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密集型产品

搜索文档
中信证券;7月出口增速继续超预期,下半年出口增速有望录得2.5%左右的正增长
第一财经· 2025-08-08 08:55
出口表现 - 7月出口增速继续超预期 [1] - 对东盟和非洲出口保持快速增长 [1] - 美国需求下滑被有效对冲 [1] 出口商品结构 - 半导体产业链对出口拉动作用较大 [1] - 汽车产业链对出口拉动作用较大 [1] - 原材料工业对出口拉动作用较大 [1] - 劳动密集型产品对总体出口贡献由正转负 [1] 进口表现 - 7月进口增速回升 [1] - 自美国进口降幅扩大 [1] - 多数大宗品进口数量增速较前值增加 [1] 下半年展望 - 对美直接出口和转口贸易将受关税扰动 [1] - 产能转移加速料将对冲部分出口增速下行压力 [1] - 科技产品创新料将对冲部分出口增速下行压力 [1] - 贸易多元化布局料将对冲部分出口增速下行压力 [1] - 下半年出口增速有望录得2.5%左右正增长 [1]
海关总署:前7个月我国出口机电产品9.18万亿元 增长9.3%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07 13:50
每经AI快讯,8月7日,据海关总署,前7个月,我国出口机电产品9.18万亿元,增长9.3%,占我出口总 值的60%。其中,自动数据处理设备及其零部件 8236.2亿元,增长1.1%;集成电路7784.5亿元,增长 21.8%;汽车5134.6亿元,增长10.9%。同期,出口劳密产品2.41万亿元,下降0.8%,占我出口总值的 15.7%。其中,服装及衣着附件6367.9亿元,增长0.9%;纺织品5900.7亿元,增长2.7%;塑料制品4389 亿元,增长0.5%。出口农产品4146.6亿元,增长2.9%。 (文章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
7月数据出炉,出口同比增长8%
中国证券报· 2025-08-07 13:35
总体贸易表现 - 前7个月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25.7万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3.5% [1] - 前7个月出口15.31万亿元 同比增长7.3% [1] - 前7个月进口10.39万亿元 同比下降1.6% 降幅较上半年收窄1.1个百分点 [1] - 7月单月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3.91万亿元 同比增长6.7% [2] - 7月单月出口2.31万亿元 同比增长8% [2] - 7月单月进口1.6万亿元 同比增长4.8% 连续两个月增长 [2] 主要出口产品结构 - 前7个月出口机电产品9.18万亿元 同比增长9.3% 占出口总值60% [3] - 机电产品中自动数据处理设备及零部件出口8236.2亿元 同比增长1.1% [3] - 机电产品中集成电路出口7784.5亿元 同比增长21.8% [3] - 机电产品中汽车出口5134.6亿元 同比增长10.9% [3] - 前7个月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2.41万亿元 同比下降0.8% 占出口总值15.7% [3] - 劳动密集型产品中服装及衣着附件出口6367.9亿元 同比增长0.9% [3] - 劳动密集型产品中纺织品出口5900.7亿元 同比增长2.7% [3] - 劳动密集型产品中塑料制品出口4389亿元 同比增长0.5% [3] - 前7个月出口农产品4146.6亿元 同比增长2.9% [3] 主要贸易伙伴 - 东盟为第一大贸易伙伴 前7个月贸易总值4.29万亿元 同比增长9.4% 占外贸总值16.7% [4] - 欧盟为第二大贸易伙伴 前7个月贸易总值3.35万亿元 同比增长3.9% 占外贸总值13% [4] - 美国为第三大贸易伙伴 前7个月贸易总值2.42万亿元 同比下降11.1% 占外贸总值9.4% [4] 企业类型进出口表现 - 民营企业进出口14.68万亿元 同比增长7.4% 占外贸总值57.1% 同比提升2.1个百分点 [5] - 民营企业出口10.04万亿元 同比增长8.7% 占出口总值65.6% [5] - 民营企业进口4.64万亿元 同比增长4.7% 占进口总值44.7% [5] - 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7.46万亿元 同比增长2.6% 占外贸总值29% [5] - 外商投资企业出口4.1万亿元 同比增长4.9% [5] - 外商投资企业进口3.36万亿元 同比下降0.1% [5] - 国有企业进出口3.49万亿元 同比下降8.8% 占外贸总值13.6% [5] - 国有企业出口1.13万亿元 同比增长3.2% [5] - 国有企业进口2.36万亿元 同比下降13.6% [5]
海关总署:前7个月我国出口机电产品9.18万亿元 同比增长9.3%
新浪财经· 2025-08-07 11:13
