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长城医药产业精选混合基金
icon
搜索文档
结构性行情持续演绎 基金年内业绩首尾相差近150个百分点
上海证券报· 2025-08-08 02:28
主动权益类基金业绩表现 - 截至8月6日主动权益类基金平均收益为15.1%超500只基金复权单位净值创历史新高 [1][2] - 127只基金收益超50%23只超80%6只实现年内净值翻倍 [1][2] - 领涨基金包括长城医药产业精选混合(129.97%)中银港股通医药混合(117.54%)永赢医药创新智选混合等6只重仓创新药的基金收益均超106% [2] - 永赢科技智选混合因重仓光模块和PCB收益超90%鹏华碳中和混合受益机器人板块反弹收益超70% [2] - 华商润丰混合和金元顺安元启混合等均衡持仓基金长期表现突出年化回报分别超16%和26% [3] - 50多只权益类基金净值跌幅逾5%领跌基金下跌18.38%首尾业绩差达148.35个百分点 [1][3] 基金投资策略与市场动向 - 领涨基金主要把握创新药科技新消费机器人等领域的投资机会 [2] - 业绩落后基金多采取押注打法且频繁更换重仓股 [3] - 汇丰晋信基金认为政策呵护将提振风险偏好科技高端制造内需消费高股息板块蕴含投资机遇 [5] 资金流动与基金限购 - 绩优基金吸引资金涌入中欧数字经济混合等近30只基金7月以来实施大额限购汇添富香港优势精选已暂停申购 [4] - 7月有7只主动权益类基金发行规模超10亿元大成洞察优势混合(24.61亿元)华商致远回报混合(20.82亿元)鹏扬研究精选混合(18.07亿元)位列前三 [4] - 华泰证券研报指出权益类基金是居民存款搬家重要途径股票型混合型基金上报数量逐周增多将成增量资金重要来源 [4]
今年已有九只基金翻倍
上海证券报· 2025-07-30 23:51
创新药板块表现 - 今年以来创新药板块表现强势,多达9只基金净值翻倍,业绩领先者汇添富香港优势精选混合基金(QDII)年内收益率高达139.12% [1][3] - 多只主动权益类基金成为"翻倍基",包括长城医药产业精选混合(129.35%)、中银港股通医药混合(119.64%)、永赢医药创新智选混合(114.79%)等 [3][4] - 华宝港股通创新药ETF在7月30日一度飙涨近9%,成交额达25.02亿元,换手率568.61%,出现较大幅度溢价 [1][7][9] 基金持仓情况 - 华安医药生物股票基金重仓持有三生制药、荣昌生物、信达生物等,其中三生制药今年以来股价涨幅超过400% [5] - 长城医药产业精选混合基金重仓持有三生制药、一品红、益方生物、石药集团等医药牛股 [5] 资金流动情况 - 7月29日创新药主题ETF强势吸金,汇添富港股通创新药ETF净申购额3.93亿元,广发港股创新药ETF净申购额2.86亿元 [7] - 资金进场热情高涨导致部分基金暂停申购,如汇添富香港优势精选混合基金(QDII)自7月28日起暂停申购 [3] 行业前景展望 - 政策支持、研发推进和国际化进程加速将推动创新药板块保持良好发展态势 [9] - 下半年国内政策利好可期,8月ESC年会和9月ESMO年会将披露中国创新药关键数据 [9] - 中国创新药产业加速国际化发展,与跨国公司合作开发协议增多,BD交易金额屡创新高 [10] - 优质龙头企业仍有较大成长空间,但板块短期涨幅较大可能导致波动加剧 [9][10]
今年以来超九成主动权益类基金实现正收益
上海证券报· 2025-07-30 01:53
