》世界500强第93位,业务涵盖多领域,子公司规模大,品牌矩阵丰富 [13][14] - 股权结构:实控人为上海市国资委,第一大股东持股63.27%,股权结构集中,为转型提供支持 [17] - 财务分析:2019年以来业绩震荡下滑,2024Q1 - 3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同比降,预计2024年归母净利润大幅降;期间费用率回升,盈利能力承压,但技术底蕴深厚,未来或改善 [20][21] 行业与公司复盘:自主崛起,合资品牌下滑明显 - 行业:中国汽车市场总量增长、结构变革,新能源渗透率超40%,自主品牌市占率达65.2%,合资品牌市占率从2019年51.4%降至2024年27.5%,央、国企车企转型慢,市占率和盈利能力下滑 [25][26][28] - 公司:合资销量承压,2024Q1 - 3投资收益降至32.7亿元,占比47%;上汽大众和通用销量、产能利用率、归母净利润走低;自主品牌销量略降,2024年211.3万辆,同比减12.8%;海外出口表现好,是“全产业链出海”企业,名爵品牌出口占比约七成,2024年受政策影响短期承压 [33][40][41] 从涓流到浩瀚,龙头车企转型再出发 - 政策层面:国资委强调转型必要性,上海市委市政府重视上汽转型,从考核、转型、资源整合和市值管理等方面支持,2024年管理层换帅和子版块高管调整,注入管理新动能 [48][50] - 合资品牌转型:上汽大众和通用推动智能化、本地化发展,上汽反向赋能,走向合资2.0时代;上汽大众延长合资期,推进新能源产品升级,缩减燃油产能,扩容营销渠道;上汽通用去库存,升级技术,推出新能源车型,计提减值 [53][54][56] - 自主乘用车:荣威和飞凡品牌合并,组建“大乘用车板块”;“七大技术底座”升级至2.0时代;智己领衔高阶智驾,具备L2 - L4级智能驾驶量产能力,上汽计划2026年底发布L3级自动驾驶解决方案 [59][62][65] - 携手华为:2025年2月与华为合作,打造“尚界”品牌,首款车预计Q4上市,双方优势整合或达“1 + 1 > 2”效果 [67]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 盈利预测:预计2024 - 2026年营收6549.5、6831.1、7202.6亿元,归母净利润16.1、113.4、135.7亿元 [8][69][72] - 估值与投资评级:选取长安、广汽、比亚迪为可比公司,考虑转型、减值、合作等因素,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