机电产品出口表现 - 前7个月机电产品出口额达9.18万亿元,同比增长9.3%,占出口总值比重60% [1] - 自动数据处理设备及零部件出口8236.2亿元,实现1.1%小幅增长 [1] - 集成电路出口表现突出,达7784.5亿元且增速达21.8% [1] - 汽车出口额5134.6亿元,保持10.9%稳健增长 [1] 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态势 - 同期劳密产品出口总额2.41万亿元,同比下降0.8%,占出口总值15.7% [1] - 服装及衣着附件出口6367.9亿元,微增0.9% [1] - 纺织品出口5900.7亿元,增长2.7% [1] - 塑料制品出口4389亿元,增幅0.5% [1] 农产品出口情况 - 农产品出口额4146.6亿元,同比增长2.9% [1]
6月外贸数据点评:出口韧性延续
联储证券· 2025-07-21 16:56
出口情况 - 6月出口增速5.9%,较上月升1.2个百分点,超预期2.7个百分点,上半年累计增速5.9%,高于去年全年5.8%,贸易顺差5859.5亿美元,同比增34.52%,高于去年全年20.7%,环比3.0% [3][11] - 6月对美出口增速 -16.1%,降幅较上月缩窄18.4个百分点,占比回升至12%;对东盟出口增速16.9%,对越南、泰国、菲律宾增速分别为23.8%、27.9%、10.2%;对欧盟出口增速7.6%,较上月降4.4个百分点 [4][14][17] - 6月劳动密集型产品中箱包、纺织纱线、鞋靴增速分别为 -7.1%、 -1.6%、 -4.0%,机电和高技术产品增速分别为8.2%、6.9%,机电中集成电路、汽车、船舶增速较高 [5][20] 进口情况 - 6月进口同比增速1.1%,较上月回升4.5个百分点,机电和高新技术产品进口增速分别为6.4%、10.0%,农产品进口增速2.0%,能源类产品进口增速为负 [6][25] 未来趋势 - 短期出口有韧性,关税豁免延期支撑7月出口,新兴市场转口短期有效;中长期出口压力或集聚,8月豁免到期转口抑制效应放大,需求或被透支 [7][29] 风险提示 - 海外政策变动超预期,海外经济复苏不及预期 [8][30]
21社论丨中国外贸量稳质升,韧性凸显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15 07:56
外贸数据表现 - 2025年6月中国出口同比增速5.8%,上半年累计出口同比增长5.9% [1] - 6月进口同比微增1.1%,上半年累计进口同比下降3.9%,主要受大宗商品价格回落和国内制造业景气度偏弱影响 [1] - 对欧盟出口保持高增,6月同比增速7.6%,对东盟出口维持两位数增长,其中越南和泰国超20%,对非洲出口稳中有升,同比增速6.6% [1] 贸易商品结构 - 汽车、半导体产业链、交运设备、机械设备等商品出口表现较好,劳动密集型产品承压 [2] - 船舶出口在2024年高基数下仍实现23.6%高增,机电产品同比增长8.24%,其中集成电路出口增长24.2% [2] - 大宗商品进口价格同比承压,除铜矿砂外,大豆、铁矿砂、原油、煤及褐煤、天然气进口单价均同比下跌 [2] 贸易伙伴格局 - 新兴市场占中国出口份额持续攀升,前6个月美国份额降至12%,东盟和拉丁美洲份额分别达17.8%和7.8%,较2019年末提升2个和1.7个百分点 [3] - 中国在欧盟进口份额稳定在21%左右,中欧双边贸易保持稳定发展 [4] 出口结构优化 - 中高端制造商品竞争力增强,半导体产业链、交运设备、机械、家电等出口实现高增 [4] - 纺织原料及制品、杂项制品等低端商品出口份额持续下降,交运设备等中高端商品份额提升 [4] 出口韧性支撑因素 - 东盟和拉丁美洲等新兴市场需求稳步增长,中欧经贸关系稳定,支撑出口韧性 [5] - 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动能强劲,中高端制造商品国际竞争力提升 [5]
中国外贸量稳质升,韧性凸显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15 06:32
出口表现 - 以美元计价的中国6月出口同比录得5.8%,上半年出口累计同比实现5.9%的稳健增长 [1] - 2025年6月外贸企业"抢出口"和"抢转口"延续,支撑当月出口表现 [1] - 对欧盟的出口保持高增,录得同比增速7.6% [1] - 对东盟出口继续维持双位数同比高增,其中对越南和泰国的出口同比增速超20% [1] - 对非洲的出口保持稳中有升,6月录得6.6%的同比增速 [1] 进口表现 - 以美元计价的中国6月进口同比录得1.1%,上半年进口累计同比录得-3.9% [1] - 大宗商品价格回落和国内制造业景气度偏弱导致进口微增 [1] - 半导体产业链海外进口加速,机电产品进口实现6%的同比增长 [2] - 自动数据处理设备及其零部件、集成电路进口分别同比增长9%和11% [2] - 主要进口大宗商品中,除铜矿砂及其精矿外,其余进口单价均为同比下跌 [2] 贸易伙伴结构 - 美国占中国出口份额下滑至12%左右 [3] - 新兴市场占中国出口份额持续攀升,东盟和拉丁美洲占比分别为17.8%和7.8% [3] - 中国在欧盟进口份额基本维持在21%左右 [3] - 