主动权益类基金业绩表现 - 今年以来主动权益类基金平均收益为13 74% 其中4000多只实现正收益 占比超九成 近400只收益超过30% 近60只收益在60%以上 [1] - 翻倍基批量涌现 长城医药产业精选混合基金收益120 89% 中银港股通医药混合基金收益112 25% 永赢医药创新智选混合基金收益109 01% [1] - 指数基金中6只ETF涨幅超100% 包括汇添富港股通创新药ETF等 QDII基金中汇添富香港优势精选混合基金收益达135 08% [1] - 多只基金收益接近翻倍 华安医药生物股票基金收益98 68% 诺安精选价值混合基金收益98 37% 中航优选领航等基金收益超95% [2] 基金持仓结构分析 - 业绩领先基金主要重仓创新药板块 7月29日该板块继续强势上涨 翻倍基数量或进一步增加 [2] - 部分基金重仓科技和新消费行业 如广发成长领航一年持有混合基金收益90 5% 前十大重仓股包括泡泡玛特、老铺黄金等 [2] - 私募基金和融资资金推动市场上行 行业主题类ETF强化结构性行情 主动权益类基金赎回情况改善 下半年或转为净申购 [2] 基金发行与仓位变动 - 当前48只权益类基金正在发行 39只即将发行 市场回暖带动基金公司发行热情 [3] - 主动权益类基金股票仓位显著提升 偏股混合型基金平均仓位达85 99% 较7月18日上升2 05个百分点 [3]
基金二季报藏大招:AI、核聚变被狂买,北交所火了
华夏时报· 2025-07-16 16:07
基金规模增长 - 长城医药产业精选混合基金规模从一季度末的0.36亿元猛增至二季度末的11.32亿元,增幅超30倍 [1] - 长城景气成长混合基金规模从一季度末0.7亿元增至二季度末3.2亿元 [2] - 同泰产业升级混合基金规模从一季度末1万元回升至二季度末1.45亿元 [2] - 中欧数字经济混合基金总规模从一季度末不足8000万份跃升至超9亿份,增幅超10倍 [2] - 中欧信息科技混合基金期末总份额超10亿份,较一季度末约1.1亿份增长超8倍 [2] - 中欧科创主题混合基金规模超18亿份,增幅超100% [2] 基金经理操作策略 - 长城医药产业精选混合权益仓位从72.48%升至75.89%,重点加码创新药板块 [3] - 同泰远见混合权益仓位从78.65%提升至85.74%,前十大重仓股均为北交所上市公司 [3] - 永赢科技智选前十大重仓股全部换新,包括新易盛、中际旭创等AI算力相关公司 [3] - 永赢医药健康大幅调整持仓,前十大重仓股聚焦创新药企如舒泰神、热景生物等 [3] - 中欧数字经济混合和中欧信息科技混合重新加仓新易盛至前十大重仓股 [4] 重点布局领域 - 人工智能算力领域受关注,光通信、PCB等中国厂商有望持续分享全球AI发展红利 [5] - 创新药产业迎来价值重估,国内企业凭借临床数据和产品出海能力有望持续走强 [6] - 可控核聚变产业链受战略押注,旭光电子、国光电气等标的成为重点持仓 [6] - 北交所成为新基金建仓热土,东方阿尔法科技优选混合前十大重仓股全面聚焦北交所公司 [7]
公募“后浪”汹涌而来控制回撤成必修课
上海证券报· 2025-06-24 03:22
公募基金新锐基金经理表现 - 今年以来业绩排名前十的主动权益类基金中半数由管理年限不足3年的基金经理掌舵 [1] - 长城医药产业精选混合基金以71.21%收益率暂列第一 基金经理梁福睿任职仅几个月 [2] - 华安医药生物股票基金收益率超60% 基金经理桑翔宇首次单独管理基金 [2] - 恒越匠心优选一年持有混合基金收益率48.79% 基金经理宋佳龄任职刚满1年 [3] - 海富通消费优选混合基金收益率近30% 基金经理刘海啸任职约2年 [3] 新锐基金经理成功因素 - 医药主题基金经理普遍具有6-8年行业研究背景 梁福睿本硕博均为医药专业 [4] - 新消费领域基金经理多为"95后" 对动漫、游戏等IP消费有深度体验 [4] - 多只业绩领先基金成立于2023年四季度 精准把握创新药板块上涨周期 [5] - 发起式基金发行规模小、成立快 完整享受行业beta收益 [5] 投资风格与潜在挑战 - 中航优选领航混合基金前十大重仓股全为创新药个股 单日净值曾大跌6.88% [6] - 晨星研究显示持仓集中度高的基金波动性显著提升 [7] - 部分全市场基金实际采用行业押注策略 业绩与回撤同源 [6] 行业人才结构变化 - 基金公司加速研究员晋升通道 2024年多位新生代接管产品 [5] - 机构投资者调研偏好转向年轻基金经理 认为其更具进攻性 [6] - 基金规模增长后需调整投资策略 从进攻转向平衡风控 [7]