东盟作为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经贸关系日益紧密 [3] 出口商品结构 - 汽车、半导体产业链、交运设备产业链、机械设备等商品出口维持较好表现 [2] - 船舶出口在2024年高基数下仍实现23.6%的高增 [2] - 机电产品出口同比增长8.24%,其中集成电路出口同比增长达24.2% [2] - 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承压,受美国关税政策影响 [2] - 中高端制造商品出口份额持续提升,出口结构进一步优化 [4] 贸易多元化发展 - 新兴市场与中国贸易往来愈发紧密 [3] - 中国积极推动共建"一带一路"、RCEP等合作协议 [3] - 贸易多元化格局较中美贸易摩擦期间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3] - 中欧双边贸易保持稳定发展 [3]
辽宁前5个月出口同比增长12.1%
搜狐财经· 2025-06-19 08:57
外贸总体表现 - 前5个月辽宁省外贸进出口总值达3048亿元 其中出口总值1615 5亿元 同比增长12 1% 增速领先全国平均水平4 9个百分点 [1] - 进出口总值同比微降1 8% 但降幅较前4个月收窄1 4个百分点 呈现企稳回升态势 [1] 贸易主体结构 - 民营企业进出口值1586 8亿元 同比增长9 9% 占全省比重提升至52 1% 较去年同期跃升5 5个百分点 [1] 贸易方式优化 - 一般贸易总值1957 4亿元 占比64 2% [1] - 保税物流方式进出口486 2亿元 同比大幅增长28 2% [1] - 加工贸易566 4亿元 保持基本稳定 [1] 国际市场分布 - 欧盟和东盟为前两大贸易伙伴 进出口值分别为447 8亿元和435 8亿元 其中对东盟贸易增长14% [2] - 对日本和韩国贸易分别增长4 5%和9 2% [2] - 对RCEP贸易伙伴进出口1166 7亿元 增长5 1% [2] - 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1662亿元 [2] 出口产品结构 - 机电产品出口803 6亿元 同比增长6% 占出口总值49 7% 其中电工器材增长11 9% 汽车零配件增长12 6% [2] - 钢材出口163 9亿元 增长11 3% [2] - 农产品和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分别增长6 8%和4 5% [2] 进口支撑作用 - 前5个月进口1432 5亿元 其中大宗商品641 4亿元 机电产品374 5亿元 [2] 发展动能分析 - 出口创新高 民营企业占比提升 新兴市场贸易增长 反映产业转型升级成效和国际竞争力增强 [3] - 外贸发展为东北振兴提供外需支撑和发展信心 [3]
出口展现韧性,中美谈判进展或促风险偏好修复
中邮证券· 2025-06-10 17:04
出口情况 - 5月出口同比增长4.8%,略低于预期6.24%和季节性水平5.66%,两年复合增速6.1%好于4月的4.66%,环比增长0.13%[8] - 对美出口同比拉动为 -5.04%,较前值降2.03pct,同比增速 -34.52%[9][21] - 对欧盟、东盟出口同比拉动分别为1.76%和2.5%,合计贡献4.26%,对一带一路国家出口同比增长12.26%,拉动作用为5.97%[9][11] 进口情况 - 5月进口同比增速 -3.4%,较前值降3.2pct,低于预期0.31%和季节性水平3.63%[18] - 对巴西、南非进口拉动为正,分别为0.47%、0.11%,对美、日等国进口拉动为负[20] 重点商品出口 - 机电产品、交通运输工具出口景气度高,5月高新技术、机电、服装出口同比增速分别为4.88%、7.17%、2.5%[12] - 集成电路出口增速延续高景气,5月同比增速33.43%,手机和液晶平板显示模组出口边际放缓[14] 展望与风险 - 短期出口或保持韧性,关税豁免期结束前中美经贸谈判或有进展,市场风险偏好有望修复[22][24] - 全球贸易摩擦超预期加剧、海外地缘政治冲突加剧、政策效果不及预期是风险因素[3]
2025年5月进出口数据点评:出口增速为何回落?
光大证券· 2025-06-09 22:19
出口情况 - 5月出口3161亿美元,环比增长0.1%,同比增长4.8%,增速较4月回落3.3个百分点[2][4] - 对美国出口同比降幅扩至-34.5%,对欧盟、东盟、非洲出口同比分别增长12%、14.8%、33.3%[5] - 高新技术和装备制造出口增速较高,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贡献较弱[12] 进口情况 - 5月进口同比-3.4%,较4月回落3.2个百分点,低于预期的+0.3%[2][16] - 高端制造相关进口需求强劲,原材料进口需求偏弱[16] 未来展望 - 6月出口增速有望保持韧性,日内瓦会谈新订单影响将显现,多元化市场战略支撑出口[19] - 年内出口仍面临压力,关税政策不确定性高,伦敦谈判利好程度待察[20] 风险提示 - 美国通胀数据超预期,全球需求回落,国际贸易冲突加剧[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